煤矿石门揭煤防突措施图解
- 格式:ppt
- 大小:161.50 KB
- 文档页数:23
2292回风石门揭煤防突技安措施一、概况1、位置及煤层简介2292回风石门位于22区四区段,坡度为+20°,方位180°,石门施工将依次穿越B1、5#煤层(B21、B22)、4#煤层(B3)、3#煤层(B4)、2#煤层(C1);B3、B4、C1煤层为突出煤层。
根据地测办提供的钻孔资料,预计该地段煤层情况:2#煤层(C1)厚0.96m,3#煤层(B4)厚1.1m,4#煤层(B3)厚0.42m,5#煤层(B2)厚1.0 m。
B4与C1煤层间距1.96m;B4与B3煤层间距0.82m,B3与B2煤层间距0.8m。
巷道所穿岩石以深色泥岩为主,兼夹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及粘土岩。
2、构造情况根据地质孔及抽放钻孔施工情况,该石门未见断层,且无明显瓦斯涌出异常,打钻过程中无喷孔、顶、夹钻现象。
3、通风系统2292回风石门施工开始采用2×7.5kw的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进回风间设一组两正三反风门,回风系统直接与22区总风系统相连,通风系统简单独立。
4、2292回风石门施钻抽放情况2292回风石门于2007年10月施工至揭煤防突位置11.3m停头,停头后就立即组织施工密集钻孔进行强力抽放,施钻25个,沿掘进面布置5排,终孔间距为5m×5m,控制巷道轮廓线外25m范围。
2292回风石门揭煤钻孔于2007年10月13日全部投抽,由于管路原因于2009年3月1日停抽至今,抽放时间共计488天。
(1)钻孔控制范围内瓦斯储量计算(w1):w1=1.1s·m·b·r式中:1.1-煤层围岩瓦斯系数;S-钻孔控制面积;m-煤层总厚度,包括可采与不可采煤层,根据地测办提供资料,地质钻孔见煤总厚度为3.5m;b-吨煤瓦斯含量,根据重庆煤科院对珙泉22区瓦斯参数测定:22区四区段煤层瓦斯含量取16m3/t计算;r-煤层容重,取1.6t/m3;计算得w=1.1×25×25×3.5×16×1.6=61600m3.(2)钻孔抽放瓦斯量(w2):W2=&·L·n·t式中:&-单孔浓度,根据抽放队实测单孔浓度为20~55%,取最低浓度20%作计算依据;L-单孔流量,根据抽放队煤气表实测单孔平均流量为10~25l,取10l 计算;n-钻孔个数,25个;t-抽放时间,488天,即488×24×60=702720min;计算,w2=0.2×10×10-3×25×702720=35136m3。
石门揭煤“四位一体”防突措施距煤层法距为10m(若该处煤层赋存不稳定时为20m)时施工探煤孔,距煤层法距5m时进行危险性预测。
若预测有突出危险,当法距为3m时候,开始打排放孔(若煤层顶板破碎,法距5m时打排放孔)并进行效果检验,若措施孔无效,继续补打措施孔,并进行效果检验,直到措施有效时方可掘进,当法距为2m时进入远距离放炮阶段,直至揭煤结束。
一、石门揭煤措施(1)、前探钻孔在石门工作面掘至煤层顶板法距10m(若该处煤层赋存不稳定时为20m)之前,打三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板不小于0.5m的前探钻孔,其中2个钻孔水平向前,1个钻孔与煤层垂直,并详细记录岩芯资料。
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石门工作面掘至距煤层20m(垂距)之前,必须在石门断面四周轮廓线外5m范围煤层内布置一定数量的前探钻孔,以保证能确切地掌握煤层厚度、倾角的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等。
1、前探钻孔具体操作方法:1)当石门工作面距煤层垂距10m(若该处煤层赋存不稳定时为20m)时,打3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板不小于0.5m的前探钻孔。
探煤钻孔布置在巷帮钻场或者工作面,开孔位置在钻场中部,1#和2#开孔间距为0.5m,使用ZY--650液压钻机,其参数及钻孔位置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施工钻孔前确定。
2)前探钻孔施工完毕后,3号孔测瓦斯压力,将1、2号孔填实。
(2)突出危险性预测1、主要预测方法为:测定瓦斯压力、放散初速度△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最后以综合指标判断。
在前探钻孔施工后,可先利用垂直于煤层的3号钻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
2、当距煤层垂距为5m时,工作面应停止掘进,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
此时向工作面前方施工2个测压钻孔,然后封孔测定瓦斯压力。
在施工测压孔时,用取芯钻头取煤芯,采集煤样2Kg左右,每孔各取一份,送实验室测定放散初速度△P、煤的坚固性系数f。
3、工作面揭煤突出危险性预测,采用综合指标法。
在试验地点采取煤样,测定该地点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P及煤坚固性系数f值,采用综合指标D、K值对该地点的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D、K值按下式计算:()()74.0f=PHD.0--30075=K∆fP式中 D —突出危险性预测综合指标之一;K —突出危险性预测综合指标之二;H —煤层埋藏深度,m;由于该矿为在建矿井,尚无明确的突出预测指标临界值,故其指标临界值选用《突出规定》规定的临界值。
贵州省清镇市利民煤矿石门揭煤措施及管理制度利民煤矿二零一二年二月石门揭煤措施及管理制度一、应采取的防突技术措施煤矿某煤层为突出煤层时,在其采掘作业过程中应采取“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即突出危险性预测、防突技术措施、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
现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其他矿区治理煤与瓦斯突出的成功经验,制定如下的突出危险区采掘工作面防突技术措施。
1、突出危险性预测应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测定钻屑解吸指标△h2和钻屑量指标S;或采用其它经试验证实有效的突出预测方法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2、局部防突技术措施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超前钻孔措施,井下实测钻孔有效排放半径;回采工作面可采用预抽煤层瓦斯或其它经试验证实有效的防突技术措施。
3、措施效果检验应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或其它经试验证实有效的突出预测方法进行措施效果检验。
4、安全防护措施按《防突规定》要求,构筑井下反向风门、避难硐室等安全防护设施,安装压风自救装置,井下人员必须随身佩带隔离式自救器;在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放炮作业都必须采取远距离放炮安全防护措施进行采掘作业。
具体防突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 防突工艺流程二、石门揭煤措施在井筒或石门揭煤时,应按《防突规定》规定的揭煤技术措施进行揭煤。
1、石门揭穿突出煤层作业顺序石门从距突出煤层底(顶)板的最小法向距离5m开始到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2m(最小法向距离)的过程均属于揭煤作业,揭煤作业前应编制石门揭煤的专项防突设计,并报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突出煤层石门揭煤应按下列顺序进行:1、探明揭煤工作面和煤层的相对位置;2、在与煤层保持适当距离的位置进行工作面预测(或区域验证);3、工作面预测(或区域验证)有突出危险时,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4、实施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5、掘进至远距离爆破揭穿煤层前的工作面位置,采用工作面预测或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进行最后验证;6、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用远距离爆破揭开或穿过煤层;7、在岩石巷道与煤层连接处加强支护。
安徽金黄庄矿业公司后一采区第三中部车场(-757m)石门揭B2煤层防突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金黄庄矿建项目部编制人: 张卫兵审核:日期:2012年3月16日一采区三中车场(-757m)石门揭B2煤层防突安全技术措施第一部分概况一、工程概况后一采区第三中部车场(-757m)石门,标高-757.156m。
巷道断面设计为半圆拱,规格为B×H =4.0m×3.5m,采用锚网喷支护。
附近采掘情况:现正在施工的有后一采区第二中部车场(-717m)石门,后一采区轨道上山,其它无采掘活动。
目前后一采区第三中部车场(-757m)石门现迎头位置导14点向前2.8m 即与B2煤层顶板法距6.1m位置。
根据探煤钻孔及抽采钻孔揭露煤层结果,沿巷道施工方向。
导14点向前5.0m:为距B2煤层顶板法距5.0m位置,导14点向前11.5m:为距煤层顶板法距2.0m位置。
导14点向前35.72m:为过煤层底板法距2.0m位置。
本次石门揭煤范围,为导14点向前11.5m—35.72m,揭煤长度24.22m。
二、区域防突治理完成概况为保证安全揭穿B2煤层,已实施完毕区域防突治理措施。
施工期间,严格执行《后一采区第三中部车场(-757m)石门揭B2煤层专项防突设计》(以下简称《专项防突设计》)及宿州市煤炭管理局批复意见,首先按照《专项防突设计》要求进行了煤层赋存状况及构造情况探查和瓦斯压力测定工作,测定了煤层相关指标。
区域防突措施采用“迎头+巷帮钻场”施工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截止3月20日预抽区域内瓦斯抽采率达56.95%,随测压孔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封孔并安装压力表开始读数,最后测得B2煤层最大瓦斯压力为1.2Mpa。
2、煤样分析:钻孔施工过程中取B2煤样送中国矿业大学通风实验室进行了煤样分析、化验,揭煤区域B2煤层Δp、f、值化验结果见下表:三、区域防突措施执行情况根据《专项防突设计》及宿州市煤炭管理局批复意见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三中部车场(-757m)石门工作面距B2煤层法距7m处停掘,在迎头、两帮钻场施工穿层抽采钻孔117个,钻孔工程量为3316.9m,钻孔开孔间距均300~800mm,钻孔孔径91mm,钻孔终孔穿透B2煤层进入底板0.5m,措施孔控制到巷道轮廓线左右12m且控制范围的外边缘到待掘巷道轮廓线最小距离不小于7m的所有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