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揭煤的防突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40
煤矿石门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1. 煤矿石门揭煤防突技术概述煤矿石门揭煤防突技术是煤矿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安全措施。
当煤矿井下煤层上部存在大面积的顶板松散体时,为了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需要采取石门揭煤技术对煤层进行护理。
石门揭煤技术是在矿柱上开设石门,控制煤体移动的同时又能够充分利用矿柱的支承作用。
2. 煤矿石门揭煤防突技术的安全性煤矿石门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性非常重要。
采用石门揭煤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煤体瞬间松动、爆炸等情况,从而危及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
因此,煤矿应该加强对石门揭煤防突技术的安全管理,采取一系列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3. 煤矿石门揭煤防突技术的安全措施3.1 前期准备在实施石门揭煤技术之前,煤矿应该经过详细的安全技术论证,并充分考虑煤层结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煤层顶板等因素,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
同时,煤矿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充分的安全培训,了解石门揭煤防突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安全操作规程。
3.2 构筑石门进行石门揭煤施工时,应该选择合适的位置,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打钻、炮掏、支护等工作,构筑稳固的石门。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石门施工质量并及时处理施工中产生的安全问题。
3.3 票据审核在石门揭煤作业之前,应该进行票据审核以及工具检查,以确保工具完好无损,避免因工具故障引起的安全事故。
3.4 监测预警煤矿应该建立完整的监测预警系统,对揭煤过程中的岩层运动、瓦斯浓度、尘埃浓度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在监测系统检测到超标情况时,应该立即采取必要的安全应急措施,确保现场安全。
3.5 专项施工在执行石门揭煤作业的过程中,应该在场设立专门的施工管理人员,对作业过程进行全程监管,确保施工作业符合规范标准,避免煤层突出、岩层失稳、矿柱移动和瓦斯等突发情况的发生。
3.6 安全撤离在石门揭煤施工结束之后,应该进行安全撤离和清理工作。
对矿井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矿井内部的安全环境符合要求。
煤矿石门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一、前言在煤炭生产中,煤矿石门揭煤防突技术是保障井下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从技术应用、安全措施等方面探讨该项技术,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技术应用石门揭煤又称“冲头钻孔”,是指在煤与岩石隔离层之间使用化学炸药,将煤层割裂出来,形成一个一定大小的通道,使揭煤杆得以揭入通道内,取得煤的作业方式。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较便捷,适用范围广,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煤炭资源。
在矿井中,由于井下空间狭小、瓦斯浓度高,大型机械作业困难,而石门揭煤技术由于其作业方式的特殊性质,既适用于大型采煤机较大的煤层,也适用于小型煤层的开采,非常适合井下作业。
三、安全措施煤矿石门揭煤技术虽然提高了煤炭开采的效率和质量,但对矿井的安全管理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为保证揭煤安全,必须加强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尤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严格管控化学炸药为了保障安全,必须采用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的化学炸药,并在其使用前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化学炸药库房管理制度,确保炸药的存储、配送和使用过程符合规定,杜绝任何事故的发生。
(二)完善安全作业规程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完善井下安全作业规程,对作业流程、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确保作业人员在揭煤作业中能够做到遵守规程、注意安全并合理操作。
并且要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加强人员管理。
(三)加强环境监测石门揭煤技术可以取得煤的同时也会破坏煤与岩石之间的隔离层,从而可能导致煤气、地下水等危险物质向矿井内渗透,危害矿工的生命安全。
因此,必须加强煤层动力监测和瓦斯地质监测等工作,及时发现隐患,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加强安全设施建设煤矿石门揭煤技术要想保证安全,必须建立一系列安全设施。
如铺设防爆电缆、安装瓦斯浓度检测仪等,对井下环境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此外,还要对揭煤杆、炸药等操作工具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石门揭煤防突细则规定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第三节区域防突措施第六十四条采取井下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三)穿层钻孔预抽井巷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应当在揭煤工作面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7m以前实施,并用穿层钻孔至少控制以下范围的煤层: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处巷道轮廓线外12m(急倾斜煤层底部或者下帮6m),同时还应当保证控制范围的外边缘到巷道轮廓线(包括预计前方揭煤段巷道的轮廓线)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
当区域防突措施难以一次施工完成时,可分段实施,但每一段都应当能保证揭煤工作面到巷道前方至少20m之间的煤层内,区域防突措施控制范围符合上述要求;第四节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第六十九条采用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必须对区域防突措施效果进行检验,检验指标优先采用残余瓦斯含量指标,根据现场条件也可采用残余瓦斯压力或者其他经试验(应当符合本细则第五十七条的要求)证实有效的指标和方法进行检验。
采用穿层钻孔预抽井巷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时,也可以参照本细则第八十八条的方法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进行措施效果检验。
第七十条对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应当根据经试验考察(应当符合本细则第五十七条的要求)确定的临界值进行评判。
在确定前可以按照表2指标进行评判,当瓦斯含量或者瓦斯压力大于等于表2的临界值,或者在检验过程中有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时,判定区域防突措施无效,该预抽区域为突出危险区;否则预抽措施有效,该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区。
穿层钻孔预抽井巷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进行检验的,如果所有实测的指标值均小于临界值且没有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时,判定区域防突措施有效,否则措施无效。
第七十一条对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均应当首先分析、检查预抽区域内钻孔的分布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予检验。
第七十二条采用直接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或者残余瓦斯压力等参数进行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二)对穿层钻孔预抽井巷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至少布置4个检验测试点,分别位于井巷中部和井巷轮廓线外的上部和两侧。
煤与瓦斯突出预防及石门揭煤防突范本煤与瓦斯突出是矿井生产中一种严重的安全隐患,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稳定运营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预防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提高矿井的安全性能,石门揭煤防突是一种常用的防护措施。
以下将阐述煤与瓦斯突出的预防措施及石门揭煤防突的范本。
一、煤与瓦斯突出预防措施1. 加强瓦斯监测与通风控制: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应持续不断地进行瓦斯监测,及时掌握矿井内部瓦斯浓度的变化情况。
在遇到瓦斯浓度超标的情况下,应及时调整通风系统,确保矿井内的瓦斯浓度维持在安全范围内。
2. 加强巷道支护工作:矿井巷道的支护工作是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
在巷道施工过程中,应合理选用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提高巷道的稳定性。
同时,巷道支护工作不仅要注重表面支护,还要加强底煤支护,防止煤与瓦斯突出。
3. 加强煤层掘进与回采技术:煤与瓦斯突出与煤层开采技术密切相关。
应采用合理的掘进和回采技术,降低煤层的应力集中,减少煤与瓦斯突出的概率。
同时,应严格控制掘进速度,适当增加采动面的支护密度,保持煤层的稳定性。
4. 加强煤与瓦斯突出预警与应急救援: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前往往存在一定的预兆,可以通过瓦斯涌出量、煤尘浓度等指标的变化来判断突出的可能性。
因此,应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突出的预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急救援,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二、石门揭煤防突范本石门揭煤防突是煤与瓦斯突出防控的一项技术措施,通过在煤巷的掘进工作面上设置石门,实现煤与瓦斯的隔离和锁定,以减少突出灾害的发生。
石门揭煤防突一般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1. 巷道准备工作:在进行石门揭煤防突之前,首先要对煤巷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清除巷道内的煤尘和杂物、加固巷道支护、完善通风系统等,确保巷道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石门设置:选择合适的位置,在煤巷的掘进工作面上设置石门。
石门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能够有效地隔离煤与瓦斯。
石门揭煤“四位一体”防突措施距煤层法距为10m(若该处煤层赋存不稳定时为20m)时施工探煤孔,距煤层法距5m时进行危险性预测。
若预测有突出危险,当法距为3m时候,开始打排放孔(若煤层顶板破碎,法距5m时打排放孔)并进行效果检验,若措施孔无效,继续补打措施孔,并进行效果检验,直到措施有效时方可掘进,当法距为2m时进入远距离放炮阶段,直至揭煤结束。
一、石门揭煤措施(1)、前探钻孔在石门工作面掘至煤层顶板法距10m(若该处煤层赋存不稳定时为20m)之前,打三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板不小于0.5m的前探钻孔,其中2个钻孔水平向前,1个钻孔与煤层垂直,并详细记录岩芯资料。
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石门工作面掘至距煤层20m(垂距)之前,必须在石门断面四周轮廓线外5m范围煤层内布置一定数量的前探钻孔,以保证能确切地掌握煤层厚度、倾角的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等。
1、前探钻孔具体操作方法:1)当石门工作面距煤层垂距10m(若该处煤层赋存不稳定时为20m)时,打3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板不小于0.5m的前探钻孔。
探煤钻孔布置在巷帮钻场或者工作面,开孔位置在钻场中部,1#和2#开孔间距为0.5m,使用ZY--650液压钻机,其参数及钻孔位置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施工钻孔前确定。
2)前探钻孔施工完毕后,3号孔测瓦斯压力,将1、2号孔填实。
(2)突出危险性预测1、主要预测方法为:测定瓦斯压力、放散初速度△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最后以综合指标判断。
在前探钻孔施工后,可先利用垂直于煤层的3号钻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
2、当距煤层垂距为5m时,工作面应停止掘进,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
此时向工作面前方施工2个测压钻孔,然后封孔测定瓦斯压力。
在施工测压孔时,用取芯钻头取煤芯,采集煤样2Kg左右,每孔各取一份,送实验室测定放散初速度△P、煤的坚固性系数f。
3、工作面揭煤突出危险性预测,采用综合指标法。
在试验地点采取煤样,测定该地点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P及煤坚固性系数f值,采用综合指标D、K值对该地点的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D、K值按下式计算:()()74.0f=PHD.0--30075=K∆fP式中 D —突出危险性预测综合指标之一;K —突出危险性预测综合指标之二;H —煤层埋藏深度,m;由于该矿为在建矿井,尚无明确的突出预测指标临界值,故其指标临界值选用《突出规定》规定的临界值。
煤与瓦斯突出预防及石门揭煤防突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之一,但由于煤矿地质条件和开采方式的特殊性,会出现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
为了保障矿工安全,矿山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预防,并配备石门揭煤防突设施。
在下文中,将重点介绍煤与瓦斯突出的预防和石门揭煤防突的措施和作用。
一、煤与瓦斯突出的预防1. 完善瓦斯监测系统:煤矿企业应配备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瓦斯监测仪器,实时监测瓦斯浓度和压力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加强通风管理:保持矿井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布置通风设施和防尘措施,减少瓦斯积聚和煤尘爆炸的风险。
3. 强化瓦斯抽放措施:通过安装瓦斯抽放井、管道等设施,及时抽放瓦斯,保持矿井内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4. 加强矿井支护:采用适当的支护材料和技术,加固矿井巷道和工作面,防止煤与瓦斯从采空区突出。
5.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矿山企业应定期组织矿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二、石门揭煤防突的作用和措施石门揭煤防突是一种常见的煤矿防突设施,其作用是在矿井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时迅速封闭回采工作面,避免事故的扩大和矿工受伤。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措施和作用:1. 迅速封闭工作面:石门揭煤防突装置通常安装在工作面的出口处,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矿工可以通过触动装置迅速封闭工作面,阻止煤与瓦斯向外突出。
2. 减少瓦斯扩散:石门揭煤防突设施能够有效控制瓦斯的扩散范围,减少瓦斯对矿工的危害。
3. 保护矿工安全:石门揭煤防突设施在突出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封闭工作面,保证矿工的安全撤离,避免造成人员伤亡。
4. 快速恢复生产:石门揭煤防突设施的快速封闭和解封功能,能够在事故处理完成后,迅速恢复生产,减少生产中断的时间和经济损失。
总结: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常见的矿井灾害,对矿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煤矿企业需要完善瓦斯监测系统、加强通风管理、强化瓦斯抽放措施、加强矿井支护以及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21113上巷石门掘进揭煤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根据采掘接替计划,准备在矿井东翼布置21113回采工作面,掘进21113工作面上巷前需从上巷石门揭穿二1煤层,该巷道服务工作面辅助通风、行人、运料。
东临运输下山,西临21111采空区,南部为薄煤带,北部原17111抽放巷和一水平东大巷。
21113上巷石门揭煤点位于17111保护层工作面保护范围及瓦斯抽采范围边缘位置,距21111采空区2m。
为确保石门揭煤安全,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规定,结合我矿实际及掌握的地质资料情况,特编制本设计。
图1 巷道平面图21113上巷石门全长33.7m ,巷道为直墙半圆拱断面,施工方式炮掘,采用锚网喷支护,净宽3.5m ,净高3.25m ,净断面积10m 2,从原17111运输下山上部开口,巷道标高+81m ~96.5m ,以+28°上山320°19′方位角定向掘进。
1--11:50图2 石门支护断面图二、地质概述该区域煤(岩)层倾向北,倾角平均30°,据21111工作面下切口实际巷揭情况,石门揭煤位置的煤层厚度 2.3m 。
根据技术科提供地质资料,自开口到二1煤层底板,岩性依次为泥岩、L 7灰岩、泥岩、一8煤、泥岩、L 8灰岩、泥岩、细砂岩、泥页岩,总厚度约18m ,预计石门掘进33.7m 见二1煤层。
石门揭煤位置距东南方向薄煤带37m、距正东方向保护层开采边界相距4.5m,在保护范围影响区域揭煤。
根据21111下巷末端掘进期间的实测突出预测指标参数(q max<2L、S max<3Kg),结合矿井瓦斯地质图(揭煤区域瓦斯含量在6m3/t 左右),以及揭煤点在17111保护层工作面保护范围和瓦斯抽采范围边缘,临近21111工作面采空区等实际情况判断,21113上巷揭煤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区,但为确保揭煤安全,仍需采取揭煤防突措施。
三、石门揭煤防突该区域采用保护层开采、底板岩巷卸压瓦斯抽采区域防突措施,揭煤点位于17111保护层工作面保护范围及17111底板抽采巷抽采钻孔控制影响范围内,经抽采达标效果评判,瓦斯抽采率45.3%,煤层残余瓦斯含量为3.944m3/t,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区域性消除突出危险认定指标和瓦斯预抽效果达标认定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