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连续弹性介质中的位错行为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7.24 MB
- 文档页数:76
第一章 参考答案5、多晶体金属产生明显屈服的条件,并解释bcc 金属及其合金与fcc 金属及其合金屈服行为不同的原因。
答:多晶体金属产生明显屈服的条件:1)材料变形前可动位错密度小,或虽有大量位错但被钉扎住,如钢中的位错为间隙原子、杂质原子或第二相质点所钉扎。
2)随塑性变形的发生,位错能快速增殖;3)位错运动速率与外加应力之间有强烈依存关系。
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的应变速率与位错密度、位错运动速率和柏氏矢量成正比,而位错运动速率又决定于外加应力的滑移分切应力。
(v b ρε=•,m v '=)(0ττ) 塑性变形初始阶段,由于可动位错密度少,为了维持高的应变速率,必须增大位错运动速率。
而要提高位错运动速率必须要有高的应力,这对应着上屈服点。
一旦塑性变形产生,位错大量增殖,位错运动速率下降,相应的应力随之下降,从而产生了屈服现象。
对于bcc 金属及其合金,位错运动速率应力敏感指数m ’低,即位错运动速率变化所需应力变化大,屈服现象明显。
而fcc 金属及其合金,其位错运动速率应力敏感指数高,屈服现象不明显。
6、答:随含碳量的增加,屈服现象越来越不明显。
这是由于随含碳量高,其组织中渗碳体含量增多,对基体起强化作用,使得材料屈服强度很高,塑性降低。
7、答:决定屈服强度的因素:1)内因①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不同的金属及晶格类型,位错运动所受阻力(包括派纳力、位错间交互作用力)不同。
②晶粒大小和结构:减小晶粒尺寸将增加位错运动障碍的数目,减小晶粒内位错塞积群的长度,使屈服强度提高,即细晶强化。
屈服强度与晶粒尺寸之间符合H-P 公式。
③溶质元素:溶质元素的加入,使得晶格发生畸变,在溶质原子周围形成晶格畸变应力场,与位错应力场交互作用,阻碍位错运动,提高屈服强度,即固溶强化。
④第二相:对于可变形的第二相质点,位错可以切过,使之同基体一起变形,由于质点与基体间晶格错排及位错切过第二相质点产生新的界面需要作功等原因,使得屈服强度提高。
第一章 位错理论(补充和扩展)刃位错应力场:22222)()3()1(2y x y x y Gb x ++--=νπσ22222)()()1(2y x y x y Gb y +--=νπσ)(y x z σσνσ+=22222)()()1(2y x y x x Gb yxxy +--==νπττ滑移面:xGb yx xy 1)1(2νπττ-==攀移面 y Gb x 1)1(2νπσ--=螺位错应力场:r Gb z z πττθθ2==单位长度位错线能量及张力221Gb T W ==单位长度位错线受力 滑移力:b f τ=攀移力: b f x σ=位错线的平衡曲率θθd 2d sin 2R f T =当θd 较小时2d 2d sin θθ≈,故τ2Gb f T R ==R Gb 2/=τ两个重要公式:Frank -Read 源开动应力l Gb /=τOrowan 应力λτ/Gb =位错与位错间的相互作用1. 不在同一滑移面上平行位错间的相互作用(1)平行刃型位错.)()()1(2222222y x y x x b Gb b f yx x +--'±='±=νπτ式中正号表示b 和b '同向;负号表示b 和b '反向。
沿y 轴的作用力y f 即攀移力.)()3()1(2222222y x y x y b Gb b f x y ++-'='=νπσ)-(b b ', 同号: 0>y f 正攀移 b b ', 反号: 0<y f 负攀移(2)平行螺位错r b Gb b f z r πτθ2'±='±=(3)平行混合型位错可以先将混合型位错分解成纯刃型和纯螺型的两个分量,分别计算刃-刃和螺-螺之间的作用力,最后叠加起来就得到总的作用力。
刃-螺之间无作用力2. 在同一滑移面上平行位错间的弹性相互作用位错的塞积群令第一个位错在0=x的地方,若此障碍只同领先的位错有交互作用,则每一位错所受的作用力j f 可写成01)1(2012=b x x Gb f n i ji i ij j τνπ∑=≠=---=平衡时j f 应为零,可得n -1个联立代数方程(不包括第一个位错)∑=≠=-=ni ji i ij x x D 10,1τ )1(2νπ-=GbD当n 很大时,求解联立方程的近似解,得到各位错的平衡位置202)1(8-=i n D x i τπ塞积群总长度0028τατπnDD n x L n ≈≈=单位长度上的位错数 0d d i L x D xτπ= 利用)1/4(≈π◆ 塞积群施加在障碍上的切应力设在外切应力0τ作用下,整个塞积群向前移动x δ的距离,外应力作功为x b n δτ0,而障碍对领先位错的作用力作功为x b δ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