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除法 除法的验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除法 除法的验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除法 除法的验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除法 除法的验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除法除法的验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P3的例题、P4的想想做做1-5。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验算方法的过程,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2、在解决问题、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学会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口算练习:

303 804 963 484 59+3

363 262 874 565 420+2

师:如果我们能又对又快地完成这些口算题,小林和小芳就会邀请大家一起去逛商场,怎么样?抓紧时间开始吧!

二、探求新知、掌握算理:

1、出示情境图画,获取数学信息:

问:小林和小芳带大家到哪里去呀?从食品柜台上,你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2、探索验算方法,体会验算过程:

(1)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①蛋糕香喷喷的可好吃了,小林带了36元钱,他可以买多少块蛋糕呢?大家能帮他算一算吗?(学生独立练习)

指名交流:363=12(块)

②你们认为自己算出的结果正确吗?有什么方法验证?

预设:A 可以再算一遍;

B 可以用乘法来算。

③用乘法怎么来验证呢?请大家先试一试。(指名板演)

④根据学生的板演情况指导学生写出乘法验算的竖式。

在乘法验算的竖式中12、3、36分别表示什么?

1 2

3

3 6

⑤小结:请学生说说验算的方法。

(2)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①小芳也喜欢吃蛋糕,她有65元钱,可以买多少块呢?还剩多少元?你会算吗?请你试着做一做。

指名交流:653=21(块)2(元)

②这个结果算得对吗?怎么知道?

刚才一题是怎样验算的?还用这个方法验算行不行?先独

立尝试,再同桌讨论。

指名交流。

预设:A 每块3元,21块是63元,再加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

B 2 1

3

6 3

+2

6 5

③仔细观察这两种验算方法,有没有发现什么?请学生说出验算竖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④小结:请学生说说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

(3)比较总结、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问:没有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在验算时有什么不同?总结:在对除法进行验算时,一般用商乘除数,如果有余数,还要再加上余数,最后看看得数和被除数是否相等。

(4)拓展:

如果你有65元钱,你想买什么?能买多少呢?先自己算一

算,再用今天所学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

同桌交流。

三、巩固练习、综合运用:

1、基础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看看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验算的方法。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他们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综合运用: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①仔细读题,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你能独立解决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自备本上。

③集体交流。问:为什么最多只能装11辆车?

④哪些同学已经自觉地验算过答案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还可以形成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

①认真读题,说说题中什么叫单打?与之相应的双打又是怎么一回事?

②如果都参加单打,可以分成几组?学生独立列式,组织交

流。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然后交流。

(3)我们班有48个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4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如果每5人一组呢?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四、总结提高,课后延伸:

在计算除法时,如何知道做得对不对?如何进行验算呢?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经常进行验算,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五、作业:

1、完成书P4想想做做的第2题。

2、补充作业: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1)每辆汽车能装3吨货物,65吨货物最少要几辆汽车才能装完?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

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2)搭一个正方形要4根小棒,47根小棒最多可以搭几个这样的正方形?

三年级数学上册 除法的验算及答案一课一练 苏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验算及答案 一、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865÷5= 984÷8=437÷3=4137÷9=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548÷6=()A.91 B.90......8 C .91 (2) 2.如果商是132,除数是7,余数是1,被除数是( ) A.925 B.924 C.923 3.472是5的() A.95倍少3 B. 94倍多2 C.95倍 D.94倍 三、你能用下面的条件编除法算式吗? 1.用3除,商是最大的两位数,没有余数。 2.用7除,商是最小三位数,还余6。 3.用4除,商是大于115且小于120的三位数,还有余数。 四、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90-60)×□=150 408÷8+□=100 (960-60)÷□=5 □×(54-48)=726 五、应用题。

一批水泥27吨,若租用卡车运,每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每次运费120元;若租用拖拉机,每辆拖拉机的载重量是2吨,每次运费65元。怎样租车才能使运费最少? 参考答案 一、173;123;145......2;459 (6) 二、C;A;B 三、∵3×99 = 297 ∴除法算式为:297÷3 = 99 ∵ 7×100+6 = 706 ∴除法算式为:706÷7 = 100 (6) ∵ 4×116+1= 465 ∴除法算式为:465÷4 = 116……1(此题答案不唯一,此处只举一例) 四、5;49;160;121 五、分析:因为27÷5=5(辆)……2(吨),所以需用5辆卡车共用运费600元,余2吨正好租用一辆拖拉机,运费65元,合起来一共是665元,这是运费最少的。

三年级数学:除法的验算

三年级数学: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6页上的例6、例7.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计算、验证,使学生明确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利用乘法进行除法验算的道理,掌握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1.列三组题. 42 6=72 8=72 4= 7 6 =8 9 =18 4= 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问: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 板书:

2.设疑引出课题: 师: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 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师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正好等于被除数呢?(小组讨论) 用等分除说明:因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 用包含除说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个7,63个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2.教师反馈,小结. 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除法练习题.doc

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题 (1) 100 x 9 = 384 4 = 111 x 9 = 110 5 (2) 222 x 7 = 184 2 = 122 x 7 = 75 3 ⑶188 x 5 = 440 5 = 133 x 5 = 56 2 ⑷154 x 3 = 756 9 = 144 x 3 = 124 4 ⑸120 x 9 = 560 7 = 155 x 9 = 170 5 (6) 129 x 6 = 380 5 = 166 x 6 = 222 6 ⑺138 x 5 = 216 3 = 177 x 5 = 280 7 (8) 200 x 3 = 612 9 = 188 x 3 = 344 8 ⑼156 x 7 = 384 6 = 199 x 7 = 414 9 (10) 165 x 2 = 300 5 = 210 x 2 = 98 2 (11) 174 x 6 = 168 3 = 221 x 6 = 156 3 (12) 183 x 4 = 364 7 = 232 x 4 = 220 4 (13) 192 x 5 = 96 2 = 243 x 5 = 348 6 (14) 201 x 3 = 197 6 = 254 x 3 = 305 5 (15) 210 x 4 = 160 4 = 385 x 4 = 448 7 (16) 219 x 2 = 180 5 = 276 x 2 = 603 9 (17) 228 x 5 = 96 3 = 252 x 5 = 560 8 (18) 237 x 8 = 112 4 = 228 x 8 = 146 2 (19) 246 x 7 = 48 2 = 204 x 7 = 228 3 (20) 255 x 6 = 100 5 = 180 x 6 = 316 4 (21) 264 x 9 = 144 9 = 156 x 9 = 410 5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案2 教学内容:教材第2例4,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体会验算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乘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通过除法验算,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验算,大家回忆一下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有几种方法,都是什么? 加法验算的方法: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是否相同。 ②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方法: ①用所得的差加上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②用被减数减去差,看得数是否等于减数。 小结: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存在互逆的关系,加法可以验算减法,减法也可以验算加法。 那么乘法和除法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今天这节我们大家共同来探索。 二、探索新知。 、老师今天身上带了100元钱,准备买价值元的寓言故事书,现在请大家帮老师算算可以买多少本?(100÷=20(本)) 2、现在我如果想用这些钱买7元钱的科普知识书,最多可以买多少本呢?(100÷7=14```2) 3、他们算得对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4、探索方法: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然后自己试着做一做。 (1)学生试做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演示验算的方法。 (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可能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验算方法: 00÷=20 验算:①20×=100 ②×20=100 引导学生说出验算方法: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

小学数学除法的验算教案搞

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 3、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幻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争当小老师。 1、出示书25页例4的情境图。 他们算得对吗?你能帮他们算算付的钱对吗?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的? 学生汇报。 通过同学们刚才做出来的多种方法,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1、练习验证 出示54÷8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3、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二、练习 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下面各题,并且进行验算。 148÷2 676÷4 791÷7 249÷8 343÷5 514÷3 2、按要求把下列数正确的填入圈内 90 72 585 120 267 78 被2除余数为0的被3除余数为0的被5除余数为0的

3、在□内填上正确的数 29×3=90-□ 12×3=□÷3 □+63=25×4 150÷3=□×2 3、小结 除法验算的方法是什么?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三、课堂作业: 85÷4 112÷9 756÷8 124÷3 985÷9 423÷4 1、P26 2学生独立完成 2、P26 4读题思考,小组讨论,看看谁的方法好 3、P27 6请你帮帮王叔叔解决以下问题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1、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还不够商1。 2、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具准备 挂图、幻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来看一幅画,楼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 二、新授 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 0÷3=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 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2、出示例题6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竖式计算

小学三年级下册除法竖式计算 65÷5=906÷3=870÷4=716÷5= 80÷6=783÷3=804÷2=148÷8= 246÷7=750÷5=103÷3=123÷3= 144÷9=97÷3=352÷5=296÷4= 860÷2=220÷9=153÷5=357÷6= 405÷7=76÷8=325÷4=155÷4= 718÷6=350÷8=871÷6=220÷9= 618÷4=654÷5=622÷8=451÷3= 900÷6=677÷6=192÷7=120÷4= 75÷5=425÷3=615÷5=874÷5= 740÷8=50÷6=200÷7=121÷4=

375÷5= 392÷3=638÷8=627÷3= 441÷5=412÷3=624÷4=260÷4= 375÷5=60÷6=468÷5=357÷6= 510÷3=194÷2=516÷6=100÷2= 43÷8=125÷5=415÷4=453÷6= 705÷3=921÷3=874÷5=870÷3= 352÷5=429÷3=524÷8=594÷7= 97÷3=87÷4=412÷3=512÷8= 103÷3=444÷6=121÷4=645÷3= 966÷7=728÷8=315÷7=720÷6=

919÷6=88÷4=756÷9=254÷3= 728÷8=83÷5= 919÷6=496÷4= 308÷7=427÷5=98÷8=269÷6= 19÷2=432÷8=368÷5=451÷3= 804÷2=941÷9=157÷2=873÷5= 315÷3=45÷3=826÷4=654÷3= 800÷6=98÷7=267÷7=716÷4= 825÷5=132÷2=285÷6=267÷3= 67÷3=434÷8=375÷2=567÷6= 569÷4=498÷7=197÷2=974÷5=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除法的验算 5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 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参加过生日聚会吗?明明和芳芳快过生日了。这天,他俩一起来到食品店选购蛋糕。你们能帮助他俩解决一些在买蛋糕过程中遇到的数学的问题吗?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芳芳说:“我有36元钱,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明明说:“我知道,36÷3=12(块),36元可以买12块。” 谈话:他算得对吗?你能帮他验算吗?先独立思考,想好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办法。 指名回答。 学生验算的方法可能会用乘法验算,也可能用除法再算一遍。 把用乘法验算的方法板演在黑板上。 提出下面两个问题在班内交流。 12×3=36表示什么意思?这说明明明的计算怎么样? 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这样的除法? 得出结论:我们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2.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明明说:“我有65元钱,可以买多少块蛋糕,还剩多少元?” 芳芳说:“我来帮你算一下,65÷3=21(块)……2(元),65元可以买21块,还剩2元。” 谈话:芳芳算得对不对呢?同学们,你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帮她验算吗?先独立思考,想好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办法。 指名回答。学生的验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每块3元,21块是63元,再加上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 另一种是用竖式验算。 让用这种方法验算的学生板演。 在小组里说一说:21×3+2=65(元)表示什么意思?计算结果是65元这说明了什么? 21、3、2、65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得出: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三、提升经验,归纳方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活动,你能说说除法的验算方法吗? 得出结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如果结果等于被除数,说明计算正确;有除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如果结果等于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除法计算技巧

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起点,新的目标。让我们一起扬帆起航吧!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三年级数学乘除法计算技巧,祝大家学习愉快。 一、知识点概述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日益感受到它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巨大优越性。但是人们同时也发现,在解决一些有规律的计算问题时,人脑如果能熟练地运用运算技巧的话,能比电脑更迅捷地得出计算结果。同学们一定希望自己在计算时也能做到正确、迅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我们要熟练地掌握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其次,要注意观察题目的特点,选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在这一讲里,我们主要向同学们介绍常见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技巧。 1、用分解的方法,将一个数适当地分解为n个数,运用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和乘法的分配律凑整进行简算。 2、运用乘、除法的性质改变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1)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商,再除以第三个数,等于第一个数除以二、三两个数的积;也等于第一个数除以第三个数的商,再除以第二个数。 即abc=acb=bca (2)两个数的积除以第三个数,等于用任意一个乘数除以第三个数,再与另一个乘数相乘。 3、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4、运用积不变的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题目来进行分析和解答。 三、难点知识剖析。 例1、计算:17.4837-174.81.9+17.4882 分析:

把174.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把1.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数的乘积不变。再运用乘法的分配律来简算。 解:17.4837-174.81.9+17.4882 =17.4837-17.4819+17.4882 =17.48(37-19+82) =17.48100 =1748 例2、计算13.59.9+6.510.1 分析:用凑整数的思想,即把要处理的数凑成整十、整百等,便于计算。 解:13.59.9+6.510.1 =13.5(10-0.1)+6.5(10+0.1) =13.510-13.5 0.1+6.510+6.50.1 =135-1.35+65+0.65 =(135+65)-(1.35-0.65) =200-0.7 =199.3 例3、计算172.46.2+27240.38 分析: 根据题中数字构成的特点,将2724拆成(1724+1000),再按积不变的规律,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解:172.46.2+27240.38 =172.46.2+(1724+1000)0.38 =172.46.2+17240.38+10000.38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知识点 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公式: 被除数 = 除数×商+余数 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 商 = (被除数-余数)÷除数 3.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零。 (3)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添0占位。 (4)看清运算顺序,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要是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练习题及答案** 1.计算239÷78时,把78看做( )来试商,商是( ),会偏( ),所以要把商调整为( )。 考查目的:“四舍五入”调商方法。 答案: 80、2、小、3 解析:把78看做80,239不够3个80,因此商2,但把78看大了,初商就会小,所以要往大调1,所以商3。 2.70÷67,可以把67看作( )试商,如果商是一位数,方框里最大可以填( )。 考查目的:试商方法、商的位数 答案: 70、5 解析:用四色色五入法试商时,可以把接近整十数的数看成整十数,然后试商,同时在试商时根据数据特点,会判断商的位数,可以检查商的位数对不对。 3.一个数除以38有余数,则余数最大是( )。考查目的:考查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答案: 37 解析:根据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余数比除数小,因此比38小、且最大的数就是37。 4.两个数相除,商是20,如果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填上一个0,商是( )。考查目的:商不变的规律的应用。 答案:20 解析:两个数相除,商是20,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填上一个0,相当于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商还应是20。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 2. 能力目标:通过具体的问题,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 3. 情感目标:认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2.笔算。 36÷3= 85÷4= 49÷2=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1)出示场景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第一问:36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3)列式并计算结果,同时,复习笔算除法的运算顺序和算理。老师板书。 (4)提问:算得对不对?你有办法来验证吗?先和同桌说,再指名回答。 (5)板书乘法验算的竖式,说说1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36又表示什么?怎么看算对了没有? 2.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1)出示第二问: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还剩多少元? (2)试着列竖式计算并验算,遇到问题可以和同桌商量。 (3)交流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4)老师板书除法竖式。 (5)提问:你是怎样验算的?板书乘法21×3的竖式。结合竖式,提问:63不等于65呀?我们算错了吗?引出剩余的2元要加上去,板书完竖式。 三、提升经验,归纳方法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结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直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四、实践运用,加深理解 1.想想做做1。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回答。 (2)提问:每组中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2.想想做做2。 (1)把4道题分成两组,每人自选一组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指名两人板演,全班共同订正。 3.想想做做3。 同桌两人轮流口算,并说说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想想做做4。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在班内交流算法,并回答:你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吗?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法的验算》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法的验算》 案例和 反思 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用一位数除的笔算除法,并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一位数除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除法验算,初步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用一位数除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42÷6 36÷9 567÷7 64÷8 6×7 4×9 7×8 8×8 2、18÷6 27÷9 8×8 想:()×6=18()×9=27()×7=63 3、说一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进行计算。 3)246 2)246 4)488 8 )488 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

1.教师:我们已学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为了使我们能发现计算中的错误,就需要我们为除法计算进行验算,这样容易发现自己计算中的错误,并给于及时纠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 2.教学例题4。 出示教科书第25页的例题4及挂图。 (1)蓝笔记本每本5元,小明有100元钱,可以买多少本?学生列式:100÷5=20(本) 提问:请说出除数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如果把商20与除数5乘起来,比较一下除法和乘法算式,发现什么? 发现:商×除数=被除数。 教师:如果我们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大家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 (2)红色笔记本每本7元。小明有100元,可以买多少本?还剩下多少元? 学生独立列式:100÷7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100÷7=14(本)……2(元) 提问100、7、14、2各表示什么? 教师:用14和7相乘表示什么?14本需要98元,那小明 付了多少钱? 3、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三、巩固练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练 习题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小学三年级除法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__ 65÷5= 716÷5= 86÷6= 783÷3= 246÷7=750÷5= 123÷3=296÷4= 144÷9= 97÷3= 352÷5= 354÷6= 64÷2= 257÷8= 486÷2= 912÷8= 405÷7= 76÷8= 325÷4= 155÷4= 718÷6= 350÷8= 871÷6= 220÷9= 618÷4= 654÷5= 622÷8= 451÷3= 900÷6= 677÷6= 192÷7= 120÷4=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三)(5分钟)75÷5= 425÷3= 615÷5= 874÷5= 740÷8= 50÷6= 200÷7= 121÷4= 375÷5= 392÷3= 638÷8= 627÷3= 441÷5= 412÷3= 624÷4= 260÷4= 375÷5= 60÷6= 468÷5= 357÷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四)(5分钟)510÷3= 194÷2= 516÷6= 100÷2= 43÷8= 125÷5= 415÷4= 453÷6= 705÷3= 921÷3= 874÷5= 870÷3= 352÷5= 429÷3= 524÷8= 594÷7= 97÷3= 87÷4= 412÷3= 512÷8=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五)(5分钟)103÷3= 444÷6= 121÷4= 645÷3= 966÷7=728÷8= 315÷7= 720÷6= 919÷6= 88÷4= 756÷9= 254÷3= 728÷8= 83÷5= 919÷6= 496÷4= 308÷7= 427÷5= 98÷8= 269÷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六)(5分钟)19÷2= 432÷8= 368÷5= 451÷3= 804÷2= 941÷9= 157÷2= 873÷5= 315÷3= 45÷3= 826÷4= 654÷3= 800÷6= 98÷7= 267÷7= 716÷4= 825÷5= 132÷2= 285÷6=267÷3=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七)(5分钟)67÷3= 434÷8= 375÷2= 567÷6= 569÷4= 498÷7= 197÷2= 974÷5= 483÷8= 320÷2= 408÷2= 890÷6= 48÷2= 368÷5= 708÷6= 980÷4= 692÷4= 796÷9= 148÷4= 500÷3=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八)(5分钟)147÷9= 960÷5= 347÷5= 52÷4= 348÷3= 486÷4= 396÷3= 497÷8= 490÷5= 873÷3= 507÷3= 516÷5= 284÷7= 137÷4= 718÷5= 937÷4=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推荐】《除法的验算》同步练习2

除法的验算 基础练习: 1、填空。 在算式266÷2=()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无余数,验算时用()×2=(),即商×()=()。 2、在○里填上“>”“<”或“=”。 630÷3○360÷3 420÷2○240÷2 808÷8○404÷4 669÷3○696÷3 3、想一想,算一算。 (1)在算式87÷2=43……1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余数是(),验算时用43×()+()=87,即商×()+()=()。 (2)395÷3=131 (2) 验算:131×()+()=() (3)()÷4=62 (3) (4)()÷8=72……() 4、连一连。

5、改错。 6、算一算。 (1)224÷2= 112×2= (2)470÷4= 117×4+2= (3)706÷7= 100×7+6= (4)363÷3= 121×3= 综合练习: 7、某大学在第26届“中国水周”活动中,一周节约用水77吨,平均每天节约用水多少吨? 8、侏狨是一种外貌及行为似松鼠的小时候,生活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里。一般的侏狨体重在60克左右。最小的蜂鸟的体重在2千克左右。侏狨的体重约是最小的蜂鸟体重的多

少倍?(用乘法验算) 9、有47根完全相同的小棒,每4根围成一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都是独立的),最多能围成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动手摆一摆。(用乘法验算) 10、解决问题。 (1)王老师将上面的同学分成4组去清扫校园垃圾,平均每组有多少人?(用乘法验算) (2)如果每两人用一个垃圾袋,需要准备多少个垃圾袋?

11、端午节到了,明明的爸爸买回38个龙舟粽子并包装成礼盒送给亲朋好友,每个礼盒装3个龙舟粽子,?(提出问题并解答) 12、求a和b的值。 a÷b=21 (3) (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小,所以此题中b可能是()、()、()。 (2)当b是()时,a=21×()+3。 (3)a和b的值分别是多少?(至少写出三种答案)

除法《除法的验算》

第一单元除法 第二课时:除法的验算 【课型】:预习+展示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教材第3页,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经历除法验算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我要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善于反思的学习态度。【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除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两种验算的算理与联系。 【知识链接】: 1、口算。 50÷5 42÷7 48÷8 27÷3 12×2 22×3 11×5 8×4 2、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第3页。 2、思考: (1)题目中都有哪些信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怎样列式计算? 二、合作探究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问题一:36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小组讨论交流:怎样列式?算得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问题二:65元钱可以买多少块蛋糕?还剩多少钱? 小组讨论交流:怎样列式计算?算得对不对呢?你怎样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验算的呢?交流验算方法。 三、精讲点拨 1、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是用商和除数相乘,如果结果等于被除数,说明计算正确。 2、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是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如果结果等于被除数,说明计算正确。 四、能力提升 1、课本第4页“想想做做”。 2、小明带了85元钱去买乒乓球,每个乒乓球4元,他最多可以买多少个?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经历了除法验算的探索过程,学会了用乘法验算除法。没有

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是用商和除数相乘,如果结果等于被除数,说明计算正确;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是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如果结果等于被除数,说明计算正确。 【达标测评】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93÷3 = 49÷4 = 58÷5 = 2、68只气球,每名同学分2只,可以分给多少名同学? 3、水果包装厂运来95千克樱桃,每盒装3千克,可以装多少盒?还剩多少千克? 4、一盒巧克力共有45块,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最多分得多少块? 【课后作业】: 必做题:练习一第5、6、7、8题。 选做题: 1、算式()÷()=12……5中除数最小是(),时被除数是()。 2、科技小组设计了一种四轮遥控车,准备给13辆这样的遥控车装配车轮,50个车轮够不够?你是怎样想的?

(完整)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除法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__ 65÷5=716÷5= 86÷6=783÷3= 246÷7=750÷5=123÷3= 296÷4= 144÷9=97÷3=352÷5= 354÷6= 64÷2=257÷8=486÷2= 912÷8=

405÷7=76÷8=325÷4= 155÷4= 718÷6=350÷8=871÷6= 220÷9= 618÷4=654÷5=622÷8= 451÷3= 900÷6=677÷6=192÷7= 120÷4=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三)(5分钟) 75÷5=425÷3=615÷5= 874÷5= 740÷8=50÷6=200÷7= 121÷4= 375÷5=392÷3=638÷8= 627÷3= 441÷5=412÷3=624÷4= 260÷4=

375÷5=60÷6=468÷5= 357÷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四)(5分钟) 510÷3=194÷2=516÷6= 100÷2= 43÷8=125÷5=415÷4= 453÷6= 705÷3=921÷3= 874÷5= 870÷3= 352÷5=429÷3=524÷8=

594÷7= 97÷3=87÷4=412÷3= 512÷8=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五)(5分钟) 103÷3=444÷6=121÷4= 645÷3= 966÷7=728÷8= 315÷7= 720÷6= 919÷6=88÷4=756÷9= 254÷3=

728÷8=83÷5=919÷6= 496÷4= 308÷7=427÷5=98÷8= 269÷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六)(5分钟) 19÷2=432÷8=368÷5= 451÷3= 804÷2=941÷9=157÷2= 873÷5=

(完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目录及大纲要求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目录及学习范围 第1章除法 1、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除法的验算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4、商末尾有0的除法(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整理复习:例题分类、常见应用题、易错题型 第2章认数 1、认识整千数 2、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 3、比较数的大小 第3章千克和克 1、认识千克 2、认识克 整理复习:例题分类、常见物品的质量、易错题型 第4章加和减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3、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整理复习:例题分类、常见应用题、易错题型 第5章24时记时法 1、24时记时法的认识 2、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整理复习:例题分类、常见应用题、错题复习 第6章长方形和正方形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认识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整理复习:例题分类、常见应用题、错题复习 第7章乘法 1、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3、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5、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整理复习:例题分类、常见应用题、错题复习 第6、7单元测评 第8章观察物体 1、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能正确指出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 能辨认出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形状 能体会站在不同的位置,同时观察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是不同的。 2、观察由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第9章统计与可能性 统计与可能性(1) 统计与可能性(2) 第10章认识分数 1、认识分数(1) 2、认识分数(2) 3、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整理复习:例题分类、常见应用题、错题复习 第11章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1) 整理与复习(2) 整理与复习(3) 整理与复习(4)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 教科书第46~47页上的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练习十二的1~4题。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 教具、学具准备: 复习用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出示下列三组题。 426= 728= 724= 76= 89= 184=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发现的问题。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2.教师反馈,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3.初步练习: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做完后让学生汇报验算的方法。4.小组合作,学习例7。出示例7:24635=(1)小组合作,计算例7,有问题或有什么新发现可以提出。(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24695=9434(3)学生观察、比较两种验算方法,哪一种正确。(4)汇报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进行验算。(5)教师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5.提高练习。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出验算的过程。三、练习与质疑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进行板演,集体订正。 2.做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3.算算对不对。多媒体出示(或小黑板)。 小明家搬了新家买了一些东西,爸爸让小明算出每样东西的单价,请你帮小明检查一下他算的对不对? 6把椅子共1080元,一把椅子170元。3个电扇共453元,一个电扇153元。四、看书质疑,全课小结。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3、4题。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一、复习沟通,建立与新知识间的联系。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除法的验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P34 教学目标: 1、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参加过生日聚会吗?明明和芳芳快过生日了,这天,他俩一起来到食品店选购蛋糕(出示场景图),你们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在买蛋糕过程遇到的数学问题吗?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电脑出示两人的对话情景)。 问:明明算得对吗?你能帮他验算吗?请你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小朋友听一听。

指名回答。 教师将学生的验算可能性板书于黑板(乘法验算、除法再算一遍等) 提出下列问题在班内交流。 ⑴123=36表示什么意思?这说明明明的计算怎么样? ⑵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这样的除法? 得出结论:我们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来进行验算。 2、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电脑继续出示对话场景图) 谈话:芳芳算得对吗?请你也想出一种验算方法帮帮她。 汇报验算方法,教师板书于黑板。 组织讨论:213+2=65表示什么意思?计算结果是65元又表示了什么意思?

21、3、2、65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意思? 问:你认为有余数的除法应该怎样验算呢? 三、提升经验,归纳方法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结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直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四、实践运用,加深理解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回答。 提问:每组中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2、想想做做2 把4道题分成两组,每人自选一组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指名两人板演,全班共同订正。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一)(5分钟) 65÷5= 906÷3= 870÷4= 716÷5= 80÷6= 783÷3= 804÷2= 148÷8= 246÷7= 750÷5= 103÷3= 123÷3= 144÷9= 97÷3= 352÷5= 296÷4= 860÷2= 220÷9= 153÷5= 357÷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二)(5分钟) 64÷2= 128÷8= 446÷2= 911÷9= 405÷7= 76÷8= 325÷4= 155÷4= 718÷6= 350÷8= 871÷6= 220÷9= 618÷4= 654÷5= 622÷8= 451÷3= 120÷4= 677÷6= 192÷7= 900÷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三)(5分钟)615÷5= 874÷5= 75÷5= 425÷3= 121÷4= 200÷740÷8= 50÷6= 7= 3= 627÷8= 638÷392÷3= 375÷5= 260÷4= 624÷4= 441÷5= 412÷3= 357÷6= 468÷5= 375÷5= 60÷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四)(5分钟)510÷3= 194÷2= 516÷6= 100÷2= 453÷6= 415÷4= 43÷8= 125÷5= 870÷3= 705÷3= 921÷3= 874÷5= 429÷3= 524÷8= 594÷7= 352÷5= 412÷3= 512÷8= 97÷3= 87÷4= 分钟)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五)(5 103÷3= 444÷6= 121÷4= 645÷3= 720÷6= 315÷966÷7= 728÷8= 7= 88÷4= 254÷3= 9= 756÷919÷6= 496÷4= 919÷728÷8= 83÷5= 6= 308÷7= 427÷5= 269÷6= 8= 98÷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六)(分钟)451÷3= 873÷3= 19÷2= 432÷8= 368÷5= 490÷5= 3= 873÷5= 507÷9= 804÷2= 941÷157÷2= 5= 516÷284÷7= 137÷4= 45÷3= 315÷3= 826÷4= 654÷3= 716÷4= 718÷5= 98÷6= 800÷7= 267÷7= 4= 937÷ 285÷132÷5= 825÷2= 6= 96÷3= 267÷8= 4=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3除法的验算优质教学设计

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 2. 能力目标: 通过具体的问题,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 3. 情感目标: 认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2.笔算 36÷3= 85÷4= 49÷2=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1)出示场景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第一问:36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3)列式并计算结果,同时,复习笔算除法的运算顺序和算理。老师板书。 (4)提问:算得对不对?你有办法来验证吗?先和同桌说,再指名回答。 (5)板书乘法验算的竖式,说说1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36又表示什么?怎么看算对

2.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1)出示第二问: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还剩多少元? (2)试着列竖式计算并验算,遇到问题可以和同桌商量。 (3)交流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4)老师板书除法竖式。 (5)提问:你是怎样验算的?板书乘法21×3的竖式。结合竖式,提问:63不等于65呀?我们算错了吗?引出剩余的2元要加上去,板书完竖式。 三、提升经验,归纳方法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结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直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有余 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四、实践运用,加深理解 1.想想做做 1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回答。 (2)提问:每组中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2.想想做做 2 (1)把4道题分成两组,每人自选一组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指名两人板演,全班共同订正。 3.想想做做 3 同桌两人轮流口算,并说说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想想做做 4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在班内交流算法,并回答:你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计算是正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