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与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糖尿病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本文主要是探讨糖尿病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指出糖尿病社区护理缺乏专门的糖尿病护理人才,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依从性差,糖尿病患者对社区护理的认识不足。
社区应该配备高素质的糖尿病护理人才,提高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依从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护理的公信度。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护理;问题;对策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代谢性、综合性、终身性、慢性疾病,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
由于糖尿病对人体全身重要器官的危害均较为严重,且糖尿病患者一旦患病,终身受累,故决定了糖尿病社区护理的重要性。
1 糖尿病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1.1 缺乏专门的糖尿病护理人才我国的社区护理尚处于探索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护理专业的设置还比较泛泛,因此,大多数社区缺乏专门的糖尿病护理人才。
而且,由于目前从事社区护理的护理人员大多来自于临床,学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都比较低,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上岗前缺乏糖尿病专业技术培训,知识结构也不能满足社区患者的需求,难以实施高效的糖尿病营养及健康教育,严重影响糖尿病社区护理的效果[2]。
1.2 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依从性差由于糖尿病的病程长,患者往往需要终生治疗,因此,用药治疗的依从性显得十分重要。
但是,由于相当一部分患者对于自身糖尿病的病情认识不足,对糖尿病的发生、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疾病转归缺乏了解,擅自减少降糖药物剂量,减少服药次数,甚至停用药物。
还有部分患者因为经济原因,难以承受护理保健产生的费用,也成为依从性差的原因。
另有部分患者由于难以坚持漫长的社区护理过程,自行放弃[3]。
1.3 糖尿病患者对社区护理的认识不足由于我国的社区护理工作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整个社会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重医轻护”的观念,社区护理目标和工作内容不明确,服务范围仍局限在家庭访视、测血压、肌内注射、静脉点滴、抽血、换药、清洁消毒、拆线、送药、健康教育和协助各种检查等,致使糖尿病患者对于社区护理缺乏全面的认识,认为社区护理工作只是完成医嘱的技术性工作,没能将其提到促进人的身心疾病康复和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高度[4]。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索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行之有效的社区护理模式,观察社区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疗效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方法从我院对所辖社区3896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0名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护理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疗效有效率为98%,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护理疗效有效率为80,对社区护理措施的满意率为70%;护理组治疗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做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变患者负面心态,降低医患、护患纠纷,且护理措施实施简单易行,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社区护理;糖尿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也是目前社会上的多发病,其发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龄趋于低龄化,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威胁,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有研究表明,血糖的控制必须从日常生活做起,因此,社区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根据糖尿病的分期,前期主要以生活方式以及饮食控制为主;中、后期进行药物治疗并配以生活调护,预防并发症。
从2011年1月起,我院对所辖社区进行糖尿病筛查,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1年1月,我院对所辖社区进行糖尿病筛查,共筛查出糖尿病患者3896人,其中男1974例,女1922例;年龄23-78岁;1型284例,2型3612例。
从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病程度、既往病史等经过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
护理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摘要】糖尿病对社区居民健康构成了重要威胁,因此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社区护理不仅能提供糖尿病患者所需的医疗服务,还能为他们提供定期健康检查、疾病管理教育以及生活方式指导等支持。
社区护理团队中的医生、护士、社工和营养师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协助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远程医疗服务的应用也为病患提供了便捷的健康管理渠道,包括远程监测技术、在线健康咨询和病情追踪。
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通过各方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重要性、优势、策略、健康检查、疾病管理教育、生活方式指导、社区护理团队、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监测、药物管理、饮食和运动计划、远程医疗服务、远程监测技术、在线健康咨询、病情追踪、综合护理服务。
1. 引言1.1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管理以维持他们的健康状况。
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还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社区护理的优势在于其便捷性和持续性,患者可以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所需的照顾和支持。
社区护理还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医疗成本和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通过社区护理,医生、护士、社工和营养师等多方面的护理团队成员可以共同协作,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定期健康检查、疾病管理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社区护理还可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健康管理中。
综合以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社区护理团队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持续的护理服务。
2. 正文2.1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重要性': ['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意义', '社区护理的优势']}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重要性: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摘要:目的:对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研究,探讨最佳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于我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3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对这300例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家庭护理、健康教育、保健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对护理干预前后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其满意度。
结果: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300例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自身的防护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
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有效的保证了老年的生命健康,帮助他们树立自我保健意识,大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值得社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老年慢性病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20-02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目前正在面临着老龄化逐渐变大的趋势,随着社区老龄化的不断深入,老年人的免疫力和身体机能下降,慢性疾病渐渐成为困扰老年人的重要因素[1]。
老年慢性疾病指那些因长期积累而形成损害的一类疾病,会导致其他并发性疾病,该病具有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等特点,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质量。
老年慢性病患者大多不需要进行住院治疗,通常应用自我保健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来调理,这就体现出社区护理干预的价值[2]。
通过对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研究,以期探讨最佳护理干预方法,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最佳的服务,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于我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3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男性患者160例,女性患者140例,年龄在62-80岁之间,平均年龄72.5±2.8岁。
其中冠心病患者68例,高血压患者126例,脑血栓后遗症患者24例,糖尿病患者72例,其他10例,患者的其他基本资料对本次调查研究工作不造成影响。
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陈海红发表时间:2016-06-13T14:25:14.947Z 来源:《健康前沿》2016年3月作者:陈海红[导读]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4300【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108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针对其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有计划的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分析干预前后患者体质量指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变化,以及干预前后生活满意度。
结果与干预前相较,108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干预后的体质量指数、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好转,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生活满意度为51.85%,干预后,患者生活满意度为90.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生活满意度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类的代谢类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人常见的代谢疾病,相关统计显示,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超过 200 万,且患病数量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
如今,糖尿病已经成为在肿瘤以及心血管病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又一重大疾病。
患者患上糖尿病后,其体内的代谢情况会发生紊乱,表现出“三多一少”的典型性临床症状。
如果患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就会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研究指出,长期高血糖会造成体内其他代谢异常,引发系列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方面,单纯通过药物控制血糖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为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临床效果,选择108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针对其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有计划的社区护理干预。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社区糖尿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探究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糖尿病管理对其生命质量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
方法择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到我社区中心就诊的糖尿病患者93例,对患者进行KAP问卷调查,根据SF-36量表的调查结果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饮食方式、疾病知识的认知度、服药依从性等。
结论社区糖尿病管理对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因素进行分析,可有效对患者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标签:社区糖尿病管理;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糖尿病在临床上一直属于常见的多发性慢性疾病,且常伴有较多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的发病和患者日常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方面紧密相关,且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特点[1]。
临床上的治疗方式对糖尿病患者主要是以显著的各项生化指标得以改善为主要的评判标准,社区糖尿病治疗则在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减少并发症的基础上,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为治疗的最终目的[2]。
为此,本文对我社区中心收治的93例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糖尿病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到我社区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55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7.3±4.1)岁。
入选标准:经检查诊断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OGTT2h血糖≥11.1mmol/L;患者患糖尿病时间>1年,接受药物治疗(糖尿病药物或胰岛素)时间不超过1年;均为我社区中心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患者无精神障碍、语言障碍及伴发其它严重的疾病等。
1.2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KAP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有:(1)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身高、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婚姻及医保等;(2)对患者的糖尿病专项记录档案进行查询,内容包括患者的确诊时间、用药、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等项情况。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与探讨【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3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服用降糖药物,注意结合其实际血糖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心理、血糖监测、饮食、用药、运动、健康宣教等内容。
结果:对照组血糖控制良好18例(12.00%);试验组血糖控制良好111例(74.00%)。
两组血糖控制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服用降糖药物,注意结合其实际血糖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心理、血糖监测、饮食、用药、运动、健康宣教等内容,具体如下。
1.2.1 心理干预及血糖监测糖尿病治疗时间长,患者极易产生消极态度,医护人员应时刻保持亲切态度,并结合患者实际情绪状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
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其树立正确思想理念,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及信心[2]。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实时检测记录尿糖及血糖数据。
另外给予血糖偏高患者足够重视,全面查找高危因素,及时整改治疗护理方案。
1.2.2 饮食及运动干预糖尿病患者应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食物尽量选择蔬菜、水果、五谷、肉奶等食物。
戒烟戒酒,
远离甜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 g以内,避免进食油腻油炸食物。
患者在运动时应契合自身实际情况,有效掌控运动量,不主张做剧烈运动。
运动应遵循四大原则,即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因人而异、持之以恒。
运动方式有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健身操及家务劳动等有氧运动。
1.2.3 用药及健康宣教糖尿病早期可遵医嘱口服降糖药物,降低血糖浓度,控制疾病发展。
社区护士应告知患者各种降糖药物的机制、适应证、禁忌证[3]。
社区护士指导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属注射胰岛素的方法、部位、时间及胰岛素的储存方法。
采用讲座、家庭随访、电话随访、个别指导、发放糖尿病知识手册、放录像片、办宣传栏、咨询等各种方式进行教康教育。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pems 3.1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社区护理干预由医护人员组织开展,科学引导患者学习并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同时不断提升自我管控技能,遵守医生要求积极改善自身代谢,将血糖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最终降低合并症发生几率,持续提升生活水平及质量[4]。
另外社区护理干预还可以将患者家庭成员纳入施行对象范围内,指导其监督协助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督促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疾病高危因素。
此外在落实社
区护理干预工作中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及
困难,适当给予帮助及指导。
综上所述,施行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深入了解自身疾病,使其时刻保持良好状态,给予治疗护理工作充分配合。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能够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有效减少了相关合并症出现的机率,这种护理干预方式蕴含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应该在临床医学上积极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鲍海燕.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7):46-47.
[2]姚超婵.糖尿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及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
全科护理,2011,9(9):776.
[3]姚景艳.浅谈糖尿病社区护理中存在的新问题与对策[j].医
学信息,2011,24(1):191-192.
[4]马瑞华.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1,9(6):932-933.
(收稿日期:2013-02-28)(编辑:何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