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祥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精选学习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21.97 KB
- 文档页数:5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溃退(kuì)杀戮白洋淀(dìàn)张惶失措B。
星宿(sù)荒谬蹿一蹿(cuān)丢人献眼C。
寒噤(jìn)瓦砾颤巍巍(zhàn)响彻云宵D。
提防(dī)赃物迫击炮(pǎo)锐不可当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B。
回音在倾泻的雨中络绎不绝。
C。
一些沿海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现在的景象日新月异,和内地相比真可谓世外桃源。
D。
我们班的XXX同学,虽然有时违反纪律,但是研究成绩优异,是名副其实的三好学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我们应该刻苦研究,否则不研究,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B。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在我入团宣誓时,产生了一种光荣感和责任感。
4.下面句子顺序调整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姐姐一直知道我渴望有一个笔记本的愿望,特意从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把日记本寄给了我。
②越抄越多,当日记本已经被我幼稚的字体填满了大半本的时候,我想如果我能将这个日记本写满的话,这就是我自己的一本书了!③这一年,姐姐当上了劳动模范,单位奖励了她一个日记本。
④它是我中学时代至关重要的宝贝,我开始将以前写在XXX或横格本上的东西,一一抄写在这个日记本上。
⑤第一次用上日记本,是上初二时候。
⑥那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日记本,墨绿色的漆面,雪白的道林纸,里面还有彩色的插页。
A。
①⑥⑤③④②B。
③①⑥⑤④②C。
⑤③⑥④②①D。
⑤③①⑥④②5.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2分)A。
济宁市嘉祥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书写 (共1题;共7分)1. (7分)给加线的字注音。
和谐________惟妙惟肖________ 洨________河匀称________ 石砌________ 拱________桥河堤________二、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2. (1分) (2019八下·成都开学考) 将下面句子排序,使之构成完整的语段。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________①汉水河畔的徘徊、星空下的辗转反侧,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经》的抑扬顿挫。
②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
③玄妙灵动的狐女、变幻莫测的山市,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
④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
⑤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3. (1分) (2017八上·延边月考) 从小学到初中,同学们诵读经典诗词,一定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诗词佳句,语文活动课时,小明同学出了一个上联,要求同学们根据所积累的诗词内容对出下联:上联:遇困境当思柳暗花明下联:________三、默写 (共1题;共5分)4. (5分)(2018·宝山模拟) 默写。
(1)草枯鹰眼疾,________。
(王维《观猎》)(2) ________,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雨晴》)(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 ________,寻向所志……(陶渊明《桃花源记》)(5) ________,琅琊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5. (14分)(2019·桐梓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得分:一、基础与积累(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凛.冽(lǐnɡ) 曦.月(xī) 经纶.(lún) 锐不可当.(dānɡ)B.要塞.(sài) 沿溯.(shù) 藻荇.(xìng) 屏息敛.声(liǎn)C.驱犊.(dú) 悄.然(qiāo) 素湍.(tuān) 摧枯拉朽.(xiǔ)D.凌.波(línɡ) 镌.刻(juān) 戾.天(lì) 一丝不苟.(ɡǒu)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潇洒凌空凛冽眼花潦乱 B.监视操纵桅杆阵耳欲聋 C.馈退坠毁紧绷惮精竭虑 D.浩瀚遗嘱吞食白手起家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C.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①③②④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6.对下面一段文字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008上海中学生写作现状研讨会昨日在华师大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月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镌.刻(juàn)遗嘱.(zhǔ)泻.气(xiè)殚.精竭虑(dān)屏.息敛声(bǐnɡ)B.默锲.(qì)颁.发(bān)要塞.(sè)催.枯拉朽(cuī)一刹.那(chà)C.悄.然(qiǎo)仲.裁(zhònɡ)歼.灭(jiān)一丝不苟.(ɡǒu)白手起家D.娴.熟(xián)翘.首(qiào)溃.退(kuì)眼花瞭.乱(liáo)锐不可当.(dānɡ)2.下列词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泸州自从“创文”以一来,广大市民时时处处都在注意文明自己的言行。
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为了避免信用卡信息不被犯罪分子盗用,各大银行都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安全措施。
D.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4—6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
山东省济宁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啾啾(jiū)辔头(pèi)云鬓(bìn)赏赐(chì)B . 金柝(duò)溅落(jiàn)朔气(shuò)鞍鞯(jiān)C . 机杼(zhù)阿姊(zǐ)戎机(róng)胡骑(jì)D . 策勋(xún)可汗(hán)霍霍(huò)红妆(zhuāng)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斑斓深邃历尽心血一反既往B . 雍肿谰语荒草萋萋博学多识C . 狂澜嗥鸣锋芒毕露慷慨淋漓D . 迭起巴望一拍既合寻欢作乐二、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 (2017九上·南京月考) 用诗文原句填空。
(1) ________,风多杂鼓声。
(2) ________,儿童尽东征。
(3)轮台九月风夜吼,________,随风满地石乱走。
(4) 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5)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
(6)举杯邀明月,________。
(7)谁言寸草心,________。
(8)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
(9)历史告诉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在于民心的向背,正如孟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
(请用《〈孟子〉两章》中的语句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4分)4. (7分) (2020八上·马鞍山期末) 语文实践活动近年来,泛滥成灾的网络游戏,让许多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催生了成千上万的“网瘾少年”,这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此,某中学开展了“走进网瘾少年,携手奔向明天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参加活动,回答问题。
2017-2018学年初二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八年级上册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当堂练习初二语文试卷(10.10)(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
(4分)吭诖舜位疃校闼鸭诵矶喙赜诎饕宓墓攀剩胄闯隽牧骄洌ò四昙渡喜嵋丫Ч某猓?nbsp;,。
(1分)【话祖国】今年国庆前夕,学校举行“中华情·诵祖国”专题诵读比赛。
作为主持人,请你为本次诵读比赛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至少有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4分)【赞祖国】随着大型纪录片《辉煌中国》的热播,很多网民表示通过这一纪录片,真切感受到了国家近年来的飞速进步。
在网络上,网友们纷纷留言。
如果请你留言,你会怎么说?(不得抄袭网友的留言,30字左右)(2分)网友“战队”说:“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如今强起来了。
我为我是中华儿女而感到骄傲!”网友“感恩”说:“繁荣富强的祖国是我们海外华侨的强大靠山。
”二、阅读与理解。
(6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题。
(6分)《秦州杂诗·其七》①杜甫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②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注释】①公元759年,即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携眷西行,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秦州。
②汉时西域国名,汉武帝时派遣使者到大宛国去,楼兰阻挡道路,扣留汉朝使者。
汉昭帝元凤四年,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楼兰国王而归。
7.⑴本诗中与“可怜白发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1分)⑵赏析“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的妙处。
(3分)⑶下列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大处落墨,概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
“莽莽”二字,写出了山岭的绵延长大和雄奇莽苍的气势,“万重”则描绘出它的复沓和深广。
B.颔联寓情于景,景中含情,作者从孤城着笔,以月云与关塞等意象,表达出特有的时代感和诗人的独特感受,景物描写中寓含着边愁。
祥城二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八年级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1~6小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深湛.(zhèn)悠.闲(yōu)矜.持(jīn )劫.后余声(jié)B.斑斓.(lán)炫.目(xuàn)摇.曳(yàn )矢志不移 (shì)C.烙.印(lào)倏.地(shū)喧嚣.(xiāo)虚无缥缈.(miǎo)D.轨.迹(kuǐ)娴.熟(xián)安谧(bì)娓娓.动听(wěi)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玲珑巉岩大相径庭潸然泪下B、安谧签于毅然绝然虚无缥缈C、掩应谛听风度翩翩悬崖绝璧D、丰硕争辨梦寐以求横空出世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2分)A.他从连长手中接过军旗,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B.各种各样的车标,五颜六色,奇形怪状,凑到一起难免会让人扑朔迷离....。
C.母子之间有什么要说的就应当坦诚相告,大可不必转弯抹角....地让人猜测。
D.这里是鸟儿的天堂,鸟儿的世界,真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
①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②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③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5. 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划线处有三处毛病,请按要求答题。
(3分)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017~2018学年(上册)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座号姓名成绩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要塞(sài) 瞥.见(piē)黝.黑(yòu)意趣盎.然(àng)B.仲裁(zhòng) 顿挫.(cuò)滞.留(zhì)藏污纳垢.(hòu)C.炽.热(chì)诘.责(jié)骤.雨(zhòu)筋.疲力尽(jīn)D.吹嘘(xū)镌刻(juān) 窒.息(zhì)丑陋可憎.(zèng)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荧光愚钝油光可签眼花潦乱 B.劳禄燥热任劳任怨和颜悦色C.馈退坠毁紧绷惮精竭虑 D.犀利粲然小心翼翼引人注目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C.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C.一年一度的两会,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打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
D.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A.我的行李放在前面那辆的士上了,多亏了你开车帮我找回;明天我将登门致谢,请你在家恭候。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 A2. C3. D4. B5. B6. C7. 略8.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⑵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⑶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⑷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⑸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9. 对桃花源无限向往的急切心情。
10. 答案一:相同,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答案二:不同,《桃花源记》表达了历经战乱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本诗作者身处盛唐,他借《桃花源记》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更高的生活与审美追求。
11. B 12. D13.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
14.向往自由、富足、美满生活;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地方。
15. ①用省吃俭用的钱把儿子一路供到中学、大学。
②儿子结婚时把家里全部的积蓄都拿了出来。
③拿出五百元的积蓄给生病的孙子补充营养。
16. 侧面描写(1分),借母亲之口表现父亲省吃俭用供我读书的不易,表现父爱的深沉(1分)。
可“我”却不理解父亲,为后文写“我”的懊悔之情作铺垫(1分)。
17. 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了父亲的形象。
(1分)通过用父亲对自己节俭甚至是吝啬与对儿子大方慷慨鲜明对比(1分),突出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和无私的奉献(1分),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赞美和崇敬之情(1分)。
18. 示例:父亲不辞辛劳地支撑起这个家,竭尽所能地供养我求学成家,我却把面子和尊严看的比什么都重,责怪父亲“小气”,我真不应该。
(标准:表现感激(1分)、懊悔(1分),语言流畅、深挚(1分)。
)19. 优点:开朗大度心地善良热情体贴乐于助人不计前嫌等缺点:不拘小节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做事马虎)举止粗俗20. 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多种零食的味儿拟人化,形象生动得表现了各种令人不快的味道充斥着整个车厢,引人反感.(意思对即可)②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准确地写出了中年妇女照顾老编辑时体贴、忙碌的情形,体现了她待人热情,乐于助人.(意思对即可)21. 示例:①不可“以貌取人”。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12月学业水平测试试题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答案一、语言积累(共15分)1、B2、D (为仁 B、“遛”改为“溜”C、“诫”改为“戒”)3、 C (2分)(C“心会神凝”表示精神高度集中,在此语境不符)4、A(2分)5、B6、(2分)画面右方是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着一部书,书的封面上写着“小说”二字,书脊上有一个水嘴,水嘴前,一个人正笑嘻嘻地手持杯子接水,他后面还有三个同样满面笑容的人持杯等待。
接水的四人脑后各有一个字,合在一起恰好是“影视翻拍”四个字。
7、(3分)优点:聪明伶俐正直无私堂堂正正. 锲而不舍等缺点:好吃懒做不劳而获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等待人接物:八面玲珑和蔼可亲坦诚相待热情好客彬彬有礼等理想:志在四方悬壶济世等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8、(6分)略9、(2分)“掩映”10、(2分)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
11、A 12、C 13、略14、(2分)君子不以畜害人。
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月亮唱歌的夜晚15、早早地端来;小心地放在;认真地摞起来;不自觉地哼唱起来急切、恭敬、喜悦16、水盆中浮现的另一个月亮;月亮的传说17、把孩子们唱童谣的声音,比喻成天际中传来的仙乐,写出了童谣的飘渺而美妙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内心对孩提时代中秋节的怀念和喜爱。
18、还有对童年无比的眷恋,深深的怀念之情19、作者为中秋文化的丧失感到忧虑,或者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恢复传统文化的愿望。
(二)《爸爸的白发不是老》20.(1)过去父亲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现在却变得健忘、迟钝。
(2)过去父亲健步如飞,现在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3)过去父亲是“我”的依靠、“我”的保护神,现在父亲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济宁市嘉祥县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题初二语文一.积累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6)(1),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⑴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 rè( )得像温室。
⑵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qiáo shǒu()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⑶为了这一着,多少人dān jīnɡ jié lǜ(),青丝变白发。
⑷若不是miào shǒu ǒu dé(),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离开母亲这么久了,看见母亲现在憔悴的样子,我不禁触目伤怀....。
B.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C.长江的两岸重峦叠嶂....,遮蔽了天空和太阳,景色非常壮观。
D.每年,慕名而来参观寒山寺的游客络绎不绝....。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一一地球。
D.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5. 仿照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4分)珍惜传统节日就是保护传统文化,在品尝传统美食的同时,我们也在品味那份传承千年的文化。
春节一盘饺子,包出代代不变的温馨和喜庆;;。
二.古文阅读(18分)(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 )(2)行拂.乱其所为( )(3)曾益.其所不能( )7,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下面对于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写舜、傅说等六个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
B.文章第二段先从正面论述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再从反面论述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
C.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论证结构是先分后总。
D.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命运,必须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遂焉。
生则立焉,死则入焉。
多功不言,赏世不绝。
故曰:能为人下者,其惟土乎?”子贡曰:“赐虽不敏,请事④斯语。
”(选自《韩诗外传》卷七)【注释】①子贡: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赐。
②下:谦虚有礼。
③据:占据,这里指挖掘。
④事:从事,做。
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请问为.人下之道奈何/ 为.人谋而不忠乎B. 子贡未达. / 乡书何处达.C. 鸟兽鱼鳖遂.焉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D. 生则立.焉 / 三十而立.10.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3分)善哉尔之问也为人下其犹土乎!11. 根据文意,说说孔子认为怎样才算真正“为人下”。
(3分)三.现代文阅读(22分)三)漫谈桂文化①我国是桂花的故乡。
桂花在中国分布极广、栽培历史极长,国外栽培的桂花均由中国传入。
《中国植物志》第61卷说明桂花时,引用了唐朝郭橐驼《种树书》中的记载,注明桂花原产地是在中国的西南部。
②桂花在中国名花的排行中名列梅、菊、兰、莲、牡丹等等之后,但它却是和人们生活贴得最近的一种植物。
当我们刚懂得用味觉去认识世界,桂花蜜、桂花羹、桂花糕就到了口边。
懂得听故事以后,父母会在飘散着桂香的庭院里指着明月给我们讲吴刚伐桂、桂树随创随合的神话;父母还会不失时机地给我们讲蟾宫折桂的典故:一次,晋武帝问起当时的名士、官拜雍州刺史的郄诜对自己的评价,郄诜对曰:“臣……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从此,人们便开始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比喻特别出众的人才。
科举制度形成后,“蟾宫折桂”又成了考中进士的形象说法,而桂花甚至逐渐演变成了科举前三名的代称:丹桂代表状元、金桂代表榜眼、银桂代表探花。
③当我们会吟咏古诗了,咏桂佳作就一首首地进入了我们的读本。
宋代朱熹的“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让我们从观赏角度领略了桂花的姿态与馥郁的芬芳。
屈原《九歌》中的“援北斗兮酌桂浆”,让我们了解到在楚地早期文献中便已提及桂花的食用价值。
欧阳修的桂花诗则更富有情趣:“有客赏芳丛,移根自幽谷。
为怀山中趣,爱此岩下绿。
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
更待繁华白,邀君弄芳馥。
”对友人赠他所喜爱的桂树,欧阳修不仅以诗答谢,还在诗中发出了改日共赏“芳馥”的邀请。
其实,像欧阳修这样热爱桂花的古代名人实在是很多,大文学家柳宗元在居所附近一种就是十余株,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天竺寺得到桂苗后带至苏州城里种植……④桂花还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
据说,战国时期燕、韩两国曾为了表示亲善友好,相互馈赠桂花。
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
《吕氏春秋》中赞叹道:“物之美者,招摇之桂。
”意指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招摇山上的桂树。
还有“桂冠”,本意是月桂树叶编织的帽子,后来竟成了“光荣称号”的代名词。
一些研究桂花的专家据此向北京奥组委推荐:在桂花的故乡举行奥运会,何不用真正的桂枝来编织“桂冠”?12、称我国是“桂花的故乡”,原因是。
(3分)13、第②段主要说明了。
(3分)14、第③段引用朱熹诗句的作用是;(2分)引用屈原诗句的作用是。
(2分)15、根据文意,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桂花和梅、菊、兰、莲、牡丹等都是中国名花。
B.科举前三名的代称和蟾宫折桂的典故有关。
C.燕、韩两国用桂花表示亲善友好之情。
D.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都非常喜爱种植桂花。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
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
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
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
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
房屋的主体部分,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
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
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
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
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
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
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
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
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
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16.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2分)17.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8.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4分)⑴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
⑵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
三.作文(40分)请你从“校园/友情,家庭/亲情,自然/启示”三组词语中选择一组,把题目补充完整;(2)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及姓名;(4)详略得当,500字以上。
题目:在____里获得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