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江南》课文原文及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6.66 KB
- 文档页数:2
统编版(部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江南》说课稿一、说教材《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诗,描写了江南水乡采莲时的优美景色和欢乐的劳动场面。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非常适合一年级的学生诵读和欣赏。
《江南》这篇课文,既可以巩固学生已有的识字成果,又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美,提高语文素养。
二、说学情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学习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但注意力不够集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
在识字方面,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汉字,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如看图识字、加一加、减一减等。
在朗读方面,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出拼音,但朗读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还需要培养。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9个生字,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和采莲人的欢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意思和诗歌的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和采莲人的欢乐。
五、说教法学法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江南水乡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江南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
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意思和诗歌的内容。
朗读指导法:通过范读、领读、个别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游戏教学法: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识字游戏、朗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导语】《江南》是⼀年级上册的⼀⾸诗歌,诗歌通过描写江南⽔乡⼈们采莲的场景,赞美了江南⽔乡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然的感情。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江南》课⽂原⽂ jiāng nán kě cǎi lián 江南可采莲, lián yè hé tián tián 莲叶何⽥⽥! yú xì lián yè jiān 鱼戏莲叶间: yú xì lián yè dōng 鱼戏莲叶东, yú xì lián yè xī 鱼戏莲叶西, yú xì lián yè nán 鱼戏莲叶南, yú xì lián yè běi 鱼戏莲叶北。
【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江南》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字和两个偏旁,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
3.了解江南采莲情景,感受江南美丽。
⼆、过程与⽅法 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让学⽣感受江南的美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了解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画⾯美,培养热爱⾃然地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教学难点】 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江南美景。
【教学⽅法】 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趣味导课 1.播放视频《最美江南⽔乡》。
2.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中播放的是哪⾥呢? (江南⽔乡) 3.是啊,江南是个美丽的地⽅。
今天⽼师就领着⼩朋友们⼀起去学习⼀⾸古诗,欣赏这美丽的江南风景。
(板书课题)3.江南(齐读课题)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学⽣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字。
部编版语文新教材中小学古诗文全释系列——含作者、写作背景、注释、翻译、赏析、参考资料005《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出自两汉的《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何:多么。
田田:莲叶长的茂盛相连的样子。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注释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
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
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古诗,选自《汉乐府》。
全诗共七行两句话,内容浅显易懂,描绘了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时的美好情景。
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是个采莲的好地方,用一个感叹句赞叹莲叶的多;后五行含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是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
整首诗语言清新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琅琅上口,易于背诵,适合儿童阅读。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图中莲叶青翠,莲花粉红,鱼儿穿梭,美丽的小姑娘坐着小船在河塘里采莲,景象美丽动人,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小,刚入学两个多月,阅读能力正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他们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模仿能力也比较强。
这篇课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始接触到的第三篇课文,也是他们学习的第一首古诗,诗歌鲜明的形象、富有韵律的节奏感一定会引发他们学习更多古诗的兴趣!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3、通过朗读、观察插图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
4、激发学生对江南和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之情。
说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说教学难点:理解“何田田”。
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
你们想不想一起来猜猜看?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阵阵放清香。
白胖娃娃泥里藏,,腰身细细心眼多。
水中撑绿伞,水下瓜弯弯,掰开瓜看看,千丝万缕连。
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
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
2、小朋友们,这几样东西都是江南的特产。
板书:江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江南》,谁愿意来美美地读好课题?指名读,齐读。
学习生字江。
指名读,你有什么办法来记住他?范写“江”3、出示地图,红线标出长江同学们,这条红线标出的位置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河流——长江。
部编版小学语文《江南》课文原文及赏析
《江南》课文原文: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赏析:
《江南》是古代汉乐府中的一首采莲歌,全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生动活泼的鱼戏莲叶的画面。
首先,诗的开头“江南可采莲”一句,简洁明快地将读者带入了江南的莲塘风光中。
"可采莲"不仅表明了时节,也暗示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接着,“莲叶何田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莲叶繁茂、密集的景象。
"田田"一词,既描绘了莲叶的形态,又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然后,“鱼戏莲叶间”至“鱼戏莲叶北”四句,通过鱼在莲叶间的游动,展现了生动活泼的自然生态。
诗人巧妙地运用方位词,使得画面具有动态感,仿佛能看到鱼儿在莲叶间自由穿梭的情景。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田园诗意。
它以采莲和鱼戏为线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和谐与生机,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同时,这首诗也寓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