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7.59 KB
- 文档页数:3
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设计1. 简介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本课程设计中,我们将着重介绍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过程,并应用实验室提供的设备和工具,设计和实现一个车用发动机的电子控制系统。
2. 理论基础2.1 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通过燃烧内部的燃料来产生动能,并把动能转换为动力,驱动车辆行驶。
发动机的基本构成包括缸体、活塞、气门、曲轴等。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在循环中,燃料与空气混合后通过喷油器喷入发动机缸体中,在燃烧室中产生燃烧,使活塞向下推动,通过曲轴机构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从而驱动车辆前进。
2.2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进气系统、燃油系统、点火系统、排放系统等。
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但是在整个控制系统中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以实现发动机的高效运行。
其中,最重要的是引擎管理系统(Engine Management System),它是整个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中枢,通过ECU(Engine Control Unit)来控制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点火等操作。
2.3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主要由传感器和执行器完成。
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运行状态的各种参数信息,包括:进气压力、进气温度、燃油压力、氧气浓度等。
执行器则用于执行控制命令,比如控制燃油喷射量、点火时机等。
在整个控制过程中,ECU通过内部的程序算法,对传感器检测到的各项参数进行处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控制执行器执行相应的操作,以达到最优控制效果。
3. 实验设计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实验室提供的发动机测试台,设计和实现一个车用发动机的电子控制系统,包括:进气系统、燃油系统、点火系统的电子控制部件和电路。
具体步骤如下:3.1 实验设备•发动机测试台•多功能诊断仪•模拟测试器•处理器和其他相关电子零件3.2 实验步骤1.确定实验所需的硬件和软件2.根据发动机类型,设计系统控制程序和电路3.搭建实验系统硬件电路,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接线4.程序编程和调试5.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输出6.评估电子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7.撰写实验报告4.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发动机管理系统的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并对进气、燃油和火花等参数进行控制。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双色版第三版课程设计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工及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汽车电路、电器原理和故障检修,能够进行车辆电系统的检修和维护。
同时,在课程设计中,通过教学实践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大纲第一章:汽车电子基础知识•汽车基础知识•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概述•汽车电子部件的分类和特点•收集汽车故障信息和维修工具的使用第二章:汽车电路基础知识•汽车电路结构和原理•汽车电路元件•汽车电路图的制定和阅读•汽车电路的故障检修第三章:电器系统调试与检查•汽车发电机和起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器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检查技巧•灯光和喇叭系统的调试•制动和空调系统的调试技巧第四章: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充电系统故障的分析与排除•起动系统故障的分析与排除•灯光和喇叭系统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制动和空调系统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实践教学设计本课程设置实验课程和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与团队合作能力。
### 实验课程 - 汽车电路故障检修实验 - 车辆电器系统调试实验 - 车载诊断设备使用实验 - 基础电学实验课程设计•车辆电器系统的检测与维修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车辆电器系统的检测、维修及安全措施的设计。
–分工和合作: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汽车电器系统的维护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汽车电器系统的维护、故障检修、关键技术及维护流程等。
–分工和合作:小组合作完成实物车辆电路的测量和排查。
考核方式•实验考核•课程设计考核•闭卷考试参考资料1.阎凤祥,骆天庭. 汽车电子技术教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2.严国雄. 汽车电子与工程实践[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3.王峰. 汽车电器技术与检修[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汽车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知识,逐步接触到现代汽车技术控制系统,为未来汽车工业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基础。
汽车一体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汽车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主要系统的结构与原理;2. 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掌握其关键技术与特点;3. 引导学生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其在汽车一体化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汽车一体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汽车系统分析、设计和调试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工具和软件进行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一体化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技术的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态度;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汽车一体化技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电子基础知识,对汽车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教学为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态度,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汽车一体化技术概述- 了解汽车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熟悉汽车主要系统的基本构成与作用。
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学习发动机燃油供给、排气、冷却等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3. 汽车底盘技术- 熟悉汽车底盘的构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传动系统、行驶系统、制动系统及转向系统的原理与构造。
4. 新能源汽车技术-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原理及发展趋势;- 掌握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技术。
5.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学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功能及分类;- 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底盘电子控制、车身电子控制等系统的应用。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版本号:020232026课程英文名称:AutomotiveElectronicsandElectronicControl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40讲课:32实验:8上机: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为理论性兼有实践性的专业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生学习汽车维修工程、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机构和应用,适应社会和行业的要求,为从事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和汽车整车设计的研究、教学和实践应用奠定基础。
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工程人员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使学生基本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结构、原理和应用,掌握汽车现代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结构原理和简单的检测方法及手段,培养电路分析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了解汽车与电子技术发展的关系,掌握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电子控制系统的共性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特点。
2、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应用,掌握不同机构和类型的燃油供给系统的特点和工作方式,了解部分典型结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点火系统的分类、结构和原理,了解传统点火系统和现代电子点火系统中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掌握电子控制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典型防抱死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方式,掌握简单的制动效能的计算。
5、掌握汽车驱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了解汽车驱动系统与电子控制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相比较各自的特点。
6、掌握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分类、结构和原理,了解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器、电子控制机构的结构、作用和特点,可以进行简单的性能分析。
7、了解汽车空调、安全气囊、导航系统等汽车电子控制辅助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原理,及辅助系统的使用对汽车主要性能的影响。
汽车维修专业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汽车电路故障排除与维修在汽车维修专业中,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掌握汽车电子技术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现代汽车已经越来越依赖于电子系统。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汽车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教案在课程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给出一份优秀的教案范本,主题为"汽车电路故障排除与维修"。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程,学生应能够:1. 理解汽车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汽车电路故障排除和维修的基本步骤;3. 能够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汽车电路故障排除和维修;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汽车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讲解;2. 汽车电路故障排除和维修的基本步骤;3. 汽车电子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4. 汽车电路故障排除和维修实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进行: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汽车电子技术的兴趣,并介绍汽车电子技术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汽车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电路、传感器、控制单元等。
3. 基本步骤:详细讲解汽车电路故障排除和维修的基本步骤,包括故障诊断、故障检测、故障定位和故障修复等。
4. 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介绍常用的汽车电子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万用表、示波器、诊断仪等。
5. 实例分析:通过几个实际的汽车电路故障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
6. 总结:对本节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汽车电子技术。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汽车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学习效果,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评估学生对重点概念和步骤的理解掌握情况;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解决一个汽车电路故障案例,评估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设计一份小测验,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测试评估。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作者:张景海张萌陶敏赵晓旭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3年第08期摘要实验和实践教学在汽车相关专业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旨在通过实验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实践教学;实验;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23)08-0137-04Practical Teaching Design of 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ZHANG Jinghai1, ZHANG Meng2, TAO Min3, ZHAO Xiaoxu1Abstract Experiment and practical teach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automobile rela-ted majors. This teaching design ai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and master automobil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better through experimental and practical teaching, guide students to apply the theory learned in class to practice,and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of study.Key words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ment; automo-bil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0 引言目前全球能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能源和环保问题被推向了新的热点高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趋势。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3. 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提高汽车性能和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汽车维修和研发领域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1.1 电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2.1 传感器2.2 执行器2.3 控制单元3.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工作原理3.1 燃油喷射控制3.2 点火控制3.3 排放控制4.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案例4.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4.2 电控点火系统4.3 电控排放控制系统5.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5.1 智能控制5.2 电动汽车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工作原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具体应用案例。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2. 课件: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相关图片、图表和动画3. 实验设备: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实验台架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其各部分功能。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提高汽车性能和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
2. 教学难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单元的具体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化和调整。
七、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电子课程设计汽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电子课程设计汽车,使学生掌握电子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电子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汽车电子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了解电子元件的性能和应用。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技术进行汽车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使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汽车电子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电子元件的性能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子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电子元件的基本概念和符号,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分析方法,电子设计的流程和步骤等。
2.汽车电子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3.电子元件的性能和应用: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性能和应用,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常用元件的性能和应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子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汽车电子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电子元件的性能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2.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子元件的性能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如《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汽车电子技术》等,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料。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汽车尾灯控制电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字电子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车辆电子控制领域,数字电子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汽车尾灯控制电路。
本文将围绕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设计思路汽车尾灯是车辆常备顺从零配件,灯光作为协调交通规则和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部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数字电子技术通过数字逻辑与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集成,可以用于控制车辆配件的电路控制。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主要是要探索如何用数字电子技术结合汽车尾灯控制电路的原理,来实现对汽车尾灯的控制。
所设计的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能够实现开、关、闪烁等常见功能,增强汽车在夜间行驶的安全性。
二、设计实现1、基础材料在开始设计汽车灯控制电路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基础的材料和工具。
这些材料包括:数字电路实验箱、Transistor、电阻、贴片电容、led 灯、按键开关、跳线等元件。
工具包括:万用表、烙铁、导线剪切器、镊子、吸锡器等。
2、电路原理本次课程设计基于NPN 型晶体管的单灯驱动电路。
NPN 型晶体管有一个基极、一个发射极和一个集电极,其还具有放大电流和开关控制的特性。
通过控制基极电流,实现开关引脚与驱动电源引脚的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对LED 灯的控制。
3、电路图设计汽车尾灯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如下:其中,RTC 是无源谐振,目的是在led 灯熄灭的时候,正常开关的微动触点的弹跳时间,避免led 灯在微动过程中作出爆闪效果,影响谷车正常行驶。
按键开关通过触摸来控制灯的亮度,松开手即可保存亮度调整值。
4、电路操作按键开关按下可调节LED 灯的亮度,长按开关可关闭LED 灯,仿佛就像是一部智能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简洁易操作。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留意安装电路的电瓶的电压大小,以免过大或过低导致短路,烧毁电路。
三、实验结果通过将设计好的电路拼装后,进行了实验测试。
实验的结果表明,设计的汽车尾灯控制电路可以实现开、关和闪烁等控制,且相互之间非常便捷。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for Automotive Engines 课程代码:060265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0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适用专业:交通运输工程本科、汽车工程本科和汽运技术专科开课院系:汽车工程学院汽运工程系教材:陈志恒胡宁.汽车电控技术.高等教育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李东江等.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魏春源等译.汽车电气与电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现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汽运技术专科的指定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了解当今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控制内容、基本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掌握电控系统主要传感器及主要总成部件的一般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故障自诊断系统基本功能和一般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第1章汽车电子化与发动机电控1.1 汽车电子化发展简介;1.2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发展简介;1.3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发展趋势。
第2章汽油机电控概述2.1 汽油机电控系统及控制内容;2.3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2.3 电控汽油喷射的主要优点。
第3章电控汽油喷射系统3.1 空气供给系统3.2 燃油供给系统3.3 汽油喷射系统的其他传感器和电控单元3.4汽油喷射控制。
第4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4.1 概述4.2 点火提前角和闭合角控制4.3 爆震传感器与爆震反馈控制第5章辅助控制系统5.1 排气净化与排放控制5.2 电控怠速控制系统5.3 进气控制系统5.4 故障自诊断系统概述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汽车电控技术发展现况及未来趋势、掌握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空气供给、点火及电源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1. 简介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
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课程将介绍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通过课程设计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控制技术的应用。
2. 应用背景
随着现代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不断地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从简单的车内电路控制到复杂的发动机控制、制动系统控制等各个领域,都需要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为支持。
电子控制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汽车的性能与安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行驶的舒适度,并且显著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
3. 项目目标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通过设计实践来有效地掌握这一领域的基本概念以及实现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
1.学习并掌握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2.了解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在发动机、变速箱、电控制动系统、车身
控制、娱乐系统等方面的应用;
3.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完成设计任务的能力与实践经验,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4. 项目内容
本课程设计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基于理论学习的基础原理部分,学生需自由选择一个或多个领域,针对设计的目标,进行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
第二部分是学生根据已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所选设备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型实际控制系统。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
本部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1.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原始设计;
2.各种类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联系;
3.电控制动系统的设计原理;
4.发动机控制和改进设计;
5.变速器控制原理和制动控制系统设计。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实践
本部分要求课程学生进行选择一个或多个领域(例如发动机控制),并进行以下实践操作:
1.学生需选择发动机控制领域,熟悉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搜集相关资料并完成自己的设计、仿真
3.使用软件/系统分析与测试实验数据,并且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报
告需输出。
5. 成果提交
1.PPT报告:针对课程设计过程中所学知识、实践过程和分析结果,设
计课程PPT报告,并于课程结束前进行演讲展示。
2.实验记录报告:包括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实验程序与数据分析等多项内容。
6. 评估方式
1.按照PPT报告所完成工作的详细性和论证的逻辑性给予成绩;
2.按照实验记录报告完成情况和分析准确性给予成绩;
3.课堂作业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对工作实践成绩进行加权处理。
7. 结论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在理论学习、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将掌握到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领域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数据分析与结果处理。
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综合能力的锻炼,为未来做好相关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