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
- 格式:pdf
- 大小:167.95 KB
- 文档页数:2
生活·百科生活指南悦读- 16 -文/腰硬联合麻醉的几个热点问题张书洲(武胜县人民医院)腰硬联合麻醉流程腰硬联合麻醉指的是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联合应用的全新麻醉方式,这类麻醉方式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代了单纯硬膜外麻醉,部分病人还是会选择硬膜外麻醉方式或腰麻,还是需要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适应症及禁忌症问题。
腰麻本身起效快,且效果确切;硬膜外置管麻醉方式较为便捷,一般应用在长时间手术治疗中,多以追加麻醉药物方式。
腰硬联合麻醉流程:先将腰部皮肤及皮下麻醉,置入硬膜外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后,放置腰麻针,回抽脑脊液,确保通畅后,给予适当的麻醉,开展局部麻醉,拔出腰麻针。
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硬膜外管,建设硬膜外腔,固定牢固。
如有需要,隔一段时间将局麻药经硬膜外管注入硬膜外腔,达到持续局部麻醉的目的。
腰硬联合麻醉优点及缺点优点:腰硬联合麻醉结合了腰麻特点与硬膜外麻醉特点,切实改善麻醉效果,提升操作水平,腰硬联合麻醉发扬了两者的优点与长处,有效弥补了两者的缺点与不足。
腰硬联合麻醉起效较快,且效果较为确切,麻醉时间不会受到限制。
局部麻醉用药量较小,可减少麻醉中毒事件的发生。
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显著,可弥补腰麻“不接触”技术缺陷。
缺点:受到最高安全穿刺点的限制,手术范围限于下半身;麻醉效果及麻醉范围不会一直保持最初状态,会更加趋于硬膜外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应用后的“并发症”都有可能出现;CSEA的阻滞范围较一般腰麻或硬膜外阻滞范围广;因为两种麻醉方法的叠加,对病人的干扰也会增加,因此用药更需小心。
腰硬联合麻醉注意事项体位麻醉医生需要结合自己的习惯,促使患者保持良好体位,左侧体位或右侧体位,促使患者后背弯曲,增加棘突间的距离,保障进针的容易性与便捷性。
因此,需要摆好体位,才可保障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
打开腰硬联合穿刺包部分麻醉医生为节省时间会用手将包装纸边缘抓起,并将其打开。
这类操作其实是错误的,需要使用专门的消毒钳,一一将其打开,不可直接用手,避免细菌进入到穿刺包,使得感染发生。
腰硬联合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简记版)腰硬联合麻醉是将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的一种麻醉方式。
其适应征同腰麻,禁忌证、穿刺时的体位、穿刺点的定位均同腰麻。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
2.禁忌证:休克、血容量不足、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恶液质、严重高血压、高颅压、脑膜炎、脊柱畸型、穿刺部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和不合作者应视为绝对禁忌症。
老年及高龄、高血压、心脏病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二麻醉前准备腰麻的术前准备务必同插管全麻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
1.适宜的术前用药;2.与插管全麻一样必须准备有效的、完备的气道管理用具;3.麻醉机功能正常,可随时进行面罩加压辅助呼吸;4.吸引器正常可用。
三操作流程1.体位: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2.穿刺点: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3.皮肤消毒:消毒范围上至肩胛下角,下至尾椎,两侧至腋后线。
4.穿刺方法:穿刺前应仔细检查联合穿刺针及硬膜外导管是否通畅完整和匹配。
1)硬膜外穿刺同硬膜外穿刺操作;2)蛛网膜下腔穿刺:确认硬膜外穿刺针成功进入硬膜外腔后,用腰穿针从硬膜外穿刺针内进入,当针尖突破硬膜后有明显的阻力消失感,表示针入蛛网膜下腔,抽去针芯见清澈脑脊液流出,然后将配制好的局麻药液缓慢注入,注意事项同腰麻。
3)当腰麻注药成功后,退出腰穿针,再从硬膜外穿刺针内置入硬膜外导管,方法及注意事项同硬膜外穿刺操作。
四联合用药要点在麻醉开始的1~2小时内,腰麻的效果即可满足手术的要求,可不必使用硬膜外麻醉,手术开始前应认真检测麻醉平面,若腰麻平面不足时可追加硬外用药,以弥补腰麻作用不足,保证充分的麻醉平面。
或当腰麻作用快消退将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时再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物,以发挥硬膜外麻醉的效应。
五监测麻醉期间应加强对患者意识、循环及呼吸的观察,手术结束后,麻醉平面应退至T6以下才能送回病房。
椎管内麻醉可选择初级或中级监测项目:1初级监测,7项以内:BP、EKG、HR、RR、SPO2,每小时出入量;2中级监测,13项以内:BP、EKG、HR、RR、SPO2、PETCO2、T、FiO2,每小时出入量。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风险并发症蛛网膜下间隙和硬膜外间隙联合阻滞简称腰硬联合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是脊麻与硬膜外麻醉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优先用脊麻方法的优点是起效快、阻滞作用完全、肌松满意,应用硬膜外阻滞后阻滞时间不受限制并可行术后镇痛,同时减少局麻药的用药量和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CSEA已广泛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及镇痛,尤其是剖宫产手术。
但CSEA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缺点。
一、实施方法(一)穿刺针常用的为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其硬膜外穿刺针为17G,距其头端1~2cm处有一侧孔,蛛网膜下腔穿刺针可由此通过。
蛛网膜下腔穿刺针为25~27G的笔尖式穿刺针(图-1)。
图-1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二)穿刺方法穿刺间隙为L2~3或L3~4。
先用硬膜外穿刺针行硬膜外腔穿刺后,再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5或26G的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穿破硬膜时有轻轻的突破感,拔出针芯后有脑脊液缓慢流出。
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的侧孔一般朝向患者头端,有利于脑脊液的流出。
在蛛网膜下腔内注入局麻药后,拔出蛛网膜下腔的穿刺针。
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置导管3~4cm,退针、固定导管。
患者平卧测试和调整阻滞平面,同时注意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者应及时处理。
待蛛网膜下腔阻滞作用开始消退,如手术需要,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行硬膜外阻滞。
(三)用药方法由于蛛网膜下间隙阻滞作用开始消退时,开始硬膜外间隙注药。
因此,无法观察硬膜外试验剂量及其效应,一般采用分次注药方法或持续注药方法(4~6ml/h)。
同时严密观察是否有全脊麻的征象,及局麻药毒性反应。
联合穿刺时,硬膜外导管可能误入蛛网膜下腔,通常有脑脊液从导管内流出。
因此每次硬膜外腔注药时,须回抽无脑脊液后再注药。
并且蛛网膜下间隙与硬膜外间隙的局麻药用药剂量均较小,阻滞平面容易扩散,可能有一部分局麻药经硬膜孔渗入蛛网膜下腔,以及硬膜外间隙的压力改变后,局麻药易在蛛网膜下间隙扩散。
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是影响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常常需要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然而这两种麻醉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适应。
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在骨科手术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
一、老年患者的特点和麻醉选择的考量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一般较差,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和器官功能退化。
在手术麻醉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等多种因素。
老年患者骨科手术通常需要使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但局部麻醉的作用范围有限,无法满足一些大面积手术的需求,而全身麻醉则存在术中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因此选择一种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麻醉方式,通过麻醉药物的注射到硬膜外腔,达到快速、广泛的麻醉和镇痛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充分验证。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药效稳定、作用广泛等特点,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患者手术期间和术后的疼痛。
腰-硬联合麻醉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来说,相比于全身麻醉,术中呼吸和循环系统的风险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更顺利。
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小,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因此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备受关注。
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普遍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因此对于麻醉药物的选择和用量需要更加慎重。
老年患者伴随的慢性疾病和用药情况也增加了麻醉的风险。
在腰-硬联合麻醉中需要仔细评估老年患者的病史和体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用量,以减少麻醉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腰-硬联合麻醉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经过临床实践表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安全性较高,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操作规范,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期间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分析剖腹产术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目前有许多不同的麻醉方法可供选择,其中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是两种常用的麻醉方式。
在剖腹产手术后,病人需要进行镇痛治疗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以及提高术后康复的舒适度。
对于这两种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既有理论意义,也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一、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分析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将麻醉药物注入到硬膜外腔,使局部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
其优势在于麻醉药物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避免对母婴造成负面影响。
这种麻醉方式还可以减少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术后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镇痛效果,一些研究表明,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在手术后24小时内提供有效的镇痛,降低病人的术后疼痛评分,并且相对于传统的镇痛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针对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比较分析,试图确定哪种麻醉方式更适合剖腹产手术。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之间并无明显差异,两种麻醉方式在术后的镇痛效果上并无显著差异。
也有研究显示,硬膜外麻醉在术后的镇痛效果上略优于腰硬联合麻醉,尤其是在术后24小时内,硬膜外麻醉可以提供更持久的疼痛缓解,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结果仍有待更多的研究加以证实。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都是有效的镇痛方式,可以为剖腹产手术后的疼痛提供有效控制。
在具体选择麻醉方式时,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包括手术部位、术者经验、病人对镇痛效果的要求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未来需要更多的大型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一结论,并进一步优化镇痛治疗方案,提高病人术后的舒适度和康复质量。
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计划模版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式,适用于多种手术,特别是腹部手术和盆腔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计划是在手术前由麻醉医师和手术医生共同制定的详细计划,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腰硬联合麻醉计划需要在患者术前评估的基础上制定。
麻醉医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手术类型、药物过敏史等信息,以便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式。
在评估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状况等因素,以确保麻醉计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制定腰硬联合麻醉计划时,需要详细考虑药物的选择和用量。
腰硬联合麻醉通常使用局部麻醉药和镇痛药,麻醉医师需要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来确定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和潜在的不良反应,以避免发生药物相关的并发症。
腰硬联合麻醉计划还需要考虑手术的时间和复杂程度。
手术时间较长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麻醉药物来确保麻醉效果。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孕妇、老年患者或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麻醉医师还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腰硬联合麻醉计划中,还需要考虑术后的管理和监测。
麻醉医师需要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此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恢复情况,制定合理的镇痛方案,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速度。
总的来说,腰硬联合麻醉计划是手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康复情况。
因此,麻醉医师和手术医生需要密切合作,制定详细的麻醉计划,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手术体验。
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流程英文回答:Lumbar Epidural and Spinal Anesthesia.Procedure:Patient positioning: Patient is typically positioned in the lateral or sitting position with the spine flexed, creating a wider epidural space.Skin preparation and local anesthesia: The skin over the lumbar puncture site is shaved and sterilized. Local anesthesia is injected to numb the area.Epidural space identification: A Touhy needle is inserted through the skin using a loss-of-resistance technique to locate the epidural space. The needle bevel is facing cephalad.Epidural catheter insertion: A catheter is threaded through the Touhy needle and advanced into the epidural space approximately 5-10 cm.Epidural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Local anesthetic or opioids can be administered epidurally for pain management.Spinal anesthesia: In this technique, a smaller-gauge spinal needle is used to puncture the dura mater and access the subarachnoid space. A small amount of local anesthetic is injected into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Spinal anesthesia provides faster onset but shorter duration of analgesia compared to epidural anesthesia.Monitorization: Vital signs and sensory and motor function are closely monitored throughout the procedure and recovery period.Benefits:Provides effective pain relief during surgery orchildbirth.Allows for a more awake and interactive patient experience.Can reduc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Risks:Hypotension.Nausea and vomiting.Headache.Nerve damage.Infection.Transient neurological symptoms.Contraindications:Coagulopathy.Active infection at the puncture site.Severe spinal deformity.中文回答: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流程。
腰硬联合麻醉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21-09-24T08:10:19.84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5期作者:张小平陈立春夏珑珂[导读] 腰硬联合麻醉,顾名思义张小平陈立春夏珑珂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中医医院610400腰硬联合麻醉,顾名思义,就是硬膜外麻醉和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应用的一种麻醉方法。
这种麻醉方法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基本上取代了单纯的硬膜外麻醉(当然部分病人还是选择硬膜外麻醉,因为腰麻有其适应症)。
临床上具体做法是:腰部皮肤及皮下局麻后,置入硬膜外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后,置入腰麻针,回抽脑脊液通畅后,给予适量局麻药,拔出腰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将硬膜外管置入硬膜外腔,固定。
如有需要,隔一段时间将局麻药经硬膜外管注入硬膜外腔,达到持续局部麻醉的目的。
腰硬联合的优缺点腰硬联合麻醉将脊麻(SA)与硬膜外麻醉(EA)合为一体,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发挥了脊麻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及硬膜外麻醉的可连续性、便于控制平面和作术后止痛的优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使操作技术水平增加。
其发扬了两者的优点和长处,弥补了两者的缺点和不足。
腰硬联合镇痛,它比硬膜外镇痛就起效更快,效果更完善,更确切,更可靠。
但是技术要求的条件也更高一些,所以总体它跟硬膜外是同一类的。
腰硬联合的分娩镇痛方法可以迅速起效,效果非常可靠。
它主要前半段用的腰麻起效,但是后续还是用的硬膜外,使其在前半段发挥药效更快,所以总体来讲,它们应该是属于一类的方法里头,就是细分出来的一个小分支。
腰硬联合麻醉是目前国内剖宫产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安全性也是非常高。
目前临床上用最多的分娩镇痛方法还是硬膜外镇痛方法。
腰硬联合相对用的少一点,大概三七分的样子,就是说其中三成是腰硬联合,七成是硬膜外。
当然,腰硬联合麻醉也有其缺点,有一些潜在的风险,比如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
具体而言,其限制和缺点主要包括:手术范围限于下半身(受到最高安全穿刺点的限制);(1)因为两种麻醉方法的叠加,对病人的干扰也会增加,因此用药更需小心;两种麻醉方法应用后的“并发症”都有可能出现;(2)麻醉的效果和范围不会一直保持开始的时候那样的状态(会更加趋于硬膜外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