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产管理实务中的问题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60.90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探讨(3篇)(一)一、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1.1产权不明晰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管理脱节,没有足够的资产完整性,在资产产权关系上也是模糊不清,没有将非经营性资产产权和经营性资产产权界定清楚,对设备的保养互为工作没有到位,特别是在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资产时,时常会发生侵害非经营性资产产权的现象,有着非常严重的产权纠纷问题。
在整个转移过程中,往往没有梳理清楚受让方和转让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盲目的转移了所有权,导致非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被受让方得到,然而责任和义务却没有进行转移,受让方没有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1.2利用率低,浪费严重(1)盲目购进学校资产的盲目购进是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比较严重的问题。
在扩招、合并的推动下,通过贷款置地上千亩,用来完成对新教学楼的建设。
从资金来源的角度来说,在没有明确的还款计划和还款能力的情况下,仍然盲目向多家银行贷款。
(2)重复购置高校对自身的实际需要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盲目攀比现象,为了使自身更加方便,对于设备仪器和房屋等资源的购置不断增加,然而又不能将之充分利用起来,导致资源的浪费。
更有甚者,有的资源购置原因仅仅是为了“面子”,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评估。
这种资产重复购置的现象严重浪费了国有资产。
(3)设备利用率低高校有很严重的科研设备超标配置和重复配置现象,资产使用效率达不到标准,在对科研仪器设备的运用中效率低下,主要是因为高校国有资产的性质使高校国有资产的使用者和管理者不够关注其所占有资产效益状况,国有资产具有公共产权的特性,其所有权属于国家,对于资产管理者来说,无论是资产遭受大规模的亏损还是资产获得丰厚的收益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1.3资产管理缺乏绩效评价约束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财务上的绩效评价体系必须包括3个要素: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一是指标体系不能科学合理地反映绩效。
浅议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与解决方法引言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其资产管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高校资产管理问题的存在、成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问题存在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信息记录不完善:许多高校在资产信息的记录上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导致对资产的实际情况掌握不准确,给资产管理带来困难。
2.资产使用效益低下:部分高校存在资产使用效益低下的情况,例如一些设备闲置率高,使用寿命较短等,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3.资产维护不及时:一些高校对于资产的定期维护不够重视,导致一些设备出现故障后才进行修理,给高校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4.资产监管不到位:高校资产的监管工作也存在问题,一些资产管理人员的监管意识不强,在资产流动和使用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成因分析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成因:1.管理体系不完善:一些高校的资产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规范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资产管理工作的效果不佳。
2.缺乏专业化人才:高校资产管理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但是由于一些高校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养和选拔不够重视,存在专业化人才短缺的问题。
3.经费限制:一些高校的经费限制导致了资产管理工作的困难,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用于购置、维护和更新资产。
4.信息化水平不高:高校的信息化水平对资产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
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难以进行精细化、自动化的资产管理工作。
解决方法针对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1.完善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科学、严密的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和流程,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养和选拔,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资产管理队伍,提升其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
3.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对高校资产管理的投入,提供充足的经费用于购置、维护和更新资产,确保资产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
4.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资产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2024年浅议高校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高校资产管理是确保教育资源有效利用、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资产管理制度、资产配置、使用效率、处置规范、信息化建设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对高校资产管理的问题进行浅议,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当前,一些高校在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缺乏系统、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导致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混乱、不规范的现象。
例如,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的审批流程不明确,责任人不清,难以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二、资产配置不合理高校在资产配置方面常常存在不合理现象。
一方面,部分高校盲目追求规模和数量,导致资产配置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又存在资产配置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教学和科研的正常需求。
此外,资产配置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论证和规划,使得资产配置与高校的发展规划不相符。
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高校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是资产管理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高校缺乏对资产使用的有效监管和考核机制,导致资产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同时,部分高校在资产管理过程中缺乏信息化手段的支持,难以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使得资产管理效率难以提升。
四、资产处置不规范在资产处置方面,部分高校存在处置程序不规范、处置依据不明确等问题。
这导致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随意性、不透明性等问题,容易造成资产流失和损害高校利益。
同时,部分高校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评估和审计程序,使得处置结果难以保证公平、公正。
五、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化建设是高校资产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明显滞后现象。
一方面,部分高校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和技术支持,导致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足,投入不足,使得信息化建设难以满足资产管理的实际需求。
六、对策建议针对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1. 引言1.1 高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高校资产是高校的重要资源,包括土地、建筑、设备、图书、实验仪器等各种形式的资产。
这些资产的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高校资产是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基础。
只有保障了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高校的教学设施和科研条件才能得到保障,师生创新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高校资产是高校的财富和支撑。
合理管理资产可以提高高校的财务状况,帮助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师生,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高校资产是税收和财政的重要来源。
高校所使用的资产是由政府和社会资助提供的,有效管理这些资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的效益,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高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加强高校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推动高校事业的健康发展。
1.2 问题与对策的必要性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中需要着重关注和解决的重要方面。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资产规模的日益增大,高校资产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资产管理不规范导致了高校资产的浪费和滥用,影响着高校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调控机制,容易导致管理漏洞和风险的产生,影响着高校的正常运行和管理效果。
加强高校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促进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的紧迫任务。
只有制定科学的管理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和监督,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才能有效化解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 资产管理混乱:由于高校的规模庞大,资产种类繁多,管理人员众多,容易出现资产管理混乱的现象。
有些资产可能长期闲置,有些资产可能遭到浪费或滥用,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2. 资产流失问题:由于高校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容易导致资产流失的问题。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究【摘要】高校资产管理在信息化水平低、流程不规范、使用效率低下、安全隐患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为应对这些问题,可以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资产管理流程、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以及加强资产管理安全防范等对策。
通过这些对策的执行,可以有效提升高校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更好地保障学校资产的利用和保值。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资产管理仍需不断完善和创新,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关键词】高校,资产管理,问题,对策,信息化水平,规范流程,使用效率,安全隐患,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资产管理是一项涉及到大量资金和资源的重要工作,对高校的发展和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高校资产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资产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
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成为当前高校资产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资产数量的增加,传统的资产管理流程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需求。
高校资产管理流程不规范、效率低下等问题已成为制约高校管理水平的瓶颈。
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1.2 研究目的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究引言高校作为重要的教育机构,其资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资产管理流程不够规范、资产使用效率低下以及资产管理存在安全隐患等。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这些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高校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从而更好地保障高校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浅议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与解决方法【摘要】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资产管理混乱、资产流失严重、设备维护不及时等。
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监管力度不够等方面。
解决方法可以从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监管力度等方面入手。
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高高校资产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和质量,确保高校资产管理的安全和稳定。
【关键词】高校、资产管理、问题、成因、解决方法、重要性、背景介绍、正文、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资产管理是指高校对自身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和运用的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以及其他各类资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资产管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着资产分类不清、管理混乱的问题,导致资产利用率低、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存在着一定的浪费现象。
高校在资产采购、维护和更新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规范问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劳动力的浪费。
在资产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管理程序,也是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资产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效率,制约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有必要深入研究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促进高校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改善。
2. 正文2.1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在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首先是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很多高校仍在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其次是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管理漏洞和责任推卸现象。
第三是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导致资产的流失和浪费。
还有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资产冗余、无效利用等问题,影响了高校的发展和效益。
在高校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资产损坏和盗窃的问题,由于管理不善和安全措施不力,导致校园内部和外部的资产被破坏和失窃。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运转和教学科研活动,也影响了高校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资产管理。
但是,在实践中,高校资产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资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
1. 资产管理系统不完善,数据不及时更新资产管理系统不全面、不完善,数据不及时更新,导致资产认定、记录不准确、不完整,不能及时反映资产现状。
此外,高校把资产登记和管理分开,管理部门不能及时掌握资产动态。
2. 资产利用率低高校的资产利用率低。
一些设备、机器等长期停用或处于闲置状态,无法发挥应有效益,浪费资产资源。
3. 资产保管不善高校资产保管存在问题。
物品、设备容易丢失或损坏,造成浪费。
很多高校采取的办法是采购新的,而不是进行维护和修复。
4. 资产运营和维护费用高高校资产的运营和维护的费用高。
管理部门缺乏专业性和财务管理知识,不能准确判断资产维修和使用的成本,导致费用不透明。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1. 管理水平低下很多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水平不高,不能及时了解到资产情况,统计数据不全面,记录不准确,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
2. 资金管理不规范高校缺乏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不能及时规划、调配经费,导致经费分配不均衡、资金缺口等问题。
3. 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高校资产管理部门缺乏专业人才,很多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无法达到专业标准。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每一项资产进行精确的登记、记录,及时更新资产动态信息,实现资产统计分析。
2. 管理人员培训与选拔高校的资产管理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资产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管理素质和能力,实现资产管理专业化。
制定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实现资金分配的合理化分配。
4. 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维护与保护,提高资产利用率,降低资产运营成本。
结论高校资产管理能否有效运转是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校资产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资产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资产管理成为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高校院系之间资产管理不规范、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高校的资产利用效率,还可能导致资产的浪费和损失。
对于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 高校院系之间资产管理不规范高校内部的院系之间存在着资产管理不规范的情况。
某个院系可能会将自己的资产私自转移给其他院系或者私自借调给其他单位,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资产的流失和损坏。
2. 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资产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管理阶段,没有实施信息化管理。
这导致了资产管理效率低下,管理不及时、不准确,也影响了高校资产的利用效率。
现有的资产管理制度在高校内部执行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制度缺乏约束力,部分教职工无法按制度要求管理和使用资产。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资产的浪费和损失。
以上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高校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完善资产管理制度高校需要加强对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
这包括明确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增加对资产管理的监督和约束力,确保资产管理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高校应大力推进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高效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资产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实现资产的全程跟踪管理和动态监控。
采取科学的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于资产管理的实时监测和调度。
3. 加强资产管理的人员培训针对高校教职工的资产管理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提高其资产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培训,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和管理水平,保证资产的正常使用和有效管理。
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或者岗位,加强对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加强对资产流动的监控和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管理变得日益重要。
目前高校资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合理的资金使用、低效的资产运作、滥用权力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资产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有必要探讨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不合理的资金使用。
一些高校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规范,导致资金流向不透明、使用效益不高。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复建设、项目超支、资金闲置等。
针对这个问题,高校应做好资金计划和预算,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制度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最大效益。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二是低效的资产运作。
由于缺乏有效的资产管理与调度机制,高校资产运作效率较低。
一些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导致大量资产闲置或使用效率低下。
针对这个问题,高校应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与调度机制,同时加强与校内外机构的合作,积极探索资产的多元化运作方式,提高资产利用效益。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三是滥用权力。
一些高校管理者滥用职权,将高校资产用于个人或单位利益,严重损害了高校资产管理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为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应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工作,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高校管理者的教育培训,明确管理者的职责和义务,切实提高高校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之四是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一些高校资产管理仍然依赖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难以及时获取和共享资产信息。
高校应加强信息技术和管理系统的建设,推进高校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不合理的资金使用、低效的资产运作、滥用权力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强化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加强信息技术和管理系统建设等手段来实现。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资产管理的效果和效率,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高校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高校的重要资源之一,资产管理关系到整个学校的运行和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种类不断增加,管理难度和压力也相应增加。
在这个背景下,高校资产管理问题愈发突出,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失误导致的风险、人为因素带来的隐患、缺乏专业的资产管理团队等方面。
管理失误可能导致资产流失、浪费和损坏,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人为因素的存在则增加了管理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更是制约了高校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管理失误和人为因素带来的隐患,探讨缺乏专业的资产管理团队的原因,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提高高校资产管理水平,确保高校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2000字】1.2 问题意义高校资产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的稳定运行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资产规模的不断增长,高校资产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绩效评估不清晰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资产管理的效率低下和资产利用率不高,影响了高校的整体运行和发展。
管理失误导致的风险是高校资产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管理不善或管理漏洞,很容易导致资产损失、浪费或盗窃等问题,给高校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
人为因素带来的隐患也是高校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些高校管理人员可能存在贪污腐败、不端行为等问题,给高校资产管理带来巨大隐患,严重损害了高校的声誉和形象。
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发展和形象,亟待解决。
开展对高校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字数:272】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探讨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够避免管理失误带来的风险,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隐患,弥补缺乏专业的资产管理团队所带来的不足。
高校资产管理实务中的问题探讨杨 林(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辽宁辽阳 111003)摘 要:论述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实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全面理解高校国有资产内涵是实施资产统一管理的前提,资产分类的歧义性导致资产管理帐目混乱,存货资产粗放式管理是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不良资产清理是资产管理工作的难点。
文章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旨在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和效益。
关键词: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实务中图分类号:F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956(2006)03-0126-03Expl ori n g the Proble m s i n Un i versit y and CollegeProperty M anage ment Busi n essYANG Lin(L iaoyang Ca m pus ,Shenyang U n i versity o f T echno l ogy .L iaoyang 111003,Ch i na)Ab stract :In t h i s paper ,author analyzes the proble m s i n un i versity and co llege property m anag e m ent busi ness ,po i nti ng out tha t f u lly understandi ng t he connota tion o f un i ve rsity and co ll ege state property i s the prem ise o f i m ple -m enti ng unity m anage m en t o f the prope rt y ,d ifferences in the property c l assifi cation leads its confusi on i n accounti ngm anagement ,ex isti ng stock property s extensi ve m anag e m ent i s the weak po i nt o f property m anag e m ent and the re -m ova l o f bad property is t he difficu lt po i nt o f property managem ent .The au t hor puts f o r w ard some reso l utions ,ai m i ngat i m prov i ng t he benefit and proper t y m anage m ent l eve.l K ey w ords :university and co ll ege ;state property ;managem ent business .收稿日期:2005-07-06作者简介:杨林(1966 ),男,大学本科,工程师,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设备管理科科长.资产是高等学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学校资产的多少、质量的好坏也是其办学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教育部印发的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 中有多项指标,如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生均占地面积等都同资产有关。
高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要实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并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切实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同样的重要性,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1 全面理解资产内涵,统一管理国有资产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
高校存在的最终目的性是社会性的,追求社会效益的事业单位性质就决定了不能用经济效益指标来衡量高校的水平。
同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相比,高校注重事业发展,忽略运用价值理论或经济手段管理发展过程。
在资产管理活动中对资产的内涵理解存在片面性,关心资产的购置成本和其使用价值,不注重资产价值的转移和变化,比较注重资产经济总量的计算,不注重资产动态价值的管理。
狭隘的理解还表现在许多情况下,一提到资产马上就讲到仪器设备和房屋建筑物,把固定资产和资产概念混淆起来,而把流动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给丢掉了,这样就不能形成完整的资产经营和管理的观念。
有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但是许多是原实验与设备管理部门的改称,职能基本不变。
有的增加了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管理职能,仅此而已。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一般忙于教学仪器和基建项目配套设备的采购,仪器设备信息的录入和管理等,而流动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只是在财务帐上表现为借方余额而已,具体的管理工作无人问津。
这样割裂了资产管理的完整性,难以确保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要解决这样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EXPERI M ENTAL TECHNOLOGY AND M ANAGEM ENTVo.l 23 No .3M AR .2006的局面,必须全面理解资产的内涵。
从广义上来讲,资产是会计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行政事业活动中拥有的,用来取得预期收益或完成预期目标的各种财产、物资、债权以及其他权力的总称。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印发的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国资事发[1995] 17号文件)指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的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
按表现形式其可分为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从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中不难看出资产的来源可分为两大块,一是长期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形成的,包括国家拨入的教学、科研及各种专项经费、自身事业收入、接受的捐赠等,一是通过负债形成的资产,比如用世行贷款,其他银行贷款购置的资产等。
理解了资产的内涵,要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就必须实行资产统一管理,消除工作中的片面性。
统一管理口径,明确管理职责,全面做好高校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和界定工作,做到每项资产信息全面、状况清楚,注重资产效益追踪和考核,及时避免资产风险。
2 资产多样性和分类歧义性导致帐目混乱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高校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拥有的资产总量翻地增加。
高校资产特点是种类多,表现形式多,购置资产的资金渠道也趋复杂多样。
如固定资产的分类,教育部门、财政部门都有自己的分类标准,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
分类标准和方法不同,资金渠道不同,用途和使用方向不同等,往往要求管理者进行不同口径的核算和统计,如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的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 进行16大类分类,而财务核算时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进行6大类分设二级科目。
歧义性的理解造成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二级分类科目同资产管理部门统计数据很难一致。
避免歧义性的理解,就必须建立不同分类方法和标准的一一对应关系。
例如财务规定固定资产分类第2类为专用设备,第3类为一般设备。
何谓专用设备?何谓一般设备?在实际的操作中很难有统一的理解。
按管理办法解释说,专用设备是指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各种仪器和机械设备、医疗设备、文体事业单位的文体设备等;一般设备是指办公和事务用的通用性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家具等。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单位性质的不同其分类标准可以不同,文体设备在文体事业单位是专用设备,在非文体事业单位也可以分为一般设备。
不同的管理人员对专用设备和一般设备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计算机,如果用于教学单位,有可能会计被分录到专用设备中;如果用于办公部门,可能会计分录到一般设备中。
如果一张发票,若干台计算机,有分配到教学单位的,也有分配到行政部门的,这时会计就很难办了。
为了发挥资产效益,资产在校内不同性质的部门进行调动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这样分类,调动后就需要调整财务固定资产二级科目,增加了许多工作量。
显然,按设备的用途分类是混乱和不科学的。
建立了不同分类方法和标准的一一对应关系,解决了困扰管理人员多年的难题。
财务分类的第1类房屋和建筑物对应资产分类的01类房屋及构筑物和02类土地;第2类专用设备对应资产分类的13类仪器仪表、04类机电设备(不含交通运输车辆)、05类电子设备、06类印刷设备、07类文体设备和08类卫生医疗设备;第3类一般设备对应资产分类的0413类交通运输车辆、13类家具和14类行政办公设备;第4类文物及陈列品对应资产分类的第10类文物及陈列品;第5类图书对应资产分类的11类图书;第6类其他固定资产对应资产分类中的09类标本模型、12类工具、量具和器皿、15类被服装具和16类牲口。
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以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二级科目分类不再由会计分录,而是由资产管理部门的人员确定资产分类号以后再确定财务分类,这样确保了帐目一致性,为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核对帐目减轻了压力。
例如移动电话如果会计分类根据定义应当是一般设备,采用由资产管理部门人员分类后,它的分类号为05031509,应当分录到财务专用设备二级科目中。
3 存货资产管理是薄弱环节存货是高校拥有的,用于教学及科研活动的材料总称,是流动资产的一种表现形式。
存货在高校主要包括实验材料和类似工具、管理用具等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低值易耗品等,其主要来源是用教育事业费(实验费)和科研经费购置。
过去大多数高校资产管理部门统一采购和管理这类资产,财务部门也将其列入存货科目作为资产管理。
如我校从前购置实验材料时要办理入库手续,财务部门做127杨 林:高校资产管理实务中的问题探讨存货资产增加处理;实验部门领用材料时,库存减少,财务部门相应做存货资产减少、相关费用增加处理。
这样管理的好处是:存货类资产一直是处于动态管理,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相互制约和监督,保证了资产使用效益,库存也方便了使用部门的领用,集中采购有可能降低成本。
缺点是核算手续繁琐,需要一定的资金占用,需要专职的材料采购员和仓库保管员,耗费了人力成本。
随着高校的发展,许多高校已不再沿用这种管理模式,而采用经费指标下放到二级学院管理的模式。
毫无疑问,这种管理模式方便了教学单位,调动了二级学院理财的积极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存货资产在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没有登记反映,使用单位直接购入实验材料,资产管理部门不再过问,财务部门直接记录费用帐户,没用帐簿反映该类资产的存放、使用和剩余情况。
(2)原先的库存材料由资产部门直接划给使用单位,资产部门不再管理,有的经财务部门上报(一般此类资产余额在10 100万元左右)主管部门,进行核销处理,有的没有上报,一直挂帐,造成了存货、资产帐实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