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粉虱与蔬菜病毒病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一、白粉虱的危害特点温室白粉虱对作物及花卉蔬菜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①直接为害,连续吸吮使植物生长缺乏碳水化合物,产量降低。
②注射毒素,吸食汁液时把毒素注入植物中。
③引发霉菌,其分泌的蜜露适于霉菌生长,污染叶片与果实。
④影响产品质量,真菌导致一般果实变黑。
⑤传播病毒病,白粉虱是各种作物病毒病的介体白粉虱成虫排泄物不仅影响植株的呼吸,也能引起煤烟病等病害的发生。
白粉虱在植株叶背大量分泌蜜露,引起真菌大量繁殖,影响到植物正常呼吸与光合作用,从而降低蔬菜果实质量,影响其商品价值。
二、白粉虱的防治措施1、轮作倒茬:在白粉虱发生猖撅的地区。
棚室秋冬茬或棚室周围的露天蔬菜种类应选芹菜、筒篙、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虱不喜食而又耐低温的蔬菜,既免受危害又可防止向棚室蔓延。
2、根除虫源:育苗或定植时,清除基地内的残株杂草,熏杀或喷杀残余成虫。
苗床上或温室大棚放风口设置避虫网,防止外来虫源迁入。
3、诱杀及趋避:白粉虱发生初期,可在温室内设置30~40厘米的方板,其上涂抹10号机油插于行间高于菜株,诱杀成虫,当机油不具钻性时及时擦拭更换。
冬春季结合置黄板在温室内张挂镀铝反光幕,可驱避白粉虱,增加菜株上的光照。
4、生物防治:当温室内白粉虱成虫平均每株有0.5一1头时,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每株成虫或蛹3一5头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放4次。
也可人工释放草岭,一头草岭一生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0多头。
有条件的地区也可用粉虱壳抱粉防治。
5、药荆防治: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及时用药,每株有成虫2一3头时进行,尤其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
①白粉虱发生初期用10%吡虫威400一600倍液,或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5%扑虱灵乳油1500倍喷雾。
能杀死卵、若虫、成虫,当虫量较多时可在药液中加入少量拟除虫菊醋类杀虫剂。
一般5一7天1次,连喷2一3次。
②选用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50%克蚜宁乳油1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21%灭杀毙3000倍液,每隔5一7天1次,连喷3一4次。
白粉虱为害状况及防治技术1 为害状况白粉虱主要为害黄瓜、西葫芦、南瓜、冬瓜、番茄、辣椒、茄子、刀豆、豇豆、豌豆及野生蔬菜如蒲公英等。
1.1温室白粉虱成虫具有趋嫩性、趋黄性,喜爱群聚于寄主植物幼嫩反面,随着植株的生长而不断追食顶部嫩叶并在上面产卵。
成虫和若虫刺吸寄主植物汁液,使被害植株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导致温室蔬菜减产或绝产。
1.3传播病毒病。
由于白粉虱活动的密集性,还会引发病毒病的传播。
该虫发生程度与种植的作物有关,在黄瓜、菜豆上种群密度极大,而在油菜、菠菜、韭菜上种群数量难以进展。
由于该虫生殖力强,生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大,形体小易于隐蔽,给防治造成很大难度。
2 发生规律2.2 卵。
长0.22 -0.26 mm,最宽处0.06-0.09 mm,卵有柄,柄长0.03 mm。
初产时淡黄色,后渐变紫黑色,产下的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
2.3 若虫。
椭圆形,扁平,长0.52 mm,体缘及体背有数十根长短不一的蜡刺,两根尾须长。
其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可作短距离游走,当口器插入叶片组织后就失去了爬行的机能,开头固定在叶片反面为害作物。
2.4 蛹。
椭圆形,乳白色或淡黄色,不透亮,体长0.7-0.8 mm,体厚0.18 mm,体背有蜡丝5对-8对,体背有10对蜡翅。
3 防治方法白粉虱在春季和初夏由温室传播集中至露地蔬菜,秋季和初冬则返回温室越冬。
针对其迁入和迁出虫源地的两个重要环节,采纳以农业防治为根底,合理使用农药,结合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削减农药用量,增加防治效果。
3.1 农业措施防治。
3.1.1 重发生区提倡温室冬春茬栽培芹菜、韭菜、韭黄、油菜等耐低温而白粉虱不喜食的蔬菜,适当削减黄瓜、番茄种植。
3.1.3 温室、大棚四周避开种植黄瓜、番茄、茄子、菜豆等白粉虱发生严峻的蔬菜,提倡种植白粉虱不喜食的十字花科蔬菜以削减虫源。
3.1.4 避开黄瓜、番茄、菜豆混栽,以免为白粉虱的大发生供应环境条件。
温室白粉虱在蔬菜田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作者:于永陈岚胡作栋来源:《现代园艺》2016年第13期摘要:阐述了温室白粉虱在陕西关中地区蔬菜上的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及传播途径,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温室白粉虱;发生规律;防治技术温室白粉虱俗称白粉虱、小白蛾,属半翅目粉虱科昆虫。
近年来已成为棚室蔬菜田的主要害虫,发生面积大,为害惨重,造成减产和变质变味,严重田块完全丧失经济和食用价值。
1 寄主植物温室白粉虱食性极杂、寄主范围很广,已报道的寄主达120科700多种。
笔者调查统计,该虫在棚室蔬菜田的寄主有茄科、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菊科、伞形科、旋花科等7科的44种,其中受害严重的蔬菜有黄瓜、茄子、番茄、辣椒、菜豆、豇豆、西葫芦、丝瓜、南瓜、苦瓜、青椒、莴苣、芹菜、大葱等,以黄瓜、茄子、番茄受害最为严重。
2 为害特点温室白粉虱的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
大量的成虫和幼虫密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植物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其排泄的蜜露污染下部叶片和果实,易引起煤污病,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同时还可传播病毒,引起病毒病的发生,对蔬菜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
3 发生规律温室白粉虱在棚室蔬菜田1年发生10余代,且世代重叠。
该虫繁殖的最适温度为18~21℃,完成1代约1个月。
冬季各虫态在棚室蔬菜田继续繁殖为害,无明显越冬现象。
各虫态对0℃以下的低温耐受力弱,在露地不能存活和越冬。
由于棚室蔬菜田和露地蔬菜田在生产中紧密衔接和相互交替,可使温室白粉虱周年发生为害。
温室白粉虱的传播途径有2条:一是通过菜苗移栽定植携带传播;二是通过成虫的短距离迁飞和随气流飘移传播蔓延。
通过田间调查统计,温室白粉虱的成虫主要有5个迁移期。
一是春季始迁期,在4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夜间无霜冻时,棚室内少量成虫可通过通风口迁飞到春季露地蔬菜上,即为始迁期,是露地蔬菜田的虫源。
二是春夏缓增期,5月下旬~6月中旬,日平均气温在18%以上,棚室蔬菜揭膜后,该虫的繁殖速度逐渐加快,虫口密度迅速上升,其中一部分迁移到夏季蔬菜上,完成成虫第二迁移期。
番茄黄化曲叶的传播及防控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的蔬菜新病害,具有爆发突然、扩展迅速、危害性强、治疗难度大的特点。
今天小编主要为大家讲解一下番茄黄化曲叶的传播及防控措施,如下:
一、传播和流行条件
该病毒病主要由烟粉虱和白粉虱传播,获毒后可终生传毒,但不经卵传播。
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烟粉虱能周年发生。
低密度的烟粉虱就能导致病毒的扩散与流行。
种子不带毒,病株汁液不能通过人工磨擦接种传毒,但植株、果实带毒。
播种过早,晚秋不凉,暖冬,春天气温回升早,有利于烟粉虱等害虫越冬和繁殖及危害传毒;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播种过密,株行间郁闭,利于烟粉虱发生,易诱发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多年重茬、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丛生的田块发病重。
二、防控策略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施多种措施并举全程防控的策略,抓好棚室消毒、清洁田园、除草、治虫、防病等切断毒源的措施。
以准确监测及时预警为前提,以培育无病健苗为基础,以有效防治烟粉虱为重点,以及时除草和拔除病株为保障,以发病初期及时防病为补充。
把好育苗和秧苗进棚两个环节,抓好育苗期和定植后两个关键期的防控,结合其他管理措施切断传毒源,实现番茄黄化
曲叶病毒病的综合防控。
以上是小编为了能够让菜农朋友尽快认识这种病害,才能及时有效地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粉虱有哪些危害粉虱如何科学防治粉虱是蔬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害虫,粉虱的危害范围甚广,对农作物、蔬菜、花卉、果树等植物均有危害,那么粉虱如何防治?粉虱的危害方式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粉虱有哪些危害1.直接为害:成虫、若虫均能刺吸植物韧皮部的汁液。
由于其发育快、繁殖力高,往往短时间内种群就可达到很高密度,从而吸取大量的汁液,导致植物衰弱。
2.间接为害:成虫、若虫分泌蜜露及蜡质物污染植物器官和果实,诱发煤烟病的发生,使植物光合作用受阻,导致叶片萎缩、枯萎和提前落叶,同时使农作物品质及质量下降。
3.部分粉虱是许多病毒病的重要传毒介体,所传播的植物病毒可引致植物喷形和果实败育,造成严重损失。
粉虱如何防治1.农业防治:防治烟粉虱的重要调节措施是农业措施,通过调整农作物的种植期、施肥量、种植制度等,或改变农田周围环境,达到不利于烟粉虱发生或病毒传播的目的,从而减轻其危害。
在农业防治中,要注意为害或侵染来源的清除。
根据烟粉虱在我国北方保护地越冬的特点,可以在保护地秋冬茬时种植烟粉虱不喜好的半耐寒性叶菜,这样就可以切断烟粉虱的自然生活史。
应避免在冬春季加温苗房内混栽,培育无虫苗等都是重要的农业措施。
调节播种期也是避免烟粉虱危害的有效措施,适当早播春季敏感作物,晚播秋季温室敏感作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烟粉虱为害。
农业防治的另一重要措施就是培育抗性品种。
适宜的抗虫品种可以增强植株抵抗力,减轻烟粉虱为害程度或增强对虫传病毒的耐受力。
2.物理防治:对温室作物而言,可应用防虫网来阻止粉虱进入;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也有利用苘麻进行诱集防治的报道。
另外一种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的方法就是高温闷杀法。
该方法的具体处理方法是:温度在45-48℃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保持2h的闷棚时间,这样处理烟粉虱可使其死亡率达到100%。
田间铺设反光膜驱避成虫,或悬挂黄板诱杀成虫,另外覆盖作物残茬或种植诱集作物对减轻烟粉虱的危害也有一定作用。
蔬菜田烟粉虱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作者:冯佩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7期摘要:文章对蔬菜田烟粉虱进行监测调查及防治试验,总结共发展规律做出有效防治措施。
关键词:蔬菜烟粉虱规律防治措施烟粉虱,别名棉粉虱,是一种寄主范围比较杂的世界性害虫。
辛集市蔬菜田的粉虱,2000年以前的优势种群是温室白粉虱,2000年以后烟粉虱成为辛集市蔬菜田的优势种群,给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
通过进行监测调查和防治试验,掌握了烟粉虱的发生规律并总结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症状表现1.成虫和若虫直接刺吸植物汁液,造成植株营养不良。
2.成虫和若虫分泌蜜露污染叶片,诱发煤污病,尤其以诱发番茄发生煤污病最严重。
3.传播病毒病,为害西葫芦后可引起银叶病。
二、为害特点1.寄主作物广。
根据近几年调查,大发生年为害植物有多种大田作物、蔬菜、花卉、果树、枸杞及阔叶杂草等40余种。
一般发生年份为害蔬菜、花卉重于对大田作物的为害,其嗜好寄主有十字花科的白菜,葫芦科的西葫芦、冬瓜、黄瓜、南瓜,茄科的番茄、茄子等作物。
2. 传播病毒病。
3. 世代重叠严重,发生盛期叶片上卵、若虫、成虫同时存在。
4.成虫迁移、扩散能力较强。
5.繁殖速度快,具有暴发性。
三、发生规律1.周年消长规律烟粉虱适宜发生温度在20-30℃之间。
在北方露地不能越冬,其越冬场所是各种种植蔬菜及花卉、苗木的温室、大棚。
随大秋作物和秋菜的逐渐收获和温度的降低,露地烟粉虱数量逐渐减少和消失。
11月中、下旬随着冬棚蔬菜、花卉的盖膜加温,露地棚间及庭院花卉的烟粉虱成虫逐渐迁入棚室为害、繁殖、越冬。
烟粉虱在棚室的发生盛期为12月至翌年2月;4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各种露地作物播种、出苗,烟粉虱开始从棚室迁出,扩散到棚室外附近作物,然后向大田扩散为害,7-9月是露地烟粉虱发生盛期。
露地烟粉虱最早在4月上旬月季出芽展叶时可见。
在露地番茄、豆角、茄子、北瓜等春作物上,7月上旬至8月上旬进入发生盛期。
谈谈粉虱与蔬菜病毒病
白粉虱原为我国南方大田蔬菜和北方温室蔬菜的一种同翅目粉虱科害虫,虫体只有1—1.5毫米长,被称为小白蛾。
随着我国越冬棚室蔬菜的发展,该害虫分布已遍及我国北方绝大多数地区。
其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叶背面吸食蔬菜等作物汁液,能使叶片变黄、褪绿枯萎,其分泌的蜜露会诱发黑色霉菌,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并污染果实和叶片,常被称作煤污病。
粉虱为害范围广,寄主植物达65科,260多种。
蔬菜常遭到为害的有黄瓜、甜瓜、西瓜、番茄、辣椒、甘蓝、白菜、油菜、萝卜、莴苣、芹菜、菜豆等多种。
普通白粉虱1975年始发于北京。
但近十年来从国外又传入了新的粉虱种类,名为烟粉虱,样子近似于白粉虱,其寄主范围也与白粉虱相近,只是形体略小,其成虫(蛾子)静止不动时腹背部会从两翅间露出一条缝隙,其卵要比白粉虱更高一些,便是两者外观上的区别。
烟粉虱具有很强的传播病毒的能力,这是与普通白粉虱不一样的地方,前几年在我国北方流行的西葫芦、冬瓜、南瓜的银叶病,就是由烟粉虱传播的双生病毒种类造成的。
这种病也会造成胡萝卜白心,潍县萝卜白瓤,丝瓜、甜瓜白蔓等症状,其实都是烟粉虱传毒所致。
更为严重的是烟粉虱它能传播双生病毒,能把一种番茄的黄化曲叶病毒病传播开来,目前在我国很多省市都有发现,而且范围在不断扩大,造成该病毒传染快,危害重,常常造成番茄大减产或绝产,使菜农遭受损失。
烟粉虱传播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它直接造成的危害,对其防治应引起重视。
白粉虱和烟粉虱都能通过苗木运输等方式传播,而主要形式是随气流和风传到远处,这给防治造成了不少困难,尤其是在室外大田作物上是很难达到防治指标的。
其群体的消长要由环境条件和天敌状况等因素决定。
冬天的严寒低温对白粉虱和烟粉虱都是致命威胁,在室外它们是难以越冬的。
在我国北方只有在温室中的粉虱才能安全越冬,因此粉虱有冬在棚室中,春天到室外,夏秋大繁殖的发展规律。
我国北方露地蔬菜和棚室蔬菜栽培是紧密衔接的,这也使粉虱一年十几代在北方顺利繁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露地蔬菜上通过化学防治等办法可以降低出口密度,减轻该虫的直接危害,而粉虱能飞翔,要防其传毒却不容易。
因粉虱带毒后只要落在植株上叮咬一下,在吸收汁液的过程中,就会把病毒传给这棵蔬菜,而在室外我们是难以控制其自由飞翔的。
所以,
室外在蔬菜上防其传毒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棚室之内防治粉虱有很多有利条件,棚室与外界是隔开的,只要在放风口设置防虫网(40目以上),就可把粉虱拒之门外,就可避免其为害和传毒。
问题在于要彻底消灭本棚室内的烟粉虱,才能确保其治虫防病的效果,才能不至于病起棚中。
首先要注重秋后和冬前的高温闷棚工作。
棚室上完塑膜后,闭棚闷10天左右,可使棚温达到60℃以上。
而粉虱在40℃时就完全毙命了。
从而可以确保棚中无虫,然后在上下放风口设防虫网,维持棚中无粉虱。
其次是要选用无虫苗定植,不要引狼入室。
再是一旦发现棚室中有烟粉虱,哪怕只是极少量,也要熏蒸药剂与喷洒药剂相结合,喷用的药要杀卵杀虫相结合进行防治。
因有时少量的烟粉虱也会使黄化曲叶病毒病在番茄棚中严重发生,所以只有高水平的防治,才能显高效。
一些辅助的杀灭粉虱的措施也要使用,如棚室中悬挂黄色粘虫板;棚中释放天敌昆虫—丽蚜小蜂等都是很好的配合措施,理应配合应用。
文章来源:中国蔬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