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静脉滤过器置入术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7.51 MB
- 文档页数:52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名词解释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是一种医疗手术,通过股静脉或颈静脉进行穿刺,插入静脉导管,然后将特殊的血管滤器放置到下腔静脉中,用来过滤通过下腔静脉的脱落血栓。
这种手术常用于预防下腔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尤其是在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或者中止药物抗凝治疗的情况下。
此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也用于降低大型手术、重大创伤、长期卧床和瘫痪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风险。
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原理腔静脉滤器是一种用于防止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的器械。
下腔静脉滤器通常被放置在下腔静脉的近心端,可阻挡来自下肢静脉的血栓栓块进入肺动脉并引发肺栓塞。
本文将详细介绍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目的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deep vein thrombosis,DVT)并发症,尤其是肺栓塞。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人体器官供血不足、肺动脉高压等病情恶化。
下腔静脉滤器的主要作用是阻挡血栓进入肺动脉,从而减少肺栓塞的风险。
下腔静脉滤器通常由金属或合金制成,具有类似雨伞的结构。
它的近心端为一个中心柱,远端为多根金属丝或合金丝的分支。
滤器可通过侧支发夹或经静脉穿刺的方式放置在下腔静脉内。
下腔静脉滤器的放置过程需要进一步了解。
在放置滤器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相关疾病和药物使用情况。
此外,医生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血液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和下肢静脉造影等。
以下是下腔静脉滤器的放置过程:1.术前准备:患者应采取洗净皮肤并保持清洁通畅。
麻醉医生进行术前评估,并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放置滤器的手术地点通常在患者的腹股沟区域。
2.静脉进路建立:医生会在腹股沟区域找到适合放置导丝的静脉,通常是股静脉。
医生会使用导丝及导管将器械送达到目标位置。
3.滤器放置:一旦医生进入下腔静脉,他们会使用导丝将滤器送至目标位置。
滤器的金属支架会自行展开,形成类似雨伞的结构,使其牢固地附着在下腔静脉内。
4.术后处理:一旦滤器放置到位,医生会通过逆行选择性肾静脉造影(retrograde selective renal venography)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来确保滤器位置正确,并且没有出现意外并发症。
术后,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抗凝治疗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
下腔静脉滤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它的特殊结构和位置。
一方面,滤器的金属丝支架可以阻挡直径大于某个尺寸的血栓栓块进入肺动脉。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围术期护理查房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概述•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护理•护理效果评估•相关资料与参考文献目录01概述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在下腔静脉内植入过滤器,拦截并过滤掉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的栓子,降低肺栓塞的风险。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特点,已成为预防肺栓塞的有效方法。
定义与特点适应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高危患者、抗凝治疗禁忌或无效者。
禁忌症下腔静脉狭窄、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妊娠期、咯血或严重出血倾向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手术优点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肺栓塞预防效果好。
局限性可能存在并发症,如滤器移位、下腔静脉穿孔、血栓形成等,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
手术优点与局限性02术前准备1患者准备23了解患者病史、年龄、性别、体重、心肺肝肾功能等一般情况。
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做好术前宣教和心理疏导。
遵医嘱完成相关检查,如心电图、X线、CT等。
准备好手术器械、手术衣、手套等必要的手术用品。
准备术中所需的药品,如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钙等抗凝药物。
检查手术间的设备是否齐全,如手术床、监护仪、吸引器等。
物品准备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手术步骤及注意事项。
医护人员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做好手术风险评估。
医护人员准备03手术过程手术步骤•术前准备:详细了解患者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制定手术方案。
•麻醉: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消毒铺巾:常规消毒手术野,铺无菌巾。
•穿刺股静脉: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处穿刺股静脉,放置导丝。
•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沿导丝将滤器送至下腔静脉合适位置。
•固定滤器:调整滤器位置并固定,确保滤器不发生移位。
•穿刺点处理:拔出导管,局部加压包扎,结束手术。
术中注意事项手术过程中要确保无菌,防止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滤器的位置和稳定性控制出血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