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中总酸的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白酒总酸标准白酒总酸是指白酒中除乙醇外的酸性物质的总含量。
总酸是白酒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对于白酒的口感、风味和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白酒总酸的标准和要求也备受关注。
首先,白酒总酸的标准是指在国家标准《GB/T10781-200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酒及酒醋》中有明确规定的。
根据该标准,不同类型的白酒对总酸的要求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白酒的总酸含量应在0.3~1.0g/100ml之间。
这个范围的设定是为了保证白酒口感的平衡和稳定,既能够体现出白酒的清爽和爽口,又不至于过于酸涩。
其次,白酒总酸的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原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
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加工工艺会对白酒总酸的含量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粮食类白酒的总酸含量较高,而果品类白酒的总酸含量较低。
其次是发酵和储存条件。
发酵过程中,酸性物质的生成和分解会对总酸含量产生影响,而储存条件的不同也会导致总酸含量的变化。
最后是环境因素。
包括气候、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对白酒总酸的含量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白酒总酸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白酒的品质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白酒总酸的严格控制,可以保证白酒口感的平衡和稳定,提升白酒的品质和口感。
同时,也可以避免因总酸含量过高或过低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因此,对于白酒生产企业来说,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标准,严格控制白酒总酸的含量,确保白酒的品质和安全。
在消费者方面,选择白酒时也应当留意白酒总酸的含量。
一般来说,总酸含量适中的白酒口感会更加平衡和爽口,而总酸含量过高或过低的白酒可能会影响口感的品质。
因此,在购买白酒时,可以留意产品标签上的总酸含量,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白酒。
总的来说,白酒总酸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白酒的品质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白酒总酸的严格控制,可以保证白酒口感的平衡和稳定,提升白酒的品质和口感。
同时,也可以避免因总酸含量过高或过低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因此,对于白酒生产企业来说,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标准,严格控制白酒总酸的含量,确保白酒的品质和安全。
白酒中总酸测定标准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于2007年1月2日发布了《白酒分析方法》(GB/T10345-2007),2007年10月1日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白酒分析的总则、基本要求和详细分析步骤。
适用各种香型白酒的分析。
1.原理
白酒中的有机酸,以酚酞为指示剂,采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以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量计算总酸的含量。
2.试剂和溶液
酚酞指示剂(10g/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0.1mol/L)
3.分析步骤
吸取样品50.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2滴,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为红色,即为终点。
4.结果计算
样品中的总酸含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X=c×V×60/50.0
式中:X——样品中总酸的质量浓度(以乙酸计),单位为克/升(g/L);
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升(mol/L);
V——测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60——乙酸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摩尔(g/mol);
50.0——吸取样品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所得结果表示至两位小数。
5.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平均值的2%。
白酒的分析与检验白酒的介绍白酒(Chinese spirits)的标准定义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
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
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
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
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
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
发展随着白酒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白酒企业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白酒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
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白酒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白酒行业中的翘楚!特点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中国白酒之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无混浊,口味芳香浓郁、醇和柔绵、剌激性较强,饮后余香,回味悠久。
文化长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贵州仁怀、四川宜宾、泸州三角地带,有着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蒸馏酒产区,孕育了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中国名酒品牌,其白酒产业集群扛起中国白酒产业的半壁河山。
从我国白酒生产四大板块来看,川黔板块中的宜宾、泸州、遵义,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千百年来以盛产优质白酒而闻名,有一批世界知名白酒品牌和世界级酿酒大师,白酒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具备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和白酒核心区的条件。
历史阿拉伯人于8到9世纪时发明的蒸馏酒技术。
和朝鲜半岛的烧酒一样,中国的蒸馏白酒可能是元朝时期由被蒙古人征服的中亚波斯地区传入并普及开的。
日本烧酒也是在同时期由朝鲜半岛以及和中国关系密切的琉球传入的。
实验一酸碱滴定及白酒中总酸总酯的测定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实验一白酒中总酸、总酯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练习滴定操作,初步掌握准确地确定终点的方法;2、练习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滴定;3、熟悉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变化,初步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方法;4、掌握白酒中总酸、总酯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浓盐酸易挥发,固体NaOH容易吸收空气中水分和CO2,因此不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的HCl和NaOH标准溶液,只能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
也可用另一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液滴定该溶液,再根据它们的体积比求得该溶液的浓度。
酸碱指示剂都具有一定的变色范围。
和HCl溶液的滴定(强碱与强酸的滴定),其突跃范围为pH4?10,应当选用在此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例如甲基橙或酚酞等。
NaOH溶液和HAc溶液的滴定,是强碱和弱碱的滴定,其突跃范围处于碱性区域,应选用在此区域内变色和指示剂。
用酸性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以酚酞为指示剂标定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结构式为:其中只有一个可电离的H+离子。
标定时的反应式为:邻苯二甲氢钾用作为基准物的优点是:(1)易于获得纯品;(2)易于干燥,不吸湿;(3)摩尔质量大,可相对降低称量误差。
NaOH标准溶液与HCl标准溶液的浓度,一般只需标定其中一种,另一种则通过NaOH溶液与HCl溶液滴定的体积比算出。
标定NaOH溶液还是标定HCl,要视采用何种标准溶液测定何种试样而定。
原则上,应标定测定时所用的标准溶液,标定时的条件与测定时的条件(例如指示剂和被测成分等)应尽可能一致。
白酒中总酸以中和法直接测定,以酚酞为指示剂,采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滴定,其反应式为:RCOOH+NaOH──RCOONa+H2O酯为有机酸与醇类在酸性条件下经酯化作用而成。
白酒中总酸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白酒中总酸的试验方法。
二、原理白酒中有机酸以酚酞为指示剂,采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滴定,其反应式为: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三、实验步骤1、1%酚酞指示液:称取酚酞 1.0g,溶于 60mL乙醇中,用水稀释至 100mL。
2、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配制将氢氧化钠配成饱和溶液,注入塑料瓶(或桶)中,封闭放置至溶液清亮,使用前虹吸上清液。
量取5mL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注入 1000mL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
(2)标定称取于105~110℃烘至恒重的基准苯二甲酸氢钾0.6g(称准至0.0002g),溶于50mL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加入酚酞指示液2滴,以新制备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为其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
(3)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C)按式(1)计算:mc =━━━━━━━━━━ (1)(V - V1)× 0.204 2式中: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m--基准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V1--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0.2042--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1.000 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4)实验操作吸取酒样 50.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液 2滴;以0.1 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为其终点。
四、计算c×V×0.060 1X =━━━━━━━━ × 1 000 (2)50.0式中:X--酒样中总酸的含量(以乙酸计),g/L;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V--测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0.0601--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1.000 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乙酸的质量;50.0--取样体积,mL。
生产实习报告(化学分析)班级应用化学132班姓名林可学号************指导老师申屠超/蒋益花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2015年7月9日成品白酒的分析一. 实验目的1.掌握白酒中总酸、总酯、总醛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练习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滴定。
3.熟练掌握碱式滴定管的操作,掌握中和法的滴定,熟悉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方法。
二.实验原理(总酸)白酒中的总酸包括甲酸、乙酸、丁酸等脂肪和乳酸等。
酸类是构成脂类的成分之一,它不仅是酒的呈味物质,而且酸对产品的质量关系甚大,酸量过大会使酒发酸、发涩,用化学分析法测得的白酒为白酒中的总酸,常以乙酸计,以酚酞为指示剂,采用标定的氢氧化钠进行直接中和滴定,其反应式为RCOOH + NaOH ── RCOONa + H2O总酸的计算公式为:总酸= [C NaOH·V NaOH·MCH3COOH/50000] ×100(总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白酒中的游离酸,再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使酯皂化,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用标准的硫酸溶液进行返滴定,依据反应所消耗的标准硫酸溶液的体积,计算出总酯含量。
第一次加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是中和样品中的游离酸:RCOOH + NaOH → RCOONa + H2O第二次加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是与样品中的酯起皂化反应:RCOOR′+ NaOH → RCOO Na + R′OH加入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是中和皂化反应完全后剩余的碱:H2SO4 + 2 NaOH →Na2SO4 +2H2O总酯的计算公式为:总酯(g/100ml)=[(C NaOH×25.00-CHClVHCl) ×M乙酸乙酯/50000] ×100(总醛)白酒中的醛类包括甲醛、乙醛、糖醛等。
醛类毒性较大,但适量的醛类对酒的香味起到一定作用。
甲醛、乙醛沸点比乙醇低,故去掉酒头能出去大部分醛类。
FOOD INDUSTRY · 125 崔逐波 铜仁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自动电位滴定法对白酒中总酸及总酯的测定25mlNaOH溶液(0.1mol/L),置于沸水浴上进行半小时固流,冷却至室温。
借助H2SO4溶液(0.2mol/L)对其返滴定,加标样选用乙酸乙酯,对其回收率进行测定。
表2为白酒中的总酯测定结果。
综上所诉,利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于国标法所测结果。
自动电位滴定法是以曲线一阶导数为根据进行终点的确定,较为准确。
由于并不会添加指示剂,故而误差非常小。
在对低度白酒进行测定时,可将加水稀释这一步骤省去,直接滴定。
本文所述方法在酒厂、商检等部门对白酒中总酸及总酯含量进行测定时十分适用。
动电位滴定法对终点的确定是以电位变化的测量为根据进行的,在有色、浑浊溶液的滴定中十分使用,指示剂缺乏时也可借助该方法,在浓度较低的试液或是滴定未能完全反应的情况下也较为实用。
由于该方法不需要制作标准曲线,故而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进行测量,不但能将操作过程简化,所测得的结果也更加准确,在批量测定中极具优越性。
实验部分仪器和材料。
水浴锅;冷凝回流装置;DL53型自动电位滴定仪;分析天平(0.0001 g);DGⅢ水溶性酸碱指示电极(零点为6.822,斜率校正范围为-55.01)。
H2SO4溶液(0.2mol/L),NaOH溶液(0.1mol/L);乙酸;乙酸乙酯。
本实验所采用的水为蒸馏水,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验原理。
借助标准碱溶液将样品中的游离酸中和。
当滴定杯中加入滴定剂时,被测离子会发生浓度变化,其内的指示电极电位差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出现。
借助调至放大器将该渐变电位放大并放至于取样回路中,将其转为短路脉冲进而对电磁阀进行控制。
电位趋于终点时会有突跃发生,延迟电路就会将电磁阀电源自动关闭。
实验方法。
酒中含有大量水份,故而以DGⅢ水溶性酸碱指示电极进行实验;以多次实验中的一阶及二阶导数图为根据将阀值确定为200。
白酒中酸的测定对白酒而言,它的酸类物质主要由有机酸组成,主要来源于酒醅发酵过程中的乙酸、丙酸、丁酸、乳酸、己酸和高级脂肪酸等。
酸类影响白酒的口感和后味,是影响口味的主要因素,酸不足是造成后味寡淡的主要原因。
其大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小部分以盐类形式存在。
计算白酒总酸时,以有机酸为主,折算为乙酸的含量。
根据有机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可将有机酸分成三类:易挥发性酸、不挥发性酸、热不稳定性酸。
易挥发性酸主要有C1一C6的小分子酸,它们饱和蒸汽压低,易挥发;不挥发性酸包括C7 ~C12 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苯环酸等;热不稳定性酸包括琥珀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等多元酸。
有机酸分析过去多采用气相色谱法,由于有机酸的强极性及部分有机酸对热的不稳定性和吸附性,多种检测方法如液相色谱法、酶法、电泳法及复合各种前处理技术广泛应用到有机酸的测定中。
酸度是指利用酸碱中和原理测定,其定义为100克酒醅滴定消耗氢氧化钠的毫克分子数,以度表示。
酒中有机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滴定,以乙酸计总酸量,单位为每升克数。
1 易挥发性酸的测定易挥发性酸主要指短链脂肪酸,包括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己酸、异己酸。
易挥发性酸的测定以气相色谱居多。
由于它们挥发性较强,为保证定量的准确性,一般不进行前处理。
其测定方法如下.1.1 直接进样法直接进样法操作简单,在测定易挥发性酸快速准确,重复性好。
由于直接进样法不涉及前处理,在测定有机酸特别是挥发性较强的酸时定量更为准确,但直接进样 法没有浓缩过程,低于检出限痕量的有机酸不能直接测定。
气相色谱法直接进样能否检测出物质的某一组分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被测物质的这一组分能否被洗出色谱柱,这取决于其组分和色谱柱固定液之间的特性,遵循相似相溶的原理;二是被测物质组分从色谱柱中洗出后,检测器是否对它有响应,这主要取决于检测器的类型、性能,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只对大部分有机物有灵敏的信号,对在氢火焰中不能电离或电离很少的物质1 .2 酯化处理间接进样法能酯化处理后测定乳酸等有机酸的色谱柱其固定液多为1,4-丁二醇丁二酸酯(BDS ),乙二醇己二酸聚酯(PEGA )等。
精品整理
有效酸度(pH)的测定
pH值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如电位法(pH计法)、比色法及化学法等,常用的方法为电位法及比色法。
下面我们举个例子
测白酒中的总酸,挥发酸,非挥发酸?
原理:白酒中总酸以中和法测定挥发酸用水蒸气蒸馏馏出液以中和法滴定。
总酸与挥发酸之差即为非挥发酸。
a)总酸的测定:吸取50ml白酒于锥型瓶→加100ml水→加0.5%酚酞2d →用0.1NaOH 滴定微红色
总酸(以乙酸计g/100ml)=(N*V)*0.06*100*1/50
b)挥发酸100ml 白酒+100ml →水蒸馏→接收100ml馏液→取25ml馏液→加2d酚酞→用0.1N
NaOH滴定微红色
挥发酸(以乙酸计g/100ml)=(N*V)*0.06*100*1/25
c)非挥发性酸(以乙酸计g/100ml)=总酸-挥发酸(以乳酸计)=总酸(以乳酸计-挥发酸(以乳酸计)
如果要测食醋中挥发酸以乳酸计,上面测定白酒的方法也适用于葡萄酒、黄酒、酒精、食醋、发酵醪中的总酸、挥发酸、非挥发酸的测定。
如果测定啤酒中的总酸度,所谓啤酒中的总酸度是指啤酒中各种酸度的总和,以标准碱液中和一定量的啤酒(100ml)中的全部酸所消耗的体积表示。
啤酒中的酸类有少部分来源于原料大麦,称为原始酸度。
大部分酸来自于浸麦,发芽,糖化到各种工艺过程中的酶和酵母的作用,称为酵解酸度。
项目五 白酒中总酸的测定实验方案组长: 成员:一 测定原理:白酒中含的有机酸以乙酸为主要成分,用NaOH 标准溶液中和滴定白酒中的有机酸,以酚酞为指示剂,按HAc 计算总酸含量。
二 仪器与试剂:1、仪器:50mL 碱式滴定管,50mL,25mL 移液管2、试剂:(1)0.1mol/L NaOH 标准溶液 500mL (2)邻苯二甲酸氢钾 基准物质 (3)0.5%酚酞指示剂三 测定步骤:1、0.1mol/L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配制:称取2.00克NaOH 固体于100mL 小烧杯中,加入30~50mL 蒸馏水,溶解,转入500mL 试剂瓶,加水稀释至500mL ,摇匀,贴上标签.(2)标定:准确称取0.5000克 邻苯二甲酸氢钾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30~50mL 蒸馏水溶解,滴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配好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呈现微红色,保持30S 不褪色,记下消耗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
平行测定三次。
2、白酒中总酸的测定:用移液管准确吸取酒样50.00 mL 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2滴,用0.l 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红色,维持30秒不退色,记录消耗NaOH 标准溶液体积。
平行测定三次。
四 数据记录与结果计算:酚酞指示剂酸碱滴定NaOH 溶液浓度(mol/L )C NaOH = NaOH204V m ⨯邻苯二甲酸氢钾酒样总酸含量(g/100mL )= 1001000NaOH NaOH ⨯•••酒样V M V C HAc五 实验结论与总结: 1、实验结论:2、实验总结:。
白酒中总酸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白酒中总酸的试验方法。
二、原理
白酒中有机酸以酚酞为指示剂,采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滴定,其反应式为: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
三、实验步骤
1、1%酚酞指示液:称取酚酞 1.0g,溶于 60mL乙醇中,用水稀释至 100mL。
2、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1)配制
将氢氧化钠配成饱和溶液,注入塑料瓶(或桶)中,封闭放置至溶液清亮,使用前虹吸上清液。
量取5mL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注入 1000mL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
(2)标定
称取于105~110℃烘至恒重的基准苯二甲酸氢钾0.6g(称准至0.0002g),溶于50mL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加入酚酞指示液2滴,以新制备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为其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
(3)计算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C)按式(1)计算:
m
c =━━━━━━━━━━ (1)
(V - V1)× 0.204 2
式中: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m--基准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V1--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0.2042--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1.000 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4)实验操作
吸取酒样 50.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液 2滴;以0.1 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为其终点。
四、计算
c×V×0.060 1
X =━━━━━━━━ × 1 000 (2)
50.0
式中:X--酒样中总酸的含量(以乙酸计),g/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测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601--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1.000 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乙酸的质量;50.0--取样体积,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