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对联
- 格式:pptx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33
走进对联【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
2、掌握对联的拟写方法,尝试对对子。
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
【教学难点】: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交流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春节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春联能给人带来欢乐,能为节日增添喜庆,能让我们感受到春的气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春联,走近对联,感受那浓浓的传统文化的气息。
其实,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类。
在我国历代文学百花苑中,最香醇艳丽的一枝是诗歌,最独特秀雅的一朵是对联。
你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谁来说说从这些资料中你对对联有了怎么样的认识?二、对联的起源及历史发展:对联的含义对联,雅一点称楹联,俗一点叫对子,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
例如: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
1、起源:桃符的传说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形容初日的光亮。
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
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相传在东海里有一个神鬼出没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叫度朔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shén shū )、郁垒(yù lǜ)。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走进传统文化的对联
1. 上联:龙腾盛世千家喜下联:凤舞祥年万户兴例子:过年的时候,那舞龙舞凤的热闹场景,不就正应了这副对联嘛,真的是太有氛围感啦!
2. 上联:国泰民安歌盛世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例子:看看咱们如今的生活,不正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嘛,这对联多贴切呀!
3. 上联:春回大地百花艳下联:日暖神州万物苏例子:春天来啦,大地回春,花儿都争奇斗艳的,可不就是春回大地百花艳嘛!
4. 上联:忠厚传家久下联:诗书继世长例子:想想那些文化世家,不都是靠着忠厚和诗书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吗?
5. 上联:万事如意展宏图下联:心想事成兴伟业例子:当你努力后取得成功,不就像是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般美好嘛!
6. 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例子:每到新年,到处都焕然一新,可不就是迎新春江山锦绣嘛!
7.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例子: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呀!
8. 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例子:咱们现在过的好日子,不就是民安国泰、风调雨顺的盛世嘛!
9. 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例子:到了春
天,那江边的景色,不就跟这对联里说的一样嘛!
10. 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例子:过年的时候一家人欢聚一堂,欢声笑语的,多幸福呀!
我觉得传统文化里的对联真的是太有意思啦,既充满了智慧,又很有生活气息,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于研学走进大自然的对联【上联】千里梦想来自蓝天,愿随云帆济沧海;【下联】大美中华有你学子,共携彩笔谱新篇。
【横批】心系中华。
【题目】《探学走进大自然》,求下联。
【附加题】( 1)“神州五号”成功发射了,这让我们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祝福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金秋十月到神州,神州处处洒满金。
梦想从那里启航,天地一片黄澄澄。
环球飞行今已做,尽显中华魅力展。
经纬飞行穿越太空,追逐着太阳飞翔。
百年梦想终实现,载入史册光芒灿。
( 2)多少英雄志士心怀中华梦想,献身国防报效国家,如今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东方,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中国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遥望东方,中华大地,天地之间,锦绣山河,浩荡九州,万里长城永不倒,华夏人民心连心。
一路走来,经历风雨,见证辉煌。
( 3)仰望星空,中华之梦正在腾飞。
继承传统,民族精神正在振奋。
登高望远,改革潮流正在崛起。
富国强军,盛世宏图正在描绘。
中国梦,扬帆远航,梦想的船只就要出发。
梦想照耀前方,引领时代前进。
( 4)是梦想,点亮明天的太阳。
是信念,鼓起澎湃的风浪。
无数梦想汇聚成浩瀚的海洋,用坚定的信念驾驶希望的风帆。
飞向蓝天,飞向海洋。
让梦想放飞,创造奇迹。
中国梦,是民族的气节,中国梦,是前进的方向,中国梦,是时代的召唤,中国梦,是希望的期盼。
( 5)梦想有多远,舞台就有多大。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广。
中国梦,万众筑就,泱泱华夏,复兴中华。
团结一心,顽强拼搏。
携手奋斗,创造辉煌。
梦想绽放华夏光芒,文明铺就锦绣前程。
( 6)多彩的梦想,吹开美丽的憧憬;小小的花苞,蕴含了春的芬芳;稚嫩的枝桠,长出了勃勃的绿叶;圣洁的心灵,萌发出纯真的童话;中国梦,演绎着新一代中国人的理想。
我们看到中国正走向辉煌。
用勇敢作帆,用努力作桨,把希望化为现实。
用青春作墨,用汗水作砚,写就一曲嘹亮的歌谣。
梦想,中国梦,为梦想插上翅膀,让我们的未来像天空般辽阔。
中国梦,同心圆,迈开沉稳的脚步,扬起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去收获硕果累累。
了解对联的起源与发展对联,又称联语、横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艺术。
它以精短的文字,形成平行对称的呈现方式,常见于春节、婚嫁、寿辰等庆贺场合。
对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了解对联的起源与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传承这一古老艺术的精髓。
一、起源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民间文化。
相传,在古代农耕社会里,人们喜欢在农历新年或丰收季节用五彩纸条贴在门楣上,寄托着美好的祝愿。
这些纸条上常常写着相互呼应、平行对称的文字,逐渐演变为了现在我们所见的对联形式。
对联从民间传统中衍生出来,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气息。
二、发展明清时期,对联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在文人雅士的推崇下,对联的创作技巧和规范逐渐完善,对联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个时期,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致力于对联的创作和研究,为对联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对联也成为文人雅士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和学识。
近现代以来,对联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保持了创新和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对联的创作题材从最初的吉祥美好扩展到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如社会风俗、文化人物、社会时事等。
同时,对联的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加入了更多的艺术元素,如书法、绘画等,使得对联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
三、价值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首先,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传统。
通过对联的创作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其次,对联是一种精炼的语言艺术。
在有限的文字里,对联要求通过精准的词语和巧妙的构思表达出丰富的意义,这对于培养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最后,对联也是一种重要的审美体验。
对联以其独特的形式美学和独特的文字韵味,给人一种美感和艺术享受。
对联的创作和欣赏,使人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文化的温度和艺术的魅力。
走进传统文化对联:
1、上联:重文化味,打遗产牌,古树逢春西递美;
下联:迎祥和年,织桃源锦,清风扑面画图新。
2、上联:文明溯古,日月当从先辈鉴;
下联:博物思源,春秋还待后人参。
3、上联:藉海风振家风,道脉承传扬善水;
下联:将儒学融商学,春秋续写看今朝。
4、上联:大志竟成,承孔孟遗风,今古贤人从此进;
下联:名城焕彩,听佛儒妙谛,方圆慧境与时新。
5、上联:兄弟情怀,九万里水复山重,百川归大海;
下联:炎黄文化,五千年今来古往,一脉贯中原。
6、上联:引文化源泉,泽润万民,不让心田成赤地;
下联:注精神血液,奔流百代,永教古县焕青春。
7、上联:溯迹数千年,看楼台寺庙庠窑塔,溢彩流光,入中山古国文明画;
下联:兴潮三万丈,承仁善义勤俭孝和,耕云播雨,培盛世新城幸福春。
8、六朝风土常新,黉序并乡帏,博采菁华归实学;
下联:一代人文独盛,秦淮宗泗水,约遵规矩障狂澜。
传承传统文化走进家乡风情对联一、双喜临门,福满家乡
家和万事兴,乡情永流传
二、承古启新,传统文化熠熠生辉
走进故乡,风情韵味无穷
三、情系家乡,传统文化回归
家乡风情,传承发扬
四、传统文化传承,家乡风情独特
走进家乡,感受浓浓乡愁
五、家乡韵味久远,传统文化永恒
走进风情家乡,感受乡土情怀
六、传统文化传承,家乡风情独特魅力
走进故乡,感受乡愁情怀
七、家乡风情浓郁,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传承发展,乡土情怀永流传
八、传统文化传承,家乡风情独特
走进乡土,感受真情实意
九、家乡风情独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走进故乡,感受乡愁情怀
十、传统文化传承,家乡风情魅力无穷
乡情浓郁,情牵故乡
十一、家乡风情独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走进故乡,感受乡愁情怀
十二、传统文化传承,家乡风情韵味浓郁
感受乡土情怀,乡情永流传
十三、家乡风情魅力无穷,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走进乡土,感受真情实意
十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家乡风情浓郁
乡情牵挂,乡愁情怀永流传
十五、家乡风情传统,传承文化独特魅力
走进故乡,感受乡愁情怀
以上是关于传承传统文化走进家乡风情的十五副对联,表达了传统文化对家乡的重要性以及传承发展的意义。
通过走进家乡,感受乡土情怀,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家乡的风情在世代传承中绽放出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