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219.00 KB
- 文档页数:13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检测鸡群中是否存在鸡白痢病原体,为鸡白痢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 鸡白痢全血凝集反应抗原- 鸡白痢阳性血清- 生理盐水- 洁净玻璃板- 蜡笔- 7#或9#注射针头- 75%酒精棉球- 移液器2. 实验设备:- 恒温培养箱- 显微镜- 移液器- 吸管三、实验方法1. 样本采集:采集疑似鸡白痢病鸡的全血样本,分离血清。
2. 制备抗原:将鸡白痢全血凝集反应抗原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抗原溶液。
3. 凝集试验:- 将洁净玻璃板分成三格,用蜡笔标记。
- 在第一格中滴加待测血清,第二格中滴加鸡白痢阳性血清作为对照,第三格中滴加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
- 将抗原溶液滴加到待测血清、阳性血清和生理盐水中,轻轻摇匀。
- 观察并记录凝集现象。
4. 结果判断:- 若待测血清中出现明显的凝集现象,且与阳性血清的凝集现象一致,则判定为鸡白痢阳性。
- 若待测血清中没有出现凝集现象,则判定为鸡白痢阴性。
四、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共检测鸡群中50份血清样本,其中阳性样本10份,阴性样本40份。
五、实验讨论1. 鸡白痢是一种常见的鸡传染性疾病,对养鸡业造成严重损失。
本实验通过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检测鸡群中鸡白痢病原体,为鸡白痢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2.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鸡群中鸡白痢阳性率为20%,说明鸡白痢在鸡群中存在一定的流行趋势。
因此,加强对鸡白痢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3. 针对鸡白痢的防控,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清洁卫生,降低鸡群密度。
- 定期进行鸡白痢检测,及时发现并淘汰阳性鸡。
- 加强疫苗接种,提高鸡群免疫力。
- 加强消毒工作,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成功检测出鸡群中鸡白痢病原体,为鸡白痢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强鸡白痢的检测和防控,确保养鸡业的健康发展。
鸡白痢的预防与治疗研究张举兴饶荣友摘要:鸡白痢是养鸡场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类型,这种病症主要是由白痢沙门氏菌引起,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
根据病例可以看出,这种病症的致死率相对比较高,传染范围也比较大,尤其是对于雏鸡会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
本文针对鸡白痢的预防与治疗进行分析,为养鸡专业户提供更多可以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鸡白痢;预防措施;治疗对策随着近年来,我国养鸡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不同类型病症的发病率也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鸡白痢的这种病症类型,不仅会造成大范围的传染,而且发病趋势比较严重。
鸡白痢主要是指由于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急慢性传染性疾病,根据现阶段的实际病例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各个年龄段的鸡都有感染这种疾病的风险,但是雏鸡的发病率是所有不同阶段中最高的,同时致死率也非常高。
在感染鸡白痢之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排泄白痢,成年鸡在感染之后,对母鸡的产蛋量以及种蛋孵化率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导致部分病鸡出现非常高的致死率。
一、流行病学鸡白痢是近年来养鸡场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类型,致死率相对比较高。
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鸡白痢最常见于7~21天的雏鸡,在经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和计算结果分析,最终得出雏鸡的发病率可以达到40%~100%。
同时,大多数的雏鸡在患有鸡白痢这种病症以后,都会呈现出急性败血症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从5~7日龄开始发病,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在3周龄以上的雏鸡就已经开始减少发病率,同时死亡率也有了明显的缓和。
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这种病症不仅在雏鸡身上发生,在任何一个成长阶段的鸡群身上都有可能出现,其中母鸡的整个感染率也相对比较高。
鸡白痢这种病症的传染源主要就是病鸡或者是带菌种蛋等,这种现象不仅可以实现水平感染,而且还会导致垂直传播,造成的传染范围就会越来越大。
二、临诊症状鸡白痢这种病症一旦发生,病鸡就会呈现出畏寒、怕冷、精神不振、没有食欲等一系列的症状,同时病鸡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等问题。
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
题
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兽医诊断实验室的方法,用于检测
鸡源性白痢菌的存在。
然而,在进行此项试验时,有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以确保准确可靠的结果。
首先,操作人员应始终遵循良好的实验室操作规范,包括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如实验手套、口罩和实验室大衣),确保实验台面的清洁,并定期消毒试验器具。
其次,确保每个步骤的操作准确无误。
在进行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时,需
要准备相应的试剂和培养基。
试剂的制备应按照规定的配方和浓度进行,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比性。
培养基的制备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取样过程中,要确保样品的新鲜性和卫生性,以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
在取
样时,尽量避免任何污染并且确保取得足够的样品量以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的温度和时间也是需要注意的要点。
应根据试验要求,将试验物质置于恰
当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以保证反应的进行和结果的可靠性。
最后,结果的读取和判断需要细心和准确。
进行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时,
观察样品在试剂加入后的凝集情况,根据凝集的程度判断阳性或阴性结果。
这一步骤需要准确的观察和判断,避免主观干扰导致结果的错误。
总之,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但在操作过程
中需要注意细节,确保每一步骤的准确可靠。
只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注意到这些问题,才能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兽医诊断提供有力的支持。
家禽科曇2020.1血情和全血年祕凝集方法检测鸠白痢抗体的差异比載刘洋1,潘海萍2,陈轮锋2,严丽端2,严专强1,王占新1,鲁俊鹏1(1.温氏食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兴527439;2.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广东新兴527439)中图分类号:S858.312.4文献标识码:B鸡白痢沙门菌可引起雏鸡大批量死亡,产蛋鸡产蛋率下降,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可长期带毒和排毒。
鸡白痢沙门氏菌为细胞内寄生菌,利用药物治疗只能临床治愈而不能根除,且药物预防和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给家禽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⑴,被中国农业部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国所有种鸡场沙门氏菌病达到净化标准。
平板凝集试验以其方便、快速、实用等特点成为国内外鸡白痢抗体检测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检测对象主要包括全血、血清等。
目前我国大部分养殖场都采用平板凝集的方法开展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净化工作。
1材料与方法1.1主要试剂和仪器鸡白痢-鸡伤寒多价染色抗原、鸡白痢-鸡伤寒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均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1.2试验方法将中海的凝集抗原在室温回温30min,采集100只(大部分为即将淘汰的阳性鸡) 20周龄的竹丝鸡进行平板凝集试验测定鸡白痢抗体,每份样品均按照4种不同方法进行检测,比较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具体操作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见表1。
结果判定以阴、阳性对照血清成立时,在2min内出现肉眼可见的75%的片状收稿日期:2019-12-20文章编号.1673-1085(2020)1-0052-02明显凝集颗粒判为强阳,50%凝集颗粒判为弱阳,25%小凝集颗粒则判为疑似。
表1样品的不同检测方法方法内容方法1全血:抗原=1:1方法2全血:抗原二2:1方法3全血:抗原=3:1方法4血清:抗原=1:1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全血平板凝集试验中,将全血与中海抗原分别按照1:1、2:1、3:1混合进行反应,血清平板凝集试验则按照血清与抗原1:1反应,试验的操作与结果判断均按说明书进行。
NY/T 536—2002前言鸡伤寒和鸡白痢(fowl typhoid and 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和鸡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gallinarum)引起的各种日龄鸡和火鸡的传染病,以急性败血性经过或以慢性隐性感染为特征。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所有养鸡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
雏鸡发生本病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影响雏鸡成活率;青年鸡发病后,死亡率可达10%~20%,病程可达20天~30天,鸡只生长发育受阻;成年鸡感染本病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不表现明显的症状,但可长期带菌,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产蛋鸡可经蛋垂直传播,因此种鸡感染后可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播,集约化养鸡场一旦发生本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英),Office Intentional des Epizootic(法),OIE]将鸡伤寒和鸡白痢列为B类疾病,并规定了诊断标准和相应生物制品(多价抗原)的制造、标定和使用的国际标准,指定了专业实验室向全世界提供鸡白痢阳性血清标准型(S)和变异型(V)国际标准品。
我国农业部也将其列为二类疫病。
本标准中的病原分离和鉴定及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是参照OIE《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2000版)(Manual of Standards for Diagnostic Tests And Vaccines,2000)等相关标准性文件制定的。
本标准中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本标准起草人:夏业才、张学琴、康凯、姚文生。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鸡伤寒和鸡白痢病原分离和鉴定及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技术。
本标准所规定的病原分离鉴定适用于各种日龄鸡的鸡伤寒和鸡白痢的诊断;全血平板凝集试验适用于成年鸡的鸡伤寒和鸡白痢的诊断,可用于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无本病健康鸡群监测。
鸡白痢的防治方法禽白痢主要是雏鸡和雏火鸡的一种疾病,所以又称雏白痢。
在雏鸡和雏火鸡的症状近乎相同。
即使感染源于种蛋传播,禽白痢间或也可呈亚临诊型。
成年禽通常不表现急性感染的特征,但间或也有例外。
雏鸡和雏火鸡如为蛋内感染,在孵化过程中可出现死胚、不能出壳的弱雏或在出壳后短时间内在出雏器中看到弱雏或死雏。
病雏虚弱,无食欲,可发生突然死亡。
有时在出壳后5~10天才看到白痢病鸡,但在随后的7~10天内日渐加重,通常在第2周或第3周龄时达死亡高峰。
呈最急性者常无明显症状即行死亡,肺有较重病变时,表现呼吸困难及气喘症状。
经口感染和气溶胶感染均可产生肺部病变。
一般病雏精神萎顿,紧靠热源处聚集成堆,不吃,闭眼,缩头,拱背,翅及尾下垂,缩成一团,姿态异常。
有些病雏排出粉白带绿色粪便,沾污肛门周围绒毛,重者肛门被排泄物封闭,排粪时发出尖叫声。
幸存者大多生长很慢,发育不良,羽毛不丰,与同群健康雏体重相差悬殊。
病愈雏长大后。
大多数成为带菌者。
有些禽白痢沙门氏菌菌株感染时,病雏双目失明,或出现胫跗关节和其他关节及附近滑膜鞘的肿胀,.表现跛行。
严重时蹲伏地上,不久即死。
成年鸡和火鸡正在成熟或已成年的鸡群和火鸡群,禽白痢一般不表现急性感染的特征。
感染可在群内长时间传播而不产生明显症状。
感染禽只可不显症状,根据体况不能检测出来。
但是通常可看到不同程度产蛋下降和受精率与孵化率下降,这在很大程度取决于群内的感染率。
在半成熟或成熟鸡群偶尔可看到急性感染,有一定数量的鸡死亡。
国内不少鸡场的中雏或育成鸡也可看到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与应激因素有关。
病鸡鸡冠萎缩、贫血、两翅下垂、头颈卷缩、下痢、少食或不食,病程一般为4~5天,短者1天即可死亡。
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鸡和火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差异都很大,受年龄、品系易感性、饲养管理和感染途径等因素的影响。
死亡率可从无死亡到严重暴发时的100%死亡不等。
最高的死亡发生在出壳后第2周,在第3和第4周龄死亡迅速下降。
疫病防治|禽业技术空鸡白痢对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调查李瑞香1吴奇强2白鸽2薛九丽1郭雪洁1王国超2张亚娟1张鹏1(1,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14000;2,陕西省渭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14000)摘要:为进一步推广鸡白痢净化技术,提高鸡群产蛋性能,本研究利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对陕西渭南两个实施鸡白痢净化技术的种鸡场的蛋鸡进行检测。
调查结果为一场、二场的鸡白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60%和16.22%;在相同的饲喂和管理条件下,一场、二场的阳性鸡群连续8个月的累计蛋鸡死亡淘汰率分别为25.6%和30.5%,而阴性鸡群分别为5.6%和9.7%;一场、二场的阳性鸡群连续6个月的平均产蛋率为77.3%和53.5%,而阴性鸡群分别为91.7%和89.7%;一场净化组的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均高于未净化组,分别为95.7%、90.2%和98.5%。
研究表明鸡白痢对蛋鸡生产性能具有消极作用,且净化处理可以降低鸡白痢对蛋鸡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鸡白痢;蛋鸡;生产性能鸡白痢是鸡只感染沙门氏菌所引发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感染2-3周龄内的雏鸡,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虽然青年鸡和成年鸡感染后死亡率较低,但是对种鸡生产性能具有不良影响遥病鸡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粪便呈灰白色黏稠样,且致病菌可随粪便排岀体外,通过污染水源、饲料、用具来感染其他健康鸡只,而蛋鸡可通过种蛋将致病菌垂直传播给雏鸡和孵化器,容易造成大规模鸡白痢疫病,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本文对陕西渭南两个实施鸡白痢净化技术的种鸡场进行全群鸡白痢检测,对鸡白痢阳性鸡群和阴性鸡群死亡淘汰率、平均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做了记录和比较,详细调查结果内容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本试验鸡(180日龄)均来源于陕西渭南两个实施鸡白痢净化技术的种鸡场。
一场试验蛋鸡共6068羽,2二场试验蛋鸡共9000羽。
1.2调查内容通过全血平板凝集法对两个实施鸡白痢净化技术的种鸡场的蛋鸡进行全群鸡白痢检测,每个种鸡场分别挑选岀鸡白痢阴性组和鸡白痢阳性组,鸡白痢阳性组实施隔离饲养。
蛋雏鸡白痢的临床症状蛋雏鸡白痢的防控措施-养鸡技术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多发和常发传染病,既可水平传播,也可通过种蛋垂直感染.此病可造成后代死淘率和永久带菌者大量增加,因此,控制该病最好的办法是种群净化.雏鸡发病较急,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经过,发病率高,发病快,传播迅速。
在蛋鸡的养殖过程中要重点加强对该病的防控。
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蛋雏鸡白痢的临床症状蛋雏鸡白痢的防控措施。
1、流行特点鸡白痢的病原是鸡白痢沙门氏杆菌,鸡是该病的重要宿主,感染的种蛋是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鸡在排卵后卵子受到污染所致,使得胚胎发生死亡,或者雏鸡带菌。
该病的传播速度快,感染的蛋可以在孵化过程中,通过蛋壳、羽毛等扩大传染,即使有少数的雏鸡感染此病,也会很快的将病菌传播出去,感染其他健康雏鸡。
另外,带菌鸡的卵巢和肠道内含有大量的病菌,病菌随排泄物排出体外后,会污染环境,当饲料、饮水以及工具被污染后,同一群体内的鸡就会受到感染,这也是该病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
此病还可通过伤口和血液传染,因此啄癖也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而饲养管理不到位,养殖环境差,如雏鸡的饲养密度过大,环境卫生条件不良,育雏舍的温度不适宜,通风不到位或者饲料的质量较差等可以诱发此病发生或者增加患病后的死亡率。
2、临床症状对于胚胎感染的雏鸡,在出壳后会表现出虚弱,无食欲,嗜睡,腹部膨大的现象,大部分会在1~2天内死亡。
有的感染此病的雏鸡在最初的几天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在5~7天开始发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低头缩颈,拱背,闭眼昏睡,双翅及尾部下垂,羽毛松乱,缩成一团,食欲下降或者食欲废绝。
怕冷,靠近热源,或者聚集扎堆。
肺部发生病变雏鸡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及气喘的症状,伸颈张口喘气。
较为突出的一个症状是下痢,病雏会排泄粉白带绿色似石灰浆状的稀粪,会黏附在雏鸡肛门周围的绒毛上。
下痢严重的雏鸡肛门会被稀粪糊住封闭而影响排便,使得病雏在排泄时因疼痛而发出尖叫声。
有的病雏可见关节肿大,行动不便,严重者会伏地不起,不久死亡。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鸡白痢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原、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等。
2. 掌握鸡白痢平板凝集试验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3. 通过实验,了解鸡白痢的诊断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雏鸡。
本实验采用平板凝集试验检测鸡白痢抗原,通过观察血清与抗原反应后的凝集现象,判断鸡是否感染了鸡白痢。
三、实验材料1. 鸡白痢全血凝集反应抗原2. 鸡白痢阳性血清3. 生理盐水4. 洁净玻璃板5. 蜡笔6. 7#或9#注射针头7. 75%酒精棉球8. 移液器四、实验方法1. 准备工作(1)将玻璃板用蜡笔分成三格,标明“抗原”、“血清”和“对照”。
(2)用移液器分别吸取鸡白痢全血凝集反应抗原、鸡白痢阳性血清和生理盐水,分别滴入三格中。
(3)用移液器将抗原和血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2. 操作步骤(1)在抗原格中加入生理盐水,对照格中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2)在血清格中加入等量的鸡白痢阳性血清。
(3)用移液器将抗原和血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充分振荡。
(4)将混合液滴入抗原格和血清格中,用移液器轻轻混合。
(5)用移液器将对照格中的混合液滴入抗原格和血清格中,充分振荡。
(6)观察各格中混合液的变化,记录凝集现象。
五、实验结果1. 抗原格:混合液呈均匀的红色,无凝集现象。
2. 血清格:混合液出现明显的凝集现象,出现絮状物。
3. 对照格:混合液呈均匀的红色,无凝集现象。
六、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鸡白痢阳性血清与抗原发生凝集现象,而生理盐水和抗原混合液无凝集现象,说明鸡白痢抗原与鸡白痢阳性血清具有特异性,可以用于鸡白痢的诊断。
七、实验讨论1. 鸡白痢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对雏鸡的危害极大。
本实验通过平板凝集试验,成功检测出鸡白痢抗原,为鸡白痢的诊断提供了实验依据。
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
同时,要注意观察混合液的变化,准确记录凝集现象。
3. 鸡白痢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免疫力;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切断传播途径;及时淘汰病鸡,防止疫情扩散。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多发和常发性传染病,该病在最近出现一些新特点:除了因经蛋传染引起刚出壳雏鸡大量发病死亡外,在育成鸡和产蛋鸡也有典型的发病,与原有的在成鸡只表现隐性感染不同,出现新的发病规律。
育成鸡发病死亡;商品蛋鸡和蛋种鸡发病后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健雏率降低,死胚率和弱胚率高,污染严重时有的蛋鸡群出现零星死亡。
本文调查了鸡白痢的发病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一、当前鸡白痢的流行情况该病在雏鸡出壳后第二天开始拉稀死亡,到第5~6日龄时达到死亡高峰,经治疗后到第10日龄时基本停止死亡,死亡率可达10%~50%。
中雏鸡和育成鸡心肌上形成白色结节,肝脏肿大且有散在坏死点,肝脏破裂,死亡率较低的达5%左右;蛋鸡和蛋种鸡肝脏肿大、破裂、腹膜和卵巢出现炎性症状。
二、临诊症状本病潜伏期短,雏鸡一般为2~3 d,有时仅为1 d。
出壳后第2天就开始死亡,病鸡精神萎顿,缩头颈,闭眼昏睡,绒毛松乱,初期病鸡仅表现食欲减少,继而不食;腹泻,排白色稀浆样粪便,有糊堵肛门现象;严重者因呼吸困难或急性败血症而死亡。
3~12日龄期间死亡率最高。
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羽毛干燥,松乱。
种雏鸡在成年后带菌较多,未经药物处理鸡白痢阳性率高,可达30%。
此种蛋孵化的雏鸡容易发生鸡白痢。
育成鸡发病时精神不振,拉稀死亡。
成年蛋鸡和蛋种鸡发病,消瘦,排绿色或白色稀粪,产蛋率下降或个别鸡产蛋停止,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及健雏率降低,个别鸡突然死亡。
三、剖检变化病死鸡雏皮肤干燥,鸡爪干瘪,肝脏略肿,且有坏死点;脾脏肿大,小肠、直肠有出血点,卵黄吸收不良,肛门上粘有粪便,个别鸡肾肿大。
病死中雏:肝脏破裂、肿大,有白色坏死点;腹腔积血,心外膜炎,整个心脏被黄白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包裹,心脏上有白色结节;肌胃上有黄色不整齐的坏死灶。
成年病死鸡:肝脏肿大,有的破裂,有白色的坏死点,脾脏肿大,肝脏破裂鸡出现腹腔积血,卵巢萎缩、变形,有时发生腹膜炎和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