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方剂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
完带汤---清代名医傅青主治疗妇女白带病的奇效良方完带汤------清代名医傅青主治疗妇女白带病的奇效良方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为治疗白带的常用方剂,其组方为:白术30g,山药30g,人参6g,白芍15g,车前子9g,苍术9g,甘草3g,陈皮2g,黑芥穗2g,柴胡2g。
功能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症见带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白光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
方中重用白术、山药为君,意在补脾祛湿,使脾气健运,湿浊得消;山药并有固肾止带之功。
臣以人参补中益气,以助君药补脾之力;苍术燥湿运脾,以增祛湿化浊之力;白芍柔肝理脾,使肝木条达而脾土自强;车前子利湿清热,令湿浊从小便分利。
佐以陈皮之理气燥湿,既可使补药补而不滞,又可行气以化湿;柴胡、芥穗之辛散,得白术则升发脾胃清阳,配白芍则疏肝解郁。
使以甘草调药和中。
诸药相配,使脾气健旺,肝气条达,清阳得升,湿浊得化,则带下自止。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寓补于散,寄消于升,培土抑木,肝脾同治。
若兼湿热,带下色黄者,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燥湿;兼有寒湿,小腹疼痛者,加炮姜、盐茴香以温中散寒;腰膝酸软者,加杜仲、续断以补益肝肾;日久病滑脱者,加龙骨、牡蛎以固涩止带。
傅山《傅青主女科》卷上:“夫带下俱是湿证,而以带下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
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始病……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
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气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为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
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据笔者临床经验,其加减为:脾虚带下:其病因为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使水湿运化失常,湿流于下焦而成带下。
傅青主女科 (精校)傅青主女科上卷共三十八條三十交骨不開降子湯九症四十一方種子腳手先下轉天湯身瘦不孕養精種玉湯氣逆舒氣湯帶下胸滿不思食不孕并提湯子死產門救母湯白帶完帶湯下部冰冷不受孕溫胞飲子死腹中療兒散青帶加減逍遙散胸滿少食不受孕溫土毓麟湯正產黃帶易黃湯少腹急迫不受孕寬帶湯胞衣不下送胞湯補中益氣黑帶利火湯嫉妒不孕開鬱種玉湯湯赤帶清肝止淋湯肥胖不受孕加味補中益氣湯氣虛血暈補氣解暈湯骨蒸夜熱不受孕清骨滋腎湯血暈不語刺眉心穴法獨參血崩腰酸腹脹不受孕升帶湯湯當歸補血湯昏暗固本止崩湯便澀腹脹足浮腫不受孕化水敗血攻心暈安心湯年老血崩加減當歸補血湯種子湯腸下補氣升腸湯萆麻仁提少婦血崩固氣散法交感血出引精止血湯鬱結血崩帄肝開鬱止血湯下卷共三十九條四十產後閃跌血崩逐瘀止血湯一症四十二方二法少腹疼血瘀散結定瘀湯血血海太熱血崩清海丸虛腸寧湯妊娠氣喘救脫活母湯鬼胎惡阻順肝益氣湯惡寒身顫十全大補湯婦人鬼胎蕩鬼湯紅花霹靂浮腫加減補中益氣湯惡心嘔吐溫腎止嘔湯散少腹疼安奠二天湯血崩救敗求生湯室女鬼胎蕩邪散調正湯口乾咽疼潤燥安胎湯手傷胞胎淋漓不止完胞湯吐瀉腹疼援土固胎湯四肢浮腫轉氣湯調經子懸脅疼解鬱湯肉線出兩收湯經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經散跌損救損安胎湯肝痿收膜湯火旺水虧兩地湯胎漏助氣補漏湯氣血兩虛乳汁不下通乳丹經水後期溫經攝血湯子鳴扶氣止啼湯鬱結乳汁不通通肝生乳湯經水前後焝定期定經湯腰腹疼渴汗燥狂即子狂息焚經水數月一行助,丹安胎湯年老經水復行安老湯中惡消惡安胎湯經水忽來忽斷時疼時止加味多怒墜胎利氣洩火湯四物湯經水未來腹先疼宣鬱通經湯小產行經後小腹疼痛調肝湯行房不慎固氣填精湯經前腹疼吐血順經湯跌閃理氣散瘀湯經水將來臍下先疼痛溫臍化大便乾結加減四物湯溼湯畏寒腹疼黃耆補氣湯經水過多加減四物湯大怒引氣歸血湯經前先洩水健固湯經前大便血順經兩安湯難產年未老經水斷益經湯血虛送子丹1女科上卷陽曲傅山青主手著全愈,此方脾胃肝三經同治之法,寓補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內,開提肝木之白帶下一氣,則肝血不燥,何至下剋脾土,補益脾土之元,則脾氣不溼,何難分消水夫帶下俱是溼症,而以帶名者,因帶脈氣,至於補脾而兼以補胃者,由裏以及不能約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蓋帶表也,脾非胃氣之強,則脾之弱不能脈通於任督,任督病而帶脈始病,帶脈旺,是補胃正所以補脾爾。
【洪秀珍:《傅青主女科》完带汤】洪秀珍,女,陕西洛南人,师承于商洛郭氏经方流派第四代传人郭池,从医近40年,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显著,深受广大患者推崇。
笔者有幸随其临证学习,获益良多,见其将完带汤加味治疗内、妇、皮肤、男科等多种疾病,遂留意收集其所治验案,加以总结分析。
《傅青主女科》完带汤,方由:土炒白术一两,炒山药一两,人参二钱,酒炒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制苍术三钱,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组成。
(注:一两约合今30克,一钱约合今3克,一分约合今0.3克)。
主治妇人带下病。
后世医家多以本方作为妇人带下病主方,无论寒热虚实,均可加减运用。
若带下清稀偏寒者,可加鹿角霜、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以温固;若带下量大者,加白果、海螵蛸、芡实、金樱子等以收涩;若色黄偏热者,加土茯苓、金刚藤、黄柏、苦参等以清利湿热。
带下病黄褐斑李某,女,32岁,职员。
2019年1月23日初诊,主诉带下色淡黄量多3月余,伴经前少腹胀痛,经来淋漓难尽,腰痛,手足逆冷,夜寐梦多,观其面色萎黄,两颊黄褐斑散发,舌暗苔白,脉细缓。
诊断:带下病,证属肝郁脾虚,浊湿下注;治宜健脾祛湿,疏肝行气,方选完带汤加味。
处方: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甘草6克,陈皮6克,苍术10克,山药15克,车前子10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荆芥6克,鹿角霜10克,海螵蛸15克。
14剂,颗粒剂,日两次,开水冲服。
2月23日复诊,诉上症略缓,带下量减,但两颊色斑未淡,于上方去海螵蛸,加玫瑰花10克、白芷10克。
14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温服。
3月13日复诊诉,经前腹痛减轻,手足逆冷亦有改善,舌脉同前,于上方去玫瑰花、白芷,加牡蛎15克、肉桂5克、牛膝10克、防风10克。
14剂,煎服法同上。
后以完带汤增损2月,带下止,面色红润有光泽,经来通畅。
按:黄带一证,《诸病源候论》谓:“脾脏之色黄,带下黄者,是脾脏虚损,故带下而挟黄色。
”验于病家,面色萎黄,带下色淡而量大,当属脾虚无疑。
【傅青主女科》清傅山白话版】方名索引方名索引二画十全大补汤(第十章六十九论)十全大补汤(第十三章四十一论)十全阴疳散(第十三章三十九论)七珍散(第十三章四十三论)八珍汤(第十二章一论)八珍汤(第十二章四论)八味地黄丸(第十三章十四论)三画三消丸(第十三章四十论)山羊血末(第十三章四十二论)四画开郁种玉汤(第五章三十四论)天麻丸(第十三章十二论)木香生化汤(第十三章八论)五皮散(第十三章二十七论)升带汤(第五章三十七论)升举大补汤(第十三章四论)化水种子汤(第五章三十八论)止汗散(第十三章十五论)引气归血汤(第七章五十五论)五画平肝开郁止血汤(第二章十论)平胃散(第十二章十一论)石莲散(第十三章二十五论)生化汤(第十二章十一论)生化汤原方(第十三章一论)生血止崩汤(第十三章四论)生津止渴益水饮(第十三章十六论)生化六和汤(第十三章二十四论)生津益液汤(第十三章二十五论)瓜蒌散(第十三章四十一论)加味四物汤(第四章二十论)加味四物汤(第十三章二十六论)加味补中益气汤(第五章三十五论)加味补中益气汤(第十三章四十论)加味芎归汤(第十二章九论)加味芎归汤(第十二章十三论)加味大造丸(第十三章三十一论)加味生化汤(第十三章一论)加味生化汤(第十三章二论)加味生化汤(第十三章七论)加味生化汤(第十三章十论)加味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二论)加味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六论)加味生化汤(第十三章三十二论)加参生化汤(第十三章二论)加参生化汤(第十三章三论)加参生化汤(第十三章五论)加参安肺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六论)加减四物汤(第七章五十三论)加减四物汤(第四章二十五论)加减生化汤(第十三章十三论)加减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一论)加减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三论)加减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五论)加减生化汤(第十三章三十三论)加减当归补血汤(第二章七论)加减补中益气汤(第六章四十论)加减逍遥散(第一章二论)加减养胃汤(第十三章九论)加减养荣扬(第十三章三十论)失笑散(第十二章十一论)六画夺命丹(第十二章十三论)回脉散(第十三章四十一论)并提汤(第五章三十论)当归补血汤(第九章六十四论)收膜汤(第十章七十五论)安老汤(第四章十九论)安心汤(第九章六十五论)安奠二天汤(第六章四十一论)安神生化汤(第十三章六论)红花霹雳散(第三章十三论)七画两地汤(第四章十五论)两收汤(第十章七十四论)扶气止啼汤(第六章四十七论)助仙汤(第四章十八论)助气补漏汤(第六章四十六论)利火汤(第一章四论)利气泄火汤(第六章五十论)完带汤(第一章一论)完胞饮(第十章七十二论)疗儿散(第八章六十一论)补中益气汤(第九章六十二论)补气解晕汤(第九章六十三论)补气升肠饮(第九章六十六论)补气养荣汤(第十三章五论)补脬饮(第十三章十八论)补肺散(第十三章三十八论)附子散(第十三章二十四论)八画青血丸(第十三章二十三论)青娥丸(第十三章三十七论)茅根汤(第十三章十九论)易黄汤(第一章三论)固本止崩汤(第二章六论)固气汤(第二章八论)固气填精汤(第七章五十一论)降子汤(第八章五十七论)定经汤(第四章十七论)治产秘验良方(第十二章十三论)转天汤(第八章五十八论)转气汤(第十章七十三论)肠宁汤(第十章六十七论)参术膏(第十三章九论)参苓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二论)参归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八论)九画顺经汤(第四章二十三论)顺经两安汤(第四章二十七论)顺肝益气汤(第六章三十九论)宣郁通经汤(第四章二十一论)送子丹(第八章五十六论)送胞汤(第九章六十二论)养精种玉汤(第五章二十九论)养正通幽汤(第十三章十一论)养荣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九论)养心汤(第十三章三十论)养荣壮肾汤(第十三章三十七论)前胡散(第十三章三十四论)祛风定痛汤(第十三章三十九论)炼蜜枣法(第十四章一论)独参汤(第九章六十四论)独活汤(第十二章三论)保真汤(第十三章三十一论)保产无优散(第十四章三论)保产神效方(第十四章五论)十画逐瘀止血汤(第二章十一论)荡鬼汤(第三章十三论)荡邪散(第三章十四论)桑螵散(第十三章二十论)通乳丹(第十章七十六论)通肝生乳汤(第十章七十七论)调正汤(第三章十四论)调肝汤(第四章二十二论)调经散(第十三章二十七论)益经汤(第四章二十八论)宽带汤(第五章三十三论)润燥安胎汤(第六章四十二论)润肠粥(第十三章十一论)消恶安胎汤(第六章四十九论)健固汤(第四章二十六论)健脾消食生化汤(第十三章七论)健脾化食散气汤(第十三章八论)健脾利水生化汤(第十三章二十一论)健脾汤(第十三章二十九论)息焚安胎汤(第六章四十七论)柴胡梅连汤(第十三章三十一论)十一画理气散瘀汤(第七章五十二论)黄芪补气汤(第七章五十四论)救损安胎汤(第六章四十五论)救母丹(第八章六十论)救脱活母汤(第十章六十八论)救败求生汤(第十章七十一论)清肝止淋汤(第一章五论)清海丸(第二章十二论)清经散(第四章十五论)清骨散(第十三章三十论)清骨滋肾汤(第五章三十六论)麻黄根汤(第十三章十四论)猪肾汤(第十三章三十五论)十二画散结定疼汤(第十章六十七论)葱熨法(第十三章二十八论)趁痛散(第十三章三十六论)援土固胎汤(第六章四十三论)温经摄血汤(第四章十六论)温脐化湿汤(第四章二十四论)温胞饮(第五章三十一论)温土毓麟汤(第五章三十二论)温肾止呕汤(第十章七十论)温中汤(第十三章二十四论)温胃丁香散(第十三章二十五论)滑胎散(第十二章十三论)滋荣益气复神汤(第十三章三论)滋荣益气复神汤(第十三章六论)滋荣益气扶正汤(第十三章九论)滋荣活络汤(第十三章十二论)舒气散(第八章五十九论)十三画解郁汤(第六章四十四论)催生兔脑丸(第十二章十三论)。
《傅青主女科·血崩》中8首治崩方剂
《傅青主女科·血崩》中8首治崩方剂(含愈后调理方剂1首,下同)的用药规律及治崩思想。
方法:通过对《傅青主女科·血崩》中8首治崩方剂用药选择及用药剂量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总结傅山先生治疗妇人血崩的规律与经验。
结果:治崩8首方剂共使用药物33种,所使用药物频率前10位依次为
炒白术、当归、熟地黄、人参、山萸肉、牡丹皮、黄芪、三七、桑叶、五味子,所使用药物剂量总量前10位依次为
炒白术、熟地黄、白芍、桑叶、玄参、山萸肉、牡丹皮、山药、麦冬、地骨皮。
结论:傅山先生治疗妇人血崩,充分重视腰脐于妇人之特殊地位,并重视补益气血、滋阴以止崩。
用药多以药性平和之品,处方精简,重视固护脾肾,兼顾先天及后天,值得后世深入学习。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生化汤《傅青主女科》【组成】当归24g 川芎9g 桃仁9g 炮姜6g 炙甘草6g【用法】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
(原方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主治】1.産後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方义体会】血虚,寒邪乘入,则寒凝血淤。
多见妇人産後血阻胞宫,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故方以温经散寒,养血化淤爲主,使新血得生,淤血得化,故名“生化”。
方中重用当归补血活血,以生新血;川芎行气活血,桃仁化淤活血,以逐淤血;配以炮姜、黄酒、童便温通血脉,益阳化淤,共奏化淤生新之功。
【临床应用】1、治疗妇人産後病1.治疗子宫收缩期痉痛(儿枕痛),痉痛轻者只服失笑散可癒,如疼痛不止,可拟生化汤失笑散二方合剂治之。
若疼痛较重者,可加肉桂3克、元胡9克,此方必以童便爲引,服之即效。
2.治疗産後血晕,下部出血不止,面白唇淡,气息微弱,头昏耳鸣,甚者昏迷不知,脉象细微无力者。
以生化汤加阿胶(烊化)12克、人参9克、童便爲引,治之,若産後血晕,恶露不行,面红唇焦,气息较粗,身有低热,欲饮水,甚者便秘,昏迷不知,以生化汤加红花6克、牛膝9克、酒大黄3克,童便爲引,治之。
3.治疗“胎盘残留”例:郭长x,女,24岁。
妊娠三月,忽然小腹抽痛不止,起卧不安,痛时嘴唇发白,时感小腹下坠,腰部憋胀,直至下部点滴出血,终于胎坠而小産。
小産後,头昏眼涩,气息不足,次日小腹阵阵抽痛,痛时下部少量出血,延至三、四日,仍然如此,医院检查爲“胎盘残留”,动员做刮宫手术,患者要求中药治疗。
余诊之脉仍有滑象,认爲此小産後妇人气血具虚,恶露存留未净,便以生化汤加五灵脂9克、蒲黄9克。
枳壳9克,桂枝9克、元胡9克、草红花6克,令服三剂,药後疼痛止,恶露行。
第四日下血稍多,且有血块和纤维状物数片,之後逐日康复。
4.治疗妇人痛经妇女在经前、经中、经後,少腹抽痛,连及腰部,有的疼痛难忍,经血色黑,或色淡,此多属血虚寒凝,淤血阻滞。
立生化汤加香附12克、祁艾9克、青皮6克、柴胡9克、元胡9克、五灵脂9克,化淤行滞止痛,祛淤生新和血。
一《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经常使用补益气血药物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载氧,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妇人以血为本,气血充盛调和那么五脏安和,经、孕、产、乳如常,故傅氏医治妇科疾病超级重视调护气血。
《傅青主女科》168首方剂中,显现频数最多的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等9味药。
傅氏以为:“血为有形之物,难于速生,气于无形之物,易于速发,补气以生血,尤易于补血以生血耳。
”因此补气与补血在整体上比较,前者多于后者。
用药纯和傅氏以为:“善医者,只用纯和之品而大病清除,不善医者,立意惊奇,不唯恐无效,反致百病丛生”。
其医治女科疾患,补只是用滋腻,温只是用燥热,清只是用寒凉,泻只是用攻伐,方剂配伍“用药纯和,无一峻品”。
药量轻重差异《傅青主女科》用药最大特色,在于药物用量轻重差异。
岳美中说:“其用药前无前人,该重时用量特重,动以两计,该轻时用量特轻,轻到几分。
”讲究药物炮制《傅青主女科》经常使用炮制方式如蒸、炒(土炒、面炒、酒炒、醋炒、炒黑)、洗(酒洗)、浸、去心、泡炒、研、醋制等。
白术土炒那么可增强其健脾益气的作用;杜仲炒黑而兼有止血之力;荆芥穗炒黑有“引血归经”作用;醋炒白芍既可引药入肝经,又可增强其舒肝、柔肝、解郁之功;当归酒洗,可借酒行药,通行内外上下,直达病所,同时也能够增强其养血活血之功效;二《傅青主女科》名方完带汤健脾疏肝,祛湿止带组成: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生化汤养血化瘀,温经散寒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黄酒、童便两地汤滋阴清热,凉血调经组成:生地、元参、白芍、麦冬、地骨皮、阿胶固本止崩汤补气摄血,固冲止崩组成:大熟地、白术、黄芪、人参、当归、黑姜炭易黄汤健脾祛湿,清热止带组成: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温经摄血汤补益精血,温经散寒组成:大熟地、白芍、川芎、白术、柴胡、五味子、肉桂、续断定经汤舒肝解郁,补肾调经组成:菟丝子、白芍、当归、大熟地、山药、白茯苓、芥穗、柴胡顺经汤滋肾柔肝,补水制火,降逆止血组成:当归、大熟地、白芍、丹皮、白茯苓、沙参、黑芥穗清肝止淋汤养血清肝,祛湿止带组成:白芍、当归、生地、阿胶、粉丹皮、黄柏、牛膝、香附、红枣、小黑豆调肝汤填经养血,补肾调肝组成:山药、阿胶、当归、白芍、山萸肉、巴戟、甘草清经散清热凉血,滋肾益阴组成:丹皮、白芍、大熟地、地骨皮、青蒿、白茯苓、黄柏开郁种玉汤舒肝解郁,养血调经组成:白芍、香附、当归、白术、丹皮、茯苓、花粉完带汤【药物组成】白术30g(土炒)、山药30g(炒)、人参6g、白芍15g(酒炒)、车前子9g(酒炒)、苍术9g(制)、甘草3g、陈皮1.5g、黑芥穗1.5g、柴胡1.8g。
傅青主女科方歌宣郁通经汤(柔肝解郁、疏泄肝火法)清傅山《傅青主女科》白芍酒炒当归酒洗丹皮各五钱山栀子炒三钱白芥子炒、研二钱柴胡香附酒炒川郁金醋炒黄芩酒炒生甘草各一钱水煎,连服四剂【主治】治经行先痛,经来色紫有块,痛经每月如此者。
【方论选萃】清傅青主:妇人有经前腹痛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人以为寒极而然也,谁知是热极而火不化乎!夫肝属木,其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疼生。
然经满则不能内藏,而肝中之郁火焚烧,内逼经出,则其火亦因之而怒泄。
其紫黑者,水火两战之象也;其成块者,火煎成形之状也。
经失其为经者,正郁火内夺其权耳。
治法似宜大泄肝中之火,然泄肝之火,而不解肝之郁,则热之标可去,而热之本未除也,其何能益。
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傅青主女科》)。
近代程门雪:凡经行腹中胀痛,必痛二三日而后经来,其经多是紫黑块,俗名痛经,月月如此,室女少妇极多此症。
月月如此,可知非受寒而然,纵初起受寒,日久寒亦化热,块之紫黑可征也;又痛经多病于少妇室女,年事正强之体,可知非虚也。
此方治经行先痛,经行色黑有块,可见是火热郁痛无疑。
以苦寒止痛,大有眼光。
非泥古之士所能解也。
丹皮、山栀清肝,当归、白芍柔肝,用量均较重,各五钱,配合柴胡、川郁金、香附疏肝,黄芩降火而助清肝之力,白芥子散结助疏肝之功,则宣郁而通经。
本方治痛经甚效,以其补肝血,解肝郁,利肝气,面面俱到,故妙,余意清气火既有丹皮、山栀,则黄芩、生草二味似可去也(《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冉雪峰:查此方乃养血清血,解郁宣气,半调半疏之方。
归芍养血,丹栀清血,香附解气分之郁,郁金解血分之郁,芥子柴胡,和表以达外,黄芩甘草,和中以清内。
青主长于女科,故其调经方制。
井然有条。
调经药多温通,此则清通。
昔贤谓此方补肝之血,以解肝之郁,利肝之气,以降肝之火,故奏效甚捷,洵非虚誉。
愚意芥子可易泽兰和荆芥,盖开内闭于泽兰,舒表郁利于荆芥,经云,二阳之病发于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是女科之经事不调,多由情怀郁滞所生,无论气郁血郁,五志过极皆火,终必化热,热灼液伤,故其传为风消息贲。
医仙傅青主女科4个调经妙方医仙傅青主女科4个调经妙方医生不会告诉你!医仙傅青主的4个调经妙方,百用百灵!古典中医承朴堂今天月经是一个女人的健康晴雨表。
一个女人只要还有月经,就说明你还年轻。
一旦没有了,或是被摘掉了子宫,就说明你已经在衰老了。
因为女人之所以比男人长寿,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子宫,有月经,多了一条排毒通道。
女人的月经,与月球的运行息息相关,正常情况下,月经都会按照月球自转周期如期而至,按时守信,故又名月信。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朋友,月经经常出现问题,比如出现月经提前、月经延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现象,中医称之为月经失调。
月经一旦不调,就说明我们的身体出现了问题,长此以往女人就会提前衰老,甚至引发多种妇科病,导致不孕不育的发生。
医仙傅青主认为,女科调经尤难,“盖经调则无病,经不调则百病丛生”。
也就是说,如果经调好了,女人就能健健康康无病一身轻,如果调不好,就会成为女人身上的百病之源。
先生强调,女人月经不调要分型分治,不可一概而论。
在《傅青主女科》中,傅青主将月经不调分为7种类型,并各加论述,对应七方,“用之无不效”,被世人称为“调经圣手”。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其中最常用的四个调经方。
1、月经提前一般月经提前一周以上叫做月经提前,如果你仅仅提前两三天,无妨,不用担心。
月经提前又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月经提前,不仅提前,量还很大。
这样的人呢可能还伴随着以下症状:便秘比较严重,是那种热秘,大便干结;不喜欢喝热水,看见凉水就忍不住喝;这种人身体比较结实,面红耳赤,性格有点像女汉子;小便发黄,短小,甚至发红,说明热象比较严重了。
傅青主认为这种月经量提前又伴随着月经量大,是肾中水火都过于旺盛引起的,而多数医家认为仅仅是血热引发的。
什么叫肾中水火呢?水属阴,火属阳,肾中水火就是肾阴肾阳的意思。
也就是说,傅青主认为肾阴肾阳都超出了正常值才会导致这种月经提前。
先生开出的方子叫清经散:丹皮9克地骨皮15克白芍9克(酒炒)大熟地9克(九蒸)青蒿6克白茯苓3克黄柏1.5克(盐水浸炒)方中用丹皮、地骨皮、白芍来灭火凉血;以白茯苓、黄柏来开闸泄洪,然后顺带用熟地滋阴补肾,加强正气。
易黄汤《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是也。
……法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则庶几矣。
方用易黄汤。
”山药一两(炒),芡实一两(炒),黄柏二钱(盐水炒),车前子一钱(酒炒),白果十枚(碎)。
水煎服。
汤剂86宣郁通经汤-----治疗痛经《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人以为寒极而然也,谁知是热极而火不化乎!……治法似宜大泄肝中之火,然泄肝之火,而不解肝之郁,则热之标可去,而热之本未除也,其何能益!方用宣郁通经汤。
”白芍五钱(酒炒),当归五钱(酒洗),丹皮五钱,山栀子三钱(炒),白芥子二钱(炒研),柴胡一钱,香附一钱(酒炒),川郁金一钱(醋炒),黄芩一钱(酒炒),生甘草一钱。
水煎服。
汤剂87完带汤《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
……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方用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水煎服。
汤剂88清经散----治疗经水先期《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是肾中水火太旺乎。
……治之法但少清其热,不必泄其水也。
方用清经散。
”丹皮三钱,地骨皮五钱,白芍三钱(酒炒),大熟地三钱(九蒸),青蒿二钱,白茯苓一钱,黄柏五分(盐水浸,炒)。
水煎服。
汤剂89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带下而色红者,似血非血,淋沥不断,所谓赤带也。
……治法须清肝火而扶脾气,则庶几可愈。
方用清肝止淋汤。
”白芍一两(醋炒),当归一两(酒洗),生地五钱(酒炒),阿胶三钱(白面炒),粉丹皮三钱,黄柏二钱,牛膝二钱,香附一钱(酒炒),红枣十个,小黑豆一两。
《傅青主女科》调经经水先期(十五)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是肾中水火太旺乎!夫火太旺则血热,水太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非不足之症也,似宜不药有喜。
但过于有余,则子宫太热,亦难受孕,更恐有烁干男精之虑,过者损之,谓非既济之道乎!然而火不可任其有余,而水断不可使之不足。
治之法但少清其热,不必泄其水也。
方用清经散。
丹皮(三钱)地骨皮(五钱)白芍(三钱,酒炒)大熟地(三钱,九蒸)青蒿(二钱)白茯苓(一钱)黄柏(五分,盐水浸炒)水煎服。
二剂而火自平。
此方虽是清火之品,然仍是滋水之味,火泄而水不与俱泄,损而益也。
又有先期经来只一、二点者,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夫同是先期之来,何以分虚实之异?盖妇人之经最难调,苟不分别细微,用药鲜克有效。
先期者火气之冲,多寡者水气之验,故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
倘一见先期之来,俱以为有余之热,但泄火而不补水,或水火两泄之,有不更增其病者乎!治之法不必泄火,只专补水,水既足而火自消矣,亦既济之道也。
方用两地汤。
大生地(一两,酒炒)元参(一两)白芍药(五钱,酒炒)麦冬肉(五钱)地骨皮(三钱)阿胶(三钱)水煎服。
四剂而经调矣。
此方之用地骨、生地,能清骨中之热。
骨中之热,由於肾经之热,清其骨髓,则肾气自清,而又不损伤胃气,此治之巧也。
况所用诸药,又纯是补水之味,水盛而火自平理也。
此条与上条参观,断无误治先期之病矣。
经水后期(十六)妇人有经水后期而来多者,人以为血虚之病也,谁知非血虚乎!盖后期之多少,实有不同,不可执一而论。
盖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
夫经本于肾,而其流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故经来而诸经之血尽来附益,以经水行而门启不遑迅阖,诸经之血乘其隙而皆出也,但血既出矣,则成不足。
治法宜于补中温散之,不得曰后期者俱不足也。
方用温经摄血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一两,酒炒)川芎(五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柴胡(五分)五味子(三分)续断(一钱)肉桂(五分,去粗,研)水煎服。
《傅青主女科》治痛经方辨析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历代医家有虚实寒热之论,多以“不通而痛”与“不荣而痛”概括之。
《傅青主女科》则以主症立法。
将痛经分为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经水未来腹先痛,行经后少腹疼痛,经水将来脐下先痛,其临证实用指导明确。
又以脏腑立论,强调肝脾肾冲任为病的观点。
治则以痛经肝为先,肝调经自和及扶正祛邪的原则。
辨证立法明了,临床常可收到很好效果,现辨析如下,与同道共商之。
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忽来忽断者经行不畅也。
时痛时止者经脉瘀滞也。
傅氏云:“是肝气不舒也……妇人正当行经之时受风之吹,寒之袭,经水之道路为之闭塞。
”可见此症主因是肝气不舒,风寒侵袭。
症状:经水忽来忽断,少腹时有疼痛,甚则痛剧,经期寒热互作,类似感冒,伴头痛作呕,伴乳房胀痛,舌边红少苔,脉滑涩。
治宜补肝之血,解肝之郁,方以加味四物汤:当归15克,川芎9克,炒白芍15克,熟地30克,焦白术15克,丹皮9克,柴胡3克,元胡3克,甘草3克。
重用熟地以大补阴血,又妙在治风先和血,血和风自灭。
柴胡、白芍、丹皮以宣肝经之风郁,甘草、白术、元胡以利腰脐而和腹痛,入于表里之间,通于经络之内,辨治得法,临证效佳,此常见于原发性痛经。
经水未来腹先痛经行腹痛,痛在经前为热,为实,故傅氏云:“是热结而火不化也。
”实则是肝火太旺,“肝属木,其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不应,抑拂其气而痛生。
”此症属肝郁火旺之证。
症状:月经先期而至,血下紫黑块,烦躁易怒,所下经血自觉焚热,经前腹痛拒按,腹痛较甚,伴头痛,口苦口干,舌红少苔,脉左手寸关尺脉数有力。
治以宣郁通经汤:当归15克,炒白芍15克,丹皮15克,栀子9克,白芥子6克,柴胡3克,黄芩3克,香附3克,郁金3克,甘草3克。
泻肝之火用丹皮、栀子、黄芩,补肝之血用当归、白芍,解肝之郁用柴胡、郁金,利肝之气以香附、白芥子,加甘草以清热调和群药。
本症常见于妇科宫体炎、子宫内膜异位等炎症性痛经。
《傅青主女科》妊娠方妊娠恶阻(一)妇人怀娠之后,恶心呕吐,思酸解渴,见食憎恶,困倦欲卧,人皆曰妊娠恶阻也,谁知肝血太燥乎!夫妇人受妊,本于肾气之旺也,肾旺是以摄精,然肾一受精而成娠,则肾水生胎,不暇化润于五脏;而肝为肾之子,日食母气以舒,一日无津液之养,则肝气迫索,而肾水不能应,则肝益急,肝急则火动而逆也;肝气既逆,是以呕吐恶心之症生焉。
呕吐纵不至太甚,而其伤气则一也。
气既受伤,则肝血愈耗,世人用四物汤治胎前诸症者,正以其能生肝之血也。
然补肝以生血,未为不佳,但生血而不知生气,则脾胃衰微,不胜频呕,犹恐气虚则血不易生也。
故于平肝补血之中,加以健脾开胃之品,以生阳气,则气能生血,尤益胎气耳。
或疑气逆而用补气之药,不益助其逆乎!不知妊娠恶阻,其逆不甚,且逆是因虚而逆,非因邪而逆也。
因邪而逆者,助其气则逆增;因虚而逆者,补其气则逆转。
况补气於补血之中,则阴足以制阳,又何虑其增逆乎!宜用顺肝益气汤。
亦有肝郁气滞,胸膈膨闷,见食不恶,不能多食,虽系妊娠而非恶阻,宜分别治之。
后另有方。
人参(一两)当归(一两,酒洗)苏子(一两,炒,研)白术(三钱,土炒)茯苓(二钱)熟地(五钱,九蒸)白芍(三钱,酒炒)麦冬(三钱,去心)陈皮(三分)砂仁(一粒,烘,研)神曲(一钱,炒)水煎。
服一剂轻,二剂平,三剂全愈。
此方平肝则肝逆除,补肾则肝燥息,补气则血易生。
凡胎病而少带恶阻者,俱以此方投之无不安,最有益於胎妇,其功更胜於四物焉。
(方极效。
但苏子—两,疑是一钱之误。
然国初上元生人。
禀赋最壮。
或非用两不效。
今当下元,用一钱可也。
万不可用—两。
疏肝化滞汤:全当归(酒洗)六钱,杭芍(酒炒)三钱,党参(去芦)三钱、白扁豆(去皮)四钱,云苓二钱,香附(炒焦)二钱,砂仁(炒,研)钱半,条苹(炒焦)八分,神曲(炒焦)钱半。
广皮八分,薄荷六分,甘草五分。
水煎服。
)妊娠浮肿(二)妊妇有至五个月,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先两足肿,渐至遍身头面俱肿,人以为湿气便然也,谁知是脾肺气虚乎!夫妊娠虽有按月养胎之分,其实不可拘于月数,总以健脾补肺为大纲。
白带----完带汤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叁(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青带-----加减逍遥散茯苓(五钱),白芍(酒炒五钱),甘草(生用五钱),柴胡(一钱),陈皮(一钱),茵陈(三钱),栀子(三钱炒)。
黄带----易黄汤山药(一两炒),芡实(一两炒),黄柏(二钱盐木炒),车前子(一钱酒炒),白果(十枚碎)黑带----利火汤大黄(三钱),白术(五钱土炒),茯苓(三钱),车前子(三钱酒炒),王不留行(三钱),黄连(三钱),栀子(三钱炒),知母(二钱),石膏(五钱煅),刘寄奴(三钱)。
赤带----清肝止淋汤白芍(一两醋炒),当归(一两酒洗),生地(五钱酒炒),阿胶(三钱白面炒),粉丹皮(三钱),黄柏(二钱),牛膝(二钱),香附(一钱酒炒),红枣(十个),小黑豆(一两)。
经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经散丹皮(三钱),地骨皮(五钱),白芍(三钱酒炒),大熟地(三钱九蒸),青蒿(二钱),白茯苓(一钱),黄柏(五分盐水浸炒)经水先期火旺水亏----两地汤大生地(一两酒炒),元叁(一两),白芍药(五钱酒炒),麦冬肉(五钱),地骨皮(三钱),阿胶(三钱),经水後期----温经摄血汤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一两酒炒),川芎(五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柴胡(五分),五味子(三分),肉桂(五分去粗研),续断(一钱),经水前後无定期----定经汤兔丝子(一两酒炒),白芍(一两酒炒),当归(一两酒洗),大熟地(五钱九蒸),山药(五钱炒),白茯苓(三钱),芥穗(二钱炒黑),柴胡(五分)经水数月一行----助仙丹白茯苓(五钱),陈皮(五钱),白术(三钱土炒),白芍(三钱酒炒),山药(三钱炒),兔丝子(二钱酒炒),杜仲(一钱炒黑),甘草(一钱)年老经水复行----安老汤人叁(一两),黄(一两生用),大熟地(一两九蒸),白术(五钱土炒),当归(五钱酒洗),山萸(五钱蒸),阿胶(一钱蛤粉炒),黑芥穗(一钱),甘草(一钱),香附(五分酒炒),木耳炭(一钱)。
白带----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叁(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青带-----加减逍遥散
茯苓(五钱),白芍(酒炒五钱),甘草(生用五钱),柴胡(一钱),陈皮(一钱),茵陈(三钱),栀子(三钱炒)。
黄带----易黄汤
山药(一两炒),芡实(一两炒),黄柏(二钱盐木炒),车前子(一钱酒炒),白果(十枚碎)
黑带----利火汤
大黄(三钱),白术(五钱土炒),茯苓(三钱),车前子(三钱酒炒),王不留行(三钱),黄连(三钱),栀子(三钱炒),知母(二钱),石膏(五钱煅),刘寄奴(三钱)。
赤带----清肝止淋汤
白芍(一两醋炒),当归(一两酒洗),生地(五钱酒炒),阿胶(三钱白面炒),粉丹皮(三钱),黄柏(二钱),牛膝(二钱),香附(一钱酒炒),红枣(十个),小黑豆(一两)。
经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经散
丹皮(三钱),地骨皮(五钱),白芍(三钱酒炒),大熟地(三钱九蒸),青蒿(二钱),白茯苓(一钱),黄柏(五分盐水浸炒)
经水先期火旺水亏----两地汤
大生地(一两酒炒),元叁(一两),白芍药(五钱酒炒),麦冬肉(五钱),地骨皮(三钱),阿胶(三钱),
经水後期----温经摄血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一两酒炒),川芎(五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柴胡(五分),五味子(三分),肉桂(五分去粗研),续断(一钱),
经水前後无定期----定经汤
兔丝子(一两酒炒),白芍(一两酒炒),当归(一两酒洗),大熟地(五钱九蒸),山药(五钱炒),白茯苓(三钱),芥穗(二钱炒黑),柴胡(五分)
经水数月一行----助仙丹
白茯苓(五钱),陈皮(五钱),白术(三钱土炒),白芍(三钱酒炒),山药(三钱炒),兔丝子(二钱酒炒),杜仲(一钱炒黑),甘草(一钱)
年老经水复行----安老汤
人叁(一两),黄(一两生用),大熟地(一两九蒸),白术(五钱土炒),当归(五钱酒洗),山萸(五钱蒸),阿胶(一钱蛤粉炒),黑芥穗(一钱),甘草(一钱),香附(五分酒炒),木耳炭(一钱)。
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加味四物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五钱酒炒),当归(五钱酒洗),川芎(三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粉丹皮(三钱),元胡(一钱酒炒),甘草(一钱),柴胡(一钱)加荆芥穗炒黑一钱,尤妙。
经水未来腹先疼----宣郁通经汤
白芍(五钱酒炒),当归(五钱酒炒),丹皮(五钱),山栀子(三钱炒),白芥子(二钱炒研),柴胡(一钱),香附(一钱酒炒),川郁金(一钱醋炒),黄芩(一钱酒炒),生甘草(一钱)
行经後小腹疼痛----调肝汤
山药(五钱炒),阿胶(三钱白面炒),当归(三钱酒洗),白芍(三钱酒炒),山萸肉(三钱蒸熟),巴戟(一钱盐水浸),甘草(一钱)。
经前腹疼吐血----顺经汤
当归(五钱酒洗),大熟地(五钱九蒸),白芍(二钱酒炒),丹皮(五钱),白茯苓(三钱),沙叁(三钱),黑芥穗(三钱)。
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温脐化湿汤
白术(一两土炒),白茯苓(三钱),山药(五钱炒),巴戟肉(五钱盐水浸),扁豆炒捣(三钱),白果(十枚捣碎),建莲子(三十枚不去心)
经水过多----加减四物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三钱酒炒),当归(五钱酒洗),川芎(二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黑芥穗(三钱),山萸(三钱蒸),续断(一钱),甘草(一钱)
经前先泄水----健固汤
人叁(五钱),白茯苓(三钱),白术(一两土炒),巴戟(五钱盐水浸),薏苡仁(三钱炒)
经前大便血----顺经两安汤
当归(五钱酒洗),白芍(五钱酒炒),大熟地(五钱九蒸),山萸肉(二钱蒸),人叁(三钱),白术(五钱土炒),麦冬(五钱去心),黑芥穗(二钱),巴戟肉(一钱盐水浸),升麻(四分)
年未老经水断----益经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五钱炒),当归(五钱酒洗),白芍(三钱酒炒),生枣仁(三钱捣碎),丹皮(二钱),沙叁(三钱),柴胡(一钱),杜仲(一钱炒黑),人叁(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