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21
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1课时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形式A聚焦教材课前预习)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形式主要有三种:、、。
2.一种或几种物质叫做溶液。
3.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两部分,它们的质量关系是:_ __。
(1)溶质:。
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气体。
(2)溶剂:。
一般情况下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除了水以外,常用的溶剂还有等。
(3)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溶质是,是液体。
4.悬浊液是,如泥水、血液就是悬浊液。
5.乳浊液是,如油水、牛奶、肥皂水就是乳浊液。
6.悬浊液和乳浊液,而溶液是、稳定的。
B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7.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葡萄糖注射液B.冰水混合物C.泥水D.牛奶8.“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性;⑤稳定性。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⑤9.下列液体放置较长时间,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是()A.石灰乳B.生理盐水C.泥水D.墙体涂料10.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和水B.汽油和柴油C.碘和酒精D.植物油和水1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B.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C.组成溶液的溶质只能是固体或液体D.蔗糖水是溶液,原因是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中而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12.在①碘酒;②糖水;③4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A.①③B.②C.①②③D.②③④13.某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与水相比较,一定不会改变的是()A.沸点B.导电性C.颜色D.水分子的构成14.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如果把家庭中的①面粉;②白糖;③植物油;④高锰酸钾;⑤白酒;⑥牛奶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④⑤⑥D.全部15.小杰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让他挂青霉素盐水。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教案(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教学设计一、前期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节,属于物质科学领域。
教材先通过一个简单的活动让学生主要介绍了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再从物质的状态、种类介绍溶质溶剂,再介绍悬浊液、乳浊液、混合物的概念,溶液的特征,以及基本实验操作。
溶液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是在学习浮力之后,对物体浮沉状况的巩固和深入,也为后一节物质的溶解性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乐成一中八(3)班学生。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在生活中也已体会到物质在水中分散状况的相关知识,但学生对它们的了解还停留在直观表象,很少进一步作比较和判别。
对于溶解,学生印象较深的是固体在水中的溶解,而对气体和液体的溶解还缺乏系统整理和深入的思考。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能够从实验现象出发,归纳出结论来,这为本节课溶液概念的得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学生对于实验具有良好的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准确区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准确区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学会判断溶质、溶剂的方法2.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对照观察,能用分类的思想对分散状况进行简单分类,学会辨析溶液、悬浊液、乳浊液3.经历自主学习“药品的取用”过程,提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二)科学知识与技能1.掌握溶液的概念及特征2.了解溶液的组成、混合物的概念3.知道水是重要溶剂及其他常见的溶剂(三)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学习“药品的取用”,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2.学习衣服污渍用水难以除去而用其他溶剂可除去,感受科学的奥秘和神奇(四)STSE通过了解悬浊液、乳浊液在生活中的应用,认可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活引入询问学生喝豆浆味道太淡如何解决?预设:往其中加砂糖、食盐、酱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