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及组方规律初探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傅青主女科》荆芥运用规律初探标签:傅青主女科荆芥运用规律《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是一部很有影响,并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的妇科专著,其理法谨严,辨治详尽,遣药组方,颇多新意,确有独到之处。
其中对荆芥的应用更是匠心独运,配伍精当,用法巧妙,用量灵活。
笔者不揣冒昧,对其运用规律试作初探,以冀教正。
1经病《女科》认为, “经水出诸肾,而肝为肾之子”, “肝郁则肾亦郁, 肾郁则气必不宣, 前后之,或断或续,正肾之或通或闭耳”,因此用舒肝开郁之定经汤,使经水有一定之期,方中用炒芥穗配柴胡,以舒肝之气。
年老经水多来,乃为血崩之征兆。
《女科》认为老年“经不宜行而行者,乃肝不藏,脾不统之故”,治以“大补肝脾之气与血”,才能使经血得止,所用安老汤中黑荆芥伍阿胶、木耳炭以补血止血,同时黑荆芥又助香附调肝脾之气,使大队补气养血之品补而不滞,补中有疏,补中有调,同时亦达到补气摄血,补血止血,使经水自止的目的。
经前腹痛吐血, 乃肝气上逆所致。
《女科》谓: “反复颠倒,未免太伤肾气,必须于补肾之中,用顺气之法始为得当”,所用顺经汤中黑芥穗引血归经以止血, 且寓有顺气调肝以降逆之意。
加减四物汤与此同义,主治月经过多,至于方中的黑荆芥, 《女科》眉批云: “荆芥穗炭能引血归经,方妙极不可轻易加减”,并说: “四物汤乃补血之神品, 加白术、荆芥补中有利。
” 由此可见, 调经诸方中对荆芥的运用, 主要取其行气、调肝、止血之功。
2带下带下责之于湿。
《女科》曰: “带下俱是湿证”。
然治湿之法,有芳香化湿、淡渗利湿、苦寒燥湿之不同,而带病多由“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而成。
《女科》谓: “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多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营血以为经水, 反变成白滑之物”, 其治疗则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故在完带汤中用黑芥穗配柴胡以舒肝之气,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且“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于下克脾土”,并与陈皮等使“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
《傅青主女科》用药规律探析肖小惠【摘要】《傅青主女科》一书300多年来一直为临床所沿用.其用药颇具特色,别出心裁.其选药简约,重用君药;重视培土气血,顾护正气;巧用药对配伍,加强药物效能;而重视柔肝调肝,暖土健脾.【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2(027)006【总页数】2页(P1093-1094)【关键词】《傅青主女科》;用药规律【作者】肖小惠【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正文语种】中文傅青主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尤其擅长妇科,其代表作《傅青主女科》一书300多年来一直为临床所沿用。
其用药颇具特色,别出心裁。
现笔者试着对《傅青主女科》的用药规律做初步的探讨如下。
1 选药简约,重用君药《傅青主女科》载方共168首,所用药物103味。
纵观全书,细审各方,发现傅青主选药十分简约,每首方药味多是十二三味,少是五六味。
且重用君药,君药多数一至二两,少数五钱,余药一般一至三钱、或一至六分。
如“定经汤”中,以菟丝子、白芍、当归,各用1两为君药,只用两钱的荆芥做佐药,五分柴胡为使药。
又如妊妇临盆时,脚手先见之难产症,傅氏斡旋枢机而伸治节,诊断为产母气血亏损。
唯用“转天汤”救治。
人参、当归为君药,各用二两,大补气血,取效甚捷。
《女科·正产胞衣不下》用补中益气汤治之,该方用主药生黄芪1两大补其气,辅药人参三钱、当归五钱气血双补,佐药白术、莱菔子各五分,升麻、柴胡各三分,陈皮两分以升清降浊,使药甘草一分调和诸药。
这种于一方中药量轻重有度的变化,说明了傅氏制方构思巧妙而法度严谨,这也是方药发挥作用的关键。
《傅青主女科》方药简约,重用君药,效果显著。
正如郎尔诚在该书序中所说“随症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用药纯和,无一峻品,辨证详明,一目了然。
”2 重视调补气血,顾护正气缘妇人以血为本,且气为血帅,气血调和则五脏安和,气充沛,且经、孕、产、乳如常。
故傅青主治疗妇科病处处从调理气血着手。
山 西 中 医 2020年7月第36卷第7期 SHANXI J OF TCM July 2020 Vol .36 No .7·47·《傅青主女科》种子方用药特点研究王晓昕 陈玉珠 张 若摘要:目的:探讨傅氏种子十篇中药物的使用规律及特色。
方法:统计种子十篇所涉及的38味药的归经、平均使用剂量、使用频次、功效归类及炮制手段。
结果:使用频次位于前8的药物及平均使用剂量分别为白术 (平均剂量24.33 g)、人参 (9.86 g)、巴戟天 (27.00 g) 、茯苓 (12.00 g) 、当归 (11.25 g)、熟地黄 (25.00 g) 、白芍 (18.00 g)、肉桂 (4.00 g)。
将38味药物按照功效归类,其中补虚药使用频率为47.37% (补气药13.16%、补血药7.89%、补阳药13.16%、补阴药13.16%) ,收涩药13.16%,清热药10.53%,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及温里药使用频率均为5.26%,消食药2.63%。
将所有药物的归经进行统计,其中归肾经的药物频率为55.26%,归脾经52.63%,归肺经42.11%,归肝经42.11%,归胃经28.95%,归心经26.32%,归大肠经7.89%,归胆经、三焦经及小肠经的药物使用频率均为2.63%。
结论:傅氏种子篇中重视脏腑辨证,但以补肾为先,重视补益气血,但以补气为先,并常常配伍固涩药,并且药物的炮制、剂量、配伍均使用得当。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种子;用药分析中图分类号:R27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156 (2020) 07-0047-02作者简介:王晓昕,女,在读硕士研究生,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 610072) ;陈玉珠、张若,单位同第一作者。
·傅山医学研究·《傅青主女科》是由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学家傅山所著,书中种子篇共有10篇,分别是身瘦不孕、胸满不思食不孕、下部冰冷不孕、胸满少食不孕、少腹急迫不孕、嫉妒不孕、肥胖不孕、骨蒸夜热不孕、腰酸腹胀不孕、便涩腹胀足浮肿不孕,其中共用药物38味,现将傅氏种子篇中药物使用特点归纳并总结如下。
・60・WORLDCHINESEMEDICINEJanuary.2010,V01.5,No.1《傅青主女科》治崩用药特色雷国兆王勇(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四川省宣汉县东乡镇解放中路39号,636150)关键词崩影中医药疗法;傅青主《傅青主女科》治崩,有鲜明的特色,以阴虚火动、气血亏损、瘀血离经、摄生失养立论,丰富了崩证的病机学说。
我们参其精髓,略有所悟,分析归纳如下。
1阴虚火动,补阴止崩傅氏治崩,首以阴虚火动立论,指明导致血崩之热为虚火,他在《血崩昏暗》中指出:“人莫不谓火盛动血也。
然此火非实火,乃虚火耳”,此合《素问・阴阳别论》谓:“阴虚阳搏谓之崩。
”盖阴主精血,阳主气火,阴本涵阳,今阴不足则阳独胜,迫血妄行而成崩中。
他在《血海太热血崩》中说:“妇人有每行人道,经水即来,一如血崩,人以为胞胎有伤,触之以动其血也,谁知是子宫血海,因太热而不固乎!”此言“血海太热”,盖由冲为血海,若血海热盛,势必迫血妄行而成崩中漏下。
因其责之于“子宫大开,君相火动,以热招热,翕然齐动”,致脾失统摄,肝失固藏,血难止遏而大出,君相火动,即阴虚火动,临床属虚热型。
此为肝肾虚热的崩漏证,临床比较多见。
治疗上傅氏主张滋阴为主,清热为辅。
如“世人一见血崩,往往用止涩之品,虽亦能取效一时,但不用补阴之药,则虚火易于冲击,恐随止随发,以致经年累月不能痊愈者有之”,所以强调说:“是止崩之药,不可独用,必须于补阴之中行止崩之法。
”参研《傅青主女科》,止崩必用地黄。
其滋阴降火止崩的代表方清海丸,就是以熟地黄为主药,合玄参,以滋阴壮水,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佐以地骨皮清至阴之热,干桑叶滋肾敛血,沙参、石斛以滋水之上源而收降火之效,麦冬清心养阴,五味子益精以敛君相二火;更以牡丹皮直泻肝肾伏火,白术健脾摄血,山茱萸、白芍柔肝藏血,山药共补脾胃,龙骨收涩镇潜。
全方用药纯和,无一峻品,故云:“此方补阴而无浮动之虑,缩血而无寒凉之苦,日计不足,月计有余,潜移默夺,子宫清凉,而血海自固。
傅青主当归用药配伍规律的研究[转贴]傅青主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
傅氏擅长妇科,其著作《傅青主女科》自成书以来就被历代医家所推崇。
当归首载于《本经》,功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临床上被广泛地应用于经、带、胎、产各种妇科疾病。
《傅青主女科&S226;女科卷》所载80首方,其中用当归的方54首,占67.5﹪,这也体现了当归为“妇科圣药”的特点。
纵观全书,傅氏在运用当归时配伍构思精微,注重炮制、用量,对我们临证有重要的启发。
本文就傅氏当归的用药配伍规律做粗浅的探讨。
1.研究目的通过对《傅青主女科&S226;女科卷》含当归方剂的搜集、整理、统计分析,从配伍、炮制、用量等方面发掘并总结傅青主运用当归的规律与经验。
2.研究方法2.1资料收录《傅青主女科&S226;女科卷》(辽宁科技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含有当归的方剂。
2.2资料处理对其它药物在含当归方中出现频率以及当归的用量、炮制方法和药用部位进行统计。
结果均按频率由高至低排序。
3.结果3.1当归方用药频率前10位药物排序见表13.2炮制、用量、药用部位的统计结果见表2表1 与当归配伍使用频率前10位的药物药物名称使用次数用药频率(﹪)人参32 59.3白芍26 48.1白术26 48.1熟地23 42.6甘草19 35.2黄芪16 29.6丹皮16 29.6荆芥穗15 27.8川芎14 25.9茯苓14 25.9表2 当归应用的炮制、剂量特点项目频次频率(﹪)炮制酒洗48 88.9酒炒1 1.85不酒洗1 1.85未注明4 7.40剂量二两7 12.96一两21 38.9五钱17 31.5三钱9 16.74.讨论4.1常用配伍结构浅析方剂的作用决定于配伍。
通过配伍,可以控制药物功用的发挥方向,从而减少临床用药的随意性。
傅氏非常重视配伍,总结其运用当归的常用配伍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组。
4.1.1 当归配人参-补血固脱定元人参大补元气,当归温润补血,两药合用补气血而固脱定元。
总结一下傅青主的用药特点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傅山,明末清初人,原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又号朱衣道人。
山西阳曲(今太原市)人。
博通经史百家,工诗文书画,精于医药。
明亡后,高风亮节,隐居不出,康熙时,地方官曾强使之应博学鸿词科,不就而还。
相传傅氏擅长烹任,在阳曲自开“清和元”饭庄,以“头脑”菜最称佳肴,招揽四方顾客购食“清和元头脑”,以示抗清,可见其民族气节高尚。
他隐于医,在医学上有很高深造诣。
传世之作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
其中《男科》一书,流传不广。
《傅青主女科》及傅氏另一著作《产后编》均为妇产科重要文献,解放后合编印行。
近年来山西中医研究所发现《傅青主秘方》一本,得自道观,就文字及方剂组合看来,与《女科》如出一辙,其方用于临床,颇多效验,很可能是傅氏手笔。
需要指出由于《女科》与《辨证录》女科部分文字相同,对于傅氏著作历来争论很大,但医者“求其术之可用,无庸核其书之必真”,考定的问题留待医史专家去研究,这里不影响我们评价傅氏著作。
《女科》分上、下二卷,列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十门,共计八十症,八十三方。
合入《产后编》,还当增加四十二症。
全书先论后方,按条排列,文字通俗晓畅,为妇科必读之书。
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及医学家,《傅青主女科》最能反映其学术思想,影响最大,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傅山先生发明的太原名吃“头脑”是一服滋补良剂,有特定的剂量和深刻的药物配伍原理。
“头脑”其性偏温而升散,适合于体质偏寒之人,平素脾胃虚寒、畏寒喜暖者或产后营养缺乏奶水不足者最宜,适合于北方秋冬季节食用。
傅山(1607- 1684) , 字青主 , 明末清初山西阳曲人(今太原市)。
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及医学家。
傅山的医学著作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小儿科》、《傅青山男科》,其中《傅青主女科》最能反映其学术思想,影响最大。
124第14卷 第9期 2012 年 9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4 No. 9 Sep .,2012来看,都可将本病分析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其本,主要是肝肾不足,其中又以肾阴亏虚为甚。
其标,可以痰、郁作祟来解释。
因此,可将更年期综合征定位为本虚标实,其治则首当明辨缓急;急则侧重治标,以祛痰、解郁、降火为要;缓则着重治本,以滋肾清火徐图之。
◆参考文献[ 1 ] 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 M ]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73.[ 2 ] 朱震亨. 丹溪心法[ M ]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182.[ 3 ] 陆启滨. 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探源[ J ] .中医药学刊,2001,19 ( 2 ):139-140.[ 4 ] 谈勇,许小风,卢苏,等. 围绝经期综合征阴虚型患者发病与心理因素的临床研究[ J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 ( 3 ):145-147.[ 5 ] 辛意,王天芳,杜彩凤,等. 基于经验辨证的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 J ]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 ( 6 ):522-526.[ 6 ] 申春悌,朱雄华,常惠,等.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证标准的临床研究[ J ] .江苏中医药,2003,24 ( 11 ):12-15.[ 7 ] 常惠,陈启光,闵婕.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证现代化研究现场调研总结[ J ] .浙江中医杂志,2004 ( 3 ):100-103.[ 8 ] 李汉民. 辨证分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75例[ J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 ( 15 ):31.[ 9 ] 高章武. 浅谈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施治[ J ] .甘肃中医1994,7 ( 2 ):39.[ 10 ] 储水鑫. 从肾论治更年期综合征[ J ] .新中医,1981,13 ( 10 ):17.[ 11 ] 申春悌,朱雄华,常惠,等.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证标准的临床研究[ J ] .江苏中医药,2003,24 ( 11 ):12-15.[ 12 ] 鲁文珍.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治思路[ J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 ( 2 ):44.[ 13 ] 史爱国. 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J ] .光明中医,1996 ( 2 ):45.[ 14 ] 林永华,范华光. 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概况[ J ] .中医杂志,1984,25 ( 7 ):66.[ 15 ] 王俊青.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辨证论治[ J ] .陕西中医,1993,14 ( 1 ):41.[ 16 ] 钱丽旗. 姜坤从肝肾论治更年期综合征[ J ] .江苏中医,1997,18 ( 8 ):5.[ 17 ] 王桂生. 妇女绝经前后诸证从肝论治106例[ J ] .光明中医,1994,11 ( 5 ):22.[ 18 ] 程文. 绝经前后诸证发病机理与阴虚学说[ J ] .陕西中医,1994,15 ( 2 ):67.[ 19 ] 皮精英. 二仙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78例[ J ] .河南中医,2006,26 ( 10 ):73-74.[ 20 ] 李艺,何金森.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J ]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 ( 6 ):1046.[ 21 ] 侯丽光,及小双.稳心颗粒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42例[ J ]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 ( 1 ):120.[ 22 ] 陈华,孙卓君,徐莲薇,等.调补肝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体会[ J ]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 ( 4 ):654.[ 23 ]贾超,林敏,张静.点穴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症56例临床观察[ J ]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 ( 1 ):147.《傅青主女科》妊娠病辨证用药规律探析方圆1,韩延华2,史红敏1,韩延博2(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摘 要:《傅青主女科》是中医妇产科传世之专作,由清代医家傅山(字青主)所著,该书立法严谨灵活,组方精良,且不矜奇立异,疗效卓著,堪称妇科经典之作,是从事妇产科医务工作者的必读之物。
【doc】《傅青主女科》调经篇的治疗特色《傅青主女科》调经篇的治疗特色《傅青主女科》调经篇的治疗特色471002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嘉梅杨灵君关键词傅青主女科月经痛治肝法但仅"泄肝之火,而不解肝之郁,则热之标可《傅青主女科》一书为傅山所着.傅山,字青主,明末清初的着名医家,擅长妇科.《傅青主女科》一书为其代表着作.他的立论与用方和其它妇科书多有不同.在妇科病的辨治上独树一帜,为后世临床医家所推崇.纵观全书,各篇章对各种妇科疾病多从肝论治.月经病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以月经的期,量,色,质异常, 或伴随月经周期所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傅氏将崩漏除外的月经病均放在调经篇中, 并分为14个病证,认为月经病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血不足,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影响冲任所致,故其治疗以治肝为主.治肝又以补血养肝为主.下面分别作一浅述.1舒肝解郁法傅氏在调经中,屡用此法.如经水先后无定期,经水未来腹先痛,行经后少腹疼痛等证.均运用了这一治法:傅氏日:"妇人有经来断续,或前或后无定期,人以为气血之虚也,谁知是肝气之部结乎!" 肝藏血,主疏泄,如肝气部结,疏泄失常,气血逆乱.就会出现经期或前或后,量或多或少,故其治疗"舒肝之郁"以求治本.因"肝郁则肾亦郁矣;'肾部而气必不宣,故需肝肾同治.傅氏翩方定经汤"疏肝'肾之气,补肝肾之精,使肝'肾之气舒而精通,肝肾之精旺而水利,则经来如常.经水未来腹先疼,傅氏认为"是热极而火不化乎】夫肝属木,其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抑其气而疼生".一般均认为经前腹痛由寒盛所致,而傅氏则认为是由于肝郁化火,郁火内扰,血海不宁,血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腹痛难忍虽表现为热象, ?2001年1]月号?去,而热之本未除也".因其火是由于肝郁日久所化,故翩"宣郁通经汤"解肝郁,利肝气,降肝火,使肝气条达,血行通畅而腹痛自除. 经后腹痛,傅氏认为是由于肾水不足,水不生木,肝木克脾土,木土相争而致.故其"治法必须以舒肝气为主.而益之以补肾之昧,则水足而肝气益安,肝气安而逆气自顺".方用 "调肝汤"舒肝解郁滋'肾水,使水旺木达,气顺血行,自然腹痛可止.故傅氏说"此方平调肝气, 既能转逆气,又善止郁痛".2膜气降逆法这是调经篇用于治疗经前腹痛吐血之法. "妇人有经未行之前一二日,忽然腹疼而吐血, 人以为火热之极也,谁知是肝气之逆乎!"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血的升降运行,皆从乎气.气热则血热妄行,气逆则血逆而上溢.经前冲气较盛,血海满盈,冲脉又隶属于肝经,如肝气怫逆,气升血升,就会上溢而吐血.因吐血日久, 必伤肾气,故其治疗应顺气降逆,兼补肾水,使肝气条达,血循常道,用"顺经汤"治之. 3补血养肝法这是傅氏治疗月经病用得最多的一种治法.肝藏血,是冲脉之本,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流的作用.如肝血不足,乃肝体虚乏,必将影响肝用,就会出现多种月经病.傅氏认为由于"行经之际,腠理大开,适逢风之吹,寒之袭,则肝气为之闭塞,而经水之道路亦随之而俱闭".所以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经期感受风寒,肝气部闭,疏泄失常. 常规治疗应疏散风寒,但傅氏认为"治法宜补肝中之血.通其部而散其风,则病随手而效.所谓治风先治血,血和风自灭".方用"加味四物汤"从补血养肝着手,可谓独辟蹊径. ?463?蘸醋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16例234224安嫩省灵壁县高楼卫生院李洪权关键词乳腺炎醋按摩疗法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哺乳期妇女,尤4周.涂醋疗法主要其是初产妇,好发于产后3,流行于淮北地区民间,常用治各种疖疔,痈疽等初起者.我们取涂醋结台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满意.其法是取优质食醋150ml,置于瓦罐陶器内加热,待煮沸后滴人麻油3,5滴,改成文火. 使其继续保持沸腾,备用.用时嘱患者仰卧,裸露患乳,医者用右手蘸沸醋.因醋沸点低,不会太烫手,但蘸醋速度还是要求快.蘸后即在患乳上轻轻按摩,动作须轻柔,力量由轻到重,可先揪乳头数次,再沿乳房基底部向乳头方向按摩,直至醋被蘸完为止.然后医者用柔和的手法挤出积乳.尽可能将积乳挤净,然后用纱布蘸,3次为1疗程以此治疗温水洗净患乳.每日1次16例.均是年龄在22,29岁的初产妇,发病均在产后2,6周,病程均未超过3天.经治后均痊愈,乳房疼痛红肿均消失,全身无发热不适等症状经治1次者12例,2次者3例,3次者1例. 如治汪某某,25岁.初产妇.于产后3周出现乳房红肿,疼痛,有肿块,乳汁分泌不畅,哺乳时疼痛加剧{头痛,低热,胸闷不适已1天. 经予蘸醋按摩,并挤出积乳+当即感觉疼痛减轻,全身轻松.翌日诸症消失,1次即愈. 收藕日期2oo]一05—06经水过多,人以为血热有余之故,但傅氏却认为应根据伴随症状全面考虑,不可一概而论如伴"面色萎黄,身体倦息,而困乏愈甚者",就宜大补血而引之归经,制方"加减四物汤",补肝血,促肝用.经前大便下血,傅氏认为是由于心肾不交, 血无所摄,听其自便而走大肠所致.论其治疗, 傅氏不仅大补心肾,而且兼补肝本,因肝乃肾之子,心之母,补肝则肝气往来于心肾之间,上引心而下人于肾,下引肾而上人于心,使心肾相交,其病自愈.这是傅氏又一独到之处.制方 "顺经两安汤",以大补心肝肾三经. 年未老经水断,年老经水复行,这两种表现相反的月经病,傅氏均用补血养肝之法治之. 使血足,郁开,精通;血足肝有所藏,脾有所统而经断.可谓异病同治,各收其功. 不仅这5证,对调经篇中其它月经病的治疗,傅氏也不忘补肝血.四物汤是补血养肝的代表方,除加味四物汤,加减四物汤外,治经水 ?464?先期的清经散,两地汤,经水后期的温经摄血汤,经水先后无定期的定经汤,痛经的宣郁通经汤,调肝汤,经前腹疼吐血的顺经汤以及安老汤,顺经两安汤,益经汤等均含有四物汤的成份调经篇方剂中出现最多的药物是白芍,熟地,当归.由此可见调经重在洽肝,治肝重在补肝血,这是《傅青主女科》治法的一大特色月经病是妇女的多发病.妇女由于经孕产乳,敬伤于血,相对的血不足,气有余.而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故气血的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肝.另一方面,妇女最易受情志所伤.肝主情志,七情所伤,最易导致肝之病变,故有 "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治肝之法虽分为舒肝解郁法,顺气降逆法,补血养肝法,但3法常综台运用.只是各有侧重而已,不能截然分开而肝郁气滞,肝气上逆之形成主要在于"血少气多",所以傅氏调经重在调肝,调肝又重在补肝血,使肝血足,肝气达,经自调.收藕日期2001一o8一l3浙江中医杂志?。
《傅青主女科》调经方药,分析用药规律。
《傅青主女科》调经方药,分析用药规律。
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对用药频次、药物功效及气味归经进行统计。
结果功效以益气助阳、滋阴养血为主,分别占到用药总数的26.6%和23.4%;四气以温性药物最多,占到用药总数的45.4%;五味以甘味药最多,占到用药总数的41.9%;归经以归肝脾肾经的药物最多,分别占到用药总数的27.4%、26.3%、17.2%。
结论傅山先生在调经的治疗中肝、脾、肾三脏同补;"用药纯和,无一峻品"。
...《傅青主女科》中方剂的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傅青主女科》全书方剂,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 算法、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结果:《傅青主女科》全书方剂154首,使用药物频次≥30次的药物有9味,其中药物归经频率最高为脾经,药物四气频率最高为温性,五味频率最高为甘味。
获得高频药物组合有10个,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2条药物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2个,新处方6首。
结论:《傅青主女科》重视调养气血,强调肝脾肾三脏,兼以调理心肺。
探讨《傅青主女科·血崩》中8首治崩方剂(含愈后调理方剂1首,下同)的用药规律及治崩思想。
方法:通过对《傅青主女科·血崩》中8首治崩方剂用药选择及用药剂量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总结傅山先生治疗妇人血崩的规律与经验。
结果:治崩8首方剂共使用药物33种,所使用药物频率前10位依次为炒白术、当归、熟地黄、人参、山萸肉、牡丹皮、黄芪、三七、桑叶、五味子,所使用药物剂量总量前10位依次为炒白术、熟地黄、白芍、桑叶、玄参、山萸肉、牡丹皮、山药、麦冬、地骨皮。
结论:傅山先生治疗妇人血崩,充分重视腰脐于妇人之特殊地位,并重视补益气血、滋阴以止崩。
用药多以药性平和之品,处方精简,重视固护脾肾,兼顾先天及后天,值得后世深入学习。
.探讨《傅青主女科·种子》中10首种子方剂的用药规律及单方药量。
《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及组方规律初探《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及组方规律初探本课题采用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传统研究方法,对《傅青主女科》及其同时代相关著作进行整理,对《女科》中较具代表的白芍、柴胡、白术、巴戟天、附子、续断、五味子、元参、荆芥穗、车前子、天花粉等11味药物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傅氏对此11味药的用药模式(包含功用、剂量与配伍),此外对于傅青主调理肝脾肾的方剂进行分析,总结出调肾、调肝、调脾胃的组方规律。
《女科》治肝必用白芍,亦用于补心、助收脱、助滋阴药入肝肾。
平肝时剂量最多可用达一两,与补血药配伍时,其剂量约三到五钱。
肝血不足,芍、归同用以养肝血:肾水不足,则配以地、萸;肝郁而克脾土,佐以红枣或参、术、草以健脾:郁甚加用小剂量柴胡或香附以开郁;兼有气郁并出血者加用小剂量郁金:肝郁化火,则惯用丹皮、生地、栀子、黄芩等清肝。
本研究分类归纳出《女科》柴胡的四个功用:1.开郁;2.提气;3.与补精血药及温下焦命门药同用,补散同用,以散血寒;4.引药入肝肾以泻火;而柴胡均用小剂量一钱以内,且肝郁而肾水相对不足时较为少用。
白术不仅是用来健脾,而能利腰脐之气,进而调理全身气机,并兼治与腰脐相关联的带脉、胞胎与任督疾病,《女科》以补药(大剂量的白术)做通用(利腰脐之气)为其重要的学术特色。
参、术相配为《女科》补气的基本药对,而与熟地相配以燥润调和,兼益先后二天,本文并探讨不同体质下,白术、熟地的不同使用比例。
在温阳药的使用方面,《女科》应用巴戟天做为温心肾之阳的主药,多用以温心肾以助脾胃,次则助胞胎、带脉、膀胱,本研究并同时探讨其相关配伍与使用剂量。
《女科》应用附子以温肾阳为本,且常用小剂量,本研究探讨附子几种不同的功用与配伍剂量。
续断在《女科》中使用的病机偏于与血病有关,多用于血虚、失血后,而兼有血脉受损。
小剂量五味子的运用,既能添益肾水、又可滋补肺金,而能避免其过于收敛与易动龙雷之火的害处。
傅氏用大剂量的玄参,以微寒药滋阴降火,于部分方剂中,取代需要用到性大寒的药物如知母、黄柏、石膏。
《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及组方规律初探
本课题采用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传统研究方法,对《傅青主女科》及其同时代相关著作进行整理,对《女科》中较具代表的白芍、柴胡、白术、巴戟天、附子、续断、五味子、元参、荆芥穗、车前子、天花粉等11味药物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傅氏对此11味药的用药模式(包含功用、剂量与配伍),此外对于傅青主调理肝脾肾的方剂进行分析,总结出调肾、调肝、调脾胃的组方规律。
《女科》治肝必用白芍,亦用于补心、助收脱、助滋阴药入肝肾。
平肝时剂量最多可用达一两,与补血药配伍时,其剂量约三到五钱。
肝血不足,芍、归同用以养肝血:肾水不足,则配以地、萸;肝郁而克脾土,佐以红枣或参、术、草以健脾:郁甚加用小剂量柴胡或香附以开郁;兼有气郁并出血者加用小剂量郁金:肝郁化火,则惯用丹皮、生地、栀子、黄芩等清肝。
本研究分类归纳出《女科》柴胡的四个功用:1.开郁;2.提气;3.与补精血药及温下焦命门药同用,补散同用,以散血寒;4.引药入肝肾以泻火;而柴胡均用小剂量一钱以内,且肝郁而肾水相对不足时较为少用。
白术不仅是用来健脾,而能利腰脐之气,进而调理全身气机,并兼治与腰脐相关联的带脉、胞胎与任督疾病,《女科》以补药(大剂量的白术)做通用(利腰脐之气)为其重要的学术特色。
参、术相配为《女科》补气的基本药对,而与熟地相配以燥润调和,兼益先后二天,本文并探讨不同体质下,白术、熟地的不同使用比例。
在温阳药的使用方面,《女科》应用巴戟天做为温心肾之阳的主药,多用以温心肾以助脾胃,次则助胞胎、带脉、膀胱,本研究并同时探讨其相关配伍与使用剂量。
《女科》应用附子以温肾阳为本,且常用小剂量,本研究探讨附子几种不同的功用与配伍剂量。
续断在《女科》中使用的病机偏于与血病有关,多用于血虚、失血后,而兼有血脉受损。
小剂量五味子的运用,既能添益肾水、又可滋补肺金,而能避免其过于收敛与易动龙雷之火的害处。
傅氏用大剂量的玄参,以微寒药滋阴降火,于部分方剂中,取代需要用到性大寒的药物如知母、黄柏、石膏。
本研究归纳出《女科》中荆芥穗四个功用,为升散郁气、通经络、化瘀血、引血归经,并探讨不同剂量时的运用。
依照使用剂量的不同,车前子存在着利水与泻火两种作用。
天花粉多用于妊娠期,并归纳整理出三种作用,补虚安中、消痰降气和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本研究分析《女科》中具代表性的七个调肾方,归纳出傅氏调肾时或有补其母,或有益其子,或滋其源等不同方法,但皆重视各脏腑间的互动平衡。
本研究同时归纳整理了补精药物的选用与剂量,并归纳出傅氏大剂量的使用补肾精药的规律与重水补水的组方理念。
而产后失血过多,出现阴阳两虚,若欲温阳,仍须顾及阴弱的矛盾,而于阴中求阳,避免温阳而动火之弊。
调肝法的组方规律以半肝养血为主轴,特色为大剂量的芍、归配伍,稍佐极微量的柴胡(1:20)以解肝郁,或用小量香附、薄荷,并以肝肾同源为理论基础,配合以补精药熟地、山萸、山药,本研究发现,肝郁时用山药的频次比山萸多;肝木郁则克牌土,故需配以健脾胃药,如白术、山药、人参等,健脾药的使用可以缓本土之不和,再则可以助运化以增强对补肾药的吸收与助阴精疏布,而且可以调和重用平肝养血药后气血间的平衡。
治疗肝火傅氏常用黄芩、山栀、丹皮等,《女科》中对于湿热的探讨较少,仅有加减逍遥散中用了山栀、茯苓、茵陈以清湿热而止青带下。
此外针对症状施以少量佐药的治疗,也是傅氏的组方规律特色之一,如胁肋闷痛用枳壳,肝郁经痛用延胡索,肝不藏血而导致出血用三七、荆芥炭、木耳炭、姜炭等,或用郁金理血止血,若遇妊娠需要调肝,则以养胞胎气血为主,而平肝养血为次。
傅氏补脾胃之气多用参、术,而按气虚程度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比例与配伍,如黄芪、山药;若脾虚因于心肾火衰,则于补脾的同时补心包、命门之火,一般用巴戟天、覆盆子,而妊娠期改用肉桂与极小量附子,与微温的山茱萸、续断、枸杞子、菟丝子;脾虚兼有湿邪而出现泄泻,则配合茯苓、薏苡仁以利湿,脾虚而气血下陷则在补气血的同时配合微量升提药如升麻、柴胡之类以升提气血;因色欲过甚而伤及肾精,则配以熟地、山萸、枸杞等补精药,傅氏的组方,以调脾胃为中心,不同兼挟症状而有不同配伍,依照不同时期的体质特色而有不同的用药,其灵活的组方用药,围绕人体气血阴阳虚实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变化,对临床妇科调脾胃时的用药,留给后人启发而值得进一步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