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带下病处方用药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182.81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傅青主女科》治疗产后缺乳
黄亦曼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3(032)029
【摘要】产后缺乳是产后常见病,西医在这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而祖国医学却有着独特的优势.《傅青主女科》中对产后缺乳有着深入分析,笔者以其方结合临床,灵活运用,效果显著.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两方面分析傅青主治疗产后缺乳的经验,并结合临床谈谈自己的用药体会.
【总页数】2页(P119-120)
【作者】黄亦曼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22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43
【相关文献】
1.《傅青主女科》方治疗产后缺乳体会
2.《傅青主女科》产后缺乳浅析及感悟
3.傅青主女科二方加减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疗效观察
4.《傅青主女科·调经篇》治疗思想浅析
5.从傅青主女科治疗未老经水断浅析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治疗思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洪秀珍:《傅青主女科》完带汤】洪秀珍,女,陕西洛南人,师承于商洛郭氏经方流派第四代传人郭池,从医近40年,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显著,深受广大患者推崇。
笔者有幸随其临证学习,获益良多,见其将完带汤加味治疗内、妇、皮肤、男科等多种疾病,遂留意收集其所治验案,加以总结分析。
《傅青主女科》完带汤,方由:土炒白术一两,炒山药一两,人参二钱,酒炒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制苍术三钱,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组成。
(注:一两约合今30克,一钱约合今3克,一分约合今0.3克)。
主治妇人带下病。
后世医家多以本方作为妇人带下病主方,无论寒热虚实,均可加减运用。
若带下清稀偏寒者,可加鹿角霜、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以温固;若带下量大者,加白果、海螵蛸、芡实、金樱子等以收涩;若色黄偏热者,加土茯苓、金刚藤、黄柏、苦参等以清利湿热。
带下病黄褐斑李某,女,32岁,职员。
2019年1月23日初诊,主诉带下色淡黄量多3月余,伴经前少腹胀痛,经来淋漓难尽,腰痛,手足逆冷,夜寐梦多,观其面色萎黄,两颊黄褐斑散发,舌暗苔白,脉细缓。
诊断:带下病,证属肝郁脾虚,浊湿下注;治宜健脾祛湿,疏肝行气,方选完带汤加味。
处方: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甘草6克,陈皮6克,苍术10克,山药15克,车前子10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荆芥6克,鹿角霜10克,海螵蛸15克。
14剂,颗粒剂,日两次,开水冲服。
2月23日复诊,诉上症略缓,带下量减,但两颊色斑未淡,于上方去海螵蛸,加玫瑰花10克、白芷10克。
14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温服。
3月13日复诊诉,经前腹痛减轻,手足逆冷亦有改善,舌脉同前,于上方去玫瑰花、白芷,加牡蛎15克、肉桂5克、牛膝10克、防风10克。
14剂,煎服法同上。
后以完带汤增损2月,带下止,面色红润有光泽,经来通畅。
按:黄带一证,《诸病源候论》谓:“脾脏之色黄,带下黄者,是脾脏虚损,故带下而挟黄色。
”验于病家,面色萎黄,带下色淡而量大,当属脾虚无疑。
·中医中药·基于《傅青主女科·带下》“治未病”思想探讨带下病的中医防治孙薇丽郭彩霞毛宇楠DOI :10.3969/j.issn.0253⁃9926.2020.21.03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81774356);山西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2019036)作者单位:030024太原,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带下病临床表现为带下的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如增多、有味;或呈豆腐渣样、或呈黄色水样等),并伴随局部或全身症状(如外阴瘙痒、腰酸、乏力、下腹酸胀等不适感)。
带下病可见于现代医学中的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卵巢早衰、闭经、不孕、妇科肿瘤等病[1]。
带下一证,在临床极为常见多发,古人有“十女九带”之说。
现代流行病学发现,已婚育龄妇女带下病患病率为30.69%,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完全,反复发作,缠绵或加重,则可能导致不孕等,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2]。
《傅青主女科》是清代傅山所著的一部妇科经典,是中医妇科辨证论治的重要思想来源。
傅山在《女科》中列带下5类,制方5首,傅氏以五色论带,将带下病分为白、青、黄、黑、赤五种类型,详论病因病机、五色带证候以及治法,同时将五行、经络和脏腑等学说应用于带下病的辨证。
其带下病方剂中的所有理法方药,不拘于古,辨证施治独具一格,其用药随证多变但精简,为带下病的现代治疗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辨治思想。
《女科》中包含诸多经典的中医理念,傅青主在讨论疾病证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疾病的预防,其“治未病”理论贯穿经、带、胎、产、乳各病[3]。
“治未病”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素问》,其中提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后世诸多医家又对这一思想做出较大的继承与发展[4]。
本文就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来探析《傅青主女科·带下》辨治特色中的治未病思想,给带下病的现代防治以启发。
员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指人体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疾病的发生。
《傅青主女科》调经用药特点浅析
南淑玲
【期刊名称】《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7(48)12
【摘要】《傅青主女科》为明末清初傅山所著,是一部颇有临床价值的妇产科专书。
该书论述简要,说理透彻,选药组方平中见奇。
《傅青主女科》方药在清代广为流传,对妇科临床的影响,迄今不衰。
恰如祁尔诚所云:“谈症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用药纯和,无一峻品,辨证详明,一目了然。
”岳美中教授也曾说:“读傅氏书须知最大创造发明处就在他的方剂。
这是他几十年研究医学,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万勿忽略。
”
【总页数】2页(P1140-1141)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用药特点;明末清初;产科专书;临床价值;选药组方;妇科临床;岳美中
【作者】南淑玲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R969.3
【相关文献】
1.《傅青主女科》调经用药规律探析 [J], 杨文斌;姚宪民;马世民
2.《傅青主女科》调经用药规律探析 [J], 李庆忠
3.《傅青主女科》治疗不孕症的用药特点浅析 [J], 王艳;尤昭玲
4.基于系统论浅析《傅青主女科》调经方剂用药配伍规律 [J], 吴晓丹;张林;白晶;孙丽英;杨勇
5.浅析《傅青主女科》中黄芪的组方用药特点 [J], 姚丽娜;张建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傅青主女科》带下白带下(一)夫带下俱是湿症。
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
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始病。
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
带脉无力,则难以提系,必然胎胞不固,故曰带弱则胎易坠,带伤则胎不牢。
然而带脉之伤,非独跌闪挫气已也,或行房而放纵,或饮酒而颠狂,虽无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则气不能化经水,而反变为带病矣。
故病带着,惟尼僧,寡妇,出嫁之女多有之,而在室女则少也。
况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
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
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於地中,则地气自升腾於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方用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白芍(五钱,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水煎服。
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全愈。
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内,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
至於补脾而兼以补胃者,由里以及表也。
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青带下(二)妇人有带下而色青者,甚则绿如绿豆汁,稠粘不断,其气腥臭,所谓青带也。
夫青带乃肝经之湿热。
肝属木,木色属青,带下流如绿豆汁,明明是肝木之病矣。
但肝木最喜水润,湿亦水之积,似湿非肝木之所恶,何以竟成青带之症?不知水为肝木之所喜,而湿实肝木之所恶,以湿为土之气故也。
以所恶者合之所喜必有违者矣。
肝之性既违,则肝之气必逆。
气欲上升,而湿下带青欲下降,两相牵掣,以停住于中焦之间,而走于带脉,遂从阴器而出。
其色青绿者,正以其乘肝木之气化也。
浅析《傅青主女科种子篇》之尤重脾肾
《傅青主女科种子篇》是明代傅青主所撰的一本专门讲述妇科疾病的医学著作。
其中的“种子篇”主要讲述了妇女生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如不孕、流产、难产等,以及如何通过中药治疗来调理女性生殖系统。
在《傅青主女科种子篇》中,可以看到傅青主对虚寒症候和脾肾的重视。
他认为如果女性出现了虚寒症候,往往会直接影响到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他主张要通过中药来滋养脾肾,从而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促使生殖系统的功能得到恢复。
具体来说,傅青主认为,脾主运化,肾主生殖,两者密切相关。
如果脾肾功能不够健康,必然会影响到女性的生殖健康。
因此,他提出了一些滋补脾肾的中药方剂。
比如,他推荐了桂枝茯苓丸、六君子丸、归脾大丸等方剂,这些方剂包括了多种滋补脾肾的药材,可以有效改善女性的虚寒症候,使生殖系统得到调理。
除了脾肾之外,傅青主还特别重视女性的气血调理。
他认为,气血不足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
因此,他提出了一些调理气血的方剂,如四物汤、人参归脾汤等。
这些方剂可以有效促进女性的气血流通,从而达到调节女性内分泌的效果。
可以看出,《傅青主女科种子篇》重视的是调理女性内分泌平衡,从而通过中药来调节生殖系统的功能。
而其中的关键在于滋补脾肾,保证脾肾能够健康地运转,为女性的生殖健康提供支持。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重脾肾的健康,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生活习惯来保障身体的健康。
医籍探析试析《傅青主女科》治妇科病当从肝论治刘玉兰1,尤昭玲2(1.湖南中医学院2002级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07; 2.湖南中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07)摘 要:从补血养肝,疏肝理气,肝肾同治三个方面,浅析《傅青主女科》治疗妇科病着重从肝论治特点。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妇科病;以肝论治中图分类号:R27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06(2003)05-0000-01作者简介:刘玉兰(1975-),女,湖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妇产科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3-05-12 傅青主,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擅长妇科,《傅青主女科》一书为其代表著作。
自问世以来备受中医界推崇,对中医妇科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在妇科病论治中,尤擅长从肝论治。
全书共有条文78条,其中与肝有关的达26条,共有处方83首,治肝方剂约20余首,笔者将其在《傅青主女科》中从肝论治妇科病的特色简析如下。
1 妇科病与补血养肝傅氏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藏血,是冲脉之本,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流的作用,且女子一生以血为用,由于经、孕、产、乳,数伤于血,相对的血不足,气有余,而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因而妇科诸疾主要表现为肝的气血不平衡,从而治疗重在补血养肝,使肝血足,肝气达,以促肝用。
在治疗妇科诸疾中,傅氏总不忘补养肝血,常以四物汤作基础方,灵活加减化裁,多用白芍、熟地黄、当归以补养肝血。
如在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一症中,傅氏指出“夫肝属木而藏血,最恶习者,风寒也,妇人当行经之际,腠理大开,适逢风之吹,寒之袭,则肝气为之闭塞,而经水之道路亦随之而俱闭”。
其常规治疗应疏散风寒,但傅氏认为应“宜补肝中之血,通其郁而散其风,则病随手而效”。
方用加味四物汤以补血养肝,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和风自灭”;又在赤带一症中指出“带脉通于肾,而肾气通于肝,妇人忧思伤脾,又加郁怒伤肝,肝经郁火内炽,下克脾土,脾不能运化,而致湿热之气,蕴于带脉之间,而肝不藏血,亦渗于带脉之内”。
【doc】《傅青主女科》调经方法浅识《傅青主女科》调经方法浅识13108系结石,泌尿系感染,肾结核,肾肿瘤及其他可以引起尿检异常的疾病,最后诊断为妊娠合并隐匿性肾炎.经治疗月余, 尿检异常无改变,而再转回本院治疗.诊时证见:面色萎黄, 神疲气短,肢倦乏力,口淡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浮无力.尿检:蛋白(++),红细胞(+),管型(0,2).按妊娠合并隐匿性肾炎处理,西医药采用对症,支持疗法,避免使用损肾伤胎药物.中医辨证,属脾气虚弱证候,选用健脾益气方药,投予四君子汤加味:黄芪30g,淮山15g,茯苓15g,党参 15g,白术15g,陈皮5g,苏叶12g,炙甘草5g,每日I剂,连服 15剂,呕恶止,胃纳转佳.诸证好转.尿复查.蛋白(+), 红细胞(3,5).守方加减化裁,续服2O余剂,食欲大增,诸证消失,尿检正常;继续以上方化裁,加入当归,川杜仲,续断,菟丝子,桑寄生等养血补肾安胎之品,调治2个月.妊娠满41周,顺产1子,随诊至今已7年,病未复发. 例2:林某,23岁,外市人.1997年3月因发热,咽痛,跟脸轻度浮肿就诊.尿检:红细胞(++),蛋白(+),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经用青霉素控制感染及对症治疗,2周后诸症消失,但尿检红细胞及尿蛋白持续不退,屡医未愈,历时己一年余.后到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肾功能无异常,血压正常,亦无其他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型),治疗20天尿检异常无改变,而远道到本院求治.证见:头晕目眩,口干心烦,手足心热,腰酸腿软,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当时病人己停经40天.尿检:红细胞(+), 蛋白(+),妊娠试验:阳性.诊断为妊娠合并隐匿性肾炎.同样用西医药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中医辩证属肾阴亏虚证,选用滋阴补肾方药治疗,投予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15g, 茯苓15g,山萸肉lOg,淮山15g,丹皮lOg,泽泻15g,女贞子 12g,沙参15g,麦冬15g,每日一剂,连服l5剂,尿检:红细胞 (3,5),蛋白(一),守上方加减化栽,加入当归,川杜仲,续断,桑寄生,旱莲草等药以养血安胎,继续服药月余,诸证消失.尿检正常.嘱再服六味地黄丸1个月巩固疗效.妊娠40 周.顺产1女.满月后嘱再服六味地黄丸2个月,随访3年, 病未复发.2讨论隐匿性肾炎是肾小球肾炎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好发于青少年及成人,症状,体征隐伏,极易漏诊.本病病情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3年11厨总第79期轻,病程长,往往迁延不愈,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部分病例可自愈,但亦有部分病例常因外感或病灶感染而恶化,久之, 可并发高血压,最后发展为肾功能不全而危及生命.对本病,目前西医药尚无特殊有效治疗方法.诊治本病,如采取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部分病例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1隐匿性肾炎的诊断隐匿性肾炎以无症状的镜下血尿,蛋白尿为临床特点.主要诊断依据为:(1)屡发性或持续性镜下血尿,合并感染时,血尿加重,偶发肉眼血尿;(2)尿蛋白>0.2g/24h,但一般不超过1.5g/24h(定性+,+++); (3)血压正常,肾功能良好,无其他明显临床症状;(4)排除泌尿系感染,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尿检异常.文中2例病人均符合隐匿性肾炎诊断,其中例1是在做尿妊娠试验时意外发现的,因此,笔者认为,凡是青少年及成年病人,都不可忽略尿常规检查,如发现尿检异常,有红细胞尿蛋白,而无其他临床症状及体征,都应疑及隐匿性肾炎, 要作进一步排查,以免误诊或漏诊.2.2隐匿性肾炎的治疗(1)西医药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处理原则是:?预防和控制感染,本病常因外感发热或病灶感染而加重,应及时应用毒霉素控制;?对症治疗,避免使用损肾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本病无确切疗效,且副作用多,毒性大,不宜应用.对本病, 笔者认为应采用中西医结合,以中医辩证施治为主的治疗方法.(2)中医辩证施治:隐匿性肾炎,因病程冗长,"久病伤正",故多数病例以正虚为主,虚多实少,表现为脾气虚弱或肾阴亏虚之证.治疗当以扶正补虚固本为主,若挟杂邪实证候,则佐以祛邪.但应掌握补虚勿留邪,祛邪勿伤正的原则, 勿用大辛大热,大苦大寒之方药,以免伤正或留邪,遵循这个原则,对这两个妊娠合并隐匿性肾炎病例,采用健脾益气,滋阴补肾的四君子汤及六味地黄汤进行治疗.两方药物药性温柔平和,属平补方剂,加减化裁应用,功效显着,再佐以当归,杜仲,续断,菟丝子,女贞子,桑寄生,旱莲草等药,既能健脾益气,滋阴补肾,又能养血安胎,病人又能合作,坚持服药治疗.两人终行好运,不但能正常生儿育女,而且还奏培元固本之效,邪去正安之功,最后获得痊愈.《傅青主女科》调经方法浅识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来舟镇卫生院(353004)游祖旺关键词傅青主女科调经认识与实践傅山(公元1607,1684年),字青主,号公他,明末清初医学家,书画家,在医学上的成就以擅长女科着称.其代表作《傅青主女科》由于方法奇妙,疗效卓着,为许多临床工作者所崇尚.解放初期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肖龙友在谈到中医流派时说:"余无所谓派也,不过于傅青主,陈修园,徐灵胎诸人略为心折而已."说明傅青主的医学具有高明之处.本人就《傅青主女科》调经篇的学习作一认识和应用上的探讨, 以与同道互参.1经水非"血水",其本于肾,治当补肾为要肾为经之本源.《内经》日: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此明确"天癸"与"月事"的关系.陈自明在解释天癸时说:"天,谓之天真之气降;癸,谓壬癸,水名,故云天癸也."j傅青主在其女科中反复强调内经之旨,指出: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经原非血也,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中,是至阴之精而有至阳之气,故其色赤红似血,而实非血,所以谓之天癸."J这对经水本源的明确认识,确定了补肾调肾是调经的第一要法.而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五脏盛乃能泻.故调经多需补其肾精.因此傅氏调经十五方中,用补肾强精药之方达十四处之多.如经水先期是火有余而水不足,或肾中水火太旺,治当清火滋水或滋水佐以清热;经水后期是血寒而肾气不化,治当补肾媛血温经;经水先后无定期是肝郁致肾亦郁,治当补肝肾而舒肝郁;经水数月一行是嗜欲损天之人脾肾损伤,经前大便下血是心肾不交等等,各证都不离于肾,甚至在经前腹痛吐血而应平肝降逆的顺经汤中,也强调必须于补肾之中用顺气之法始为得当.用药方面,熟地,菟丝,淮山,山萸,杜仲,巴戟这些补肾药品几乎方华临床tt学缉究杂志2Q0主厘墨茎2塑方必有,而特别注重熟地,量也较大,多者用一两(30克),少者也用至五钱(15克).有许多方中是两三种补.肾药同时用,以达到补.肾强精,肾强则经源旺的作用.这是傅青主先生调经方法之特点之一.2脏腑相关,经络相联,谨守病机,才能调偏救弊人身气血相关,阴阳相应,脏腑经络各相关联.月经不调亦是一样, 其病变与脏腑经络息息相关.傅氏对这一关系的认识特别深入到位,其对月经失调的病机分析往往阐人思所不至,发人想所不到.例如在辨治经前大便下血一证时,认定是心.肾不交,经流于大肠,"夫大肠与行经之路,各有分别,何以能人乎其中?不知胞胎之系,上通心而下通肾,心肾不交,则胞胎之血,两无所归,而心.肾二经之气,不来照摄,听其自便,所以血不走小肠而走大肠也.……故必大补其心与肾,使心.肾之气交,而胞胎之气自不散,则大肠之血自不妄行,而经自顺矣."L3J因此用大补心肝.肾,使心.肾足而交通的顺经两安汤, 二剂大肠血止,而经从前阴出矣.又有经水先后无定期是肝气郁结一证的辨法同样令人佩服:"夫经水出诸.肾,而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也郁矣-..…?殊不知子母关切,子病而母必有顾复之情,肝郁而.肾不无缱绻之谊,肝气之或开或闭,即.肾气之或去或留,相因而致".-4J如此等等,这种寻根求源的辨证方法贯穿着整个篇章.其各证病机的分辨,都能提纲挈领, 精详剔透.加之极富经验的巧妙的组方用药方法,故能调偏救弊,随手而效."盖妇人之经最难调,苟不分别细微,用药鲜克有效."L5J研读傅氏女科,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师长在耳傍谆谆教导,给人以思路清晰,茅塞顿开的感觉.其深入探究病机,理法丝丝人扣的风格,确为医林一帜,这亦傅氏高明之处和特色之一.3用药轻重有制,不损天然之气血,是为调经大法傅氏在组方用药上,精练考究,手法奇特.补不足,泻有余,调偏弊, 都全面周到.尤其是重视补泻同用,于补中泻之,大大发扬了《内经》"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之旨,于女科特别实用.如治疗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之证,用加减四物汤,证因行经之际,腠理大开,适逢风之吹寒之袭致肝气闭 l3l09塞,而经水之道亦随之俱闭.方用大剂量的四物:熟地一两, 当归,白芍各五钱,川芎三钱,小量的驱风之品:柴胡一钱,再辅以白术,丹皮,元胡,甘草以健脾疏郁,所谓"治风先治血, 血和风自灭".真是论证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更有典型者如治经水后期的温经摄血汤,方中熟地,白芍各用一两,而肉桂,柴胡各只五分,佐以较大剂量的白术,川芎 (各五钱),小量的续断(一钱),五味子(三分),组成一方,实现大补肝,肾,脾之精与血,加肉桂以散其寒,柴胡以舒其郁, 是补中有散,而散不耗气,补中有泄,而泄不损阴的疗效.综观该篇所制之方,轻重分明,巧妙贴切,且药性平和,平淡无奇而见大功力,以达到"不损天然之气血,便是调经之大法"-6J的至高境界.这又是医林的一大榜样.4遵法应用,方灵效捷.精练实用,值得效法傅青主女科方法为许多临床医生所喜用,其用药平和,方灵效捷,遵法应用,确实疗效卓着.笔者就临床实践效例试举如下: 王某,女,42岁.2001年3月就诊.诉痛经2年.每于月经来后第2,3天发生少腹连小腹疼痛,呈阵发加剧性疼痛,并较为剧烈,经常影响休息和工作.伴腰酸,时有血块, 经期常稍稍延后2,4天.曾多次就诊于多处医院,做过多次妇科及B超等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用过多种中,西药,病症时轻时重,2年不能痊愈.刻下为经行第2天, 经痛如前.诊之脉弦而尺虚,舌苔少而稍薄黄.临诊分析: 证为行经后少腹痛,病机为.肾水亏虚,水不生木,木土相争, 气逆而作疼.遵傅氏治行经后少腹痛法与调肝汤:山药15 克(炒),当归10克(酒洗),白芍10克(酒炒),山萸肉10克, 盐巴戟3克,阿胶10克(烊化),甘草3克,四剂.服后经痛停止.嘱下月行经时再诊.复诊:此次行经较准时,已基本不疼,腰酸亦少.再处上方五剂,联系随访半年未再发. 参考文献1.《妇女良方》校注补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 2,3,4,5,6.《傅青主女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7,25,26,16, 17.15.i8五苓散加味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25例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北城中心卫生院(653101)马丽华李保贵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中医药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由衣原体和支原体引起,通过性交传染,侵犯泌尿生殖器的一类疾病.据统计在我国发病率不断上升,加上抗生素的不规则应用,耐药现象越来越多,治疗效果不佳且疗程长.我科门诊自2001年1月至2002年 12月统计完整资料25例病例,运用中医药五苓散随症加减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25例患者均为皮肤科门诊,其中17例患者有非婚性生活史,8例配偶性病史,7例淋病史.单纯性尿道炎18例,并发付睾炎3例,前列腺炎4例.年龄19至 55岁,平均26(?5)岁,病程25天,150天,平均41.3天. 25例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如尿道口刺痒,轻重不等的尿痛,烧灼感,或晨起尿道口有脓膜形成,或裤裆污秽.病原体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者8例,解脲脲原体阳性12例,沙眼衣原体与解脲脲原体双重感染者5例.以上病例皆做 PCR检测淋球菌阴性,并排除念株球菌感染,滴虫感染. 2治疗方法治疗以中医药五苓散为基础方,健脾利湿,解毒祛浊,温阳化气为法则.药物组成:茯苓20g,猪苓10g,白术15g,桂枝10g,泽泻15g,白茅根15g,木通15g,牛膝10g,黄芪15g.以上药冷水浸泡30分钟,再煎沸后分3次服,每日1 剂,6天为一疗程.加减法;湿重加萆解20g,苦参30g;热重者加生地30g,丹皮10g,紫草15g;肝经火旺者加龙胆草10g, 栀子10g;阳虚者加鹿角霜30g,桂枝剂量加重至30g;脾虚者加山药20g,苡仁30g.3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为症状体征消失,病原体检测阴性; 显效为病情明显好转,病原体检测阴性,但症状体征有1项未完全恢复;有效为病情好转,病原体检测阳性;无效为用药一疗程后病情未见好转或加重.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的百分数合并计算.4治疗结果服药时间最短一疗程,最长四疗程,25例患者治愈12例,占48%;显效8例,占32%;好转4例,占16%;无。
《傅青主女科》调肝法方药研究《傅青主女科》调肝法方药研究《傅青主女科》是清代名医傅山的代表著作,约成书于十七世纪。
该书对妇科经、带、胎、产常见病症都有精辟论述,且言简意赅,处方用药精练,配伍严谨,最能体现作者学术思想。
它是傅山善于思辨,不袭成言,对医学经典融汇贯通的结果。
本书总结了傅山在妇科方面的医学成就,为中医妇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几百年来,一直是中医妇科中重要的著作之一。
本文从调肝法及调肝方药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以揭示傅氏调肝方法及方药配伍特点。
在“调肝”方法方面,傅氏受《素问》、《金匮》、《万氏女科》等影响,注重女科疾病以治肝为本。
既继承前人经验,又对补肝疏肝法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有独到之处。
重视肝的功能失调在女科致病的广泛性,《女科》中肝的功能失调涉及病种近30种,因此强调女科疾病“调肝”为先。
然其调肝又重视以养为调,并强调肝、脾、肾互调,乃为治本之“调肝”法。
在“调肝”方药方面,本文对《女科》调肝方药特点进行了分析。
从傅氏《女科》涉及调肝法方剂的各类调肝药物(补血养肝、理气疏肝、活血调肝、清肝泻火)使用频数构成比比较、常用药对配伍使用频次比较,及典型方剂养血药与疏肝药用量比较等,总结出“以养为主,以疏为辅”的配伍方法;在对傅氏《女科》变通生化汤治疗28种病证、变通四物汤治疗11种病证、变通逍遥散治疗7种病证等的研究中,探究其师古而不泥古的制方思想和特色。
中文提要6-7英文提要7-9前言9-10傅山生平及《女科》简介10-12调肝法概述12-151 调肝治法的理论基础12-141.1 肝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121.2 肝为调节“血海”蓄溢的枢机121.3 肝郁气滞为妇科病的主因之一12-142 调肝方法概要14-152.1 调肝方法的实质142.2 调肝方法综述14-15《女科》调肝法方药研究15-291 《女科》调肝方例析15-191.1 疏肝解郁法方剂15-171.2 顺气降逆法方剂171.3 清肝泻火法方剂171.4 补血养肝法方剂17-181.5 抑木扶土法方剂181.6 滋水涵木法方剂18-192 《女科》调肝药使用频率统计19-213 《女科》调肝方常用调肝药对选析21-253.1 疏养同用药对21-233.2 相须柔肝药对233.3 活血调肝药对23-243.4 相使疏肝药对24-253.5 疏清同用药对254 《女科》对调肝古方的灵活运用25-294.1 变通四物汤25-264.2 变通生化汤26-274.3 变通逍遥散27-284.4 变通当归补血汤28-29讨论29-331 《女科》调肝治法探析29-301.1 “调肝”承于前人,独创新意291.2 “调肝”不忘养血,疏补并进291.3 调肝”不忘益肾,乙癸同源29-301.4 “调肝”不忘健脾,土木相安302 《女科》调肝方药特点分析30-332.1 柔中寓疏,主次分明30-312.2 巧配药对,有机组合312.3 善用风药,畅达肝气312.4 善用古方,灵活变通31-33结语33-34致谢34-35 参考文献35-36。
傅青主女科,加味当归补血汤,治老妇血崩
本案是以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一书中治老年血崩的加味当归补血汤为主加减。
原方为“当归(酒洗)一两,黄芪(生用)一两,三七根末三钱,桑叶十四片。
水煎服。
二剂而少止,四剂不再发。
夫补血汤乃气血两补之神剂,三七根乃止血之圣药,加入桑叶者,所以滋肾之阴,又有收敛之妙耳。
用此方以止其暂时之漏,实有奇功,而不可责其永远之绩者,以补精之味尚少”。
此案取牡丹皮、栀子、生地黄凉血散血,黄芪、当归固气生血,三七(云南白药主要成分即为三七,且服用方便)止血活血,桑叶清肝降火,生地榆、白头翁、生贯众清热止血,乃有效偏方。
全方清热凉血,补气敛血,药中病机,故而收到应手即效。
《傅青主女科》,有治老妇血崩方,试之甚效。
其方用生黄芪一两,当归一两(酒洗),桑叶十四片,三七末三钱(药汁送下)水煎服,二剂血止,四剂不再发。
若觉热者,用此方宜加生地两许。
◆中年崩漏多郁瘀
妇女生育之后,尤其中年时期,烦劳事多,情志易伤,肝郁气结,每于经期、产后,余血未尽,血瘀停滞,冲任受损,导致瘀血不去,新血难以归经,于是病成崩漏。
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时多时少,血色紫暗有块,少腹痛,或有乳房胀痛,口苦咽干,胸脘郁闷不舒,头昏,肢体乏力等;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脉象沉弦。
治宜升、疏、化、止。
为什么你用“完带汤”却治不好白带?导读:你的“完带汤”和傅青主的“完带汤”是一样的吗?1傅青主完带汤方义浅见傅青主认为“带下俱是湿证,而以带名者,乃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
《傅青主女科》之完带汤,为土炒白术一两,炒山药一两,人参二钱,酒炒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制苍术三钱,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谓用“水煎服,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全愈。
”接着说:“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
至于补脾而兼以补胃者,由里以及表也,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方中白术、山药、人参、甘草补益脾气,二术健脾燥湿,白芍、柴胡、陈皮舒肝解郁,理气开提,车前子利水除湿,黑芥穗入血分,祛风渗湿。
如此方解,看似简明,然后人用之,实未得傅氏心法。
观目前临床运用本方,10味药中,用量重者不过10克(三钱)上下,用量轻者总在6克(二钱)上下,只根据病情以加减药味,往往忽视原方药量轻重悬殊的特点,因而取效不显,反责傅氏“四剂止,六剂则白带全愈”为言过其实。
浅见以为完带汤中药品用量的比例是取效的关键。
白术、山药各一两,共约60克,陈皮、芥穗各五分、柴胡六分,合约5克。
可见健脾除湿药量须高过理气开提药量20倍,才合傅氏“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的要义。
补脾胃之气而曰“大”,大即量大而任重,白术与山药是也;佐以舒肝之品而曰“稍”,稍者,略微也,略微舒发肝气,柴胡、黑芥、陈皮是也。
在大补的基础上微予升提,始得脾气健、湿气消,病症完而带下断。
其余五味,则分别为臣、使之用,与君药相辅相成。
我治带下证习用完带汤,视其兼黄、兼赤而化裁之,并遵循傅氏用药分量的比例,投多获效。
2治带组药经验谈傅青主说:“带下俱是湿证”,从广义上讲是指因患处湿润而非干性疾病。
浅析《傅青主女科种子篇》之尤重脾肾《傅青主女科种子篇》是一部罕见的中医经典著作,其对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其中尤其强调了对脾肾的重视,认为脾肾是妇科疾病的核心所在。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傅青主女科种子篇》中对脾肾的重要性进行浅析,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中医对脾肾的重视与治疗实践。
我们来看一下《傅青主女科种子篇》中对脾肾的认识。
在这部经典著作中,对脾肾的描述可以概括为脾主运化,肾主藏精。
脾肾是人体的基础,它们对于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妇科疾病中,脾肾的功能紊乱往往会导致月经失调、不孕不育、崩漏带下等症状的发生。
《傅青主女科种子篇》中强调了对脾肾的重视,在治疗妇科疾病时要时刻注意脾肾的调养和强化。
《傅青主女科种子篇》中还提出了针对脾肾功能失调的治疗方法。
在经典著作中,提到了一些药物、食疗和针灸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调养脾肾,改善妇科疾病的症状。
在药物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包括黄芪、熟地、当归等,这些药物对于调养脾肾有着显著的效果;在食疗方面,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核桃、黑芝麻等,来增强脾肾的功能;在针灸方面,通过刺激相关的穴位,可以达到调理脾肾的目的。
这些治疗方法都是以调养脾肾为核心,来改善妇科疾病的症状,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应用的。
《傅青主女科种子篇》中还介绍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调理方法,以帮助女性朋友们健康地维护脾肾功能。
建议女性朋友们多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等不良习惯,这些都对于保护脾肾有着积极的作用。
也建议女性朋友们保持心情愉快,放松心情,调整情绪,避免情绪过于紧张和烦躁,这些都有利于脾肾的功能调理和维护。
《傅青主女科种子篇》非常重视对脾肾功能的调养和治疗,在妇科疾病的防治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脾肾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对于女性来说更是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对脾肾的保护和调理,从而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傅青主女科种子篇》对脾肾的重视是非常全面和深入的。
浅析《傅青主女科种子篇》之尤重脾肾《傅青主女科种子篇》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傅青主》中的一篇,该书按经络而治的理念,系统地介绍了妇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而《傅青主女科种子篇》则是该书中的一个章节,主要探讨脾肾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本篇首先提到了脾肾的重要作用。
脾主运化水谷,肾藏精气,两者在妇科疾病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脾肾的功能失调会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在月经失调中,脾肾功能不足会导致气血运化不畅,从而影响月经的正常排出。
在妇科炎症中,脾肾失调也能使病程延长和治疗困难。
本篇接着介绍了调理脾肾的方法。
脾肾阳虚的治疗主要以补益为主。
通过食补、药补、气补等方法来恢复脾肾阳气的功能,从而改善相关的妇科疾病。
脾肾阳虚导致的月经不调可以通过补益脾肾阳气来调理。
本篇还提到了调理脾肾阴虚的方法。
脾肾阴虚会导致妇科疾病中的阴虚火旺、阴脱、虚热等症状。
治疗上主要从滋阴降火、益肾生阴的角度入手。
通过中药的滋阴补肾来调节脾肾的阴虚状态,从而改善相应的妇科疾病。
在调理脾肾的过程中,本篇还强调了调理中的合理饮食。
脾肾的调理不能仅仅依靠药物治疗,合理的饮食同样重要。
改善脾肾功能需要正确的饮食习惯,比如要避免生冷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一些滋补的食物,如黑豆、黑木耳、枸杞子等。
《傅青主女科种子篇》强调了脾肾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调理脾肾的具体方法。
通过补益脾肾阳气和滋阴补肾,改善脾肾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妇科疾病,同时也强调了合理的饮食对脾肾调理的重要性。
这为我们治疗妇科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10月第31卷第5期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2019 Yol. 31 No. 5浅析《傅青主女科》血崩辨治特色★方平惠1:230031)程红(1.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230031;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摘要:通过对《傅青主女科》血崩7篇及“调经篇”年老经水复行、“小产篇”行房小产、“产后篇”产后血崩等内容的学习,分析其辨证方法及遣方用药特点。
傅氏治疗血崩,注重辨别虚实,尤重肝脾肾三脏。
遣方用药注重气血,尤重视补气。
同时强调节欲保身,未病先防。
10篇血崩论治、11首自拟方,足以看出傅氏治疗血崩经验颇丰,见解独到,值得后世临证鉴行。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血崩;辨证论治;虚实;气血;傅山中图分类号:R271.12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eatment of Caving in FU Qing - zhu NvkeFANG Ping-hui1,CHENG Hong21. Anhui University o f Chinese Medicine,Hefei230031, China;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 f A nhui University o f Chinese Medicine 9Hefei230031, China.Abstract: To analysis of Fu Qing^ method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escription medicatio by study? the content such as seven articles on hemorrhagic collapse,M Tiaojing Chapter" ofold menstrual water resumption," Postpartum Chapter"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so on in FU Qing — zhu Nvke. FU Qing - zhu paid attention to distinguishing between deficiency and deficiency, especially the liver, spleen and kidney in treatment of hemodialysis. FU Qing - zhu emphasized Qi - blood especially invigorating Qi in his prescription and also heemphasized abstinence to protect oneself,preventing without disease. It is easy to find that FU Qing - zhu* *s rich experience and unique view in treatment Metrorrhagia from ten articles on the treatment of hemorrhagic collapse and eleven self —made prescriptions and it is worth using for reference for the later generations.Key words :FU Qing- zhu Nvke; Metrorrhagia ; Deficiency and Excess, Qi and Blood ; FU Shan《傅青主女科》是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傅山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