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42例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小青龙汤治过敏性鼻炎案
林左,女,40 ,2022-11-03初诊
每年秋冬换季时好发鼻炎。
鼻塞,鼻涕多如清水样,并倒流入气道。
晨起喷嚏不断,近来伴有咽痛。
舌淡苔白,脉浮细弦。
在他医处已就诊服“清热化痰、宣通鼻窍”药一周无效。
患者遇寒而作,鼻塞、喷嚏、脉浮考虑病在表。
而鼻涕多如流水,倒灌入气道,舌苔白、脉弦,提示里有饮。
此外邪里饮。
辨太阳太阴合病。
初诊予:麻黄10g 桂枝10g 赤芍10g 五味子5g 干姜5g 细辛5g 姜半夏9g 炙甘草5g 桔梗10g,3剂。
为防麻黄兴奋,嘱早、午服用。
11-06二诊,鼻涕明显有减少,仍有鼻塞,晨起喷嚏较多。
日间基本无喷嚏。
舌脉如前。
予原方加大麻黄为15g,并加白芷。
4剂。
4日后患者再来复诊,诉鼻塞,晨起打喷嚏均有改善。
麻黄量虽大亦无出汗及心悸症状。
但实在不能能耐受中药之味,是否有成药可以代替。
嘱其预防感冒,自行网购或者找人代做小青龙汤丸剂服用。
此案鼻炎属外邪里饮,故解表化饮。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其治法。
浅谈矢数道明应用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过敏性鼻炎是以发作性喷嚏、流涕和鼻堵为主要症状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
常在花粉、螨虫、动物毛、冷空气等刺激下诱发。
日本汉方医学大师矢数道明矢数道明(1905-2002),日本著名汉方学家,他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首选小青龙汤,并认为小青龙汤不仅能治愈过敏性鼻炎的严重发作,而且为体质改善也发挥了作用。
其用药思路是抓住了水饮的病机,他认为过敏性鼻炎每次发作时会有大量鼻涕分泌而出,这是一种水饮外溢的溢饮表现。
其实应用经方医学理论去解释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原理则更容易理解,小青龙汤外能散风寒,里能化水饮。
所以其所治为外寒里饮之证,过敏性鼻炎常表现为怕风冷或异味、发作时鼻痒、咽痒、眼痒,这可以认为是外有表邪;其发作时喷嚏连连并分泌大量鼻涕流出,这可以理解为水饮外溢,所以符合外寒里饮的病机。
笔者近年来根据矢数道明经验,使用小青龙汤治疗几十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取得良好疗效,但在使用时有所变通。
比如大部分患者直接口服中成药小青龙颗粒,一般当天就能见效,绝大部分患者三天内症状可以完全消失,症状完全消失后再巩固服用三天,然后根据脾虚或阳虚情况应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或金匮肾气丸善后一个月。
通常来讲,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是淡白色或者苍白色的,这可以看作是寒饮的一种表现,但有少部分患者的鼻黏膜充血水肿呈红色,这可以看作是水饮化热的表现,在治疗时就不能单用小青龙汤,应该是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如果不愿意喝汤药的患者也可以服用小青龙颗粒加藿胆丸,以充小青龙加石膏汤之义,也有良效。
分享笔者治验一例如下:女,40岁,2020.2.10初诊过敏性鼻炎病史十余年,平素间断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控制发作,停药即发,患者每于风冷、异味、晨起时即鼻痒发作、喷嚏连连、涕泪交加,约十余个喷嚏后缓解,基本每日均有发作,冬春严重,夏秋减轻,平素怕风、怕冷;现症:鼻黏膜苍白水肿、手足不温、面色萎黄、记忆力下降、头晕头沉、食欲欠佳、舌淡苔白,脉弱。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42例运用【摘要】目的:分析过敏性鼻炎疾病特点,评价中药小青龙汤加味治疗的优势。
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2018年12月-2019年6月诊治的过敏性鼻炎疾病患者(n=84),以随机法分为氯雷他定片治疗的对照组(n=42)、小青龙汤加味治疗的研究组(n=42)。
比较2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
结果: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
组间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研究组过敏性鼻炎患者积分更少P<0.05。
结论:对比西药治疗,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促进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提升治疗效果,可以将其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
【关键词】:小青龙汤过敏性鼻炎治疗效果症状体征氯雷他定片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典型疾病,患者有流鼻涕、打喷嚏以及鼻塞等症状表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且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中过敏性鼻炎属“鼻鼽”范畴,多为戾气侵袭、风寒侵袭等因素所致,治愈困难。
关于此疾病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以药物治疗控制和改善病情为主,鉴于中药治疗各类疾病取得的优势,本文就我院过敏性鼻炎患者为例进行中药、西药治疗效果比较。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为耳鼻喉科患者,经检查确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时间选自2018年12月-2019年6月,共84例。
纳入标准:(1)患者意识清楚,配合能力好;(2)药物治疗方案耐受、无禁忌;(3)伦理委员会审核。
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疾病患者;(2)研究药物禁忌症患者;(3)拒绝参与或患有精神疾病丧失配合能力患者。
进行84例患者分组治疗,对照组42例、研究组42例。
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20-55岁,平均(35.50±5.60)岁;病程1-15年,平均(6.50±3.50)年。
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21例;年龄18-53岁,平均(35.30±6.30)岁;病程2-16年,平均(6.80±3.60)年。
中医中药164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分析王小娟甘肃省平凉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 甘肃省平凉市 744000【摘 要】目的:研究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儿9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
给予对照组开瑞坦糖浆治疗,给予研究组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复发率。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74.47%(P<0.05);研究组复发率2.13%明显低于对照组19.15%(P<0.05)。
结论:采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显著,且复发率较低,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小青龙汤加味;小儿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过敏性鼻炎又名变态反应性鼻炎,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塞、打喷嚏、鼻痒、流清涕等。
该病发病率为8%~20%,而在儿童中发病率高达30%[1],并且逐年上升。
小儿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多数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及生存质量。
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以控制感染、抗炎抗过敏为原则,多使用抗生素、抗组织胺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开瑞坦糖浆是常用药物,对小儿过敏性鼻炎有一定效果,但疗效欠佳。
《伤寒论》中记载:小青龙汤对小儿过敏性鼻炎有治疗作用[2]。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小青龙汤和开瑞坦糖浆两种药物分别对47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实施治疗干预,观察对比两者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儿9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
研究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2~13岁,平均(5.28±1.46)岁。
对照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2~12岁,平均(5.34±1.29)岁。
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开瑞坦糖浆治疗。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肺心病、过敏性鼻炎、肺纤维化)1.肺源性心脏病张某,男,72 岁。
患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咳喘 20 余年,每逢冬春季节受凉时发作,2 周前又因气候变化,感寒后咳喘加重。
入院时恶寒发热,喘息,憋气,夜间加重,甚则不能平卧,咳嗽咯痰,双下肢水肿。
查体温 38.2℃,呼吸 25 次/ min,心率 117 次/min,血压 135/ 80mmHg,双肺满布干湿哕音,胸部 CT 示两肺炎症,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并心脏增大。
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硬化,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右室内径 23mm,右室流出道 33mm。
诊断为肺心病,肺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 级。
给予抗感染、化痰、平喘、利尿、吸氧等治疗1周后肺感染有所缓解,但仍喘息、憋气,活动后加重,咯大量白色泡沫痰,乏力,面色及口唇紫暗,纳呆脘痞,双下肢水肿,舌淡苔白滑,脉滑数。
中医诊断喘证一寒饮郁肺证。
用小青龙汤加味。
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 10g,五味子 10g,干姜 10g,细辛 6g,半夏 10g,冬瓜仁 30g,厚朴 15g,苏子 10g,葶苈子 10g,茯苓 15g。
4 剂后喘憋症状缓解,上方减五味子、干姜、细辛,加黄芪 15g,丹参 15g,当归 10g。
水煎服,日 1剂。
服 5 剂后诸症皆除,生活自如。
按:肺心病属中医“喘证”、“痰饮” 、“水肿” 等范畴。
肺心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
素有痰饮,复感外邪引动内饮,逆而犯肺,致饮邪束肺,肺气壅塞,故喘咳不得卧;肺失宣降,输布失司,故面浮肢肿。
治用小青龙汤宣肺化饮,温阳利水,加厚朴、苏子宽胸降气,葶苈子、茯苓、冬瓜仁活血强心、利尿消肿,后期加黄芪、丹参、当归益气活血养血,终获良效。
2.过敏性鼻炎郝某,女,57 岁。
患过敏性鼻炎 20 余年,每遇粉尘、毛发、冷热空气刺激反复发作。
1年前外感后出现咳嗽、咯痰、喘息、憋气。
曾服肺力咳、地红霉素、阿斯美,病情缓解,之后反复发作,间断到多家医院就诊,予中药汤剂、阿斯美、顺尔宁口服不缓解,后加用舒利迭规律吸人,吸入后可缓解。
小青龙汤病脉证治治疗过敏性鼻炎小青龙汤病脉证治治疗过敏性鼻炎张智杰小青龙汤组成: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甘草,五味子,半夏。
按照我们病脉证治的观点,小青龙汤里面有麻黄和桂枝,所以是太阳病的处方,需要脉有力才能直接用。
经过临床大量验证,小青龙汤对过敏性鼻炎有很好的疗效,下面就讲一下临床上具体该怎么用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主要是鼻子痒,打喷嚏,流清水鼻涕。
情况一:病人鼻子痒,打喷嚏,流清水鼻涕,怕冷,怕风,脉有力,就可以直接用小青龙汤治疗。
病:太阳病。
脉:脉有力。
证:怕冷,怕风,鼻子痒,打喷嚏,流清水鼻涕。
治:小青龙汤。
下面讲一些伴有其他症状的情况:情况二:在情况一的基础上,病人又嗓子疼,口渴,烦躁,用小青龙汤加石膏。
这三个额外的症状只要出现一个,就需要加石膏,可以随意组合。
情况三:在情况一的基础上,病人又出汗特别多,用小青龙汤去麻黄。
情况四:在情况一的基础上,病人舌苔水滑,用小青龙汤加茯苓。
情况五:病人鼻子痒,打喷嚏,流清水鼻涕,怕冷,怕风,一只手脉有力,一只手脉无力,这个时候说明病人是虚实夹杂,根据虚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加减。
如果病人是阳虚,用小青龙汤加附子;气虚,用小青龙汤加黄芪;阳虚又气虚,用小青龙汤加附子加黄芪。
情况六:病人鼻子痒,打喷嚏,流清水鼻涕,怕冷,怕风,两只手都脉无力,这个时候不用小青龙汤了,直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也就是脉无力的过敏性鼻炎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情况七:在情况一的基础上,如果病人又容易感冒,用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
情况八:在情况一的基础上,如果病人又喘,也就是病人又有了过敏性哮喘,用小青龙汤加杏仁。
当然,这只是列举了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些情况,小青龙汤运用的一条辨证指征就是痒和流清水,脉有力。
这里的痒可以是鼻子痒,也可以是嗓子痒,眼痒也可以。
太阳病的指征有头痛,就是头上有表证,我们讲过,痒就代表有表证,在这个基础上,脖子以上的任意地方痒都可以是小青龙汤的痒。
小方子,大作用,我用小青龙汤加减,给患者治过敏性鼻炎,患者一开始并不相信,结果却让他佩服的五体投地经常能看到分享的医案下有人评论“这不就是某某中成药吗”“为什么不写用量?”等等质疑的评论。
首先,中医调理讲究的是辩证施治,随症加减,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辩证,君臣佐使的讲究也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成药,有些人吃了管用,有些人不管用的原因之一。
相信很多读者对中医并没有什么深入了解,网络一样,现实也是一样。
前段时间医馆就来了一位汪姓患者,28岁,刚进门我就知道他是什么问题。
因为他进门就一直在擤鼻涕。
“医生啊,我这鼻炎好几年了,今年更严重了,喷嚏打个不停,流清鼻涕,偶尔还会鼻塞。
”患者说完还打了几个喷嚏我问:“鼻子是不是很痒,是不是遇冷就会频繁发作?”患者回答:“鼻子很痒,经常想抠,吹冷风就打喷嚏,还特别容易感冒。
”据我观察后发现,患者面色淡白,鼻粘膜灰暗水肿;观其舌,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细紧。
【辩证分析】:肺经寒实,营卫不和,引起喷嚏不断,遇冷加重;肺宣降失调,无法正常正常输布津气导致鼻粘膜灰暗水肿;肺气虚引起内寒,所以冷风,容易感冒,面色淡白,舌淡,脉细紧。
需以温肺散寒,化饮止流之方治之。
于是我拟方:麻黄、白芍药、细辛、干姜、法夏、五味子、炙甘草、桂枝、黄芪、党参患者看后,反问道:“这不和小青龙颗粒的方子差不多吗?我试过了,效果不大!”我说:“用方组成类似,可剂量是有很大区别的,随诊加减,辩证施治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你的问题。
”患者听后半信半疑地拿着药回去了。
患者服用5剂后复诊,见其面色红润,舌质正常,并叙述:“鼻塞明显好转,即使吹了冷风,打喷嚏的频率也降低了,就是鼻子还比较痒,清鼻涕还比较多。
”针对患者复诊的症状,根据上方加减化裁加入全蝎、煅牡蛎,续服5剂。
后随访得知,已无不适症状。
并感叹:“原来这么简单的方子,只需要辩证施治,针对每个人的情况加减化裁,就能有这么好的效果!”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方子麻黄味甘辛温,为发散之主药,表不解,应发散之,故以麻黄为君药;桂枝味辛热,甘草味甘平,辛甘化阳,助君药发表散寒,所以为臣药;芍药味酸性微寒,五味子味酸性温,用白芍药、五味子为佐,以敛肺止咳平喘;干姜、细辛味辛性热,半夏味辛性温,可散寒饮逆气收,同为使药;上方共奏,可散寒饮逆气收,温肺散寒,化饮止流;寒水散,津液通行,此症则解。
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鼻炎女同事,38岁,体型微胖,肤色白,脸色较苍白,有哮喘史。
今年5月中下旬,气温反常,她的过敏性鼻炎又犯了。
鼻塞不通气,清鼻涕一直不停的淌,不擤鼻子的话,鼻涕就会淌到嘴里,滴到地上!那几天的冷笑话是这样说的:荠菜吃完了,樱花也看完了,短袖也穿完了,秋裤又套上了,今天羽绒衣也穿上了,棉裤也穿上了,听说东北下雪了,是不是要过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我全洗了!好不容易熬过冬天,差点冻死在春天!同事痛苦不堪,一大早就向我求救,要求开方。
我辨为小青龙汤证,书方如下:麻黄1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干姜15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姜半夏15克,炙甘草6克。
同事拿着方子去抓药,结果,去了几家,要么缺麻黄,要么缺细辛,第二天上午才抓上中药。
但是,她特别信任我,所以,一直坚持抓中药,忍着痛苦而未服用西药。
第二天中午,她熬了小青龙汤喝了,感觉身上热乎乎的,很舒服。
于是,卧床休息。
午睡期间,她都没有擦鼻涕,睡得很好。
由于没大喝过中药,小青龙汤味道也不好,酸、涩、辣,所以,她只喝了一次的半量。
后来觉得胃有点不舒服,就再也没有服用了。
但是,鼻子却越来越好,一天比一天舒服。
我都忘了这个事了,一周后询问,她说,鼻炎早好了。
今天再询问,鼻子一直很好,胃口也早好了。
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鼻炎(小青龙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最近自己过敏性鼻炎发作,甚是难受,遇风遇冷加重,鼻中痒,多见清水鼻涕,伴有轻度咳嗽白痰,后背时刻感觉有冷感明显,舌苔腻白,精神不振,左右脉浮滑,小便黄,大便溏软,自拟小青龙汤加炮附子:姜半夏10.细辛6.麻黄10.桂枝10、白芍10、生姜10、甘草10、五味子10、炮附子10.3帖只服用一贴已经症状全无,再次领教了经方的威力,药少力宏震撼不已,没想到录雷他定都没搞定的慢性鼻炎能有如此神效。
小青龙汤是本人临床最喜用的一道经方,余诊常常用于感冒后期风寒束肺余邪未尽导致的咳嗽屡屡见效。
建议同道能重视此方。
小青龙汤的妙用——鼻炎反复5年,中药对症温阳益气7天显效患者男,49岁,2020年12月7日来诊。
主诉:过敏性鼻炎5年,反复鼻塞、鼻酸,流清涕、打喷嚏、前额眼镜酸,稍有咳嗽。
遇冷加重明显。
患者说:晚上把手从被子里面拿出来,1秒就会觉得寒风入骨,随之鼻酸鼻塞流清涕等。
白天一阵风吹来,也会咳嗽几声。
此等症状持续达五年之久,没有一刻停息,杭州绍兴各大医院都瞧过,听朋友介绍,故来就诊。
刻诊: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滑。
先予耳位压豆,贴巳午未、申位,亥位眼痒鼻酸立刻减轻。
予小青龙汤加减:麻黄、桂枝、生白芍、甘草细辛、姜半夏、五味子、干姜葛根、苍耳子、白芷、桔梗6剂一周后复诊诸症大减。
因其吃药稍有胃部不适(基本不影响生活),加大枣10g,生甘草换成炙甘草。
自己觉得过敏性鼻炎好了,停药。
2021年3月26因鼻炎再次发作前来就诊。
西湖虫二按此患者遇冷加重,口淡不渴,鼻流清涕,此为典型寒证。
小青龙汤为我治疗过敏性鼻炎寒证的常用方。
又加入鼻炎要药苍耳子白芷通窍。
葛根解表舒筋,与白芷为阳明经要药,前额酸胀必用。
且有升提作用,鼻涕较多者我常选用。
为什么患者会在温度变化的时候加重呢?根本还是体质变弱。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年过半百,精气自半。
所以后期的治疗应该是从温阳益气补肾入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内部强大,鼻炎才能断根,否则,不单是鼻炎,也容易得其他毛病。
西湖虫二再按此患者说:仅仅吃了两周药,鼻炎这两个月一点也没有犯。
是啊,我们中医治病,要标本兼治,不能忽略症状,只调理身体,药若不对症,服一万年也不管用。
中医不是慢郎中,为了让患者缓解更快,我都是先用耳位压豆外治,很多时候当场见效,来的时候还非常难受,走出诊室,则喜笑颜开,我也高兴不已,岂不快哉!#健康2021##非常病例#。
李一明教授应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验总结李一明教授应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验总结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症状包括喷嚏、流涕、鼻塞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我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小青龙汤加味疗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一、疾病辨证精准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多样,症状也有差异。
我在辨证过程中注重细致入微的辨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症状等进行精准的辨证施治。
根据综合辨证,包括外感邪气、脾胃虚弱、气血亏虚等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
二、药物选择合理小青龙汤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典方剂,具有发散风寒、开窍醒脾等功效。
我在使用小青龙汤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剂,加入不同的药物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例如,对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患者,可加入黄耆、黄芪等益气补血药物;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可加入党参、白术等健脾益气药物。
三、辨证施治过敏性鼻炎在不同人群中表现出不同的病理特点和症状,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我会根据个体化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例如,对于外感邪气所致的过敏性鼻炎,采用发散风寒的药物,如薄荷、荆芥等,以驱散邪气;对于脾胃虚弱型的过敏性鼻炎,应该以健脾益气为主,药物如党参、黄芪等。
四、辅助治疗除了中药治疗外,我还会建议患者采取一些辅助治疗措施,如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等。
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也对改善患者的免疫系统有一定的帮助。
五、疗程控制过敏性鼻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每个患者对于疗程的要求有所不同。
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短期内可以通过较短的疗程获得较好的效果;而对于重度症状的患者,需要较长的疗程和持续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疗程的控制和调整。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应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鼻炎
小青龙汤张仲景【伤寒论】太阳行水发汗。
【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各9克,五味子6克。
小青龙汤原为伤寒太阳发汗行水的方剂,用此方治疗本病,主要依据是温肺散寒,化气行水的性格。
一般我们用小青龙加味汤
麻黄,桂枝,白芍,细辛,蝉衣,五味子各5克,苍耳子,白芷,川芎各6克,党参,白芷,半夏各10克,干姜,甘草各3克。
用量主要治疗方法是清除停滞上焦的寒饮。
水饮证或水饮病机突出的过敏性鼻炎是【过敏性鼻炎小青龙汤证】水气致病的特点决定了其所引发的病症种类多样,提示无论何种水病,皆为水气为病。
小青龙汤,温肺散水的功能主要在于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的应用。
也正是因这种功能使得小青龙汤能够治疗水停上焦的过敏性鼻炎。
但如何确定水饮在不同过敏性鼻炎病例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是否为主要因素。
紧靠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在分型诊断上易造成混乱,因为它不能解释其他无明显调整水饮作用的方剂对某些过敏性鼻炎也会有疗效。
小青龙汤为辛温俊剂是治疗寒饮咳喘的经典方,疗效显著,但用之不当,可出现变证,所以在使用时候要求辨证准确,剂量适当,中病即止。
本证多见于久服或体虚弱的人,小青龙汤发散太过,邪退而正亦伤,所以治疗上加补益正气为主。
中药配方颗粒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目的通过观察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阐明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理和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择6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按照完全随机设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
中药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配方颗粒小青龙汤加味治疗,1剂/d,早晚各1袋。
西药对照组给予口服氯雷他定片,体重>30kg:10 mg qd;体重≤30kg:5mg qd。
2w1个疗程结束,使用2个疗程。
每组治疗前、治疗后2w 及治疗后4w分别观察两组鼻局部症状及体征,进行记分比较及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后2w和4w,治疗组、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对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较氯雷他定无明显差异,其临床疗效相近。
标签:过敏性鼻炎;儿童;小青龙汤;氯雷他定过敏性鼻炎(A11ergic rhinitis,AR)是由IgE介导通过释放组织胺、激肽类和白三烯等诱发的鼻粘膜I型变态反应。
其典型症状是清水样涕、鼻痒、鼻塞、喷嚏,昼夜交替。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以及室内装修材料中甲醛、苯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等因素,AR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被视为”21世纪的流行病”[1],全球约20%的人群深受其扰[2]。
在我国儿童中,AR的患病率约为10%[3,4]。
研究已证实,儿童过敏性鼻炎对下呼吸道炎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严重程度均有重要作用[5],成为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的主要鼻部疾病。
尽管治疗AR的药物有着不同程度的临床疗效,但副作用明显、疗效不持久等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古老的中医药以其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青睐。
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配方颗粒小青龙汤在控制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方面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13年4月~2014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儿科门诊AR患儿60例,按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分组,将60例AR患儿从1开始到60编号,从随机数字表中的任一行任一列开始,依次读取三位数作为一个随机数录于编号下,然后将全部随机数从小到大编序号(数据相同的按先后顺序编序号),规定序号1~30为中药治疗组(A组),序号31~60为西药对照组(B组)。
小青龙汤合黄芪过敏煎治疗顽固性过敏性疾病关键词过敏性疾病小青龙汤黄芪过敏煎医案过敏性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难治性疾病,目前有增多趋势。
笔者运用小青龙汤合黄芪过敏煎治疗顽固性过敏性疾病多例,疗效满意,特介绍如下。
1 顽固性过敏性鼻炎王某,男,44岁。
机关科员。
2007年1月11日初诊。
6年前,因受凉患重感冒,经治好转,后遗留遇风即打喷嚏流清涕,久治不愈,现每日需服3次鼻炎康(含氯苯那敏即扑尔敏)方能控制。
病情渐加重,晨起、晚睡、出入房门、扫地等均可引起喷嚏清涕频作,加大鼻炎康服用量则喷嚏减轻,但嗜睡疲乏又加重,以致难以正常工作,十分苦恼。
饮食二便睡眠正常,舌淡、苔白,脉沉弦。
遂拟下方:麻黄、桂枝、干姜、半夏、五味子、甘草、银柴胡、乌梅、防风、荆芥、苍耳子各10g,白芍15g,细辛3g,黄芪25g。
连服7剂症减,停用鼻炎康,续服7剂病愈。
随访至今,病未再作。
按:该例鼻炎系风寒袭肺,寒饮伏于肺系,以致肺窍不利,遇风邪等诱因而病反复发作,且久病而致肺气虚。
由于患者有过敏体质,复遇过敏原刺激,导致鼻粘膜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呈充血水肿状态而见喷嚏流涕病作。
治当温肺化饮,益肺脱敏。
方药选用小青龙汤温肺化饮,黄芪益气固卫,过敏煎(乌梅、银柴胡、防风、甘草)脱敏祛风邪,苍耳子疏风化浊通鼻窍。
诸药同用,使伏饮祛,肺气充,风邪散,鼻窍通而顽疾除。
2 顽固性过敏性哮喘张某,男,29岁。
工人。
2005年9月3日初诊。
7年前受凉患重感冒,经治好转,后遗留哮喘症状,至秋季即见喷嚏流涕、胸闷、哮喘等症频作,经口服地塞米松、扑尔敏、氨茶碱等可控制,哮喘时作,多持续至立冬后方停止。
今年立秋后,哮喘诸症如期而至,遂来求治。
诊见: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音,喷嚏清涕频作,时咯白泡沫痰,饮食二便睡眠尚正常,舌淡、苔白滑,脉弦滑。
遂拟下方:麻黄、桂枝、干姜、半夏、五味子、银柴胡、乌梅、防风、荆芥、射干各10g,白芍15g,细辛3g,黄芪20g。
小青龙汤、乌梅丸合缩泉丸、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举隅--10:辛某,女,39岁,2005年6月5日初诊。
患过敏性鼻炎十余年,每天早晨打喷嚏、鼻痒、流清涕如水,须持续一个多小时,不能自止,四季无差别,天冷尤剧,做过各种检查,服过多种中西药,均疗效不显,近年来,嗅觉下降,月经尚正常,白带较多清稀。
察之患者面白,舌胖淡,津液多,口不渴,小便少,偶尔黄,脉弦细。
拟用小青龙汤合缩泉丸加减:麻黄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细辛5克干姜10克半夏10克白芍10克五味子10克益智仁10克乌药10克山药30克黄芪3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蝉蜕5克僵蚕10克服十四剂。
7月1日二诊:上方服后,喷嚏、鼻痒、流清涕程度减轻,时间也缩短,但月经提前一周,量多,白带偏黄,如豆腐渣状,月经前后阴搔痒,有慢性阴道炎,口苦,咽微痛,舌苔薄黄,脉细数,拟用乌梅丸加减:乌梅60克黄柏15克黄芩15克麻黄10克干姜5克细辛5克桂枝10克附子10克川椒5克炙甘草10克当归10克黄芪50克防风10克白术15克苦参10克白鲜皮15克蝉蜕10克僵蚕10克诃子10克蛇床子15克川槿皮15克苏合香10克露蜂房10克五味子10克乌药10克益智仁10克山药15克二剂为蜜丸,每天两次,每次10克,大约可服两个月服上方两料后,过敏性鼻炎基本治愈,嗅觉逐渐改善,追踪三年,未曾复发组方解读:过敏性鼻炎以打喷嚏、流清涕、鼻痒为主要证候,从病机上分析,多为肺寒挟有水饮,用小青龙汤是为正宗。
然而,有时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一味温散,反而使肺气更伤,故必须标本兼顾,本案一诊采用了小青龙汤、玉屏风散、缩泉丸三方合方。
缩泉丸本为治疗肾气虚冷、膀胱失约、小便频数而设,曾读一位中医前辈的书,他认为:过敏性鼻炎涕流不止者,当用缩泉丸,因为肺肾母子相通,共同完成通调水道的作用,固下即可以摄上。
这个观点颇有创意。
三方合用,以小青龙汤温肺化饮,玉屏风散益气固表,缩泉丸温下摄上,温散与补益、固摄熔铸一炉。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42例
摘要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
方法:以小青龙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42例,每日1剂,水煎分服,7剂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结果:治愈24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5%。
结论: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
关键词小青龙汤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12月,笔者运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4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57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2个月,其中31例病程超过2年。
2治疗方法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麻黄、桂枝、干姜、制半夏、苍耳子、辛夷、徐长卿、乌梅各lOg,细辛3g,五味子6g,白芍20g,炙甘草9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服,7日为1个疗程。
加减:眼痒、流泪、畏光者,酌加荆芥、防风、桑叶;鼻流粘液脓样分泌物者,去桂枝、干姜、麻黄,酌加银花、蒲公英、黄芩;哮喘者,酌加杏仁、苏子。
恢复期,用小青龙汤加玉屏风散巩固疗效。
3治疗结果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3个月以上无复发;好转:发作时症状、体征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结果经按上述方法用药2个疗程后,24例治愈,14例好转,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5%。
4病案举例
某男。
35岁。
2003年9月26日诊。
7年前秋季因淋雨后出现鼻痒连续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经抗感冒治疗后,症状减轻,以后每年9~10月发作,稍感风寒即加重,夏季症状减轻,曾用过大量的抗生素和鼻炎康、鼻炎丸等中成药始终不得痊愈。
20天前不明原因,鼻内奇痒,喷嚏不断,清水样鼻涕如注,眼及咽部作痒,鼻塞不知味,晨起更甚。
服息斯敏及某医院协定处方苍耳子汤无效来诊,身无寒热感,舌质淡红、苔白,脉缓。
予以小青龙汤基本方加荆芥、防风各10g,4剂,日1剂水煎饭后服,药后诸症大减,再4剂诸症悉除。
为巩固疗效,以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7剂善其后,2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5体会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的范畴,笔者曾用苍耳子、辛夷之类治疗本病,近功有,但远效低。
《证治要诀》说:“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
”中医理论认为:鼻为肺之外窍,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若患者体质不强,肺脾气虚,脾气虚,不能,健运,气不化津,痰饮内生,伏饮内停于肺,肺气虚则卫气不固,腠理疏松,若再度受风寒之邪,引动伏饮,壅寒气道,肺窍不利则为喷嚏、流清涕。
小青龙汤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为辛散温化之剂,非水寒相搏于肺者不可使用。
本病与小青龙汤证机理吻合。
方中麻黄、桂枝通阳宣肺,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白芍辛温发散,半夏燥湿化浊,炙甘草健脾益气。
加苍耳子、辛夷、徐长卿、乌梅增加宣通鼻窍之功,又有良好的抗过敏的作用,诸药合用,切中病机。
恢复期,用小青龙汤加玉屏风散巩固。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和防风组成,方中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扶正,二药合用则汗不外泄,邪不易侵;且防风有解表祛风、止痒等功能,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组胺、免疫调节等作用,故小青龙汤加玉屏风散对恢复期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巩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