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的症状概述
- 格式:docx
- 大小:25.43 KB
- 文档页数:4
三种主要的尿路感染的症状表现引言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见于女性。
尿路感染按病原菌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和肾脓肿,下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和尿道炎。
本文将详细介绍上述三种主要的尿路感染的症状表现。
一、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是指泌尿系统的肾盂及肾实质的感染和炎症,常由细菌侵入引起。
下面是肾盂肾炎的主要症状表现:1.发热:肾盂肾炎常伴随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发热常伴有寒战和全身不适感。
2.腰痛:肾盂肾炎的典型症状之一是腰痛,常呈双侧性,位于腰部两侧或腰背交界处,疼痛可向下放射至会阴部。
3.尿频、尿急、尿痛: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的感觉。
小便时伴有刺痛感,疼痛可持续,烦躁不安。
4.尿色异常:患者尿液浑浊,有时可出现血尿或脓尿,甚至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
5.全身症状:肾盂肾炎患者还常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
二、肾脓肿肾脓肿是指肾实质内有脓液积聚形成的一种化脓性病变,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下面是肾脓肿的主要症状表现:1.发热:肾脓肿常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患者出现寒战、畏寒等全身不适的症状。
2.腰痛:肾脓肿的疼痛部位通常位于一侧腰部,疼痛的区域比较局限,可向下放射至腹股沟区。
3.尿频、尿急、尿痛: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感染的症状。
4.脓尿:肾脓肿患者的尿液常常呈现浑浊的状态,有时可见到黄绿色的脓液。
5.全身中毒症状:肾脓肿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
三、膀胱炎和尿道炎膀胱炎和尿道炎是最常见的尿路感染,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下面是膀胱炎和尿道炎的主要症状表现:1.尿频、尿急、尿痛: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的感觉,每次排尿量较少,尿液呈现浓郁的黄色。
2.下腹痛:膀胱炎和尿道炎常伴有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一般位于膀胱区域。
3.尿道分泌物:患者可出现尿道口红肿、瘙痒、灼热感以及白色或黄色的分泌物。
4.尿中带血:膀胱炎和尿道炎患者的尿液中可能出现血尿,呈现红色或粉红色。
尿路感染的症状及饮食保健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是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
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好发于女性。
症状体现包括:一.膀胱炎:即通常所指的下尿路感染。
成年妇女膀胱炎主要表现是尿路刺激,即尿频、尿急、尿痛,白细胞尿,偶可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膀胱区可有不适。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但少数患者可有腰痛,低热(一般不超过38℃),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增高。
约30%以上的膀胱炎为自限性,可在7~10天内自愈。
二.急性肾盂肾炎:表现包括以下两组症状群:①泌尿系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腰痛和(或)下腹部痛;②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伴有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
一般无高血压和氮质血症。
三.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程经过很隐蔽。
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三类:①尿路感染表现:仅少数患者可间歇发生症状性肾盂肾炎,但更为常见的表现为间歇性无症状细菌尿,和(或)间歇性尿急、尿频等下尿路感染症状,腰腹不适和(或)间歇性低热。
②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如高血压、多尿、夜尿增加,易发生脱水。
③慢性肾脏病的相关表现。
四.不典型尿路感染:①以全身急性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而尿路局部症状不明显;②尿路症状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症状;③以血尿、轻度发热和腰痛等为主要表现;④无明显的尿路症状,仅表现为背痛或腰痛;⑤少数人表现为肾绞痛、血尿;⑥完全无临床症状,但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105/ml。
饮食保健:1、冬瓜汤(《名医类案》)功效:清热利尿。
主治:尿路感染、热淋、血淋。
制作:将冬瓜煮熟,连汤服食,1日3~5次2、发灰藕汁(《本草纲目》)功效:止血清热。
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由细菌侵入尿道、膀胱或肾脏引起。
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三个方面。
首先,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
患者可能会感到尿液灼热、混浊或有异味。
在妇女中,尿路感染还可能伴随着阴道炎症状。
因此,医生在诊断尿路感染时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了解病情的具体表现。
其次,尿路感染的体征主要包括腹部压痛、肾区叩击痛和膀胱刺激征。
腹部压痛是指医生在患者腹部按压时患者感到疼痛,肾区叩击痛是指医生在患者肾脏区域轻轻叩击时患者感到疼痛,膀胱刺激征是指医生在患者膀胱区域按压时患者感到尿急、尿频等症状。
这些体征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尿路感染。
最后,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尿路感染的关键。
尿常规检查和尿培养是常用的检查方法。
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尿液中是否有白细胞、蛋白质、红细胞等异常情况,而尿培养则可以确定尿液中的细菌种类和数量。
此外,有些患者还可能需要进行尿路超声、C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病变的具体情况。
综上所述,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三个方面。
医生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诊断,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和治疗尿路感染,保障患者的健康。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症状,尿路感染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是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
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
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尿路感染还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
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
好发于女性。
临床常表现为:急性尿道综合征、慢性尿道综合征、无症状性菌尿、肾脓肿和肾周脓肿。
不同病菌感染的尿路感染:衣原体尿路感染、支原体尿路感染、真菌性尿路感染、寄生虫性尿路感染。
不同人群的尿路感染:绝经期尿路感染、小儿尿路感染、老年人尿路感染、产后泌尿道感染、妊娠期尿路感染。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
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多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感者;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
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二、发病机制尿路感染是由致病菌入侵所致,其发病机制与病原菌感染有关,病原菌入侵感染的途径和方式大致分以下几种。
1.上行性感染大约95%的尿路感染,其病原菌是由尿道经膀胱、输尿管而上行到肾脏的。
正常情况下,尿道口上端1~2cm处有少量细菌存在,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尿道黏膜损伤时,细菌才能入侵、繁殖。
尿液的冲洗,尿液中的IgA、溶菌酶、有机酸,黏膜的完整性,膀胱移行上皮分泌的抗黏附因子(Muein)均能抵制病原菌的入侵。
泌尿系感染诊断标准
泌尿系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
临床上,泌尿系感染的诊断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判断,本文将介绍泌尿系感染的诊断标准,希望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一、症状和体征。
泌尿系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下腹部不适等。
体征方面,患者可能出现腰痛、腹部压痛、尿道口红肿等表现。
在诊断时,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二、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泌尿系感染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患者的尿液中可能出现白细胞增多、蛋白质阳性、红细胞增多等情况。
此外,尿培养和药敏试验也是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可以帮助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三、影像学检查。
对于疑似肾盂肾炎的患者,可以进行B超、CT、MRI等影像学
检查,以了解肾脏的情况。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判断感染的范围和严
重程度,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检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血常规、血生化、
炎症指标等辅助检查,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
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帮助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泌尿系感染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
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只有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临床医生能够根据以上标准,提高对泌尿系感染的诊断水平,
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如何识别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由于诱发该疾病的原因较多,一些人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准确识别其症状,从而错误地治疗或
放任疾病进一步发展。
那么,如何识别尿路感染?下面就为大家
详细介绍。
一、尿频和尿急
尿频和尿急是尿路感染的两大典型症状,尤其是当出现这两种
症状同时出现时,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尿频是指一天排尿次
数增多,每次小量排尿,而尿急则指尿意突然加重,并且不能控
制得住的情况。
二、疼痛感
尿路感染疼痛感非常强烈,主要表现为腰背痛、下腹痛、尿道
刺痛等。
一般来说,疼痛感更易出现在排尿时,有时排尿结束后
也会感到疼痛难忍。
若出现这一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
和治疗。
三、尿液颜色改变
尿呈黄色或淡黄色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尿色变浅、呈淡黄色、甚至无色透明的情况,可能意味着小便过多,需要及时前去医院
进行检查和处理。
四、发热
尿路感染引起的发热主要是由于病原菌进入身体后导致人体系
统感染、发炎等。
若患者出现发热,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
和治疗,以免疾病进一步加重。
五、其他症状
除尿频、尿急、疼痛感、尿液颜色改变、发热外,尿路感染还
可能会出现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乏力等。
以上就是辨认尿路感染的几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
出现这些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且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
治疗。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尿路感染(UTI)的症状非常可怕,它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
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尿路感染还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
1、排尿疼痛最常见的尿路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膀胱炎症(膀胱炎)或尿道炎症。
这种尿路感染会引起排尿疼痛或排尿困难,排尿时有烧灼感。
2、尿频尿急尿频尿急,或尤其是夜间经常需要起来小便是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
3。
尿液的颜色和清晰度的变化尿路感染的人他们的尿液外观也会发生改变。
尿中可能会带血,含脓,或尿臭。
3、压痛感男性直肠部位或女性的耻骨区域压痛感可能是尿路感染的另一种症状。
5。
排尿困难排尿困难,感觉非常的尿急,但无法排出尿液,或只有很少的尿液排出也是尿路感染的典型症状。
4、尿路感染的其他症状尿路感染还可以出现一些更广义的症状,感觉疲倦,虚弱,如果感染发生在下尿路(尿道或膀胱),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特别是如果已经蔓延到肾脏或血液。
5、婴幼儿的尿路感染婴儿尿路感染比成人尿路感染或年龄较大的儿童尿路感染的特征性症状不太明显的。
男孩和女孩都会发生尿路感染。
受影响的婴儿可能会出现发热。
婴幼儿尿路感染后可能会出现急躁或发热,稀便,不爱吃饭。
6、中老年人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症状,也可以出现非特异性的,这样诊断起来可能会更加困难,老人和那些需要长期使用导管排尿的患者。
尿路感染的概念比较广泛,其临床表现比较广泛。
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器质上的异常,又有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之别;根据炎症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尿路感染。
但尿路感染仍有它的共同临床表现:(1)尿路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症状。
这些症状,不同的病人表现为轻重程度不一。
急性期炎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尿路刺激征;但在老年人、小儿及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则通常尿路刺激症状较轻,如轻度的尿频,或尿急,或排尿不适等。
尿路感染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尿路感染是指尿道黏膜或组织受到病原体的侵犯从而引发的炎症,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尿路感染主要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其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杆菌。
【尿路感染的症状】
对于肾盂肾炎类尿路感染症状,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并伴有腰痛或下腹部痛,还有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全身感染状。
对于膀胱炎类尿路感染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白细胞尿、血尿等尿路刺激症状,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少数患者也可出现腰痛、低热(一般不超过38℃)症状。
【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
尿路感染患者最有效的自我保健方法是多饮水,勤排尿,通过尿液的冲洗作用,清除尿路的部分细菌,所以每天饮水至少2升以上,一般2-3小时排尿一次为宜。
同时,女性患者更要注意阴部的清洁卫
生,避免细菌经尿道口进入尿路,引发尿路感染,也要注意性生活的卫生。
治疗尿路感染,在食疗方面也有可取之处。
取柳叶500克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煮1小时,去渣后转小火继续加热,加入适量白砂糖调匀后停火,放凉后代茶饮,有消热利尿的功效,适用于尿路感染患者。
还可以取鲜马齿苋60克、芦根10克,生甘草6克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次,可解毒利尿,适用于尿路感染患者。
此外,尿路感染女性发病率较多,因女性尿道口与肛门临近,常有大肠杆菌存在,加上尿道短,容易引起感染,因此,抑制大肠杆菌、抗感染能有效治疗此病。
此外,因为有细菌存在尿道,容易引发炎症,治疗此病还要消炎利尿,多排尿可将细菌冲出尿道,对病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尿路感染的症状概述
尿道感染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多种寄生虫引起的尿路感染。
女性患者较多,临床上可用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等抗生素或中药制剂三金片治疗。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
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
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
好发于女性。
尿路感染病因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
尿路感染症状
一、急性肾盂肾炎:1。
起病急骤; 2寒战、畏寒; 3。
发热; 4。
全身不适、头痛、乏力; 5。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6。
尿频、尿急、尿痛; 7。
腰痛、肾区不适; 8。
上输尿管点压痛; 9。
肋腰点压痛; 10。
肾区叩击痛; 11。
膀胱区压痛;
二、慢性肾盂肾炎:1。
急性发作时的表现可与急性肾盂肾炎一样,但通常要轻得多,甚至无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全身表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也不明显; 2。
水肿; 3。
高血压;
三、膀胱、尿道炎: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疼痛。
尿道分泌物。
尿路感染的分类
(一)、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主要指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即肾实质和肾盂的感染性炎症,是由于细菌入侵肾脏所致。
肾盂肾炎临床上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多数是致病菌经膀胱、输尿管而到达肾脏,引起炎症,主要表现急性间质性炎症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坏死。
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定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过去此诊断过于滥用,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应仅限于肾盂、肾盏有明确的炎症、纤维化和变形者。
如果用此诊断标准,则绝大部分慢性肾盂肾炎是在尿路梗塞、尿流不畅或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基础上附加尿路感染所致。
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尿路感染常不会引起严重的慢性肾脏疾患。
因此,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不应该由其病程长短或反复发作的次数来划分,而应该由影像学显示肾盂肾盏是否有变形来区别。
下尿路感染主要为尿道炎(urethritis)和膀胱炎(cystitis),其感染性炎症仅局限于尿道和膀胱。
(二)、根据有无尿路功能上或解剖上的异常,尿路感染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单纯性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①尿路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引起尿路梗阻,尿流不畅;②尿路有异物,如结石、留置导尿管等;③肾内有梗阻,如在慢性肾实质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多数为肾盂肾炎,可引起肾组织损害。
长期反复感染或治疗不彻底,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单纯性尿路感染则无上述情况,不经治疗其症状及菌尿可自行消失,或成为无症状性菌尿。
Pawlowski等在4596例尸检中发现慢性肾盂肾炎者仅占3.1%,因此认为:成人肾盂肾炎如属单纯性,很少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te renal diseas,ESRD)或病理上的慢性肾盂肾炎。
(三)、根据病史,尿路感染又分为初发和再发,后者又分为复发和再感染。
初发性尿路感染即第一次发作;复发是指治疗不彻底,常在停药后6周内再次发作,与原初感染的细菌同株同血清型,多见于肾盂肾炎; 再感染是指原初感染已治愈,由不同菌株再次感染,常发生在原初治疗停药6周之后,多见于膀胱炎。
再发频繁者必须寻找原因。
过去临床中研究的尿路感染,多指一般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对L-型细菌、真菌、寄生虫尿路感染以及男性、小儿、妊娠期、慢性肾衰并发的尿路感染等特殊的尿路感染有了新的认识。
来源:中国青年网健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