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53
银行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金融基础知识1. 金融市场(1)货币市场:是一种短期债务市场,包括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等。
(2)资本市场:是一种长期债务市场,包括债券、股票、资产支持证券等。
(3)外汇市场:是进行外汇交易的市场,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外汇经纪商等。
2. 金融机构(1)货币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托公司等。
(2)非货币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
3. 金融产品(1)货币市场产品: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
(2)资本市场产品:包括债券、股票、基金等。
(3)金融衍生品:包括期权、远期合约、利率互换等。
4. 金融监管(1)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2)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监管。
(3)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证券市场的监管。
二、银行业务知识1. 存款业务(1)活期存款:随时可取,无定期限。
(2) 定期存款:按一定期限存入的存款,到期时按利率计息。
(3)理财产品:银行提供的投资理财产品,包括货币基金、定期理财产品等。
2. 贷款业务(1)个人贷款:包括住房贷款、汽车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
(2)企业贷款:包括流动资金贷款、投资贷款、进出口融资等。
3. 外汇业务(1)外汇结算:包括进出口信用证、外汇汇款等。
(2)外汇贷款:向国外借款或向国外放款的业务。
4. 结算业务(1)票据结算:包括承兑汇票、转让汇票等。
(2)电子银行业务: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
三、风险管理知识1.信用风险:当债务人或其他交易对手未能按时履行合同条款,因而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的风险。
2.市场风险:由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损失。
3.流动性风险:由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债务到期日的支付义务引起的风险。
4.操作风险:因内部系统、员工疏忽等原因引起的风险。
四、金融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条例》3.《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管理暂行办法》4.《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五、银行业务流程1. 柜员业务(1)存款取款:包括存款、取款、查询余额等。
一.商業銀行の起源和發展1694年在政府の幫助下,英國建立了曆史上第一家資本主義股份制商業銀行——英格蘭銀行。
英國早期の銀行是在金匠業の基礎上產生の。
清政府於1897年在滬成立中國通商銀行,標志著中國現代銀行の產生。
二.商業銀行の性質和作用{看書}或論述或選擇性質:以追求利潤為目標,以金融資產和負債為對象,綜合性,多功能の金融企業。
定義:我國商銀法規定,商業銀行是依照本法和公司法設立の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の企業法人。
(中央銀行是國家の金融管理當局和金融體系の核心)作用:1)信用中介。
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經營活動特征の職能。
2)支付中介。
3)信用創造。
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の基礎上產生の。
4)金融服務。
三.商業銀行組合結構(選擇)外部組織形式:1)單一銀行制,又叫獨家銀行制,不設或限設分支機構。
2)分行制(總行制,總管理處制),在本地及國內外普遍設立分支機構。
3)銀行控股公司制,指由一個集團成立股權公司,再由該公司控制或收購兩家以上の銀行。
內部組織結構:1)股東大會,最高權力機構。
2)董事會3)各種常設委員會4)監事會5)行長或總經理,行政主管,是銀行內部の行政主管。
6)總稽核7)業務和職能部門8)分支機構,業務經營體系の基層單位。
商業銀行の內部組織結構,以股份制形式為例可分為決策機構,執行機構,監督機構。
四.政府對銀行業の監管內容及原則:政府對銀行業の監管要以謹慎監管為原則,即”CAMEL”駱駝原則。
C代表資本,建立國際上共同の資本標准。
A代表資產,資產品質是一個關注の問題,監管人員對銀行の未清償貸款和貸款の擔保進行仔細審核。
M代表管理,E代表收益,銀行の盈利能力主要由銀行の資產收益率和資本の受利率來衡量。
L代表清償能力,用來衡量銀行滿足提款和借款需求而又不必出售其資產の能力。
各國對銀行業進行監管時の主要內容:1)銀行業の准入,規定最低注冊資本。
2)銀行資本の充足性,按《巴塞爾協議》規定の資本比率對商業銀行進行資本監管。
商业银行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一、商业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是指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的信用机构。
商业银行在银行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信用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商业银行在银行体系的存贷款业务中占有最大比重,它的活动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方向和规模。
(2)商业银行通过办理非现金结算实现着绝大部分的货币周转,起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
(3)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便利。
1、早期银行的产生在货币产生以后,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兑换、保管和借贷货币等经营货币的业务。
随着商品交换的扩大,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既办理兑换,又经营货币存款、贷款、汇款等业务的机构,这就是早期的银行。
早期银行最早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
在英国,早期银行是通过金匠业发展而来的。
金匠业是通过下面的业务实现了向早期银行的转变:(1)金匠保管凭条演变为银行券。
(2)保管业务的划款凭证演变为银行支票。
(3)全部准备金转变为部分准备金。
2、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现代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资本主义企业,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商业银行是通过两条途径建立起来的:(1)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商业银行;(2)按照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组织股份商业银行。
现代商业银行具有三大特点:(1)利息水平适中;(2)信用功能扩大;(3)具备信用创造功能。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1、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存在的共性(1)追求共同的经营目标:利润。
(2)都受剩余价值规律和利润平均化规律的制约。
2、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存在的特性(1)经营对象具有特殊性,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特殊商品,即货币。
(2)商业银行的活动处于货币信用领域,以信用方式与工商企业发生广泛的经济联系。
(3)商业银行通过集聚和分配货币资本,调节社会经济活动。
三、商业银行的职能1、充当信用中介。
工行知识点工行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与工行相关的知识点。
一、工行的历史背景工行,全称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
它是中国最早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
工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成立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工行的业务范围工行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国内外结算、信用卡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
工行的存款业务涵盖个人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存款服务。
工行的贷款业务包括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以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
国内外结算是工行的核心业务之一,通过建立国内外分支机构和使用最新的支付技术,工行为客户提供快速、安全的结算服务。
工行的信用卡业务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信用卡发卡行之一,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消费和支付方式。
金融市场业务包括股票、债券、外汇、黄金等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
三、工行的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金融行业的变革,工行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工行通过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客户提供线上银行、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等便捷的金融服务。
工行还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供更智能、安全的金融解决方案。
数字化转型使工行能够更好地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提高服务的便利性和个性化。
四、工行的社会责任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工行始终秉持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工行通过设立慈善基金会、开展公益捐赠、支持教育、扶贫和环保等多种方式,回馈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
工行还致力于推广金融知识和普及金融教育,帮助客户提高金融素养,提供更专业的金融咨询和服务。
总结:工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业务范围。
工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产品,通过数字化转型和社会责任的履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知识点总结一.概念1.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2.战略: 就是设计用来开发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综合的、协调的约定和行动。
3.商业银行战略:就是商业银行在全面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在全局范围内进行充分的调配和运用,使自己的发展符合行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实现自己的最大收益4.头寸:指投资者拥有或借用的资金数量。
5.资金头寸: 指现金资产中可供商业银行直接自主运用的,同时有对外具有清偿功能的货币资金,包括时点头寸和时期头寸两种。
6.基础头寸: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加总。
7.活期存款:指可由存户随时存取和转让的存款,它没有确切的期限规定,银行也无权要求客户取款时做事先的书面通知。
8.定期存款:是客户和银行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
9.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10.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件,提供给承租人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
11.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12.直接租赁:出租人在资金市场筹措到资金后,向制造商支付货款,购进设备后直接出租给承租人的租赁业务,即购进租出.13.转租赁:由出租人从一家租赁公司或制造商租进一件设备后转租给客户的租赁业务,即租进租出。
14.回租租赁:设备所有者将自己拥有的设备资产卖给租赁公司以获得融资便利,然后再以支付租金为代价将其从租赁公司租回的租赁业务.二.简答或论述1、商业银行的职能(1).资金中介职能资金中介职能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这也是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商业银行相关知识解读01什么是商业银行?常言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很长一段时间,商业银行的工作都给人一种高大上、体面、轻松的感觉。
老一辈的人一听到在银行工作都会赞说是好工作、稳定、收入高、铁饭碗。
但是,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其实,随着市场的变化,现在的商业银行可能跟大家所听到的存在着一些不同。
商业银行,是一类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将多种金融资产作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及代理保险业务等。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分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交通银行;— 1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
02总行?支行?分行?是什么关系?根据组织架构特征,商业银行又可以分为总行、分行和支行。
各家银行都只有一个总行,总行的工作相对技术含量最高,很多重大决策都是由总行层面制定、分支行落实的,许多市场前沿理念(如一些核心的政策)的研究与运用也是从总行层面开始进行的。
分行包含一级分行(直辖市或省级分行)与二级分行(市行),对整个地区的支行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
支行则是比较基层的单位,包含一级支行(区、县级),二级支行,支行的常规工作是根据总分行的要求落实工作。
所以,对核心技术层面的工作涉及较少,这也是一些在支行工作的职员总感觉自己没有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03商业银行有哪些岗位?商业银行的岗位设置名目众多,但是从本质上来看,都能归类为以下五类:柜员类、销售类、职能类、综合类以及管培生。
这五类岗位几乎涵盖了银行所有工作内容。
— 2 —柜员类岗位主要从事柜员服务,负责个人和公司客户的开户、存取款、转账、汇兑等各项服务。
商业银行基础业务知识一、名词解释1、利率和利息一般而言,利率体系主要由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组成。
中央银行利率主要有央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在贴现利率,在贷款利率,以及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利率,央行票据利率等。
商业银行利率主要有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贴现利率等。
市场利率是指在某一时点,金融市场上有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并由双方自助议定的利率,主要包括央行或财政部发行的金融债券利率及商业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等。
2、汇率汇率是一个国家的国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或者说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时的货币价格。
汇率有两种表示方法:即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的方法,又称应付标价法。
我国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用这种方法。
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方法。
按银行买卖外汇的方向不同,汇率可分为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
买入价是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用的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外币折合本币较少的汇率为买入价,在间接标价法,外币折合本币较多的汇率是买入价。
卖出价是银行向同业或者客户卖出外汇时的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外币折合本币较多的汇率是卖出价。
中间价是卖出价和买入价的平均值。
买入价和卖出价都是从银行的买卖外汇的角度来看的,二者的差价就是银行买卖外汇的受益。
一般来说银行之间同业买卖汇率的差价比银行与客户之间买卖外汇差价要小。
3、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分两种,一种是存在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备付准备金;一种是二级存款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持有的流动性很强的短期债券以及上存上级机构的清算准备金,是银行维持资金流动性的基础。
法定存款准备金也称为一级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为应对客户提取存款需求而存在央行的货币资金,是商业银行按照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形成的银行存款。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知识一、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概述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是商业银行向各类借款人提供资金支持的主要方式。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
二、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类型1.企业贷款:向各类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包括经营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等。
2.个人贷款:面向个人提供资金支持,包括个人消费贷款、房地产贷款等。
3.工商联保贷款:商业银行与工商联机构合作,对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以降低企业贷款风险。
4.涉农贷款:商业银行针对农村居民、农业经营者等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农业贷款、农村信用社贷款等。
5.房地产贷款:商业银行向房地产开发商或购房人提供资金支持,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三、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流程1.贷款需求调查:商业银行通过与借款人的对话、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借款人的贷款需求、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等。
2.贷款申请:借款人向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
3.信用评估: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记录、借款人的个人或企业资产状况等。
4.贷款审批:商业银行根据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结果,进行贷款审批。
5.贷款合同签订:商业银行与借款人签订贷款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还款方式和利率等。
6.贷款发放:商业银行根据合同约定,将贷款资金划入借款人的账户。
7.贷款管理: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管理,包括还款管理、利率调整等。
8.贷款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通过风险管理手段,对贷款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四、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风险与对策1.信用风险:借款人违约或无力偿还贷款的风险。
商业银行可采取信用评估、抵押担保等方式降低信用风险。
2.市场风险:市场利率波动对贷款利息收入的影响。
商业银行可通过灵活的贷款利率调整机制来应对市场风险。
3.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资金链断裂导致无力归还贷款的风险。
商业银行应保持良好的资金流动性,通过建立充分的存款准备金等措施来应对流动性风险。
对公贷款业务知识公贷款是商业银行向企事业单位提供的一种融资方式。
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公贷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公贷款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向企事业单位提供资金支持,用于资本扩充、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融资。
公贷款一般分为长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两种,贷款期限为1年以上。
贷款的用途通常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周转。
公贷款的目的是为了支持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企事业单位可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研发新产品、开展新项目等。
公贷款具有灵活性强、成本低、期限长等特点,可以满足企事业单位的不同融资需求,促进其发展壮大。
公贷款的申请流程相对复杂,需要企事业单位提供相关资料和报表,经过银行审查后才能获得贷款。
首先,企事业单位需要向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如融资方案、企业资信状况证明、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等。
接下来,银行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查和分析,以确定贷款额度和利率等条件。
最后,企事业单位和银行签订贷款协议,并按照约定的条件和期限履行还款义务。
公贷款的利率通常由多个因素决定,如市场利率、贷款期限、贷款额度、融资方案的可行性等。
商业银行会根据自身的资金成本和风险经营原则来确定利率水平。
此外,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贷款利率也可能会有调整。
公贷款还存在一些风险,如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贷款方无法按时偿还本息,导致银行无法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
银行需要评估贷款方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以减少信用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的波动对贷款利息收入的影响。
银行可能面临市场利率上升导致贷款利息收入下降等风险。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商业银行通过风险管理措施来加强对公贷款的管理。
总之,公贷款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对促进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企事业单位在申请公贷款时需要提供相关材料,经银行审查后才能获得贷款。
贷款利率通常由多个因素决定,商业银行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利率水平。
商业银行基础知识1、商业银行贷款发放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行政规章,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 )A :安全性、计划性、效益性B :计划性、择优性、偿还性C :安全性、计划性、择优性 D: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答案: D2、按贷款期限划分短期贷款是指 ( )A:六个月以内(含六个月) B、六个月以内C :一年以内(含一年) D、一年以内答案: C3、按贷款方式划分,贷款分哪些种类: ( )A :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B :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票据贴现C :信用贷款、保证贷款、票据贴D :担保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答案: B4、贷款五级分类的标准是 ( )A: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B:正常、可疑、逾期、呆滞、呆帐C:正常、次级、关注、可疑、损失、D:关注、逾期、可疑、呆滞、呆帐答案: A5、自营贷款的期限一般最长不超过 ( )A :五年B :八年C :十年 D: 十五年答案: C6、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比例指标,各项贷款与各项存款之比 ( ) A:不超过 75% B:不超过 120%C:不超过 100% D:不超过 70%答案: A7、商业银行年末存贷比例不得高于 ( )A:70% B:75% C:80% D:65%答案: C8、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余额与一年期以上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高于 ( ) A:100% B:120% C:70% D:80%答案: B9、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中资产利润率为 ( )A:利润总额与全部资产的比例不抵于 10%B :利润总额与全部资产的比例不抵于 5%C :利润总额与全部资产的比例不抵于 0.1%D :利润总额与全部资产的比例不低于 0.5%答案: D10、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 ( )A :一年 B:半年 C:原借款期限 D:原借款期限的一半答案: C 1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中一般要求企业的流动比率应高于 ( ) A:100% B:50% C :资产负债率 D:200%答案: D12、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合同债务人可不承担违约责任 ( )A :不可抗力 B: 意外事故 C: 标的物灭失 D: 逾期履行答案: A13、下列那个担保形式不属于物权担保 ( )A:抵押 B:质押 C:留置 D:保证答案: D14、对担保合同说法正确的是 ( )A :被担保合同与担保合同属于主从合同关系B :担保合同为主合同C:被担保合同为主合同D :担保合同本身能够独立存在答案: A15、商业银行再贴现业务是指 ( )A :商业银行持未到期的贴现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请求贴现B :商业银行持未到期的贴现票据向非银行融资机构请求贴现C :商业银行持未到期的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D :商业银行持未到期的贴现票据向企业请求贴现答案: C16、动产抵押质权人最主要的权利是 ( )A:留置质物的权利 B:救济质物的权利C:优先受偿权 D:代位权答案: C17、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种类主要为 ( )A :商业贷款B :自营贷款C :委托贷款D :农业贷款答案: B18、商业银行核销呆帐贷款的程序是 ( )A:先金额小后金额大 B:呆帐形成三年以后核销C:上级要求核销 D: 先认定后核销答案: D19、对最大一家客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 ( )A:本行资本总额的 10%B :本行资本总额的 30%C:本行资本总额的 20%D :本行资本总额的 40%答案: A20、贷款利息收回率指标叙述正确的是 ( )A :贷款实收利息占贷款利息收入的比例不抵于 75%B :贷款实收利息占贷款利息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80%C :贷款实收利息占贷款利息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85%D :贷款实收利息占贷款利息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90%答案: D21、抵押人不履行合同时,抵押权人有权 ( ) A:变现抵押物优先受偿 B :占有并使用抵押物C:没收抵押物 D :退还抵押物答案: A22、有关保证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主合同被确认失效后,保证人不再承担任何责任B :保证方式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之分C :不管保证人承担的是履行责任还是赔偿责任,保证人都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银行笔试必背知识点
以下是银行笔试中需要掌握的一些常见知识点:
1. 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了解各类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常见的金融产品,如存款、贷款、证券、外汇等。
2. 商业银行业务:掌握商业银行的各项基础业务,如存款业务、放贷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
3. 银行业监管:了解银行监管机构、监管政策和法规,如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
4. 银行内控与风险管理:了解银行的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方法,如反洗钱、风险评估、资本充足率等。
5. 金融数学和统计学:熟悉基本的数学和统计方法,如利率计算、财务报表分析、风险评估模型等。
6. 金融法律法规:了解金融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如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
7. 金融市场分析:掌握基本的金融市场分析方法,如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等。
8. 国际金融业务:了解国际金融交易和结算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如国际信用证、外汇交易等。
9. 金融风险管理:熟悉金融市场中的各类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并了解相应的管理方法。
10. 金融计算机软件和系统:掌握常用的金融计算机软件和系统,如Excel、SAS、SPSS等。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知识点,具体的考试内容还需根据不同银行的要求而定。
参加银行笔试时,还需注意细节和题型的特点,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商业银行知识点第一章1.P6商业银行的性质①商业银行是企业②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③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2.P7-8商业银行的功能①作为信用中介②充当支付中介③创造信用货币④提供金融服务3.P9-11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①分支行制②单一银行制③银行控股公司制④连锁银行制4.P19银行经营模式的类型:根据银行的业务范围划分为分业经营模式和混业经营模式5.P29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的内容及关系(一)安全性原则指商业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性程度,与其相反的含义是风险性,即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流动性原则通常指商业银行资产在无损状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强调的是以现金资产来保证必要支付的能力。
(三)盈利性原则指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能力。
股东财富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经营总目标。
三者的关系:商业银行三项基本原则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其统一又对立。
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但同时三者直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强调和偏重于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一般会削弱盈利性;反之,则会使安全性和流动性收到影响。
就统一性来说,注重流动性,银行保持合理头寸,就不会发生挤兑等支付风险,资产的损失就可避免,这就相对地增强了银行的盈利性。
但是,如果银行只是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也同样会导致银行经营出现很大问题,甚至带来风险。
例如……详见P31第二章1.P39商业银行业务的分类重点: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按照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银行业务可以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2.P41负债业务中的对外借款,对商业银行主动负债有决定意义的是短期借款。
重点把握:1.同业借款:指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主要有银行同业拆借,抵押借款和转贴现三种形式。
2.回购协议:指通过出售金融资产获得资金的同时确定了一个在未来某一时间,按一定价格购回该资产的协议。
总结:在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自有资本是基础,标志着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存款负债是其主要业务,标志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借款负债和其他负债是商业银行资本金的重要调剂和补充,体现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