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
- 格式:ppt
- 大小:844.50 KB
- 文档页数:10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三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将以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该部分内容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进位现象的讲解和练习。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进位现象,并能熟练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时的进位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观察商品价格标签,发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应用。
2. 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以23乘4为例,讲解笔算过程,强调进位现象。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23乘4的计算,并讲解计算过程。
4. 例题讲解:以33乘5为例,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注意进位现象的讲解。
5. 课堂互动: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分享进位心得。
6.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33乘5的计算,并讲解计算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1. 实践情景引入2. 笔算方法讲解23乘43. 进位现象讲解4. 例题讲解33乘55. 课堂互动6. 练习巩固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2. 请家长协助,找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进位现象时,注重了与学生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3. 课堂练习环节,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保证了学习效果。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运算过程,正确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具: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运算例题。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教具展示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运算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规律,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2. 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运算。
- 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给予指导。
3. 合作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运算练习题。
- 各小组分享计算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运算练习题。
-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 总结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6. 作业布置- 布置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运算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合作交流”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运算练习题,然后分享计算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方法。
2. 乘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方法。
2. 灵活运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进位的现象。
2. 提出问题:当我们遇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时,该如何进行笔算呢?二、探究1. 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例子,如34×5,让学生发现进位的现象。
2. 让学生尝试自己计算34×5,并引导学生总结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方法。
3. 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步骤,并在黑板上展示。
三、讲解1. 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方法,强调每一步的计算要点。
2. 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笔算。
3. 强调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如对齐、进位等。
四、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五、应用1. 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方法进行解决。
2. 引导学生将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方法。
2. 强调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如对齐、进位等。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乘法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延伸:布置一些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青岛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2. 进位乘法的原理和步骤;3.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应用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计算题,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难点:进位乘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标签,发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需求。
2. 理论讲解: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强调进位的重要性,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应用题解答:让学生解答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需要支付的总金额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两位数乘一位数1. 乘法原理2. 进位方法3. 计算步骤七、作业设计题目:23 × 4答案:92题目:小明有 32 元,他想买一本书,每本书 7 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本书?答案:小明最多可以买 4 本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购物场景的引入,让学生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在课后作业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乘法原理的深入理解在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时,我特别强调了乘法原理的重要性。
乘法原理是指,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实际上是将一个数重复相加另一个数的次数。
例如,23 × 4,实际上就是将23重复相加4次,即23 + 23 + 23 + 23 = 92。
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一次进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运算过程,掌握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2. 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3. 乘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运算的原理,掌握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 提问:如果有12个苹果,每个苹果的质量是3克,那么这些苹果的总质量是多少克?2. 学习新知- 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过程,强调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 示例:12 × 3 = 36- 解释:首先计算2 × 3 = 6,然后将6写在个位上;接着计算1 × 3 = 3,再加上前面的进位1,得到4,将4写在十位上。
因此,12 × 3 = 36。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练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 提供一些练习题,如:23 × 4,45 × 5等。
4. 应用拓展-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 提问:如果有15个学生,每个学生需要3本书,那么一共需要多少本书?5.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讨论如何运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6.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运算过程和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乘法运算,记录下来并尝试解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青岛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青岛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笔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青岛版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第二单元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笔算。
具体章节包括:2.1 整数乘法概念,2.2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2.3 乘法表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并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难点是理解进位的概念和如何正确进行进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位乘法的笔算,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写有两位数和一位数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我会拿出两张写有数字的卡片,比如34和5,然后问学生,如果我们要计算34乘以5,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呢?然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类似的题目。
我会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乘法的基本概念、进位的概念和笔算步骤。
七、作业设计为了让学生能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
比如,让学生计算43乘以7的结果,并写出笔算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如果发现有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我会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比如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乘法题目,或者寻找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
《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分配物品等,引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特点,发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教师讲解并示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交流计算心得。
(3)教师点评学生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口算方法。
4. 巩固提高(1)教师出示一些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答。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答过程和结果,指导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板书设计略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 学生能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探究新知”和“实践应用”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关键步骤,也是教学的重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中的一项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七章第二节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具体包括7个知识点:1. 20乘以19;2. 30乘以19;3. 40乘以19;4. 50乘以19;5. 60乘以19;6. 70乘以19;7. 80乘以19和90乘以19的笔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笔算,并理解笔算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则是让孩子们理解笔算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笔算法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于展示笔算的过程。
孩子们需要准备笔和本子,以便于跟随我一起进行笔算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今天的课题,比如“小明有30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分成每份5个,他能分几份?”2. 知识讲解:我会用多媒体展示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过程,让孩子们跟随屏幕一起进行笔算。
3. 例题讲解:我会用几道典型的例题,详细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几道随堂练习题,让孩子们当场进行笔算练习。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后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份简洁明了的板书,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清晰地展示给孩子们。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20乘以19;2. 30乘以19;3. 40乘以19;4. 50乘以19;5. 60乘以19;6. 70乘以19;7. 80乘以19和90乘以19。
答案:1. 20、30、40、50、60、70、80和90分别乘以19的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孩子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哪里讲得不够清楚,哪里需要改进。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我今天要教授的内容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进位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和笔算的方法,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计算器和一些练习题。
然后,我会通过一个例题来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例如,我会计算34乘以5。
我会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每一步的计算过程,包括如何进位。
随堂练习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并且及时给予他们反馈。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计算过程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包括每一步的计算和进位。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练习。
例如,我会让他们计算45乘以7,并且写出计算过程和答案。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我会思考今天教学的效果,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内容,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让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和笔算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
在引入和实践情景中,我需要确保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进位的原因和进位的计算方法。
为此,我准备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加深理解。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是另一个重点。
在讲解例题时,我会详细展示每一步的计算过程,包括如何进位。
我会强调笔算的顺序和规则,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同时,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帮助他们巩固所学。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运算方法。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这个概念,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以及如何在乘法运算中正确地进行进位。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计算器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两个两位数,比如23和4,然后让学生猜测它们的乘积是多少。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对乘法的好奇心。
2. 讲解:我会用具体的例题来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运算方法。
比如,我会用23乘以4来展示如何正确地进行进位。
3. 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动手计算,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运算步骤,以及一些关键的点,比如进位的位置和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35乘以7;2. 48乘以5;3. 27乘以9。
答案:1. 35乘以7等于245;2. 48乘以5等于240;3. 27乘以9等于24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运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进位不准确和运算步骤不清晰等。
在下一节课中,我将继续巩固这个概念,并通过更多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以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教学中,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让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以及如何在乘法运算中正确地进行进位是本节课的重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案)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认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熟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诀。
3.能够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求解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熟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诀。
2.能够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求解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2.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
3.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我会给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两位数乘一位数》。
我会通过教材的图片引出问题:“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用到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呢?”我会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并进行简短的知识铺垫,让他们知道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2. 教授口诀接下来,我将会让学生记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诀:“先乘个位,再乘十位,最后相加就不难。
”3. 讲解算式通过乘法表,我会向学生展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认识算式的组成部分。
我会提醒学生,一定要按照口诀的顺序来计算。
4. 练习在学生理解了口诀和算式的基础上,我会进行一些练习,以巩固学生的记忆和应用能力,并检验他们的掌握情况。
比如,我可以让学生计算6×17等类似的题目。
5. 拓展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我会给学生一些能够运用到生活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使用所学内容进行计算。
6. 总结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会让学生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诀和算式,并强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熟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求解。
同时,通过实例的介绍,学生对于口诀和算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但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要对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更多的考察,不仅要熟练掌握口诀和算式,还要加强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青岛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进行计算,并且能够理解乘法运算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通过课件展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方法。
2. 计算器:为了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计算,我准备了计算器,以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使用。
3. 练习题: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理解,我准备了大量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例如,假设一个水果店有一种水果,每千克3元,现在要买5千克,问需要多少钱?2. 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例如,以23乘以4为例,将4乘以3,得到12,然后将4乘以2,得到8,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92。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
例如,计算23乘以4的结果。
4. 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原理。
例如,以23乘以4为例,可以将23看作是20加上3,先将4乘以20,得到80,再将4乘以3,得到12,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92。
5.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加深对乘法运算原理的理解。
例如,计算23乘以4的结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23 × 4 = 92七、作业设计23 × 435 × 647 × 223 × 4 = 9235 × 6 = 21047 × 2 = 9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常常会出现错误。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积。
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步骤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准确计算相关题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学生能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规律。
2. 口算过程中保持准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教学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一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入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概念。
2. 讲解:讲解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和步骤,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2. 计算规律和步骤3. 实例演示4. 练习题目5. 应用题目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每位学生完成10道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题目。
2. 家庭作业:每位学生完成20道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题目。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际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计算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了较好的掌握。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这是学生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和理解障碍的地方。
下面将详细补充和说明这一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详解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和口算过程中的准确性。
教案: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并能灵活运用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学生尝试用加法解决导入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用乘法计算更为简便。
2. 探究新知-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理解。
3. 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
4. 总结提升-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收获。
- 教师强调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计算准确性。
5.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观察生活中哪些情境可以用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与家人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在家中与家人分享的情况。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