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14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漫画的启示》是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单元以“漫画”为主题,通过观察、分析漫画,让学生了解漫画的特点,学习漫画的表现手法,并从中得到启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漫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如何从漫画中得到启示,并将启示运用到写作中,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漫画,启发他们思考,帮助他们将观察和思考转化为文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漫画的特点,学习漫画的表现手法,从漫画中得到启示,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学会将漫画中的启示运用到写作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善于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从漫画中得到启示,并将启示运用到写作中。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漫画,启发他们思考,并将思考转化为文字。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漫画,了解漫画的特点,学习漫画的表现手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漫画的启示,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写作法:让学生将观察和思考转化为文字,锻炼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漫画作品,用于展示和分析。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漫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漫画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漫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作文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漫画,讨论漫画中的启示,并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漫画的启示。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漫画的启示,并将启示运用到写作中。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同步作文《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同步作文《漫画的启示》。
教材分析:本作文题目以漫画为启示,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让学生描绘一幅漫画,并写出这幅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学生特点:五年级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描绘细节、表达情感方面存在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观察一幅漫画,并能详细描绘出漫画的景象。
2.让学生写出这幅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3.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漫画,捕捉漫画细节。
2.如何帮助学生表达出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漫画,捕捉漫画细节。
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漫画的观察和启示。
3.写作指导法: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表达出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幅漫画,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写作。
2.准备写作指导素材,如相关文章、范文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漫画,引导学生观察漫画,并提出问题:“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漫画,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这幅漫画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2.呈现(10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漫画的观察和启示。
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如漫画中的人物、场景、情节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表达出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写作:a.描述漫画中的场景和人物。
b.分析漫画中的情节,揭示漫画的主题。
c.表达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以及自己如何将启示应用到生活中。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并分享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其他学生倾听,从中学习和借鉴。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漫画中的启示如何应用到生活中。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定稿)一、教学目标1.理解漫画的特点和形式;2.掌握漫画绘制的基本技巧;3.能够通过绘制漫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漫画的含义和作用;2.学习漫画绘制的基本方法;3.运用漫画的形式进行作文创作。
三、教学难点1.如何使用恰当的漫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2.如何结合文字和图像,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漫画绘制工具、教学课件、教学素材;2.学生准备:纸、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漫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漫画的特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漫画的兴趣。
2. 漫画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漫画的起源、发展历史、特点和分类,让学生对漫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漫画绘制技巧讲解(20分钟)教师示范漫画绘制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绘制漫画。
4. 练习与指导(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进行漫画绘制的练习,教师逐个指导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5. 作文创作(25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布置,用漫画的形式表达某个主题或事件,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的漫画作品。
6. 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漫画作品,互相欣赏、学习,共同提高。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漫画的特点和形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漫画绘制技巧,能够通过绘制漫画表达自己的想法。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提高绘画水平,创作更加精彩的漫画作品。
以上为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定稿)。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人教教案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是人教版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一幅漫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启示,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教材以漫画为载体,让学生在欣赏漫画的同时,思考漫画中所蕴含的道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观念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对于漫画这种形式他们也较为喜爱。
但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漫画的内容,从中发现启示,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漫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漫画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漫画的内容,发现其中的启示,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2.难点: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漫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在课堂上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从漫画中发现启示,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幅具有启示性的漫画,提前展示给学生。
2.准备与漫画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准备纸和笔,供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漫画,引导学生观察漫画的内容,并发问:“你们从漫画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启示?”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与漫画相关的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结束后,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漫画的特点及其启示意义。
2.能够运用漫画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3.能够合作进行集体备课,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漫画的语言特点。
2.运用漫画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
3.集体备课,分享创意,提高写作质量。
三、教学准备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课本《习作:漫画的启示》2.班级黑板、彩色粉笔3.漫画示例图片4.学生笔记本和笔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漫画的启示。
2.展示几幅优秀的漫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漫画的特点。
第二步:理解漫画的特点(20分钟)1.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漫画的语言特点:简洁、生动、富有想象力。
2.引导学生思考,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如何运用漫画形式表达思想感情。
第三步:集体备课(4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共同商讨如何创作一幅漫画作品,体现课文中的题材。
2.每个小组设计漫画的内容、人物、对话等要素,并做好创作准备。
第四步:展示与分享(20分钟)1.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漫画作品,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
2.全班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提出建议和意见,共同提升漫画作品的质量。
五、课堂总结与反思通过今天的集体备课活动,学生不仅理解了漫画的特点和意义,还提高了合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及时总结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为下节课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习作:漫画的启示》这一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习作:漫画的启示》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漫画内容写一篇习作,通过观察漫画,分析漫画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漫画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于漫画的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漫画,分析漫画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漫画,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漫画,分析漫画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理解漫画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并能够将这些分析运用到写作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表达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漫画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漫画,分析漫画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理解漫画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漫画,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运用到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漫画,分析漫画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漫画的主题。
3.写作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帮助他们将分析结果运用到写作中。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漫画素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观察漫画,对漫画有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漫画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漫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漫画素材,学生仔细观察漫画,分析漫画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漫画的定义和特点。
2.能够通过漫画发现生活中的趣味和乐趣。
3.能够创作自己的漫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1.了解漫画的特点和优势。
2.掌握画漫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趣味和乐趣。
2.如何让学生掌握漫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如何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四、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黑板、彩笔等教学用品。
2.漫画杂志、漫画书等资料。
3.学生共同创作的漫画图片。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漫画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展示一些著名的漫画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对漫画的认知。
由此问题引发思辨:“你认为漫画是什么?”2.研讨漫画的定义和特点教师会让学生进行自我感知,学生会看到每个漫画都有视觉效果,以画面和文字的形式消化人物形象,漫画往往是轻松的、有趣的,体现了生活万象与人生百态。
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漫画含义,了解漫画的特点和优势,创造出与平时生活不同的趣味性作品。
3.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1)了解用画什么样的线条、什么样的表情,才能给人带来“好玩”的感觉,让学生学习画线条和表情。
(2)通过练习漫画手法,如框架、基本线条、表情线和不规则线条,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3)指导学生如何用简单有力的线条表达想象和感受的方式,例如夸张的表情和身体姿势,强化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形象感知能力。
(4)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选择合适的色彩进行描绘。
4.学生合作漫画创作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作品特点集中思维于同一方向,选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小组进行分工,策划、分担角色、分配任务,并用有趣的手法以图像化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
5.分享漫画作品让相邻的班级之间展开漫画作品的分享,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激励和受益。
六、教学反思:此篇课程使学生在习作中发掘生活乐趣和快乐,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画漫画的乐趣和成就感,给学生全面而生动的创作经验,培养其审美眼界和创作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与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沟通能力,推动了学生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创作技能的提高。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八《漫画的启示》教案一. 教材分析《漫画的启示》这篇课文通过一幅漫画,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文内容富有教育意义,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漫画,理解漫画的寓意,并能够从中得到启示,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观察漫画,理解漫画的内容。
但部分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能缺乏深度,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
此外,学生对漫画的喜爱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漫画的喜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漫画的寓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漫画中得到启示,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漫画的寓意,从中得到启示。
2.难点:学生能够独立观察漫画,进行深入思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漫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讨论教学法: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老师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漫画素材,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展示一幅漫画,引导学生观察漫画的内容。
提问:你们觉得这幅漫画有趣吗?为什么?2.呈现(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明确漫画的寓意。
提问:这幅漫画想要表达什么意思?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思考漫画给他们的启示。
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讨论成果,老师点评并总结。
提问:从这幅漫画中,你们得到了什么启示?5.拓展(5分钟)老师展示其他相关漫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提问:这些漫画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启示?6.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要从漫画中得到启示,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漫画的启示》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漫画的启示》优秀教案,主要针对学生对漫画的兴趣和认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漫画,发现漫画中的启示,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漫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漫画,对于漫画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漫画的观察往往停留在表面,无法发现其中的深层含义。
此外,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往往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漫画,发现漫画中的启示,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的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漫画,发现漫画中的启示,并能够用语文知识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学生对漫画的深入观察和理解,以及对自己观点和感受的准确表达。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漫画,如何发现漫画中的启示,并如何用语文知识表达出来。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漫画素材,包括各种类型的漫画,以及与漫画相关的故事和案例。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喜欢看漫画吗?为什么喜欢看漫画?”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漫画,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漫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从漫画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漫画,发现漫画中的启示。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1.仔细观察,看懂图意,了解漫画内容,得到启示。
2.根据阅读提示把看到的、想到的编成故事,进行习作。
3.抓住中心,恰当地运用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
一、激情导入,了解漫画。
1.出示几幅漫画,让学生用心欣赏,并找出漫画与普通画之间的异同。
2.教师总结漫画特点:漫画指的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所以欣赏漫画时,我们不能光用眼看,而要用心看,努力思考漫画的深意。
3.试着让学生理解前面几幅漫画中的一幅,体会漫画的欣赏方法。
4.导入新课:这个单元,我们徜徉在生活这本大书中,捡拾了许多生活给予的馈赠。
漫画,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馈赠。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华君武的漫画《假文盲》,看看它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板书课题)二、指导观察,欣赏漫画。
1.观察漫画,理解画面。
出示漫画:这是漫画家华君武的一幅漫画。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画家都画了些什么。
强调观察时关注细节。
(板书:仔细观察)指名汇报观察所得。
(老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2.展开联想,拓展画面。
同学们能透过画面想象画外画家没画出来的内容吗?出示图画指导:这可能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画上有哪些人?周围还会有哪些景物?面对母子,那几个男性角色是什么态度?这位母亲又是什么表情?她会说些什么?小结:看图就要这样,仔细观察画面后,要展开联想,透过画面看到画外的东西。
(板书:展开联想)学生采用刚才的方法欣赏漫画,让漫画也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想好后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3.联系生活,升华画面。
看图,读“假文盲”这个题目。
读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你自身有过类似的现象吗?“假文盲”们为什么这么冷漠?他们为什么要站在母子上车处?你觉得这幅漫画是在讽刺什么现象?(提示:这群“假文盲”缺的不是文化,而是公德心。
)总结:文盲固然可怕,但“假文盲”更加可怕,因为他们是“真自私”!社会上某些人缺的不是文化,而是公德心!这就是画家给我们的警示,也是我们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
引导回忆分析的方法。
(板书:联系生活)(用同样方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本中选入的另一幅漫画。
)三、明确要求,撰写漫画作文。
1.明确要求。
(1)默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并用铅笔勾画出重点。
(2)归纳要求,明确习作内容分哪几方面。
①可以写漫画带来的启示。
②可以根据画意编故事。
(3)指导两个方面的写作侧重点,请学生选择要写的内容。
2.指导学生依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用第几人称的叙述方法,指导命题。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漫画,当堂习作,教师随机个别辅导。
四、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1.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找出习作的亮点,发现不足。
2.同桌交换阅读习作,互相评改。
3.指名在全班交流习作,师生一起评议、修改。
4.再次默读自己的习作,进一步修改,然后誊写在作文本上。
漫画的启示仔细观察↓展开联想↓联系生活编故事——记叙文谈感受——议论文根据学生喜欢漫画的心理特点,将了解漫画、欣赏漫画与撰写漫画作文结合在一起,在指导过程中教给学生漫画作文的写作步骤:第一步,看漫画,定角度;第二步,联现实,想寓意;第三步,述画面,评价值。
二、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反驳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的讽刺作家马克·吐温遇见了一位富翁和他的夫人,出于礼貌,马克·吐温恭维富翁的夫人道:“夫人,你真漂亮!”没想到富翁的夫人瞥了一眼马克·吐温,傲慢地说:“很遗憾,我不能用同样的话来回答您。
”头脑非常机敏、言辞一向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答道:“没关系,您也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
”那位夫人听后,虽满脸怒气,但又无言以对。
旁边的富翁见夫人受窘,马上就忍不住了,他打量了一下马克·吐温,见他穿着破旧,不修边幅,就嘲弄说:“唉!你这副样子和毛驴能差多远?”马克·吐温目测了一下富翁和他之间的距离便说道:“没多远,大概有两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傲慢:________。
②无言以对:________。
(2)写近义词。
著名——________ 机敏——________犀利——________ 嘲弄——________(3)辨词归类。
心痛漂亮恭维遗憾傲慢机敏凶恶打量①褒义词:________②贬义词:________③中性词:________(4)马克·吐温真不愧为讽刺作家,仅仅两句平常话,就战败了富翁及他的夫人,他的绝妙回答中,第一句是说给________的,意思是________;第二句是回答________的,意思是说________。
【答案】(1)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没有礼貌;完全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语言来反驳(2)有名;机智;锋利;嘲讽(3)漂亮,机敏;傲慢,凶恶;心痛,恭维,遗憾,打量(4)富翁夫人;我说你漂亮是在说假话;富翁;我和你这头毛驴的距离只有两尺【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著名:有名,出名。
机敏:机警敏锐,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快。
犀利:坚固锐利。
又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目光等的尖锐锋利。
嘲弄:嘲讽;捉弄。
(3)词语按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词义带有赞扬、喜爱、肯定等感情色彩的词叫褒义词,词义带有憎恨、厌恶、否定等感情色彩的词叫贬义词。
有的词不表示褒贬,是中性词。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①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没有礼貌②完全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语言来反驳(2)有名、机智、锋利、嘲讽(3)①漂亮,机敏②傲慢,凶恶③心痛,恭维,遗憾,打量(4)富翁夫人、我说你漂亮是在说假话、富翁、我和你这头毛驴的距离只有两尺【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会给词语按感情色彩分类。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父爱深秋的月光斜照在小床上,孩子正睡得香甜。
一旁,阿久伯凝视着她红嘟嘟的睡脸,良久,两颗泪水静静地滑了下来。
和以往一样,他下班回家。
孩子也放学了。
晚饭后,孩子照例要求听他讲故事。
“爸爸,讲你的‘拇指’故事嘛!”孩子撒娇地抬起晶亮的眼,极可爱的模样。
他是最不能拒绝这种惹人怜惜的撒娇口吻的,尽管他已将这个故事说了不下数十遍,但孩子爱听嘛,在她的心目中,它正可证明她爸爸的英雄形象。
“那是小琪琪还在妈妈肚里的时候……一天晚上,小偷进入我们的家……爸爸为了保护妈妈,和小偷打起来……小偷走了,但是爸爸右手的大拇指被小偷拿着的小刀削去一片肉。
”他随着孩子的目光也瞧了瞧右手大拇指。
“痛不痛?”孩子照例问,关切地。
“不痛不痛,爸爸保护妈妈和小琪琪是应该的。
”孩子得到她心中满意的回答,再次高兴地笑了。
但是,只有他心里明白,他不过是一个最平凡的爸爸。
那拇指伤痕,只是他一个爱心的表露罢了,那算不了什么的。
他结婚得很迟,而可怜的小琪琪,一生下来就成了没娘的孩子。
两年前的一个夜晚:就是孩子刚满六岁的那晚,她发高烧,口里吐着白沫。
他本该在她嘴里放只汤匙防她啮咬,但又怕伤了她稚嫩的舌头,于是,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拇指放入孩子的嘴。
那夜过后,小琪琪的烧退了,但也咬掉了他指端的肉块。
小床上,月光下的孩子正睡得香甜。
他擦干了泪水,嘴角隐约地浮起了笑意。
偶然,睡梦中的孩子翻了翻身。
他也就轻轻地为她盖上了滑下去的被子。
(1)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换成意思相近的词语。
①良久,两颗泪水静静地滑了下来。
________②和以往一样,他下班回家,孩子也放学了。
________③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拇指放入孩子的嘴。
________④他不过是一个最平凡的爸爸。
________(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阿久伯手指上有伤痕。
他对女儿说这伤痕是________。
②事实上,阿久伯手指的伤痕是这样造成的:________。
③他之所以不愿意对女儿说实话,是因为________。
(3)阿久伯十分疼爱他的女儿琪琪,人物的哪些言行最能表现人物的这一特点?请你在文中用线画出来。
【答案】(1)悄悄;往常;毅然;普通(2)小偷拿着的小刀削去一片肉后留下的;孩子六岁时发高烧,他将洗净的拇指放入孩子的嘴里防她啮咬,结果被咬掉了指端的肉块;他不想让女儿知道他为孩子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不想让孩子感到愧疚(3)一旁,阿久伯凝视着她红嘟嘟的睡脸,良久,两颗泪水静静地滑了下来。
于是,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拇指放入孩子的嘴。
他也就轻轻地为她盖上了滑下去的被子。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
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
其中注意:以往:以前、往常。
所以“以往”的近义词是“往常”。
决然:形容坚决果断。
所以“决然”的近义词是“毅然”。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一定要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考查筛选相关信息。
解答时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中找出答案即可。
【分析】(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按课文内容填空的能力。
(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安妮的一生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自幼备受父母的宠爱,上学后又深得老师的喜爱。
1942年7月,为了躲避纳粹党的迫害全家躲进普林森河畔小屋,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
这位13岁犹太少女在日记中记下了她的孤独和恐惧,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
后被人告发,1944年8月被捕,1945年3月死于集中营,年仅16岁。
(二)《安妮日记》一则最亲爱的吉蒂:阳光普照,天空深蓝,和风轻佛,我渴望着,真的渴望着一切:交谈、自由、朋友、独处。
我渴望……哭一场!我觉得我仿佛要爆炸。
我知道哭会有帮助,可是我不能哭。
我浮躁不安。
我从一个房间踱到另一个房间,从窗框的细缝呼吸,感觉到心在跳着,好像在说:“终于,满足我的渴望吧……”我想,春天已经在我内心里。
我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我整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它。
(1944年2月2日星期六)(1)辨字组词。
宠________ 期________ 孤________庞________ 斯________ 狐________(2)写出下面词语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