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题实验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19
九年级物理夯实基础达标训练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重点实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共6小题)1.在探究“导体电流与电阻关系”时,选择了5Ω、10Ω、15Ω、20Ω四个电阻进行实验,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左端B.用10Ω电阻实验,读数时的滑片位置比5Ω电阻读数时更靠左C.实验过程中移动滑片的作用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D.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2.小红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电源电压恒定),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应特别观察的是()A.变阻器滑片B.定值电阻R C.电流表示数D.电压表示数3.小科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完成“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探究实验,得到I﹣R0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电源电压为4.5V,滑动变阻器R1标有“20Ω1.5A”。
实验结束后,小科进一步对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R与电路中电流大小关系进行探究,并继续画出I﹣R图像。
则对应的图像是图丙中的图线()A.①B.②C.③D.④4.小明做“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所用电源电压为3V,三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和2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2A”。
(1)图甲是小明连接的部分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阻值最处,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到合适位置,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其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大小为A。
(3)将5Ω的定值电阻依次更换为10Ω、20Ω继续探究,均应将滑片P向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V,并记录数据。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图丙中能正确反映电流和电阻关系的图象是。
5.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刚已连接的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刚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电路连接完成并检查无误后,小刚应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选填“A”或“B”)端,然后再闭合开关。
初中及中考物理重点实验综合复习训练: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重要考点精练一】***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图1(1)如图1甲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电路连接完整(请勿更改原有导线,导线不得交叉)。
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其原因是。
(3)实验过程中,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适当位置,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A.将5Ω的电阻更换为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V。
2.(2021·肇庆模拟)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三种电路:图2(1)甲同学认为图2电路比图1电路好,理由是:。
乙同学认为图3电路比图2电路更好,理由是图3电路便于多次实验。
(2)乙同学利用图3电路(其中电阻 R=5Ω)完成了本实验,测得数据如下:实验次数电压 U(伏)电流 I(安)电压/电流1 1 0.22 2 0.43 4 0.8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乙同学利用图3电路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忽然变为0,但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或。
(4)实验操作过程中,丙同学发现滑动变阻器损坏,但经过思考后利用图 2 电路最终也完成了多次实验,该同学的做法是。
3.某同学利用如图3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选用的5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和25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1.5A”。
图3(1)如果连完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仅有一只电表有示数,则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与(选填字母代号)。
A.电流表断路B.定值电阻短路C.滑动变阻器断路D.滑动变阻器短路E.定值电阻处接触不良(2)电路连接完好后,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时,记下电压表的示数,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A;再将5Ω的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选填“左”或“右”)滑动直至电压表示数为V,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一、实验探究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为:电压恒为6V的电源、电压表量程为、电流表量程为、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各一个、标有“”字样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多个、导线若干。
图甲中?号处应该接入的元件是______填元件名称,井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的电路。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还具有______的作用。
甲、乙、丙三组同学均正确完成了探究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在同一坐标图中两出了图象如图乙所示。
分析图象,可得出本实验的结论:______。
进一步分析图象,甲、乙、丙三组同学所画线的倾斜程度出现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小明想利用这些器材测量器材中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如图2所示以下设计中可以完成实验的是图______选填“A“或“B“2.为完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小海从实验室取得以下器材:电压恒为的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的定值电阻各一个,规格为“”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请根据所学知识,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1图中将实物连接完整;小海将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如2图所示,记为______V,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接着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将电阻换为后,为保证______表的示数不变,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滑片;通过实验得到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象如3图所示,由此可知:______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成______比;在小海实验基础上,为了得到更多组数据,需要更多规格的定值电阻,则选用的定值电阻最大阻值不允许超过______。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电源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各一只、电压表、电流表、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依据如图所示的电路,某小组同学保持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录了六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专题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课节减负作业1. 在电阻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凯把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了图所示的电路,正准备闭合开关时,旁边的小兰急忙拦住他,说接线错了。
请你检查一下电路,错在哪里?小兰发现只要改接一根导线就可以,请把接错的那一根导线找出来,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题中电流表和定值电阻并联了,错误。
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中,也是错误的。
按照答案如图所示接线即可。
2.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Ω。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B端的目的是。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若电路仅有一处故障,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数据如表。
请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中把未标出的两个点描出来并画出I﹣U图像。
序号 1 2 3 4 5电压U/N 1.2 2.0 2.2 2.4 2.8电流I/A 0.12 0.20 0.22 0.24 0.28分析图像可得: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用到阻值为5Ω、10Ω、15Ω、20Ω、25Ω的电阻。
将10Ω的电阻换成15Ω后,若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1.5V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端移动。
换用25Ω的电阻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1.5V,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选填“过大”或“过小”)。
【答案】(1)如上图;(2)保护电路;定值电阻断路;(3)如上图;(4)B;过小。
【解析】(1)连接电路时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说明电阻变大,滑动变阻器要接左半段,故接入滑动变阻器的A接线柱。
第11练电〔磁〕学实验-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一、选择型实验专练1.如图的电路中,R 为待测电阻,阻值约为5Ω。
实验器材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 2A〞;电压表〔量程分别为0~3V 、0~15V 〕;电流表〔量程分别为0~0.6A 、0~3A 〕;电池组为新干电池3节串联。
两只电表的量程可采用以下4种选法,为使测量时能较准确地读数(指针最好在中间刻度线附近〕,两只电表的量程应采用〔 〕A .0~0.6A 和0~15VB .0~0.6A 和0~3VC .0~3A 和0~15VD .0~3A 和0~3V【答案】B【解析】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要求,要使误差更小,应使电流或电压值超过满偏的23。
电压表的大量程为0~15V ,23×15V=10V>4.5V ,所以电压表应选择0~3V 的量程;当电压表的示数为最大3V 时,电流表的示数I =U R = 3V 5Ω=0.6A ,所以电流表应选择0~0.6A ,应选B 。
2.用如下图电路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为了改变定值电阻R 两端电压,设计了三种方案。
甲:多节干电池串联接入MN ;乙: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MN ;丙:电池先后与不同定值电阻R ′串联接入MN 。
可行的方案是〔 〕A .仅有甲B .仅有乙C .仅有甲、乙两种D .甲、乙、丙都可行【答案】D【解析】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电阻的阻值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测出通过的电流,据此进行解答。
解: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的阻值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那么 甲:多节干电池串联接入MN 时,改变干电池串联的节数时电源的电压发生变化,R 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方法可行;乙: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MN 时,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R 两端的电压,方法可行;丙:电池先后与不同定值电阻R ′串联接入MN ,定值电阻R ′的阻值不同,分得的电压不同,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不同,方法可行;综上可知,甲、乙、丙三种方案均可行。
专题十七欧姆定律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三年(2021—2023)中考真题分项精编一、单选题1.(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导体的电阻一定B.滑动变阻器可以起到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作用C.实验的结论是:电流跟电压成反比D.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到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答案】C【详解】A.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由控制变量法可知,需要控制导体的电阻一定,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使得电路中电流发生改变,从而起到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作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反比,故C错误,符合题意;D.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从而可以得到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2·四川广元·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几个实验探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①“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②“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的阻值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④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运用科学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A.①和④B.②和③C.①和③D.②和④【答案】C【详解】A.①中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④中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①和④研究方法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B.②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采用了转换法;③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②和③研究方法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①中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③中也采用了控制变量法,①和③研究方法相同,故C符合题意;D.②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采用了转换法;④中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②和④研究方法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总复习《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测量电阻》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时,老师给小明提供了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定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滑动变阻器甲“10Ω;2A”和滑动变阻器乙“20Ω;1A”各一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各一个,导线若干。
(1)注意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状态;(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导线不允许交叉);(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都无示数,则故障可能是(答出一种情况即可);(4)排除故障后,小明把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移动滑片P到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正确记录后,小明又改用10Ω电阻继续实验,闭合开关后,小明应将滑片P向(选填“左”或者“右”)移动至电压表示数为V;(5)小明在实验中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该是(选填“甲”或“乙”);(6)利用老师给的器材,还能完成的电学实验有:(写出一个即可)。
2.小刚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部分实物连接情况如图乙所示。
其中电源电压恒为4.5V,滑动变阻器R0最大阻值为80Ω,定值电阻R备有阻值分别为5Ω、10Ω、25Ω、50Ω各一个。
(1)请根据甲图电路图,在乙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右移时接入阻值变大);(2)正确连好电路,移动滑片P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故障原因是定值电阻R ;(3)故障排除后,小刚先用5Ω电阻实验,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并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断开开关;将5Ω电阻换成10Ω,闭合开关,将滑片P向(选填“A”或“B”)端适当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2V,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4)更换其余电阻继续实验,根据4组数据作出I=1/R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I=1/R图像可得出: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5)小刚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后,用刻度尺、电流表和已知最大阻值为R1的滑动变阻器来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
专题23-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探究(一)1、实验探究: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如图甲,实验电路中接错了一根导线,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①利用改后的正确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测得数据如下表:R=10Ω②如图乙,在电流表表盘上,画出所选的接线柱和第4次实验屮指针的位置。
③根据表屮数据,在图丙中描点并画出R的﹣U/图象。
④在电阻一定时,成正比。
⑤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只将第4次实验电路中的定值电阻由10Ω换成15Ω,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比第4次实验的电压表示数(填“大”或“小”),要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4V,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移动。
2、(2019·本溪)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电学实验。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1)用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电压恒为8V 的电源、“ 40Ω 1A” 的滑动变阻器、量程为0~0.6A 的电流表和量程合适的电压表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电路。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最(填“ 左” 或“ 右”)端。
实验中分别将四个定值电阻单独接入电路,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并记录对应的电流值,为了完成四次实验,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控制不变的电压最高不应超过V。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通过分析图象得出结论:当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3、(2019·泰州)小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1)按要求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滑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_________(闭合/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最_________(左/右)端。
(3)小华用三只阻值分别为15Ω、10Ω和5Ω的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过程中,将15Ω电阻换成10Ω时,应将滑片向_________(左/右)移动,其目的是_________。
2022年中考物理重点题型过关八: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一、考点过关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知识点的认识】(1)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①控制不变的量:电阻.怎样控制:采用同一个定值电阻实验.②改变的量:电压.怎样改变:改变电池节数;调节学生电源的旋钮;串联滑动变阻器,调节滑片.③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④电路图:⑤结论: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①控制不变的量:电压.怎样控制:串联滑动变阻器,调节滑片.②改变的量:电阻.怎样改变:更换定值电阻.(不能用滑变阻器来代替定值电阻)③滑动变阻在实验中的作用:保护电路;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④结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二.考题过关1.小华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时,电阻R有5Ω、10Ω,20Ω三种规格,滑动变阻器有型号一“20Ω2A”和型号二“50Ω1A”两种规格,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他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将乙图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小华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做第二次实验时将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闭合开关,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选填“A”或“B”)端移动,直到为止,按照同样的方法,完成了第三次实验,三次实验的数据如表所示,整个实验过程中应选择型号的滑动变阻器。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电阻R/Ω51020电流I/A0.40.20.1(3)根据实验数据,小华得到如下实验结论:。
(4)利用这个电路还能完成的实验有:。
(写出一条即可)2.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要求滑片向左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且导线不能交叉)(2)实验时,闭合开关,将滑片移动到某位置,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接下来的操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