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统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数学统计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统计表的概念,知道统计表的作用。
2. 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3. 能够根据统计表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
二、教学内容:1. 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
2. 统计表的种类:条形统计表、折线统计表、饼图统计表。
3. 制作统计表的方法。
4. 利用统计表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统计表的概念、作用和制作方法。
难点:利用统计表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统计数据。
2. 学生准备纸、笔、尺子等绘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统计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整理和展示这些数据。
2. 讲解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教师讲解统计表的定义,举例说明统计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学习制作统计表:教师演示制作条形统计表、折线统计表和饼图统计表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制作统计表:学生自主选择一组数据,制作相应的统计表。
5. 利用统计表分析数据:教师给出一些问题,学生利用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
6. 总结与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组家庭数据,制作统计表,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统计表的概念、作用和制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统计表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也要关注学生的操作熟练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统计表的制作和问题解答的准确性。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学习和进步。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类型的统计表,如雷达图、树状图等。
2. 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制作和分析统计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收集学校或社区的相关数据,制作统计表并进行展示。
药剂专业建设总结报告一、项目基本情况我校药剂专业创办于2002年,2012年被确认为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2019年9月被广东省教育厅立项为广东省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双精准”示范建设专业,项目建设期为3年。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等职业教育“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三年来,学校围绕“目标定位准、办学条件好、校企合作深、诊断改进实,人才培养优”的建设目标,立足河源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转型对医药产业人才的需求,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精神,不断完善专业建设管理机制,改善专业教学条件,提升专业校企精准对接培养水平,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药剂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020年1064人,2021年1109人,2022年1349人,办学规模稳定。
表1:近3年药剂专业在校生规模通实训中心、中药实训中心、化学实训中心、药理生理实训中心、中药标本馆、中草药园等校内实训场室,实训工位总数1600个,实训室设备总值1331.24万元,生均设备值9868元/人,生均实训工位数1.19个。
本专业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深度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了稳定可靠的校企合作机制,与24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建成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业开展了订单培养,近三年订单培养率分别为49.44%、42.96%、48.17%。
表2:近3年药剂专业订单培养情况面后场面火爆,学生出现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药剂专业毕业生深受企业青睐,近3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7.81%,毕业生初次对口就业率平均为91.29%,学生就业满意度平均为95.23%,用人单位满意度平均为90.41%。
表3:近3年药剂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2700000.00元,资金到位率100%,资金使用率100。
00%。
根据项目的建设情况,逐一对照评分标准,本项目自评总分为:113分,具体分值如下表:表4:中等职业学校“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验收自评分表(一)完善专业建设管理机制药剂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握健康中国战略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医药企业岗位知识能力需求的调研,正确定位药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制定教学质量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实验实训基地及教师团队建设等提供理论依据,实现人才培养达到更高质量,精准对接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精准对接我市中药(南药)产业,深化校企合作,精准育人,形成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设计统计表》教学设计一、学习内容分析《设计统计表》是浙将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11课,是第三单元《用数据讲故事》的第2课。
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人们接触并记录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有价值的规律。
对数据进行记录、收集、处理和分析可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
你会选择表格还是统计图来表示家乡历年的天气变化情况?借助身边的数据可以做哪些预测?基于数据的预测都是可信的吗?本单元主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本单元上节课学习了用记录单记录数据,数据的收集。
本课主要介绍统计表的基本结构,统计表的数据整理。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四年级的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敢于合作,善于表达,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已经能在线协作学习,知道互联网对生活的巨大影响。
四上学习了数据处理在四上学些了数据处理,在前2个单元的学习中了解了视频、音频、文字等数字化过程及解码与校验为本单元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单元上节课学习了用记录单记录数据,数据的收集,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学习目标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统计表的基本结构,统计表的数据整理。
教学难点:统计表的数据整理。
五、课前准备学习环境:计算机教室学习资源:PPT课件六、设计思路本着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辅以作品评价法、归纳总结法,这些教学方法都将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逐级展开。
七、学习过程(一)问题导入,引出新知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讨论下面是收集到的历年9月28日的气象数据,要想数据一目了然、整齐有序,该如何整理这些数据?引出课题建构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往往是杂乱无序的。
借助统计表,能使数据的呈现变得整齐有序,便于数据的计算和分析。
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气象数据导入,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1.认识统计表为了更清晰地展示与描绘数据,统计表有规范的结构。
教育教学数据分析——从统计表中提炼教案精华在当今社会,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了许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教学数据分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进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提炼教案精华则是数据分析在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应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从统计表中提炼教案精华,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I. 教育教学数据分析的意义教育教学数据分析是利用数据科学的方法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化教学过程和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教学数据分析可以从多个维度入手,如:1.学生个人特征数据:包括学生的年级、性别、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难点,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2.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包括学生的上课到课率、听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3.教学资源数据:包括教材的使用情况、教学视频的观看量、教学课件的使用率等。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分析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和效果,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教师教学数据:包括教师的授课情况、学生的评价结果、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等。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水平,制定更加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
教育教学数据分析的意义在于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指标,反映教育教学的情况和效果,帮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更加准确的把握教育教学的全貌,做出更加科学和高效的教学决策。
II. 从统计表中提炼教案精华的方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案是教师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工具。
而教案中的内容需要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才能够真正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如何从已有的教学数据中提炼教案精华,成为了教育教学数据分析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复习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制作和解读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统计表的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
2. 难点:如何根据数据合理地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以及如何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入,如展示某班级的考试成绩单,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的重要性。
2. 知识回顾:带领学生回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解读技巧。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如某商店的销售数据,让学生实际操作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4. 互动讨论:分小组让学生相互讨论,提出疑问,解决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反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探究学习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能力。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和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同时,提供实物或模型,让学生亲手制作统计图表,加深理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制作任务,如整理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并制作条形统计图。
2. 作业:布置一些需要课后完成的练习题,如搜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3. 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练习和作业进行评价,注重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评价。
同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含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实例分析等内容。
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统计表(二)
说明:
1.填报范围为教育部门办公办学校。
2.学校类别:幼儿园、小学、教学点、初中、高中、职业学校、特殊教育、九年一贯制、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
3.校舍为学校内全部建筑物。
4.在建校舍建筑面积填规划建设面积,房屋价值填规划投资。
5.照片:2006年以后的新建楼房校舍和塑胶跑道田径场上报新旧对比照片,新建学校、迁建学校除上报单体照片外,另需提供学校整体校貌新旧对比照片。
6.区县、学校分别提供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7.金额单位为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2023年秋季本科学生教材预订数量统计表序号课程名称教材名称预订数量备注1 语文《现代语文》 1500 新课程改革使用教材2 数学《数学分析》 1200 数学系规定教材3 英语《新概念英语》 1800 外语系推荐教材4 物理《大学物理》 1000 理工类专业教材5 化学《化学基础》 800 化学系必备教材6 生物《生物科学》 700 生命科学系教材7 历史《我国通史》 600 历史系规定教材8 地理《地理科学》 500 地理科学系教材9 政治《我国政治》 650 政治学专业教材10 经济学《经济学原理》 800 经济学院规定教材以上为2023年秋季学期本科学生教材预订数量统计表,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材预订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部分主干课程的预订数量较大,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教材预订数量超过千本,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生物、地理、政治等的教材预订数量较少。
这反映了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教材需求有所不同,也反映了学校在教学教材选用上的特点和规律。
在未来的教材选用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合理分配教材资源,不仅仅是追求教材的规范化,更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效果。
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也需要不断更新,适应新课程改革、新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保证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
希望未来学校能够在教材的选用和管理上有更好的运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条件。
总结起来,教材预订数量统计表为我们了解学生教材需求、了解学校教学特点和规律提供了参考数据。
希望通过对教材需求的统计和分析,能够更好地指导学校教材的选用和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条件。
教材预订数量统计表是每个学期学校教务部门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教材的供给和教学质量的保障。
通过对教材预订数量的统计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教学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建议。
下面我们将对教材预订数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更详细的解读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