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教学工作量统计表(表一)doc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2
教师教学工作量登记表(2015年1月―――2015年12月)
教学单位:
教研室:
教师姓名:
职称:
手机号码:
填表时间:
表1:本科生理论教学环节标准学时计算表
填表要求:1.按照2005年11月修订的《沈阳农业大学教师教学工作定额及计算暂行办法》填写本登记表。
2.主要授课对象中的“年级”按入学年后两位数标识,如11级、12级等。
3.与其他教师同上的理论课,注明合作教师姓名及其承担课时量。
表2: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标准学时计算表
2.涉及作业、论文、实验报告的工作量应据实填报,学校将组织抽查核实。
3.指导实习中“开课类型”栏,填写“校内”或“校外”。
4.“授课对象”栏,填写年级、专业、班级三项内容。
5.与其他教师同上的实验或实习,注明合作教师姓名及承担课时量。
表3:研究生教学环节标准学时计算表
表4:附属工作量标准学时计算表
表5:其它
填表要求:1.本部分按照附属工作量赋值说明填写,在赋值说明栏必须写清赋值依据。
2.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要写出被指导者姓名。
表6:工作量汇总及审核
注:1.教师授课工作量为课程学时数×课程头数的累加和。
2.教研室授课工作量最高限额=教研室人均授课工作量*1.3。
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表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表是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量化和总结的一种工具和方式。
它通过统计分析教师的教学活动,获得教师的教学负荷以及相关数据,为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解决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
下面将从教师教学工作的定义、教学工作量统计表的意义、统计表内容和要求、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表的编制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教学工作的定义教师教学工作是指教师在学校教学中所从事的全部教育活动,包括备课、授课、评价和教学辅导等环节。
教师教学工作的内容很广泛,既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论文指导等教学环节。
因此,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统计需要全面覆盖教师的各项教育活动。
二、教学工作量统计表的意义教学工作量统计表的编制和使用对于教育管理和教师工作安排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客观反映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负荷,使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为教师工作评价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科学安排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学科资源,合理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三、统计表内容和要求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表的内容应包括教师的教学活动情况、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数据。
具体包括教师任课情况、课堂授课时间、备课时间、评价时间、教学辅导时间、教育科研参与等信息。
同时,教学工作量统计表要求一定的规范性,包括表格格式、统计方法和统计标准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四、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表的编制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表的编制是一个系统而细致的工作。
首先,需要明确统计的对象和范围,确定教学工作量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其次,通过教学活动的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教师的教学信息和数据。
然后,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生成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表。
最后,对统计表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表的应用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表的应用可以体现在多个层面。
教师个人教学工作量登记表
教研室:姓名(签名):职称:学年:学期:
注:填写时请参看背面的填写说明与要求
室主任:系主任:教学工作部:年月日
填写说明与要求
1、班数B=N/32,(不按自然班计) 不足32人按一个班计(单指讲课工作量),班数、班系数均保留2位
小数。
当B>6时,取B=6。
2、 K1—(讲课)课程类别系数:使用外语教材并主要用外语授课(不含为英语专业授课)、计划内集中开设
的辅修课1.3;其它课1。
说明:“使用外语教材并主要用外语授课”,须由教研室主任负责检查教材并听课,教学工作部将在学生的反馈意见中检验其效果。
3、 K2—(兼辅导)课程类别系数:外语:K2=0.1 制图课:K2=0.4 其它课:K2=0.2
(兼辅导B=实际人数/32)
4、 K3—(考试)课程类别系数:体育课、公共选修课(任选课):K3=0.1 其它课:K3=0.15
Q3—权系数:一般取1,考试方法改革:Q3=1.1—1.3
5、 K4—职称系数:教授1.3 副教授1.2 讲师1.1 助教1.0
6、 K5—教学效果系数, K6—工作质量系数, K5、、K6一般取1。
7、“两课”、公共选修课(任选课)、体育课不计辅导工作量。
8、课程属性——必修、专业选修(限选)、公共选修(任选)。
9、教研室主任、系主任要逐一严格审核后再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