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汽水系统氯离子含量控制
- 格式:docx
- 大小:27.63 KB
- 文档页数:2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Code for design of thermal power plant steam/water pipingDL/T 5054—1996主编部门:电力工业部东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关于发布《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电技[1996]340号《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电力行业标准,经审查通过,批准为推荐性标准,现予发布。
标准编号为:DL/T5054—1996。
本标准自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
1996年5月30日常用符号的单位和意义σt s(0.2%)λmax1总则1.0.1本规定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的设计,以保证火力发电厂安全、满发、经济运行。
1.0.2本规定适用于火力发电厂范围内主蒸汽参数为27MPa、550℃(高温再热蒸汽可达565℃)及以下机组的汽水管道设计。
机、炉本体范围内的汽水管道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定外,还应与制造厂共同协商确定。
发电厂内的热网管道和输送油、空气等介质管道的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本规定不适用于燃油管道、燃气管道、氢气管道和地下直埋管道的设计。
1.0.3本规定所引用的相关标准管道元件的公称通径(GB1047)管道元件的公称压力(GB1048)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3087)碳素结构钢(GB700)螺旋焊缝钢管(SY5036~5039)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3092)钢制压力容器(GB150)碳钢焊条(GB5117)低合金钢焊条(GB5118)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SDGJ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J5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0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SDJ143)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SD167)2一般规定2.0.1设计要求管道设计应根据热力系统和布置条件进行,做到选材正确、布置合理、补偿良好、疏水通畅、流阻较小、造价低廉、支吊合理、安装维修方便、扩建灵活、整齐美观,并应避免水击、共振和降低噪声。
330MW机组炉水氯离子含量超标分析和措施探讨摘要:针对 330 MW 机组炉水氯离子含量经常超标的现象,根据日常运行数据的分析判断和开展化验检查工作,查明原因,制定对策,解决了炉水氯离子超标问题。
关键词:炉水;氯离子;超标0引言水中氯离子含量不但是评价锅炉给水、炉水、循环冷却水、蒸汽质量的关键指标,是防止热力设备金属材料腐蚀的重要指标,水汽系统中的氯离子尤其是炉水中的氯离子即使是痕量级的,但随着炉水的不断循环浓缩,造成氯离子含量的上升,也会引起锅炉发生爆管、汽轮机叶片发生腐蚀,因此对于水汽系统尤其是炉水中的氯离子一定要控制在标准运行范围之内[1]。
某电厂2号机组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控制循环汽包炉,汽轮机型式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高中压缸分缸、单轴、三缸两排汽、双抽可调整抽汽冲动凝汽式汽轮机。
给水处理采用还原性全挥发处理的方式,炉水处理采用低磷酸盐处理的方式,凝结水处理为中压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每台机组设置了3台高速混床,正常运行方式为为2运1备,保证凝结水的100%处理。
除盐水采用反渗透+离子交换的处理方式,出水水质满足设计要求。
1炉水氯离子含量超标概况2号机组自投产以来,通过严格执行化学技术监督措施机组的汽水质量一直满足标准的要求,并且炉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很少超过期望值,但自去年9月份开始到今年2月份,2号机组炉水的氯离子含量基本上接近于标准要求的上限,给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不安全因素。
2炉水氯离子含量超标原因分析影响炉水氯离子含量的因素有很多,需要一一排除所有可能的因素,确定引起氯离子超标的真正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技术措施,才能对症地解决问题。
2.1 锅炉补给水水质不合格该电厂锅炉补给水采用的是经过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二级除盐水,制水系统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了在线化学仪表对各设备出水进行在线的监督和调整,同时要求设备运行人员每天进行抽样进行人工化验对比,通过检查设备运行报表和化验数据发现除盐水水质能够达到《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T12145-2016)要求的控制标准。
dlt 1203-2013 火力发电厂水汽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火力发电厂水汽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对于保证发电厂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氯离子是水中常见的一种离子,其含量过高会对发电厂的设备造成腐蚀,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火力发电厂水汽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DLT 1203-2013《火力发电厂水汽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是一种用于测定火力发电厂水汽中氯离子含量的标准方法。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进行测定,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等优点。
一、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水汽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的水汽样品。
二、原理本方法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汽中的氯离子含量。
在酸性条件下,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氯化银沉淀。
通过滴定法测定消耗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从而计算出水汽中氯离子的含量。
三、试剂和设备1. 试剂:(1)硝酸银溶液:浓度为0.1mol/L;(2)硫酸溶液:浓度为1+1;(3)硝酸溶液:浓度为1+9;(4)酚酞指示剂:浓度为1g/L。
2. 设备:(1)滴定管:精度为0.01mL;(2)烧杯:容量为50mL;(3)移液管:容量为25mL。
四、操作步骤1. 取样:从火力发电厂的水汽管道中取适量水汽样品,放入烧杯中。
2. 稀释: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使水样呈酸性。
然后加入酚酞指示剂,使溶液呈粉红色。
继续加入硫酸溶液,直至溶液变为无色或淡黄色。
此时,溶液应呈酸性。
3. 滴定:用硝酸银溶液滴定稀释后的水样,直至溶液呈淡黄色。
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
4. 计算:根据消耗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计算水汽中氯离子的含量。
计算公式如下:氯离子含量(mg/L)= [V×C×1000] / V0式中:V——消耗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C——硝酸银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V0——水样体积,单位为mL;1000——换算系数,将mmol/L转换为mg/L五、结果表示与讨论1. 结果表示:将测得的氯离子含量以mg/L为单位表示。
火电厂水、汽中痕量氯离子检测技术的研究
田利;江俭军;李志刚
【期刊名称】《热力发电》
【年(卷),期】2002(031)001
【摘要】研究出一种测定水、汽中痕量Cl-的方法,即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富集高纯水中的Cl-,再用淋洗液将其洗脱,直接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洗脱液中的Cl-浓度.该方法半小时即可将1~10 μg/L Cl-的水样富集至常规方法可检测的浓度范围,因此使实时监测高纯水中Cl-浓度成为可能.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田利;江俭军;李志刚
【作者单位】国电热工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32;国电热工研究院,陕西,西
安,710032;国电热工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5
【相关文献】
1.火电厂循环冷却水应用中水的试验研究 [J], 李传统;卫荣章
2.工业水中痕量氯离子自动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J], 星成霞;王应高;李永立;王璐媛
3.电厂水汽中痕量氯离子检测技术研究新进展 [J], 星成霞;王应高
4.加强城市污水管理实现中水科学利用--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水)深度处
理作为火电厂循环冷却水应用研究 [J], 刘本泉
5.火电厂水、汽中微钠离子测量扩散碱液的研究 [J], 张晓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防水氯离子标准含量
1. 背景
消防水是一种常见的防火灭火工具,常采用氯离子作为其成分之一。
氯离子具有一定的抑制火焰燃烧的效果,因此在消防水中含有适量的氯离子可以提高灭火效果。
为了确保消防水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一份消防水氯离子标准含量是十分必要的。
2. 目的
制定消防水氯离子标准含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消防水的质量,保证消防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标准含量制定原则
(1)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适用于消防水的氯离子标准含量。
(2)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类似标准和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标准含量。
(3)标准含量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4. 消防水氯离子标准含量
根据相关法规和研究成果,制定消防水氯离子标准含量如下:
氯离子含量应在100-150ppm之间。
5. 标准含量执行和检测
(1)生产商和供应商应确保生产和供应的消防水氯离子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2)相关部门或第三方机构应定期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消防水的氯离子含量符合标准。
6. 结论
制定消防水氯离子标准含量有助于确保消防水在灭火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氯离子含量应在100-150ppm之间,生产商和供应商应确保消防水符合标准要求,相关部门或第三方机构应定期进行抽样检测。
标准含量的制定应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与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标准。
火电厂汽水系统氯离子含量控制摘要:火电厂相关人员应意识到氯离子含量控制的重要意义,针对凝汽器泄露、混床失效运行、药品质量不合格等原因造成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超标,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其含量尽快合格,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氯离子含量控制;凝汽器泄露;混床失效运行;药品质量不合格前言《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T 12145-2008只对炉水氯离子含量做了要求,且指标较为宽松,而《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T 12145-2016,针对不同压力等级、不同炉型、不同处理方式,明确了凝结水、给水、炉水中氯离子含量控制指标,且指标较为严格,强化了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目前,痕量氯离子检测主要采用离子色谱法,多数火电厂并未配备此仪器,而在线氯离子检测装置,价格较为昂贵,其稳定性和准确性还有待继续验证,目前并未大面积普及,所以部分火电厂采取送样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而部分火电厂尚未意识到氯离子检测的重要意义,尚未对氯离子进行检测。
1 原因分析氯离子具有离子半径小、穿透能力强,能被金属表面较强吸附的特点,氯离子浓度越高,水溶液的导电性就越强,电解质的电导就越高,氯离子就越容易到达金属表面,加快局部腐蚀的进程。
火电厂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超标,会导致系统内部保护膜被破坏,金属管壁被严重腐蚀,极易发生爆管等安全事故,进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害,因此,加强火电厂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控制,意义重大。
在日常的生产中,氯离子含量超标时,应分析清楚氯离子的来源,造成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超标有多种原因,比较常见的有凝汽器泄露、混床失效运行、药品质量不合格,针对不同的原因,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缩短检测周期,使其含量尽快恢复至合格。
2 处理措施2.1 凝汽器泄露微生物腐蚀、异物砸伤、设计不合理、胶球清洗装置不能正常投运均能造成凝汽器管泄露,凝汽器泄露会导致系统内腐蚀、结垢、积盐急剧进行,对泄露机组的水质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硫酸根离子、钠离子、钙镁离子超标数倍,极易造成水冷壁爆管,汽轮机积盐严重,锅炉内部保护膜破坏,金属管壁严重腐蚀。
水汽系统氯离子超标原因分析及相关对策彭杰民;刘海玲;宁巨勇【摘要】水汽系统氯离子会对机组的热力系统造成长期隐蔽的酸性腐蚀和应力腐蚀.通过分析造成氯离子超标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有效避免了热力系统的腐蚀、延长机组的安全运行寿命、强化机组的化学技术监督、提高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效益.【期刊名称】《山西电力》【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5页(P68-72)【关键词】水汽系统;氯离子;再生腐蚀;脆化色谱【作者】彭杰民;刘海玲;宁巨勇【作者单位】中电神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朔州036011;中电神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朔州036011;中电神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朔州03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61.1中电神头2×600 MW超临界机组采用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四排汽、间接空冷、双背压抽凝式DKY4-4ND33G型汽轮机,变压直流、一次再热、平衡通风、紧身封闭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
1号、2号机组分别于2013年6月和9月完成168小时试运行。
超临界机组中奥氏体钢的使用量比亚临界机组有很大的提高,与相同再热蒸汽温度的亚临界机组相比,低压缸末几级叶片的湿度增加,因此,水汽系统内部金属表面保持良好的状态对其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水汽系统内部水质总会含有少量的杂质离子,使得金属表面常常出现腐蚀、结垢等现象,威胁着机组的正常运行。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系统,杂质离子中以氯离子的危害最为严重。
氯离子对于整个机组的热力系统是一种长期隐蔽的腐蚀,因为氯离子是种酸性离子,它在高温高压状态下,会呈现一种酸性水解状态,从而降低锅炉水的pH,造成热力设备的酸性腐蚀。
同时更为严重的是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氯离子会直接对热力系统钢铁中奥氏体产生应力腐蚀,造成晶间腐蚀和汽轮机低压缸末几级叶片的腐蚀,严重时造成叶片应力腐蚀断裂。
国外发电机组水汽质量标准对不同等级锅炉水汽系统中的氯离子含量作了规定,我国也有相关的标准,即行业标准《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汽质量标准》(DL/T 912—2005),标准中规定给水质量的氯离子标准值≤5 μg/L,期望值≤2 μg/L;经过凝结水处理装置后水的质量的氯离子标准值≤3 μg/L,期望值≤1 μg/L。
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浆液氯离子浓度异常分析及调控措施摘要:火力发电厂为了实现环保达标排放,烟气脱硫一般采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一般由吸收剂制备系统、烟气吸收及氧化系统、脱硫副产物处置系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烟气系统、自控和在线监测系统等组成。
锅炉烟气经进口挡板门进入脱硫增压风机,通过烟气换热器后进入吸收塔,洗涤脱硫后的烟气经除雾器除去带出的小液滴,再通过烟气换热器从烟囱排放。
脱硫副产物经过旋流器、真空皮带脱水机脱水成为脱水石膏。
吸收塔的浆液品质是保证脱硫效果最主要因素,吸收塔内浆液氯离子含量增大时,将会对脱硫系统运行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会导致吸收塔内浆液品质恶化,严重时浆液会超泡溢流,影响脱硫效率;另一方面浆液氯离子增大,会造成吸收塔内部设备的腐蚀,对设备造成损坏。
所以脱硫浆液氯离子增大时,及时防止吸收塔浆液中氯离子浓度高的措施。
关键词:浆液;氯离子;措施随着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以及对环保工作的普遍重视,烟气脱硫的应用进展迅速,火电企业多数已装设或正在增设烟气脱硫装置,为缓解日益严重的酸雨问题做出了贡献。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是一个气液化学吸收工艺,其原理是利用石灰石作吸收剂与烟气中的 SO2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钙被氧化空气氧化并结晶后生成CaSO4·2H2O,经脱水后得到脱硫副产品石膏,从而达到脱除烟气中 SO2的目的。
脱硫系统工况复杂,系统内冷热交替,酸碱交融,气液固三相传质剧烈,若要维持脱硫系统稳健运行,需要脱硫系统内各物种各司其职,有机配合。
运行发现,脱硫浆液中氯离子很容易富集,不仅会增加产生石膏的含氯量,影响脱硫石膏品质,还会干扰脱硫塔内的主要反应,造成反应紊乱,脱硫率下降,严重时还会造成设备腐蚀、浆液起泡等问题,使脱硫运行经济性大幅降低。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浆液氯离子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氯离子对脱硫系统的影响分析上。
一、吸收塔浆液中氯离子的来源吸收塔浆液中氯离子来源主要有吸收剂石灰石、工艺水及燃煤烟尘。
火力发电厂水中氯离子高的原因首先,水中氯离子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火力发电厂使用的原料燃料中含有氯化物。
火力发电厂常用的燃料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这些燃料中的一些有机化合物或者无机物可能含有氯元素,当这些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氯元素将被氧化形成氯离子并释放到大气中,随后降落到陆地或水体中。
此外,火力发电厂的冷却系统也可能是水中氯离子含量高的原因。
火力发电厂需要大量的水来冷却锅炉和轮机等设备,然后将热水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域,这些热水中往往含有较高浓度的氯离子。
另外,火力发电厂的废水排放也是水中氯离子含量高的原因之一、火力发电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会通过烟囱排放,其中含有一些氯化物,这些气体经过处理后,进一步处理成粉尘和一些有机废气,其中亦含有氯离子。
在废气处理过程中,火力发电厂会采用一些设备和技术手段来净化废气中的氯元素,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这些处理装置可能并不完善,导致部分氯化物无法被完全去除,从而被排放到大气中,并在降水时沉入水体中,进一步提高了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此外,火力发电厂的污水处理也可能对水中氯离子含量产生影响。
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一些氯化物。
这些废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入水体,但是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使得一部分氯离子无法被完全去除,从而进入水体。
总之,火力发电厂水中氯离子含量高的原因主要是燃料中氯化物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以及火力发电过程中产生废水和废气排放处理不完全造成的。
为了降低水中氯离子含量,火力发电厂应当加强燃料选择和处理技术,优化冷却系统和废气处理装置,并严格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电厂循环水系统中氯离子容许浓度研究杜天悦;金燕;罗旭【摘要】循环水的水处理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系统的腐蚀与结垢,但氯离子过高会影响其性能.在不同补充水质和不同的循环水处理方案中,对氯离子最大容忍度各不相同.通过实验和现场水质监测,分析氯离子对电厂循环水系统影响程度,确定其控制范围,可有效提高循环水系统运行效率,保证平稳运行.【期刊名称】《全面腐蚀控制》【年(卷),期】2017(031)008【总页数】4页(P1-3,65)【关键词】氯离子含量;循环水系统;阻垢率;腐蚀速率【作者】杜天悦;金燕;罗旭【作者单位】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9;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9;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85+.4氯离子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阴离子,广泛存在于天然水和工业水中。
过高的氯离子浓度会导致水处理设备严重腐蚀,是工业生产中的一大安全隐患[1,2]。
如何制定合理的循环水氯离子控制范围,已成为困扰企业节水及生产的瓶颈问题。
我国目前执行的GB 50050-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中,规定了氯离子控制指标为≤700~1000mg/L之间,但在某电厂循环水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系统氯离子未超过700mg/L就有腐蚀超标的情况。
因为循环水中的氯离子浓度不是一个孤立、绝对的指标[3],在不同补充水质和不同的循环水处理方案中,对氯离子最大容忍度各不相同。
通过对电厂循环水系统的水质分析,以及在实验室进行以氯离子浓度为梯度的缓蚀阻垢性能实验,确定目前电厂使用的KF系列缓蚀阻垢水处理剂对氯离子最大容忍限值,以此来获得电厂循环水系统中氯离子的控制范围。
该电厂循环水系统座落在西北地区,其补充水主要是新水,新水水质较硬,循环水水质主要是偏结垢型。
循环水冷却介质主要是蒸汽,介质单一,表1为2014~2016年电厂循环水水质分析主要数据。
火力发电厂水中氯离子高的原因
火力发电厂的水中氯离子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冷却水循环系统:火力发电厂需要大量的冷却水来降低燃烧产生的高温,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但是冷却水通常会经过循环使用,导致水中氯离子的累积增加。
2. 燃烧过程:火力发电厂燃烧煤炭或燃料油等燃料,这些燃料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氯元素。
在燃烧过程中,部分氯元素会转化为氯化氢或其他氯化物,进而释放到大气中。
当这些气体接触到冷却水时,会导致水中氯离子的增加。
3. 周边环境污染:火力发电厂通常位于工业区域或城市周边,周边的工业活动、交通排放等会导致空气中的氯元素和氯化物含量增加。
当降雨或降水发生时,氯元素和氯化物会随水流进入火力发电厂的冷却水系统,进而导致水中氯离子高。
4. 设备和管道腐蚀:对于老旧的火力发电厂设备和管道,长期使用和摩擦会导致其表面产生腐蚀。
腐蚀产物中可能包含氯化物,这些氯化物会随着水的流动进入冷却水系统,导致水中氯离子的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水中氯离子高可能对环境和设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火力发电厂需要进行适当的水处理和监测,以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氯离子对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影响及处理技术现状摘要:随着我国火电建设力度的加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火电厂烟气排放中二氧化硫的治理工作将更加深入。
湿法脱硫工艺作为烟气脱硫的主导工艺被广泛采用,其比例已占到脱硫装机总容量的84%,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的脱硫工艺是最具优势的石灰石--石膏法。
在湿式石灰石洗涤烟气脱硫工艺中,烟气中的氯化物会溶解,使得脱硫洗涤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增加,而氯离子浓度的增加会引起脱硫率下降,并影响石膏品质。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氯离子对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影响及处理技术现状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氯离子;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影响;处理技术现状前言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FGD)系统作为电厂用水大户,节水利用空间较大。
但是,FGD系统废水呈弱酸性,含有大量悬浮物,涉及石膏颗粒、二氧化硅及铁、铝氢氧化物等,而且循环利用后,富集了大量重金属离子及氯、氟、硫酸根离子等,其处理难度大。
目前,国内大部分电厂均设置了废水处理系统,通过中和、沉淀、絮凝、澄清、氧化等方法进一步处理FGD系统废水,但是废液中氯离子质量浓度可高达(5000~20000)mg/L,有的甚至更高。
氯离子作为侵蚀性离子可对系统管道、设备等产生腐蚀,而且会对脱硫效率及石膏品质产生负面影响,有必要对氯离子的去除技术进行研究。
1、FGD系统中氯离子的来源FGD系统氯离子主要来源于燃煤、脱硫剂石灰石及工艺补给水。
燃煤含氯量一般约0.1%,少数燃煤含氯量为0.2%~0.3%,石灰石含氯量为0.01%,工艺水中氯离子含量略少一些,约(10~150)mg/L,由于FGD系统水被循环利用,氯离子在吸收液中富集,质量分数可高达1%,有时会更高。
结合某电厂脱硫系统配置和运行情况,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1)石膏旋流器溢流(回吸收塔),废水旋流器底流(回吸收塔);(2)真空皮带脱水机底部滤液水(汽水分离器滤液排水、滤布冲洗水、真空泵排水、皮带密封水);(3)地沟及其他来水(各泵、风机的冷却水、机封水、管道冲洗水、烟道疏水、湿除排水;过滤水地坑、吸收塔地坑、烟道地坑、事故浆液箱排放以及脱硫厂房地面保洁水等)。
DL/T 1203-2013《火力发电厂水汽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的标准规定了水汽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原理、试剂、仪器、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和精密度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关键点和回答:1. 原理:DL/T 1203-2013规定了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水汽中的氯离子含量。
具体来说,使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与水汽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物,通过测量沉淀物的质量来计算氯离子的含量。
2. 试剂: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试剂包括硝酸、硝酸银、硫氰酸盐混合溶液等。
所有试剂都应按照规定进行配制和保存,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仪器:需要用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电导率仪等仪器设备来测量水汽中的氯离子含量。
同时,还需要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在实验前进行校准和调试。
4. 试验步骤:a. 取样:从火力发电厂的水汽系统取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b. 样品处理:将取样的水汽样品通过蒸发、酸化、沉淀等步骤进行处理,以分离出氯离子。
c. 滴定分析:使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物,并通过滴定分析测量沉淀物的质量。
d. 结果计算:根据测量的沉淀物质量,按照DL/T 1203-2013的规定进行结果计算,得出水汽中氯离子的含量。
e. 精密度: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可以准确测定水汽中氯离子的含量。
根据实际实验数据,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通常在1%以内。
5. 结果报告:报告中应包含火力发电厂水汽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结果,包括单位、数值、测量方法等信息。
同时,还应提供相应的计算过程和说明,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如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正确处理样品、选择合适的试剂和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等。
这些注意事项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总之,DL/T 1203-2013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水汽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采用直接滴定法、正确选择试剂和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等关键点,可以准确测定水汽中氯离子的含量,为火力发电厂的运行和维护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dlt 1203-2013 火力发电厂水汽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一、范围此方法适用于测定火力发电厂水汽中氯离子(Cl-)含量。
二、仪器和设备1.离子色谱仪:用于分析水汽中的氯离子含量。
2.取样器:用于取样水汽。
3. pH计:用于测定水样的pH值。
4.称量装置:用于准确称量试剂。
三、试剂和标准溶液1.氯化钠(NaCl):纯度不低于99.5%。
2.水:用于配制标准溶液。
3. Na2HPO4和NaH2PO4:用于调节氯离子测定的缓冲溶液的pH值。
四、样品采集与处理1.在适当的位置安装取样器,确保取样器安装后水汽能够流过取样器。
2.取样器每隔一定的时间自动采集样品。
采样结束后,将样品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3.样品分析之前,需要先将样品进行预处理。
首先,用滤纸过滤样品,去除杂质。
然后,用pH计测定样品的pH值。
五、样品分析1.取适量的标准溶液,用离子色谱仪进行检测,得到氯离子峰的面积A。
2.取适量的样品,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得到氯离子峰的面积B。
3.根据标准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和面积A的比例关系,计算出样品中氯离子的浓度。
六、计算样品中氯离子的浓度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C样品= C标准溶液× (B / A) × DF其中,C样品表示样品中氯离子的浓度,C标准溶液为标准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A和B分别为离子色谱仪检测得到的标准溶液和样品中氯离子峰的面积,DF为稀释倍数。
七、质量控制1.每个工作日开始前,应进行仪器的质量控制。
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检测,检查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每个批次样品的检测,应参与质控样品,检查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八、结果报告测定结果应包括样品的编号、测定日期和时间、样品的氯离子浓度。
结果应按照规定格式进行报告。
以上是DLT 1203-2013火力发电厂水汽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的简要介绍。
这个方法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对水汽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能够准确分析氯离子的浓度,并通过合适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浅谈炉水中氯离子浓度高的原因分析与防止[摘要] 氯离子对热力机组的腐蚀危害极大,其腐蚀表现形式主要是破坏水冷壁管金属表面的钝化膜,进而向金属晶格里面渗透,引起金属表面性质的变化。
本文分析了炉水系统中氯离子对金属腐蚀的现象,并针对炉水系统内部氯离子的来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炉水,氯离子,控制1 前言热力机组水汽系统内部金属表面保持良好的状态对其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水汽系统内部水质总会含有少量的杂质离子,使得金属表面常常出现腐蚀、结垢等现象,威胁着机组的正常运行。
杂质离子中以氯离子的危害最为严重。
溶解氧是通过给水系统带入锅炉的杂质来间接加剧炉管腐蚀的;锅炉给水中的溶解氧大部分会消耗在省煤器的受热面上,而绝不会跑到炉管的受热面上。
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些动力锅炉和工业锅炉在运行中发生了由溶解氧和氯离子共同作用产生的破坏作用。
实验表明,在阳极极化条件下,介质中的氯离子可使金属发生孔蚀,而且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孔蚀电位下降, 更容易引发孔蚀,而后又加速孔蚀。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中规定火电机组锅炉过热蒸汽压力为15.7-18.3Mpa、炉水采用磷酸盐处理时,炉水中氯离子含量在电力行业标准中有一个参考控制的数据小于500μg/L,当炉水的温度和PH 值控制不当,会破坏炉本体金属表面氧化膜,使炉管遭到腐蚀,而且氯离子会以溶解携带和机械携带的形式进入汽轮机中,氯离子的蒸汽携带系数相当可观,其总溶解携带系数为0.4%,机械携带系数约为0.2%,会造成汽轮机蒸汽通流部位积盐、结垢,国外有的资料表明,过热蒸汽中氯离子的浓度大于3μg/L,有造成汽轮机叶片等材质的点蚀及应力腐蚀的危险,因此,必须对炉水中的氯离子含量进行控制。
宁夏马莲台电厂现机组装机容量为2×330M W,机组水源主要取自灵武宁东鸭子荡水库水(黄河水),锅炉补给水方式为弱酸+超滤+反渗透+一级除盐系统+混床, 给水、凝结水均进行加氨、加联胺处理,凝结水加氨和联胺点设在精处理出水母管上;给水加药点设在除氧器出水下降管上;炉水处理方式为磷酸盐处理,加药点设在汽包加药管上。
火电厂汽水系统氯离子含量控制
摘要:火电厂相关人员应意识到氯离子含量控制的重要意义,针对凝汽器泄露、混床失效运行、药品质量不合格等原因造成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超标,应采取
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其含量尽快合格,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氯离子含量控制;凝汽器泄露;混床失效运行;药品质量不合格
前言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T 12145-2008只对炉水氯
离子含量做了要求,且指标较为宽松,而《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
量标准》GB/T 12145-2016,针对不同压力等级、不同炉型、不同处理方式,明确
了凝结水、给水、炉水中氯离子含量控制指标,且指标较为严格,强化了汽水系
统内氯离子含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目前,痕量氯离子检测主要采用离子色谱法,多数火电厂并未配备此仪器,
而在线氯离子检测装置,价格较为昂贵,其稳定性和准确性还有待继续验证,目
前并未大面积普及,所以部分火电厂采取送样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而部分
火电厂尚未意识到氯离子检测的重要意义,尚未对氯离子进行检测。
1 原因分析
氯离子具有离子半径小、穿透能力强,能被金属表面较强吸附的特点,氯离
子浓度越高,水溶液的导电性就越强,电解质的电导就越高,氯离子就越容易到
达金属表面,加快局部腐蚀的进程。
火电厂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超标,会导致
系统内部保护膜被破坏,金属管壁被严重腐蚀,极易发生爆管等安全事故,进而
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害,因此,加强火电厂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控制,意义
重大。
在日常的生产中,氯离子含量超标时,应分析清楚氯离子的来源,造成汽水
系统内氯离子含量超标有多种原因,比较常见的有凝汽器泄露、混床失效运行、
药品质量不合格,针对不同的原因,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缩短检测周期,使
其含量尽快恢复至合格。
2 处理措施
2.1 凝汽器泄露
微生物腐蚀、异物砸伤、设计不合理、胶球清洗装置不能正常投运均能造成
凝汽器管泄露,凝汽器泄露会导致系统内腐蚀、结垢、积盐急剧进行,对泄露机
组的水质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硫酸根离子、钠离子、
钙镁离子超标数倍,极易造成水冷壁爆管,汽轮机积盐严重,锅炉内部保护膜破坏,金属管壁严重腐蚀。
一旦发生凝汽器泄露,应立即采取措施:1、立即停机,将已被污染的水全部放尽,并用合格除盐水,对炉前及锅炉本体冲洗,对过热器进行反冲洗。
2、对
凝汽器进行查、堵漏处理,确保其无泄漏。
3、下次机组启动时,应加强机组冷、热态冲洗,应加大锅炉排污量,尽可能进行锅炉换水,必要时整炉换水,汽水品
质应满足各阶段要求,做到给水质量不合格,锅炉不点火;蒸汽质量不合格,汽
轮机不冲转、并网;疏水质量不合格,不回收。
4、正常运行时,如遇到水汽质
量异常,应严格按照水汽质量劣化三级处理原则。
5、保证精处理正常投运,密
切注意出水品质,机组正常运行时,精处理旁路门应全关,使凝结水百分之百通
过精处理。
6、查清凝汽器管泄露原因,如果是微生物腐蚀,应加强循环水水质
监督,提高杀菌灭藻效果;如是异物砸伤,应清理异物,检查防冲击挡板的大小
及设计角度;如是胶球清洗装置不能正常投运,应及时消缺,尽快使其正常投运;如是其它原因造成的泄露,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2.2混床失效运行
精处理混床失效运行导致氯离子含量升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运行时常见阴离子选择顺序为SO42- >NO3- >Cl- >OH- >HCO3- >HSiO3-,如混床运行时间
过长,就会造成混床不断释放氯离子。
2、精处理混床再生为体外再生,再生之
前需将阴阳树脂分离,如果阴阳树脂分离不彻底,将会导致高速混床不断释放氯
离子,在炉水中不断浓缩而超标,此时,应查找树脂分离不彻底原因,如反洗流
量过大或过小、反洗时间不够、树脂被污染需复苏处理等,针对具体原因采取措施,重新分离再生。
3、混床再生完毕,未将再生酸碱液彻底冲洗干净,残留酸
碱液进入系统内,因此,酸碱再生置换完毕后,一定要将其彻底冲洗干净。
4、
再生酸碱质量不合格也会导致氯离子含量不合格,火电厂再生用酸碱应满足《火
电厂用工业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DL/T 425-2015、《火电厂用工业合成盐酸的实
验方法》DL/T 422-2015的要求。
5、化学水处理车间混床失效运行,也会导致系
统内氯离子含量超标,其失效原因与精处理混床类似,此外需要注意,除盐水箱
防腐材料对系统内氯离子含量的影响。
6、对于精处理没有混床,采用粉末树脂
覆盖过滤器的,滤元变形、断丝、树脂铺膜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氯离子含量超标,对此应更换滤元或重新铺膜。
2.3药品质量不合格
为保证汽水品质满足要求,通常向汽水系统内添加氨水、联胺、磷酸三钠、
氢氧化钠等药品,药品的纯度直接影响汽水品质,药品杂质中氯离子含量会影响
汽水系统内的氯离子含量,因此,药品质量至关重要,通常要求药品等级为分析
纯及以上,但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遇到部分电厂仍然使用工业级的磷酸三钠和
氢氧化钠,部分供货商向火电厂提供用软化水配制的氨水、联胺溶液,对此,一
方面对已经购买的不合格药品,应立即停止使用,更换合格的药品;另一方面,
火电厂应提高药品质量的意识,按标准要求选购药品,加强采购药品的验收关,
杜绝不合格的药品进入厂内,从正规渠道购买药品。
3、结束语
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超标,会对系统内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害,尤其是会对
金属管壁、汽轮机叶片造成严重腐蚀,进而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威胁相关人
员人身安全,近年来,已有多个电厂发生过此类安全事故,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火电厂相关人员应提高对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控制的重视程度,遇到氯离子含
量超标的问题,应分析清楚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使其尽快恢复合格,保证
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T 12145-2008
[2]《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T 12145-2016
[3]《火电厂用工业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DL/T 425-2015
[4]《火电厂用工业合成盐酸的实验方法》DL/T 42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