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美术下册 橙色、绿色和紫色的画1教案 人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2、13课橙色、绿色和紫色的画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三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学生通过这两课书的学习,认识三间色的色相,了解间色和原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以橙、紫、绿为主要颜色的画面所产生的特有美感,使学生从随意的涂色、染色,到有意识的运用色彩,培养学生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由两个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叫间色,认识三间色的色相。
通过欣赏以橙、紫、绿为主要颜色的画面所产生的特有美感,体会色彩的美感。
应会:以橙、紫、绿为主要颜色各绘一幅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决活动,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没有一定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加注重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加强对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调色认识不同量的两种原色调出来的颜色是不同的,认识和感知以橙、紫、绿为主要颜色的画面所产生的特有美感。
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橙、紫、绿的感受,在感知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学习材料:色相卡、彩笔、蜡笔、水粉色……教学过程:一、说说三原色:1.复习三原色:2.感受:红色:热烈、喜庆黄色:温暖、高贵蓝色:寒冷、神秘教学意图: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二、谈谈三间色:1.什么是三间色?2.调调三间色。
教学意图:通过实践,感受认识三间色,加深对三间色的认识,在实践中发现认识。
三、探探三间色:1.欣赏书中作品。
2.谈谈对三间色的感受:橙色:温暖、明快绿色:清静、凉爽紫色:神秘、梦幻教学意图:学生通过欣赏、对比、感受,加深对三间色的认识和理解。
四、用用三间色:1.作业要求:用橙色、绿色、紫色分别为主调画一幅色彩画。
2.学生作画,教师辅导:教学意图: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以及色彩的表现能力,感受色彩的美感。
五、赏赏三间色:1.展示作品。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绿色和紫色的画》一、教学目标1.了解绿色和紫色的颜色特点和表现形式;2.掌握用水彩画描绘自然中的绿色和紫色物体的基本技能;3.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绿色和紫色的颜色特点和表现形式;2.难点:如何用水彩画描绘自然中的绿色和紫色物体;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热身(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绿色和紫色的物品和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些颜色的印象和感受。
2.讲解(20分钟)1.讲解绿色和紫色的颜色特点和表现形式,包括它们在色轮上的位置,颜色的明暗深浅等,帮助学生树立起理解和认识这些颜色的基本概念。
2.用笔和纸,示范画出一个紫色的玫瑰花,让学生观察和研究紫色的表现方式和技巧。
3.示范画出一个绿色的草丛,同样地让学生观察和研究绿色的表现方式和技巧。
3.画画(30分钟)1.老师分发素描纸和水彩笔,让学生自选绿色或紫色的自然物品进行画画。
2.在画画的过程中,老师不间断地提醒学生注意使用不同深浅的颜色,让作品更加真实和生动。
3.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了解绿色和紫色的绘画技巧。
4.展示(10分钟)让学生主动参与展示,互相欣赏,广泛交流想法和感受。
5.总结及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到课堂座位上,回顾一下这堂课的收获和收获,同时要求学生完成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1.让学生能够用绿色和紫色表现自然中的物体;2.学生的用色表现生动、多样,能够在作品中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3.学生在课后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解释和阐述。
五、教学参考1.《小学美术教材》;2.《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2课绿色和紫色的画▏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绿色和紫色的混合原理,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
2.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绿色和紫色进行绘画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介绍绿色和紫色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在色彩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色彩的混合:讲解绿色和紫色的混合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混合得到不同的绿色和紫色。
3. 绘画创作:引导学生运用绿色和紫色进行绘画创作,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绿色和紫色的混合原理,能够运用这两种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绿色和紫色的混合,以及如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绿色和紫色的颜料、画纸、画笔、调色板、水桶等。
2. 学具:绿色和紫色的画纸、画笔、调色板、水桶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绿色和紫色的画作,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2. 知识讲解:讲解绿色和紫色的基本特性和混合原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两种颜色的运用方法。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绿色和紫色进行绘画创作,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
板书设计1. 板书绿色和紫色的画2. 板书内容:绿色和紫色的基本特性、混合原理、绘画创作方法等。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绿色和紫色进行绘画创作,题材不限,可以是风景、人物、动物等。
2. 作业要求:作品要求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得当,能够体现绿色和紫色的特点和美感。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绿色和紫色的混合原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这两种颜色的运用方法,并通过绘画创作培养了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绿色和紫色的混合,以及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绿色和紫色的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认识三间色中的绿色和紫色的色相,体验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分别欣赏以绿色、紫色为主的图片和绘画作品,提高学生色彩的感知能力。
通过欣赏,感受绿色带给人们的自然、生机的感觉,感受紫色带给人们的神秘的、梦幻般的感觉。
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和解释色彩的世界,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能力和创造力。
二.学情分析:
在《橙色的画》的基础上,学生对三原色和间色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由于学生对色彩知识接触不多,欣赏、对比、分析,感受色彩现象还有一定难度,同色系中色彩的变化不够丰富,用色单一。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欣赏美术作品,动手调色、染色,使学生认识绿色和紫色的色相,知道它们是由哪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
(2)、情感目标:分别尝试用一种主要的颜色(绿色或者紫色),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美的观察兴趣,懂得通过欣赏、对比、分析,增强学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 教学重点:认识绿色、紫色,感知以它们为主的画面带给人们的不同
美感,了解与其相关的颜色。
五. 教学难点:学习利用一种主要颜色来表现画面的简单方法。
六.学习材料:图片、色相卡、水粉笔、纸、等。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2课绿色和紫色的画▏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绿色和紫色的混合原理,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绿色和紫色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水平。
3. 通过对绿色和紫色的学习和运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色彩理论:介绍绿色和紫色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色彩体系中的位置和特点。
2. 混合原理:讲解绿色和紫色的混合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混合其他颜色来得到不同深浅的绿色和紫色。
3. 绘画技巧: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绿色和紫色进行绘画创作,包括颜色的搭配、画面的构图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绿色和紫色的混合原理,以及如何运用绿色和紫色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混合出不同深浅的绿色和紫色,以及如何在绘画中恰当地运用这两种颜色。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绿色和紫色的颜料、调色板、画笔、水桶、干净的画布或画纸。
2. 学具:绿色和紫色的画笔、颜料、调色板、画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绿色和紫色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这两种颜色的兴趣,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绿色和紫色的混合原理,以及如何在绘画中运用这两种颜色。
3. 示范:通过现场示范,展示如何混合出不同深浅的绿色和紫色,以及如何在绘画中运用这两种颜色。
4. 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混合出不同深浅的绿色和紫色,并在画纸上进行绘画创作。
5. 指导: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品。
6.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和学习。
板书设计1. 绿色和紫色的画2. 内容:- 绿色和紫色的基本概念- 绿色和紫色的混合原理- 如何运用绿色和紫色进行绘画创作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让学生运用绿色和紫色进行绘画创作,作品可以是静物、风景或抽象画。
2. 作业要求:作品要准确地运用绿色和紫色,画面的构图要合理,颜色搭配要和谐。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绿色和紫色的画》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第12课绿色和紫色的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绿色和紫色的基本知识,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学生对这两种颜色的运用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绿色和紫色的特点,以及如何将这两种颜色运用到绘画中。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认知和绘画基础,他们对于颜色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辨别和运用基本的颜色。
但是,对于绿色和紫色的特性和运用,他们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他们对这两种颜色的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绿色和紫色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色相、明度和纯度。
2.培养学生对绿色和紫色的感知和运用能力,能够运用这两种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绿色和紫色的特性及其运用。
2.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他们对这两种颜色的运用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绿色和紫色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它们的特点。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绘画创作,提高他们对这两种颜色的运用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实践,帮助他们掌握绿色和紫色的特性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12课绿色和紫色的画》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3.绿色和紫色的实例物品,如绿叶、紫花等4.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绿色和紫色的实例物品,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颜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教材,让学生了解绿色和紫色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色相、明度和纯度。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用绿色和紫色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他们掌握这两种颜色的运用。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绿色和紫色的画(第二课时)人美版美术教材第六册第13课教学目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欣赏美术作品,动手调色、染色,使学生认识绿色和紫色的色相,知道它们是由哪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它们使画面构成的特殊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绿色、紫色、感知以它们为主的画面带给人们的不同美感,了解与其相关的其他颜色。
难点:学习利用一种主要颜色来表现画面的简单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色相卡、水粉颜料、毛笔、图画纸及调色用的工具等。
教学设计一:导课师:生活中有许多漂亮的颜色,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颜色呢?请举手,老师找同学来回答生:师:你们说的这些颜色老师都喜欢,因为是它们把我们的世界打扮的五彩缤纷。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绿色和紫色的画”(板书)二:新授1、同学们还记得吗,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调色小游戏,在游戏当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奇妙的现象,什么现象呢?我找个同学到台前用电脑再来演示一遍。
生(生边操作边讲解):“黄色和蓝色调出了绿色,红色和蓝色调出了紫色。
”师:是不是这样调的?生:师:(课件展示三色)我们已经知道了间色是由两中原色调和而成的,而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间色都是同类不同样的颜色,谁能说一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同类色?生:因为颜色的用量不同师:(课件展示调色)由于原色用的量不一样调出的色彩就会不同,问:当黄色多蓝色少的时候调出的是哪种颜色?生:师:蓝色多黄色少的时候呢?生:师:要想调出比较正宗的紫色应该怎么调?也就是要少放哪种颜色?生:师:是的,一定要少放红色。
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漂亮,说明上节课你们学的特别认真,把我们所学的知识点都记住了。
(课件展示间色)在我们的课本上有一个绿色和紫色的色相变化图,请看大屏幕,它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同类色的变化规律。
2、师: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感受一下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好的色彩享受,同学们说好不好?生:师:(课件展示欣赏)绿色象征生命、绿色充满了希望,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绿色的图片,感受绿色特有的魅力,这是一幅普通的绿色风景,如果用色块把它表现出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请你仔细观察认真体会一下:当你看到绿色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生:师:绿色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绿色和紫色的画》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绿色和紫色的画第( 1 )课时教学内容尝试用一种主要颜色(绿色和紫色),绘制一幅美术作品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3、尝试用一种主要颜色(绿色和紫色),绘制一幅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本领。
教学准备、资源彩笔、范作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个性化修改)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雨过天晴后,天边会出现一道漂亮的什么?(彩虹)见过彩虹吗?它由几种颜色组成?在彩虹中,有三种颜色是最最特别的,你知道是哪三种颜色吗?生:红、黄、蓝(板贴三原色)师:那三原色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生:三原色这三种颜色是无法用其它颜色调配出来,而他们却能调配出其他颜色。
2、实验:师:我们要用其中的两种颜色来做一个实验。
1、分别把黄和蓝、红和蓝两种水粉颜料在水杯中加水混合。
2、师:通过老师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黄蓝=绿、红蓝=紫)二、探究新知1、学生实验:用自己颜料盒中的蓝色和黄色,红色和蓝色分别调配出绿色和紫色,2、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东西和场景是绿色的?哪些是紫色的?3、绿色与紫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绿色:清新、凉爽、宁静紫色:富贵、神秘,,不同的色彩会使画面产生不同的效果,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4、欣赏作品。
1)、欣赏画家作品。
(播放课件)《池塘》在哪里?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带给人们清新、凉爽的美感。
农民画《回娘家》画里表现的是什么季节和场景?这幅画在运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具有装饰性,色彩艳丽,一种喜庆的气氛。
2)、欣赏小朋友的画。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小朋友们都用绿色和紫色表现了什么?葡萄、人物、花、植物,,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绿色和紫色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3)、老师这还有一些橙色的画,大家想不想看呀?(出示范画学生欣赏)4)、教师总结:绿色和紫色的画指以分别绿色和紫色为主的画,在这些作品中也有其它色彩出现,如少量的红色,黄色等色彩,这些色彩能使画面产生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三年美术《绿色和紫色的画》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新课程走到了今天,我们不在满足于课堂的活跃和开放,而是开始关注美术课堂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本教案力求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体现美术课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体现美术课堂的人文,审美的渗透;体现美术课堂的生活性和趣味性。
二、教材分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认识三间色中绿色和紫色的色相,体验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分别欣赏以绿色、紫色为主的图片和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通过欣赏、感受绿色带给人们的清净、凉爽的感觉。
感受紫色带给人们的神秘的、梦幻般的感觉。
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和解释色彩的世界,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能力和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在《橙色的画》的基础上,学生对三原色和间色已经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学生对色彩知识接触不多,欣赏、对比、分析、感受色彩现象还有一定难度,刚刚尝试用同色系作画,对色彩的运用不爱熟练。
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欣赏美术作品,动手调色、染色,使学生认识绿色和紫色的色相,知道它们是由哪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它们使画面构成特殊的艺术效果。
(2) 过程与方法:分别尝试用一种主要的颜色(绿色或者紫色),绘制一幅美术作业。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美的观察兴趣,懂得通过欣赏、对比、分析感受色彩现象,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色彩美感意识,增强学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和动手实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认识绿色、紫色,感知以它们为主的画面带给人们的不同美感,了解与其相关的颜色。
难点:学习利用一种主要颜色来表现画面的简单方法。
六、学习准备相关课件绘画用具七、教学流程;(一)定向导入,激情引趣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橙色,它是由哪两种原色调出来的?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学生回答:橙色是由红色和黄色调出来的,它给我们明快、喜悦、温馨、活力的感觉)师:我们知道红黄蓝是三原色,那么橙色应该叫什么色呢?(学生回答:橙色是一种间色。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二课《绿色和紫色的画》一、教学目标1.了解绿色和紫色的基本特征和常见应用。
2.通过色彩搭配,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通过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绿色和紫色的基本知识2.绿色和紫色的搭配3.绘画实践–创作绿色和紫色的画三、教学方式1.讲授2.实践3.展示四、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放映一些有关绿色和紫色的应用实例,向学生展示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学习绿色和紫色的基本知识(10分钟)教师讲解绿色和紫色的基本特征和常见应用,同时以图片或实物的形式呈现颜色的光谱和怎样调配颜料来得到绿色和紫色。
3.学习绿色和紫色的搭配(2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绿色和紫色的搭配实例,教师向学生讲解不同的搭配方式和搭配效果,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感和和谐。
4.绘画实践–创作绿色和紫色的画(6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绘画实践流程,并提供相关的绘画材料和指导。
2.教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挥想象和创造力,用绿色和紫色的颜料来创作自己喜欢的画,可以是静物、风景、人物等。
5.展示和评价(15分钟)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解画中的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集体评价,并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
五、教材与参考教材:《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参考:中国现代美术馆藏品六、教学评价1.观察和检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收集和整理学生的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
七、教学思考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加强个性化、情境化的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
2.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3.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为其将来更深入高效地学习美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9-2020年三年级美术下册橙色、绿色和紫色的画1教案人
美版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三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学生通过这两课书的学习,认识三间色的色相,了解间色和原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以橙、紫、绿为主要颜色的画面所产生的特有美感,使学生从随意的涂色、染色,到有意识的运用色彩,培养学生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由两个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叫间色,认识三间色的色相。
通过欣赏以橙、紫、绿为主要颜色的画面所产生的特有美感,体会色彩的美感。
应会:以橙、紫、绿为主要颜色各绘一幅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决活动,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没有一定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加注重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加强对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调色认识不同量的两种原色调出来的颜色是不同的,认识和感知以橙、紫、绿为主要颜色的画面所产生的特有美感。
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橙、紫、绿的感受,在感知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学习材料:
色相卡、彩笔、蜡笔、水粉色……
教学过程:
一、说说三原色:
1.复习三原色:
2.感受:红色:热烈、喜庆
黄色:温暖、高贵
蓝色:寒冷、神秘
教学意图: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二、谈谈三间色:
1.什么是三间色?
2.调调三间色。
教学意图:通过实践,感受认识三间色,加深对三间色的认识,在实践中发现认识。
三、探探三间色:
1.欣赏书中作品。
2.谈谈对三间色的感受:橙色:温暖、明快
绿色:清静、凉爽
紫色:神秘、梦幻
教学意图:学生通过欣赏、对比、感受,加深对三间色的认识和理解。
四、用用三间色:
1.作业要求:用橙色、绿色、紫色分别为主调画一幅色彩画。
2.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以及色彩的表现能力,感受色彩的美感。
五、赏赏三间色:
1.展示作品。
2.评价:橙色=红色+黄色
绿色=蓝色+黄色
紫色=红色+蓝色
教学意图: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附送:
2019-2020年三年级美术下册橙色的画2教案人美版
教学目标:
1.认识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什么叫间色。
2.说出对橙色的感觉。
3.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一幅画。
教学重点:
研究橙色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难点:
最好用自己调出的橙色进行绘画。
教学准备:
教师:大玻璃杯一个、小玻璃杯两个、红黄两种颜料水。
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水等。
教学过程:
一、做实验
1.复习:什么叫原色?原色包括哪几种颜色?
2.今天,我们要用其中的两种颜色来做一个实验。
(教师操作:把红黄两种颜色进行混合)
3.问: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把产生的颜色叫什么颜色?
4.出示:橙色。
二、新授
1.问: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你知道它是属于什么色吗?
2.出示:红+黄=橙间色
3.出示小资料:有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
4.找橙色:让学生找出自己颜料盒里的橙色。
5.问:想不想自己动手,把橙色调出来?
6.学生尝试:用自己颜料盒中的红色和黄色进行调色,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橙色,同学之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7.欣赏例画:用橙色可以画出许多好看的图画,一起来看一下。
8.说一说:你看了橙色的画有什么样的感觉?看到橙色可以使你联想到什么?
9.问:你会用你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什么呢?
三、布置作业,展评
1.以橙色为主,画一幅画。
2.出示要求:最好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完成作业。
3.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4.作业展评。
教学后记:
橙色属于间色,是由原色中的红色和黄色相调和而产生的颜色。
这堂课我以实验的方式解决了学生对橙色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研究,说一说对橙色的感觉,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并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调出橙色,使学生充分体验橙色的丰富性;最后再用自己调出的橙色画一幅画,学生就不会感到单调了,画面的层次感就更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