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表格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4.50 KB
- 文档页数:18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单元教学计划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一、指导思想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26 人,男生17 人,女生9 人。
从整体来看,我班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基本功较扎实,书写端正,朗读有感情。
特别是像××等学生成绩优秀,能独立思考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但我班差生较多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发挥师生、家长的共同合力,来帮助他们进步。
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材分析1、内容和编排本册共有课文十九篇,精读课文十二篇,略读课文五篇,综合性学习两篇。
这六个单元,每组由“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这些部分组成。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口语交际”“习作”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
“语文园地”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
本册要求会写120 个字。
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教材后附生字表。
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课本最后设有“词语表”。
2、教材的主要特点(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2)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5)语文园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6)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四、教学目标及学习方法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这篇《⼩学六年级下册语⽂第六单元教案及全套教学反思》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以下信息仅供参考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学⽣活教学⽬标: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章,感受作者对⼩学⽣活的怀念教学重难点:会制定计划课前准备:有关材料⼀、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1、导语:、你们已经在⼩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学,开始新的学习⽣活。
六年来,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幼⼉成长为⾝⼼健壮的少年,这既是你们⾃⼰努⼒的结果,其中也浸透着学校、⽼师的⼼⾎。
这六年中,发⽣过多少令⼈激动、喜悦、忧愁和伤⼼的事;这六年,是你们在⼈⽣道路上开始起步⽽永远难忘的岁⽉。
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吧。
2、学⽣读导语和活动建议。
⼆、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1、引语:在进⾏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项⼗分重要的⼯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
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请⼤家回忆⼀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2、学⽣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1)⾃由组成⼩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员、分⼯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活动成果)3、教师提⽰: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些建议,请⼤家⼀同⾛进课本P123和135页。
4、学⽣⾃由读 “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5、学⽣谈论哪些活动有可⾏性,还可以补充什么活动。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1.以⼩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3.⼩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1)学⽣汇报活动内容教师相机提⽰:围绕“成长⾜迹和依依惜别”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20、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
领悟本课咏物言志的表达方法.3.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
2. 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感悟墨梅的冰清玉洁和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难点: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三、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
(见附件)教师:1. 多媒体课件.2.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四、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
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我国精神文化的遗产,从开学至今,我们背诵了不少诗词,谁来为大家诵读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者是一首词。
2. 生自由背诵.3. 教师评价:你把古诗的韵味有声有色的表达了出来。
从一首首古典诗词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或豪放或婉约的诗人,感受到他们在诗句中表达的情感或者志向.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20《古诗两首》)认识两位诗人.请齐读课题。
(二)出示两首古诗,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1.自己读读两首古诗,注意读的正确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同时,结合预习思考,从两首古诗中你读懂了什么?2。
指名两位学生来读,一生读《石灰吟》,一生读《墨梅》。
3. 说说从两首古诗中读懂了什么?4. 男生读第一首,女生读第二首.5. 师生合读两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感知诗人志向,了解咏物言志诗的特点。
过渡:现在我们分别学习两首古诗,看看两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特点,两位诗人有什么共同之处,好吗?先学习第一首《石灰吟》。
A 学习《石灰吟》1. (课件出示《石灰吟》)(1)讲解: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表达形式。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鲁教版)教学进度表二周:完成单元教学任务,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三、四、五周:完成第三单元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六、七周:完成第三单元教学任务,让学生提高欣赏作品的水平,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组织学生进行现场作文比赛。
第八、九周:复习前三个单元,准备期中考。
第十一、十二周:完成第四单元教学任务,使学生领会联想和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第十三、十四周:完成第五单元教学任务,让学生理解,背诵古代诗文。
第十五、十六周:完成第六单元教学任务,要求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第十七、十八周:复习,准备期末考。
理想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能力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德育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教学重点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时间:3月2、3日课时一、回顾导入:同学们,在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
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
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二、教学新课:诵读解诗意在“学生自读——小组品读——学生互读”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朗读课文的标准,请一个学生记录,并把认同率比较高的标准选出来,用以指导学生的朗读教师归纳:读准字音把握语调,音律,节奏区分句子中的词语轻重缓急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恰当的语气生字词正确朗读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蜕变tuì倔强jué洗濯zhuó玷污diàn扒窃pá诅咒zǔ寂寥liǎo夸耀yào脊梁jǐ贪婪lán怨恨yuàn鬓发bìn你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回答出主旨。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难忘小学生活》教案(2020年)第六单元综合性研究:难忘小学生活“难忘小学生活”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综合性研究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较多,共有两大板块:一是“回忆往事”;二是“依依惜别”。
两个板块之间的活动前后承接,紧密相连。
本次活动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向师生、母校告别,既表达出对母校、老师、同学依依不舍之情,也为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
六年来,孩子们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
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
即将告别研究六年的母校,即将告别一起研究、生活六年的老师、同学,心中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事要做。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我们将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开展本次“难忘小学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
1.观赏本单元阅读材料,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
计划要把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等列清楚。
除了课文活动建议提出的活动形式以外,还可以把本校和本班的一些特色活动也吸纳到计划中来。
如出一期“再见吧,母校”的黑板报,为黉舍图书馆修补、整理图书,开展“我为母校捐本书”等活动。
2.“回忆往事”板块活动建议中提出了三方面:认真读一读阅读材料;写难忘的人和事;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制作成长纪念册。
教学中可以以“成长纪念册”为中心,把各项活动有序地穿插在一起。
(1)认识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意义。
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让每一个学生都把那些珍贵的回忆留住,那不仅是对过去日子的美好回忆,也将是对未来研究生活的激励。
许多年后,当一个个同学长大成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成长纪念册将永远连接着小学老师和同学的情谊。
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活动主题,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2.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六年间,我们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与同学一起学习、劳动、游戏,共同度过了快乐的小学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感动的情景,重拾当初的感觉。
这次的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难忘的小学生活。
2.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回忆六年来在校园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的点点滴滴。
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3.导读:六年的时光,最大的变化就是你们成长了,一路走来,我们留下了许多足迹,如何把这些足迹记录下来呢?让我们读读课本给我们的活动建议吧。
二、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1.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2.写写难忘的人和事。
3.阅读材料里的文章。
4.制作班级纪念册。
三、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教师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订活动计划。
在制订计划时有哪些要求?2.学生汇报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5)活动成果展示。
3.指名反馈。
(1)说一说自己的成长故事。
(2)写一写自己难忘的人和事。
4.小结: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小学时光匆匆而过, 在即将毕业之际,同学们一定想把美好的小学生活留在记忆里,那就让我们设计一本成长纪念册吧!四、明确方向。
1.成长的故事可以是哪些事呢?2.教师小结:只要是发生在你们成长阶段的事情都可以,例如:第一次……学会了……高兴的或难过的事……五、群策群力。
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本次实践活动的提示语,共同讨论策划:1.纪念册的内容可以有哪些?在纸上写出你想好的内容。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英雄《金色的鱼钩》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英雄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英雄的行为和思想。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敢坚持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英雄人物的特点和品质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理解。
2. 学生对英雄精神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英雄故事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前五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
3. 生字词学习与运用:(1)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注意读音和书写。
(2)学生进行生字词的组词练习。
4. 英雄人物的特点和品质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英雄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收获。
(2)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延伸:1. 英雄故事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其他英雄故事,可以是历史人物、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者文学作品中的角色。
通过分享,让学生感受英雄的品质和精神,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本教案设计3篇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下面是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本教案设计3篇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供大家品鉴。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本教案设计1《匆匆》教案教学内容:九义教材人教修订版第十二册第十六课学生视角:作者为什么以“匆匆”来作为文章的题目?什么是“匆匆”的?这样的文题在小语教材里几乎从未出现过,课文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教学难点:感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思考:这是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的一篇散文(确切地说应是散文诗)。
文章写于“五四”退潮时期,属作者的早期作品,真实而鲜明地表现了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追求,探索。
以及在现实中无所适从的空虚和迷惘。
文章象诗一样形象,精炼,富有抒情性和节奏感音乐美。
这是小语教材中不多见的抒情文章,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语言文字之美,发挥并挖掘文章适合朗读的优势,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引导。
提高学生自读,表达,感悟等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之美。
设计特色:读中悟情,积累感悟。
信息资料:1、搜集查阅有关朱自清的资料。
2、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
3、准备优美舒缓的乐曲。
教学要求:1、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刻体会文章的优美语言,引导学生获得个性体验。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形象地描写表达真实感情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读、理解、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优美语言营造的思想之美、意境之美。
2、自学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培养阅读思考、质疑、感悟、表达的能力。
教学流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由题质疑,谈预习感受及收获。
2、交流课外搜集查阅的相关资料。
(培养学生提问题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习惯,通过交流,丰富知识积累,通过质疑了解学生的迷惑,便于确定教学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