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实验2012(12学时)
- 格式:doc
- 大小:461.00 KB
- 文档页数:31
参考答案--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012)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晶体管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面板,控制旋钮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
2.学习使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
3.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和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1.低频信号发生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
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峰-峰值)。
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低频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
3.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电信号转换成可在荧光屏幕上直接观察的图象。
示波器的种类很多,通常可分通用、多踪多线、记忆存贮、逻辑专用等类。
双踪示波器可同时观测两个电信号,需要对两个信号的波形同时进行观察或比较时,选用双踪示波器比较合适。
本实验要测量正弦波和方波脉冲电压的波形参数,正弦信号的波形参数是幅值U m 、周期T (或频率f )和初相;脉冲信号的波形参数是幅值U m 、周期T 和脉宽T P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大作业姓名:学号:院系:控制科学和工程系题目: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和实现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和实现1.实验目的设计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在输入正弦波幅度≤5mV,负载电阻等于8Ω的条件下,音频功率放大器满足如下要求:1、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 OM≥8W。
2、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50Hz~15KHz。
3、在最大输出功率下非线性失真系数≤3%。
4、输入阻抗R i≥100kΩ。
5、具有音调控制功能:低音100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高音10k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
2.总体设计方案该音频功率放大器可由图1所示框图实现。
前置放大级主要实现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从而和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进行匹配。
音调控制级主要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提升或衰减作用,以满足不同听众的需求。
功率放大级是此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输出功率的大小。
下面介绍各模块的实现方法。
话筒输入Vo前置放大音调控制功率放大RL图1 音频功率放大器组成框图1.前置放大器由于输入信号非常微弱且音频宽度过大,需要前置放大器有较高的输入阻抗,较低的输出阻抗,噪声小,频带宽。
为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两种选择。
一是由分立元件搭建的放大电路,二是采用合适的集成放大电路。
由于集成放大电路性能稳定,外围电路简单,便于调试,本前级放大电路选择集成放大电路实现。
2.音调调节级音调控制电路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放音频带内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曲线的形状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放音音色的目的,以适应不同听众对音色的不同爱好。
此外还能补偿信号中所欠缺的频率分量,使音质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放音系统的放音效果。
在高保真放音电路中,一般采用的是高、低音分别可调的音调控制电路。
一个良好的音调控制电路,要求有足够的高、低音调节范围,同时有要求在高、低音从最强调到最弱的整个过程中,中音信号(一般指1kHz)不发生明显的幅值变化,以保证音量在音调控制过程中不至于有太大的变化。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为了方便示波器观察,本书内所写参考值均用峰值,此电路为共射放大电路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模拟电路实验箱,2.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学习测量放大电路Q点,A V,r i,r o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
4.学习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数字万用表三、预习要求1.三极管及单管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2.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测量方法。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装接电路与简单测量图1.l 基本放大电路如三极管为3DG6,放大倍数β一般是25—45;如为9013,一般在150以上(1)用万用表判断实验箱上三极管V的极性和好坏,电解电容C的极性和好坏。
测三极管B、C和B、E极间正反向导通电压,可以判断好坏;测电解电容的好坏必须使用指针万用表,通过测正反向电阻。
三极管导通电压U BE=0.7V、U BC=0.7V,反向导通电压无穷大。
(2)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 电源,关断电源后再连线),将RP 的阻值调到最大位置。
2.静态测量与调整(1) 接线完毕仔细检查,确定无误后接通电源。
改变R P ,记录I C 分别为0.5mA 、1mA 、1.5mA 时三极管V 的β值(其值较低)。
参考值:I C =0.5mA 时,I B =25µA ,β=20; I C =1mA 时,I B =40.2µA ,β=24.9; I C =1.5mA 时,I B =54.5µA ,β=27.5;注意:I b 和I c 的测量和计算方法①测I b 和I c 一般可用间接测量法,即通过测V c 和V b ,R c 和R b 计算出I b 和I c (注意:图1.2中I b 为支路电流)。
此法虽不直观,但操作较简单,建议初学者采用。
②直接测量法,即将微安表和毫安表直接串联在基极和集电极中测量。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学会使用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和集成稳压器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3. 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组成。
变压器将市电交流电压转换为所需的低压交流电压;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脉动直流电压;滤波电路滤除脉动直流电压中的纹波成分,得到平滑的直流电压;稳压电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保持稳定。
三、实验器材1. 变压器:220V/12V/1A2. 整流桥:4只1N4007二极管3. 滤波电容:4700μF/25V4. 集成稳压器:LM78055. 电阻:10kΩ、1kΩ、100Ω6. 电压表:0~30V7. 电流表:0~5A8. 示波器:双踪示波器9. 实验电路板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将变压器、整流桥、滤波电容和集成稳压器依次接入电路。
2. 调整变压器输出电压,使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约为15V。
3. 测量整流电路输出电压,观察电压波形。
4. 调整滤波电容,使滤波电路输出电压约为12V。
5. 测量滤波电路输出电压,观察电压波形。
6. 调整集成稳压器输出电压,使输出电压稳定在12V。
7. 测量输出电压,观察电压波形。
8. 使用电流表测量输出电流,观察电流变化。
9.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约为15V,电压波形为脉动直流电压。
2. 滤波电路输出电压约为12V,电压波形为平滑的直流电压。
3. 集成稳压器输出电压稳定在12V,电压波形为稳定的直流电压。
4. 输出电流约为1A,电流波形为稳定的直流电流。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能够将市电交流电压转换为稳定的12V直流电压,满足实验要求。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会了使用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和集成稳压器设计直流稳压电源,并掌握了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量方法。
北方民族大学Beifang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指导书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0/ 37北方民族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指导书编著杨艺丁黎明校审杨艺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二〇一二年三月《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是工科类大学二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类课程。
实验主要设备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交流毫伏表和直流电源等。
课程教学要求是:通过该课程,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掌握三极管放大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集成运放的使用及运算放大电路各项性能的测量,学会查找并排除实验故障,初步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学会仿真软件的使用,掌握工程设计的概念和步骤,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内容包括基础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设计实践三大部分。
基础验证性实验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双极性三极管电路的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测量等内容。
主要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掌握电路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
设计性实验主要包括运算电路的实现等内容。
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电路的设计能力。
综合设计实践主要包括项目的选题、开题、实施和验收等过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电子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调试电路的能力。
实验要求大家认真做好课前预习,积极查找相关技术资料,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独立写出严谨、有理论分析、实事求是、文理通顺、字迹端正的实验报告。
本书前八个实验项目由杨艺老师编写,实验九由丁黎明老师编写。
全书由丁黎明老师提出课程计划,由杨艺老师进行校对和排版。
参与本书课程计划制订的还有电工电子课程组的全体老师。
2012年3月1日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2学时) (4)实验二单管放大电路的测量(4学时) (9)实验三差动放大器(2学时) (17)实验四电压串联(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2学时) (21)实验五集成运放基本运算电路(2学时) (24)实验六集成运放比较器(2学时) (28)实验七 RC正弦波振荡器(2学时) (32)实验八实验考核(2学时) (36)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万用表的工作原理框图和主要技术性能。
[2012]朱剑芳桂电信科 机电工程系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1)实验二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8)实验三差分放大电路 (11)实验四负反馈放大器 (14)实验五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18)实验六整流滤波与稳压电源 (20)实验七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设计 (24)实验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使用方法2.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线性应用3.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非线性应用二.实验仪器1.RXDS-1B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2.SS-7802A双踪示波器3.DF2172B交流毫伏表4.EE1642B1函数信号发生器5.SS1792F直流稳压电源6.数字万用表三.实验原理在集成运放的输入、输出端之间加上反馈网络可实现各种不同的电路功能。
本实验主要研究集成运放的基本线性应用电路,研究的前提是基于运放理想化,即电路的R i≈∞,I i≈0,U+≈U-。
电压比较器是集成运放非线性应用电路,它将一个模拟量电压信号和一个参考电压相比较,在二者幅度相等的附近,输出电压将产生跃变,相应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
比较器可以组成非正弦波形变换电路及应用于模拟与数字信号转换等领域。
图1.1所示为一最简单的电压比较器,UR为参考电压,加在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电压ui加在反相输入端。
(a)电路图 (b)传输特性图1.1 电压比较器当ui <UR时,运放输出高电平,稳压管Dz反向稳压工作。
输出端电位被其钳位在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 ,即uO=UZ当ui >UR时,运放输出低电平,DZ正向导通,输出电压等于稳压管的正向压降U D ,即 uo=-UD因此,以UR为界,当输入电压ui变化时,输出端反映出两种状态。
高电位和低电位。
表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关系的特性曲线,称为传输特性。
图 2.1(b)为(a)图比较器的传输特性。
常用的电压比较器有过零比较器、具有滞回特性的过零比较器、双限比较器(又称窗口比较器)等。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练习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原理,熟悉示波器面板上的开关和旋钮的作用,学会其使用方法;2.学会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等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3.了解晶体管图示仪的工作原理,学习使用它测量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的方法。
二、仪器设备1.示波器2.晶体管毫伏表3.信号发生器4.数字万用表5.晶体管图示仪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使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波,其频率为1kHz。
先将输出电压调节为HIGH档,调节输出细调旋钮从最左到最右(顺时针方向),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其输出电压的范围(注意:毫伏表的量程);再调为LOW档,测量输出电压的范围。
2.使信号发生器依次输出以下信号,用毫伏表测量其大小,同时用示波器观察其波形图(在示波器上调出1~5个周期的波形),并记录下来示波器上t/cm和v/cm两个旋钮的位置。
3.示波器的双踪显示:将示波器的MODE开关置DUAL位置,调出两条扫描线。
将ALT/CHOP按键选择ALT,TRIG..ALT按键推进。
两个Y轴输入端CH1、CH2分别输入由信号发生器产生的1kHz、2.5V正弦波信号和示波器面板上的校正信号,在屏幕上显示两个稳定的波形。
*4.用数字万用表辨别二极管的正、负极和好坏;辨别三极管的管脚及管子的类型。
四、预习要求认真阅读有关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的全部内容,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主要用途、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熟悉各仪器面板上旋钮的作用。
五、实验报告要求对本实验所用仪器进行如下总结:(1)每种仪器的主要用途;(2)每种仪器的使用条件及范围;(3)每种仪器在保证正常使用时必须注意什么?实验二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学习测量和调整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2.学习测量电压放大倍数;3.了解共射极放大器的参数变化对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二、实验与原理电路图单管交流放大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由三极管组成的放大电路为了获得最大不失真输出信号,必须合理设置静态工作点。
实验指导书模拟电子技术2012年11月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如图1-1所示是测试放大电路时各仪器与被测电路之间的布局与连接。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1、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
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1)、寻找扫描光迹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
“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
“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底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有时,由于选择了较慢的扫描速率,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闪烁的光迹,但被测信号的波形不在X轴方向左右移动,这样的现象仍属于稳定显示。
5)、适当调节“扫描速率”开关及“Y轴灵敏度”开关使屏幕上显示一~二个周期的被测信号波形。
在测量幅值时,应注意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关的声音。
在测量周期时,应注意将“X轴扫速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关的声音。
还要注意“扩展”旋钮的位置。
根据被测波形在屏幕坐标刻度上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cm)与“Y轴灵敏度”开关指示值(v/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幅值的实测值。
根据被测信号波形一个周期在屏幕坐标刻度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cm)与“扫速”开关指示值(t/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频率的实测值。
2、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多种种信号波形。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主要是掌握输出信号的幅度和输出信号频率的调节,输出电压的幅度最大可达20V P-P。
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
一般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值的大小本身不能显示,需要专门的测试仪表(毫伏表)来测量;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输出信号的频率数值本身一般都有指示。
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在使用时应先将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反时针旋转到底(使输出为零),然后根据需要信号幅值的大小再进行调节。
3、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可以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它的灵敏度比较高,有一定的频率响应的范围。
使用时注意两点:一是要正确接线(将被测信号正确地输入到毫伏表里),二是要合理地选择毫伏表的量程。
以免因接线错误或者量程选择不当而损坏仪表。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1、函数信号发生器2、双踪示波器3、交流毫伏表4、直流稳压电源5、直流电压表6、毫安表四、实验内容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1) 扫描基线调节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
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
然后调节“X轴位移”()和“Y轴位移”( )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并且能上下左右移动自如。
2)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通过专用电缆线引入选定的Y通道(Y1或Y2),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Y1”或“Y2”。
调节X轴“扫描速率”开关(t/div)和Y轴“输入灵敏度”开关(V/div),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或数个周期稳定的方波波形。
a. 校准“校正信号”幅度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幅度,记入表1-1。
表1-1注:不同型号示波器标准值有所不同,请按所使用示波器将标准值填入表格中。
*b. 校准“校正信号”频率将“扫速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扫速”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周期,记入表1-1。
*c.测量“校正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调节“y轴灵敏度”开关及微调旋钮,并移动波形,使方波波形在垂直方向上正好占据中心轴上,且上、下对称,便于阅读。
通过扫速开关逐级提高扫描速度,使波形在X•轴方向扩展(必要时可以利用“扫速扩展”开关将波形再扩展10倍),并同时调节触发电平旋钮,从显示屏上清楚的读出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记入表1-1。
2、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有关旋钮,使输出频率分别为100Hz、1KHz、10KHz、100KHz,有效值均为1V(交流毫伏表测量值)的正弦波信号。
改变示波器“扫速”开关及“Y轴灵敏度”开关等位置,•测量信号源输出电压频率及峰峰值,记入表1-2。
表1-2*3、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1) 观察双踪显示波形“交替”与“断续”两种显示方式的特点Y1、Y2均不加输入信号,输入耦合方式置“GND”,扫速开关置扫速较低挡位(如0.5s/div挡)和扫速较高挡位(如5μS/div挡),把显示方式开关分别置“交替”和“断续”位置,观察两条扫描基线的显示特点,记录之。
2) 用双踪显示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①按图1-2连接实验电路,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调至频率为1KHz,幅值为2V的正弦波,经RC移相网络获得频率相同但相位不同的两路信号u i和u R,分别加到双踪示波器的Y1和Y2输入端。
为便于稳定波形,比较两波形相位差,应使内触发信号取自被设定作为测量基准的一路信号。
②把显示方式开关置“交替”挡位,将Y1和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挡位,调节Y1、Y2的()移位旋钮,使两条扫描基线重合。
③将Y1、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AC”挡位,调节触发电平、扫速开关及Y1、Y2灵敏度开关位置,使在荧屏上显示出易于观察的两个相位不同的正弦波形u i及u R,如图1-3所示。
根据两波形在水平方向差距X,及信号周期X T,则可求得两波形相位差。
图1-2 两波形间相位差测量电路图1-3 双踪示波器显示两相位不同的正弦波T 360(div)X X(div)⨯=θ (1-1)式中: X T —— 一周期所占格数X —— 两波形在X 轴方向差距格数记录两波形相位差于表1-3。
表1-3为读数和计算方便,可适当调节扫速开关及微调旋钮,使波形一周期占整数格。
五、注意事项1、不要随意插拔各仪器的输入、输出及测试线。
2、在进行仪器调节时,转动旋钮一定要用力适度,以免损坏设备!六、实验报告1、 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2、 用双踪显示波形,并要求比较相位时,为在显示屏上得到稳定波形,应怎样选择下列开关的位置?a) 显示方式选择(Y 1;Y 2;Y 1+Y 2;交替;断续) b) 触发方式(常态;自动) c) 触发源选择(内;外)d) 内触发源选择(Y 1、Y 2、交替)3、函数信号发生器有哪几种输出波形?它的输出端能否短接,如用屏蔽 线作为输出引线,则屏蔽层一端应该接在哪个接线柱上?4、交流毫伏表是用来测量正弦波电压还是非正弦波电压?它的表头指示 值是被测信号的什么数值?它是否可以用来测量直流电压的大小?实验二 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 学习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及调整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1-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CC B2B1B1B U R R R U +≈ (1-1)(1-2)U CE =U CC -I C (R C +R E ) (1-3)电压放大倍数 beLC V r R R βA // -= (1-4)输入电阻 R i =R B1 / R B2 / r be (1-5)C EBEB E I R U U I ≈-≈输出电阻 R O ≈R C (1-6)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 =0的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 B 、U C 和U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