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检测样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2
P2-1 TCGTAACAAGGTATCCCTAC P2-2 GCATCCACCAAAAACTCTINTER-P1 GTTCTTTGAAAACTGAAT INTER-P2 GCATCCACCAAAAACTCTP6-1 CACCATCTGTCACTCTGTTAAC P6-2 GGAGCAAACAGGATTAGATAC1. 采集 200ul 样品于 PCR 管中2. 12000g 离心 5mins3. 去上清, 30ulPBS 或者纯水重悬4. 95°C 加热 10mins,冷却到12°C5. 8000g 离心 2mins6. 上清作为样品备用5250,3 1.50.3 1.51 53.4 17P6 引物:95°C 预变性 5mins;95°C 变性 30s;55°C 退火 30s;72 °C 延伸 30s;72°C 充分延伸 10mins;共 30 个循环。
体系相关:1. 提前分装水,每管 400ul;2. 提前分装前向+后向引物,每管30ul;操作相关:1. 操作人员务2. 若多次大批量检测,应更换台子操作3. 加样时,,减少人员流动4. 加样时,手不要在体系上方来回经过5. 加样时,每加完一排八连排,6. Mix+水+引物混合物,勿暴露于空气中过久7. PCR 产物取出时,开盖轻柔,防止气溶胶产生。
最好可以于上样前,将管盖上的液体稍微离心下去。
8. 点样时,,防止气溶胶产生9. 配制 PCR 混合液和处理样品、加样区分开。
若有条件,则在照过紫外的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加样,避免上一次的支原体的污染。
支原体测试操作方法
支原体测试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制备标本:向6孔板内滴加待检细胞上清液约1ml,注意设立对照组(已证实的支原体阳性和阴性细胞上清液),培养48h后(VERO细胞汇合前)将细胞爬片从平皿中取出。
2. 漂洗:将细胞爬片置于培养皿中,用不含酚红、NaHCO3的Hanks溶液(或PBS)漂洗3次。
3. 固定:用乙酸:甲醇(1:3)固定液固定10min。
4. 漂洗:待固定液自然风干后用去离子水漂洗3次。
5. 染色:置于Hoechst33258工作液(μg/ml)中染色10min。
6. 漂洗:去离子水中漂洗3次,每次1~2min。
7. 封片,紫外激发,观察。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准确信息。
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标准操作程序1 试剂盒的来源:2试剂盒反应原理:本试剂是一种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的体外诊断试验,它用肺炎支原体(Mac株)细胞膜成分致敏人工明胶粒子制造而成。
本试剂试验是基于如下原理:致敏粒子与人血清中存在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发生凝集反应。
3试剂盒组成:血清稀释液(液状) 致敏粒子(冷冻干燥), 未致敏粒子(冷冻干燥), 阳性对照血清(液状)滴管25 u L 2支"U"型微量反应板一块4操作步骤1) 取空试管一支,用微量加样器加人稀释液100 u L,再用微量加样器在第1-4孔中各加人稀释液25 u L。
2) 用微量加样器取样品25 u L至已加人稀释液100 u L的试管中。
混匀后用微量加样器取25 u L加入到微量血清反应板第1孔中,混匀。
3)用加样器从第1至第4孔(或更多)进行对倍稀释。
4)用试剂盒中提供的一支滴管向第1孔中滴加1滴末致敏粒子,用试剂盒中提供的另一支滴管向第2至第4孔(或更多)各滴加1滴致敏粒子。
5)用平板混合器彻底混合各孔中内容物约30秒钟,以便充分混匀(小心不要将孔中内容物溅出)。
给反应板加盖,在室温下(1500℃)静置3个小时,然后在平板观测器上读取凝集图像。
静置过夜不会使图像产生显著变化。
5测定结果的判定方法阳性样品与未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2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一),而与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4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或(++),则结果判定为阳性。
将显示出反应图像为(+)时的最终稀释倍数作为抗体滴度。
阴性不论样品与未致敏粒子呈现何种反应图像,只要与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40)的反应图像显示为(一),则结果判定为阴性。
6吸收操作对于未致敏粒子和致敏粒子均显示(±)以上凝集的样品,要按照下列顺序在完成吸收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再试验。
1)将450 u l用规定量血清稀释液复溶后的末致敏粒子加入到一支小试管中。
2)加入50 u l样品,充分混匀,在室温下(15~30℃)孵育30分钟(在孵育期间混合一或两次)。
支原体培养检验操作程序一、接收标本:标本与检验单查对正确,标本质量合格。
二、标本处理:接种Uu、Mh培养药敏一体试剂盒:操作前将所需试剂取出置室温30分钟。
1、A排第一孔加入培养液100μL作为阴性对照;2、将标本拭子直接放入培养液中充分振荡并在瓶壁挤干拭子,若为男性尿液取离心沉淀物150μL或阳性标本取50μL于培养液中混匀。
3、将混有标本的培养液各100μL 加入A排余下及B排各孔中;4、各孔加矿物油覆盖,置于37℃温箱培养。
第24、48小时分别观察记录结果。
结果判断原理:培养基含有相应支原体生长所需的蛋白质、马血清、生长因子、底物及酚红指示剂,当有支原体生长时,底物被分解,使PH值升高,培养基由橙黄色变成红色,且清亮为阳性。
培养基不变色为阴性。
B1孔阳性为解脲支原体阳性;B2孔阳性为人型支原体阳性。
药敏孔A排为高浓度,B排为低浓度,变红则耐药,不变红示敏感而不生长。
当高浓度与低浓度两孔均不生长(不变色)为该药敏感;高浓度不变色低浓度变红为该药物中介;高浓度与低浓度均变红为该药物耐药。
结果一:第24小时B1孔由橙黄色变成红色示解脲支原体阳性,药敏看结果判断;第24小时、48小时观察B2孔均不变色,示无人型支原体生长或浓度极低,报告培养出解脲支原体,未培养出人型支原体。
结果二:第24小时B1孔不变色示解脲支原体阴性;第48小时观察B2孔由橙黄色变成红色示人型支原体阳性,药敏看结果判断。
报告未培养出解脲支原体,培养出人型支原体附药敏结果。
结果三:第24小时B1孔由橙黄色变成红色示解脲支原体阳性,药敏看结果判断;第48小时观察B2孔由橙黄色变成红色示人型支原体阳性,药敏看结果判断,报告培养出解脲支原体与人型支原体附药敏结果。
结果四:阳性对照孔由橙黄色变成红色示支原体阳性,药敏看结果判断;第24小时、48小时观察B1孔、B2孔均不变色,示无解脲、人型支原体生长或浓度极低,报告培养出非解脲、人型支原体或嘱病人重留标本复查。
支原体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记录
支原体是一种细菌,可以引起一些疾病,例如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检验通常是通过采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样本进行检测。
下面是支原体检验的标准操作规程记录:
1. 样本采集,首先,医务人员需向患者解释采集支原体样本的过程,并确保患者理解并同意。
然后,使用标本采集棒从患者的咽部或鼻腔采集分泌物样本。
确保采集的样本足够用于后续的检测。
2. 样本保存和运输,采集完样本后,将其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并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确保样本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避免样本污染或损坏。
3. 样本检测,实验室技术人员根据标准操作规程,使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对支原体样本进行检测。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PCR(聚合酶链反应)和培养法。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结果记录和报告,一旦检测完成,实验室应当及时记录检测结果,并按照相关规定向医务人员报告。
检测结果应当包括阳性或
阴性的判定,以及可能的数量或浓度信息。
5. 结果解读和处理,医务人员在收到检测结果后,应当结合患
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根据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告知患者相关信息。
以上是支原体检验的标准操作规程记录,这些步骤和规程的严
格执行对于确保支原体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希望这些
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支原体性状特点以及标本采集方法支原体是一类细菌,具有以下特点和标本采集方法。
支原体的特点:1.小型:支原体是一类非常小的细菌,通常直径在0.2-0.3微米之间。
2.無細胞壁:支原体缺乏典型的细菌细胞壁,这使得它们对许多抗生素不敏感。
3.依赖于寄主细胞:支原体无法独立生存和繁殖,它们需要感染寄主细胞才能生存。
支原体的标本采集方法:1.喉拭子:对于喉咙感染相关的支原体,最常用的采样方法是喉拭子。
采样时,医生会用一根棉签或拭子蘸取样本,轻轻在患者的咽喉部位刮取。
采集后的拭子直接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2.血液:对于一些支原体感染,如肺炎支原体感染,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进行检测是非常常见的方法。
3.分泌物:支原体也可以通过分泌物进行传播,例如尿液、生殖道分泌物、眼结膜分泌物等。
对于这些情况,医生会使用适当的采样器具或容器来收集患者的分泌物样本。
4.病灶组织:在一些情况下,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组织病变,如支原体肺炎。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采集受影响的组织样本,例如通过胸腔镜检查或活检。
采集支原体标本的注意事项:1.一手在采集标本时要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医生和护士在采集标本前要充分洗手并戴上清洁的手套。
2.采集过程应尽可能快速而准确,以保证标本的可靠性。
3.不同的支原体感染,合适的标本采集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医生在采集标本前应充分了解感染的特点和病情。
4.采集后的标本应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以避免标本质量的降低。
总结: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小型细菌,寄生于寄主细胞并引起感染。
对于支原体感染的标本采集,常用的方法包括喉拭子、血液、分泌物和病灶组织。
在采集标本时需要注意防止污染、快速准确采集,并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支原体、衣原体检查标本的采集与运送1 检验项目支原体培养、衣原体检查2 物品准备与检验申请2.1 标本容器:领取专用无菌拭子。
请拿检验项目标签到内科医技楼三楼细菌室登记领取。
男性患者取男性拭子(短拭子),女性患者取女性拭子(长拭子)。
2.2 打印微生物检验项目标签。
当班护士将医生所开医嘱输入个临床科室病人管理系统,核对病人信息和检验申请信息后,生成微生物检验项目标签。
标签内容应包括:病人姓名、性别、住院号、床位、标本种类、检验项目及检验单据号等。
3 标本采集3.1男性取尿道分泌物:清洗尿道口,用灭菌纱布或棉球擦拭,采取从尿道口溢出的脓性分泌物或用无菌男性拭子插入尿道内2~4cm轻轻旋转后取出分泌物。
如无脓液溢出,可从阴茎的腹面向龟头方向按摩,促使分泌物溢出。
3.2 女性取宫颈分泌物:用窥器扩张阴道,先用一长无菌拭子擦去宫颈口及其周围的分泌物,弃拭子;换用另一女性拭子伸入宫颈内1-2cm处转动并停留10~30s,让拭子充分吸附分泌物,置入灭菌试管内送检。
3.3 注意事项:①由于衣原体一般寄生于柱状上皮细胞内,阴道分泌物、尿液、精液不合适作衣原体培养。
可用专用拭子采宫颈分泌物(女性)或尿道分泌物(男性)。
②女性做衣原体检查应避开经期和孕期(可产生假阳性结果)。
③支原体培养标本:男性可取中段尿或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或精液,女性可取宫颈分泌物或阴道分泌物。
病理条件下病人尿液偏碱可致假阳性,建议取分泌物重新检测。
4 标本运送4.1 立即送检。
若不能及时送检,4℃冰箱保存。
4.2 送检地点:检验科细菌室(内科医技楼三楼)文件更改记录。
支原体检测操作规程
首先,支原体检测操作规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样本采集,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支原体检测通常需要采集相应的生物样本,比如咽拭子、尿液或生殖道分泌物等。
操作规程会详细说明如何正确采集样本,以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样本保存和运输,操作规程会规定样本的保存方法和运输要求,包括保存温度、保存时间和运输条件等,以确保样本在检测前的质量和完整性。
3. 实验室操作,操作规程会详细说明实验室人员在进行支原体检测时应该遵循的操作步骤,包括样本处理、试剂使用和设备操作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质控要求,操作规程通常还会包括质控要求,包括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的要求,以确保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符合质量标准。
其次,支原体检测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医疗机构和实验
室来说非常重要。
遵循规程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有助于医务人员正确判断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保障患
者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支原体检测操作规程的执行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
法规和标准,比如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和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
医
务人员在执行操作规程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检测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总的来说,支原体检测操作规程是保障支原体检测质量和结果
准确性的重要保障措施。
医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检测过
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而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
支持。
英文回答:Pneumonia serology tests are an important test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an anti—pneumonia serostat in human serum。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the operating process for conducting the experiment must be strictly enforced。
Patients are required to be emptied before blood is collected, usually in the morning, preferably between 8 and 10 a。
m。
Before taking blood, patients are informed to stop using antibiotics, antibiotics and immunosuppressants。
The day before the blood was taken, it was rmended that the patient ' s diet should not be drinking。
On the day of blood collection, the patient should remain relaxed and rest properly。
In the course of blood extraction,nurses are required to use sterile syringes in order to avoid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The blood collected is to be placed in a centrifuge and, after centrifugalization, the serum is to be stored in a refrigerator。
支原体检测流程
支原体检测流程详解
一、准备工作
1. 收集患者的前置分泌物,用于后续的检测分析。
2. 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如试管、移液器、离心机等。
3. 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卫生标准,以避免干扰检测结果。
二、样本处理
1. 将收集到的前置分泌物放入无菌试管中,并做好标记。
2. 尽快将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三、实验室检测步骤
1. 样本接种:将样本接种到支原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观察。
2. 支原体鉴定:通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培养出来的支原体进行鉴定。
3. 结果判断:根据支原体生长情况、形态学特征等,结合经验进行结果判断。
四、注意事项
1. 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卫生标准,以避免干扰检测结果。
2. 注意样本的采集和保存方法,确保样本的质量。
3. 在进行支原体检测时,应注意与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以免误诊。
五、报告出具
根据检测结果,出具支原体检测报告,告知患者是否感染了支原体及相应的治疗建议。
以上就是支原体检测的详细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标准操作程序1 试剂盒的来源:2试剂盒反应原理:本试剂是一种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的体外诊断试验,它用肺炎支原体(Mac株)细胞膜成分致敏人工明胶粒子制造而成。
本试剂试验是基于如下原理:致敏粒子与人血清中存在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发生凝集反应。
3试剂盒组成:血清稀释液(液状) 致敏粒子(冷冻干燥), 未致敏粒子(冷冻干燥), 阳性对照血清(液状)滴管25 u L 2支"U"型微量反应板一块4操作步骤1) 取空试管一支,用微量加样器加人稀释液100 u L,再用微量加样器在第1-4孔中各加人稀释液25 u L。
2) 用微量加样器取样品25 u L至已加人稀释液100 u L的试管中。
混匀后用微量加样器取25 u L加入到微量血清反应板第1孔中,混匀。
3)用加样器从第1至第4孔(或更多)进行对倍稀释。
4)用试剂盒中提供的一支滴管向第1孔中滴加1滴末致敏粒子,用试剂盒中提供的另一支滴管向第2至第4孔(或更多)各滴加1滴致敏粒子。
5)用平板混合器彻底混合各孔中内容物约30秒钟,以便充分混匀(小心不要将孔中内容物溅出)。
给反应板加盖,在室温下(1500℃)静置3个小时,然后在平板观测器上读取凝集图像。
静置过夜不会使图像产生显著变化。
5测定结果的判定方法阳性样品与未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2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一),而与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4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或(++),则结果判定为阳性。
将显示出反应图像为(+)时的最终稀释倍数作为抗体滴度。
阴性不论样品与未致敏粒子呈现何种反应图像,只要与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40)的反应图像显示为(一),则结果判定为阴性。
6吸收操作对于未致敏粒子和致敏粒子均显示(±)以上凝集的样品,要按照下列顺序在完成吸收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再试验。
1)将450 u l用规定量血清稀释液复溶后的末致敏粒子加入到一支小试管中。
2)加入50 u l样品,充分混匀,在室温下(15~30℃)孵育30分钟(在孵育期间混合一或两次)。
支原体肺炎血清学试验(测抗体)作业指导书1. 原理斑点反应板是固相MP抗原特异地与血清中抗MP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胶体金标记的抗人IgG或M、A抗体(试剂B)再与复合物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圆斑。
2.标本采集2.1标本种类:血清2.2标本要求:新鲜,无溶血,无脂血。
2.3标本存放:室温﹤8小时,4℃—8℃存﹤48小时。
3.试剂组合3.1斑点反应板:40板,含固相MP抗原。
3.2试剂A:1瓶(~10ml)含TBJ缓冲液等。
3.3试剂B:1瓶(~6ml)含胶体金标记抗(IgG或IgM、A)。
3.4标本吸管:40支,每滴约50ml。
3.5阴阳性对照卡,一张。
4.操作方法4.1取出斑点反应板,室温10分钟。
4.2加试剂A(2滴)于反应板孔中,待充分吸入。
4.3用样品吸管加样品0.5ml(4滴)于反应板孔中,待体液充分吸入。
4.4去除蓝色过滤盖。
4.5加试剂B(3滴)于反应板孔中,待液体充分吸入。
4.6加试剂A(1~2滴)于反应板孔中,待液体吸入后观察结果。
5.结果判断:3分钟内与对照卡阴性阳性对照,读取结果。
6.操作性能:快速简便,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7.结果处理7.1若结果失败,则重复测试,并作质控校正。
7.2若失控,则重检试剂盒。
8.方法局限性8.1溶血、脂血结果有影响。
8.2观察结果对弱阳性存在差异。
9.临床意义: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它除可引起非典型肺炎外,常可引起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淋巴结炎,也可引起肺大泡、肺脓肿,另外,它还可引起其他系统并发症,如心肌炎、心包炎、脑膜炎、关节炎、胃炎、溶血性贫血等,由于MP对一般治疗肺炎的药物有耐药性,因此,及时进行检查有助于诊断及治疗。
本试剂可方便快速地检测血清中抗MP抗体(MP-A6),在临床上可作为支原体感染的辅助诊断,并可作为MP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有效方法。
支原体检测步骤
支原体检测步骤如下:
采集标本:采集患者标本时,根据其感染部位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标本类型,如痰液、尿液、生殖道分泌物、血液等。
观察症状:支原体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等症状。
观察这些症状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感染支原体。
血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支原体感染。
病原学检查:采集患者标本后,进行支原体培养和鉴定,以确定是否感染支原体。
支原体培养需要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并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支原体生长。
同时,也可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等方法进行支原体检测。
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支原体抗体水平,可以判断是否感染支原体。
抗体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法、凝集试验等。
其他检查:对于疑似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可以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以了解肺部病变情况。
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综合考虑后做出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支原体检测需要采集患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因此需要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
肺炎支原体操作规程
贮存条件:试剂应置0℃以下冷冻保存。
(-14℃冰箱)
标本要求:标本为患者咽拭子或痰液,采集标本前,用生理盐水漱口,在所采集标本为痰时,当痰标本粘度比较大需要用无菌拭子蘸取进行接种培养,当痰标本比较稀时可以用无菌拭子蘸取或用移液器量取100μl进行培养,所采集的标本应尽快接种,室内放置不得超过四小时。
检验方法:
1、取出培养液及药敏试验板,使其在接种样本前接近室温,旋开培养液瓶
盖,用吸嘴吸取100μl培养液加入C-对照孔;
2、接种咽拭子(痰拭子或痰液100μl)于剩余的培养液中,加盖摇匀使之
混匀;
3、将含样本的培养液加入其余微孔中,每孔100μl,轻轻震荡药敏试验板;
4、所有微孔滴加1滴试剂盒所附矿物油(使矿物油覆盖液面,否则培养液
蒸发,结果不准);
5、将药敏试验板加盖后,置培养箱中,35-37℃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
检验结果的解释:
1、培养24-48小时培养液由桔红色变成黄色且澄清,表示有肺炎支原体生
长,用(+)表示;培养液保持红色不变,表示没有肺炎支原体生长,用(-)表示;培养液由桔红色变成黄色但浑浊,不能作为阳性结果。
2、药敏试验板抗生素结果判定:依托红霉素(EST)孔培养液桔红色为敏感
(S),黄色为耐药(R);其他13种抗生素如药敏试验板上孔培养液变黄而下孔桔红色判为中介(I),如上下两孔均为桔红色判为敏感(S),如上下两孔均为黄读为耐药(R)。
检验科
2011-9-5。
肺炎支原体检测样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本程序规范样品的采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2范围适用于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肺炎支原体培养药敏试剂盒所检测的临床样本。
3 工作程序采样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方可进行采样。
对于患者自行收取标本,须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采样前,采样人员根据申请者申请的检验项目的要求,确认采样计划和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这些准备包括核对医嘱,打印条形码,选择恰当的容器粘贴条形码,指导患者做好采样前的。
采样容器应贴(或记号笔注明)含有验单上的ID号或住院号、病人姓名和临床科室等资料的条码,条码不能全包试管妨碍观察标本情况。
用申请单包裹标本时,应将有病人姓名和检验项目的一面包在最外层。
采样人员必须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和计划以及医嘱要求执行的时间,选择恰当的部分,采集适当的样品量。
实验室应定期评审检验所需的样品量,保证样品量适合所进行的检验。
采集标本前必顺认真核对患者、标本容器和检验申请是否一致,严防差错。
3.1 采集器皿:3.1.1 无菌痰杯:用于痰液采样使用。
3。
1.2 无菌拭子:用于咽拭子采样使用。
无菌拭子包括有采样棒,采样棉棒,采样棉签,一次性拭子等。
3.2 痰液的采集3.2。
1 以采集清晨第1—2口痰为佳.3.2.2 自然咯痰法:先让病人用清水漱口数次,以除去口腔内大量杂菌,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痰液吐至无菌试管内,对于痰量少或无痰的病人可采用雾化吸入加温至45℃的10%氯化钠水溶液而使痰易排出。
3.3 咽拭子标本的采集3.3。
1 采取前数小时不得用消毒药物漱口,对刚治疗过或用药物的患者,最好在停药24小时后采集标本。
3.3。
2用棉拭子采集咽部标本时应小心、准确,避免触及舌、口腔粘膜和唾液,以免污染。
3.3.3让患者头部微仰,嘴张大,并发“啊”音,露出两侧咽扁桃体,手持拭子在病人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无菌拭子取出后放入无菌试管后送检。
支原体肺炎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和结果解读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感染,它通常引起咳嗽、喉咙痛、气喘等症状。
为了确诊和治疗支原体肺炎,医生通常会进行实验室检查。
本文将介绍支原体肺炎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以及结果的解读。
一、支原体肺炎的实验室检查方法1. 咽拭子检查:医生会使用棉签取样板,从患者的咽拭子(喉咙后壁)内取样。
这个过程通常不会导致不适或疼痛。
2. 咳嗽诱导试验:这种检查方法通常用于那些无法自行咳嗽的患者。
医生会使用一种特殊仪器,对患者进行刺激,引起他们咳嗽,然后收集样本。
3. 咳嗽样本收集:医生会要求患者主动咳嗽,将咳出的痰液采集到特殊容器中进行分析。
二、支原体肺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1.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PCR检测是最常用的支原体检查方法之一。
它通过扩增支原体DNA片段,从而检测是否存在支原体感染。
结果通常为阳性或阴性,阳性表示存在支原体感染。
2. 酸性染色检查:酸性染色方法可以染色识别支原体的存在。
阴性结果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确认,因为酸性染色方法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的情况。
3. 免疫荧光染色法:这种方法通过使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检测支原体感染。
阳性结果显示出荧光染色的细菌形态,可用于确认支原体感染。
4. 细菌培养:支原体培养是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它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到结果(通常需要1-2周)。
这种方法适用于病情严重或治疗无效的患者,以便确定感染菌株的敏感性。
三、实验室检查的局限性1. 结果的准确性:尽管实验室检查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结果并非始终准确。
特别是在患者开始接受抗生素治疗之前,支原体可能会被有效控制,导致检测结果为阴性。
2. 假阳性:实验室检查结果中也可能出现假阳性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错误、交叉反应或其他干扰因素导致的。
3. 检测方法选择:不同的实验室可能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导致结果存在差异。
肺炎支原体检测样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本程序规范样品的采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
2范围
适用于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肺炎支原体培养药敏试剂盒所检测的临床样本。
3 工作程序
采样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方可进行采样。
对于患者自行收取标本,须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
采样前,采样人员根据申请者申请的检验项目的要求,确认采样计划和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这些准备包括核对医嘱,打印条形码,选择恰当的容器粘贴条形码,指导患者做好采样前的。
采样容器应贴(或记号笔注明)含有验单上的ID号或住院号、病人姓名和临床科室等资料的条码,条码不能全包试管妨碍观察标本情况。
用申请单包裹标本时,应将有病人姓名和检验项目的一面包在最外层。
采样人员必须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和计划以及医嘱要求执行的时间,选择恰当的部分,采集适当的样品量。
实验室应定期评审检验所需的样品量,保证样品量适合所进行的检验。
采集标本前必顺认真核对患者、标本容器和检验申请是否一致,严防差错。
3.1 采集器皿:
3.1.1 无菌痰杯:用于痰液采样使用。
3.1.2 无菌拭子:用于咽拭子采样使用。
无菌拭子包括有采样棒,采样棉棒,采样棉签,一次性拭子等。
3.2 痰液的采集
3.2.1 以采集清晨第1-2口痰为佳。
3.2.2 自然咯痰法:先让病人用清水漱口数次,以除去口腔内大量杂菌,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痰液吐至无菌试管内,对于痰量少或无痰的病人可采用雾化吸入加温至45℃的10%氯化钠水溶液而使痰易排出。
3.3 咽拭子标本的采集
3.3.1 采取前数小时不得用消毒药物漱口,对刚治疗过或用药物的患者,最好在停药24小时后采集标本。
3.3.2用棉拭子采集咽部标本时应小心、准确,避免触及舌、口腔粘膜和唾液,以免污染。
3.3.3让患者头部微仰,嘴张大,并发“啊”音,露出两侧咽扁桃体,手持拭子在病人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无菌拭子取出后放入无菌试管后送检。
3.4 样本的运输:因肺炎支原体在体外极易死亡,采样后的痰液或咽拭子应尽快送检进行培养,室温保存不超过四个小时。
3.5 样本的接种:
3.5.1 痰样本接种:如所采样本为痰标本,可以用无菌拭子沾取适量痰液,然后在培养液中充分搅拌;当痰液较稀时,可以用移液器量取100ul与培养液中。
3.5.2 咽拭子接种:如所采样本为咽拭子,把咽拭子在培养液中充分搅拌,使所采样本充分涮洗到培养液中。
4 注意事项
4.1 采样人采样前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4.2 正在使用治疗肺炎支原体的抗生素的患者标本用试剂盒检测时,因药物影响,会影响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建议在用药前或停药5天后再使用该试剂盒进行检测。
4.3 采样人须核对病人、验单和标本容器上条码资料三方面的资料是否一致。
4.4 申请单上应清楚地记有下列内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标本类型、临床诊断、申请检查时间、申请检查的项目等,必要时应增加所用药物及时间、空腹或餐后、月经周期等内容。
门诊病人应有门诊号和条码号,住院病人应有住院号和条码号。
4.5 放有标本的容器应加盖,防止挥发及溢出,防止外界污染。
4.6 标本采集后,试管上应有采样人签名,并记上采样时间;标本上要有标识。
4.7接种样本后,培养液中若有明显痰块时,建议把含痰块的培养液在室温放置30分钟后再接种药敏板,这有助于痰的充分消化,提高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4.8检测所用的样本、试剂瓶、板条和吸咀均应视为有潜在传染性的物质,按传染病实验室操作规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