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C小组活动成果-建筑楼地面变形缝整体式防渗漏构造做法创新

QC小组活动成果-建筑楼地面变形缝整体式防渗漏构造做法创新

QC小组活动成果-建筑楼地面变形缝整体式防渗漏构造做法创新
QC小组活动成果-建筑楼地面变形缝整体式防渗漏构造做法创新

恒尊集团有限公司QC成果

课题名称:建筑楼地面变形缝整体式防渗漏构造做法创新课题注册号:HZJTQCk-2017-z-03

小组名称:恒尊集团有限公司孙素文QC小组

单位:恒尊集团有限公司

活动时间:2017年3月~2017年10月

建筑楼地面变形缝整体式防渗漏构造做法

创新

恒尊集团有限公司孙素文QC小组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小组简介 (2)

三、课题选择 (3)

四、目标设定 (4)

五、确认方案 (5)

六、制定对策 (11)

七、对策实施 (12)

八、效果检查 (12)

九、总结及今后打算 (13)

1 工程概况

长峙岛九年制义务学校项目位于舟山市临城新区长峙岛,规划布局为院落式结构,建筑风格采用新亚洲风格,力求打造出一个兼具传统书香韵味和现代使用功能的新型校园。项目包括01号教学楼及行政办公楼、02号综合楼、03号教师值班楼、04号开闭所。总用地面积5 2842m2,总建筑面积25111

m2。01号楼地上3层局部4层;02号楼地上2层;03号楼地上3层;04号楼地上2层;各幢公共建筑高度均小于24m。建筑结构形式:本工程为多层建筑,其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的类别均为乙类,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设计正常使用年限为50年。

二、小组简介

三、选择课题

1、建筑楼地面变形缝的渗漏质量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我们,同时也影响到建筑产品的完整性。已成为建筑施工技术上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久而久之也成为了一种建筑质量通病中的顽疾,始终难以根治。

2、由于建筑物始终处于或伸或缩的常态化力变的状态下工作,其特殊的“活动” 功能是造成建筑楼地面变形缝的渗漏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如何根据其特殊的“活动”功能,设计出一个适合其力变的状态下工作的建筑楼地面变形缝构造产品,是我们最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关键点之一。

课题选择

四、目标设定

1、研制一种组合型变形缝施工工艺,改进屋面变形缝施工方法,确保变形缝处施工质量;

2、满足变形缝的变形要求,便于施工防水效果突出,能满足长期防水要求;

3、满足雨季、台风天及地面清洗排水要求。

4、研制一种组合型变形缝组合件,确保变形缝渗漏控制在0%以内

目标分析

1、依托本集团公司企业技术中心的支持,可有效解决“建筑楼地面变形缝

整体式防渗漏构造做法创新”制作、试验等问题;

2、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细节处理要求严格,对我们QC工作的大力支持,

鼓励我们采用新的施工工艺;

3、本工程为新型校园,规划布局为院落结构,变形缝繁多,且结构复杂,施

工难度大,为了确保质量和成型效果,我们比继续选出最佳方案。

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方案

QC小组于2017年3月5日召集成员,围绕研制组合式变形缝召开专题会议,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提出各种方案,通过对小组成员“奇思妙想”的整合,形成了三种设计方案:

方案一

清理基层后,抹灰找平,再用4

mm厚的沥青防水卷材铺贴,安

装成品挡水板,最后安装装饰

材料

优缺点优点:能有效保证变形缝防水

质量和变形缝的功能要

求。

缺点:由于成品挡水板是分离

式的,下层用防水卷材,

变形沉降,整个变形缝

防水性完全破坏。

方案二

工艺概述清理基层,安装止水带,用胶水与基层搭接

,再安装铝合金底座,并安装滑竿,最后安装盖板。

优缺点优点:操作简单。

缺点:成本高,需要专业施工,质量控制有难度

方案三

艺概述

工艺流程:清理基层→抛光基层→内衬硅胶→安装成品不锈钢水沟→扁铁压边→φ6膨胀螺栓固定→石材铺贴;清理抛光基层后,基层打胶并安装成品不锈钢水沟,然后扁铁压边,最后用φ6膨胀螺丝固定。

优缺点优点:

防水效果好,不影响结构变形,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使用寿命长。

方案三

安装成型效果

施工场地安装使用

1、方案试验及对比分析

三种方案的评估打分,方案一22分;方案二24分;方案三35分;确定方案三为实施方案,结果见下表:(满分为10分)

选定方案评估表

编制人:蒲家文

日期:2017年4月18日

2 、方案经济性对比

表5-3 方案经济性指标对比分析表价格单位:元

3、方案经济性对比分析

根据实际施工总价分析结论:方案3更具有优势。

4、方案选定

方案评价表

编制人:张文明

日期:2017年5月5日

5、方案实施分解

方案选定后小组成员利用系统图对方案三“建筑楼地面变形缝整体式防渗漏构造

做法创新

”其实施过程中所必需把控的重点要素进行逐一的分解

编制人:李龙明

日期:2017年5月20日6、选定子方案

编制人:李龙明

日期:2017年4月21日7、实施流程

编制人:李龙明

日期:2017年4月22日

六、制定对策表

制定好流程后呢,我们根据5W1H原则制定对策表,以明确方案实施的对策、措施及责任人

编制人:李龙明

日期:2017年7月20日

七、按对策表实施

明确之后我们开始具体实施

实施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1.经过材料市场比选后小组最终选择304不锈钢制作安装的主材料。

2.主材料共分4批进场,由质量员李龙明负责对材料进行质量验收。

通过检验批验收记录可以看到实施结果:进场材料均达到合格标准。

为后续不锈钢成品组件制作质量打好了基础。

八、效果确认

1.目标效果:

实施步骤完成后我们对工地内13处组合型变形缝效果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渗漏率控制在0%以内。达到目标要求。

2、美观性

通过图片我们也可以很直观的看出这个成型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3、自我评价

通过开展创新型QC小组活动,小组成员运用科学方法,开拓了思维方式、增强了进取精神,培养和锻炼了人才,提高了团队精神,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综合素质评价表

创新意识 3 5

编制人:张春宇

日期:2017年10月8日

九、总结及今后打算

通过本次QC创新活动,小组积累了丰富的创新型产品研制经验,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施工工法和技术文件。为建筑楼地面变形缝整体式防渗漏构造做法创新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当然我们在活动中还存在效果验证周期过长、工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变形缝建筑构造

变形缝建筑构造 一、变形缝的分类及其设置条件 (一)、沉降缝: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采取的措施,设置的变形缝,即沉降缝。沉降缝应从基础断开。建筑物的下列部位,宜设置沉降缝: 1.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 2.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 3.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5.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6.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摘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 4-1-20】(二)、伸缩缝:对于砌体结构乃是由于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砌体竖向裂缝而采取措施设置的变形缝。对于混凝土结构乃是由于温差引起的而采取措施设置的变形缝。砌体结构的伸缩缝设置于墙体中,基础和地梁可不设伸缩缝(即不断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独立基础的排架,框架结构设置伸缩缝时,其双柱基础可不断开。对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差引起的而采取措施设置伸缩缝,实际设计时,考虑地下室,基础可不断开。伸缩缝设置的具体条件: A、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注: 1 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取表中数值;对石砌体、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混凝土砌块房屋取表数值乘以0.8的系数。当有实践经验并采取有效措施时,可不遵守本表规定; 2 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 3 按本表设置的墙体伸缩缝,一般不能同时防止由于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局部裂缝; 4 层高大于5m的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单层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数值乘以1.3; 5 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构筑物墙体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小; 6 墙体的伸缩缝应与结构的其他变形缝相重合,在进行立面处理时,必须保证缝隙的伸缩作用。【摘自《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2-1-18】 B、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建筑构造课件】变形缝

房屋建筑学 第十一章建筑变形缝目录 第一节概述 一、变形缝的类型▼ 二、变形缝特性和关系▼ 三、变形缝构造原则▼ 第二节变形缝设置和构造要求 一、伸缩缝▼ 二、沉降缝▼ 三、抗震缝▼ 第三节变形缝构造 一、墙体变形缝▼ 二、楼地层变形缝▼ 三、屋面变形缝▼ 四、基础变形缝▼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概述 一、变形缝及类型 ?变形缝: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补规则开裂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 ?建筑变形缝类型:按变形缝的功能作用可分为三种: –伸缩缝:防止构件因温度变化(或称热涨冷缩)产生裂缝和破坏的变形缝为温度伸缩缝,或叫温度缝,或叫伸缩缝。 –沉降缝:防止因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和破坏的变形缝为沉降缝。 –防震缝:防止因地震产生裂缝和破坏的变形缝为防震缝。 二、变形缝的特性和关系 特性: ?伸缩缝:因建筑过长,不能释放温度引力而设置,基础因埋在地下受气温变化影响小而不需设缝。 ?沉降缝:因地基和基础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而设置,基础必须设缝,满足建筑独立沉降的要求。 ?抗震缝:为避免或减少地震时可能发生的不规则开裂而设置,地震力的作用以水平晃动为主,地基稳定性较好的基础可不设缝。 三缝设置原则: ?应统筹考虑,合并设置,缝宽取大的; ?沉降缝与伸缩缝合并设置时,基础应按沉降缝要求,从基础到屋顶设缝断开; ?在抗震设防地区,变形缝均按抗震缝要求(主要是缝宽)设置;在软土地基上,抗震缝应从基础开始设置。 三、变形缝构造原则 1. 保证缝隙的有效宽度和缝两边构件的独立活动性。 2. 防止风和雨水、垃圾进入室内和缝隙内。 3. 一定的保温隔热和隔声性能。 4. 安全、美观。 第二节变形缝设置及构造要求 一、伸缩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