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变形缝构造
- 格式:ppt
- 大小:6.11 MB
- 文档页数:62
第十章变形缝构造一、变形缝概念及设置•二、变形缝处理的原则三、各部位变形缝构造措施1一、变形缝概念及设置•由于受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内部将产生附加应力,这种应力常常使建筑物产生裂缝甚至破坏。
•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建筑物开裂、碰撞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
2过大的温度应力使墙体产生裂缝3设计时预先在变形敏感的部份将结构断开,预留缝隙,即变形缝4建筑物长度过长时,设置温度缝6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7钢筋混凝土房屋伸缩缝最大间距8高层与裙房之间设沉降缝14沉降缝的宽度与建筑物的高度及地基的承载力情况有关163、防震缝•防震缝是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造成变形和破坏而设置的垂直预留缝。
防震缝应将建筑物分成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17下列情况之一出现时宜设防震缝:•(1)建筑平面体型复杂,有较长突出部分,应用防震缝将其分开,使成为简单规整的独立单元。
•(2)建筑物立面高差超过6m,在高差变化处须设防震缝;•(3)建筑物毗连部分结构的刚度、重量相差悬殊处,须用防震缝分开;•(4)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高差相差三分之一层高或1m时,须在高度变化处设防震缝。
•沉降缝和伸缩缝可兼作抗震缝18•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应尽量选用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
•当必须设置时,其最小宽度与地震烈度及建筑高度有关。
•一般,地震烈度越大,防震缝宽度越大;建筑高度越高,防震缝宽度越大。
抗震缝宽度(mm)抗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较大一侧确定缝宽。
多层砌体建筑50~7020框架框剪建筑(1)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2)当高度超过15m时,按不同设防烈度增加缝宽:6度地区,建筑每增高5m,缝宽增加20mm;7度地区,建筑每增高4m,缝宽增加20mm;8度地区,建筑每增高3m,缝宽增加20mm;9度地区,建筑每增高2m,缝宽增加20mm。
建筑变形缝构造
建筑变形缝构造指的是当建筑物受到结构力学变形时,建筑物可以沿这种设计,使得建筑仍然具有一定功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这种构造通常是由一系列的变形间隙构成的,可以容许建筑的变形,而不导致建筑物的各部分之间的冲突,保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这种构造可以减少因震荡力或地质变化引起的大小变形,减少严重破坏建筑物的可能性。
变形缝构造主要由应变缝,滑动缝和抗拉缝组成,这些缝宽取决于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设计;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例如平坦缝等,它们不但可以满足建筑物的正常变形,也可以减少地质和结构的变形,保护建筑物的稳定性。
建筑“三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标准及结构要求什么是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统称为变形缝。
因为温度改变,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原因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改变。
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含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一、伸缩缝1、名词解释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变形缝。
2、需要设缝情况①建筑物长度超出一定程度;②建筑平面复杂,改变较多;③建筑中结构类型改变较大。
3、设置标准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改变较大处于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部分。
基础部分因受温度改变影响较小,通常不须断开。
4、缝间距伸缩缝最大间距应依据不一样材料结构而定,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P112页表9.1.1分别列出了多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最大间距。
5、缝结构伸缩缝宽度通常为20-40mm,通常采取30mm。
6、其它要求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取单墙方案,也可采取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取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取挑梁方案。
①墙体伸缩缝结构:墙体伸缩缝通常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能够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见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通常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②楼地板伸缩结构:楼地板伸缩缝缝内常见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
其结构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通常采取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确保缝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③屋面伸缩缝结构:屋顶伸缩缝关键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处和两侧屋面高低错落处两种位置,当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又为上人屋面时,通常做防水油膏嵌缝,进行泛水处理;为非上人屋面时,则在缝两侧加砌半砖矮墙,分别进行屋面防水和泛水处理,其要求同屋顶防水和泛水结构。
变形缝构造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
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
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
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1、伸缩缝伸缩缝要求把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断开,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需断开。
①伸缩缝的设置: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
②伸缩缝的构造: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分开,并在两部分中间留出适当的缝隙,缝宽一般在20~40毫米。
伸缩缝的结构处理砖混结构的墙和楼板及屋顶结构布置可采用单墙也可采用双墙承重方案,最好设置在平面图形有变化处,以利隐藏处理。
框架结构一般采用悬臂梁方案,也可采用双梁双柱方式,但施工较复杂。
2、沉降缝①沉降缝的设置:沉降缝是为了建筑物各部分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
下列情况须设置沉降缝:Ⅰ.当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土壤上,两部分之间。
Ⅱ.当同一建筑物的相邻部分高度相差两层以上或部分高度差超过10米时。
Ⅲ.当同一建筑相邻基础的结构体系、宽度和埋置深度相差悬殊时。
Ⅳ.原有建筑物和新建建筑物紧相毗连时。
②沉降缝构造:沉降缝与伸缩缝最大的区别在于沉降缝非但将墙、楼层及屋顶部分脱开,而且其基础部分亦必须分离。
沉降缝的宽度随地基情况和建筑物的高度不同而定。
沉降缝一般兼起伸缩缝的作用,其构造与伸缩缝基本相同,但盖缝条及调节片构造必须注意能保证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自由变形。
3、防震缝对建筑防震来说,一般只考虑水平方向地震波的影响。
在地震区建造房屋,应力求体形简单,重量、刚度对称并均匀分布,建筑物的形心和重心尽可能接近,避免在平面和立面上的突然变化。
同时在地震区最好不设变形缝,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加强整体刚度。
多层砌体房屋,在设计烈度为8度和9度的地震区,当建筑物立面高差大于6米,或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错层高差较大;或建筑物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应设防震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