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话培训教案

普通话培训教案

普通话培训教案
普通话培训教案

普通话培训教案

题纲:

一、什么是普通话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内容和要求、等级标准、测试流程、常见问题)

三、普通话知识要领(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与音、轻声、儿化等)

四、普通话辨证训练

五、应试技巧及指导

六、模式测试

教学方法与步骤:

1.发音要领

2.辨析记忆方法

3.寻找规律

4.常见问题

5.辨音练读

6.测试指导

7.模拟测试

普通话培训教案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及轻音、儿化、变调等

内容。其中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它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可以自然察觉和独立使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普通话的音节构成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构成。传统汉语语音学将韵母划分为“四呼”概念,即:

开口呼—指没有韵头,韵腹又不是i、u、u的韵母。有:a、o、e、e、er、-i、ai、ei、ao、ou、an、eng、ong。

齐齿呼—指韵头是i,无韵头时韵腹是i的韵母。有:i、ia、ie、iao、iu、ian、in、iang、ing、iong。

合口呼—指韵头是u,无韵头时韵腹是u的韵母。有:u、ua、uo、uai、ui、uan、un、uang、ueng。

撮口呼—指韵头是u,无韵头时韵腹是u的韵母。有:u、ue、uan、un。

普通话声母和韵母按照正确的拼和,可以得到400个左右的音节。按“四呼”分类常用的音节:开口呼音节199个,齐齿呼音节86个(书26页),合口呼音节97个(书26页),撮口呼音节20个(书27页)。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

性质、三级六等、项目和评分。

三、普通话知识要领

(一)语音性质:一般认为语音有物理性、心理性、生理性和社会性四种性质:第一,语音是凭借空气传播,就具有了音高、音强、音色等物理性;第二,大脑对听觉器官所接收到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就呈现出心理性;第三,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便具有生理性;第四,

语音负载着语义,便使自身具有社会性。这四种属性中,社会性属于是语音属性的本质属性。

(二)人的发音器官

1.能源部分—肺、支气管、气管

发音的动力是呼吸时肺产生的气流。气流通过气管、支气管源源不断地为发音输送能源。因此,肺是发音的主要基地,气管和支气管是输送能源的管道。

2.振动部分—声带和有关发音部分

声带在喉咙里的喉头中,它可以颤动,是声音的重要加工厂。

口腔最大,最有能力的制造车间,通过不同的阻塞部位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辅音。口腔中舌头又是最重要、最灵活的发音气管,它与唇、齿龈、硬腭、小舌等能活动的部位一起构成主动发音气管。

3.共鸣部分—品腔、鼻腔、咽腔和胸腔

口腔、鼻腔、咽腔和胸腔是语音主要的共鸣器。其中咽腔是口腔和荸荠的共同延伸部分。这些共鸣器对扩大音量、美化音色起重要作用。口腔共鸣产生“口音”,鼻腔共鸣产生“鼻音”,胸腔共鸣产生浑厚的“胸音”。口腔可以通过改变舌位和唇型产生许多共鸣形状,因而产生的“口音”很多,而鼻腔只能通过关闭口腔不同位置的门来产生不同的音,因而“鼻音”较少,如果口腔和鼻腔共同作用则产生“鼻化元音”。

(三)汉语拼音方案

标记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法定符号是《汉语拼音方案》。它是学习普通话语音的主要工具,是学习汉语汉字的工具,也是学习和使用中文电脑的

工具。《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内容分五个部分:1.字母表

字母:Aa Bb Cc Dd Ee Ff Gg

汉语拼音注音:a be ce de e ef ge Hh Ii Jj Kk Ll Mm Nn Ha i jie ke el em ne Oo Pp Qq Rr Ss Tt

o pe qiu ar es te

Uu Vv Ww Xx Yy Zz

u ve wa xi ya ze

2.声母表21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g q x

zh ch sh r z

3.韵母表35个

注: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 yong ya ying

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 wa weng wang

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u yue yuan yun

u 行的韵母跟j q x拼的时候,省掉u上的两点,写成ju qu xu 4.声调符号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采用符号标调法,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分别用- /

v \四个符号标记。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有a不放过,无a 找e o i u并列标在后,轻声不标调。

5、隔音符号

a o 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界限不清,则用隔音符号“,”隔开,以免音节发生混淆,如pi,ao(皮袄),xi,an(西安)

四、普通话音节简述

1、普通话声母简析

普通话声母有21个(不包括零声母),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气流在发音器

官中受到一定的阻碍,它们的不同点在于构成阻碍的部位(发音部位)和消除阻碍的方式(发音方法)不同。

双唇:b p m

唇齿:f

发音部位

舌尖前:z c s

舌尖中:d t n l

舌尖后:zh ch sh r

舌面前:j q x

舌面后:g k h

(1)塞音成阻阶段发音器官紧闭,持阻碍十间很短,然后发音,器官突然被气流冲开,破门而出。如:b p d t g k (2)擦音成阻阶段发音器官不完全闭合,留有缝隙,气流在持阻和除阻阶段摩擦着,像从门缝挤出。如:f h x s sh r为唇

齿擦音,h舌面后擦音,x为舌面前擦音,s sh r为舌尖擦音(3)塞擦音用塞与阻两种方法结合产生一个音素。如j q为舌面塞擦音,z c为舌尖塞擦音,zh ch为舌尖后塞擦音。

(4)边音堵塞口腔中间的通道,让气流从口腔两边流过发音。如:l为舌尖中边音

(5)鼻音口腔内一定的发音部位紧闭,软腭小舌下垂,让肺部流来的气体回到喉咙中再从鼻腔中出去。如:m为双唇紧闭发出的鼻

音,n为舌尖中与上齿龈紧闭发出的鼻音,ng是由舌面与软腭紧

闭发出的鼻音。

(6)浊音与轻音气流通过声带时可以边引起颤动,也可不引起颤动。根据声带是否颤动,可以把辅音分为浊音与轻音两种,凡是

声带颤动发的音叫浊音。如:m为双唇浊鼻音,l为舌尖中浊音,ng为舌面后浊鼻音,r为舌边后浊擦音,除了这五中浊辅音外,其余辅音都是清辅音。

(7)送气与不送气发辅音时,气流相对较强的叫送气音,反之叫不送气音,普通话辅音中共有送气音:p t k q c ch这六个

一、普通话语音韵母的简析

1、单韵母(单元音)

单元音共同的特征是:发音时舌位、唇形和开口度始终不变。普通话10个单韵母可分为“舌面元音”(a o e e i u u)。

a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大开,舌尖微离下齿背,舌面中部微微隆起和软腭后部相对。

o不圆唇元音。发音时上下唇自然拢圆,舌身后缩,舌位处于半高状态。

e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半闭,展舌,舌身后缩,舌面后部微微隆起和软腭相对,比元音o略高而偏前。

e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自然打开,展舌,舌尖顶住下齿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相对。

i不圆唇元音。发音时,两唇曾扁平形状,上下齿齐对(齐齿),舌

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软腭相对。

u圆唇元音。发音时,两唇收缩拢圆,留一小孔,略向前突出,舌身后缩,使舌根接近软腭。

u圆唇元音。发音时,两唇收缩拢圆,留一小孔,舌尖抵靠下齿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相对。

特殊单韵母(单元音)有3个,-i(前)舌尖前,不圆唇元音。

-i(后)舌尖后,不圆唇元音。er卷舌元音,发音时口自然打开,舌位居中,舌的中部、前部上抬,舌尖后卷,和硬腭前端相对。2、复韵母(复合元音)

(1)前响复韵母四个:ai ei ao ou. 它们发音的共同特点是舌位都是由低向高滑动,开头的元音是腹,响亮清晰,收尾

的元音轻短模糊。

(2)后响复韵母五个:ia ie ua uo ue。它们发音的共同特点是舌位是由高向低滑动,韵头是高元音,i u u发音轻

而短,后面的a o e是韵腹,发音响亮清晰。

(3)中响复韵母四个:iao iou uai uei。它们发音的共同特点是舌位是由高向低,再由低到高滑动。开头的元音(韵头)

短促而不响亮,在音节中特别是在零声母中有轻微的摩擦。

中间的元音(韵腹)响亮清晰。收尾的元音(韵尾)轻短模

糊。

3.鼻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尾构成的韵母叫鼻韵母

以n为韵尾的有8个:an en in un ian uan uen uan,

叫前鼻韵母;以ng为韵尾的也有8个:ang eng ong ing iang iong uang ueng,叫后鼻韵母。

一、普通话声调、调值与调类

声调是依附与于音节上、用声调的高低升降等变化来辨义的语音现象。它是汉字字音结构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又叫字调。

调值的标记,通常采用“五度标记法”,即用一条竖线表示高音,线上平均设五个点,从下到上各点分别为:“低、半低、中、半高、高”等。(p24页图)

二、声调练习

1、单字的声调练习(见书72页)

2、双音节词语的声调练习(见书72至73页)

3、四字句的声调练习(见书73页)

三、方音声调辨正

三、普通话知识要领

(一)声母辨正

1、舌尖前音z c s和舌尖后音zh ch sh

普通话里有舌尖前音z c s和舌尖后音zh ch sh(r另作说明)两组声母,也称平舌音和翘舌音。武汉方言大部分有平舌音,没有翘舌音,如大三(da san)—大山(da shan),小草(xiao cao)—小炒(xiao chao),木材(mu cai)—木柴(mu chai),每一组的读音都没有区别。少数地点方言有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分,但与普通话中的区分不一致。在3500个常用字中,声母是z c s zh ch sh的字有

888个,约占常用字总数的四分子一。这两组声母的字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在普通话测试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准翘舌音zh ch sh,分辨平舌音声母的字是我们学习普通话的难点和重点。

发音要领

这两组声母的主要区别是发音部位不同。z c s是舌尖向门齿背接近或接触构成阻碍;zh ch sh是舌尖向上齿龈后部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发zh ch sh时舌尖向上齿龈后部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发zh ch sh时要注意两点:①找准发音部位,避免舌尖靠前发音不到位,或者舌头靠后发成卷舌音;②将上下齿打开,口腔开合度要比发平舌音时略开些,以便让舌尖自如翘起。这样发出的翘舌音就会准确、自然。

发音训练

(1)对比辨音练读

木材——木柴鱼刺——鱼翅自理——治理

栽花——摘花早稻——找到赞歌——战歌

小草——小炒五岁——午睡操纵——超重

桑叶——商业两层——两成字纸——制止

推辞——推迟粗布——初步总帐——肿胀

私人——诗人死人——史人

(2)绕口令

①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

四十是四十

要想说对十

舌头别伸直

要想说对四,

舌头碰牙齿

②三山撑四水,四水绕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好风光

③操场前有三十三棵桑树,操场后有四十四棵枣树,张三把三十三

棵桑树认作枣树,赵四把四十四棵枣树认作桑树

④我说你就这么着,我说你就那么着,我说你就怎么着。这么着,

那么着,怎么着;这么着,那么着,怎么着……

(3)词语练读

见书p97

辨别记忆

记忆规律:我们除了在听感和读音上分清平翘舌声母外,还需要辨别并记住哪些字的声母是平舌音,哪些字的声母是翘舌音。辨别记忆的方法除了多听、多读、多查以外,还可以结合一些规律来记忆。(1)利用形声字声旁类推

汉字中有大量形声字,凡声旁相同的字,它们的声母大多相同,或是声母的发音部位相同。如:

子zi——孜、仔、籽、字

主zhu——拄、住、柱、注、驻、驻、蛀

中zhong——冲、衷、钟、盅、忠、肿、仲

申shen——伸呻绅,神、审、婶

生sheng——牲、甥、笙、胜

辰chen——晨、娠、蜃、震、振

操cao——槽、嘈、漕、遭、糟

采cai——彩、睬、踩、菜

但要注意例外字,如:

寺si——诗侍恃shi,痔峙zhi

册ce——删珊姗跚sh an,栅zha

串chuan——撺蹿窜cuan

差chai,cha,ci——搓磋蹉cuo

束shu——速簌涑su,悚song,嗽sou,漱shu

占zhan——钻zuan,站粘沾毡zhan

师shi——蛳si,狮shi,筛shai

少shao——娑suo,沙纱鲨裟sha,钞抄吵炒chao

(2)采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

普通话里有些韵母既跟平舌音相拼,也跟翘舌音相拼,但平舌音字很少。只要记住这些极少的平舌音声母的常用字,就可以推知大量的翘舌音声母的字。如:

zen怎 zhen振震针诊珍枕斟圳……

ca擦 cha差查插茬察茶岔姹……

cen参岑 chen晨辰沉臣琛衬趁……

ceng曾层 cheng撑称成呈承橙乘……

cou凑 chou抽仇愁稠绸酬畴丑……

sen森 shen蜃申呻深绅什沈……

seng僧 sheng胜生升盛绳省胜……

汉语常用字中,z c s声母的字有264个,zh ch sh声母的字有624个。我们可以只记平舌音声母的字,以少数推知多数。如果结合形声字声旁类推,只要记平舌音中可以用来作声旁类推的代表字就能记住决大多数平舌音声母的字。在快捷记忆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准确分辨平翘舌声母的字了。可以类推的平舌音声母的代表字有(括号里是例外字):

泽哉蚤族子匝宗(崇chong)卒奏责(债zhai)兹租造曾赞澡坐则(铡zha)才(豺chai)寸(衬chen)次仓(伧chen,怆创疮chuang)从次(柴chai)采曹崔措四司松思叟(瘦shou)素唆桑散斯

(3)利用声韵拼合规律来分辨

①“ua uai uang,拼翘不拼平” u a uai uang这三个韵母,只跟翘舌声母相拼,不跟平舌声母相拼。如zhua抓,zhuai拽,zhuang庄,chuai揣,chuang疮,shua刷,shuai甩,shuang双②“松耸送,翘不动”ong只跟平舌s相拼,不跟翘舌s音节h相拼。所有普通话里只有song(宋诵颂),没有shong

2、舌尖后音r

武汉方言中没有zh ch sh的地点方言都没有r,一般把普通话中r与开口呼韵母相拼时的声母读成n或l,如:让、热、人,把r与合口呼韵母相拼时的声母读成零声母,韵母变成相应的撮

口呼。如:荣、乳、润。

发音要领

r与sh发音部位相同,阻碍气流的方式也相同。不同的是sh 是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r是浊音,发音时声带带振动。发r 时要注意两点:①上下齿打开,使舌尖自如翘起接近上齿龈后部;

②发音部位要找准,既不要让舌尖平着,发成[z],也不要让舌头卷起,发成er。

发音训练

(1)对比辨音练读(带点的是r声母)

热土——乐土扰邻——老林肉馅儿——露馅儿

冗余——勇于感染——橄榄出入——出狱

柔道——楼道融化——隆化软禁——远近

假如——甲鱼润笔——运笔认输——运输

热和——乐和日月——二月然而——男儿

(2)词语练读

见书P98页

辨别记忆

普通话话中r声母的字不多,在3500个常用字中只有55个。我们可以运用形声字偏旁类推与记少不记多相结合的方法记住大部分字,剩下的可以个别记忆。

(1)偏旁类推法

然(燃)嚷(壤攘瓤)饶(娆绕)刃(忍纫韧)容(熔蓉榕溶)闰(润)柔(揉蹂)

辱(褥)戎(绒)荣(嵘)儒(蠕嚅孺濡)

(2)记少不记多

ren人仁任刃 len/nen嫩 reng仍扔 re热惹le了乐肋勒

ri日 rou柔肉 lou漏楼陋 ruan软阮yuan渊鸳元员

注:普通话中没有len音节,nen也只有一个嫩字.我们只要把方音中的len或nen的音改成ren或reng就行了.

(3)需要个别记忆的字

染色让座干扰融化如果乳酸进入锐利瑞雪软弱

茸毛冗杂花蕊

3、鼻音n与边音l

武汉方言中n与l基本不分,有的地方有n无l,有的地方有l无n,有的地方混读为鼻化音。学习这组声母,然后练习发音,再分辨记忆n和l 声母的字

发音要领

n与l的发音部位相同,都是舌尖与上齿龈构成阻碍。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气流通道不同。

鼻音n:发音时,舌尖及两侧与上齿龈形成闭合,堵住到达口腔的气流;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声带振动,气流从鼻腔透出成声。

边音l:发音时,口腔开度比发鼻音n时稍大,舌尖与上齿龈的接触面尽量小些;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头与两颊内侧形成的空隙通过而成声。

发音训练

(1)练鼻音

鼻音不纯正的可以用以下的方法练习:舌尖及两侧与上齿龈闭合,上下齿也闭合,振动声带,这时发出的声音即是气流从鼻腔透出的鼻音;保持状态,打开上下齿,振动声带,再除阻,发出的就是鼻音n了。

利用韵尾是-n的字引导。如:“温暖wennuan”,先把“wen”读到位,利用“wen”的收音状态顺势带出nuan。练习时尽量托长慢读。

看哪kanna 搬弄bannong 艰难jiannan

安宁anning 叛逆panni 温暖wennuan

(2)练边音

边音不纯正的,可以借助元音体会软腭提升的状态。练习时尽量扩大口腔的开合度。

ala—la ale—le

渴了kele 颗粒keli 跨栏kualan 花篮hualan 河流

heliu

阁楼gelou 海轮hailun 贺礼heli 旮旯gala

(3)对比辨音训练

那——辣讷——乐奈——赖馁——磊内——类

孬——捞脑——老南——篮囊——狼你——里

聂——裂鸟——了碾——脸念——恋牛——刘

努——鲁挪——罗暖——卵女——吕虐——略

能——棱酿——亮您——林宁——灵浓——隆

男女——褴褛留念——留恋黄泥——黄鹂

无奈——无赖南部——蓝布恼人——老人

水牛——水流浓重——隆重女客——旅客

河南——荷兰

(4)绕口令

小兰拎只篮,小南拿把镰。小兰的篮里放进小南的镰,小南的镰割坏了小兰的篮,小兰的篮露掉了小南的镰,小兰、小南记住镰不能放进篮。

盘里放着一个梨,桌上有块橡皮泥,小黎用泥学捏梨。眼看梨,

手捏泥,一会儿捏成一个梨,真梨假梨差不离。

(5)词语练读

见书P94页

辨别记忆

(1)利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结合形声字偏旁类推分辨记忆

汉语常用兹中l声母的字有287个,n声母的字只有85个。我们可以结合形声字偏旁类推记住n声母的常用字,以此类推l声母的字,但要注意个别情况例外,如:

良liang——粮踉莨liang,浪狼朗琅lang(例外:娘酿niang)

下面这些话可以帮助你快速记住绝大部分n声母的字:

男孩儿女孩儿,大牛二妞,

都是山南农奴,

那年过年,

他们在暖房内碾米,酿米酒,念儿歌,

农奴主倪诺那逆贼,蹑手蹑脚,

拿走了他们的牛奶、糯米和嫩鸟,

弄满一囊,捏捏扭扭,闹的满身油腻,

凝在泥淖里,反而恼羞成怒,

大牛再也不能忍耐,撵到聂家村,

捺住头,拧住脚,看你难走不难走,

这回饶不了你这孽狗。

独有的字也能以少推多。如uan

n暖(仅此一个)

l乱卵挛孪峦……

(2)利用形声字声旁读音辨别n声母的字

形声字的声旁的声母读翘舌音的是n声母,粘碾,扭妞纽,尿萘,腻溺,诺

形声字声旁的韵母以i开头的是n声母:挠拟蔫拗凝

需个别记忆的有:疟虐

4.其他声母

(1)舌面音j q x与舌尖后音zh ch sh

武汉方言与普通话中都有舌面音声母,其中只有一部分的声母相同,如:几、区、小等,有一部分的声母并不一致,不同的部分有两种对应关系:

汉口、江下、蔡甸等地,把普通话里的大部分与合口呼韵母u、uen相拼的舌尖音读为舌面音,韵母为撮口呼u、un,方言与普通话是一对多的关系。

方言普通话

j:机加拣酱节今九菊巨军

q:齐墙巧勤穷区权缺裙

x:习夏乡小心雄秀宣熏

j

q zh:朱(侏诛茱珠株蛛/殊shu)主(拄

住驻注柱)者(诸

x 著猪煮/储chu)

ch:吃除(滁蜍)厨(橱)处出春(椿蠢)纯

唇淳(醇)

sh:书枢输树竖墅抒(纾舒)暑(署曙薯)

术(述)顺舜(瞬)

区分舌面音和舌尖后音时,要注意两点:①将方言中读为舌面音的一部分字改读舌尖后音,韵母要相应改变,需要改读的字已在对应关系图表中列出;②不要矫枉过正,把方言与普通话一致的读音也改了.比如:不要把许多xuduo读为shuduo,区长quzhang读成chuzhang

新洲、黄陂、蔡甸等地,把普通话里大部分与撮口呼韵母相拼的舌面音读为舌尖后音,方言与普通话是多对一的关系。

练习时要把方言中读成舌尖后音的一部分音改成舌面音,韵母也要相应的改变,需要改读的字在对应关系图表中已列出。

方言普通话 j:击计家尖江交京今纠接

q:期千枪乔切且亲青穷秋

x:西虾先乡销些心形凶学 j

zh:局巨惧捐卷倦眷决掘倔军均 q ch:区曲趋屈圈权劝缺裙群 x

sh:虚呈许宣喧玄靴穴勋熏训

发音训练

听辨并读准下列各组词,注音带点的字的正确读音:

教师普通话培训方案[1]

教师普通话培训方案 官港中心校本部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功,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按照省语委、池州市市教育局、县语委办要求,我校将申报池州市第五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为尽快提高我校教师普通话水平,确保顺利完成任务,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对我校全体在岗任课教师定期进行普通话强化培训。为保证培训正常进行,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全体在岗教师 二、培训内容 以《教师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为培训材料,具体内容有:1.必读轻声练习。2.双音词练习(变调练习)。3.平翘舌音练习。4.儿化音练习。5.常见易读错音的字词练习等内容。6.完成必要的相关试卷; 三、培训方式 普通话培训采用集中授课。 四、培训目的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日常教育和教学是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最好实践。要掌握好普通话,必须结合日常工作不断运用,在学习——实践——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规范板书,语文教师要求达到二级甲等,数学教师力求达到二级乙等,倡导教师在校园内一律说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五、培训时间、地点 每期至少两次,具体时间语文组提前临时通知,地点是学校小型会议室。 六、培训专家: 邀请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吴永丽老师。 七、组织与管理 1.成立普通话培训领导小组,(组长:凌德元;副组长:陈茂生;成员:吕萍、吴永丽、潘灿阳),认真组织此项工作,要求培训教师做好笔记,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每期培训结束后,由教务处命卷考试,对教师进行检测。阅卷组:吕萍(组长负责全部过程,将阅卷结果上报校教务处)、齐志华、黄丽华、柏晓琴; 2.完善制度,加强督查。严格集中培训考勤制度。凡属集中培训学习活动,教务处将严格考勤,并和教师考勤、考核直接挂钩。 3.认真考核,奖惩兑现。把普通话培训工作纳入对教师日常工作的检查考核中。根据《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细则》规定,按10分的分值纳入教师的量化考核中。 4、对在培训中,不求提高,考试不合格的教师,上报中心校,责令加强学习,不断整改,要求重新考试,狠抓实效。

少数民族普通话培训全册教(学)案

第一课《认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听懂常用的与别人对话的关于时间的词语。并了解我们平时说到的时间,常有两种说话习惯:一种是非常准确的时间,如“三点半我来叫你”;一种是大概的时间,如“三点多”,能根据具体场景正确使用表示。 教学重点、难点: 能听董常用的时间短语,如:“今年、星期五、星期天、早一点、有时间等词语。能根据具体的场景听懂、理解,并准确地使用这些时间短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大家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生日或者妻子(父母、儿女)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2.讲一个关于时间的笑话:一个农村妇女带孩子去学校报名,老

师说需要填一个表,一边问她一边填。老师问孩子是什么时候出生的?这个妇女好像十分用心地想了想,说:“你要说这个事,我太清楚了,孩子是我生的呀!我生他的时候是个下雨天,当时,外面雨很大,我听到雨点打在瓜叶上,啪啪地响,后来我就把她生了......”老师无语。(用拉祜语讲解一遍) 3.板书课题《认时间》拉祜语,汉语齐读。 二、新课教学 教学接孩子的对话(找两个村民扮演两位孩子家长) 老普:小,明天是星期五,不要忘了去学校接孩子。 小:哦,不会忘的。你去不去接子? 老普:去,明天我们一起去吧。 小:好,几点走呢? 老普;早一点吧,下午三点多行不行? 小:太早了吧,我们都骑摩托,二十多分钟就到学校了,五点去也不晚。 老普:要早一点,孩子放学后,还要收拾东西呢

小:对对,那我们就三点半去吧 老普:好,三点半我来叫你。 三、巩固练习 1.复习句子,两人相互检查 2.练习对话 (1)两人一组,进行对话表演 (2)在村命中选出还对语句不熟练的人加强纠正练习。 四、再读词语,加深句子 今天、明天、后天、昨天、每天、星期五、星期天、三天、三点多、五点多、二十多分钟、三点半、现在、早一点、太早了、有时间、哪一年 1.抽读(师纠正读音) 2.齐读 3.看手机或手表说说现在的时间是几点几分 五、唱一唱他们的民歌,聊一聊他们的生活,加深感情,让村民们感受普通话的重要性。

普通话培训讲课稿

第一课时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述 1、普通话语音的特点 普通话有声母21个,韵母39个,声调有四个,阴、阳、上、去加上儿化韵。普通话音节中元音占主导地位,元音成分多发音响亮、悦耳,辅音中清音占优势。 2、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和目的 推广普通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参加过普通话测试的教师都知道,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口语测试,全部测试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普通话系统知识的考试,不是文化水平的考核,也不是口才的评估,而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语音、词汇、语法规程度和熟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 3、普通话测试容 普通话水平测试分四部分:(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10分)(2)读双音节词50个(20分)这两道题选自普通话测试指南常用表(表一)占70%,两个星号40%,一个星号30%,(表二)30%;;(3)朗读作品30分(测试围是测试指南规定的40篇作品);(4)话题说话40分。测试围是测试指南

后指定的50个话题。 4、普通话水平等级划分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把普通话水平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划分甲、乙两个等次。三级六等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评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依据。 一级(标准的普通话) 一级甲等(测试得分:97分-100分之间)要求应试者,语音标准,词语、语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分-96.99分之间)要求应试者,语音标准,词语、语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二级 (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二级甲等(测试得分:87分-91.99分之间)要求应试者,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二级乙等(测试得分:80分-86.99分之间)要求应试者,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三级(一般水平的普通话)对教师来说是不合格的等级。 三级甲等(测试得分:70分-79.99分之间)要求应试者,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围,声调调值多

教师普通话培训计划方案范本

Clear objectives, matters, methods and record progress, so as to make planning direction consistent, action coordinated and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普通话培训计划方案

编号:FS-DY-19790 教师普通话培训计划方案 说好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推普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直接影响。我校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依照市语委办的工作安排,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深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贯彻落实《河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为工作出发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校园辐射能力,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向纵深发展。结合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活动,提高我校全体教师普通话水平,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注重工作实际及教育教学发展前景,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语言规范

意识和“推普”意识,在全校形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风气,发展学校校本培训特色。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大力推广普通话,是宪法和教育法、教师法明确规定的任务,对于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精神,深入宣传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中,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意识,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3.学校工作的主体是教学,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形象,而且关系到学生能否准确理解和掌握教师讲课的内容,能否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能否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在教师中普及普通话,并不断提高教师普通话的水平,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二、工作目标:

教师普通话培训教案(6章15个课时)

麦市小学 教师普通话培训材料 第一章 普通话的概念 【教学目标】 特点。 【教学内容】 1、普通话的概念 2、普通话的形成 3、各方言的特点 【知识点】 【重点】 第一课 一、普通话 1、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2、普通话语音的特点 普通话有声母21个,韵母39个,声韵相拼形成四百多个音节。声调有四个,阴、阳、上、去加上儿化韵的变化也不过一二千个。音节中双音节词占多数,没有特别难发的音节,和古代汉语及某些方言比较简单得多,是较容易掌握的。 普通话音节中元音占主导地位,元音乐音成分多发音响亮、悦耳。辅音中清音占优势,四个声调中高音成分多,变化明显,使语言有抑扬顿挫的音乐色彩,节奏感强,而且普通话的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词有约定俗成的轻重格式,节奏明朗,富有韵律,儿化也给语音带来柔美、细腻的感觉。再加上双声、叠韵、叠音的一些词更显出普通话语音的音乐性。 第二课 二、普通话的形成 汉代以前人们就使用着一种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统一的书面语——文言文。 唐宋时期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白话。宋元以来的白话文学使白话取得了书面语言的地位。随着白话小说、戏曲、话本等文学作品的流传,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金朝以后,元、明、清、民国都曾建都北京,北京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民族的交往融合促进了北京话的完善和发展。从元朝开始,北京话已作为“官话”在官方或非官方的交往中使用。到了明、清,由于政治力量的变化,经济文化的发展,白话小说、戏曲受北京话的词汇和语法的影响很大,“官话”随着白话文传播到各地。至此,北京话在整个社会交往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到20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高涨,掀起了“国

普通话培训讲稿、发言稿、讲座讲稿

普通话培训讲稿、发言稿、讲座讲稿 大家好,今天受***学院普通话测试站***站长的委托给大家做一节普通话讲座,可以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学习,我非常高兴,也深感荣幸。说实话,接到这项任务后我的压力很大,因为今天来参加培训的都是中学教师,普通话水平可能比我要好,我只不过是在十几年前比大家多了一次学习培训的机会,多了一个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证书而已,给大家讲课可能有些班门弄斧;但既然已经承担了这项任务我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讲好这节可,让大家有所收获。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在1992年国务院下发的63号文件中明确要求,用普通话教学是合格教师一项必备的条件,应当成为评估教学质量,评选优秀教师,评聘教师职务的一个内容。 另外,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基地,教师普通话水平的高低对普及推广普通话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尽快使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校园语言,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语言,广播、电视、电影、话剧的宣传语言,国家语委、教育部、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接受过一次培训和测试,但普通话等级证书的有效期是五年,我们手中等级证书都已经过了有效期。目前,我市第二轮测试工作已经启动,明天测试站就要面向市区几所中学的教师进行测试。希望通

过今天的培训能进一步提高大家对推广、普及普通话的认识,让大家了解普通话测试的方式和流程,帮助大家顺利通过测试,并拿到较理想的等级证书。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今天只简单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普通话和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述。二、普通话测试评分规则和应试技巧。三、针对如何提高普通话水平,给大家谈几点建议。 一、普通话和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述 1、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方话词语中

普通话培训完整资料

普通话测试培训学习完整资料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意义、性质及等级确定 1.意义: 1994年,国家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下发了43号文件,决定成立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下设国家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规定了现阶段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主要对象和应达到的标准,决定逐步实施普通话等级证书制度。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了“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推广普通话工作从此有了法律依据。 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斗具有重要意义。 2.性质: 普通话水平测试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它是由政府专门机构主持的国家级资格证书考试,是我国为加快推广普通话进程,提高全社会普通话水平而设置的一种语言测试,旨在检测、评估受测人的语音标准化水平和词汇语法的规范化程度。这项考试注重测查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语言水平,不是普通话系统知识的考试,不是文化水平的考核,也不是口才的评估。 3.等级确定: 1997年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作为部级标准正式颁布。该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分为三级六等:“三级”是首先将普通话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以及可以称为标准的普通话,二级可称为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三级称为一般水平的普通话;“六等”指在每一级中进一步分出的甲等和乙等。以百分制计分。其中: 一级:甲等,97分及其以上(简为:一甲) 乙等,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简为:一乙) 二级:甲等,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分(简为:二甲) 乙等,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简为:二乙) 三等:甲等,7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0分(简为:三甲) 乙等,6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70分(简为:三乙)。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式、内容和范围 1.方式:全部测试采用口试形式。 2.内容及范围:

最新学习普通话的体会普通话考试讲话三分钟范文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赖以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它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一种语言。一口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无穷的享受。 学好普通话,说难不难,说不难还真有点儿难呢!记得在小学一年级时,天天读a、o、e,想不到这对我们后来学好普通话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呀。可以想象,拼音不过关,想读好说好普通话是何其之难,简直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学好普通话极为重要,不然的话,就不能把你正确的意思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有这么一个故事,叫乡村面馆。说的是在一个偏僻的农村,一个游人路过,因为肚子很饿了就走进一家面馆,说“有什么好吃的,快烧一点,我吃了要赶路。”可这家小面馆由于有特殊原因今天不营业,所以回答说:“咪——”意思是“没有”而这个游客听成了是面,他想“面也行”,就点点头坐在那儿等了。过了好一会儿,不见有动静,就火了,说:“面条,快,怕我不付钱吗?”店里人说“洞国咪——”意思为“和你讲,没有”,一个说:“冬瓜面也可以,为什么不给我去烧?!”一个说:“咪就咪,吵啊咪——”意思是:没有就是没有,争吵也没有。一个说:“还有炒面,为什么不早说?”。说这样,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意思,现在是越扯越远了。(本故事说详细点,时间就没有问题) 通过学习感受颇多,学习普通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方言较重的人来说,由于舌头已经习惯了方言的发音,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舌前音和舌后音不分,俗读音与普通话读音更不一致.我在实践中总结出几点心得体会,在这里拿出来同朋友们共享,首先多听、多说、多问,勤听普通话广播和收看新闻类节目,这类节目一般都是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通过经常性的收听和收看,对学习普通话有很大的帮助,这是一种拓展的学习方法.平日里我们不要错过机会. 然后就是勤查字典.有些字,摸棱两可就需要查查字典,(别嫌费事),把它的拼音弄清楚,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与多义,这样才能发音准确。 最后一个比较深刻的体会就是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渐你也会受其感染. 通过学习普通话,使我受益匪浅。上课用普通话,课下交流也用普通话,自我感觉,我的普通话水平在不断提高。 想要通过普通话考试说难不难,但是也不是太容易,因为我们在考试的时候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比如让你谈谈你对普通话的了解,不知道?可以接着往下看普通话面试说话技巧说话稿之学习普通话的体会。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日常交流沟通的工具。我认为学好普通话很重要,尤其是在我们教师的行业中则更重要。那么什么是普通话呢?普通话就

教师普通话培训方案

教师普通话培训方案 昌黎镇第一中心小学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功,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按照秦皇岛市教育局、秦皇岛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对全市教师进行第二轮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的通知》要求以及昌黎县语委办的要求,我校教师将接受普通话机辅测试。为尽快提高我校教师普通话水平,确保全体受测教师顺利通过,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对我校全体任课教师定期进行普通话强化培训。为保证培训正常进行,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全体任课教师 二、培训内容 以《教师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为培训材料,具体内容有:1.必读轻声练习。2.双音词练习(变调练习)。3.平翘舌音练习。4.儿化音练习。5.常见易读错音的字词练习。6.阅读练习。7.命题说话练习。8.昌黎方言辨证。 三、培训方式 普通话培训采用集中授课、分散训练、重点指导的方式。 1.实行推普“组长负责制”。把全校教师分成六大组,每个组选出一名普通话水平较高的教师负责带其他的教师,对本组教师普通话练习进行具体指导,以这种帮带的方式尽快促使我校教师普通话水平整体提高。 2.以辅导教师指导与自学自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聘请教育局省 级测试员赵国光老师为辅导教师,在培训时间内对教师进行两次集中辅导,其余时间以小组集中和教师自主学习为主。要求各组在校集中学练每天不少于半小时,教导处将不定期抽查。同时,每位教师在平时要挤时间进行自主练习,把学习普通话当作是工作中、生活中快乐的事,休闲的事,尽快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3.各组要以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对少数能力较差教师进行耐心、细致的二级培训,创新学练形式促其提升过关。 4.日常培训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日常教育和教学是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最好实践。要掌握好普通话,必须结合日常工作不断运用,在学习——实践——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 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倡导教师在校园内一律说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四、培训时间 3月中旬——4月初期间将由光赵国光老师进行两次集中培训。 五、组织与管理 1.成立普通话培训领导小组,认真组织此项工作,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2.完善制度,加强督查。严格集中培训考勤制度。凡属集中培训学习活动,教务处将严格考勤,并和教师考勤直接挂钩。

演讲稿 我的学习生活普通话三分钟演讲稿

我的学习生活普通话三分钟演讲稿 我的学习生活普通话三分钟演讲稿范文(精选3篇) 演讲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讲者的思路、提示演讲的内容、限定演讲的速度的作用。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演讲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让您在写演讲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学习生活普通话三分钟演讲稿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学习生活普通话三分钟演讲稿1 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这足以说明学习应该贯穿人一生。 可以说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从来不以学习为苦,因为学习使我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学生时代就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而我也总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还记得我中考前夕,爸爸下班回家,买了许多我爱吃的水果,可当时我正在做一套数学模拟试卷,我给自己规定了答题时的间,所以当爸爸叫我快去吃水果的时候,我没有去。我告诉爸爸,我要把这套数学题做完才吃水果。说实话,那时的学习的确很辛苦,因为当时的压力是很大的:上重点高中是有分数限制的,如果在中考中达不到规定的分数,就要按照差的分数用钱来补齐。叫做:“择校费。”而我是一个很要强的孩子,不想让父母为我上学多拿钱,所以当时的我,压力是很大的。爸爸很理解我,也很心疼我,想让我

放松一下精神,缓解一下压力,但最后,他还是没有勉强我,只是把洗好的水果放在了我的桌子上,就悄悄的走出了房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那年的中考中,我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我觉得我的学生时代是成功的,学习任务虽然繁重,尤其是在六年的中学期间,但是,对于我来说,学习生活也是非常充实的,在学习中,我不惧怕困难,因为爸爸总是告诉我:办法总比困难多,而真正的困难是没有胆量去面对困难。每一个人都想成为生命的强者,所以每当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想要退缩的的时候,我总会想起爸爸的这句话,在我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生活中,这句话一直都在激励着我。 我的学习生活普通话三分钟演讲稿2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xx届的学生xx,很高兴,今天又可以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也足够改变一个人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了。我到现在还记得刚来到学校第一次要上台。准备的时候还好好的,但一上台,我这心里就开始七上八下的,腿也开始不自觉地跟着抖,然后就只好强装镇定地把稿子读完。但现在这些对我来说也已经没有那么可怕了。两年,我从一个紧张的演讲者变成了一个能在台上自然面对大家的人。实际上也就是脸皮厚了。不过这之间所经历的这段过程也是我在学校得到的宝贵经验。他让我更能坦然的面对众人,站在大家面前。 在学校里,我们也学到了一种不同的学习方式,那就是以小组为

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方案(1)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方案。通过有计划的培养提高活动,进一步提高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在全校教师学生中的认知度,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普遍增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普遍提高,普通话和规范字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用语用字,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整体水平的提,特制定如下方案。 二、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三、培训内容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在课堂教学、师生交流活动中的具体运用为重点,全面提高语言文字水平。 四、培训方式 1.自学自练为主与辅导教师的指导相结合。教师的训练主要靠自己挤时间学习,自己学、自己练,自觉的学、自觉的练。各教师按照发准声韵母调、读准常用字、掌握语言音变规律、普通话与方言词语辨析、写规范字等内容进行辅导和练习。 2.突出“练口” 、“练笔” 与精通理论相结合。突出“练口” 、“练笔” 内容,遵照口语训练和写字的规律,严格训练,采

取多种形式。课堂教学中突出普通话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求高一些。在注重练的基础上,进一步精读理论,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做好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 平时训练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教师平时自主练习,并积累练字材料,期末由教导处根据材料、听课、测试等各块成绩综合打分,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相结合。 五、工作目标 目前普通话已成为我校的教学语言,即师生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普遍使用普通话。争取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校园公共场合用字规范率100%。 六、主要工作及措施 ㈠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管理。 1、建立学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及管理网络,加强领导。 2、加紧制度建设,坚持制度管理。如教师持普通话或规范字等级证书上岗,晋级、评先制度、“推普周”开展系列活动的制度。校内规范用字制度,师生课堂用语督查制度。学生课余用语督查制度等。力争通过制度化管理,将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着重在学生常规管理,学生评先评优,教职员工聘用、考核、评优评先等各项工作中落实语言文字工作目标。 ㈡做好普通话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普通话培训计划三篇

普通话培训计划三篇 计划一:普通话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校校辐射能力,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向纵深发展。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意识,在全校形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风气。 二、工作目标 通过普通话培训、宣传活动,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意识,努力创建规范、健康的校校语言文字应用环境,营造“人人讲好普通话,个个写好规范字”的良好氛围,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三、主要工作 (一) 提高思想认识,加快推普步伐 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有关推广普通话活动的文件,领会精神,提高师生推广普通话和使用普通话的能力。 2.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

基本功,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位教师必备的素质条件。教师的推普工作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幼儿的发展,我校将进一步规范推广普通话工作,要求教职员工校内各项活动坚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 (二)明确普及要求,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1.领导要带头讲普通话,要求广大教职员工、学生都要说普通话,做到校内一切场合坚持用普通话,养成使用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2.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都要使用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师生的交流语言。 3.严格执行教师持普通话上岗制度。 三、开展普通话教学,参与普通话培训 为了不断提高普通话教学质量,做到讲、练结合,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师不仅要掌握普通话理论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我校将定期举行教师演讲比赛、普通话比赛,把用普通话教学列入对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考查内容,作为评优的条件之一。 认真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 四、加强宣传力度,开展“推普周”活动 根据市语委要求,认真开展“推普周”系列活动。利用网站、宣传橱窗、广播电台等平台向教职员工和家长宣传“推普”知识,增强我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

(完整word版)普通话教案.doc

普通话教案 教师教案 2017—— 2018 第二学期

授课题目授课日期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实训要求训练程序 课堂教学及作业情况第一章绪论第1周课2018 年 3 月 12 日星期一有无课件有 新授课课时数 2 课程介绍;了解并初步掌握普通话的含义;了解我国七大方言区;弄清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要求、等级划分。 普通话的含义;七大方言区的位置及辨读;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及标准。 基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和标准要求,先对普通话含义、发展及学习意义进行普及;然后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学习和训练,包括声母、韵母、声调、朗读、命题说话等,理论知识讲解与训练相结合。 通过发音、朗读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本发音标准及要求,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达到规范、熟练说话的要求。 教师先讲解、示范普通话发音部位及方法,然后由学生学习、练习,以个人形式进行课堂上的展示训练,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包括字母、字词、短文等内容,特别是生僻字的学习与掌握。 1.课上认真听讲,张口进行普通话要素的学习与训练,主动参与; 2.每个人每节课都有公开发言的机会,形成监督、学习、训练的氛围; 3.注重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积累与掌握 含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测试方式:口试( 100 分) 测试内容:有文字凭借:( 1)读单音节字词 100 个( 10 分) (2)读多音节词语 50 个(20 分) (3)读短文 400 个音节(30 分) 无文字凭借: (4 )命题说话三分钟(40 分) 作业:无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都必不可少, 教学小结通过系统介绍普通话各要素的学习要点,使学生掌握基本说话要求,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语言基础。 教学反思以后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课题目第二章声母及其训练第2周课

普通话培训讲稿1003

普通话培训讲稿 甘肃方言语音特点及语音训练三 主讲教师:杜德平 3.声调 甘肃入学说普通话,声调相对来说是个难点。一方面,就声母、韵母、声调相比较而言,甘肃话与普通话在声调方面差距最大;另一方面,甘肃方言内部声调方面的一致性也比较差。我们从调类和调值两个方面来分析。 (1)甘肃方言的调类 从调类数目看,和普通话差别不大:有4个调类的,如兰州、平凉、庆阳;有3个调类的,如定西、天水、武都、临夏及河西地区。 4个调类的与普通话调类基本相同,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只是人声字的归属与普通话不同,各地之间也有差异。普通话的人声字是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而兰州话归人阳平、去声,平凉、庆阳等地则归人阴平、阳平之中。所以在调类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各类所包含的字不完全一致,如“竹”字,在普通话是阳平字,在甘肃平凉、庆阳话中是阴平字,在兰州话中是去声字。 3个调类的情况不完全一致。有的是平声不分阴阳,加上声、去声,如定西、天水、临夏等地方言。有的平分阴阳,但阳平并入了上声或去声,如河西地区是将阳平字并入了上声字,武都话是将阳平字并入了去声字。人声字归属也不完全相同:定西、临夏、天水大体上归入了平声,武都分归阴平、去声,河西各地区都是分归阳平、去声。 (2)甘肃方言的调值

甘肃方言的调值和普通话差别较大,例如兰州话声调虽然跟普通话一样是4个调类,但兰州话的阴平不是高平调55,而是中降调31,阳平调不是中升调35,而是高降调53,上声调不是降升调214,而是平降调442,去声调不是全降调51,而是低升调13。甘肃各地方言声调调值也不一致,参见附录1“甘肃部分地区方言声调和普通话声调对照表”。 要纠正方言声调,首先要念准普通话声调的调值。甘肃方言声调整体看,调值比较低沉,音长较短,没有曲折调。所以有人曾总结甘肃人学习普通话调值的主要困难是“阴平念不高,阳平升不上去,上声难转变,去声不够长”。要读准普通话的调型、调值,就要有意识地体会声音的高低升降同声带松紧的关系,在反复练习中锻炼操纵控制声带松紧的能力。比如念高平调,就把声带自始至终绷紧,念全降调就让声带从绷紧到完全放松。 在读准普通话四声调值的基础上,还需找出自己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因为汉字数量很多,要记住每一个常用汉字的普通话声调很不容易,掌握了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就可以整类地去记,只有少数例外字才需要一个个地去记。例如,我们知道了兰州话的调类与普通话基本相同,并且测出了兰州话四个声调的调值依次力31、53、442、13,那么兰州人把自己方言中念31、53、442、13的字分别念为55、35、214、51就可以了。当然还需注意一下入声字的归属问题(参看附录7“古入声字的普通话声调表”)。 如果调类与普通话不同,那么首先应理顺调类的对应关系。例如,

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方案

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方案 (本培训方案长期生效)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有计划的培养提高活动,进一步提高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在全校教师学生中的认知度,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让普通话和规范字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用语用字,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使普通话不仅成为我校的教学语言,即师生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普遍使用普通话,更成为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校园公共场合用字规范率100%,教师的板书、备课等书写规范,不出现异体字、错别字。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管理。

1.建立学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及管理网络,加强领导。 2.加紧制度建设,坚持制度管理。如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晋级、评先制度,“推普周”开展系列活动的制度,校内规范用字制度,师生课堂用语督查制度,学生课余用语督查制度等。力争通过制度化管理,将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着重在学生常规管理,学生评先评优,教职员工聘用、考核、评优评先等各项工作中落实语言文字工作目标。 (二)做好普通话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和校刊、黑板报等阵地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规政策;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开辟“辨析易读错字”专栏,定期展示易读错字供全校师生学习;在校园教学区设立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标语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做好教师普通话培训、考核工作。 将普通话水平作为新进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对在职教师的要求是:教师普通话考核必须必须达标(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其他教师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若不能达标,将视为不合格教师,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不得评优。

教师普通话培训教案

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教案 【教学目标】 准确理解和掌握普通话的概念,了解普通话的形成和重要性,以及各方言的特点。 【教学内容】 ⒈普通话的概念 ⒉普通话的形成 ⒊各方言的特点 【知识点】 普通话的概念,各方言区的划分。 【重点】 普通话的概念 一、普通话 ⒈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⒉普通话语音的特点 普通话有声母21个,韵母39个,声韵相拼形成四百多个音节。声调有四个,阴、阳、上、去加上儿化韵的变化也不过一二千个。音节中双音节词占多数,没有特别难发的音节,和古代汉语及某些方言比较简单得多,是较容易掌握的。 普通话音节中元音占主导地位,元音乐音成分多发音响亮、悦耳。辅音中清音占优势,四个声调中高音成分多,变化明显,使语言有抑扬顿挫的音乐色彩,节奏感强,而且普通话的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词有约定俗成的轻重格式,节奏明朗,富有韵律,儿化也给语音带来柔美、细腻的感觉。再加上双声、叠韵、叠音的一些词更显出普通话语音的音乐性。

二、普通话的形成 汉代以前人们就使用着一种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统一的书面语——文言文。 唐宋时期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白话。宋元以来的白话文学使白话取得了书面语言的地位。随着白话小说、戏曲、话本等文学作品的流传,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金朝以后,元、明、清、民国都曾建都北京,北京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民族的交往融合促进了北京话的完善和发展。从元朝开始,北京话已作为“官话”在官方或非官方的交往中使用。到了明、清,由于政治力量的变化,经济文化的发展,白话小说、戏曲受北京话的词汇和语法的影响很大,“官话”随着白话文传播到各地。至此,北京话在整个社会交往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到20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高涨,掀起了“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出现了大量优秀的白话文文学作品。在口语上“国语”代替了“官话”。那时的国语实际上已经成为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汉民族的共同语。 新中国建立以后,各民族加强了团结和交往,经济和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确立规范的民族共同语成了迫切的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50年代中后期正式确定了汉民族的共同语为普通话,并颁布了方针和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的步骤向全国推广普通话。

普通话培训教案

普通话培训教案 题纲: 一、什么是普通话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内容和要求、等级标准、测试流程、常见问题) 三、普通话知识要领(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与音、轻声、儿化等) 四、普通话辨证训练 五、应试技巧及指导 六、模式测试 教学方法与步骤: 1.发音要领 2.辨析记忆方法 3.寻找规律 4.常见问题 5.辨音练读 6.测试指导 7.模拟测试 普通话培训教案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及轻音、儿化、变调等

内容。其中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它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可以自然察觉和独立使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普通话的音节构成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构成。传统汉语语音学将韵母划分为“四呼”概念,即: 开口呼—指没有韵头,韵腹又不是i、u、u的韵母。有:a、o、e、e、er、-i、ai、ei、ao、ou、an、eng、ong。 齐齿呼—指韵头是i,无韵头时韵腹是i的韵母。有:i、ia、ie、iao、iu、ian、in、iang、ing、iong。 合口呼—指韵头是u,无韵头时韵腹是u的韵母。有:u、ua、uo、uai、ui、uan、un、uang、ueng。 撮口呼—指韵头是u,无韵头时韵腹是u的韵母。有:u、ue、uan、un。 普通话声母和韵母按照正确的拼和,可以得到400个左右的音节。按“四呼”分类常用的音节:开口呼音节199个,齐齿呼音节86个(书26页),合口呼音节97个(书26页),撮口呼音节20个(书27页)。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 性质、三级六等、项目和评分。 三、普通话知识要领 (一)语音性质:一般认为语音有物理性、心理性、生理性和社会性四种性质:第一,语音是凭借空气传播,就具有了音高、音强、音色等物理性;第二,大脑对听觉器官所接收到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就呈现出心理性;第三,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便具有生理性;第四,语音负载着语义,便使自身具有社会性。这四种属性中,社会性属于是语

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演讲稿

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演讲稿 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演讲稿1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 “五大洲”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世界仿佛变小了,而人的交往空间 却变大了,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与来自各地的人们打交道。 这时的我们讲好普通话就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学生、老师更应该成 为全面推广普通话的文明使者,主动使用普通话,用普通话交流,让 普通话成为课堂语言、校园语言,甚至家庭语言,最终成为全民语言,让四海同音。 普通话,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真正能讲好普通话的 人却少之又少。目前,我国仍有30%的人口不会说普通话,另外70%人 口中只有10%可以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顺畅沟通,看到这样的结果,人们似乎觉得有些出乎意料。 中国拥有56个民族,文化灿烂,语言种类多样,这既是我们中华 民族历史发展所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但同时也为人们在上学读书、 看病就医、出门旅行等诸多方面带来不便。公民使用普通话,既有利 于工作、学习、生活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又对维持社会协调运转、 提高生产生活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学好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和普及普通话,是我们提升自我、全面 发展的必要途径,所以我们要推广普通话、提升国民国家通用语言能力。 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不仅需要营造一个全民动员的良好氛围,还 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转变传统观念,做到敢于讲、大胆讲;在各大机关单位、企业和公共场所大力提倡人们 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除此之外,应在各大中小学进行普通话推广活动,以学生课堂、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为载体,让学生们 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普通话、应用普通话,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同 时也要提高在校老师的普通话水平,在学生中起到带头作用。此外, 相关部门及社会机构可以通过举办普通话培训班及测试考试来进一步 帮助全民提升普通话水平。

教师普通话培训计划

教师普通话培训计划;; 说好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推普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直接影响。 我校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依照市语委办的工作安排,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深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贯彻落实《河北省实施办法》、为工作出发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校园辐射能力,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向纵深发展。结合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活动,提高我校全体教师普通话水平,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注重工作实际及教育教学发展前景,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意识,在全校形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风气,发展学校校本培训特色。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大力推广普通话,是宪法和教育法、教师法明确规定的任务,对于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精神,深入宣传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中,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意识,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3.学校工作的主体是教学,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形象,而且关系到学生能否准确理解和掌握教师讲课的内容,能否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能否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在教师中普及普通话,并不断提高教师普通话的水平,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普通话培训、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普通话水平以及对推广普通话,写规范字重要意义的认识,形成一种自觉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氛围。 三、培训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功,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位教师必备的素质条件,教师的推普工作应再接再厉,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发展。全校教师要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大力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全校教职工对推广普通话工作意义的认识和使用普通话的自觉性,提高学生说普通话能力。 (二)注重实际,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1.领导要带头讲普通话,要求广大教师、学生都会说普通话,逐步做到校园内一切场合坚持用普通话,养成使用普通话的习惯。 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和课间活动中都要坚持使用普通话,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各环节也要坚持与学生说普通话。 3.建立普通话奖惩制度和细则,保障普通话工作的有效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