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四)三 圣雄甘地3

(专题四)三 圣雄甘地3

(专题四)三 圣雄甘地3
(专题四)三 圣雄甘地3

度实行“食盐专卖法”落,印度人民强烈反抗

1930年的“”,标志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争取印度的统一与独立

一、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历程

(一)成长历程

1、出身印度:受印度教影响

2、188年:留学英国,学习法律,受基督教影响、西方民主思想影响

3、1893年,工作南非:投身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逐渐形成“非暴力主义”思想;

4、1915年回国,苦行游说,倡导土布运动——宣传“非暴力抵抗”思想

(二)“非暴力抵抗”思想——甘地主义的思想来源

(1)印度教——仁爱、不杀生思想

(2)基督教、伊斯兰教——仁爱思想

(3)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运动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运动内容:包括“非暴力抵抗”和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两部分

①学生罢课,抵制英人学校②律师抵制英人法庭

③官员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④士兵不接受英发奖章

3、运动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

4、主要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

5、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年——1922年

1、原因:经济基础——印度民族资本主义

政治统治——英国的殖民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印度人民反抗不断,

导火线——1919阿姆利则惨案

2、开始:1919、11甘地号召开展“不合作运动”

1920、9国大党正式通过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

3、过程:三步走:

首先,所有印度人放弃各种英国人授予的官衔、爵位和荣誉;

其次,拒绝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当局工作,以手工纺纱抵制洋布;

最后一步,拒绝纳税。

4、结束:1922年乔里乔拉村事件,停止,走向低潮

原因:①直接原因——群众运动突破了非暴力限制

②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性和妥协性

5、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二)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

直接原因----1929经济危机,英国压榨和掠夺,加剧矛盾

爆发----1930年“食盐进军”

结果----分化瓦解,相互妥协:《甘地—艾尔文协定》

释放甘地,允许沿海煮盐

停止不合作运动

(三)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二战爆发后的新发展-

原因----英国殖民势力的衰落印度人民强烈反抗

措施——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争取独立,发出不合作号召

特点:

结果----1947年,“蒙巴顿法案”,印巴分治,印度独立

三、甘地人生结局

1、晚年主张印度统一:致力于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矛盾,主张各派合作

2、1948年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

四、评价甘地

1、功绩:

①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印度人民的自信心。

③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为印度的团结献出生命,伟大的人格受到世人的尊敬。

2、局限:

①政治: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妥协性;

②经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抵制西方物质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③对外: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体现了资产阶级局限性

3、总体评价: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无愧“圣雄”、“国父”称号。

【重点分析】非暴力不合作——甘地主义

1、内容:包括、两个部分

非暴力和不合作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用不合作运动来动员印度各阶层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迫使英国对印度资产阶级让步;

另一方面又用非暴力防范人民以暴力推翻现行的社会制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立场的两重性。

2、具体措施:

①学生罢课,抵制英人学校、律师抵制英人法庭、官员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士兵不接受英发奖章

②抗税、土布运动(抵制洋布)、食盐进军

③绝食

3、核心思想:

4、目的:(后期争取独立)

5、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积极性:

局限性:

【典型例题】

1、材料一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材料二 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

材料三贾?尼赫鲁记述道:“曹里曹拉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突然停止,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差不多全都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难道我们必须使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践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斯文文吗?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和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暴力活动,我们对这种人有什么办法呢?如果这是非暴力运动的惟一条件,那么非暴力的抵抗方法必然失败。”

(1)材料一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实际原因又是什么?

(2)据材料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是什么?“不合作”的范围涉及哪些具体的社会部门或领域?(不

得摘抄原文)

(3)据材料三,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不得摘抄原文)

(4)有人认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和看

法。

答案:(1)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识到了印度的力量。印度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悬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遭失败。

(2)争取自治。立法、行政、司法、教育、手工业、税务等。

(3)国大党内部出现严重意见分歧;非暴力抵抗方法不适应运动发展和斗争需要。

(4)否。“非暴力”抵抗运动虽然束缚了群众斗争的主动性,限制了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范围,但它仍具有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正义性质,对英国殖民统治有巨大的打击作用;它是一种特殊的斗争形式,但不是逃避斗争;其在一定程度上的软弱性是由印度经济落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所决定的。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孙中山和甘地是“亚洲觉醒”中的两位先驱,他们分别被誉为“中国的民主共和之父”和“印度自由的灯塔与向导”,请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二者为何能够赢得这样的盛誉?(12分)

答:孙中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实行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王专制制度、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积极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等。(评分说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其余任意3点3分)

甘地:提出甘地主义思想、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印度民族独立开辟了道路。(3分,任意3点)

(2)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4分)?

答:道路(思想):孙中山:暴力革命(1分);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1分)。

(3)依据下列材料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

材料二 1893年以后到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

答:成因:孙中山改良道路受阻(1分);甘地受到“仁爱”、宗教思想的影响较深(1分)。

《寂寞》教案

《寂寞》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展现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学习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学习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时安排】 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背景,提供阅读情景 亨利•戴维•梭罗,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的作者。梭罗出生于马萨诸赛州的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梭罗除了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外,还是一位关注

人类生存状况的有影响的哲学家,他的著名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影响了托尔斯泰和圣雄甘地。184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nrd)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他于1847年9月6日离开瓦尔登湖,重新和住在康科德城的他的朋友兼导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一家生活在一起。出版于184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在不同时期,梭罗靠教书与务工过活。他曾经在他家办的铅笔厂工作过,还发明了一种可以简化生产、降低费用的机器。梭罗是的学生和朋友,受爱默生的影响,梭罗也是一位先验主义者梭罗曾经旅行到过科德角、阿基奥科楚科和缅因州的卡塔丁山。其中的缅因州之行到过卡塔丁、车桑库克和培诺伯斯科特河的东支。梭罗因患肺病死于他的家乡康科德城,并被葬于马萨诸赛州康科德城的斯利培山谷公墓。 二、阅读全文,思考问题: .以“寂寞”为题,那么“寂寞”表现在哪里?(从文中找出) 2.作者真的寂寞吗?为什么?(从文中找出) 3.对于这种“独处”的生活,作者是怎样认为的,情感有变化吗? 4.过独处的生活而不觉寂寞,是因为大自然的缘故,

【岳麓版】选修四:第11课《圣雄甘地》同步测试(含答案)

1 第11课圣雄甘地 .一、选择题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措施中,体现了甘地经济思想的是 4. 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开展和停止充分体现了 5. 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 6.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 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是 A. 揭开印度民族独立的序幕 B . 给英国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C . 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民族独立运动 D . 基本上完成印度的独立大业 A. 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官职头衔 B. 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国货物 C. 拒绝上英国人办的学校 D. 拒绝给英国殖民当局服兵役 2 .右图反映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是一次影响巨大的民族解放运动, 这一运动涉及的范围有( ) ①政治 ②教育③经济④宗教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 3.标志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 A. “手摇纺车”运动 B. 阿姆利则惨案 C. 食盐进军 D. “文明不服从”运动 A.时代的要求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 .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A. 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B. 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 C. 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 D. 发动群众展开抗税斗争 a , 2 ' ( )

7.对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的最确切的理解是 () 2 A. 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 B. 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势力 C.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自治 D.以和平的手 段抗议英国殖民者的压迫 8. 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 ) 二、非选择题 9?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 的不义战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 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 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 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 _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 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林承节《印度史》 材料二 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 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 ”西方民众正在唯物 (物质)主义这个魔鬼 们的进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甘地还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 海默?劳《甘地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一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A. 没有把斗争同群众的运动相结合 B. 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C. 没有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之内 D. 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 ”,形势 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 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 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 (纺车)是自治的象征。 ?促成这

2020年人教版历史选修四:第四单元 第2课 圣雄甘地

课下提升演练 [达标检测] 1.甘地在南非领导反种族歧视斗争中创立了“坚持真理”的学说。下列对“坚持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弱者的武器②是强者的武器③强调可以使用暴力手段④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甘地政治斗争的有关内容。①③是“消极抵抗”的内容,②④是“坚持真理”的内容,故选B项。 2.甘地认为振兴印度经济必须从复兴手纺车开始,由此开展家庭纺织运动。这种经济自主运动在当时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打击了英国殖民经济 B.实现印度的棉布自给 C.促进了印度的种棉业 D.培养了印度国民平和的心态 答案 A 解析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文明,这一思想对于号召、组织群众起来争取民族自治和独立起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故A项正确。 3.甘地曾说自己犯了“一个像喜马拉雅山那样大的错误”,宣布停止“文明不服从”运动。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A.没有把斗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B.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C.没能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 D.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 答案 C 解析甘地主张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反对武装斗争。1922年2月,甘地领导的非暴力运动超出了非暴力的界限,印度人民与殖民当局发生了流血冲突,他下令停止运动。故选C项。 4.伦敦《新闻纪事报》曾这样评价甘地:“一位78岁的瘦弱老人竟以神奇力量震撼了整个世界,他所显示的力量,可以胜过原子弹的威力。”“他所显示的力量”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揭开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给英国经济造成了一定打击 C.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彻底完成了印度的独立大业 答案 C 解析从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开始,印度人民就展开了反抗,A项排除;B项是针对英国而不是针对印度而言的,排除;单靠非暴力的抵抗,是无法实现彻底独立的,D项叙述错误;故选C项。 5.“如果和平不能在我们周围,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得到恢复,那么我将了此一生。”由此可见甘地最后一次绝食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抑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的群众暴力行为 B.要求英国人彻底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C.反对印度跟随英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D.希望平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和平”“印度和巴基斯坦”,可知该事件是指甘地为了平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故选D项。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我所知,我们的斗争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并不是因为印度正在为自己的解放而战,而是因为我们为争取解放而采取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不曾为历史上有过记录的任何民族所采用。 ——甘地《论非暴力》材料二

高中历史选修4课时作业10:第2课 圣雄甘地

第2课圣雄甘地 1、下列对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全部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B.以和平手段抗议英国殖民当局的压迫C.以不合作的态度抗议、抵制英国殖民者 D.采取和平与合法的手段赢得印度自治2、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召开同盟会成立大会,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含义是() A.反对封建统治 B.反清复明 C.反满兴汉 D.反对民族压迫 3、凯末尔就任总统以后说:“战争结束了,人们以为我们已经达到目的,其实,这才是开始。现在,我们真正的工作开始了。”他所说的“真正的工作”是指() A.废除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B.彻底收回被列强窃取的国家权益 C.为国家建设赢得稳定的环境 D.采取措施将国家引入现代化轨道 4、下列有关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是通过“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自治 B.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C.运动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英国殖民当局的残暴镇压使运动停止 5、有人这样描写印度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有宗教家的仁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材料中的“他”是()A.克伦威尔 B.拿破仑 C.甘地 D.华盛顿 6、甘地曾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甘地选择了非暴力的方式,可见他() A.认识到了印度的力量 B.认识到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认识到英帝国的强大 D.认识到暴力和非暴力相结合 7、1942年7月,印度国大党工作委员会通过了甘地起草的“英国退出印度”的决议,并宣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政治家第11课 圣雄甘地习题精选第八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政治家第11课圣雄甘地习题精选第八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2017年1月,一家美国酿酒厂在易拉罐上印制以“甘地”为原型的机器人画像,被印度人一纸诉状告上法院,这是因为( ) A、甘地带领印度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B、甘地是印度反抗外来侵略的领袖 C、甘地废除了印度的政教合一制度 D、甘地是虔诚的佛教徒,主张禁酒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30年,甘地领导了“食盐进军”运动。下列有关对这一运动的评述,错误的是 A、“食盐进军”系为反对英殖当局的《食盐专营法》 B、该运动倡导民众自制食盐,以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 C、是甘地领导的一次典型的、悲壮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运动影响很大,全国各地纷纷罢工、罢课、游行示威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甘地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基于这种认识,甘地 A、组织了“食盐进军” B、提出“回到纺车去” C、提出印度自治的目标 D、号召民众进行绝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20年,印度的律师抵制出庭,治安长官放弃职位,政府职员和教员放弃公职。富裕的商人出现了“热衷不合作的倾向”,社会下层则成为不合作运动的主力。他们响应甘地抛弃外国所有东西的宣传,脱掉英国制造的鞋、袜、裤、衫、帽等。农民运动在许多地方发生,农民抗捐抗税,进攻地主庄园。据此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①旨在实现印度的工业化 ②与暴力斗争交织在一起 ③相当广泛地发动了群众

(全国通用)2018-2019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第2课圣雄甘地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2课圣雄甘地 [目标导航]1. 了解甘地早期的生活经历,分析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产生的原因。 2.掌握非 暴力不合作的具体措施,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征和作用。 3.通过甘地一生的主要事 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一、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 1 .从政前的生活经历 (1) 出生:1869年出生于印度西海岸波尔班达城的一个印度教家庭。 (2) 童年:多次撰写文章提倡素食主义。 (3) 青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法律,回国不久前往南非工作。 2.走上从政之路 (1) 在南非,形成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论,创建“凤凰新村”非暴力训练基地。 (2) 运用“坚持真理”概念进行非暴力抵抗运动。 (3) 在韭暴力思、想指导下,领导南非的印度侨民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和条例。 ⑷1914年回到印度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 细微点拨 [思维点拨] 以“坚持真理”为核心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 派、各种 有利于把印度各阶层、各教 姓的人们吸引到民族主义的旗帜下。

[史论要旨]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一方面是因为他是个宗教领袖,在其心中人性是向善的,他认为只有用非暴力不合作才是最高明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印度贫穷落后,军事力量薄弱,无法与英国抗衡。这说明以甘地为代表的印度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 (1) 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实行殖民统治,印度社会反英情绪增长。 (2) 甘地培养一批忠实于非暴力不合作原则的骨干。 2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 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的高压政策。 ②直接原因: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 (2) 内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不合作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 制英货。 (3) 结果:1922年,由于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界限,甘地及国大党决定停止这次非暴力 不合作运动,印度的民族反帝运动暂时走向低潮。 3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 原因 ①主观原因: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②客观原因: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⑵概况 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达到高潮。 ②反英斗争的形式有罢工、罢课、游行示威。有的地方或者发生武装起义,或者宣布独立。 ⑶结果 ①殖民当局释放甘地,撤销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沿海人民煮盐。 ②甘地停止了不合作运动。 4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新发展(二战期间) (1) 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争取印度支持,派使节同甘地等商谈战后自治问题。 (2) 内容:甘地明确提岀了“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岀不合作的号召。 (3) 评价: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5 ?甘地的其他活动 为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直至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枪杀。 [思维点拨]

圣雄甘地教案

《圣雄甘地》教案 一、教学要求: ㈠基本要求 简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 1915创建“非暴力抵抗基地”、 1919年发动“‘文明不服从’运动”、 1930年领导“食盐进军”、 二战期间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要求。 感受甘地为印度民族独立事业而贡献一生的坚定信念和斗争精神。 ㈡发展要求 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二:三维目标设计: ㈠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作用;并通过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和消弭印度教派纷争的努力中,认识甘地成为“圣雄”的主要原因。 结合印度历史发展过程,探讨甘地在推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个人作用并做出历史评价。 ㈡、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注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根据“成长——思想——实践——评价”的线索,搜集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独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为20世纪上半期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篇章。 甘地追求真理,毕生都在争取祖国独立,反对种族歧视,赤诚坚韧,谦恭磊落,有着举世公认的伟大人格,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 甘地又是富有争议的人物,他的“非暴力”学说存在局限性,浓厚的宗教色彩不利于冲破蒙昧主义的束缚。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善于学习杰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三:课堂教学: 导入:第五十五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出风头的影片是获奖八项的《甘地传》,而最出风头的人物是传古多年的印度国父——甘地。 甘地出生于1869年,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他三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为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时年79岁。 具体而言,甘地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一、成长历程:(即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历程)(简略处理) 1、早年熏陶——仁爱、素食、苦行、不杀生

精选2019-2020年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政治家第11课 圣雄甘地岳麓版知识点练习第

精选2019-2020年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政治家第11课圣雄甘地岳麓版知识点练习第八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出现于 A、“食盐进军”时期 B、“文明不服从”运动时期 C、二战期间 D、二战结束后不久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有同学说“民族解放运动者都主张非暴力不合作,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所以,甘地是一个民族解放运动者”,根据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对此你认为 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③领导印度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③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高中历史选修4课时作业3:第2课 圣雄甘地

第2课圣雄甘地 基础巩固 1.“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许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之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最终总是会走向失败。”上述议论最可能出自() A.华盛顿 B.拿破仑 C.甘地 D.爱因斯坦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真理和爱”的作用,否认了强权和暴力。这正符合甘地“坚持真理”的思想,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故C正确。 2.“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的这套非暴力理论最早形成于() A.英国读书期间 B.南非工作期间 C.一战结束后 D.二战期间 答案B 解析甘地在南非工作期间,萌发了从事政治活动的念头,并且受到托尔斯泰等人著作的影响,开始形成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论。故选B。 3.甘地在《武力政策》一文中说过:“我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对“印度的力量”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印度劳动人民深受压迫,反抗性较强 B.英国殖民势力强大,印度实力弱 C.印度宗教文化积淀极深而新的经济因素脆弱 D.印度无产阶级力量不大 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甘地所认为的“印度的力量”是指印度劳动人民深受压迫,反抗性较强,本题选A项。其他各项说法与“印度的力量”无关。 4.1919年,促使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倡议的导火线是()

A.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B.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 C.国大党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计划” D.殖民当局通过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 答案A 解析英国人的暴行让甘地认识到侵略者的残暴与反动,B、C两项从时间上就可以排除,D项导致甘地发动全国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 5.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A.没有把斗争同群众的运动相结合 B.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C.没有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之内 D.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 答案C 解析甘地主张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反对武装斗争。 6.甘地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基于这种认识,甘地() A.组织了“食盐进军” B.提出“回到纺车去” C.提出印度自治的目标 D.号召民众进行绝食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甘地反对西方的工业生活,希望社会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基于这种认识的主张甘地提出“回到纺车去”,开展家庭纺织运动。B项与题意相符。 能力提升 7.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仁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的背景是() A.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B.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C.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D.印度出现盐荒 答案A 解析1930年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引起人民不满,甘地领导印度人民自

历史:圣雄甘地教案岳麓版版选修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政治家 第11课圣雄甘地 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作用;并通过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和消弭印度教派纷争的努力中,认识甘地成为“圣雄”的主要原因。结合印度历史发展过程,探讨甘地在推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个人作用并做出历史评价。 2、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注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成长—思想—实践—评价”的线索,搜集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独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为20世纪上中期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篇章。甘地追求真理,毕生都在争取祖国独立,反对种族歧视,赤诚坚韧,谦恭磊落,有着举世公认的伟人人格,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甘地又是富有争议的人物,他的“非暴力”学说存在局限性,

浓厚的宗教色彩不利于冲破蒙昧主义的束缚。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善于学习杰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1、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 2、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学难点】评价甘地其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提起印度,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肤黧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一有空就纺起纱来。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他就是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 (二)讲授新课 一、青年甘地 1、生平简介: 甘地,于1869年10月2日出生于印度西部卡提亚华半岛的波尔班达尔土邦(现古吉拉特邦)。甘地的家族信奉印度教,属于毗湿奴教派,奉行仁爱、不杀生与素食,提倡“苦行”。甘地家族在印度处于种姓制度的第三等吠舍,世代经商,甘地的祖父曾弃商从政,先后担任过卡提亚华半岛上几个土邦的首相,甘地的父亲和叔父也做过波尔班达邦王公的首相,这使得甘地家族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甘地的父亲忠勇侠义,慷慨大方,热爱宗教,母亲是—位虔诚的宗教信徒,虽是文盲却熟谙事理,广交显贵。优越的家庭环境,使甘地受到良好的教育。

生雄甘地改变世界的十句名言

Are you inspired by Mahatma Gandhi? Gandhi quotes inspired millions of Indians to act in non-violent protest against British oppression. His own wisdom and philosophy can always inspire us. Here are the Gandhi’s Top 10inspirational quotes that give you power to change the world。 你是否曾受到过圣雄甘地的启发?甘地激励了上百万印度人民以非暴力抵抗运动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一直以来,甘地都在以他的智慧和哲学理念影响着我们。以下是甘地所说过的最鼓舞人心的10句名言,希望这些句子能带给你改变世界的力量。 1.First they ignore you. Then they laugh at you. Then they fight you. Then you win. 他们先是无视你,再来是嘲笑你,接着他们与你战斗,最后你赢了。 2.The weak can never forgive. Forgiveness is the attribute of the strong. 软弱的人不懂得原谅。原谅是强大的表现。 3.Happiness is when what you think, what you say, and what you do are in harmony. 幸福就是你的所想、所说和所做的和谐统一。 4.A 'No' uttered from the deepest conviction is better than a 'Yes' merely uttered to please, or worse, to avoid trouble. 从内心深处发出的一声“不”,要好过于为了取悦甚至是为了避免麻烦而说出的一声“是”。5.A coward is incapable of exhibiting love; it is the prerogative of the brave. 懦夫没有能力去表现爱;爱是勇者的特权。 6.A man is but the product of his thoughts what he thinks, he becomes. 人是思想的产物。心里想的是什么,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7.A nation's culture resides in the hearts and in the soul of its people. 国家的文化蕴藏在其人民的内心和灵魂之中。 8.Always aim at complete harmony of thought and word and deed. Always aim at purifying your thoughts and everything will be well. 时刻致力于思想、语言和行为的完全和谐。时刻致力于净化你的思想,这样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9.An error does not become truth by reason of multiplied propagation, nor does truth become error because nobody sees it. 谬误不会因为千百遍地传播就变成真理;同样,真理也不会因为无人所知就变成谬误。10.An ounce of practice is worth more than tons of preaching. 再微小的实践也远胜于再繁多的说教。

高中历史 第11课《圣雄甘地》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4

基础达标 1.甘地认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非暴力是认识神、认识真理的手段,是强者的武器。这种抽象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学说在当时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 A.有利于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宣传 B.为谴责英国的殖民压迫提供了理论武器 C.有利于印度资产阶级发动群众进行斗争 D.有利于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 解析甘地提出非暴力思想时,印度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赢得民族独立,但印度五花八门的宗教与迷信不利于印度各族、各阶层人民 的团结,甘地的这种思想有利于将印度人民团结在“真理”这一统一的 “神”之下。 答案 C 2.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 )。 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B.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 C.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 D.发动群众展开抗税斗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的分析理解,属最佳选择 题。解题关键是对“最能体现自治目标”含义的准确理解,“自治”主要是指 控制上层建筑和国家机器这一领域,由此,A、C、D三项可排除。 答案 B 3.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 “国父”③甘地主义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

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不能看成是他为人民永远牢记 的原因,由于他的突出作用为人民所牢记才尊称其“圣雄”、“国父”。 答案 B 4.对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②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了人民的团 结③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④“非暴力”的局限性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 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非暴力主义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对动员广大民众投身民族斗争起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国大党提供了斗争武器,使国大党转化为具有群众基 础的政党。甘地发动亿万群众参加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给殖民统治造成强大 的威胁和压力,促进了它的瓦解,加速了印度民族独立的进程。甘地常以违 背“非暴力”原则为由,中止运动,挫伤群众的斗争积极性,“非暴力”原 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 答案 D 5.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 A.没有把斗争同群众的运动相结合 B.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C.没能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内 D.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 解析甘地主张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反对武装斗争。 答案 C 6.1922年,印度的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向低潮,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英国殖民当局的镇压 B.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自相矛盾 C.国民大会党孤军奋战

第2课《圣雄甘地》同步测试(含答案)

圣雄甘地 一、选择题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措施中,体现了甘地经济思想的是( ) 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官职头衔 B.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国货物 C.拒绝上英国人办的学校 D.拒绝给英国殖民当局服兵役 2.右图反映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是一次影响巨大的民族解放运动, 这一运动涉及的范围有( ) ①政治②教育③经济④宗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3.标志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 ) A.“手摇纺车”运动 B.阿姆利则惨案 C.食盐进军 D.“文明不服从”运动 4.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开展和停止充分体现了( ) A.时代的要求 B.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5.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 ) 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B.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 C.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 D.发动群众展开抗税斗争 6.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是( ) A.揭开印度民族独立的序幕 B.给英国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C.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民族独立运动 D.基本上完成印度的独立大业

7. 对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的最确切的理解是( )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 B.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势力 C.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自治 D.以和平的手段抗议英国殖民者的压迫 8. 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 A.没有把斗争同群众的运动相结合 B.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C.没有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之内 D.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 二、非选择题 9.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形势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_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林承节《印度史》 材料二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甘地还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的象征。 ——海默·劳《甘地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促成这一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2课 圣雄甘地》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4

2014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同步测试新人教 版选修4 (时间:30分钟,分数: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爱因斯坦口中的“他”应当是指() A.华盛顿B.孙中山 C.甘地D.拿破仑 解析:从“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可以看出,他主张“非暴力”,故应该是甘地,其他三人都主张革命手段,故答案为C项。 答案:C 2.甘地非常强调“坚持真理”,他认为“坚持真理”() ①是弱者的武器②是强者的武器③就是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④就是在政治斗争中实行非暴力抵抗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甘地最初用“消极抵抗”一词来说明他在南非的斗争,后来他认为“消极抵抗”与“坚持真理”是两回事,前者是弱者的武器,后者是强者的武器,因此①表述错误。 答案:B 3.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范围有() ①政治②教育③经济④宗教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D.①②③ 解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范围包括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和抵制英货,而不包含宗教。

答案:D 4.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倡导“回到纺车去”,其实质意义是() A.恢复行会式工业组织 B.大力发展家庭纺织业 C.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 D.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解析:甘地倡导“回到纺车去”,目的是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迫使英国屈服。 答案:D 5.标志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 A.“手摇纺车”运动B.阿姆利则惨案 C.食盐进军D.“文明不服从”运动 解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最著名的是“手摇纺车”运动。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甘地才提出不和英国政府合作,使不合作范围扩大。“文明不服从”运动超出了非暴力抵抗的界限,但还没有达到高潮。只有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才达到了高潮。 答案:C 6.非暴力运动矛头主要针对() A.宗教冲突B.印度政府 C.英国殖民统治D.印度国大党 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明白当时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的国家。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答案:C 7.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开展和停止充分体现了() A.时代的要求B.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D.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停止是因为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界限。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害怕或不敢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是其软弱性的表现,故答案为C。 答案:C 8.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领导全国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③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一)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一) 教学目标知 识 目 标 1、了解作者及演讲背景。 2、反复朗读体会本文慷慨激昂的语言。 3、积累一些词语。 能 力 目 标 1、自主学习的能力。 2、提高朗读能力。 3、培养演讲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词语概括能力。 情 感 目 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 2、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 斗。 教学重点1、分析本文的主题思想,体悟马丁路德金博士崇高的献 身精神 2、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1、了解黑人的历史及现状,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演说的背景 2、演讲词的特点及运用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问答、讨论与拓展。

或课 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语 ①: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能给大家上一堂课。希望在这节课里,能让我领略到大家的风采。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体现出我们的高素质。有没有信心上好这节课? 首先,我要给同学们出一道问题,请你根据我说的前三个词语,说出一个国家的名称。“乔丹、华盛顿、好莱坞、911”--- 看来同学们对美国非常熟悉。(展示美国的地图),美国被很多人描绘成自由的天堂,纽约曼哈顿岛上矗立的自由女神像也成了美国响应老师的号召 同学回答出美国 同学们可能有各种答 案 同学们看图片 为拉近和学生 的距离,和学 生进行交流 激 起 学 生 的 热 情

的像征(出示自由女神像)。但真正的情形如何,美国真的是所有人的天堂吗? 我们用一组图片来说话。出示图片:平均每三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黑人,那么黑人是从哪里来的。 图片1说明:16世纪起,欧洲白人就把非洲黑人掳掠到美洲为奴。 图片2说明:黑人作为商品 来买卖一直延续到19世纪,1861年解放黑奴宣言,让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呢?图片3说明:几个白人警察在公众场肆无忌惮地殴打一个年轻的美国黑人小伙子。 图片4说明:这是一个饭馆,白人请进,黑人请出。(shou out !滚!)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有各种回答了解 黑人 的历 史和 现在 ,熟悉 马丁 路德 金的

甘地生平简介

甘地生平简介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古吉拉特语;MahatmaGandhi,印地语;MohandasKaramchandGandhi,1869年10月02日-1948年01月30日),尊称圣雄甘地(MahatmaGandhi),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也是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ahimsa)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虽受当时革新之风的感染,曾经尝试打破素食以强身健体、振兴民族国家,终因摆脱不了从小所受的教育,半途而废。19岁时,不惜被开除种姓身份,远涉重洋,赴伦敦求学。异域的文明曾令甘地产生过深刻的自卑而拜倒在它的脚下,宗教陈规的约束使他在一个全新环境里无所适从。短时的迷惘与摸索之后,他终于放弃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模仿,坚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接受了英国法制思想的教育,取得了伦敦大学的律师资格。学成归国后,他开始在孟买从事律师业务,却历遭挫折。第一次替人打官司就因临阵怯场而砸锅。半年后打道回府,在家乡拉奇科特靠兄长和亲友的资助维持律师业务,律师业务的毫无起色及令人窒息的环境,使他倍感苦闷压抑。当有个来自南非印度人的案子要他处理时,他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南非的历程。 反抗 在南非这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无所不及的英国殖民地,甘地作为有色人种先后遭遇到了一连串的歧视与侮辱。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难驱使他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种族视歧的斗争,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正是在南非这块充满种族歧视的土地上,甘地对他曾经倾慕过的西方文明产生了否定,培养和锻炼了自己从事公众工作的能力,掌握了作一个成功律师的秘诀,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人生观、社会政治观。他在南非领导的艰苦卓绝的反种族歧视斗争,为南非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他从中也试验成功了一种有效的武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及其实践。不过,在这种反歧视过程中,甘地对英帝国仍充满幻想。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回国初年,他坐三等车游历印度各地,以深入了解他久别的祖国。一年以后,他开始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从事非暴力斗争,试验并发展了非暴力学说。他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予以支持,希望以此换取英国的开恩,给予印度自治。“一战”后殖民当局的种种作为使甘地由一个英帝国的忠实追随者变成了不合作者。1919年3~4月间,为抗议反动的“罗拉特法”,他发起全国性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由于殖民当局的血腥镇压和群众的暴力反抗,甘地一度宣布暂缓非暴力抵抗运动,试图与政府合作,但英国政府继续在哈里发与旁遮普问题上倒行逆施,打破了甘地的幻想。在印度全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甘地的不合作思想趋于成熟,并率先在哈里发运动中发起群众性的抵制殖民政府的立法机构、法院、学校、封号与洋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而推广为全民反帝斗争形式。 1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和12月的那普尔年会正式通过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及甘地起草的党纲,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争取“印度自治”成为国大党的现实斗争目标;国大党也因此由一个少数上层分子主要依靠宪政手段从事活动的团体变成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依靠群众性直接斗争进行全面反帝斗争的现代资产阶级政党。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