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填图教程01-野外数字地质路线调查
- 格式:ppt
- 大小:15.02 MB
- 文档页数:51
数字化地质填图操作(野外部分)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主要工作流程为: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野外总图库创建→野外手图创建→野外数据采集→桌面PRB数据整理(包括野外手图数据整理、野外采集数据导入野外总图库)→实际材料图制作→编稿原图(地质图)制作→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资料汇交。
1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1.1资料收集收集前人资料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掌握前人对调查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进一步野外工作的主攻方向。
收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区已有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及说明书,以便了解工作区区域地质总体特征;调查区所有的综合或专项调查的科研报告、专著、研究论文等,特别是最新的、总结性的资料,以便迅速了解前人的工作全貌;调查区内已有的各种实物资料,如岩石标本、矿物标本、化石标本、钻孔岩心、各类岩石薄片等,以便迅速建立调查区有关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不同时代形成的地质资料,以便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前人的填图单位进行合理的归并和重新厘定;调查区人文、地理、气候、交通等方面资料,详细了解调查区野外工作条件,为野外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有关地形、道路、物质供应、居住等背景资料。
1.2背景数据准备数字填图工作需要数字化的地形图资料,因此要根据工作的需要收集合适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数据或纸介质地形图作为数字填图中背景图层所需要的数字化地理底图。
如果收集到的是纸介质的地形图,需要将地形图数据扫描成数字图像,然后在MapGIS软件中进行矢量化,形成可以使用的数字化地形数据。
如果收集到数字化的地形图数据,将数据转换为数字填图所需要的MapGIS数据格式。
数字填图系统对于作为背景图层的地理底图数据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是:①数据的单位为米;②坐标系类型为北京54/西安80平面直角坐标系;③投影类型为高斯-克吕格投影,对于比例尺没有特殊的要求。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主要工作流程为: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野外总图库创建→野外手图创建→野外数据采集→桌面PRB数据整理(包括野外手图数据整理、野外采集数据导入野外总图库)→实际材料图制作→编稿原图(地质图)制作→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资料汇交。
1 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1.1 资料收集收集前人资料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掌握前人对调查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进一步野外工作的主攻方向。
收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区已有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及说明书,以便了解工作区区域地质总体特征;调查区所有的综合或专项调查的科研报告、专着、研究论文等,特别是最新的、总结性的资料,以便迅速了解前人的工作全貌;调查区内已有的各种实物资料,如岩石标本、矿物标本、化石标本、钻孔岩心、各类岩石薄片等,以便迅速建立调查区有关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不同时代形成的地质资料,以便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前人的填图单位进行合理的归并和重新厘定;调查区人文、地理、气候、交通等方面资料,详细了解调查区野外工作条件,为野外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有关地形、道路、物质供应、居住等背景资料。
1.2 背景数据准备数字填图工作需要数字化的地形图资料,因此要根据工作的需要收集合适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数据或纸介质地形图作为数字填图中背景图层所需要的数字化地理底图。
如果收集到的是纸介质的地形图,需要将地形图数据扫描成数字图像,然后在MapGIS软件中进行矢量化,形成可以使用的数字化地形数据。
如果收集到数字化的地形图数据,将数据转换为数字填图所需要的MapGIS数据格式。
数字填图系统对于作为背景图层的地理底图数据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是:①数据的单位为米;②坐标系类型为北京54/西安80平面直角坐标系;③投影类型为高斯-克吕格投影,对于比例尺没有特殊的要求。
为了满足以上要求必须对数字化的地形数据进行处理。
数字填图操作流程1:5万数字区调操作流程中国地调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张彦杰2012年6⽉⽬录1野外总图库创建 (1)2野外路线数据采集 (3)2.1创建野外⼿图 (4)2.2野外⼿图数据转⼊掌上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7)2.3地质路线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操作 (8)2.4野外路线资料室内整理 (23)2.5复查野外路线数据的录⼊ (46)3野外⼿图数据⼊野外总图库 (54)3.1野外地质数据导⼊野外总图库 (54)3.2野外总图库数据整理 (59)4数字实际材料图制作 (74)4.1进⼊实际材料图库 (75)4.2地质体界线形成 (76)4.3地质体⾯形成 (83)4.4地质体赋属性 (88)4.5实际材料图整理 (92)4.6地质代号批注修改并⾃动回填原始资料库 (94)5编稿原图的制作 (96)5.1打开编稿原图 (97)5.2全⾯编辑整饰编稿原图 (99)6专题图的制作 (102)7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 (105)7.1基本概念 (105)7.2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集 (105)7.3地质图数据库建库基本操作 (107)7.4编稿原图及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修改操作 (141)7.5数据库提交 (153)序为更好地推⼴应⽤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在数字地质调查项⽬⼯作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1:5万数字区调操作流程”。
⽂稿实例数据引⾃1:5万XX幅,该图幅是中国地地调局2006年在XXXX 部署的1:5万4幅联测区调项⽬其中⼀幅。
该项⽬历时4年,⼤致经历了资料收集→设计编写→野外调查→最终野外验收→成果报告编写→成果评审→修改认定→资料汇交等阶段⼯作流程。
项⽬全程采⽤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完成,野外填图阶段共设4个填图⼩组,配备4套野外采集设备(包括掌上机、数码相机),桌⾯电脑6台,打印机1台。
项⽬野外原始资料(包括实际材料图库、野外⼿图库、野外总图库)按1:5万图幅所辖的1:2.5万图幅进⾏数据采集、组织管理。
剖⾯数据、编稿原图、地质图空间数据库、遥感解译数据库及综合成果数据库等按1:5万图幅进⾏组织管理。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数字填图野外数据采集用户操作指南(RGMAP(TG))(本稿最后完成日期:2005年3月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目录1程序和数据传输到平板电脑 (1)2打开程序 (3)3打开地图(装入野外手图) (5)4工具栏按钮介绍 (6)5 GPS操作 (7)5.1 启动GPS (7)5.2 GPS信息浏览及定位 (8)5.3关闭GPS (9)5.4 GPS系统误差校正值输入 (9)6打开影像(遥感、数字高程模型)文件 (10)7图层代号说明 (12)8添加(新增)地质点 (14)8.1添加(新增)地质点方法一 (14)8.2添加(新增)地质点方法二 (15)9添加(新增) “分段路线” (16)9.1添加(新增) “分段路线”方法一 (16)9.2添加(新增) “分段路线”方法二 (18)10添加(新增) “点和点间界线” (20)10.1添加(新增) “点和点间界线”方法一 (20)10.2添加(新增) “点和点间界线”方法二 (21)11添加(新增) “产状” (23)11.1添加(新增) “产状”方法一 (23)11.2添加(新增) “产状”方法二 (24)12添加(新增) “照片 (25)12.1添加(新增) “照片方法一 (25)12.2添加(新增) “照片方法二 (26)13添加(新增) “素描” (28)13.1添加(新增) “素描”方法一 (28)13.2添加(新增) “素描”方法二 (33)14添加(新增) “化石” (34)14.1添加(新增) “化石”方法一 (34)14.2添加(新增) “化石”方法二 (36)15添加(新增) “采样” (38)15.1添加(新增) “采样”方法一 (38)15.2添加(新增) “采样”方法二 (39)16 编辑浏览PRB过程 (40)16.1 编辑浏览地质点 (40)16.2 编辑浏览分段路线 (41)16.3 编辑浏览地质界线 (42)16.4 编辑浏览产状 (43)16.5 编辑浏览照片 (44)16.6 编辑浏览素描 (45)16.7 编辑浏览化石 (46)16.8 编辑浏览采样 (47)17自由图层(FREE)使用方法 (49)17.1 FREE.WT 自由点图层的使用 (49)17.2 FREE.WL 自由线图层的使用 (50)18新增地球化学过程 (51)18.1添加(新增)地球化学岩石测量数据采样点 (51)18.2添加(新增)地球化学土壤沉积物测量数据采样点 (52)18.3添加(新增)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采样点 (54)18.4添加(新增)重砂数据采样点 (55)19编辑地球化学过程 (56)19.1编辑地球化学岩石测量数据采样点 (56)19.2编辑地球化学土壤沉积物测量数据采样点 (57)19.3编辑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采样点 (58)19.4编辑重砂数据采样点 (59)20键盘输入坐标定点 (60)20.1 按经纬度输入点 (60)20.2 按高斯坐标输入点 (61)21线编辑 (62)22点编辑 (64)23按当前图层范围全屏显示 (66)24保存文件 (67)25文件备份 (68)26系统设置 (69)27地图设置 (70)28转出PC数据 (70)29数据传输到桌面系统 (71)1程序和数据传输到平板电脑(1)将桌面系统生成的掌上机数据拷贝,通过连接线传输到掌上机。
版本1.0.0数字地质填图系统(RGMap2.0)操作手册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2020.04目录1概述 (1)1.1软件简介 (1)1.2基本功能 (2)1.3运行环境 (3)2系统安装 (3)2.1手机助手安装 (3)2.2系统安装 (4)2.3字典配置 (5)3打开系统 (7)3.1系统登录 (7)3.2视图说明 (9)3.3通用工具按钮 (9)4野外手图 (10)4.1底图准备 (10)4.2用户登录 (12)4.3用户信息 (14)4.4打开地图 (14)4.5图层控制 (15)4.6保存地图 (15)4.7关闭地图 (15)4.8采集规范设置 (15)4.9地图参数 (16)4.10系统设置 (17)4.11野外路线数据采集 (19)4.12实测剖面数据采集 (52)4.13地球化学数据采集 (87)4.14地质遗迹数据采集 (94)4.15工程水文数据采集 (96)4.16工具集 (97)4.17云服务 (104)4.18野外数据导入到桌面系统 (112)5在线地图 (116)6.1新建任务 (116)6.2我的任务 (118)6.3保存任务 (120)6.4关闭任务 (120)6.5底图管理 (120)6.6图层管理 (121)6.7点编辑 (123)6.8线编辑 (128)6.9面编辑 (132)6智能空间 (133)6.1用户工作空间数据服务 (133)1概述本操作手册适用于数字填图系统2.0.0版本(以下简称RgMap2.0)1.1软件简介RgMap2.0是在数字填图系统android版(简称RgMap1.0)基础之上,为地质调查在线化和提升系统性能的需求而开发的升级版本,实现数字填图系统从“终端”向“云端”的升级。
RgMap2.0以野外数据采集和信息服务为主体。
在实现GPS导航定位、野外路线、地球化学、实测剖面等野外数据采集功能基础之上,基于地质调查智能空间平台实现基础地理、地质、非结构化数据挖掘文本等信息离\在线服务功能,便捷化、数字化野外地质调查数据采集过程,丰富和提升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信息服务内容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