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上数学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_第1课时 升和毫升的认识【习题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33.50 KB
- 文档页数:11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升与毫升》执教者胡景霞课时1所属教材目录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升与毫升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标准》4—6年级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测量部分的内容,本单元内容主要是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
这部分内容在传统的教材中,都安排在体积计算之后。
考虑到容量与容量单位在生活里经常出现,学生会经常接触,只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容量,通过容量的多少又可以认识容量单位,因此在四年级单独列出一个单元教学。
事实上如果学生具有了容量的概念,对于体积这一抽象的概念的认识,是十分有利的,将成为认识“体积”的基础。
另外,把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一单元,主要考虑暑期刚过,天气还很炎热,“玩水”是这个季节学生乐于做的事情,通过“玩水”让学生了解杯子容量的意义,感受“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这样学生既高兴,又易于学习知识。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在各种饮料等物品上见到升、毫升,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
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过程与方法目标实验操作、小组讨论交流、知识竞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验操作、小组讨论交流、知识竞赛等。
教学重难点重点升和毫升的认识难点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确读取量杯量筒液体的多少。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探索升和毫升之间的规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3分钟)二、探究与体验。
在实验中思考、学习。
(15分钟)用实物,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
引导学生进行活动观察,思考积极参与活动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而言,用实物,来吸引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数学,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1.升和毫升一、单选题1.下面哪个答案最适合表示一瓶牛奶的净含量()A. 250cm3B. 0.25dm2C. 250mLD. 50L2.有甲、乙、丙三个容器.把甲容器装满水,倒入乙容器中,乙容器没有倒满;把丙容器的水倒入乙容器中,丙容器的水还有剩余.问:最大的容器是()A. 甲容器B. 乙容器C. 丙容器3.选出数据中与其他数据不相等的那个数()A. 4.06m3B. 406000cm3C. 4060dm3D. 4060000cm34.下面的物体都是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的体积最大。
A. B. C.二、判断题5.判断对错.5升比5000立方厘米小.6.判断题.计量容积只能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7.体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
8.一个容器的容积是1.2L,装满水后,水的体积是1200立方厘米。
三、填空题9.9400毫升=________升=________立方分米10.把1立方米的木头锯成1立方厘米大的小木块,再把这些小木块排成一条线段,这条线段有________公里长.11.3.5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厘米700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米1.05立方米=_________立方分米23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厘米12.一个匙子的容量大约是5毫升,要________匙的水,才能装满一个1升的量杯。
四、解答题13.为了测量和比较不同的物体的体积,就需要有统一的体积单位,体积单位有哪些呢?14.你能根据正方体的体积来估计右边物体的体积吗?五、综合题15.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个桃子的体积约是110________(2)一个文具盒容积约是300________六、应用题16. 食堂的王师傅把4升油平均装在8个油壶里,平均每个油壶装多少毫升?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解:一瓶牛奶的净含量是250毫升;故答案为:C.【分析】表示容量的单位有L和mL,1L=1000mL,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瓶牛奶的净含量即可.2.【答案】C【解析】【解答】解:因为把甲容器装满水,倒入乙容器中,乙容器没有倒满,所以乙容器大于甲容器;因为把丙容器的水倒入乙容器中,丙容器的水还有剩余,所以丙容器大于乙容器,所以最大的容器是丙容器.故选:C.【分析】根据把甲容器装满水,倒入乙容器中,乙容器没有倒满,得出乙容器大于甲容器;根据丙容器的水倒入乙容器中,丙容器的水还有剩余,可得丙容器大于乙容器,据此解答即可.3.【答案】B【解析】【解答】解:4.06立方米=4060立方分米=4060000立方厘米;故选:B.【分析】把4.06立方米换算为立方分米数,用4.06乘进率1000;把4.06立方米换算为立方厘米数,用4.06乘进率1000000.4.【答案】C【解析】【解答】下面的物体都是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C图的体积最大,故选C。
1.1 认识升和毫升⏹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认识容量、升和毫升。
⏹教学提示教材设计了几个活动,活动一是比较两个杯子哪个装水多,使学生了解容量的概念;活动二是比较两瓶饮料的多少;活动三是把两个瓶子中的饮料分别倒入同样的量杯中。
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所呈现的比较的方法,不要急于介绍,一定要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充分动手操作,在汇报、展示的环节中还要注意学生的表达是否清晰、有条理。
另外,如果学生说出了课本以外的方法,只要合理,也要给予肯定,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学会比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再介绍用量杯和量筒可以测量液体的多少并认识量杯和量筒,然后说明,计量液体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并会用字母L和mL表示,这里要注意让学生区分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两个概念,以免混淆。
练一练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知识巩固的过程,同时通过富有挑战性的习题,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练一练的习题中,注意第3题要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
另外,教师还可以课前准备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物品,让学生练习认读液体的净含量。
本课在学生“玩水”时,提醒学生注意,节约用水,不要弄湿其他物品,并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容量的含义、区分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学会看量杯和量筒上的刻度。
本课时的易错点是:建立升和毫升的概念,估计容器的容量,会选用合适的容量单位;能正确读取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容量的工具量筒和量杯。
2.知道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L)'和"毫升"(ml)用字母的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面的刻度。
过程与方法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经历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知道计量容量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在操作和估测活动中,感受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第1课时认识升和毫升教学内容:认识升和毫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升和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2、.过程与方法:认识测量工具,量杯和量筒,会读量杯和量筒上的刻度。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分一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数字形状的想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升和毫升表示不同的物体。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认识升和毫升。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法相结合。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师:同学们这节课之前,老师要提问你们三个问题。
1.计量物体长度要用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厘米、分米、毫米、米。
教师:2.计量物体重量要用哪些质量单位?学生:克、千克、吨。
教师:那计量液体体积的单位有什么?我看同学们都摇了摇头。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数学的容量单位世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接着学习一下《认识升和毫升》。
探究新知教师:同学们,你知道下面哪个水壶能盛的水多吗?首先,老师要告诉你们能盛放东西的物体叫做容器。
(讨论3分钟)教师:容器能容纳多少东西叫容器的容量。
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哪个容器容量大?学生:我们可以用水杯去测量。
看看两个晾杯分别能倒满多少杯水。
教师:嗯,很好。
不过万一两个晾杯里的水倒满水杯时,最后高度差不多呢?有谁的方法和这位同学的不一样吗?学生:我选择用有刻度的烧杯或量筒去测量。
师:你们看我们的烧杯和量筒上都是有刻度的。
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量的多少,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下面我们欣赏下面四幅图片。
师:12升、2.5升、1L、30毫升这些物体都是有容量单位的。
容器中所能容纳液体的多少,就是容器的容量。
用升和毫升做单位。
升用字母表示“L”;毫升用字母表示“mL”。
师:计量液体,eg.汽油、饮料等。
容器中所能容纳液体的多少,就是容器的容量。
用升和毫升做单位。
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
巩固练习教师:同学们,下列物体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