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精粗比对泌乳奶牛咀嚼活动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733.23 KB
- 文档页数:8
啊邮才2021•3FEED&FEEDING牛奶中乳脂的产生机制及提高乳脂率的措施薛会元(河南省孟津县麻屯畜牧兽医站,洛阳471100)中图分类号:S8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264(2021)03-0006-03DOI:10.19305/ki.11-3009/S.2021.03.002®iRffl(OSID)微信扫摘二维码卿家语音介绍写作者在线交流摘要:本文综述了牛奶中乳脂的产生机制、影响牛奶乳脂率的因素以及提高牛奶乳脂率的措施,以期为奶牛场提高乳脂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奶;乳脂率;粗饲料1牛奶中乳脂的产生机制乳脂在牛奶中主要以乳脂肪球的形式存在,平均直径为3~4um o乳脂小滴是组成乳脂肪球的亚单位形式,其中包括甘油三酯(970-980g/kg)、甘油二酯(2.5~4.8g/kg)、甘油一酯(0.16~0.38g/kg)、胆固醇酯(痕量)、胆固醇(2.2~4.1g/kg)、游离脂肪酸(1.0~4.4g/kg)以及磷脂(2~10g/kg)叫乳脂肪含量因奶牛品种、个体差异、泌乳阶段、饲喂情况等因素而产生较大变化,一般在3.0%-6.0%之间同,荷斯坦牛泌乳中期的典型乳脂率范围在3.5%-5.0%之间。
乳脂的主要脂肪含有16~18个碳原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另外也含有4~14个碳原子的中链和短链脂肪酸及微量的支链饱和脂肪酸等。
反刍动物乳脂肪酸来源有内源合成和从奶牛日粮中直接获得两种途径。
4~14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在乳腺中以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产物一乙酸和P-轻丁酸为底物通过内源合成,也有少量的丙酸合成奇数碳链脂肪酸回。
具有16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可从奶牛日粮中直接获收稿日期:2020-08-12作者简介:薛会元(1983-),男,大专学历,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疾病与营养方面的研究工作。
得,也可在乳腺中以乙酸和P-释丁酸为底物通过内源合成,其比例约为50%:50%。
牛乳品质及其影响因素作者:赵晓娟来源:《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5期赵晓娟(广平职教中心,河北广平 057650)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要求吃饱而是要求吃好,对乳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对鲜乳的品质要求更高。
鲜乳营养成分比例合理,生理功能全面,对改善人们膳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质和钙的供应,增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对牛乳品质进行了概述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以便于更好地指导生产,在乳牛养殖中生产出更多的高品质牛乳供消费者享用。
1 牛乳品质1.1 牛奶的化学组成据分析,牛奶中的化学成分有100多种,但主要是由水分、脂肪、蛋白质、乳糖、盐类、维生素和酶类等所组成,其中水分占86%~89%、脂肪占3%~5%,乳糖占4.5%~5%、蛋白质占2.7%~3.7%、无机盐占0.6%~0.75%。
诸成分中变化最大的是乳脂肪,其次是乳蛋白质,其他成分则基本稳定。
1.1.1 水分。
乳中的水分大都呈游离状态,少量(2%~3%)以氢链与蛋白质及其他胶体亲水基结合,称为结合水。
1.1.2 乳脂肪。
是牛奶的重要成分之一,由于营养价值高,其含量常被用做衡量牛奶质量的依据。
乳脂肪在乳中呈球状悬浮存在。
脂肪球的大小直接影响乳品加工,这是因为大的脂肪球较易分离,在分离的过程中损失也小。
脂肪球的大小与奶牛品种、个体、泌乳期、饲养等均有关系,但以品种的影响最大。
1.1.3蛋白质。
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3.4%,其中主要是酪蛋白,占2.8%,其余为白蛋白(0.5%)和球蛋白(0.1%),白蛋白和球蛋白又统称为乳清蛋白质,另外牛奶中还有一些含氮化合物。
1.1.4乳糖。
乳糖是哺乳动物乳中特有的一种糖类,在动物的其他器官中并不存在。
牛乳中乳糖的含量约为4.5%,一般情况下变动不大。
乳糖的营养作用是供应机体能量。
乳糖的甜味仅是蔗糖的1/6左右,因此虽然牛乳中乳糖含量达4.5%,但在感觉上仅有微甜味。
日粮不同精粗比例对中产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孙亚波;边革;刘胜华;刘玉英;全治国;王健【摘要】本课题应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40头中等产奶量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Ⅲ和Ⅳ组为试验组,日粮精、粗比例依次为50%:50%、40%:60%、35%:65%和30%:70%,研究不同精、粗比例对奶牛TMR日粮采食量、产奶量、乳脂率以及其他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粗饲料比例的增加,试验各组采食量和粗饲料采食量都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产奶量也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并且日产奶量(y,kg)与日采食量(x,kg)之间存在着显著(P<0.05)的线性相关关系:y=0.66x-17.73,(r2=0.76);试验组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和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乳脂率(y,%)与粗饲料采食量(X,kg)之间存在显著(P<0.05)的线性相关关系:y=0.046x+1.78,r2=0.56;试验组其他乳成分含量与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统计分析表明,试验Ⅱ组的4%校正乳产量最高,日粮采食量与校正乳产量比值最低,即综合经济效益最好.【期刊名称】《现代畜牧兽医》【年(卷),期】2010(000)008【总页数】4页(P60-63)【关键词】精粗比例;奶牛;生产性能【作者】孙亚波;边革;刘胜华;刘玉英;全治国;王健【作者单位】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辽宁,辽阳,111000;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辽宁,辽阳,111000;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辽宁,辽阳,111000;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辽宁,辽阳,111000;辽宁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有限公司,辽宁,盖州,115200;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辽宁,辽阳,11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48粗饲料是反刍动物日粮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优质牧草在奶牛营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数量和品质对泌乳荷斯坦奶牛充分发挥生产性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奶牛饲养中日粮的有效纤维问题碳水化合物是奶牛日粮中比例最大的成分,约占干物质总量70%以上,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奶牛所需的能量。
碳水化合物可分为纤维性和非纤维性两个组分,在营养学上将纤维定义为“饲料中被动物缓慢消化或不被消化的饲料碳水化合物成分”。
Powell(1939)最早发现,给奶牛饲喂高精料、低粗料日粮会导致乳脂率下降。
V an Soest(1963)通过大量奶牛试验结果的总结,证实了乳脂率与日粮纤维间的关系,并推断日粮纤维含量和来源对乳脂率的影响可能与纤维的碎片大小有直接关系。
目前;大多数研究都说明:饲料精粗比、纤维的碎片大小、以及日粮的纤维水平等指标都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
Mertens(1985,1992)建议,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含量可以作为估测奶牛饲粮精粗比是否合适的重要指标。
但是,使用这一指标配合奶牛日粮也不理想,因为当日粮纤维主要来源于较长的粗饲料时,NDF在日粮中的含量可以很低,而当日粗纤维主要来源于过短的粗饲料或其它非粗料成分时,NDF在日粮中的含量必须提高。
也就是说,使用NDF作为日粮纤维的指标仍然不甚可靠,因而生产上提出了满足奶牛日粮有效纤维(EffectiV e fiber)需要的问题。
1 奶牛饲料有效纤维的概念有效纤维的定义最初是指能有效保持乳脂率稳定和动物健康的那部分纤维。
但是,当使用乳脂率作为反应指标时,由于饲料化学成分不同产生的代谢影响,致使日粮纤维与其刺激咀嚼、唾液分泌以及瘤胃缓冲能力的物理有效性混淆不清。
于是,1997年国外学者提出了两个新的术语——有效中性洗涤纤维(eNDF,即effective NDF)和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peNDF,即physically effective NDF)。
eNDF是指有效维持乳脂率稳定总能力的饲料特性;peNDF是指纤维的物理性质(主要是碎片大小),刺激动物咀嚼活动和建立瘤胃内容物两相分层的能力。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牛产奶性能、乳品质和免疫力的影响朱芬花;冯秉福;罗永珍;范秀兰【摘要】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混合饲粮对奶牛产奶性能、乳品质和免疫力的影响,确定泌乳中期奶牛饲粮的适宜精粗比.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45头产奶量相近的泌乳中期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饲喂精饲料与粗饲料比例为40∶60、50∶50、60∶40的混合日粮,试验期为60 d,通过测定各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产奶量、料奶比、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干物质率、乳体细胞数、IgG含量、IgA含量、IgM含量等检测指标,比较分析不同精粗比饲粮对奶牛产奶性能、乳品质和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Ⅱ组与Ⅰ组相比较,平均日产奶量、乳蛋白率、IgG含量、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Ⅰ组相比较,平均日采食、平均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IgG含量、IgA含量、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料奶比、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Ⅱ组相比较,平均日产奶量、IgG含量、IgA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表明饲喂不同精粗比饲料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的产奶性能、乳品质、免疫力的影响较大,日粮中精粗比为60∶40的饲喂效果最好,精粗比为50∶50次之,精粗比为40∶60最差.%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atios of concentrate to roughage on milk yield,milk quality and immunity,determine the lactating cow diets suitable for coarse and fine ratio,this study adopted single factor randomized block design.45 healthy Holstein cows with similar milk yield and at mid-lactating perio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group Ⅰ,gr oup Ⅱ,group Ⅲ),and were fed diets with concentrate to roughage of40∶60,50∶50,60∶40,the test period was 60 d.By measuring the averagedaily feed intake,average daily milk yield,milk feed ratio,milk fat percentage,milk protein percentage,lactose,milk dry matter ratio,and somatic cell count,IgG content,IgA content,IgM content and other indexes,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ratios of concentrate to roughage on milk yield,milk quality and immunity was analyzed.Results showed that average daily milk yield,milk protein content,IgG content,IgM content of both group Ⅱ and group I were al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but somatic cell coun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for group Ⅲ and group Ⅰ,the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verage daily milk yield,milk fat percentage egg white,milk,lactose rate and IgG content,IgA content,IgM content al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but the ratio of feed to milk and somatic cell count significantly dropped (PP<0.05);for group Ⅲ and group Ⅱ,the average daily milk yield,IgG cont ent and IgA content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but somatic cell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It reveals that different ratios of concentrate to roughage affected the Holstein cows in mid-lactating period on milk yield,milkquality,immunity,among which the ratio of 60:40 was the best,50:50 next,and 40:60 the worst.【期刊名称】《家畜生态学报》【年(卷),期】2017(038)005【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奶牛;精粗比日粮;产奶性能;乳品质;免疫力【作者】朱芬花;冯秉福;罗永珍;范秀兰【作者单位】青海省湟源县城关镇畜牧兽医站,青海湟源 812100;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海湟源 812100;青海省湟源县城关镇畜牧兽医站,青海湟源 812100;青海省湟源县畜牧兽医站,青海湟源 8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5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观念的不断改变,对牛奶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对牛奶的品质要求也不断提升。
奶牛养殖要注意饲料对牛奶质量的影响-养牛技术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影响牛奶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包括品种、环境、饲料营养、年龄、胎次、泌乳期、健康状况等,其中饲料因素对牛奶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为奶牛提供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可以直接、快速、有效调控牛奶的质量。
而影响牛奶质量的饲料因素又包括饲料精粗饲料的比例、饲料的粒度以及长度、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脂肪以及饲料添加剂。
1、饲料精、粗比例在奶牛的饲料种类中,不同的饲料对奶牛的饲养起着不同的作用,对牛奶的质量也有着不一样的影响。
用于饲养奶牛的饲料,不能使用过多的精料,奶牛应以青干草、青绿多汁的青绿饲草等优质精饲料为主,饲养原则是先饲喂奶牛粗饲料,再饲喂精料,并且精料的饲喂要少喂勤添。
奶牛日粮中粗饲料的比例高有利于乳脂率的提高,因为粗饲料中的纤维素被瘤胃微生物分解后生成乙酸,而乙酸是合成乳脂肪的重要原料,而精饲料中的淀粉在瘤胃中则被分解生成丙酸,脂肪率与瘤胃内的乙酸/丙酸比呈正相关,当乙酸/丙酸比例下降时,乳脂率也将下降。
所以在饲喂上要充分提供优质的粗饲料,严格控制奶牛粗精饲料的比例,不能让奶牛一次摄入大量的精料。
2、饲料的粒度及长度将粗长的饲料切短可以增加粗饲料的适口性和奶牛的采食量,但是如果饲料的加工过细或将粗饲料加工的长度过短,会对奶牛的泌乳以及牛奶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牛奶的乳脂率与日粮纤维的来源和纤维的长短有着直接的关系,当饲料加工过细过短后,在瘤胃内停留的时间就会缩短,从而影响了奶牛的反刍和唾液的分泌,进而影响了消化率,使乙酸的生成量减少,导致脂肪率下降。
一般粗饲料的加工以3~5cm为最佳,青贮料可以适当的长一些,这样可以延长饲料中消化道内的时间,以达到提高饲料的消化率,提高乳脂率的目的。
3、饲料能量及蛋白质品种优良的牛奶的乳脂含量高。
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对牛奶中的乳脂蛋白和乳脂率的含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对牛奶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养殖:/]。
五、简答题(35分)1、引导饲养法也称“阶梯饲养法”。
答:引导饲养法的措施:①在干奶期的最后2~3周即产犊前2~3周,每日给母牛饲喂精饲料3千克,然后每日在此基础上增加0.5千克,直到每100千克体重能得到1~1.5千克精饲料。
600千克体重的母牛,每日可喂给6~9千克精饲料。
分娩前给母牛加“迎头料,',使母牛得到较高能量,而过多的能量以体脂形式贮存于体内,可作为产楼后泌乳所需的补贴能源。
由于日粮中能量水平的增加,与其遗传力相对应,因此,能够激发奶牛产后表现出较高的产奶性能。
②产犊后,根据产奶性能及时调整精饲料与产奶量的比例。
奶牛产犊后2周,根据产奶量作第一次奶产量与精饲料比例的调整,其余泌乳期,根据每月产奶量调整精饲料与产奶量的比例。
坚持每日增加0.5千克精饲料,能达到最高产奶量。
每月调整精饲料一次,使其达到最经济的程度。
对于增加额外精饲料反应好、奶产量上升的母牛可坚持使用;而对于那些因增补精饲料却反应不好、奶产量上升不明显或不大、经济效果不好的奶牛,应及时削减日粮中谷物精饲料水平2、架子牛的快速育肥技术要点有那些?答:架子牛的快速肥育一般架子牛快速肥育需120天左右,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过渡驱虫期,约15天;肥育前期,约45天;肥育后期,约60夭。
(1)过渡驱虫期:这一时期主要是让牛熟悉新的环境,适应新的草料条件,消除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应激反应,恢复牛的体力和体重,观察牛只健康,健胃、驱虫、决定公牛去势与否等。
日粮开始以品质较好的粗料为主,不喂或少喂精料。
随着牛只体力的恢复,逐渐增加精料,精粗料的比例为30:70,日粮蛋白质水平12%。
如果购买的架子牛瞟情较差,此时可以出现补偿生长,日增重可以达到800~1000克。
(2)肥育前期日粮中精料比例由30%增加到60%。
具体操作时,可按牛只的实际体重每100千克喂给含蛋白质水平11%的配合精料1千克;粗料自由采食,在日粮中的比例由70%降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