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铁弹带TIG堆焊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6
1.25Cr-0.5Mo钢TIG堆焊347不锈钢工艺作者:李战斌, 马鸣, 徐祥久, 丁铁军来源:《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22年第04期摘要:某压力容器产品的小口径接管,需在其内壁制备347不锈钢耐蚀堆焊层,且对堆焊层铁素体含量、化学成分及耐晶间腐蚀性能提出要求。
针对该问题,采用TIG堆焊在1.25Cr-0.5Mo钢基材上制备347不锈钢耐蚀层,采用该工艺实现小口径管内壁堆焊过程。
对试件堆焊层进行无损检测,同时对堆焊层化学成分、铁素体含量、宏观组织、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等检验项目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采用该堆焊工艺可以获得优质的堆焊层,且堆焊层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产品要求。
关键词:堆焊工艺; 晶间腐蚀; 1.25Cr-0.5Mo钢; 347不锈钢中图分类号: TG 455TIG surfacing process of 347 stainless steel on 1.25Cr-0.5Mo steelLi Zhanbin1, Ma Ming1, 2, Xu Xiangjiu1, 2, Ding Tiejun1(1. Harbin Boiler Company Limited, Harbin 150046,Heilongjiang, China;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fficient and Clean Coal-fired Utility Boilers, Harbin 150046,Heilongjiang, China)Abstract: It was necessary to surfacing 347 stainless steel corrosion resistance layer on the inner wall of small diameter pipe of a pressure vessel, and ferrite content,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surfacing layer were required. Focus on the problem, TIG surfacing was used to fabricate 347 stainless steel corrosion resistance layer on 1.25Cr-0.5Mo steel substrate, and surfacing process of inner wall of small diameter pipe was realized. Non-destructive test of surfacing layer of test specimen was carried out. Meanwhile, chemical composition, ferrite content, macrostructure,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surfacing layer were verif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rfacing layer with high quality could be obtained by the surfacing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indexes of surfacing layer met requirements of product.Key words: surfacing process;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1.25Cr-0.5Mo steel; 347 stainless steel 0前言某压力容器产品有多个小口径接管,其材质为1.25Cr-0.5Mo型低合金耐热钢,需在接管内壁堆焊347不锈钢耐蚀层,且对堆焊层铁素体含量、化学成分及耐晶间腐蚀性能提出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低碳钢外表电弧堆焊耐磨层工艺及组织性能分析?毕业论文题目:低碳钢外表电弧堆焊耐磨层工艺及组织性能分析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类别专升本层次本科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开题报告日期2021年4月20日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4月_x000C_目录摘要 (Ⅲ)ABSTRACT (Ⅳ)1 前言1.1 堆焊技术的开展及应用 (1)1.1.1 根本概念 (1)1.1.2 我国堆焊技术的开展状况 (3)1.1.3 堆焊技术在生产中应用 (4)1.2 堆焊方法 (4)1.2.1 焊条电弧堆焊 (4)1.2.2埋弧堆焊 (6)1.2.3 钨极氩弧堆焊········································································· (7)1.3 课题内容及目的 (8)2 实验2.1 实验材料 (9)2.1.1 母材及其性能 (9)2.1.2 焊材成分及其性能 (9)2.2 实验设备 (10)2.2.1 焊接设备 (10)2.2.2 金相实验设备···································· (11)2.2.3 热处理设备 (13)2.2.4 硬度实验设备 (13)2.3 实验方法 (13)2.3.1 焊接实验 (13)2.3.2 热处理实验 (14)2.3.3 金相实验 (15)2.3.4 硬度试验···································· (17)3 实验数据分析3.1 金相组织分析 (19)3.2 焊接线能量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22)3.3 堆焊层显微硬度分析 (22)3.4 热处理影响分析 (24)4 结论 (27)谢辞 (28)参考文献···································· (29)_x000C_摘要焊条堆焊技术早已在实际生产中广泛应用,然而堆焊工艺对堆焊层组织和性能影响很大。
航天四院焊接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成果A-TIG焊接技术
吴军
【期刊名称】《现代焊接》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正> A-TIG 焊(活化剂钨极氩弧焊)是一种先进焊接技术,通过在普通 TIG 待焊区域涂敷特殊的活性焊剂,使电弧明显压缩、穿透能力增强,单道熔深可达10mm 以上;不开坡口、不填焊丝、热输入降低50%左右,减小焊缝及热影响区宽度;同时改善焊接熔池结晶条件,提高焊缝金属的热裂性和抗冷裂性;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焊接。
该技术
【总页数】1页(P59-59)
【作者】吴军
【作者单位】航天四院焊接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444
【相关文献】
1.集华东重要焊接技术展沿海最新焊接水平《2015华东六省一市焊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正式出版发行 [J], ;
2.A-TIG焊接技术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中的应用研究 [J], 王卫玲;张立武;胡世民
3.2219铝合金直流正极性A-TIG焊接技术 [J], 栗慧;邹家生;姚君山;曲文卿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J],
5.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载体推进航天技术成果转移应用——航天四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发展 [J], 韩笑;杨琳;刘建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Q235B-304薄内衬双金属复合管TIG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篇一Q235B-304薄内衬双金属复合管TIG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双金属复合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管道材料,在石油、化工、制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Q235B/304薄内衬双金属复合管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范围成为了研究热点。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TIG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对接头的质量和产品的使用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对Q235B/304薄内衬双金属复合管TIG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Q235B和304两种不同材质的金属材料进行复合管制造,并采用TIG焊接技术对复合管进行焊接。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并采用硬度计、拉伸试验机等设备对焊接接头的性能进行测试。
三、焊接接头组织研究(一)微观结构分析通过对Q235B/304双金属复合管TIG焊接头进行微观结构分析,我们发现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构主要由焊缝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区三部分组成。
焊缝区为熔融态金属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焊缝组织,热影响区为受热影响的区域,而母材区则为原始的金属材料。
(二)相组成分析在焊接过程中,由于两种金属的相互作用,焊缝区会出现相的转变和生成。
通过X射线衍射等手段,我们发现焊缝区主要包含铁素体、奥氏体等相,这些相的生成对焊接接头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焊接接头性能研究(一)硬度测试通过对焊接接头进行硬度测试,我们发现焊缝区的硬度较高,而热影响区和母材区的硬度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焊缝区在焊接过程中经历了熔化和凝固过程,导致晶粒细化,从而提高了硬度。
(二)拉伸性能测试拉伸试验结果表明,Q235B/304双金属复合管TIG焊接头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然而,在拉伸过程中,焊缝区可能会出现裂纹等缺陷,这需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以注意。
五、结论通过对Q235B/304薄内衬双金属复合管TIG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Q235B/304双金属复合管TIG焊接头的组织结构主要由焊缝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区三部分组成,其中焊缝区的组织结构对焊接接头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Ta-2.5W薄管TIG焊接技术和性能测试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工业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钛及其合金因其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在其中,Ti-6Al-4V合金因为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钛合金之一。
而Ta-2.5W合金由于具有成本低、机械性能良好、耐腐蚀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和航天等领域。
因此,深入研究这两种合金的加工技术和特性,对于提高钛及钛合金零件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将以Ta-2.5W和Ti-6Al-4V合金为研究对象,探究Ta-2.5W薄管TIG焊接的技术和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分析Ta-2.5W和Ti-6Al-4V的组织结构和特性;2. 探究Ta-2.5W薄管TIG焊接的工艺参数;3. 对比分析Ta-2.5W和Ti-6Al-4V合金的焊接性能;4. 研究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和分析方法,具体包括:1. 对Ta-2.5W和Ti-6Al-4V合金的组织结构和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2. 采用TIG焊接技术对Ta-2.5W薄管进行焊接,并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焊接效果进行观测和数据分析;3. 采用力学测试方法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4. 对比分析Ta-2.5W和Ti-6Al-4V合金的焊接性能,探究其原因。
四、预期结果预期结果为:1. 得出Ta-2.5W和Ti-6Al-4V合金的组织结构及特性;2. 确定Ta-2.5W薄管TIG焊接的最佳工艺参数;3. 对比分析Ta-2.5W和Ti-6Al-4V合金的焊接性能,探究其原因;4. 具体分析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得出结论。
五、研究意义本次研究具有以下意义:1. 为钛及其合金的加工技术提供参考;2. 为提高钛合金零件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技术以及理论基础;3. 为新型材料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和思路。
《Q235B-304薄内衬双金属复合管TIG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篇一Q235B-304薄内衬双金属复合管TIG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双金属复合管因其优异的性能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Q235B/304薄内衬双金属复合管作为其中的一种典型代表,其TIG(Tungsten Inert Gas)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论文旨在探究Q235B与304不锈钢两种金属材料在TIG焊接过程中接头的微观组织变化及力学性能表现,以期为该类型复合管的优化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选择本实验选用的材料为Q235B碳钢和304不锈钢。
这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力学性能,是双金属复合管常用的材料。
2. 实验方法(1)制备工艺:采用TIG焊接方法,对Q235B和304不锈钢进行焊接。
(2)微观组织观察: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
(3)性能测试:通过拉伸试验、硬度测试和腐蚀试验等方法,评估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三、实验结果1. 微观组织观察(1)焊缝组织:TIG焊接后,焊缝区域呈现出典型的焊接组织特征,包括熔合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区。
(2)界面结构:Q235B与304不锈钢的界面处,观察到良好的冶金结合,无明显的缺陷和夹杂物。
(3)晶粒形态:晶粒在焊缝处呈现细小均匀的形态,这有利于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
2. 性能测试结果(1)拉伸试验:接头的抗拉强度达到了母材的90%《Q235B-304薄内衬双金属复合管TIG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篇二摘要:本文对Q235B/304薄内衬双金属复合管进行了TIG(钨极惰性气体)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通过分析焊接接头的微观结构,探讨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双金属复合管的焊接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双金属复合管因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
TIG堆焊碳化钛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覆层的研究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二峰摘要:为达到对金属表面的高耐磨性要求,在普通碳钢表面堆焊耐磨层,具有非常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采用TIG堆焊TiC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覆层,很值得研究。
实验采用廉价的钛铁、石墨和其它合金粉剂等原材料,通过调整石墨的加入量和Cr的加入量,在低碳钢Q235表面进行了氩弧熔敷TiC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覆层的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洛氏硬度计等仪器测试了熔覆层的组织和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涂层与母材基体呈冶金结合,其TiC颗粒尺寸细小,呈花瓣、枝晶、放射星形等形状,并弥散分布在涂层基体中;覆层中加入Cr能促进低碳马氏体的形成,硬度达到了56HRC,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高韧性和高抗裂性。
0 引言为达到对金属表面的高耐磨性要求,在普通碳钢表面堆焊TiC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耐磨层,具有非常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国内外对Fe基TiC复合材料涂层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种途径获得:(1) 外加增强体法。
该方法是将固态的TiC增强体颗粒直接引入到熔池中,制备得到复合涂层。
由于TiC 增强相难以均匀分布,部分TiC颗粒发生溶解与扩散,并可能与基体产生浸润不良的问题,减弱了整体强化的效果。
(2) 原位反应合成法。
该方法不是将TiC颗粒直接加入到熔池中,而是通过电弧环境下Ti和C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合成TiC颗粒制备得到复合涂层。
与颗粒外加法相比,增强体颗粒尺寸较细小,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整体性能较强[1]。
本研究采用廉价的钛铁和石墨等原料,以灵活的钨极氩弧焊工艺,通过调整Ti/C比例和加入合金元素Cr,获得的熔敷层达到细小的TiC颗粒弥散分布在低碳马氏体基体上,结果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1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母材为Q235钢板,试板尺寸为150mm×50mm×10mm,成分如表1所示表1 Q235成分Table 1 The components of Q235Q235 C Si Mn S,P 含量(%)0.14~0.22 0.3 0.35~0.65 <0.045熔敷粉末为FeTi25(Ti的质量分数为25%)、石墨和Cr粉按不同比例配制的粉剂;粘接剂采用水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