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装配工作图的设计和绘制
- 格式:ppt
- 大小:300.00 KB
- 文档页数:18
第五章装配图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若干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要求装配而成。
表达一台机器或一个部件的图样称为装配图1。
本章将主要介绍部件的表达方法以及绘制和阅读装配图的基本方法。
§5-1 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一、装配图的作用在工程中,装配图主要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中,零件间的相对位置、装配关系、连接方式以及部件的工作原理、运动传递等。
在设计机器或部件时,一般是先根据设计意图和要求画出其装配图,然后再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在制造机器或部件时,先按零件图加工制造出合格零件,然后再根据装配图将加工制造好的合格零件组装成机器或部件。
装配图反映设计思想,是指导机器或部件装配、使用、维修的重要技术文件。
二、装配图的内容图5-1是滑动轴承的分解图及剖切轴测图,图5-2是该滑动轴承的装配图,图5-3是一台手压滑油泵的装配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图5-1滑动轴承1. 一组视图用来表达部件的工作原理、运动传递以及部件中零件间的相对位置、连接方式、装配关系和主要零件结构形状。
它包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
1本教材主要讨论部件的表达,因此,后面所指的装配图均为表达部件的图样。
2. 必要的尺寸装配图不是直接指导零件加工生产的图样,因此,装配图不必像零件图那样注出零件的全部尺寸。
在装配图中一般只需标注说明部件性能、规格以及指导部件装配、检验、安装的几种必要尺寸。
3. 技术要求用规定的符号或文字、数字注明对整个部件的装配、检验和使用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
4. 零件序号、明细栏和标题栏装配图涉及若干零件,在装配图中除用标题栏说明部件的名称、比例等内容外,还必须对每种零件编写序号,并按序号填写标题栏上方的明细栏,如图5-2所示。
图5-2 滑动轴承装配图图5-3 手压滑油泵装配图§5-2 部件的表达方法零件的各种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同样适用于表达部件。
但是零件的表达是以反映零件的结构形状为中心,而部件的表达则是以反映部件的工作原理、运动传递、各零件间相对位置、连接方式、装配关系为中心。
工程图绘制规范作业指导书第1章工程图绘制基本要求 (4)1.1 图纸幅面与格式 (4)1.1.1 图纸幅面应采用国际标准ISO 216中规定的A0、A1、A2、A3和A4五种幅面尺寸。
(4)1.1.2 图纸格式分为横幅和竖幅两种,应根据工程需要及图纸尺寸合理选择。
(4)1.1.3 图纸四周应留出足够的边框,以便于装订和标注。
边框尺寸如下: (4)1.1.4 图纸标题栏应位于图纸的底部,格式和尺寸应符合GB/T 10609.12008的规定。
51.2 图线、字体与比例 (5)1.2.1 图线 (5)1.2.2 字体 (5)1.2.3 比例 (5)1.3 尺寸标注与符号 (5)1.3.1 尺寸标注 (5)1.3.2 符号 (5)第2章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5)2.1 投影法 (6)2.1.1 投影法概述 (6)2.1.2 正投影法 (6)2.1.3 斜投影法 (6)2.1.4 透视投影法 (6)2.2 视图 (6)2.2.1 视图概述 (6)2.2.2 视图表示方法 (6)2.2.3 视图配置 (6)2.3 剖视图与断面图 (7)2.3.1 剖视图概述 (7)2.3.2 剖视图的分类 (7)2.3.3 断面图概述 (7)2.3.4 断面图的表示方法 (7)2.3.5 剖视图与断面图的应用 (7)第3章常用机械零件表达方法 (7)3.1 螺纹及紧固件 (7)3.1.1 螺纹的表达方法 (7)3.1.2 紧固件的表示方法 (7)3.2 键、销连接 (8)3.2.1 键的表达方法 (8)3.2.2 销的表达方法 (8)3.3 轴承与联轴器 (8)3.3.1 轴承的表达方法 (8)3.3.2 联轴器的表达方法 (8)3.4 传动带与链 (8)3.4.1 传动带的表达方法 (8)3.4.2 链的表达方法 (8)第4章零件图的绘制 (8)4.1 零件图的基本要求 (8)4.1.1 图纸幅面及格式 (9)4.1.2 图线及符号 (9)4.1.3 字体及字号 (9)4.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9)4.2.1 视图数量 (9)4.2.2 视图方向 (9)4.2.3 视图布局 (9)4.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9)4.3.1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9)4.3.2 尺寸标注的位置及形式 (9)4.3.3 尺寸公差及配合 (10)4.4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10)4.4.1 表面粗糙度 (10)4.4.2 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10)4.4.3 其他技术要求 (10)4.4.4 标注示例 (10)第5章装配图的绘制 (10)5.1 装配图的基本要求 (10)5.1.1 装配图应遵循我国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图纸清晰、准确、完整。
工程制图规范与操作指南第1章工程制图基本知识 (4)1.1 图纸的规格与选用 (4)1.1.1 图纸幅面 (4)1.1.2 图纸质量 (5)1.1.3 图纸选用原则 (5)1.2 制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5)1.2.1 绘图板与丁字尺 (5)1.2.2 铅笔与橡皮 (5)1.2.3 三角板与圆规 (5)1.2.4 比例尺与曲线板 (5)1.3 制图的基本规定 (5)1.3.1 图线 (5)1.3.2 字体 (5)1.3.3 尺寸标注 (5)1.3.4 标注符号与代号 (6)1.4 制图的基本步骤 (6)1.4.1 分析图纸内容 (6)1.4.2 设定绘图比例 (6)1.4.3 绘制图形 (6)1.4.4 标注尺寸和文字说明 (6)1.4.5 检查和修改 (6)第2章投影原理 (6)2.1 投影的基本概念 (6)2.2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6)2.3 基本体素的投影 (7)2.4 切割体和相贯体的投影 (7)第3章图样表达方法 (7)3.1 视图 (7)3.1.1 基本视图 (7)3.1.2 辅助视图 (7)3.1.3 视图布置 (8)3.2 剖视图 (8)3.2.1 剖视图的类型 (8)3.2.2 剖切面及剖切方向 (8)3.2.3 剖视图的标注 (8)3.3 断面图 (8)3.3.1 断面图的类型 (8)3.3.2 断面图的标注 (8)3.3.3 断面图的绘制 (8)3.4 简化画法与规定画法 (8)3.4.1 简化画法 (8)3.4.2 规定画法 (9)第4章零件图的绘制与标注 (9)4.1 零件图的基本要求 (9)4.1.1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应遵循“清晰、简洁、全面”的原则,保证能准确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尺寸。
(9)4.1.2 零件图的线型、线宽及符号应符合我国相关工程制图标准的规定。
(9)4.1.3 零件图的比例应适当,以便于阅读和绘制,同时应保持与装配图的一致性。
(9)4.1.4 零件图中的投影关系、剖面线、断裂线等应清晰、准确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