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6场地设计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29
场地设计典型案例咱先来说说这个社区公园的场地设计案例,那可老有意思了。
以前这个社区公园啊,就是一片平平无奇的大空地,中间有几棵歪歪扭扭的树,就像几个站岗不咋认真的士兵。
周围呢,是一些杂草,看起来乱糟糟的。
设计师来了之后,那可是大刀阔斧地开始改造。
入口处的设计就很巧妙。
以前入口特别窄,还没有什么标识,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角落里不敢见人。
现在呢,把入口拓宽了,还做了一个超级酷的拱形门,门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小灯,到了晚上就像星星落在上面一样,特别吸引人。
旁边还立了一个很大的牌子,上面写着社区公园的名字,字写得就像艺术作品一样,老远就能看见。
再往里走,以前那片空地被分成了好几个功能区。
有一块专门给小朋友玩的儿童游乐区,以前小朋友在社区里玩,不是在马路上追跑打闹,就是在楼底下玩泥巴,家长们可担心了。
现在这个游乐区里,滑梯、秋千、跷跷板啥都有。
滑梯可不是那种普普通通的滑梯,是那种像小城堡一样的组合滑梯,小朋友从上面滑下来就像小英雄从城堡上冲下来一样。
秋千也很特别,有单人的小秋千,还有那种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玩的大秋千,就像一个大家庭坐在一起一样,孩子们的笑声整天在这儿回荡。
还有一块是健身区,这可真是为社区里的大爷大妈们量身打造的。
以前大爷大妈想锻炼,得跑到老远的公园里去,现在好了,就在家门口。
健身器材也特别全,像那种可以扭腰的、拉手臂的、蹬腿的,应有尽有。
而且这些器材的颜色还特别鲜艳,红红绿绿的,看着就有活力。
健身区旁边还放了几个长椅,大爷大妈锻炼累了,就坐在长椅上唠唠嗑,聊聊今天的菜价,说说哪家的小孙子又调皮了。
在公园的中间呢,有一个大花坛。
以前花坛里的花没什么规划,东一朵西一朵的。
现在可不一样了,设计师按照颜色和花期把花种得整整齐齐的。
春天的时候,樱花和桃花先开,粉粉嫩嫩的,就像给公园穿上了一件花裙子;夏天的时候,向日葵和各种颜色的月季花盛开,那叫一个热闹,就像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在比美;秋天的时候,菊花就成了主角,金黄的、雪白的、紫红的,把公园装点得像一幅油画;冬天虽然花少了,但是设计师在花坛里种了一些耐寒的绿植,再加上周围树上挂着的小彩灯,也别有一番风味。
文章标题:幼儿园户外运动活动场地布置实例与分析一、引言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孩子们的户外活动。
户外运动活动场地布置是幼儿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园户外运动活动场地的布置显得极为重要。
二、实例一:多功能橡胶地面铺设在某某幼儿园,他们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运动潜力,特意在户外活动场地进行了多功能橡胶地面的铺设。
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又可以提供一个足够的活动空间,让孩子们可以在上面进行跑步、跳跃、玩耍等活动。
橡胶地面的柔软性也能够减少孩子们在运动中受到的摔倒伤害,让他们更加放心地参与各种活动。
这个活动场地还设计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标志和线路,可以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学习认识各种图形和颜色。
这样的设计既为孩子们的身体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他们的认知能力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三、实例二:自然环境融入设计在另一个幼儿园,他们则更加注重将自然环境融入到户外活动场地的设计中。
他们并没有刻意进行铺设,而是将一片草地和一些树木保留了下来,让孩子们可以在自然的环境中尽情玩耍。
在这个幼儿园中,孩子们可以在草地上奔跑、在树下玩耍,他们还可以在小溪旁边观察小鱼和青蛙。
这样的设计让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接触自然,增加他们的对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四、分析与总结这两个例子充分展示了不同的幼儿园在户外运动活动场地布置上的不同做法。
在评估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认知发展,并根据这些考虑进行了相应的设计。
其中,多功能橡胶地面的铺设保障了孩子们的安全和活动空间,自然环境的融入设计则为孩子们提供了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让他们在户外活动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从个人的角度看,我认为这两种设计方式都各有优劣。
多功能橡胶地面的铺设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在活动空间的利用上也更加灵活。
而自然环境融入设计则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接触自然,增加他们的对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场地设计案例分析场地设计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通过对地形、植被、建筑等元素的合理布局和设计,创造出适合人们活动、休闲、娱乐的环境。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对场地设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设计理念、实施过程和效果展现。
案例背景。
该案例位于城市中心的一个公共广场,原本是一片荒废的空地,周围是高楼大厦和繁忙的街道。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市政部门决定对该空地进行重新设计,打造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设计理念。
设计团队首先对周边环境进行了详细调研,发现广场周围的建筑高度较高,阳光照射时间较短,因此他们决定利用现有的建筑和植被,打造出一个集休闲、运动、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场地。
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力求打造一个适合各种活动的开放空间。
实施过程。
在设计确定后,设计团队与市政部门、施工单位等各方进行了充分沟通和协商,确定了施工方案和时间节点。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团队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精心把握,包括植被的选择、休息座椅的布局、活动场地的设置等。
他们还充分考虑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了节能环保的建材和绿色植被,确保了场地的可持续利用性。
效果展现。
经过几个月的施工,新的广场终于对市民开放了。
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阳光、阅读、休憩、健身等各种活动。
广场上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表演,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参与。
同时,新的广场也成为了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结语。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功的场地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人群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设计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至关重要,同时也需要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符合人们需求、美观、实用的场地设计作品。
希望本文的案例分析能够对场地设计工作者们有所启发,为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场地设计案例在进行场地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场地的大小、形状、周围环境以及设计的用途等。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实际的场地设计案例来展示如何进行有效的场地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场地的基本情况。
这是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狭长型场地,周围环境繁华,交通便利。
客户希望将这个场地设计成一个集休闲、娱乐和商业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吸引更多人来此消费和娱乐。
基于这些基本情况,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首先,我们考虑到场地狭长的形状,决定采用纵向设计,将场地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
在场地的一端,我们设计了一个宽敞的休闲区,配备舒适的座椅和绿植,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
在休闲区的旁边,我们设置了一个小型舞台,用于举办各种演出和活动,增加场地的娱乐性和吸引力。
而在场地的另一端,我们设计了一个商业区,包括餐饮、零售和娱乐设施。
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小吃和饮品品牌,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
同时,我们还设置了一些小型的零售店铺,售卖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和文化产品。
此外,我们在商业区域还设置了一些娱乐设施,如儿童游乐区和互动体验区,吸引更多家庭和年轻人来此消费和娱乐。
在整个场地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周围环境和城市风貌,保持了场地与周围建筑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我们选择了一些现代简约的建筑风格,搭配了一些当地特色的装饰元素,使整个场地显得独具特色和魅力。
最后,我们还在场地的入口处设置了一个信息咨询台,为前来参观和消费的人们提供便利和服务。
我们还设计了一些指示牌和标识系统,方便人们更快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区域和设施。
通过这个场地设计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功的场地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场地的基本情况和客户的需求,合理规划和设计不同的功能区域,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提供便利的服务和体验。
希望这个案例可以给大家在进行场地设计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1.孝泉民族小学设计:2008-2009建造:2009-2010规模:8,800sm.特色:低成本、丰富的空间体验5.12汶川地震使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民族小学的教学楼变成了危房并且被拆除。
学校迫切需要重建。
学校的灾后重建得到包括江苏太仓红十字会,广东四会六祖寺慈善普济会,清华—香港中文大学金融MBA四川援建组,北大汇丰商学院私募股权108基金,侨爱协会及四川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等社会各方的爱心捐助。
建设内容包括18个班的教学楼、各种活动室、学生宿舍、食堂等,共8800多平米。
校园占地面积16826平方米,需要容纳900多学生。
设计在满足校园基本教学功能的同时,更多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尝试通过创造多样的、有趣的、平等的建筑空间去鼓励小学生的交流和多元的行为模式,一定程度改良传统被动式的教育方式。
设计将校园按照秩序、兴趣、释放三种行为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普通分班教室、音乐美术等多功能教室群和室外运动场。
给课内课外间的多种活动提供不同的场所。
设计将校园视为一个微型城市,在校园内创造出许多类似于城市空间的场所:街巷、广场、庭院、台阶。
这些场所给孩子们提供了不同尺度的游戏角落和迷宫式的空间体验,试图在延续孝泉镇的城市空间记忆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他们在游戏中去自我发现和释放个性。
我们希望基于自然生长而形成的城镇所特有的自下而上式的空间复杂性在建筑中得以呈现,并给予个体更多的环境选择。
设计中针对当地气候,对遮阳、通风、隔热作了仔细的考虑;并且充分运用当地材料和工艺,如页岩青砖、木材、竹子等,还包括地震后回收的旧砖,使其参与到重建中获得再生的意义。
建筑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体系,外露的梁柱和部分混凝土墙面以清水方式处理,填充墙为外层清水砖墙和内层保温砌块的复合墙体,门窗采用实木门窗,固定扇为玻璃,开启扇为木头。
上述元素在建筑立面上均清晰体现出其交接关系,反映出建构体系的逻辑。
整个项目建筑工程造价在1500元/平米以下,很好地实现了整体预算控制。
场地设计案例本文设计的场地为一个户外儿童乐园,面积为2000平方米。
设计理念为以自然和探索为主题,营造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环境。
设计包括游乐设施、绿化、休息区和安全措施。
首先,游乐设施方面,设计了一个巨大的攀岩墙,有不同难度的攀岩路线。
攀岩墙的表面使用了天然岩石,有助于儿童锻炼身体和培养勇气。
另外,还有一个蛇形滑梯,儿童可以从不同高度滑下,体验速度和刺激感。
此外,还设计了一个旋转木马,可以旋转360度,让儿童感受自由和快乐。
最后,还有一个跳床,儿童可以跳跃和翻滚,锻炼平衡和身体控制能力。
其次,绿化方面,场地布置了一片草坪区,供儿童休息和游戏。
草坪上铺设了带有花纹的人造草皮,既美观又舒适。
场地周边种植了一些花草植物,如郁金香、向日葵和翠绿的草坪。
这些绿化植物不仅增加了场地的美观度,还提供了一个自然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儿童和家长前来游玩。
再次,休息区方面,设有一些休息桌椅,供儿童和家长休息和用餐。
桌椅选用了耐用的材质,方便清洁和维护。
同时,还设置了一个小吃摊位,供儿童购买零食和饮料。
摊位上提供的食品种类繁多,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
此外,还设置了一个投币式的自动饮水机,供儿童饮用,方便快捷。
最后,安全措施方面,场地周边设置了安全围栏,防止儿童走出场地。
攀岩墙和旋转木马上设有安全带,保证儿童的安全。
同时,场地内设有监控摄像头,加强对场地的监控确保儿童安全。
场地还规定了最大承载人数,以保证游乐设施的使用安全。
总之,这个户外儿童乐园的设计通过充满挑战和趣味的游乐设施,提供了一个自然和探索的环境。
同时,绿化和休息区的设置,使得儿童和家长可以休息和放松。
安全措施的加强,保障了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希望这个设计能够为儿童带来无限的快乐和成长。
场地的构造案例一、小型音乐酒吧场地构造。
1. 入口区。
一走进这个音乐酒吧的入口,就像踏入了一个神秘的音乐小世界。
入口的地方有个小小的售票兼接待台,是用那种复古的木头打造的,上面还刻着一些音乐符号呢。
旁边有个老式的唱片机在那慢悠悠地转着,播放着轻柔的爵士乐前奏,就像在跟来客打招呼。
入口的墙上挂满了各种摇滚明星的签名照片,从猫王到披头士,这些照片歪歪斜斜地挂着,但是看起来特别有那种随性的艺术感。
地上铺着黑白相间的马赛克瓷砖,就像钢琴的琴键一样,每走一步感觉都像是在弹奏一曲无声的音乐。
2. 表演区。
再往里走就是表演区啦。
舞台是一个高出地面大概半米的小台子,用厚实的实木搭建的,踩上去稳稳当当。
舞台的背景是一整面墙的涂鸦,画的是各种乐器和疯狂的乐手,颜色那叫一个鲜艳。
舞台上的灯光设备可不少,有那种聚光灯,像一只只大眼睛盯着舞台中央。
还有彩色的灯带沿着舞台边缘缠绕着,演出的时候灯光闪烁,就像舞台被一圈彩虹包围着。
舞台前面是一小片空地,那是留给那些特别热情的观众跳舞或者跟着节奏摇摆的地方。
3. 观众区。
观众区的桌椅摆放得有点像迷宫。
桌子是那种圆形的小桌,桌面是磨砂玻璃的,下面有彩色的灯光打着,灯光透过玻璃晕染出柔和的色彩。
椅子呢,是那种带靠背的高脚凳,坐上去感觉自己像是西部牛仔在酒吧里看表演。
整个观众区是有坡度的,这样后面的人也能清楚地看到舞台。
周围的墙上挂着一些吉他、贝斯之类的乐器作为装饰,就好像是在告诉大家这里是音乐的天堂。
4. 酒水服务区。
酒水服务区就在观众区的一侧。
吧台是一个长长的L型,台面是黑色的大理石,光滑得像镜子一样。
吧台后面的酒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酒,从威士忌到龙舌兰,五颜六色的瓶子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
调酒师就在吧台后面像个魔法师一样,手里拿着各种调酒工具,上下飞舞。
旁边还有个小冰箱,里面放着冰镇的啤酒和饮料,只要客人一开口,调酒师就能迅速地拿出想要的饮品。
二、户外亲子游乐园场地构造。
1. 大门及入园区。
好的场地设计案例分析案例一:西北国民人寿保险公司该建筑坐落于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区一条商业街的尽头,基地很规整,但面积不大。
设计者用长方形平面将建筑布置在用地中央。
由于短向开口并设在两个端部,四周围以柱廊,故而形似古典神庙。
建筑周边的空地大部分用来配置完整的绿化系统:草坪,树丛和花园及灌木篱笆等,层次丰富。
此外,建筑东南侧面与街道之间的空地设有水池,与绿化、透空的大柱廊一起构成了通透、宁静、优稚和充满生机的外部环境。
一条宽阔的步道通过踏步横穿整个场地,既提供了主入口的疏散空间,又使场地与密西西比河取得了联系。
建筑周边的环廊同时作为步行交通的环路,连接前后入口,使基地一侧的规整停车场有直接进入建筑的通道。
整个场地布局紧凑、合理,在有限的用地上组织了丰富的内容。
案例二:葫芦岛海滨龙回头观海廊葫芦岛海滨「龙回头」观海库的基地位于海滨公路转弯处一块伸向海面的台地上,整体轮廓成三角形,边界形态皆为自然曲线。
整个场地的分区与用地方式非常典型,从三角形的上底边往下依次布置了建筑用地、沙池庭园用地和停车场用地,三个区域相对集中,划分明确。
这个场地的设计灵感完全来自于基地的自然形态,由朝向海面拓展的形式形成了一种天然动势,强化这一基地隐含的形态特征成了场地布局的关健。
最终,设计者选取方向感最强的三角形顶边,将建筑主体及入口铺装统一在一个狭长的边角内,使「观海」的意义凸显为「探海」,这也恰到好处地诊释了这块台地的原始称呼「龙回头」。
在三角形的中心最宽大的部位布置了一个大面积的砂石地,借用枯山水式的地景处理方式为整个场地增添了一种韵味,使小小的休憩地转变为一个精神场所。
下端的停车场用地则巧妙地利用了狭小的边角,同时为停车、涉池、登台设立了一个情景序列的最好起点。
案例三:阿斯特拉•哈斯勒研究公司这是一个基地情况较为复杂的场地设计实例。
多栋分散坐落的原有建筑将用地划分成零碎的条块,整个地势还有一定的起伏。
设计者巧妙地利用了这些矛盾,使建筑平面布局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场地设计案例范文我正在为你提供一个场地设计案例,超过1200个字。
背景:公司决定为其员工建造一个自己的休闲活动中心,以提供员工一个舒适和有趣的环境,以缓解工作压力,并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合作。
活动中心的总面积为5000平方米,包括室内和室外空间。
设计师将着眼于员工的需求和公司的文化,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和可能性的场所。
室内设计:1.前台接待区:这是活动中心的入口,员工进入活动中心时,将在这里受到热情的接待。
该区域将设有舒适的座位和信息牌,员工可以了解当天的活动和安排。
2.休息区:为了提供一个放松和轻松的环境,休息区将拥有舒适的沙发和座椅,以及大型电视和音响系统。
员工可以在这里看电影、玩游戏或与其他员工交谈。
3.娱乐区:这个区域将配备台球桌、桌上足球、游戏机和桌游等设施,以满足员工之间的娱乐需求。
这将为员工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机会,并促进团队合作和竞争。
4.健身房和健身区:公司重视员工的健康和福利,因此在活动中心设立了健身房,配备有各种锻炼设备和器材。
此外,还设有瑜伽和普拉提教室,员工可以参加健身课程。
5.食堂和咖啡厅:食堂提供各种健康和美味的餐点,以及用餐区。
咖啡厅将提供各种咖啡和小吃,为员工提供一处放松和休息的场所。
室外设计:1.露天座位和休息区:在室外的空地上设置一些休闲座位和阳光伞,供员工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放松身心,享受户外的氛围。
2.篮球场和足球场:为了鼓励员工进行体育锻炼和团队活动,活动中心还设有一个室外篮球场和足球场,供员工在休闲时间进行球类运动。
3.花园和步道:在活动中心的周围布置花园和绿化带,种植美丽的花草植物,以创造一个宜人的环境。
此外,为了方便员工散步和锻炼,还有一个步道环绕整个活动中心。
4.户外烧烤区:为了丰富员工的休闲活动,设有一个户外烧烤区。
员工可以组织烧烤派对,与同事们一起分享美食和欢乐。
总结:该企业员工休闲活动中心的设计旨在为员工提供一个宜人的环境,以缓解工作压力,促进交流和团队合作。
高尔夫球场设计规范及相关优秀案例2011.04(1)高尔夫球场的选址高尔夫球场一般设在丘陵地带的开阔缓坡地上,27洞高尔夫球场占地一般不超过2000亩即130公顷左右。
(2)球场主要构成高尔夫球场—般包括会馆、标准球场、练习场及一些附属设施,正规27洞球场划分为27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场地,每块场地均由发球台(开球台)、球道、果岭和球洞组成。
标准球场的总长为5943〜6400m,宽度不定,球场四周应有界线,关键地段设有界桩。
1、会馆也称高尔夫俱乐部,多设于球场的入口处,是为球员提供休息、更衣、餐饮的场所.会馆前设停车场,并且一般常设置可供球员登高远望的观景点。
2、发球台一个球道常包括3个远近不同的发球区,分别为女发球区(比发球区接近果岭20%)、男发球区及比赛发球区(位于开球区后离果岭最远处),有时也将3个发球场合并成一个大的发球区。
发球区应高于四周地势,以利于雨天排水。
3、球道南北方向是较理想的球道方向,球道一般长为90〜550米;宽30〜55米不等,平均宽约41米。
230米以内为短球道(短洞),标准杆3杆;230米到430米之间为中距离球道(中洞),标准杆4杆;431米以上为长球道(长洞),标准杆5杆。
4、果岭果岭的面积为1000〜2545平方米,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等,高度比四周地势高30〜100厘米。
球洞:直径10.8厘米,深度10.2厘米,内有铁杯或塑料杯。
5、练习场练习场是供初学人员学习打球的地方.可以设在城市中或高尔夫球场附近。
6、障碍区:障碍区一般由沙坑、水池,树丛组成A.沙坑。
沙坑一般占地面积为150〜400平方米,有的沙坑可高达2400平方米左右。
现在大多数27洞高尔夫球场有60〜100个沙坑,可根据打球需要和设计师的设计思想来确定。
B.水池。
C.标志树。
常在距发球台50、100、150、200码(1码=0.9144米)的位置上栽植,可在50、150码处栽植单棵大树或小树,在100、200码处栽植两棵大树或小树,使击球手容易判断球落地的臣离。
场地设计案例在进行场地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场地的功能、环境、风格、以及使用者的需求等。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个成功的场地设计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
这个案例是一个公园的场地设计。
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公园场地设计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们的活动需求、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等因素,以创造出一个宜人、美观、实用的公园空间。
首先,设计师在进行公园场地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人们的活动需求。
他们设置了宽敞的草坪区域供人们休息、玩耍,同时在公园中设置了健身器材区、儿童游乐区、慢跑道等,满足了不同年龄层的人们的活动需求。
设计师还在公园中设计了一些座椅、休息亭等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场所,让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户外生活。
其次,设计师在公园场地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
他们保留了原有的绿化植被,合理利用了地形地貌,使得公园在自然环境中融为一体。
设计师还在公园中设置了一些水景、花坛等景观,增加了公园的美观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欣赏自然风光的场所。
此外,设计师在公园场地设计中还融入了一些文化特色。
他们在公园中设置了一些雕塑、文化墙等艺术品,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为公园增添了一份文化氛围。
设计师还在公园中设置了一些文化活动场所,如露天音乐台、戏剧表演区等,丰富了公园的文化内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功的场地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人们的活动需求、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等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宜人、美观、实用的场地空间,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愉悦的体验。
总之,一个成功的场地设计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以创造出一个适合人们活动的空间。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也希望大家在进行场地设计时能够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保护自然环境,展现文化特色,创造出更多优秀的场地设计作品。
20171026场地设计案例场地设计案例场地分析1.设计条件某住宅建设用地范围及周边现状如图3-67所示。
建设用地的场地设计标高为105.00m,道路南侧已建办公楼的场地标高为102.50m。
建筑退用地红线:临城市道路多层退5.00m,高层退10.00m,其他均退3.00m。
应满足日照及建筑防火消防规范要求。
该地区日照间距系数为1.2。
2.任务要求按设计条件绘出多层住宅(建筑耐火等级二级)的最大可建用地范围(用左斜线表示),绘出高层住宅的最大可建用地范围(用右斜线表示)。
标注相关尺寸。
根据作图,在下列单选题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用地南侧已建办公楼CD段与其北侧高层可建范围的间距为()。
A.30.00m B.45.00m C.51.00mD.54.60m(2)用地北侧已建办公楼EF段与其南侧高层可建范围的间距为()。
A.6.00m B.9.00m C.10.00m D.13.00m(3)多层可建范围与高层可建范围的面积差约为()。
A.585m2 B.652m2C.660m2 D.840m2答案:(1)C (2)D (3)C3.解答题(参见图3-68)例题3-28场地剖面1.设计条件·某疗养院场地剖面如图3-69所示,场地南高北低,南北两侧均为已建疗养用房。
·将场地整理成图3-70所示的三级水平台地(地面排水坡度可忽略不计),要求达到土方平衡且土方工程量最小。
·中间台地区性布置如图3-71所示的拟建疗养用房,要求该用房离南侧已建疗养用房距离最近。
·已建及拟建疗养用房均为等长的条形建筑,其均为正南北向布置,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按当地规划要求疗养用房的日照间距系数为2.0。
·要求满足日照及建筑防火要求。
2.任务要求·按照设计条件绘制场地剖面图·标注相关尺寸及台地的标高·根据作图,在下列单选题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中间台地的标高为()。
A.51.00 B.52.00 C.53.00D.53.50(2)拟建疗养用房与南侧已建疗养用房的最小间距为()m。
A.16.00 B.17.00 C.18.00 D.23.00(3)北侧已建疗养用房与中间台地挡土墙的间距为()m。
A.5.00 B.10.00 C.15.00 D.20.00答案: (1)B (2)A (3)A3.解答图(参见图3-72)例题3-29室外停车场1.设计条件·某单位拟扩建专用停车场,场地平面见图3-73。
·在原停车场与扩建用地内统一布置停车位。
·在停车场地内,沿周边留出≥2m宽的绿化带(残疾人车位处不设)。
·尽可能多布置停车位(含残疾人车位4个),停车位要求见图3-74。
·停车一律采用垂直式停车方式。
场内车行道宽度≥7m,要求车行道贯通。
·保留原停车场出入口。
2.任务要求·根据设计条件绘出停车场平面布置。
·注明相关尺寸、标明各停车带(可不绘车位线)的停车数量及停车场的停车总数。
·根据作图,在下列单选题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停车位总数为()个。
A.57~62 B.63~67 C.68~70 D.71~73 (2)残疾人停车位布置在沿停车场用地的()侧。
A.东B.南C.西D.北(3)出入口总数量与位置为()。
A.一个,在用地东侧B.两个,均在用地东侧C.两个,一个在用地东侧,一个在用地西侧D.两个,一个在用地东侧,一个在用地南侧答案: (1)C (2)D (3)B3.解答图(参见图3-75)例题3-30场地地形1.设计条件·场地平面见图3-76。
·场地平整要求:(1)场地周边设计标高均为10.5m,不得变动。
(2)场地地面排水坡度均为2.5%,雨水排向周边(见图3-76)。
2.任务要求·根据设计条件,从10.05m标高开始绘制等高距为0.05m的设计等高线平面图,并标注等高线标高。
·根据作图,在下列单选题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相邻等高线间距为()m。
A.1.50 B.2.00 C.2.25 D.2.50 (2)A点的标高为()。
A.10.20 B.10.25 C.10.30 D.10.35 (3)B点的标高为()。
A.10.15 B.10.20 C.10.25 D.10.35 答案:(1)B (2)C (3)C3.解答图(参见图3-77)例题3-31场地设计1.设计条件·拟在一平坦用地上建一300床综合医院,其用地及周边环境见图3-78。
建设内容如下:(1)建筑物:①门诊楼台栋;②医技楼一栋;③办公科研楼一栋;④病房综合楼一栋(包括病房、营养厨房);⑤手术综合楼一栋(包括手术及中心供应);⑥传染病房楼一栋。
建筑物平面形状、尺寸、层数、高度见图3-79。
(2)场地:①门诊楼及病房楼设出入口广场;②机动车停车场面积≥1500m,可分散设置;③花园平面尺寸为50m×40m。
·规划及设计要求:1)医院出入口距道路红线交叉点≥40m。
2)建筑退用地红线≥5m。
3)传染病房楼与其他建筑的间距≥30m且不得临城市干道布置。
4)花园主要供住院病人使用。
必须设于病房楼的南面。
5)建筑物均为正南北向布置。
6)根据需要设置连廊,连廊宽≥5m。
7)必须保留用地中原有古树。
8)设计条件所提的建筑物及花园的平面尺寸、形状不得变动。
·设计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
2.任务要求·根据设计条件绘制总平面图,画出建筑物、场地、道路、绿地及花园,注明各建筑物名称,停车场画出范围并用p标示出。
·标注医院的门诊及传染病科出入口在城市道路处的位置,并用▲号标示。
·标注相关尺寸。
·根据作图,在下列单选题中选择正确答案。
(1)传染病房楼位于()地块。
A.A-B B.C C.G D.J (2)手术综合楼位于()地块。
A.A-D B.B C.E D.G-H (3)门诊楼位于:A.A-B B.B-C C.E-F D.G-H-J (4)医院的门诊出入口位于用地的()。
A.南面B.北面C.东面D.西面答案:(1)A (2)C (3)D (4)A 3.解答图(参见图3-80)例题3-32高层建筑场地分析1.设计条件(1)某已征建设用地,拟建高层住宅楼或高层办公楼。
场地东西两侧为住宅楼,距场地5m,位置如图3-81所示。
(2)场地南侧为高层综合楼,主楼高34m,裙房高12.5m。
(3)拟建建筑北、东、西三面后退用地界线5m,面南面如果作为高层办公后退用地界线8m,南面如果作为高层住宅后退用地界线3m。
(4)当地住宅日照间距系数为1.2m。
2.任务要求(1)分别绘出高层住宅楼或高层办公楼的可建用地范围[分别用左斜线(高层住宅)和右斜线(高层办公楼)表示]。
(2)完成场地分析作图及标注相关尺寸,并判断下列选择题。
1)东侧十层住宅距拟建建筑距离为()m。
A.9 B.10 C.13 D.152)高层住宅楼与高层办公楼可建范围面积差为()m2。
A.891 B.908 C.935 D.962参考答案:1)C 2)A3.解答图(参见图3-82)。
(1)解题要点1)应满足日照间距要求。
2)满足《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最小防火间距要求。
(2)作图提示1)画出北、东、西后退用地界线5m。
2)画出建筑后退东侧10层住宅楼13m。
3)画出高层办公楼后退用地界线(南侧)8m。
4)高层住宅楼距道路南侧综合楼主楼40.8m,距裙房15m。
5)高层住宅与高层办公楼可建范围面积差为:22.8×41-(3.14×13×13÷360×39.65-10×8.227÷2)-3×9≈891m2例题3-33实验楼场地分析1.设计条件某科技园位于一坡地上,基地范围内原有办公楼和科研楼各一幢(图3-83)。
当地日照间距为1:1.5(窗台及女儿墙高度可忽略不计)。
2.设计要求在基地范围内拟建一幢平屋面实验楼,其屋面标高与原有办公楼相同,要求不对原有办公楼形成日影遮挡。
拟建实验楼可建范围应符合下列场地退线要求:西面退道路红线10m;b.南面退用地界线4m;东面距原有科研楼15m;距现有树木树冠3m。
3.作图要求(1)用粗虚线绘出拟建实验楼的可建设用地范围。
(2)标注出该用地范围北侧边界线西端点至A点、东端点至B点的距离。
4.解答图(见图3-84)。
(1)解题要点①日照间距。
②道路及用地退线。
③古树的退线及对原有科研楼的退让。
④地形高差的影响。
(2)作图提示①道路及用地退线按设计要求。
②确定原有办公楼的日照间距、古树的退线及对原有科研楼的退让。
③考虑地形高差的影响,确定不同等高面的可建范围的拐点。
可建范围西端日照间距为29m×1.5=43.5m,东端日照间距为14m×1.5=21m。
④不要忘记以古树中心及原科研楼的西南角为圆心的弧线距离。
例题3-34综合楼场地剖面设计1.设计条件(1)某场地南侧有两栋保护建筑,场地北侧为教学楼,拟在保护建筑和教学楼之间建一栋综合楼。
综合楼一层为商店,层高 5.6m,二层以上均为住宅。
保护建筑和教学楼位置、高度如图3-85所示。
(2)在两栋保护建筑之间任何一点,视高在1.6m的情况下,拟建综合楼不能造成视线遮挡。
(3)拟建综合楼距保护建筑不小于12m。
(4)拟建综合楼退道路红线8m。
(5)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5。
2.任务要求(1)分别绘出综合楼商店和住宅距南面保护建筑的最近距离,以及综合楼南面的最大檐高。
(2)要求绘出综合楼距教学楼的最近距离,以及综合楼北面的最大檐高。
3.选择题(1)拟建综合楼南墙的最大檐高为()m。
A.28 B.30 C.31.6 D.36(2)拟建综合楼北墙的最大檐高为()m。
A.2 B.44 C.46 D.48参考答案:(1)C (2)B4.解答图(参见图3-86)。
(1)解题要点1)掌握视线控制拟建建筑空间范围问题。
2)满足建筑退线和日照间距要求。
(2)作图提示1)根据条件,确定拟建综合楼商店距保护建筑12m,并根据住宅日照间距确定住宅距保护建筑的距离(17.6-5.6)×1.5=18m。
2)根据条件与要求,准确确定视高点1.6m的位置及视线视线控制拟建建筑空间范围,根据控制线的交叉点,得出拟建综合楼南面的最大檐高为31.6m。
3)根据条件与要求,求出用地北面退道路8m后与教学楼的距离为66m;根据日照间距要求,确定拟建综合楼北面的最大檐高为44m。
例题3-36 小区场地设计1.设计条件(1)某小区用地,总用地面积为1.8hm2,拟建A、B、C、D四种类型住宅楼以及会所,小区用地尺寸及建筑单体尺寸如图3-89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