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分类例题(8)-设而不求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各种类型
一、直接问题
例1:
一家商店共有商品150个,其中书籍与文具的总数为110个,书籍的数量是
文具的2倍。
求文具的数量。
解:设文具的数量为x,则书籍的数量为2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x + 2x = 110,解得 x = 40。
悉知文具的数量为40个。
二、尺寸问题
例2:
将一个正方形底边长为x m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依次加长,使得体积增加153 m³,求原底边和增长量各是多少?
解:设原正方形底边长为x,则原长方体的体积为x³,经计算可得(DO IT YOURSELF)。
故原底边长为3m,增长量为2m。
三、速度问题
例3:
甲、乙两地相距160km,甲以每小时40km的速度向乙方向行驶,而乙以每小时20km的速度向甲方向行驶。
两人出发时,距离甲地60km的地方对面接触,问:这次相遇到底花费了多少时间?
解:设相遇所需时间为t小时,甲行驶时间为t小时,乙行驶时间为(t - 60/20)小时,由此可列方程: 40t + 20(t - 60/20) = 160,解得t = 2。
故这次相遇花费了
2小时。
四、混合问题
例4:
有一瓶饮料,里面有150ml水,加了40g的糖。
若按这样的方法再加入50g
的糖,得到的糖水浓度为20%,求这瓶饮料总共有多少(ml)?
解:设原糖水总量为x ml,则从题意可列方程: (40+50)/(x+150) = 20%,解得 x = 650。
故这瓶饮料总共为650ml。
未完,待更新……。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各类型经典题一、行程问题:包括相遇、追击、环形跑道和飞行、航行的速度问题其基本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一)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甲行距离+乙行距离=总路程(二)追击问题的等量关系:(1)同时不同地:慢者行的距离+两者之间的距离=快者行的距离(2)同地不同时:甲行距离=乙行距离或慢者所用时间=快者所用时间+多用时间(三)环形跑道常用等量关系:(1)同时同向出发:快的走的路程-环行跑道周长=慢的走的路程(第一次相遇)(2)同时反向出发: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环行周长(第一次相遇)(四)航行问题常用的等量关系:(1)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2)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3)顺速–逆速= 2水速;顺速+ 逆速= 2船速(4)顺水的路程= 逆水的路程例题1、甲、乙两地相距162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走48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走60公里试问:1)两列火车同时相向而行,多少时间可以相遇?2)两车同时反向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距270公里?3)若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先开出1小时,再用多少时间两车才能相遇?4)若两车相向而行,快车先开25分钟,快车开了几小时与慢车相遇?5)两车同时同向而行(快车在后面),几小时后快车可以追上慢车?6)两车同时同向而行(慢车在后面),几小时后两车相距200公里?例题2、某连队从驻地出发前往某地执行任务,行军速度是6千米/小时,18分钟后,驻地接到紧急命令,派遣通讯员小王必须在一刻钟内把命令传达到该连队,小王骑自行车以14千米/小时的速度沿同一路线追赶连队,问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练习:1、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2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问:(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2、一架飞机飞行两城之间,顺风时需要5小时30分钟,逆风时需要6小时,已知风速为每小时24公里,求两城之间的距离和无风时飞机的速度?3、甲、乙两人环绕周长是400米的跑道散步,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背道而行,那么过2分钟他们两人就要相遇。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题目:
小明距离学校的直线距离为5公里,他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20公里/小时,他步行的速度是5公里/小时,如果他骑自
行车去上学需要20分钟,那么他步行去上学需要多少时间?
解题思路:
设步行时间为x小时,则步行距离为5x公里。
根据题意,骑自行车去上学需要20分钟,即1/3小时,并且骑自行车速度为20公里/小时,则自行车行驶距离为
20/3公里。
由于步行距离+自行车行驶距离=5公里,可得出方程:5x + 20/3 = 5。
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得x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解题步骤:
将方程5x + 20/3 = 5化简为整数形式:15x + 20 = 15。
移动常数项,得到15x = 15 - 20,即15x = -5。
两边都除以15,得到x = -1/3。
由于时间不能为负数,所以所以小明步行去上学需要的时间为0小时。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分类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是初一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主要困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难以从实际问题中找出相等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二是对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方程,常常理不清楚基本量,也不知道如何用含未知数的式子来表示出这些基本量的相等关系,导致解题时无从下手。
事实上,方程就是一个含未知数的等式。
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要将实际问题中的一些数量关系用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形式表示出来。
而在这种等式中的每个式子又都有自身的实际意义,它们分别表示题设中某一相应过程的数量大小或数量关系。
由此,解方程应用题的关键就是要“抓住基本量,找出相等关系”。
下面就一元一次方程中常见的几类应用题作逐一讲评,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1.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中有三个基本量:路程、时间、速度。
关系式为:①路程=速度×时间;②速度=路程时间;③时间=路程速度。
可寻找的相等关系有:路程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
在不同的问题中,相等关系是灵活多变的。
如相遇问题中多以路程作相等关系,而对有先后顺序的问题却通常以时间作相等关系,在航行问题中很多时候还用速度作相等关系。
航行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其速度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变化:①顺水(风)速度=静水(无风)速度+水流速度(风速);②逆水(风)速度=静水(无风)速度-水流速度(风速)。
例1:某队伍450米长,以每分钟90米速度前进,某人从排尾到排头取东西后,立即返回排尾,速度为3米/秒。
问往返共需多少时间?例2:汽车从A地到B地,若每小时行驶40km,就要晚到半小时:若每小时行驶45km,就可以早到半小时。
求A、B两地的距离。
例3:一艘轮船在甲、乙两地之间行驶,顺流航行需6小时,逆流航行需8小时,已知水流速度每小时2 km。
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2.工程问题工程问题的基本量有: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关系式为:①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②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③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列方程解应用题第一讲和、差、倍、分,盈亏等实际问题的解法1.和、差、倍、分问题例1 小明做了一个实验,把黄豆育成豆芽后,重量可以增加7.5倍,如果小明想要得到3400千克黄豆芽,需要多少千克黄豆?2.盈亏问题例2 用化肥若干千克给一块麦田追肥,每公顷6kg还差17 kg;每公顷5kg就余下3kg.问这块麦田有多少公顷?共有化肥多少千克?3.劳力调配问题例3 在甲处劳动的有52人,在乙处劳动的有23人,现从甲、乙两地共调12人到丙处劳动,使在甲处劳动的人数是在乙处劳动人数的2倍,求应该从甲、乙两处各调走多少人?4.产品配套问题例4星光服装厂接受生产一些某种型号的学生服装的订单,已知每3m长的某种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计划用750 m长的这种布料生产学生服。
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产上衣和裤子才能恰好配套?共能生产多少套5.比赛积分问题例5 在一次有12队参加的足球循环赛(每两个队之间赛且只赛一场),规定胜一场计3分,平一场计1分,负一场计0分,某队在这次循环赛中胜场比负场多2场,结果共积18分,问该队战平几场?6.容积(体积)问题例6 一个容器装47 L水,另一个容器装58 L水。
如果将第二个容器的水倒满第一个容器,那么第二个容器剩下的水相当于这个容器容量的一半;如果将第一个容器的水倒满第二个容器,那么第一个容器的水相当于这个容器容积的三分之一,求这两个容器的容量各是多少?基础达标演练l.一桶油连桶重8 kg,油用去一半后连桶重4.5 kg,则桶中原有油多少?2.在甲处工作的有272人,在乙处工作的有196人,如果乙处工作人数是甲处工作人数的1/3,应从乙处调多少人到甲处?3.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女生占全组人数的1/3,再加人6名女生后,女生人数就占原来的一半,问此课外兴趣小组原有多少人?4.甲、乙两仓共有大米50 t,从甲仓取出1/10,从乙仓取出2/5,则两仓所剩大米相等。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答题全集【配套问题】1、某服装厂生产一种运动服,已知每3m长的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一条裤子为一套,计划用800m长的布料生产服装,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产上衣和裤子,才能恰好配套?共能生产多少套?2、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柱或2000个螺母,要求每天生产的螺柱和螺母刚好配套.(1)若1个螺柱需要配2个螺母,应安排生产螺柱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2)若3个螺柱需要配5个螺母,则安排生产螺母的工人有名.3、某车间有62个工人,生产甲、乙两种零件,每人每天平均能生产甲种零件12个或乙种零件23个.已知每3个甲种零件和2个乙种零件配成一套,问应分配多少人生产甲种零件,多少人生产乙种零件,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这两种零件刚好配套?4、一张圆桌由一个桌面和四条桌腿组成.如果1m3木料可以制作圆桌的桌面50个,或制作桌腿300条,那么5m3的木料如何分配可以使桌面和桌腿正好配套?最多能制作成多少张圆桌?【工程问题】1、某工作,甲单独干需用15小时完成,乙单独干需用12小时完成,若甲先干1小时、乙又单独干4小时,剩下的工作两人合作,问:再用几小时可全部完成任务?2、已知甲、乙二人合作一项工程,甲25天独立完成,乙20天独立完成,甲、乙二人合5天后,甲另有事,乙再单独做几天才能完成?3、一项工程,如果由甲工程队单独做需要20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现在由甲队单独做4天,剩下的工程由甲、乙合作完成.(1)(列方程解答)剩下的部分合作还需要几天完成?(2)若该工程的总费用为240万元,根据实际完成情况,甲乙两工程队各得多少万元?4、甲、乙两工程队共同承包了一段长9200米的某“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计划由两工程队分别从两端相向施工.已知甲队平均每天可完成460米,乙队平均每天比甲队多完成230米.(1)若甲乙两队同时施工,共同完成全部任务需要几天?(2)若甲乙两队共同施工5天后,甲队被调离去支援其他工程,剩余的部分由乙队单独完成,则乙队需再施工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销售打折问题】1、某服装店,打折销售服装,若每件服装按标价的5折出售将亏20元,而按标价的8折出售将赚40元.(1)每件服装的标价多少元?每件服装的成本价多少元?(2)为了尽快减少库仔,又要保证不亏本,商家最多能打几折?2、2020年,某商场开展“双十一”促销活动,将M,N两种电器捆绑售卖,M电器降价20%,N电器降价30%,已知M,N两种电器的原销售单价之和为2500元,小明参加活动购买M,N电器各一件,共付1900元.(1)M,N两种电器原销售单价各是多少元?(2)若商场在这次促销活动中M电器盈利25%,N电器亏损20%,你认为商场在这次促销活动中是盈利还是亏损了?M,N两种电器捆绑售卖一件盈利或亏损了多少元?3、某文具店今年1月份购进一批笔记本,共2290本.每本进价为10元,该文具店决定从2月份开始进行销售,若每本售价为11元,则可全部售出;且每本售价每增长0.5元,销量就减少15本.(1)若该种笔记本在2月份的销售量为2200本,则2月份售价多少元?(2)由于生产商提高造纸工艺,该笔记本的进价提高了10%,文具店为了增加笔记本的销量,进行了销售调整,售价比2月份在(1)的条件下的售价减少了m%,结果3月份的销量比2月份在(1)的条件下的销售量增加了50%,3月份的销售利润达到6600元,求m的值.【课后作业】1、某眼镜厂车间有28名工人,每个工人每天生产镜架60个或者镜片90片,为使每天生产的镜架和镜片刚好配套.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镜片,则可列方程()A.60(28﹣x)=90x B.60x=90(28﹣x)C.2×60(28﹣x)=90x D.60(28﹣x)=2×90x2、一项工程,A独做10天完成,B独做15天完成,若A先做5天,再A、B合做,完成全部工程的,共需()A.8天B.7天C.6天D.5天3、超市正在热销某种商品,其标价为每件125元.若这种商品打8折销售,则每件可获利15元,设该商品每件的进价为x元,根据题意可列出的一元一方程为()A.125×0.8﹣x=15B.125﹣x×0.8=15C.(125﹣x)×0.8=15D.125﹣x=15×0.84、商场经销甲、乙两种商品,甲种商品每件售价70元,利润率为40%,乙种商品每件进价60元,售价90元.(1)甲种商品每件进价为元,每件乙种商品利润率为.(2)若该商场同时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50件,恰好总进价用去2700元,求购进甲种商品多少件?1、一艘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顺水航行需要2小时,逆水航行需要3小时,求两码头之间的距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解题思路)(1)审—审题: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找出等量关系).(2)设—设出未知数:根据提问,巧设未知数.(3)列—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答—检验,写答案:检验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检验后写出答案.(注意带上单位)二、各类题型解法分析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汇集: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和差倍分问题(生产、做工等各类问题),等积变形问题,调配问题,分配问题,配套问题,增长率问题,数字问题,方案设计与成本分析 ,古典数学,浓度问题等。
一、 行程问题基本的数量关系:(1)路程=速度×时间 ⑵ 速度=路程÷时间 ⑶ 时间=路程÷速度要特别注意:路程、速度、时间的对应关系(即在某段路程上所对应的速度和时间各是多少) 常用的等量关系:1、甲、乙二人相向相遇问题⑴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 ⑵二人所用的时间相等或有提前量2、甲、乙二人中,慢者所行路程或时间有提前量的同向追击问题⑴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提前量 ⑵二人所用的时间相等或有提前量3、单人往返⑴ 各段路程和=总路程 ⑵ 各段时间和=总时间 ⑶ 匀速行驶时速度不变4、行船问题与飞机飞行问题⑴ 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⑵ 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5、考虑车长的过桥或通过山洞隧道问题将每辆车的车头或车尾看作一个人的行驶问题去分析,一切就一目了然。
6、时钟问题:⑴ 将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的尖端看作一个点来研究⑵ 通常将时钟问题看作以整时整分为起点的同向追击问题来分析。
常用数据:① 时针的速度是0.5°/分 ② 分针的速度是6°/分 ③ 秒针的速度是6°/秒1、从甲地到乙地,某人步行比乘公交车多用3.6小时,已知步行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公交车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设甲、乙两地相距x 千米,则列方程为 。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各种类型一、行程问题:包括相遇、追击、环形跑道和飞行、航行的速度问题其基本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一)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甲行距离+乙行距离=总路程(二)追击问题的等量关系:(1)同时不同地:慢者行的距离+两者之间的距离=快者行的距离(2)同地不同时:甲行距离=乙行距离或慢者所用时间=快者所用时间+多用时间(三)环形跑道常用等量关系:(1)同时同向出发:快的走的路程-环行跑道周长=慢的走的路程(第一次相遇) (2)同时反向出发: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环行周长(第一次相遇)(四)航行问题常用的等量关系:(1)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2)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3)顺速–逆速 = 2水速;顺速 + 逆速 = 2船速(4)顺水的路程 = 逆水的路程例题1、甲、乙两地相距162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走48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走60公里试问:1)两列火车同时相向而行,多少时间可以相遇?2)两车同时反向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距270公里?3)若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先开出1小时,再用多少时间两车才能相遇?4)若两车相向而行,快车先开25分钟,快车开了几小时与慢车相遇?5)两车同时同向而行(快车在后面),几小时后快车可以追上慢车?6)两车同时同向而行(慢车在后面),几小时后两车相距200公里?例题2、某连队从驻地出发前往某地执行任务,行军速度是6千米/小时,18分钟后,驻地接到紧急命令,派遣通讯员小王必须在一刻钟内把命令传达到该连队,小王骑自行车以14千米/小时的速度沿同一路线追赶连队,问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练习:1、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2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问:(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2、一架飞机飞行两城之间,顺风时需要5小时30分钟,逆风时需要6小时,已知风速为每小时24公里,求两城之间的距离和无风时飞机的速度?3、甲、乙两人环绕周长是400米的跑道散步,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背道而行,那么过2分钟他们两人就要相遇。
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技巧与试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及步骤:(1)审题:要明确已知什么,未知什么及其相互关系,并用x 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
(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
(关键一步)(3)根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等号两边的量要相等;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
(4)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
检验应是: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2.应用题的类型和每个类型所用到的基本数量关系:(1)等积类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变形前的体积(容积)=变形后的体积(容积)。
(2)调配类应用题的特点是:调配前的数量关系,调配后又有一种新的数量关系。
(3)利息类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本金×利率=利息,本金+利息=本息。
(4)商品利润率问题:商品的利润率,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5)工程类应用题中的工作量并不是具体数量,因而常常把工作总量看作整体1,其中,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6)行程类应用题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甲、乙相向而行,则: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
追及问题:甲、乙同向不同地,则:追者走的路程=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
环形跑道题:①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的必须多跑一圈才能追上慢的。
②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两人相遇时的总路程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
飞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①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②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航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①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②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7)比例类应用题:若甲、乙的比为2:3,可设甲为2x,乙为3x。
(8)数字类应用题基本关系:若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个位数字为c,则这三位数为:。
1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27人,在乙处植树的有18人.如果要使在甲处植树的人数是乙处植树人数的2倍,需要从乙队调多少人到甲队?2变题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23人,在乙处植树的有17人.现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植树的人数是乙处植树人数的2倍多2人,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分析设应调往甲处x人,题目中涉及的有关数量及其关系可以用下表表示:3某中学组织同学们春游,如果每辆车座45人,有15人没座位,如果每辆车座60人,那么空出一辆车,其余车刚好座满,问有几辆车,有多少同学?4某车间一共有59个工人,已知每个工人平均每天可以加工甲种零件15个,或乙种零件12个,或丙种零件8个,问如何安排每天的生产,才能使每天的产品配套?(3个甲种零件,2个乙种零件,1个丙种零件为一套)5 一张方桌由一张桌面和四根桌腿做成,已知一立方米木料可做桌面50个或桌腿300根,现在5立方米木料,恰好能做桌子多少张?6某班有50名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女生的及格率为80%,男生的及格率为75%,全班的及格率为78%,问这个班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7一份试卷共有25道题,每道题都给出了4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道题选对得4分,不选或错选倒扣1分,如果一个学生得90分,那么他做对了多少道题。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实际应用题题目一小明和小红一起去水果市场买了一些苹果和橙子,总共花了80元。
苹果的价格是5元一斤,橙子的价格是3元一斤。
假设小明买了x斤苹果,小红买了y斤橙子,请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表示这个情况。
解答:令x表示小明买苹果的斤数,y表示小红买橙子的斤数。
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苹果的价格是5元一斤,橙子的价格是3元一斤,总共花了80元。
所以可以得到以下一元一次方程:5x + 3y = 80题目二某电商平台推出了一种新型手机壳,原价45元,现在打8折促销。
小明买了两个这种手机壳,最后花了多少钱?解答:令x表示手机壳的原价,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原价是45元,打8折促销。
所以可以得到以下一元一次方程:0.8x = 45求解x,可以得到手机壳的现价。
最后,小明买了两个手机壳,所以他一共花的钱就是2倍的手机壳现价。
题目三一条绳子宽度为w厘米,现在要将这条绳子分成3段,每段的宽度分别是x厘米、y厘米和z厘米。
已知x、y、z和w满足以下关系:x + y + z = w,请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表示这个情况。
解答: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绳子宽度为w厘米,要将绳子分成3段,每段的宽度分别是x厘米、y厘米和z厘米。
已知x、y、z和w满足以下关系:x + y + z = w。
所以可以得到以下一元一次方程:x + y + z = w总结通过上面的几个实际应用题,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解答问题时,我们要仔细分析题意,并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构建方程。
通过求解方程,我们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归纳】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在初一数学上册中,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并通过实际问题的归纳,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概念。
在本文中,我将从简单到复杂的角度,逐步展开对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的归纳,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进行阐述。
一、小明买苹果问题1. 问题描述:小明买了苹果,每斤3元,他花了15元钱,请问他买了多少斤苹果?2. 解题过程:设小明买了x斤苹果,根据题意可得出方程3x=15。
3. 解答:通过解方程得知,小明买了5斤苹果。
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它展示了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建立方程和解方程的过程,我们可以轻松地得出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二、甲乙两地的距离问题1. 问题描述:甲地到乙地有320公里,甲地比乙地离原点远80公里,求甲地到原点的距离。
2. 解题过程:设甲地到原点的距离为x公里,根据题意可得出方程x+80=320。
3. 解答:通过解方程得知,甲地到原点的距离为240公里。
这个问题稍微复杂一些,但同样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通过建立方程和解方程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明和小红的芳龄问题1. 问题描述:小明比小红大5岁,两年后小明的芳龄是小红的两倍,求他们现在的芳龄。
2. 解题过程:设小红的芳龄为x岁,根据题意可得出方程(x+5+2)*2=x+2。
3. 解答:通过解方程得知,小红现在的芳龄为7岁,小明现在的芳龄为12岁。
这个问题更加复杂,但依然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通过建立方程和解方程的过程,我们可以准确地得出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实际问题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一元一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方程和解方程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结果,解决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
在学习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应该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七上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七年级上册的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是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题目,可以提升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1. 一个笼子里有一些鸡和兔。
从上面看,头共30个;从下面看,脚共80只。
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2. 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当甲到终点时,乙在甲后面20米。
如果两人速度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甲在乙后面多少米?
3. 小明在400米的操场上练习跑步,他跑了5分钟,跑了2圈,然后休息了1分钟。
小明平均每分钟跑了多少米?
4. 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以各自的不变速度跑步,如果两人同时从同地相背而跑,乙跑4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已知甲跑一周需6分钟,那么乙跑一周需多少分钟.
5. 甲、乙两地相距100公里,某团体从甲地到乙地游览,其中一半人用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步行,另一半人乘坐汽车,汽车速度为每小时40公里。
步行的旅客出发2小时后,汽车才开始出发,汽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在甲地和乙地之间不断往返送步行的旅客前去乙地,直到最后一位旅客到达乙地为止。
问汽车最后在距离甲地多少公里处接到最后一位旅客?
以上题目都可以通过设立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培养出分析问题并找出未知数的良好习惯。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一)1、匹配问题:例题2、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
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变式1: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120个,或乙种零件100个,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才能配成一套,现要在30天内生产最多的成套产品,问怎样安排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的天数?变式2: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片可制盒身10个或制盒底30个。
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
现有100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既使做出的盒身和盒底配套,又能充分利用白铁皮?2、分配问题:例题1、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问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变式1:某水利工地派48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变式2:某校组织师生春游,如果只租用45座客车,刚好坐满;如果只租用60座客车,可少租一辆,且余30个座位.请问参加春游的师生共有多少人?3、利润问题(1)一件衣服的进价为x元,售价为60元,利润是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_.变式:一件衣服的进价为x元,若要利润率是20%,应把售价定为________.(2)一件衣服的进价为x元,售价为80元,若按原价的8折出售,利润是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____.变式1:一件衣服的进价为60元,若按原价的8折出售获利20元,则原价是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____.变式2:一台电视售价为1100元,利润率为10%,则这台电视的进价为_____元.变式3:一件商品每件的进价为250元,按标价的九折销售时,利润为15.2%,这种商品每件标价是多少?变式4:一件夹克衫先按成本提高50%标价,再以八折(标价的80%)出售,结果获利28元,这件夹克衫的成本是多少元?变式5: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20%标价,然后打九折出售,售价为270元.这种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变式6:某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买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4、工程问题:(1)甲每天生产某种零件80个,3天能生产个零件。
七年级方程应用题九大类型一、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二、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应用题的分类1、市场经济、打折销售问题2、方案选择问题3、储蓄、储蓄利息问题4、工程问题5、行程问题6、环行跑道与时钟问题7、若干应用问题等量关系的规律8、数字问题9、日历问题一、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弄清题意.(2)找出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3)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检验,写答案:检验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检验后写出答案.一.市场经济、打折销售问题(一)知识点:(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100%(2)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商品成本价(3)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4)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5)商品打几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如商品打8折出售,即按原价的80%出售.(二)例题解析1、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280名学生就餐.(1)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2)若7个餐厅同时开放,能否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请说明理由.解:(1)设1个小餐厅可供y名学生就餐,则1个大餐厅可供(1680-2y)名学生就餐,根据题意得:2(1680-2y)+y=2280解得:y=360(名)所以1680-2y=960(名)⨯+⨯=>,(2)因为9605360255205300所以如果同时开放7个餐厅,能够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练习题2、工艺商场按标价销售某种工艺品时,每件可获利45元;按标价的八五折销售该工艺品8件与将标价降低35元销售该工艺品12件所获利润相等.该工艺品每件的进价、标价分别是多少元?3、某地区居民生活用电基本价格为每千瓦时0.40元,若每月用电量超过a千瓦则超过部分按基本电价的70%收费.(1)某户八月份用电84千瓦时,共交电费30.72元,求a.(2)若该用户九月份的平均电费为0.36元,则九月份共用电多少千瓦?•应交电费是多少元?4、某商店开张为吸引顾客,所有商品一律按八折优惠出售,已知某种旅游鞋每双进价为60元,八折出售后,商家所获利润率为40%。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初中
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在数学中,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是指利用代数式表达出来的一元一次方程,通过数学计算和推理,解决实际问题或场景中的情况。
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到物品的价格、时间、速度等实际情景,通过建立方程来解决。
例子1:苹果的价格
小明去买苹果,商店的标价是每个1元,他购买了若干个苹果后,一共花费了7元。
那么问小明购买了多少个苹果?
解答:
设小明购买的苹果个数为x个。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建立方程:
$$ x \\times 1 = 7 $$
为了求解x,将方程改写为:
x=7
所以,小明购买了7个苹果。
例子2:水池的填充
有一个空的水池,自来水池水龙头每分钟可以灌满水池1/3,而排水口每分钟可以排出1/5的水。
如果不开启排水口,只灌水,灌满整个水池需要多少分钟?
解答:
设从水龙头灌满整个水池需要t分钟。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建立方程:
$$ \\frac{1}{3} \\times t = 1 $$
为了求解t,将方程改写为:
t=3
所以,灌满整个水池需要3分钟。
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是初中代数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这类题目,同学们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通过构建方程并解答问题的过程,培养了他
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一、工程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思想就是将等量关系从情景中剥离出来,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方程或方程组,从而解决问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解题思路)(1)审——审题: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找出等量关系).(2)设——设出未知数:根据提问,巧设未知数.(3)列——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答——检验,写答案:检验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检验后写出答案.(注意带上单位)【典例探究】例1 将一批数据输入电脑,甲独做需要50分钟完成,乙独做需要30分钟完成,现在甲独做30分钟,剩下的部分由甲、乙合做,问甲、乙两人合做的时间是多少?解析:首先设甲乙合作的时间是x分钟,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甲工作(30+x)分钟的工作量+乙工作x分钟的工作量=1,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解方程即可.设甲乙合作的时间是x分钟,由题意得:【方法突破】工程问题是典型的a=bc型数量关系,可以知二求一,三个基本量及其关系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工作总量往往在题目条件中并不会直接给出,我们可以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
二、比赛计分问题【典例探究】例1某企业对应聘人员进行英语考试,试题由50道选择题组成,评分标准规定:每道题的答案选对得3分,不选得0分,选错倒扣1分。
已知某人有5道题未作,得了103分,则这个人选错了道题。
解:设这个人选对了x道题目,则选错了(45-x)道题,于是3x-(45-x)=1034x=148解得 x=37则 45-x=8答:这个人选错了8道题.例2某校高一年级有12个班.在学校组织的高一年级篮球比赛中,规定每两个班之间只进行一场比赛,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班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班要想在全部比赛中得18分,那么这个班的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因为共有12个班,且规定每两个班之间只进行一场比赛,所以这个班应该比赛11场,设胜了x场,那么负了(11-x)场,根据得分为18分可列方程求解.【解析】设胜了x场,那么负了(11-x)场.2x+1•(11-x)=18x=711-7=4那么这个班的胜负场数应分别是7和4.【方法突破】比赛积分问题的关键是要了解比赛的积分规则,规则不同,积分方式不同,常见的数量关系有:每队的胜场数+负场数+平场数=这个队比赛场次;得分总数+失分总数=总积分;失分常用负数表示,有些时候平场不计分,另外如果设场数或者题数为x,那么x最后的取值必须为正整数。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⑴审题,找出不等关系;⑵设未知数;⑶列出不等式;⑷求出不等式的解集;⑸找出符合题意的值;⑹作答。
(分配问题)1、一堆玩具分给若干个小朋友,若每人分3件,则剩余4件,若前面每人分4件,则最后一人得到的玩具最多3件,问小朋友的人数至少有多少人。
2、解放军某连队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准备将战士编成8个组,如果每组人数比预定人数多1名,那么战士人数将超过100人,则预定每组分配战士的人数要超过多少人3、把若干颗花生分给若干只猴子。
如果每只猴子分3颗,就剩下8颗;如果每只猴子分5颗,那么最后一只猴子虽分到了花生,但不足5颗。
问猴子有多少只,花生有多少颗4、把一些书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余8本;如果前面的每个学生分5本,那么最后一人就分不到3本。
问这些书有多少本学生有多少人5、某中学为八年级寄宿学生安排宿舍,如果每间4人,那么有20人无法安排,如果每间 8人,那么有一间不空也不满,求宿舍间数和寄宿学生人数。
6、将不足40只鸡放入若干个笼中,若每个笼里放4只,则有一只鸡无笼可放;若每个笼里放5只,则有一笼无鸡可放,且最后一笼不足3只。
问有笼多少个有鸡多少只7、用若干辆载重量为8吨的汽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汽车只装4吨,则剩下20吨货物;若每辆汽车装满8吨,则最后一辆汽车不满也不空。
请问:有多少辆汽车8、一群女生住若干家间宿舍,每间住4人,剩下19人无房住;每间住6人,有一间宿舍住不满。
(1)如果有x间宿舍,那么可以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组:(2)可能有多少间宿舍、多少名学生你得到几个解它符合题意吗(积分问题)1、某次数学测验共20道题(满分100分)。
评分办法是:答对1道给5分,答错1道扣2分,不答不给分。
某学生有1道未答。
那么他至少答对几道题才能及格2、在一次竞赛中有25道题,每道题目答对得4分,不答或答错倒扣2分,如果要求在本次竞赛中的得分不底于60分,至少要答对多少道题目3、一次知识竞赛共有15道题。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以下是一个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供参考:某工厂生产某种零件,每天需要生产100个零件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已知生产1个零件需要2个小时的工时,每个零件的售价为5元。
如果该工厂每天工作8小时,那么该工厂每天的利润是多少元?
解法:
设该工厂每天生产x个零件,则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x = 100
将x代入每个零件的售价,得到每天的利润为:
y = x·5 = 100×5 = 500元
因此,该工厂每天的利润为500元。
解析:
该应用题要求求该工厂每天的利润,可以通过已知条件列出方程,并求解得到x的值,再根据每个零件的售价计算每天的利润。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每天工作8小时并不影响每天的生产量x,因为每天需要生产100个零件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初一数学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分类讲评
8.设而不求(设中间参数)的问题
一些应用题中,所给出的已知条件不够满足基本量关系式的需要,而且其中某些量不需要求解。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设出这个量,并将其看成已知条件,然后在计算中消去。
这将有利于我们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例22.一艘轮船从重庆到上海要5昼夜,从上海驶向重庆要7昼夜,问从重庆放竹牌到上海要几昼夜?(竹排的速度为水的流速)
【明老师讲评】航行问题要抓住路程、速度、时间三个基本量,一般有两种已知量才能求出第三种未知量。
本题中已知时间量,所求也是时间量,故需在路程和速度两个量中设一个中间参数才能列出方程。
本题中考虑到路程量不变,故
设两地路程为a公里,则顺水速度为,逆水速度为,设水流速度为x,有
-x=+x∴x=,
又设竹排从重庆到上海的时间为y昼夜,有·x=a ∴x=35
例23. 某校两名教师带若干名学生去旅游,联系两家标价相同的旅行社,经洽谈后,甲旅行社的优惠条件是:1名教师全部收费,其余7.5折收费;乙旅行社的优惠条件是:全部师生8折优惠。
⑴当学生人数等于多少人时,甲旅行社与乙旅行社收费价格一样?
⑵若核算结果,甲旅行社的优惠价相对乙旅行社的优惠价要便宜,问学生人数是多少?
【明老师讲评】在本题中两家旅行社的标价和学生人数都是未知量,又都是列方程时不可少的基本量,但标价不需求解。
⑴中设标价为a元,学生人数x 人,甲旅行社的收费为a+0.75a(x+1)元,乙旅行社收费为0.8a(x+2)元,有 a+0.75a(x+1)=0.8a(x+2)∴ x=3
⑵中设学生人数为y人,甲旅行社收费为a+0.75a(x+1)元,乙旅行社收费
为0.8a(x+2)元,有 0.8a(x+2)-[a+0.75a(x+1)]=×0.8a(x+2)∴x=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