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光的魅力
- 格式:pptx
- 大小:3.42 MB
- 文档页数:12
光的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基本特性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光的认知和观察力。
2. 通过观察和描绘光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光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特性和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光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关于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PPT课件。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光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光的存在,激发学生对光的兴趣。
2. 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光的基本特性,如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2)教师介绍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照明、投影、光纤通信等。
3. 观察与描绘(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光现象,如阳光透过窗户、灯光照亮教室等。
(2)学生用画笔描绘自己观察到的光现象,注意表现光的颜色、亮度、方向等特点。
4. 创作与展示(1)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幅以光为主题的画作。
(2)学生完成后,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览区,大家共同欣赏、交流。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的重要性和作用。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光现象,用画笔描绘下来,下次课带来分享。
2. 家长辅助学生,共同探讨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光的认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在观察与描绘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细节,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
3. 在创作与展示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光的基本特性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观察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学生对光的认知和兴趣也得到了提升,为今后的科学探索打下了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观察与描绘环节在“光的魅力”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观察与描绘环节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重要环节。
师: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毕加索的这幅作品想表达什么主题呢?
生:花瓶插满了鲜花。
师:是的毕加索给它取名《天堂花》,假如没有设备,我们岂能见证到如此具有魅力的光影之花,这就是毕加索的留给我们的光绘的魅力——天堂花,今天就让我们学习毕加索用光绘的形式完成一幅作品。
【设计意图】从不同的艺术形式,引发进入21世纪人们热衷追求的艺术形式,光绘艺术,从中点燃学生的兴趣,也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思考,让学生学会探究光绘的起源与来源,并教。
19. 光的魅力一、教材内容分析《光的魅力》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光现象的观察与表现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光的方法,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观察能力,但对光与色彩关系的理解尚浅。
因此,本课需要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认识光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光的表现欲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光现象的观察与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美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学会运用绘画语言表现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光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包括日出、日落、灯光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片的共同特点。
(2)学生回答:这些图片都有光的存在。
(3)教师总结:光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表现光的魅力。
2. 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光与色彩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间段、不同环境下光的色彩变化。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光,如光线可以用线条表示,光源可以用亮色表示等。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表现光,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练习(1)教师布置作业:以“光的魅力”为主题,画一幅表现光的画作。
(2)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评价(1)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从光的表现、色彩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
(2)学生自评、互评,总结自己在表现光的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光与色彩的关系以及表现光的方法。
《光的魅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光的魅力》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9课的内容,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融祏属性、探索性、创造性与体。
本课设计让学生了解光与美术作品、光与音乐、光与長影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绘画知识,让学生学会运用光进行美术活动与创作。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各种光,受光与我们的生活和艺术密切相关,光有自然光,如太阳光,月光等;也有人造光,如灯光、烛光等。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绘画音乐、摄影等艺术形式都需要光的照射增加其感染力,教材选取毕加索光绘艺术、等作为欣赏图例,让学生感受光绘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解光绘作品的创作方法,并进行光绘摄影创作,光作为艺术作品媒材不仅为艺术作品带来的绚丽效果,还培养了学生对光的兴趣和对科学技术的追求。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从性向理性过度,理解能力、绘画水平都有待提高,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定的美术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本课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艺术形式,实现美术与摄影的巧妙结合,本课在教授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将学过的美术知识运用于光绘作品中,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一)导入师:今天,我们采用一种新的打招呼方式,我想用光跟同学们打招呼,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光无处不在,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光?生:。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太阳光、月光,是自然界本身就有的光,我们称为自然光。
(板书)刚刚说到的灯光、烛光等人类创造的光,我们称他为人造光。
是的,光可以分为两类,可以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大家想一想,如果世界上没有了光,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生:。
师:没错,光给与我们光明和温暖,带给我们快乐与幸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光的魅力》。
(二)新授出示图片师:这样的光,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生:。
师:像这样蓝色的光,给我们清凉舒适之感,看到这样的光,你有什么感觉?(出示图片)生:喜庆热闹......师:光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艺术创作更离不开光,光让我们的作品更加动人,你们知道吗?画家在创作时也会利用光的微妙变化作为突破口来创作。
光的魅力(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基本特性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对光与影、颜色、形状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用光影、颜色、形状表现光的基本方法。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光现象,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基本特性: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2. 光的表现形式:自然光、人造光、混合光等。
3. 光与影的关系:光源、投影、阴影等。
4. 光与颜色的关系:色温、色调、色彩等。
5. 光与形状的关系:光线、光斑、光晕等。
6. 光在生活中的应用:摄影、绘画、设计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光的基本特性和表现形式,掌握运用光影、颜色、形状表现光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光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投影仪、光敏传感器、激光笔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光现象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光的基本特性和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光与影、颜色、形状等方面的关系。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光影、颜色、形状表现光的基本方法。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光的魅力2. 主体内容:光的基本特性、表现形式、光与影、颜色、形状的关系、生活中的光现象等。
3. 配图:光现象的图片、学生作品等。
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以光为主题的画,要求运用光影、颜色、形状表现光。
2. 拍摄一组生活中的光现象,并简单描述其特点。
3. 收集光在艺术、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和欣赏。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光的基本特性和表现形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