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学技术奖申报流程演示5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4.30 MB
- 文档页数:51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奖励实施细则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第三章评审机构第四章推荐第五章评审第六章异议处理及监督第七章审核、授奖第八章社会力量设奖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确保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授奖以及对全省科技奖励的指导管理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称“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省科学技术厅负责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管理、审核工作及全省科技奖励的指导、管理工作。
第三条省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加速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条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省科学技术奖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者单位,并对同一项目授奖的个人或者单位按照贡献大小排序。
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一般不得作为省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第六条省科学技术奖是授予个人、单位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第七条奖励办法第六条第(一)项所称“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重大成就的”,是指候选人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或者重大发现,丰富和拓展了学科的理论,引起该学科或者相关学科领域的突破性发展,为国内外同行所公认,对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八条奖励办法第六条第(二)项所称“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为本省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是指候选人在上述活动中取得系列或者特别重大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引起该领域技术的跨越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革,为我省行业和区域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推荐系统 STAExpress使用指南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二〇〇八年目 录第一章系统安装 (1)1.1 系统主要功能 (1)1.2 系统运行环境 (1)1.2.1 客户端系统配置 (1)1.3 系统安装 (2)第二章 系统操作说明 (6)2.1 录入项目信息 (7)2.1.1 项目基本情况 (7)2.1.2项目简介 (8)2.1.3项目主要发现、发明及创新 (8)2.1.4推荐单位意见 (9)2.1.5经济社会效益 (10)2.1.6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11)2.1.7主要完成人 (11)2.1.8主要完成单位 (12)2.1.9主要证明目录 (13)2.2 删除推荐项目 (15)2.3 完整性检查 (15)2.4 生成word版本推荐书 (15)2.5 导出申报文件 (16)2.6 导入申报文件 (17)2.7 推荐项目修改和保存 (17)第1章系统安装1.1 系统主要功能“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推荐系统”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委托相关单位开发,其功能是支持项目的申报和推荐,为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及管理提供基本信息。
其主要功能:推荐书填写:在推荐系统中,依据填写说明,准确、完整地填写各栏目内容。
打印项目推荐书:将填写完成的推荐书,按格式要求自动生成打印推荐书书面材料(用户不允许修改推荐书内容)。
项目推荐:由推荐单位和专家填写推荐意见;数据备份:利用导出申报文件功能,将已经填写好的项目推荐书备份到软盘、本地硬盘、U盘等。
并可通过网络或存储介质(光盘、软盘、U盘等)上报。
数据恢复:利用导入申报文件功能,可将备份的项目数据导入本系统。
1.2 系统运行环境1.2.1 客户端系统配置硬件配置建议配置:普通PC机,256M以上内存,1024*768显示分辨率显示器,带硬盘。
打印设备: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软件配置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XP 中文版应用软件:Word2000/XP或更高版本因为系统利用Word2000/XP生成推荐书,所以要求在使用前安装该软件。
一、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申报程序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于每年六月份开始申报,包括以下六类,需准备的材料和要求分别是:甲类(理论成果):论文发表一年以上,论文发表、论文被收录和引用情况需提供相应的证明乙类(应用成果):需提交技术鉴定证书、应用一年以上并提供经济效益证明。
丙类(推广应用成果):须通过鉴定,应用三年以上或获省(部)以上奖两年以上,提供有关效益证明。
发明类:须经鉴定或获得发明专利,未授权的专利需查新报告,并提供经济效益证明科技专著类:需提交图书质量证明材料,科技教材类:科研处向各院系转发申报教育部科技进步奖通知各院系组织教师到科研处领取申请书,准备相应材料填写申请书草稿,并交科研处审核申请书(打印件)及相关材料装订成册,一式五份,其中包括原件两份加盖学校公章材料归档(需原件一份)上报教育部教育部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包括函审和专家组讨论)教育部将结果以公告形式传达给我校,由我处转发给各单位二、广东省高校科技进步奖申报程序广东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于每年十二月份开始申报,包括以下两类,需准备的材料和要求分别是:理论成果类:论文发表一年以上,论文发表、论文被收录和引用情况需提供相应的证明,以上材料必须经过函审鉴定。
应用成果类:需提交技术鉴定证书、应用一年以上并提供经济效益证明。
科研处向各院系转发申报教育部科技进步奖通知各院系组织教师到科研处领取申请书,准备相应材料填写申请书草稿,并交科研处审核申请书(打印件)及相关材料装订成册,一式四份,其中包括原件一份加盖学校公章材料归档(需原件一份),办理成果登记手续(包括科技成果报告表、鉴定证书和《中国技术成果大全》项目表各一份)上报广东省高教厅广东省高教厅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高教厅将结果以公告形式传达给我校,由我处转发给各单位三、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申报程序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于每年四月份开始申报,申报项目必须为已获得厅、局级奖励二等以上的项目,其它需准备的材料和要求与申报广东省高校科技进步奖要求同。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第一篇:《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以下简称《推荐书》)是科学技术奖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推荐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或铅印,大小为A4 开本(高297 毫米,宽 210 毫米)竖装。
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 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 号字,推荐书及其指定附件分别装订成册,其大小规格应一致。
装订后的《推荐书》勿另附封面。
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名称及代码》按照以下所列填写推荐项目所属专业评审组名称及代码。
专业评审组名称及代码如下所列:101、机械 102、电子 103、材化 104、城建 105、轻工 106、农一 107、农二 108、医卫 109、中医药110、软科学《项目类别》分类如下:①基础理论②技术发明③技术开发④社会公益⑤重大工程⑥软科学类《项目名称(中文)》应当简明、准确地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 30 个汉字。
《项目名称(英文)》应翻译准确,不超过 120 个字符。
《主要完成人》按《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填写,并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
课题的鉴定(验收)专家不能作为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按《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填写,并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
主要完成单位必须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
《推荐单位》指组织推荐项目的各市科技局,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及其他具有推荐资格的单位。
《项目名称可否公布》在 " 是 " 或 " 否 " 间选择。
如选“ 否” ,请详细填写密级以及定密审查机构。
《密级》应填经定密审查机构审定批准的密级,密级分为秘密、机密和绝密。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方法实施细那么欢送来到,下面是给大家提供的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实施,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章总那么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第三章推荐第四章评审第五章异议及核实第六章审核、授奖第七章附那么第一条为做好我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方法》(以下简称“方法”),制定本细那么。
第二条省科学技术奖励鼓励产学研联合研发,促进科技经济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努力造就和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立。
第三条省科学技术奖分设省科学技术重大奉献奖、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创造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创造、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创造性突出奉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省科学技术重大奉献奖每两年评审1次,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3人;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创造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评审1次,奖励工程成果总数不超过300项,其中省自然科学奖不超过30项、企业为主完成的工程成果不低于奖励工程成果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五条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创造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一等奖、二等奖工程成果总数不超过128项,其中一等奖工程成果总数不超过28项,企业为主完成的工程成果在一等奖中占一定比例。
第六条省科学技术厅负责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管理、审核等工作,并负责对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的指导。
第七条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授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那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预。
第八条省科学技术奖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九条“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学技术开展中有重大成就的”是指候选人在根底研究、应用根底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或者重大发现,丰富和拓展了学科理论,引起该学科或者相关学科领域的突破性开展,为国内外同行所公认,对科学技术开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大奉献。
省科学技术奖申报要求一、共性要求1、电子版推荐书与纸质申报材料必须一致,纸质申报材料不得超过或少于电子版申报材料;2、报奖项目完成单位必须与鉴定证书一致;3、完成人员必须在“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中签名且未说明创造性贡献;4、完成人员姓名及排序必须与鉴定证书一致,完成人员所在单位必须与项目完成单位一致;5、成果鉴定组织单位必须为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或国家部委;6、项目鉴定过程中,鉴定专家必须是同行专家,不得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人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不得为同一单位,同一单位专家不得超过两人;鉴定专家单位不得少于5个单位;鉴定专家不得为项目完成单位人员;7、项目完成单位应写明所作贡献,并加盖单位公章;8、项目鉴定时间应符合省厅要求;9、申报项目必须为非密项目,不得填写“秘级”;10、报奖项目必须整体应用两年以上。
省自然科学奖提交的论文、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者作为学术专著出版二年以上;省技术发明奖技术发明成熟,整体技术实施应用二年以上;省科技进步奖:开发的项目整体技术经过二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11、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争议的项目,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申报省科学技术奖;1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取得有关许可证,如动植物新品种、食品、药品、基因工程技术和产品等,在未获得主管行政机关批准之前,不得申报省科学技术奖;13、同一技术内容不得在同一年度重复申报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4、项目完成人中如有非中国公民的,该完成人不予以推荐;15、推荐书主件和附件的内容和页数要符合省厅的要求。
16、扫描附件中的鉴定证书至少应包括“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专家鉴定意见、组织和主持鉴定单位意见”所在页;17、扫描附件中的查新报告至少应包括“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查新点、查新要求、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查新结论”所在页。
二、省自然科学奖1、完成人必须是代表性论文(论著)作者;2、主要论文(著)目录所列论文发表(出版)年限应在两年以上;3、“8篇代表性论文”中主体工作不得在国外完成;4、完成人员应为8篇代表性论文(著)作者;5、应提交代表性论文(著)内容复印件和与主要引文密切相关内容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