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25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校本课程编写说明和课程标准一、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整体设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选修课教科书。
它是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相配套的。
为了使它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并能够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编者在以下几个问题上,曾进行了反复思考、充分讨论,并采取了一些新的编排思路。
(一)适应高中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需求。
民国以前,文人科举考试以及公私应用交际、日常记事抒情言志,都离不开用文言形式写的诗文。
对于诗文的学习、探讨,了解其做法,总结其得失,予以借鉴,甚至模仿,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代替了文言,古代文学与读者拉开了距离。
阅读古代诗文,从以往的重在临摹仿效,转为偏重鉴赏和认识。
古诗文学习的直接出发点,多半在于增进文化涵养,提高审美情趣;至于写作应用上的受益,则不像白话文那样直接。
这是读者需求上古与今的差异,面对这种情况,课本的设计必须从欣赏角度入手,以适应读者需求的变化。
(二)采用全新的单元设置角度。
为了突出文言文学习中鉴赏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这本课本打破了一般以文学史顺序或作家文选式的单元编排方式。
诗文分列,按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单元。
诗文各分三个单元,繁简适度,切合高中生的欣赏需要,尽可能地从几个基本方面充分体现两种文体的各自特点。
尤其是散文的单元设计,由于可借鉴的资料不多,自出主张,从散文的形象性、抒情性与逻辑性、灵活性与趣味性三个方面勾勒散文的整体风格,很有创意。
从选目看,各单元所选作品,均不在一个平面上简单罗列,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和鉴赏需要作多层次安排。
(三)努力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步骤上有所创新。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程把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根本出发点,因此,从单元开头的赏析指导,到课文后的练习与相关资料,均本着加强方法指导的原则作了新的考虑。
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2新高考新教法2011-01-09 13115cc149a20100nzwh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2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之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2、综合鉴赏古代诗歌。
包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特点、表达效果等。
教学重点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内涵,掌握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论结合,析品结合。
开展一次诗歌朗诵比赛。
课时安排5课时[讲(概念理解)+读(概念读解)+析(作品分析)+论(作品讨论)+悟(融会贯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内涵。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和诵读的要求。
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蕴涵的情感。
教学步骤一、导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缺乏诵读的阅读与作品的对话是沉闷陌生甚至不友好的。
诵读令作品所有的内容变得栩栩如生。
仿佛是在与或作品中的任务侃侃而谈。
在这种对谈中,阅读者自己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精神状态,产生着共鸣。
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教人读诗文要“因声求气”“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读而出声,始能体会到诗文的声韵之美,诗文作为审美对象的美感将大大增强。
而且,一篇文章的声韵特征往往适应于文章内在的情感特征而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只有出声朗读,我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节奏,由节奏而把握到文中的情感与气韵。
一篇文章作为一个阅读对象的内涵才有可能充分地展现出来。
二、解题1、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高二必背文章第一篇: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高二必背文章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国殇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第二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必背内容[范文模版]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楚辞专题第一课《国殇》一.原文及注释操吴戈兮被犀甲(1),车错毂(gǔ)兮短兵接(2)。
旌蔽日兮敌若云(3),矢交坠兮士争先(4)。
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5),左骖(cān)殪(yì)兮右刃伤(6)。
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7),援玉枹(fú)兮击鸣鼓(8)。
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9),严杀尽兮弃原野(10)。
出不入兮往不反(11),平原忽兮路超远(12)。
带长剑兮挟秦弓(13),首身离兮心不惩(14)。
诚既勇兮又以武(15),终刚强兮不可凌(16)。
身既死兮神以灵(17),魂魄毅兮为鬼雄(18)注释:(1)吴戈:战国吴地所制的戈(因制作精良锋利而著名)。
操:持。
戈:武器名。
被:通“披”。
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
(2) 毂:(gǔ)车轮贯轴处。
车错毂;指两国双方激烈交战,战车交错。
毂是车轮中心插轴的地方。
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3)旌:(jīng)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了太阳,敌兵好像云一样涌上来。
旌: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4)矢交坠兮士争先;流矢在双方的阵地上纷纷坠落,战士们奋勇争先。
矢:箭。
(5)凌:侵犯。
躐(liè,音“列”):践踏。
行(háng):队伍的行列。
(6)左骖(cān):古代战车用四匹马拉,中间的两匹马叫“服”,左右两边的叫“骖”。
殪(yì义):倒地而死。
右:指右骖。
刃伤:为兵刃所伤。
(7)霾两轮兮絷四马:车轮陷入泥中,驾车的四马被绊住了。
霾(m ái,埋)。
通“埋”,只两轮陷入泥中。
絷(zhí,直);绊住。
(8)援玉枹(fú)兮击鸣鼓:主帅鸣击战鼓以振作士气。
援:拿着。
玉枹:用玉装饰的鼓槌。
(9)天时:天意。
怼(duì):怨怒。
威灵怒:神明震怒。
(10)严杀:酣战痛杀。
弃原野;指骸骨弃在战场上。
(11)出不入兮往不反;是说战士抱着义无反顾的必死决心。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需要背诵些课文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需要背诵的课文有:第一单元的《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蜀相》;第二单元的《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第三单元的《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第四单元的《阿房宫赋》;第五单元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篇目及建议第一单元:课文:白居易《长恨歌》(赏析)建议熟读屈原《湘夫人》(背诵、字词)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泄水置平地”(背诵)杜甫《蜀相》(背诵)——名篇陆游《书愤》(背诵)单元推荐作品:阮籍《咏怀二十八首》其一“夜中不能寐”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白日沦西河”李白《越中览古》:建议背诵李清照《一剪梅》:建议背诵黄遵宪《今别离》习题出现:李白《行路难》:建议背诵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建议背诵(至少对仗两联)第二单元:课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建议熟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背诵)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背诵)杜甫《登岳阳楼》(背诵)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背诵)推荐作品: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建议背诵(至少对仗两联)杜甫《旅夜书怀》:建议背诵苏轼《新城道中》:建议背诵(至少对仗两联)姜夔《扬州慢》:建议背诵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建议背诵习题出现:王维《归嵩山作》李白《赠孟浩然》、杜甫《解闷》李贺《梦天》:建议背诵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建议背诵杜甫《泊岳阳楼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建议背诵第三单元:课文:李白《将进酒》(赏析、背诵)杜甫《阁夜》(背诵)李贺《李凭箜篌引》(背诵)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背诵)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背诵)推荐作品:屈原《国殇》:建议背诵“出不入兮往不反”至结尾。
高适《燕歌行》:名句要记诵。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建议背诵。
电子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电子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语:古代的诗歌散文是由诗人有感而写的,大家阅读时要带入情感,所以为大家收集了以下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篇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修)知识归纳《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修)知识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第一单元1、《长恨歌》——白居易表现手法:以景衬情思想内容:诗歌既对李、杨真挚爱情的歌颂,也有对明皇迷色误国的讽喻。
2、《湘夫人》——屈原表现手法:比兴、铺陈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
3、《拟行路难》——鲍照表示手法:比兴思想内容:表达了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的遭受压抑的激愤之情。
4、《蜀相》——杜甫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思想手法: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壮志末酬,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心情。
5、《书愤》——陆游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白描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表现手法:以景抒情思想手法: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
7、《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表现手法:移情于物思想手法: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8、《越中览古》——李白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虚实结合思想手法:表盛衰无常的感慨。
9、《一剪梅》——李清照表现手法:以景抒情思想手法: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10、《今别离》(其一)——黄遵宪表现手法:对比思想手法: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技术的昌明。
第二单元1、《春江花月夜》——张苦虚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探求和对人生的无限沉思和感叹。
2、《夜归鹿门歌》——孟浩然表现手法:对比、用典思想手法: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表现手法:想象、夸张、比喻、对比、衬托思想手法:表现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对污浊社会的抗议,对自己崇高人格的护卫。
全部翻译《长恨歌》汉家的皇上看重倾城倾国貌,立志找一位绝代佳人。
可惜当国多少年哪,一直没处寻。
杨家有位刚长成的姑娘,养在深闺里没人见过她容颜。
天生丽质无法埋没,终于被选到皇上身边。
她回头嫣然一笑,百般娇媚同时显现出来。
六宫粉白黛绿的各色宫女们,立刻全都似乎褪掉了色彩。
春寒料峭,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她那如凝结的油脂的肌肤。
侍女扶出浴,正娇懒无力,原来是刚得到皇上的宠幸!花一般容貌云一样鬓发,金步摇在头上颤。
绣有莲花图案的帐子很温暖正适合度春宵。
春宵太短!太阳升起老高天子才睁眼,从此再不早早上朝去和那些大臣见面。
追陪欢乐,伺候宴席,她总在皇帝身旁转,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春天随她春游,夜晚也是她独占。
后宫有美人儿三千人,皇上对三千人的宠爱都集中在她一身。
深宫的夜晚,她妆饰好了去伺候圣君。
玉楼中宴会完毕,皇上带醉入了寝。
姐妹弟兄都封了大邦,好羡人呀,一家门户尽生光彩。
叫天下做父母的心里,觉得生男儿还不如生个女郎。
避暑的骊宫,高插云霄。
宫中仙乐飘,人间到处都能听到。
宫里徐徐地奏歌慢慢地舞蹈,管弦之声聚而不散。
皇上整天看,总也看不够。
谁知道渔阳反叛的战鼓会震地敲,把霓裳羽衣曲惊断了!皇家城阙烟尘滚滚,天子的大驾,成千上万的车辆马骑,逃往西南。
(因为)还有贵妃的翠色车驾摇摇晃晃、走走又停停,才走到出城门百来里。
六军不肯前进可怎么办?宛转蛾眉竟死在皇上马蹄前。
她的花钿丢在地上没人收,还有她头上的翡翠翘呢,她的金雀,她的玉簪。
皇上掩着脸,想救救不了,回头看时,眼泪和血一起流。
风刮起黄尘格外萧索,栈道插云弯弯曲曲通上剑阁。
峨眉道上没多少行人,天子旌旗也没了光彩,阳光是那样淡薄。
蜀江水这么碧绿哟,蜀山这么青翠,皇上日日夜夜怀念的情思难断绝。
离宫看见月光是伤心颜色,夜里听雨打栈铃也是断肠声息。
总算有一天,天旋地转圣驾得回京城,又走到这里——叫人徘徊不忍离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间找不着了,美人当年白白死去的那块地。
君臣互相看看,眼泪洒衣襟,向东望,信马由缰回京城。
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之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教学重点: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内涵。
掌握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论结合,析品结合课时安排:5课时[讲(概念理解)+读(概念读解)+析(作品分析)+论(作品讨论)+悟(融会贯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理论内涵。
教学步骤:一、读讲(一)以意逆志1、导入:古代诗歌的特点是言简意丰、精妙含蓄。
后人读前人的作品,往往因为某个方面的原因,而曲解了诗意,或者妄加评改。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1)下面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闺意献张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选择:A爱情诗B闺怨诗C行卷诗酬朱庆馀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典菱歌敌万金。
注:张籍,水部郎中,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
读懂诗歌的重要前提:了解背景(2)明朝人杨慎改杜牧《江南春》绝句,以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中,“千”应为“十”,原因是“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千里莺啼谁人听得?”改得如何?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昔人何文焕在《历代词话考索》中提出批评:“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此诗之意,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
”(这正是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批驳了他人的谬误,显得合情合理。
)2、导读:那么,何文焕的批评恰当吗?他的批评表现了什么道理?请认真阅读课文“赏析指导”的“以意逆志”部分,并勾画要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3、答问和讲析:学生回答。
教师讲析。
何文焕的批评是有道理的。
他的批评,指出了体现了对这种死扣词句的做法的否定,其实也暗合了“以意逆志”的诗歌理解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以意逆志”呢?孟子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提出了理解作品的方法:“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包括诗、词、赋、论、辩、书、序等体裁。
2. 通过欣赏古代诗歌散文,使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古代诗歌散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3. 分析古代诗歌散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选取代表性的古代诗歌散文作品进行欣赏和解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鉴赏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代表性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进行评价和交流。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创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3. 第三课时:分析代表性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第四课时:选取一组古代诗歌散文进行欣赏和解读。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鉴赏方法,分析古代诗歌散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对古代诗歌散文进行评价。
4. 学生能够动手编写古代诗歌散文,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案例分析1. 教学内容:本章节将深入探讨古代诗歌散文的具体案例,包括《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不期的代表性作品。
2. 案例分析:选取《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诗歌,分析其古朴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选取《楚辞》中的《离骚》、《天问》等作品,探讨其浪漫主义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选取唐诗中的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春望》等诗歌,欣赏其豪放与忧国忧民的情怀;选取宋词中的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如梦令》等作品,领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妙的词句。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被选篇目[大全]第一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被选篇目[大全]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被选篇目诗歌之部第一单元(6个课时)鉴赏示例长恨歌(白居易)自主赏析蜀相(杜甫)书愤(陆游)第二单元(6个课时)鉴赏示例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自主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第三单元(6个课时)鉴赏示例将进酒(李白)自主赏析阁夜(杜甫)虞美人(李煜)第四单元(6个课时)鉴赏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自主赏析阿房宫赋(杜牧)第五单元(6个课时)鉴赏示例六国论(苏洵)自主赏析伶官传序(欧阳修)第六单元(6个课时)鉴赏示例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自主赏析项脊轩志(归有光)散文之部高一备课组 2011-5-24第二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必备篇目《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