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酶制剂在现代饲料养殖业中的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357.50 KB
- 文档页数:27
2021.3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以及生态养殖理念的倡导,水产养殖业对饲料标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优质饲料源的原料紧缺,价格高,而普通饲料又往往存在适口性差、消化率低、活性物质少等问题。
因此,探求一种高效、低能饲料是诸多行业专家研究的热点。
酶制剂具有作用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耗能污染少等优点。
饲用酶制剂可以有效改善饲料应用中的缺陷,充分发挥其高效、无毒、无副作用的优势,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积极作用,其应用效果备受认可。
一、饲用酶制剂种类及作用饲用酶制剂主要包括单酶制剂(淀粉酶、植酸酶、脂肪酶、蛋白质酶、纤维素酶等)和复合酶制剂(多种单酶制剂混合)。
1.单酶制剂(1)淀粉酶。
淀粉酶主要用于淀粉的消化和吸收,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支链淀粉酶以及糖化酶。
在水产上,外源淀粉酶的添加能够促进幼体分泌内源淀粉酶,有利于其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黄燕华等(2009)有关南美白对虾的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含量为150毫克/千克的淀粉酶后,显著增加了对虾血清中的PD 和SOD 活性。
武明欣(2015)对刺参的研究显示,添加外源淀粉酶饲养的刺参肥满度明显提高,生产性能大幅提高。
此外,相关研究发现,在饲料中单独添加淀粉酶无明显效果,但是基于水产类的淀粉酶活性远低于畜禽类,在生产上通常与其他种类的酶制剂一起应用于水产饲料中。
(2)植酸酶。
植酸酶对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具有促进作用,主要作用为催化植酸水解(陈斓,2006)。
程宗佳(2004)研究表明,在虹鳟基础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粗蛋白质以及大部分氨基酸的消化率。
石学刚等(2010)研究也证实了此观点,植酸酶在改善饲料营养价值、节约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孟祥科等(2013)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1000~1500单位/千克的植酸酶可以显著促进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生长。
(3)脂肪酶。
饲料用脂肪酶属于消化酶,具有促进动物生长、促进维生素及色素的吸收和利用、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等作用。
蛋鸡饲料中酶制剂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近年来,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饲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饲养中添加酶制剂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蛋鸡饲料中酶制剂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并讨论其在养殖业中应用的意义。
一、酶制剂在蛋鸡饲料中的作用蛋鸡对于饲料中的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消化能力有限。
而酶制剂的添加可以改善饲料的可消化性,进而提高蛋鸡对饲料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率。
常见的酶制剂包括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等。
它们能降解饲料中的复杂多糖、纤维素和蛋白质,使其变为蛋鸡能够消化吸收的简单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
二、酶制剂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酶制剂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蛋鸡对饲料的消化率。
以纤维素酶为例,它能够有效降解饲料中的纤维素,使得蛋鸡能够更好地吸收纤维素中的营养物质。
在添加纤维素酶的饲料中,蛋鸡的饲料消化率明显提高,能够更充分地利用饲料中的能量和养分,从而促进蛋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此外,酶制剂还可以改善饲料中的矿物质消化率。
例如,饲料中的磷含量较高,但蛋鸡的磷酸酶活性有限,很难完全利用饲料中的磷。
通过添加磷酸酶酶制剂,可以提高蛋鸡对磷的吸收率,减少磷的排泄,降低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酶制剂对蛋鸡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适量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
它不仅可以减少动物粪便中的营养流失,还能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三、酶制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酶制剂在蛋鸡饲养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合理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从而增加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酶制剂的应用还能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增加产蛋率和出栏率。
此外,酶制剂还能减少饲料中的反刍物和粪便产量,减轻环境污染的程度。
然而,要实现酶制剂在养殖业中的最大效益,还需要继续加强对酶制剂的研发和应用的深入研究。
目前,虽然有关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已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报告,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利用酶制剂降低家禽饲料成本酶制剂是一种可以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特殊酶。
在家禽饲料生产中,使用酶制剂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
酶制剂可以改善家禽对植物纤维的消化。
家禽的消化系统不能有效地消化纤维素,这导致了浪费粮食和营养素的问题。
酶制剂中的纤维素酶可以分解纤维素,将其转化为能够被家禽消化吸收的简单糖类。
这样一来,家禽可以更好地利用饲料中的纤维素,减少粮食浪费,降低饲料成本。
酶制剂可以提高家禽对蛋白质的利用率。
饲料中通常包含一定量的非必需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不能被家禽直接利用。
酶制剂中的蛋白质酶可以分解蛋白质,释放出可利用的氨基酸,供家禽进行吸收和利用。
通过增加蛋白质的消化率,家禽可以更好地利用蛋白质,提高生产性能,减少对蛋白质的需求,从而降低饲料成本。
酶制剂还可以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
饲料中的一些抗营养因子,如纤维素和非淀粉多糖,会影响家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酶制剂中的抗营养因子酶可以降解这些抗营养因子,减少它们对家禽的影响。
通过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家禽可以更好地吸收和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
使用酶制剂还可以改善饲料的稳定性和防止饲料中的营养素的损失。
在饲料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营养素可能会受到酶的降解和氧化的影响,导致饲料中的营养素含量下降。
酶制剂中的抗酶和抗氧化剂可以保护饲料中的营养素,保持其稳定性和活性,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减少营养素损失,降低饲料成本。
在家禽饲料生产中,使用酶制剂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
通过改善家禽对纤维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保护饲料中的营养素,可以减少粮食浪费,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
虽然酶制剂使用需要额外的投入成本,但是由于其在饲料成本上的节约效果,可以实现成本的快速回收,最终仍然可以降低整体的饲料成本。
在家禽饲料中使用酶制剂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可带来明显的利益。
饲用酶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在养猪生产中,饲用酶制剂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酶制剂作为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够促进猪对饲料的消化与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粪便中的污染物排泄量。
酶制剂主要分为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在猪饲料中添加这些酶制剂,可以促进猪对饲料的消化与吸收。
特别是对于幼猪和早期断奶的仔猪,在其开食的配合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增加它们的食欲,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饲料转化率。
此外,酶制剂的使用还能提高猪对饲料的消化率,减少粪便中的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泄量。
这对于环境保护和猪的健康生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酶制剂时,需要注意影响酶活力的各种因素,如环境最适pH值、环境温度等,以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同时,酶制剂的种类和用量也需要根据猪的种类、年龄、日粮类型等因素来确定,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总的来说,饲用酶制剂在养猪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提高猪的饲料利用率和生长性能,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环境。
酶制剂在动物营养和饲料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1-16T07:42:01.87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2期作者:朱海峰[导读] 酶是目前较晚的饲料添加剂。
1975年,美国首次在配合饲料中使用酶制剂,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此后,饲料酶商品化技术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世界水产界的重视。
我国饲料酶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产品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短短十几年间,已经有数百种酶产品被逐渐应用于猪、禽、水产品和反刍动物的养殖。
饵料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
酶广泛应用于饲料中,以提高饲料质量。
酶制剂可以克服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不利影响,提高饲料地消化率,为动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动物健康生长。
本文综述了酶制剂在动物营养和饲料中的应用。
济南市海倍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71133摘要:酶是目前较晚的饲料添加剂。
1975年,美国首次在配合饲料中使用酶制剂,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此后,饲料酶商品化技术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世界水产界的重视。
我国饲料酶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产品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短短十几年间,已经有数百种酶产品被逐渐应用于猪、禽、水产品和反刍动物的养殖。
饵料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
酶广泛应用于饲料中,以提高饲料质量。
酶制剂可以克服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不利影响,提高饲料地消化率,为动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动物健康生长。
本文综述了酶制剂在动物营养和饲料中的应用。
关键词:酶制剂;动物营养;饲料1 酶对动物的益处 1.1 酶的作用机制因为动物不能分泌水解非淀粉多糖的酶,所以谷物细胞壁中的非淀粉多糖只处于非水解状态。
非淀粉多糖是一种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在组成和结构上与淀粉不同,分子间有化学交联,因此不能被动物完全消化利用。
一些非淀粉多糖易溶于水,在动物肠道内形成黏性凝胶,降低肠道功能,因此臭名昭著。
木聚糖是戊聚糖,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和黏性,这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酶在饲料方面的应用最早记载科学描述外源性酶制剂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在此后的30年里,科学家开始研究外源酶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并达到了广泛应用。
酶在动物体内消化与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动物能分泌到消化道内的酶主要属于蛋白酶、脂肪酶类和碳水化合物酶类。
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底物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多糖等)降解为易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如寡肽、氨基酸、脂肪酸、葡萄糖等。
饲用酶制剂大致可分为消化酶和非消化酶两大类。
非消化酶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分泌到消化道内的酶,这类酶能消化动物自身不能消化的物质或降解一些抗营养因子,主要有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植酸酶、果胶酶等。
消化酶是指动物自身能够分泌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类等。
饲用酶制剂不仅能消除饲料抗营养因子的有害作用,促进养分的消化和吸收,提高畜禽的生长速率、饲料转化效率和增进畜禽健康,而且能减少养殖业排污中氮、磷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应用饲用酶制剂是现代化养殖业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的重要科学技术措施。
饲用酶制剂的商业化应用在国外约有10余年的历史。
英国20世纪90年代初酶制剂在鸡饲料中添加率几乎等于零,而现在95%以上的鸡饲料都添加酶制剂。
中国如以珠海溢多利公司1992年推出溢多酶作为饲用酶商业化应用的起点,饲用酶制剂在中国的应用也有10多年历史。
目前中国饲用酶制剂的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并在逐步发展。
在中国销售饲用酶制剂的国外公司有近10家,其产品有:芬兰国际饲料公司的爱维生和保安生系列产品,芬兰安特罗斯公司的安特复合酶、植酸酶系列产品,罗氏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的植酸酶产品等。
中国饲用酶制剂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也有20余家,其产品有:广东珠海经济特区溢多利有限公司的溢多酶系列产品、广东肇庆华芬饲料酶有限公司的华芬酶系列产品、广东江门英恒生物饲料有限公司的英恒酶系列产品、江苏太糊酶制厂的太糊酶系列产品、吉林长春昆仑酶制剂厂的复合酶系列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