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料中的酶制剂
- 格式:docx
- 大小:11.32 KB
- 文档页数:1
科学使用酶制剂养猪增效又环保作者:敖礼林来源:《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2年第11期将饲用酶制剂与饲料混拌或直接喂猪,可大大提高饲料中营养成分的转化、消化和利用率,明显减轻或消除饲料中有毒物质和抗营养物质的副作用,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环保功效。
一、猪饲用酶制剂的主要功能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利用率饲料中的蛋白质进入猪的胃、肠道,需要蛋白酶、肽酶分解转化成氨基酸后,方可被吸收利用。
进入猪体内的淀粉、纤维素要经纤维素酶、淀粉酶分解转化成葡萄糖后,才能吸收利用。
猪的消化道中有高活性的淀粉酶和蛋白质水解酶存在,肠道微生物也含有较高活性的纤维素分解酶。
在猪饲料中添加消化酶,对缓解猪应激反应和抑控消化道疾病都有很好作用。
豆饼(粉)等植物源饲料中植酸含量高,它富含有机磷,然而猪的消化道不能分泌出可分解植酸的植酸酶;猪肠道微生物分泌的植酸酶又很低,达不到分解、转化植酸的量,因此一般植物源饲料中富含的磷利用率是很低的,如果在猪饲料中适当添加植酸酶,可大大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磷、钙等微量元素的转化利用率。
植物源性饲料中植酸的高含量,会降低蛋白质、钙、铜、锌、铁、锰等营养成分的转化利用率,所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植酸酶具有高的综合功效。
有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养猪时如能科学使用植酸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等酶制剂,可明显提高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的分解、转化、消化和利用率,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又能降低氮和有机物的排泄量,减轻环境污染。
饲料中适当添加植酸酶,可大大减少饲料中无机磷的添加量,进而减少磷、铜、锌等矿物元素的排出,有利于控制环境的富营养化。
在植物性猪饲粮中添加适量的木聚糖酶·β-葡萄糖酶等,都可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转化、分解、消化和利用率,减少粪便和营养物质的排出,明显减轻环境压力。
可消除饲料中抗营养物的有害作用麦类作物的子实中含有较高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它们会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转化、消化和利用率,增加猪的粪便排泄量,使污染控制难度加大,猪舍臭味增多。
生产指导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3,2021酶制剂在动物营养和饲料中的应用夏 昊(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23)摘 要:饲料是影响养殖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了提升饲料的品质,酶制剂在饲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应用酶制剂,能够克服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不良作用,进而提升饲料的消化率,为动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
分析了酶制剂的种类,并就酶制剂在动物营养和饲料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酶制剂;动物营养;饲料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1.03.012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对动物营养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研究重点则是提升饲料资源的利用率。
通常情况下,动物对饲料干物质的消化率为50%~80%,由此可见,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克服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不良作用,进而有助于提升饲料的消化率。
这既有助于提升饲料的利用率,也能更好地保证动物的营养,是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酶制剂的相关特征分析1.1 应用酶制剂的作用饲料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会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释放产生限制作用,再加之动物胃肠道中消化酶的不足或者缺失,进而导致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较低,影响饲料的利用率,也不利于动物的健康生长。
而酶制剂的应用,则可以有效克服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充分发挥出饲料原料的潜在营养价值。
酶制剂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极大地提升了饲料原料的可选性,有助于降低饲料的成本,同时也能有效扩展原料的适用范围。
与此同时,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还有助于降低原料中营养价值的差异性,进而降低原料品质差异对饲料质量的影响。
酶制剂的应用,还能够降低动物粪便中的水分含量,对于腹泻也能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除此之外,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还有助于促进动物肠道的健康,同时提升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吸收率,进而降低动物粪便中营养素的排泄量,既有助于保障动物营养,也能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饲用酶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在养猪生产中,饲用酶制剂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酶制剂作为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够促进猪对饲料的消化与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粪便中的污染物排泄量。
酶制剂主要分为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在猪饲料中添加这些酶制剂,可以促进猪对饲料的消化与吸收。
特别是对于幼猪和早期断奶的仔猪,在其开食的配合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增加它们的食欲,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饲料转化率。
此外,酶制剂的使用还能提高猪对饲料的消化率,减少粪便中的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泄量。
这对于环境保护和猪的健康生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酶制剂时,需要注意影响酶活力的各种因素,如环境最适pH值、环境温度等,以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同时,酶制剂的种类和用量也需要根据猪的种类、年龄、日粮类型等因素来确定,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总的来说,饲用酶制剂在养猪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提高猪的饲料利用率和生长性能,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环境。
复合酶制剂对仔猪生长的影响09级牧医二班李淼摘要:选取280头杜长白三元杂交仔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4头猪,公母各半。
5个试验组即对照A,处理B,处理C,处理D和处理E,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0%,0.01%,0.02%,0.03%和0.04%FE806复合酶制剂。
预饲1周,正式试验期为4周,试验猪均为自由采食和饮水。
试验结果表明,加酶制剂组仔猪日增重比对照组有所提高,料重比和腹泻率下降,其中以C组改善效果最好,组C仔猪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关键词:酶制剂;仔猪;生长性能。
酶制剂的研究和应用是当前动物营养界和饲料工业研究的一大热点。
酶制剂是有微生物产生的生物制品。
仔猪日粮中添加酶制剂的目的主要有以下4点:第一,弥补由于仔猪消化系统不成熟导致的酶分泌不足,减少由于仔猪营养应激反应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及腹泻;第二,酶制剂可以转化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物质的生物学价值并相应提高养分利用率;第三,酶制剂可以降解饲料原料中不易被内源酶降解的特殊结构物质,还可以直接使原料中胚乳细胞破裂,释放出被抗营养物质结合成包裹着的营养物质;第四,降低由于动物排泄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使畜禽养殖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本试验旨在以玉米—豆粕日粮为基础日粮探讨不同水平酶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在仔猪日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饲养试验1.1.1试验动物及分组选取体况相似,胎次和体重接近,健康的杜长白三元杂交仔猪280头,根据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4头,公母各半,每个重复放养于同一栏中。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5个处理组即对照组A,处理组B,处理组C,处理组D和处理组E,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基础日粮+0.01%,0.02%,0.03%,0.04%复合酶制剂。
1.1.2供试酶制剂试验所用复合酶制剂主要成分。
(见表1)表1 复合酶制剂组成1.1.3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试验日粮均为粉料,基础日粮参考NRC1998和生产实际情况配置玉米—豆粕型日粮,具体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2。
畜牧兽医XUMUSHOUYI一种复合酶制剂对猪养分消化利用率的影响赵 梅为了研究一种酶制剂对猪养分消化利用率的影响,采用全收粪消化实验方法,通过试验检测粪样中的各个养分含量,计算其消化率。
结果表明:该种复合型酶制剂对纤维素的消化利用比较大,而对其他营养成分的作用不大。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本试验从养殖场挑选8头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体重和血缘关系和发育阶段基本一致的杜长大三元体杂交生长猪置于洗干净的代谢笼中进行饲喂试验。
1.2 试验日粮饲喂日粮分为两种:一种为添加复合酶制剂的猪饲料,即实验饲料;一种为没有添加复合酶制剂的猪饲料,即基础饲料。
试验饲料:基础日粮+木聚糖酶6000 IU/g+纤维素酶200 IU/g+ß-葡聚糖酶500IU/g+果胶酶300IU/g+甘露聚糖酶6000 IU/g+蛋白酶5000 U/g+淀粉酶500 U/g。
2 试验方法2.1 饲养管理方法从8头试验猪中挑选更具代表性的6头随机分为六个组,第一、二、三组饲喂试验饲料,第四、五、六组饲喂基础饲料。
预饲期3天,正饲期4天,饲喂动物采食量的90%。
每天早上8点饲喂一次,下午5点饲喂一次,自由饮水,采用全收粪法收集粪便。
2.2 粪样的收集、处理与制样正饲期每天及时收集粪便,收集的粪便放入本组桶中入冷柜冷藏,每日早晨将前一天收集的粪便拌匀取出一定量加入稀硫酸(目的:固氮)放入本组粪盒60℃~65℃烘干处理(除去除水分)并回潮。
最后一天收集的粪便烘干处理并回潮后,把所有的粪便倒在一起混匀,用镊子挑出里面的猪毛等杂质,再用研钵捣碎,粉碎机进行粉碎,过筛。
然后按四分法取样,装袋,贴上标签,备用。
2.3 数据的记录与整理运用单因素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试验数据采用平均值,并利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显著或P<0.01作为差异极显著性判断标准。
结果如表1:由表2可知,只有粗纤维消化率为显著,其余各个营养指标皆为不显著。
一、酶制剂在生猪健康养殖中的功能1.破坏植物的细胞壁,提高养分利用率在养殖牲畜的饲料当中富含着许多的营养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不是平均的分布在整个细胞当中,而是主要分布在饲料的植物细胞壁当中,被细胞壁环绕,与其他的细胞质进行隔离区分。
但是要想使养殖的饲料能够充分的利用,使食用饲料的牲畜可以充分的吸收饲料当中的营养成分,就需要打碎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壁,让营养成分流出,使得其更加容易被牲畜食用和吸收,从而提升养分的利用率。
要想打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就需要使用酶类度植物细胞壁进行破坏和分解。
而在生物界当中,大多数的酶都可以破花细胞壁,把酶加工融合成酶制剂,对饲料的植物细胞壁进行打碎分解,可以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以及生物体所需的糖分的吸收和利用。
2.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有毒有害物质众所周知,在喂养牲畜的饲料的组合成分当中,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营养成分,这其中还包含了许多有毒有害的成分和抗营养的成分。
比如说饲料中有的单宁、植酸、葡聚糖、果胶、以及纤维素等等一系列影响牲畜吸收养分的物质组成。
因为饲料当中有这些物质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养殖牲畜时饲料的营养价值,并且有的还对动物有害。
但是针对这一问题,也有相关的解决办法。
比如说加入酶制剂可以抵消掉饲料当中所包含的这些抗营养因子以及一些对牲畜有害有毒的物质成分。
假如说往饲料中添加植酸酶的成分,就可以把其中原来有的一些植酸与矿物质结合而成的络合物抵消掉,分解成为安全无害的营养成分和蛋白质,这样做可以提升饲料的使用率和利用率;脱毒酶的功能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可以降解和消除饲料当中的有毒物质的成分,是其转化成为没有毒性的因子,生成的无毒产物可以充分吸收、消化、或者排除牲畜体外。
二、不同酶制剂在养猪业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效果1.植酸酶在养猪业的应用植酸酶在饲料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如果在养殖牲畜用的饲料当中添加植酸酶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磷的含量以及磷的使用率、以此同时,植酸酶还可以充分的统合多种金属离子,比如钙、铁、锰等,两者结合从而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出新的不容物分子———植酸盐。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7C N 104000051A (21)申请号 201410275557.6(22)申请日 2014.06.20A23K 1/18(2006.01)A23K 1/165(2006.01)A23K 1/175(2006.01)(71)申请人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火炬大街999号双胞胎集团(72)发明人王勇飞 雷明彦 刘英俊(54)发明名称一种猪用饲料复合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猪用饲料复合酶制剂,属于饲料添加剂领域。
该添加剂由复合酶与增强剂组成;复合酶为脂肪酶、中性蛋白酶、β-淀粉酶、异淀粉酶、中性植酸酶、β-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增强剂由松针提取物、竹叶粗多糖、忍冬藤粉、高良姜粉、川木香粉、紫草粉、维生素C 、氯化钠、丁酸钠、硫酸亚铁和葡萄糖酸钙组成。
该酶制剂能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料肉比,促进猪只的生长速度;还可以起到增强猪的免疫力的作用,对提高猪只的健康度,降低猪只发病率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4000051 A1.一种猪用饲料复合酶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复合酶与增强剂组成,复合酶与增强剂的质量比为100:3-6;所述复合酶为:每克复合酶中各种酶的活性如下:脂肪酶600-1000IU、中性蛋白酶1200-1600IU、β-淀粉酶450-650IU、异淀粉酶100-200IU、中性植酸酶1600-2000IU、β-甘露聚糖酶100-140IU、木聚糖酶200-300IU,α-半乳糖苷酶100-200IU;所述增强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组成:松针提取物1-3份、竹叶粗多糖2-4份、忍冬藤粉2-4份、高良姜粉2-4份、川木香粉1-3份、紫草粉3-6份、维生素C0.01-0.04份、氯化钠0.04-0.06份、丁酸钠0.01-0.03份、硫酸亚铁0.01-0.03份、葡萄糖酸钙0.01-0.03份;所述松针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的松针去杂,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干燥温度为65℃,干燥后粉碎过20目筛,得松针粉;将松针粉、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按质量比82:1-1.8:1-1.6混匀,往松针粉、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混合物中按固液比1:10-15加入蒸馏水,在32℃下浸泡24-48h;浸泡结束后过滤,将滤液采用离心处理,离心转速为3600r/ min,离心时间为5min,离心结束后取上清液,将上清液冷冻干燥,粉碎过60目筛,即得松针提取物;所述竹叶粗多糖的制备方法:将竹叶干燥粉碎,过30目筛,得竹叶粉,将竹叶粉与蒸馏水按1:12-16混合,采用回流提取40-60min,提取温度为60-80℃,提取结束后过滤,将滤液浓缩干燥,粉碎过60目筛即得竹叶粗多糖。
猪饲料中的酶制剂
(一)酶制剂的应用原则及作用
①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原料的利用,降低饲料的成本;
②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③补充内源酶不足,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减少疾病发生;
④减少动物体内矿物质的排泄量,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二)酶制剂的种类及特性
常用酶制剂: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脂肪酶等。
分为两大类:
1、一类是动物体内能合成分泌的一系列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
2、另一类是动物自身通常不能合成而来源于微生物的非消化酶,多用微生物发酵酶或从植物中提取的方法生产。
复合酶制剂研究比较先进的国家在芬兰、美国和加拿大。
我国农业部已批准进口的商品复合酶制剂有美国产的八宝威(Kenzyme),芬兰产的宝安生”(Porzyme)(猪用)等,台湾产利佳多(Nicada)与保力胺(Polian)也有市售。
我国珠海市溢多利系列产品。
复合酶制剂的添加量为0.5~1.0%,饲养结果表明,添加复合酶使料肉比例率降低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