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作业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9
循证医学作业(一)
文献检索练习
检索题目: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溶栓疗法是否比常规非溶栓治疗有更好的预后?
说明
1.该作业报告的格式仅供参考,其内容可以按照自己的题目和检索情况调整。
各检索工具尽可能选用相同年限,以便相互比较。
(如果课题相关文献较少,年限可设多年)
2.编写检索式包括写出:检索方式、检索字段、检索运算符、检索词。
3.每一种检索工具检出的文献列出3-5条密切相关题录。
题录包括以下事项:第一著者、文献标题、文献出处(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可以参考以下标准格式填写:
中文期刊论文:李少兰,陈玉琼,陈瑞珍,等.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现代临床护理.2008,8(8):43-46
英文期刊论文:Harvey W.Anomalies and curiosities of cardiology and cardiologists. Am J Cardio.1984,53(1):900-915
序号检索表达式
#1 缺血性脑卒中and溶栓疗法and预后#2 缺血性脑卒中and非溶栓治疗and预后
#3
#4
#5。
循证医学作业及课终论文实践作业一:如何从循证医学角度来看新型医患关系?实践作业二:用某干预措施预防高山反应,实验组130例,有效100例;用安慰剂的对照组120例,发生高山反应的100例。
分别求出EER、CER和可信区间。
(u0.05=1.96)。
EER、CER计算举例:阿司匹林治心梗死亡未死例数试验组 15 110 125(n1) 对照组 30 90 120(n2) 合计 45 200 245(n)计算:EER=15/125=12%CER=30/120=25%CI: P±SE(SE=率的标准误) SE=P(1-P)/n½查u值表,常用95%可信区间, u=0.05=1.96可信区间计算举例:某措施治疗60例某病患者,治愈24例,治愈率为24/60=0.4,该治愈率95%可信区间为:SE=0.4 (1-0.4)/60½=0.063P±SE=(0.4-1.96x0.063),(0.4+1.96x0.063)=0.276,0.524该治愈率95%可信区间为:(0.276,0.524),即27.6%-52.4%。
实践作业三:分层分析与ROC曲线ROC曲线是雷达屏幕上飞行物的一种方法,故称工作器工作特征曲线。
现用来做临界值及不同试验临床比较。
ROC曲线意义:1 确定参考值范围2 诊断试验“有病”或“无病”临界值确定3 两种诊断试验的临床比较ROC曲线制作:1 将测定结果按组分层(大于5个连续分组)2 分层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3 以真阳性率(敏感度)为纵座标,假阳性率(1-特异度)为横座标,将各层结果绘图,并连接各点使成曲线。
4 判定临界值离左上角最近的一点。
5 比较两种诊断试验的临床价值原则:曲线下覆盖面积与临床价值呈正比。
甲低与血清T4累积频率分布表Mmol/L 患阳累积(%) 正阳累积(%) ≤ 26 5(18.5) 0(0)∼ 51 14(51.9) 0(0)∼ 77 22(81.5) 7(7.5)∼103 27(100) 37(39.8)∼129 27(100) 74(79.6)∼155 27(100) 89(95.7)≥155 27(100) 93(100)课终论文:写出循证医学研究报告(包括自设临床问题、经检索文献和系统评价得出解决临床问题的过程和答案。
本科循证医学作业设计西南医科⼤学《循证医学》课程考核成绩册年级:专业:班姓名:学号Tel:公共卫⽣学院循证医学中⼼2016年9⽉作业名称:系统评价计划书第⼀部分选题及论证总分:30分,得分:分⼀、系统评价题⽬:提出问题:事件相关电位(ERPs)能否全⾯准确地判断PD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要素分解:1、P:帕⾦森患者;2、I.C:事件相关电位;3、O:能否全⾯准确地判断PD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4、S:RCTs。
构建题⽬:事件相关电位全⾯准确判断PD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系统评价⼆、对选题的论证1、背景:帕⾦森病(PD)是⽼年⼈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之⼀,该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很普遍,帕⾦森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是介于正常认知功能和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
测试发现,约有50﹪的早期PD患者有轻度认知障碍。
随着病情的发展,约有30﹪的PD患者后期发展为痴呆。
会加重对患者的护理⼯作,影响患者的⽣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甚⾄会威胁患者的⽣命。
由此可见早期诊断和⼲预PD的认知功能损害刻不容缓。
PD患者出现早期认知功能损害并不少见,然⽽,采⽤各种神经⼼理检测及量表对其进⾏评定具有⼀定的局限性,其检测效能受⽂化程度,年龄和种族的影响,此外还存在其他许多影响因素。
⽬前常⽤的神经电⽣理研究包括:事件相关电位,视觉诱发电位,脑电图,⾮线性脑电分析等。
这些检查为判断⼤脑的认知功能提供了客观的、灵敏的、⽆创的以及有价值的电⽣理指标。
2、⽬前研究现状:由于我国已经步⼊⽼龄化社会,PD患者⽇益剧增,对于PD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判断技术主要有事件相关电位等,近⼗年此研究开始发展,出现⼤量研究⽂献,包括对此⼲预措施的系统评价。
三、系统评价的⽬的:1、事件相关电位能否全⾯地判断帕⾦森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2、事件相关电位能否准确地判断帕⾦森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第⼆部分系统评价计划书总分:50分,得分:分四、系统评价制作的计划:(内容包括:纳⼊排除标准、检索策略、研究筛选⽅法、偏倚风险评估⽅法、资料提取及建库⽅法、统计分析⽅法等内容)注:此部分必须分成⼩点进⾏论述!(⼀)纳⼊原始研究的标准(根据四要素)1、研究对象:早期PD患者均符合全国锥体外疾病探讨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显⽰正常或轻度脑萎缩,⽆局灶性病灶,⽆抑郁表现,胸⽚、肝肾功能正常,患者均为右利⼿),不考虑年龄、性别;2、⼲预措施:(1)⼲预组:事件相关电位,包括P1、N1、P2、N2、P3等,受试者任意写出3个由汉字组成的⾃⼰最熟悉的⼈名字,然后由试验设计者随机任意编造4个受试者不熟悉的⼈名,将这7个名字混杂在⼀起。
循证医学作业一例待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循证治疗D6C13 李嘉荣148212201病例背景:患者女性,45岁。
主诉:呼吸困难1月,加重1周,痰中带血2天。
现病史:1月前,患者做家务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无喘息喘鸣、咳嗽咯血、胸闷胸痛,当时未予处理,此后上述症状持续并加重,1周前咳嗽较频繁,为呛咳,单声,咳白色粘液痰,快步行走及上楼梯时出现呼吸困难,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天前无诱因下咳出粉红色痰,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肛周疼痛。
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胸片示“肺水肿”,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于今日到我院急诊就诊,查心脏彩超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收入我科。
患者自起病以来,大小便正常,饮食可,精神可,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减轻。
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95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8/72mmHg。
一般情况尚好,自动体位。
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肺部听诊双下肺广泛湿罗音,心脏听诊心尖处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向左腋下左肩胛处传导。
腹部平坦,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及腹部肿块。
双侧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体征(—)。
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
入院后检查:心脏多普勒超声示:LAS:42mm LVD:42mm RVD:20mm RAS:29mm IVSD:10mm LVPWD:10mm AO:29 PA:25 TV(返流):3.0m/s MV(返流):3.5m/s EF:70%B: 左房增大,余房室比例正常,二尖瓣瓣环增厚回声增强,,二尖瓣三尖瓣关闭裂隙。
肺动脉内径增宽。
CDFI: 收缩期二、三尖瓣瓣上呈以蓝色为主五彩镶嵌的返流束。
根据连续多普勒三尖瓣返流压差估测肺动脉压约46mmHg。
一、提出临床问题患者先内科治疗缓解肺水肿,后需经外科治疗根治,现认为该患者需行二尖瓣置换术,在不考虑经济条件情况下,可以选择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
两者差异是:机械瓣膜使用时间长,而且不易劳损,短期再次手术机会小,20年后可能需要更换,但需终身服用华法林;生物瓣膜术后不需抗凝,视个体差异可能终身无需再次手术,或者因排斥会在短期内出现钙化需要再次手术。
循证医学作业案例PICO一、引言•循证医学的定义•PICO模型的概念和作用二、PICO模型介绍1.P(问题/患者/人群)–描述患者群体–包括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等2.I(干预措施)–描述干预措施–可以是药物、手术、训练等3.C(对照组/比较干预)–描述对照组或比较干预的方式–可能是安慰剂、传统治疗等4.O(结果)–描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可以是治疗效果、生存率等三、案例分析1. P(问题/患者/人群)•就诊儿童:6-12岁•存在多种过敏症状,如鼻塞、喷嚏、咳嗽等2. I(干预措施)•所有参与儿童接受变态反应原检测3. C(对照组/比较干预)•仅对照组儿童接受传统的皮肤划痕测试4. O(结果)•比较两组儿童的过敏症状改善情况•分析变态反应原检测对过敏症状的预测性四、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研究对象:六所儿童医院的一级流行病学科门诊就诊的患儿•样本量: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儿童五、数据收集与分析1.数据收集–儿童接受变态反应原检测和传统的皮肤划痕测试–记录过敏症状及其严重程度2.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两组儿童的过敏症状进行比较–进行回归分析,评估变态反应原检测对过敏症状的预测性六、研究结果1.儿童过敏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研究组中,过敏症状改善占比XX%–对照组中,过敏症状改善占比XX%–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过敏症状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变态反应原检测对过敏症状的预测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变态反应原检测结果与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5,P<0.01)七、讨论与结论1.对比两组儿童的过敏症状改善情况,研究组接受变态反应原检测的儿童明显更好,表明变态反应原检测对于改善过敏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
2.结果还显示,变态反应原检测结果与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说明变态反应原检测可以预测过敏症状的表现。
3.本研究结果为儿童过敏症状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建议临床医生在儿童过敏症状的处理中,优先考虑进行变态反应原检测。
本科循证医学作业设计标题:循证医学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引言: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循证医学作为一种有效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方式被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循证医学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分析,以期深入理解其重要性和优势。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及其特点(200字)循证医学是一种重视基于最佳证据进行临床决策的方法。
其特点包括:1.以临床问题为研究起点,尽可能获取最新、最全面的研究证据;2.依靠临床研究的证据来决策,并将患者的价值观和实际情况纳入考虑;3.注重患者个体化,以达到最佳诊疗效果;4.持续学习和演进,根据新的证据不断优化决策。
二、循证医学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400字)1.临床指南:循证医学通过对大量临床研究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临床指南来指导医生的诊疗决策。
临床指南基于循证的证据,可以减少临床实践中的误差和主观判断,提高临床决策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辅助医学教育和培训,提高医生的临床素养。
2.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循证医学通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等方法,整合和评估多个研究的结果,根据其质量和可靠性提供权威的证据支持。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不同治疗策略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而做出最佳的临床决策。
三、循证医学在促进卫生保健的作用(300字)1.提高临床效果:循证医学通过提供有效和安全的诊疗策略,帮助医生减少错误和决策不确定性,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
2.优化资源利用:循证医学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治疗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从而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3.促进合理用药:循证医学可以帮助医生根据最新证据,更好地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促进合理用药,减少滥用和不良反应。
结论:循证医学在临床决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临床指南、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等方法,循证医学可以提供有效的证据支持,帮助医生做出最佳的诊疗决策,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
此外,循证医学还可以促进卫生保健的有效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合理用药。
循证医学作业模板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选题(《循证医学》作业)分数:班级:组别:学号:姓名:1.提出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题目):(20分)肿瘤坏死因子基因(TNF-a)308G>A 多态性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计算指标:OR值2.制定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0分):(1)文献的研究类型为病例-对照研究。
(2)病例组和对照组都提供了TNF-a 308G>A位点的基因型或等位基因数据。
(3)以英文或中文写作的文献。
排除标准(10分):(1)存在数据交叠或重复发表的文献。
(2)不符合Hardy-Weinberg(H-W)平衡的文献。
3.确定需要检索的关键词中文(5分):“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肿瘤坏死因子”、“308G”、“TNF-a308G/A”、“rs1800629.”英文(5分):“Ischemic stroke”、“cerebral ischemia” 、“ischemic attack”、“tumor necro sis factor-a”、“308G”、“TNF-a308G”、“TNF-a308A”、“TNF-a308G/A” 、“rs1800629.”4.选择拟检索的数据库( A、B、C、D )(10分)A、PubMedB、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万方D、清华同方(CNKI)E、其他:5.该选题是否已发表过系统综述/Meta?( A )(10分)A、是,请列出已发表过的系统综述/Meta的题目(10分):Effect of the G-308A polymorphism of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gene on the 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ischemic stroke: a meta-analysisB、无(如果选择“无”,请跳到第7题)6.在上述系统综述/Meta分析之后,又新发表了 6 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原始研究?请列出这些原始研究的文献题目(至少列出4篇)(20分):7.确定该题目多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原始研究?请列出这些原始研究的文献题目(至少列出4篇)(30分):①②③④⑤。
循证医学作业08级临床临床1班姓名:伍志权学号:0810150149病例:患者,男,15岁。
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天”入院。
入院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不明显,余未见明显异常。
辅查:血常规示:WBC 18.7×10^9,B超示:麦氏点可见液性暗区,急性阑尾炎?诊断:急性阑尾炎。
给予抗炎治疗后,有下腹疼痛有所好转,复查血常规示:WBC 13.8×10^9,医生建议行阑尾切除术,但患者家属希望保守治疗,想了解阑尾炎手术治疗有何益处。
一、提出临床问题:缓解期阑尾炎是否行手术治疗?二、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1.患者/疾病(P):青年男性,急性阑尾炎。
.干预措施(I):手术治疗。
.对照措施(C):保守治疗。
.结局指标(O):治愈。
三、检索相关研究证据1.明确治疗性问题最好的研究设计是什么需查询是否有与上述临床问题相关的RCT的系统评价,即查询当前可获得的最佳证据来解决临床问题。
2.选择数据库1).首先选择经过专家筛选的二次文献▶Best Evidence▶Clinical Evidence▶Up To Date▶Cochrane Library▶Ovid EBM Reviews2).如上述数据库未检索到相应证据,可考虑检索原始文献数据库▶PubMed :Clinical Queries▶EMBASE3.制定检索策略关键词:Teenagers ,appendicitis,The surgical treatment,Conservative treatment检索式:Teenagers AND appendicitis AND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效用1.单项治疗性研究的真实性评价1).研究对象是否进行随机化分组?2).分配方案是否进行了隐藏?3).实验开始时试验组和对照着做的基线可比性如何?4),研究对象的随访是否完整?5).随访时间是否足够?6).统计分析是否按最初的分组进行?7).对研究对象、研究执行者和资料分析者是否采用盲法?8).除试验措施外,不同组间接受的其他处理是否一致? 2.文献临床重要性评价1). 治疗措施的效应大小如何?2). 治疗措施效应值的精确性如何?3.文献的适用性评价1). 研究结果是否适用我的患者?2). 治疗措施在我的医院能否实施?3). 患者从中获得的利弊如何?4). 患者对治疗结果和治疗方案的价值观和期望是什么?5). 研究结果是否能解决患者家属的疑问?。
循证医学作业08级临床科技(1)班姓名:苏益学号:0820150109一、病例:患者,女,8岁。
因“耳鸣两月、间歇性眩晕1月”入院。
两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耳鸣,伴随有间歇性眩晕,偶感胸闷、心悸。
精神饮食可,睡眠极差,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辅查:电测听、声阻抗、多普勒动脉血流量检测及脑干神经反应,提示神经性耳鸣。
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明显好转,至今两疗程,耳鸣基本消失,夜间睡眠不再受扰,听力有所恢复。
二、提出问题:对于神经性耳鸣,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是否疗效更佳?三、检索策略:1.P:伴随有间歇性眩晕,胸闷、心悸并神经性耳鸣的男性患者I:中西医结合治疗C:单纯西医治疗O: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2.选择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3.确定关键词:间歇性眩晕、胸闷、心悸、神经性耳鸣,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预期检索论文的评价标准:(1)、文献内部真实性:1、随访时间是否够长?2、纳入的所有研究对象是否进行了随访并纳入结果分析?3、患者接受的其他治疗方法是否相同?4、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如何?是否为疾病的同一时期?5、是否采用了客观标准判断结果?(2)、文献临床重要性:,’1、治疗措施的效应大小如何?2、治疗措施效应值的精确性如何?3、研究结果是否随时间改变?4、对预后估计的精确性如何?(3)、文献的适用性:1、研究结果是否适用我的患者?2、治疗措施在我的医院能否实施?3、患者从中获得的利弊如何?4、患者对治疗结果和治疗方案的价值观和期望是什么?5、研究证据中的研究对象是否与你的患者相似?。
《循证医学》课程考核成绩册年级:专业:班姓名:学号:Tel 月9年2017.第一部分系统评价选题及论证总分:30分,得分:分一系统评价题目提出问:诊断颅内肿瘤应该做何种影像学检查?那种影像设备的确诊率高要素分:根PICO分解问题中的要素:颅内肿瘤患头C检:MR检:诊断疾病的价Met分/RCT构建题目:对比头CMR诊断颅内肿瘤的价值的系统评价二、对选题的论证(内容包括:背景(疾病概述、病因、危害性等)、要综合的因素的前研究现状的论述、有没有相关的系统评价以及这些系统评价的情况的概述)注:最好成小点进行论述背景颅内肿瘤又称“脑瘤”,颅内肿瘤是指生长在颅腔的新生物,可起源于脑、脑膜神经、血管及脑附件,或由身体的其他组织或脏器转移侵入颅内而形成,,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颅内肿瘤多数起源于颅内各组织;继发性内肿瘤则来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邻近组织肿瘤的侵入。
原发性中枢神经统肿瘤的年发病率16.5/1万,其中近半数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1.5,胶质瘤最常见,约占中枢神经系统40,男性稍多于女性。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25岁最多。
致病因素有癌基因和遗传学因2物理因3化学因4致瘤大都可产生头痛、颅内高压及局灶性症状。
目前临床上采用的诊断手法有颅先片、头CMR、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活检,其中头CMR较为常用并且无创、便宜、准确率高三、系统评价的目的:综合以上背景的论述总结本系统评价的目本系统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头CMR诊断颅内肿瘤准确率的高低,指导临床医做检查时应该首选何种影像检查方式总分:40分,得分:分系统评价计划书第二部分纳入了连续或随机的病?病例选是否避免了病例一对照类研究设?是否避免了不恰当的排?待评价的影像学方法诊断过程是否与该病诊断的金标准相独?待评价的诊断金标准能否正确诊断此疾?)法金标病金标准的诊断是否受测试诊断方法的影?待评价诊断实验和金标准在进行疾病诊断时是否有恰当的时间间?病例流程和进?所有的患者是否都接受了金标准诊情?最终的数据分析是否纳入了所有的病3.3资料提取建库:两位研究者依Revma 软件诊断性系统评价标准格式独立评估研究征并提取相关信息,包括:纳入文献基本信息、样本量、男女患者例数、失访、退出原及例数、研究类型、平均年龄、纳入患者特征、实验实施环境、影像诊断方法、金标准实验结果3.4资料分析:确定采用定性分析或者定量分析从各数据库检索到的文献数从其他途径获得的文献数去掉重复文献后剩下的文献数排除的文献数筛选的文献数排除不符合纳入标阅读全文后分析是否符合纳的文献数标准的文献数对文献质量进行评最终纳入的文献数总分:20分,得分:分循证医学实践方法及对学科的评价第三部分。
循证医学作业案例PICOPICO循证医学作业案例。
在医学领域,循证医学是一种通过系统性研究最佳的临床证据来指导临床决策的方法。
PICO是循证医学中常用的问题构建模型,它包括问题(P,Patient/Population)、干预(I,Intervention)、对比(C,Comparison)和结果(O,Outcome)。
通过PICO模型,可以更好地构建出一个明确的、可研究的临床问题,有助于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准确地进行临床实践和研究。
下面,我们将以一个具体的循证医学作业案例来说明PICO模型的应用。
假设我们面临这样一个临床问题,对于18岁以上患有高血压的成年人,长期服用利血平(Lisinopril)是否能降低心衰发作的风险?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患者群体的特征(P),即18岁以上患有高血压的成年人。
接着,我们需要确定干预措施(I),即长期服用利血平。
然后,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对比组(C),可以选择安慰剂或其他降压药物作为对比。
最后,我们需要确定结果(O),即降低心衰发作的风险。
通过PICO模型,我们可以清晰地构建出这个临床问题,在18岁以上患有高血压的成年人中,长期服用利血平(Lisinopril)相比于安慰剂或其他降压药物,是否能显著降低心衰发作的风险?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文献检索,寻找相关的临床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文献检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PICO模型中的关键词来帮助我们更精准地筛选出相关的研究。
比如,对于患者群体(P),我们可以使用"high blood pressure"、"hypertension"、"adult"等关键词;对于干预措施(I),我们可以使用"Lisinopril"、"ACE inhibitor"等关键词;对于对比组(C),我们可以使用"placebo"、"other antihypertensive drugs"等关键词;对于结果(O),我们可以使用"heart failure"、"cardiovascular events"等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