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长歌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0
《长歌行》教材分析:本课是我国古代乐府诗中的名篇《长歌行》,讲的是时间如流水,要珍惜时间,努力上进,教育人们要趁着年轻多努力,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也是少年励志的座右铭。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会读会写生字“葵”、“晞”、“焜”字。
情意目标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习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课前准备:对联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指名说一说)小结: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
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板书课题:长歌行教师讲解:“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
今天,老师为同学们的学习设了四道关,在闯关中表现优秀的选手,老师可有礼品相送哦!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老师为同学们设的第一道关是“识字大比拼”,现在,让我们进入轻松第一关。
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看看哪个字你掌握的还不够好?请同学们当“小老师”重点讲解在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可以选择分析字形、换偏旁、看拼音、猜字谜、比较记忆等方法。
重点要讲到:葵(头戴小草帽双辫左右翘脸儿仰向天朝着太阳笑)晞焜师:谁愿意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三、理解诗句意思。
第二关,诗意大解读,让我们共同进入第二关。
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句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或请同桌帮助,弄明白每句诗的意思。
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看诗,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说出两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两句诗,找到后大声读出来。
小学语文《长歌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歌行》。
(2)理解《长歌行》的诗意,体会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画面,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长歌行》。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法,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中的景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感受诗人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学会珍惜时光,努力奋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长歌行》。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想象和联想的学习氛围。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中的情感。
4. 想象创新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描绘诗中的画面,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介绍《长歌行》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长歌行》,体会诗的韵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画面,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诗歌的美。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想诗中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长歌行》教学设计时间·长歌行(节录)【备课资料包】【教学目标】1、认识“复、归”等4个生字;会写“川、海”等7个生字。
2、熟读背诵课文,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3、懂得从小就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复、归”等4个生字;会写“川、海”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熟读背诵课文,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来才一个谜语好吗?2.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时间的诗歌。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诗。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3.长:cháng 少: shào三.细读诗文,理解诗意。
1.观察插图,思考:老爷爷和小孙子站在江边,看到了什么?2.逐句理解①指名读诗。
②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③老师对学生不懂的诗句做出解释。
2.比一比,看谁在三分钟内背的古诗多。
3.收集一些有关时间的谚语合格言。
【板书设计】【教学评价方案】1·达标测评参评人数()项目内容达标人数达标率注:表内【人数】为达标人数。
2·教学反思学生参与程度教学目标达成度经验积累问题分析改进措施。
教学目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长歌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读4个生字,会写7个字。
2、通过学习《长歌行》,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宝贵。
3、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教学过程:课前导入,猜一猜: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看不见。
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小结:时间是非常珍贵的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一)初读诗文,学习生字:1.听老师朗读《长歌行》,调查:谁听过这首诗,谁又会背这首诗,谁又了解它的意思。
看来这首诗非常有名,很多同学早就知道它,还有同学都能背诵下来了,我相信,我们能够通过这节课,把这首诗学得更好。
2.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把你不认识的字标出来;会读的同学请你把这首诗再读一读,看看哪个字你还掌握的不够好。
3.合作学习生字:1)用你喜欢的方式认字;2)再把课文读一读。
4.检查识字情况:老师出示生字,学生朗读;请同学当“小老师”重点讲在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同桌互查识字情况,并进行评价。
5.读音小练习:请你读一读这几个字在课文中读什么音:长行少你知道它们还有什么读音吗?(二)合作学习,了解诗意:1.请同学朗读课文。
老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这首诗的说了些什么?还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3.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4.共同解决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内容: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体会时间的珍贵。
6.再次体会本诗意境:请同学们看着插图,老爷爷将会对小孙子说些什么?小孙子又是怎样回答的?出示课件面对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面对滚滚的江水,和一去不回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吗?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一年级《长歌行》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歌行》。
(2)理解《长歌行》的基本内容,了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歌行》。
2. 理解《长歌行》的基本内容,了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难点:1. 《长歌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古诗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长歌行》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长歌行》的韵律和节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长歌行》,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长歌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
3.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长歌行》的心得。
(2)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古诗的韵律和节奏特点。
4.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尝试背诵《长歌行》。
(2)学生进行古诗创作练习,尝试运用《长歌行》的韵律和节奏。
四、课后作业1. 背诵《长歌行》。
2. 写一篇关于《长歌行》的学习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长歌行》的情况。
2. 学生对《长歌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对古诗韵律和节奏的把握情况。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歌行》的内容。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古诗,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长歌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字9个,会写7个,能按笔顺写字,写得准确、端正。
2、熟读背诵课文,知道从小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1、认字9个,会写7个,能按笔顺写字,写得准确、端正。
2、熟读背诵课文,知道从小要珍惜时间。
教学难点品读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知道时间的宝贵,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要从小珍惜时间。
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课件,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时间)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代诗人写的关于时间的古诗——《长歌行》,板书课题:长歌行。
3、齐读课题,你认为要注意什么?(字音)4、释题:《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诗歌,是为乐府的曲配的唱词,是南朝宋代文人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
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分为“长歌行”和“短歌行”。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二、新课(一)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古诗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屏示:带有拼音的古诗孩子们,瞧,拼音都来协助我们学习了。
请你大声的拼一拼,借助音节来读准字音。
(生读)2、互相协助请你把认为难读的字音读给同桌听,读对了,请鼓励,读错了,帮帮他。
3、检测屏示:词语多种方法检测(指名读,小组读)。
看来难不住大家,那我再增大难度,看你们掌握的怎么样?屏示:生字抢读。
“海”组词,说句子。
4、齐读古诗(二)二读:结合金钥匙,读懂古诗屏示:金钥匙同学们,想学好这首古诗吗?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请读一读。
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两种办法一起走进诗中。
方法一:借助注释。
1、借助注释,了解“百川”“何时”“复”“少壮”“徒”的意思。
2、借助词语注释,理解整句及诗的意思。
指名说,点评。
3、理解中指名读古诗。
古诗学习中,借助注释理解字、词、句乃至整首古诗都是极其重要的,希望你们能用好这把“金钥匙”,让它在今后的古诗学习中,为大家带来更多协助。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长歌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导语】《长歌行》是一首汉乐府民歌,讲的是时间如流水,要珍惜时间,努力上进。
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是家喻户晓的名句,是许多人少年立志的座右铭。
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时间的宝贵。
2、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到时间的宝贵。
教学准备:
生字卡、投影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前几天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家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现在大家将收集的句子大声读出来。
2、生展示句子并大声朗读。
3、师: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
今天我们学习这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小朋友要学会珍惜时间。
4、板书课题。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
5、齐读课题。
(提醒学生注意“长”和“乐”都是多音字。
)
二、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十个字,但在这五十个字里初次和大家见面的生字可
不少,而且有几个是老师平时也很少见到的。
大家自己先读一读,找找哪些生字最难读准。
2、投影出示生字,请学生正音。
指名读、学生带读、开火车读。
重点强调“朝”(多音字)字的读音和“衰”字念古音。
3、投影出示诗中的词语,请学生认读。
园中葵德泽光辉伤悲
4、学生自由读全诗,师巡视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5、那么多的生字娃娃全被你们读准了,真不错!现在大家再看看大屏幕上的生字,找找看哪些字你在什么地方曾经见过。
提醒学生“德”字在《品德与生活》一书的封面见过。
“华”字在许多招牌中、电视广告中见过。
6、选择自己见或者听到过的字组词。
葵(向日葵)华(中华)复(复习)
悲(悲伤)辉(光辉)泽(光泽)
7、说说你分别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会认字的字形。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识字。
)
交流识字方法:
德:用顺口溜帮助记忆(双立人,一条心,十四岁,当标兵)
葵:用字谜帮助记忆(头戴小草帽,双辫左右翘;脸儿仰向天,朝着太阳笑。
)泽:比较记忆(日照水面现光泽,把手伸出在选择。
)
复:会意字,人们(表示上面的人字头)每天(指中间的日字)抬脚(指下面的折文儿)走出耕作,日落又用脚走回来休息。
8、慧眼大考验。
为了考考同学们的眼力,老师把这些生字的上边或下边,左边或右边分别蒙住了一小部分,你们能猜出来吗?
指名让学生猜。
三、朗读全诗,读通读顺。
1、自由练读古诗。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师生合作朗读。
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你们欢迎吗?
4、生生合作朗读。
咱们合作得真愉快!下面请同桌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读一读这首诗。
5、齐读全诗。
四、指导书写生字。
1、投影出示6个要求会写字,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说说哪些字最容易写错,哪些字最难写。
2、学生交流,老师适时重点指导。
华:笔画虽少,但要安排好上下两部分的位置,使比例适中。
德:右边笔画较多,左松右紧。
努:下面的力字要字得舒展,托住上面的字。
3、生自由练习书写。
4、反馈纠正,集体评议。
5、学生在写字本上写两个。
6、展示作业。
寻找自己的书法小老师,向他请教。
第二课时
一、理解古诗意思。
1、请读一读全诗,有哪些词比较难理解?
投影出示:
葵——指一种蔬菜。
华叶——草木。
衰——枯萎。
2、理解第一、二句。
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来说出一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几句诗,找到后大声读出来。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的蔬菜一颗颗长得绿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着太阳来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世间的生命,这一草一木。
也正是无私的太阳让世界有了如此美丽的光辉。
大家猜猜老师描述的是哪一句?
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这眼前的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呢?
生自由读。
指名读,学生点评。
3、理解第三、四句。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
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到大海里,而从来不会向西又回到它们的起点一样。
猜猜这是哪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猜
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为什么?
指名读。
师生评议。
4、理解最后一句。
二、体会古诗感情。
1、师:时间从诗人身边一天天过去,看着花儿即将枯萎,春天也将过去,诗人多想留住这美好的时间,可时间能回头吗?
2、你有没有特别想抓住时间的时候呢?
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体验来谈,如:学生们总是觉得快乐的时间过得特别快、如果昨天的没完成的事不及时完成,今天来做又会耽误更多的时间……
3、是呀,时间总是无情而又不等人的。
大家和诗人想到一块去了,一个人只有好好利用时间,珍惜时间,这样就不会因为小时候不努力而等到长大了再来白白地伤心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4、现在请大家说说你此时心中的感受。
你准备怎样珍惜时间呢?
三、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大家刚才在理解中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看图找诗句”的游戏。
2、课件播放画面:春天百花盛开、阳光灿烂;秋天草木枯萎,河水向东奔腾;一个小小孩在家中埋头苦读的画面。
请你为每一个画面配上相应的诗句朗诵。
3、“你读大家评”。
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出自己的体会到的感情,其他同学点评他读得好不好。
指名读,集体评议。
4、古诗学到这儿,你们能背诵了吗?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
你可以摇头晃脑地背,也可以像诗人一样踱着方步边走边背,甚至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背。
5、学生自由背诵,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6、学生展示背诵情况。
四、作业。
从你课前准备的名人名言中挑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工工整整地抄下来,送给你的
朋友。
【教学反思】
《长歌行》是一首汉乐府民歌,讲的是时间如流水,要珍惜时间,努力上进。
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是家喻户晓的名句,是许多人少年立志的座右铭。
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1、初读感知韵律
这里首先安排学生将诗文读三遍,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是在第一遍的基础上,读出节奏,感知古诗词的韵味。
第三遍要美美的读,读出诗人的情感。
2、品读体会情感
通过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再次有感情的读文。
同桌互相听读,互相检测,通过读揪出让你最有感触地句子,找到诗的中心句,提炼出诗的主题。
3、精读想象意境
通过学生的自读、自学、自悟、相互交流,感受诗的意境,力求学生与文本、诗人三者情感的统一,使学生对文本的内化得到升华。
4、小组交流话题
读了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小组长负责自己组的组员的发言情况,并挑选金牌发言人。
5、全班交流以上话题
请各组金牌发言人发言。
6、提升学习拓展
给学生时间空间,让他们把课外搜集的其他有关珍惜时间的诗句谚语警句或故事展示出来,并在全体同学面前读一读,背一背。
这不仅能让学生从多角度感受时间的宝贵,更懂得了从小就要珍惜时间。